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
档案温湿度标准

档案温湿度标准
档案温湿度标准是指对于档案材料存放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和规定。
档案材料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保存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以确保其长久保存和完好无损。
因此,制定和遵守档案温湿度标准对于档案材料的保存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档案材料的温度标准。
一般来说,档案材料的最佳存放温度应该在18-22摄氏度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材料受到过热或过冷的影响,从而保持其稳定性和完整性。
同时,温度过高会导致档案材料变质、褪色,温度过低则容易使档案材料变脆,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对于档案材料的保存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档案材料的湿度标准。
档案材料的最佳存放湿度应该在45%-55%之间。
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材料受到潮湿或干燥的影响,从而避免霉变、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适宜的湿度还可以帮助防止档案材料的纸张变黄、墨迹褪色等情况的发生,对于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温度和湿度之外,还需要注意档案材料存放环境中的通风
和光照情况。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物对档案材料的侵害,而过强的光照则会导致档案材料的褪色和变质。
因此,在制定档案温湿度标准时,也需要考虑到通风和光照的因素。
总的来说,档案温湿度标准对于档案材料的保存至关重要。
遵守档案温湿度标准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材料,延长其保存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档案材料的研究和利用。
因此,无论是档案馆、博物馆还是个人收藏,都应该严格遵守档案温湿度标准,为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

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
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档案材料和保存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档案库房温湿度标准:
温度:档案库房的温度通常应控制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被认为适宜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可以有效地减缓纸张和其他材料的老化和腐败。
相对湿度:档案库房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至60%之间。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档案材料的霉菌生长、腐蚀和变形,而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纸张和其他材料的干燥和脆化。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定类型的档案材料可能有更具体的温湿度要求。
例如,一些特殊的档案资料如胶片、磁带、照片等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环境控制条件。
此外,档案库房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防止光照:档案库房应该尽量避免直接阳光照射或强烈的人工光源,以减少光线对档案材料的损害。
空气质量:档案库房的通风系统应良好运作,以确保空气流通并减少尘埃、化学物质等对档案材料的污染。
防火措施: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设施和措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和合适的疏散通道。
最佳的档案库房环境控制应根据具体的档案材料和保存要求来确定,因此在建设和维护档案库房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并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
西安市档案馆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测制度

西安市档案馆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测制度
一、认真进行库房内温湿度的监测,并根据库房内温湿度值适时调控库房内温湿度。
二、库内温湿度控制遵循下列原则:库外相对温度低于库内温度,气温低于或等于库内温度时采时自然(机械)循环通风,反之,采用机械内循环去湿。
温度高于24℃时采用空调降温。
库房要保持温度在摄氏14-24℃,相对温度在45-60﹪之内。
在规定范围内,湿、温度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2℃相对湿度±5﹪,有特殊载体档案的库房,应按有关规定控制温湿度。
三、每月进行一次月温湿度分析,年终进行温湿度情况汇总,分析每日温湿度变化情况,总结温湿度变化规律,研究控制温湿度的有效途径。
四、不定期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天气,进行库房温湿度综合测试,取得各种数据,并进行必须的分析,最终掌握控制温湿度的最佳途径。
五、做好温湿控制设备的维护和养护工作,为保证记录准确,
温湿度记录议应定期校验,空调和去湿设备应定期检修保养。
六、各种机械设备长时间自动运行后应强行关闭,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标准及解决方案

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标准及解决方案一、档案室储存环境规定标准要求国家档案局《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档案库房(也适用于机关档案室)温湿度要求做了如下明确界定:档案库房(含胶片室、磁带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5%。
档案库房温湿度规范二、温湿度调节传统方式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需要根据当地温度条件采取增温、降温措施,已达到适合档案保存的温度。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气温较低,因此需要采取增温措施,以保护档案。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因此降温是这些地区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温度可通过空调进行调节,湿度可以通过加湿器和干燥剂进行调节。
机关档案室一般空间不大,在温湿度的调节上主要还是通过通风手段。
主要谈一下通风调节温湿度的问题。
(一)通风的目的: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湿度的目的。
(二)通风的原则:室外的温度或湿度全部或者某一单项必须低于室内,方可通风。
(三)通风注意事项:通风时,应对室内外温湿度进行随时监测,注意其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通风时应注意防尘和防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通风后应立即密闭,使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状况得以较长时间的稳定。
三、温湿度调节设备的选择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调控是档案保护工作中最基础的业务工作,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寿命,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结合部门经济条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控,使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控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以满足档案保护工作的需要。
温度调节:档案库房温度调节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空调设备。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规定,调节温湿度时,特级、甲级档案馆宜采用空调或局部空调,乙级档案馆可采用局部空调。
湿度调节:我们在选购去湿机时,要根据室外空气湿度、库内要求达到的标准湿度、库房建筑结构、门窗大小及工作人员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档案温湿度标准

档案温湿度标准档案温湿度标准是指对档案材料保存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档案温湿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档案材料,延长其保存时间,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材料的老化、腐烂、变形和霉变,是档案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我们来看档案温度标准。
一般来说,档案保存的温度应该控制在摄氏18-22度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纸张和其他档案材料的老化加速,过低则会使档案材料变脆。
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是保护档案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档案湿度标准。
档案保存的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5%-60%之间。
湿度过高会导致纸张发霉、翘曲,纸质档案材料易受潮变形,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纸张干燥、脆化。
因此,保持适宜的湿度也是档案保护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档案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档案材料的不同特点和保存要求,制定相应的温湿度标准。
例如,对于纸质档案材料,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温湿度,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档案材料,如胶片、磁带、光盘等,也有各自的温湿度要求。
除了控制温湿度,我们还需要注意档案保存环境的通风和防护。
保持档案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和虫害的滋生,保持档案材料的干燥和清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吸湿剂、除湿机等设备,来调节档案保存环境的湿度,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保存。
总的来说,档案温湿度标准对于档案保护至关重要。
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可以有效地延长档案材料的保存时间,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因此,在档案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温湿度标准,加强档案保存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有力的保障。
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控方案

基于以太网旳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控方案一、概述档案库房里面旳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均有比较严格旳规定,要通过控制手段,将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环境旳温湿度对保管好档案,延长档案寿命有很大关系。
由于温湿度对档案制成材料旳影响很大,高温高湿会使纸张水解、老化速度加紧,会使危害档案制成材料旳霉菌、细菌繁殖,会使光化作用增强,会使有害气体、灰尘吸附能力增大。
如下是国内各类档案库房温湿度合适范围库房种类温度范围相对湿度范围纸质档案库房14~24℃±2℃45~60%±5%金属唱片档案库房18~20℃<50%塑料唱片档案库房<20℃50%录音磁带档案库房15~22℃40~60%黑白胶片及其照片库房10~20℃55~65%彩色胶片及其照片库房13~17℃55~65%机读档案库房15℃±5℃60%±5%缩微品档案库房15~25℃25~40%二、系统简介与老式控制网络相比,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为所有旳编程语言所支持、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旳无缝连接等诸多长处。
由于这些长处,尤其是与IT旳无缝集成以及老式技术无法比拟旳传播带宽,以太网得到了工业界旳承认。
集成旳以太网口使得顾客挣脱串口通信和控制旳限制,并且容许顾客进行当地连接或互联网连接,网络模块支持TCP/IP、UDP等多种协议,也可作为WebServer容许顾客通过网页方式访问环境参数。
RS485是以太网接口旳温湿度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均有自己独立旳RS485地址,通过网络传播温湿度数值,实际对现场温湿度旳监控。
实现了将最先进旳网络技术与老式旳传感器技术旳完美组合,以领先旳技术推进老式技术市场旳发展。
产品概述rs485系列产品采用瑞士高精度温湿度探头带RS485数据输出接口,使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旳MODBUS协议,实现长距离传播,多点同步检测。
具有测量精确,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档案温湿度标准
档案温湿度标准档案温湿度标准是指在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中对档案材料进行保存时所需遵循的温度和湿度的标准要求。
档案温湿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档案材料,延长其保存时间,防止其受到湿热或干燥等环境因素的侵害,从而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首先,档案材料的保存温度应该控制在18℃-22℃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最佳保存温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档案材料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
高温会导致档案材料发黄、变脆,甚至发生霉变,而低温则会影响档案材料的稳定性,使其变得脆弱易碎。
因此,保持适宜的保存温度对于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至关重要。
其次,档案材料的保存湿度应该控制在45%-60%之间。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档案材料造成损害。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档案材料发霉、变形,甚至出现水渍,而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档案材料变脆易碎。
因此,控制适宜的保存湿度对于档案材料的长期保存同样至关重要。
除了温度和湿度外,光线和空气质量也是影响档案材料保存的重要因素。
过强的光线会导致档案材料褪色,而污染的空气会加速档案材料的老化。
因此,在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档案材料,如使用特殊的玻璃窗户和灯具来减少光线的侵害,安装空气净化设备来改善空气质量等。
总之,档案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档案材料的保存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循档案温湿度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档案材料,延长其保存时间,使其得以传承和利用。
因此,各个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档案温湿度标准的执行,加强对档案材料的保护和管理,为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1987-8-29发布
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8月29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87〕19号通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加强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档案库房技术管理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温湿度控制和调节,防治有害生物、防尘、防火、防盗、照明管理和档案保管状况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加强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档案馆的重要任务之一。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库房技术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
省以上档案馆应设置技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档案库房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第五条档案库房技术管理人员应刻苦钻研档案保护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努力成为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
第六条通过加强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应基本达到温湿度适宜,清洁卫生,无虫霉滋生。
第三章温湿度控制第七条档案库房(含胶片库、磁带库)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5%。
第八条保存母片的胶片库温度应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45%。
第九条各库房及库外应科学地安设温湿度记录仪表,潮湿地区应配备去湿机,专门库房应安装空调设备。
第十条库房内外温湿度应定时测记,一般每天两次,掌握温湿度变化情况,随时予以控制调节,注意积累库房温湿度变化的资料,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分析,以便掌握库内外温湿度变化规律,制定综合管理计划。
第十一条空调、去湿或增湿设备应定期检修、保养。
温湿度记录仪表应按设备要求定期校验。
第十二条档案柜架应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柜背与墙不小于10 cm,柜侧间距不小于60 cm),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摆设,便于通风降湿。
第十三条新建库房竣工后,应经6~12个月干燥方可将档案入库。
2020年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非成败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时间:2020.12.13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2006.07.31(国家档案局1987年8月29日颁布,自1987年8月29日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加强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档案库房技术管理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温湿度控制和调节,防治有害生物、防尘、防火、防盗、照明管理和档案保管状况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加强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档案馆的重要任务之一。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库房技术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
省以上档案馆应设置技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档案库房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第五条档案库房技术管理人员应刻苦钻研档案保护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努力成为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
第六条通过加强档案库房的技术管理,应基本达到温湿度适宜,清洁卫生,无虫霉滋生。
第三章温湿度控制第七条档案库房(含胶片库、磁带库)的温度应控制在14~24℃,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有设备的库房日变化幅度不超过±5%。
第八条保存母片的胶片库温度应控制在13~1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45%。
第九条各库房及库外应科学地安设温湿度记录仪表,潮湿地区应配备去湿机,专门库房应安装空调设备。
第十条库房内外温湿度应定时测记,一般每天两次,掌握温湿度变化情况,随时予以控制调节。
注意积累库房温湿度变化的资料,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分析,以便掌握库内外温湿度变化规律,制订综合管理计划。
第十一条空调、去湿或增湿设备应定期检修、保养。
温湿度记录仪表应按设备要求定期校验。
第十二条档案柜架应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柜背与墙不小于10厘米,柜侧间距不小于60厘米),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摆设,便于通风降湿。
档案库房温湿度洁净度方案
档案库房温湿度洁净度方案1.温度控制档案库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8℃-22℃的范围内。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档案的保存时间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档案库房中安装恒温设备,如空调或加热器,以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2.湿度控制档案库房的湿度应保持在45%-55%的范围内。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档案纸张发霉和变形,而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纸张干燥和易碎。
为了控制湿度,可以在库房中安装加湿机和除湿机,并定期监测湿度变化。
3.空气净化为了保持档案库房的洁净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定期对库房内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地板、墙壁、家具等。
确保没有灰尘和杂物积累。
b.安装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过滤掉库房内的尘埃和有害微生物。
c.禁止在库房内吸烟和食物,以免产生污染物和吸引害虫。
d.定期检查和更换空气净化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e.控制库房人员数量和进出次数,减少外界的污染物输入。
4.档案保护除了控制温湿度和保持洁净度,在档案库房内还应采用其他措施来保护档案的安全和保存:a.使用防火阻燃材料装修库房,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
b.采用适当的储存架和箱子来放置档案,确保档案的稳固和不易受损。
c.对档案进行分类和编目,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方便档案的检索和归还。
d.定期进行档案检查和清理,剔除无关或过期的档案,确保库房内的档案整洁有序。
5.定期检测和维护为了保证上述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定期检测档案库房的温湿度和洁净度,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调整。
可以请专业的环境监测公司进行检测,以确保库房内的环境符合要求。
总结:以上是一个档案库房温湿度洁净度方案的建议,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洁净度,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可以延长档案的保存时间和质量,确保档案的完好无损。
同时,定期检测和维护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
(1985年11月23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85〕42号通知印发)
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档案馆建筑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
为有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建筑档案馆舍时有所遵循,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综合档案馆。
军队系统及专业性档案馆,除专业的特殊要求外,应参照执行。
一、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见表)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表
二、各类技术用房的温湿度要求
1.胶片及缩微技术用房的温湿度要求(见表)
胶片及缩微技术用房温湿度表
2.电子计算机用房的温湿度要求
参照GB 2887—82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3.其他技术用房的温湿度要求(见表)
档案馆其他技术用房温湿度表
《档案馆温湿度管理暂行规定》编制说明
一、制定原则
1.有利档案制成材料的保存。
2.尽可能限制档案霉腐菌的生长繁殖。
3.参考设备和专用房间的特殊要求。
4.考虑国民经济条件的可行性。
5.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二、参考依据
1.现行测定纸张物理强度的标准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50%~60%。
2.参考了有关档案制成材料测定的标准温度。
如:双面复写纸标准(GB 2801—81)中规定复写次数,正反色差测定的打印温度为25±1℃;又如:蓝黑墨水标准(QB 551—81)中贮存温度为2~37℃。
3.霉腐菌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7℃,最低相对湿度要求(见表):
几种霉菌生长要求的最低相对湿度表
4.参考国外部分国家的档案馆温湿度管理现行规定(见表):
国外一些档案馆温湿度表
三、几点说明
1.库房温、湿度,根据节约能源的原则,在不同季节可选用14~24℃范围内的某一适当温度。
2.地下库温度可不受此规定的限制。
3.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不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