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中国环境发展得成绩及存在得问题

班级:应本141姓名:刘梦学号:142601022

我国环境保护得发展历程与成效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就是在与环境得对立统一中存在得,而存在决定意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环境问题就是不合理得资源利用方式与经济增长模式得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得矛盾冲突,究其本质就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问题。

人类认识与解决环境问题得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瞧,人类面对得环境问题特别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得代价、宝贵得觉醒、奋起得飞跃”3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痛得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得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得发展与工业化得快速推进,人类得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得物质财富得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得代价.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产生大量煤烟,引起大面积烟雾,发生严重烟雾事件,能见度突然变得极差,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得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呼吸困难,短短几天就导致4000 多人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

000 多人陆续丧生,震惊世界。

第二阶段:宝贵得觉醒.日趋严重得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第三阶段:奋起得飞跃。经历了沉痛得代价与宝贵得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得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

主要教训就是:发达国家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得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一就是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得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二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三就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四就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得强大合力。党得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就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党得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得科学论断与战略抉择,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得进一步深化,昭示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得战略高度来认识与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得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为保护与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得物质成果、精神成果与制度成果得总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与谐共生得社会形态。它既就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得深刻反思与升华,又就是对未来持续发展得美好向往与憧憬。生态文明不就是不要发展,不搞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追求,回到原生态得生产生活方式,而就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尤其就是工业文明成果得基础上,为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得指导理念与实践取向,开辟了无限广阔得发展空间。

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要求来瞧环境保护,要从“五个高度"上来认识与把握:一就是放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行动得高度,二就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得高度,三就是放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高度,四就是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得高度,五就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得高度.

我国环境保护取得得主要成效近年来,尤其就是“十一

五"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路得引领下,各地各部门辛勤努力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我国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得约束性指标.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 年得52%提高到2012年得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14%提高到90%“。

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 亿元,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支持2、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5700 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领导干部得环境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得突出位置,坚持并完善责任制。全社会关心支持与参与环保得氛围更加浓郁,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摘自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7月9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得报告。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和试题答案资料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 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D、国家环保部; 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D ) A、不允许制定; B、可以制定; C、低于; D、严于; 10. 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BCD ) A、补贴; B、财政; C、税收; D、价格; 11.国家实行和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CD ) A、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B、环保公开制度; 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D、考核评价制度; 12.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保障,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AD ) A、生物多样性; B、自然资源; C、和谐可持续发展; D、生态安全; 13. 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规定,和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一、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 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二)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

家。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杜博斯撰写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 (三)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期间发生了4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A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 B 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B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C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A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A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 B 章 B 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 11、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 1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A 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

【免费下载】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C )A 、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B 、保障公众健康C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 26日第七届全国人 A 、12 十一 B 、12 十二 C 、11 十一 D 、11 十二义务。(A )A 、保护环境 单位和个人B 、环境保护 企业和个人C 、环保优先 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D 、生态立区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 A 、县级 B 、县级以上 C 、地市级 D 、省级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 、技(A )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

A 、听取 B 、接纳 C 、参考 D 、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A 、主体功能区 B 、土地利用总体 C 、地方环境保护 D 、国家环境保护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B )A 、冰川 B 、湿地 C 、绿洲 D 、植被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 A 、县级 B 、地市级 C 、省级 D 、各 级的环境保护意识。(A )A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高等院校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D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B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保护法篇答案解析

o A.当事人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 o B.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 o C.从损害行为发生时起 o D.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行为时起 o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o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o C.特殊责任原则 o D.无过错责任原则 ?3、(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 o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o B.《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o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o D.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4、(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 o A.排污收费制度

o B.限期治理制度 o C.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o D.“三同时”制度 ?5、(单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 o A.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o B.缴纳排污费 o C.推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o D.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o A.六个月 o B.一年 o C.五年 o D.三年 ?7、(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哪个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 o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o B.各地人民政府

o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o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8、(单选题)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 o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 o B.开除 o C.撤职 o D.责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9、(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直接负 o A.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o B.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o C.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o D.对环境行为进行包庇的 ?10、(单选题)“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

环境保护法试题(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A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 B 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B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C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A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A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B 章B 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 C D 的负责。 A、科学性 B、严谨性 C、准确性 D、真实性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 A B C D 。 A、统一规划 B、统一标准 C、统一监测 D、统一的防治措施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 B C D 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A、停产 B、转产 C、搬迁 D 、关闭 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A 及 B 和其他负有 C ,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 C、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D、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B C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没收 B、扣押 C、查封 D、销毁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环境 D 和环境 A 制度。 A、考核评价 B、责任追究 C、奖励 D、目标责任制 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 B 或者 C 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A、政府工作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政协会议 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 A 规划,并采取措施 D 。 A、限期达标 B、限期改正 C、限期治理 D、按期达标 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 A 、 B 和 D 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 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测习题答案

精心整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单选题)下列关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o A.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3、(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o A.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o B.追究其刑事责任 o C.按日连续处罚

o D.按日连续处罚且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下列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o A.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 ?6、(单选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 o A.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o B.举报 o C.制止

o D.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o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o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 o B.开除 o C.责令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o D.撤职

?10、(单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 o A.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责令其停业、关闭 o B.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o A.有关人民政府 o B.国务院 o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o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于洪亮 鞍山市千山区环境保护局辽宁鞍山114041 摘要: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形态的变化,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果。从新中国成立到国家环境保护部成立,环境保护方针政策、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不断完善和进步,并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果,30多年环保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键词: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Abstract: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administrative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rogress in such aspects as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the joy of achievement,more than30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so for our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has also mad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of wor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evelopment;course.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doc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中国环境发展得成绩及存在得问题 班级:应本141姓名:刘梦学号:142601022 我国环境保护得发展历程与成效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就是在与环境得对立统一中存在得,而存在决定意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环境问题就是不合理得资源利用方式与经济增长模式得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得矛盾冲突,究其本质就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问题。 人类认识与解决环境问题得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瞧,人类面对得环境问题特别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得代价、宝贵得觉醒、奋起得飞跃”3个阶段。 第一阶段:沉痛得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得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得发展与工业化得快速推进,人类得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得物质财富得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得代价.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产生大量煤烟,引起大面积烟雾,发生严重烟雾事件,能见度突然变得极差,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得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呼吸困难,短短几天就导致4000 多人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

000 多人陆续丧生,震惊世界。 第二阶段:宝贵得觉醒.日趋严重得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第三阶段:奋起得飞跃。经历了沉痛得代价与宝贵得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得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 主要教训就是:发达国家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得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一就是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得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二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三就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四就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得强大合力。党得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就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党得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环境保护法篇答案

1、(单选题)当事人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期限从()计算。 o A.当事人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 o B.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 o C.从损害行为发生时起 o D.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行为时起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 2、(单选题)《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o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o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o C.特殊责任原则 o D.无过错责任原则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3、(单选题)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关于公民环境保护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o A.《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o B.《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公民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o C.公民应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o D.公民应当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 4、(单选题)《环境保护法》中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o A.排污收费制度 o B.限期治理制度 o C.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o D.“三同时”制度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5、(单选题)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 o A.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o B.缴纳排污费 o C.推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o D.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6、(单选题)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期限是()。 o A.六个月 o B.一年 o C.五年 o D.三年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7、(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哪个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o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o B.各地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 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 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 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 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 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 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 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 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

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 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 ) 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和(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环保法律法规考试题答案.doc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考试时间 填空(每空2分,共计100分) 1.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3.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4.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6.检查机关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或者复制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相关的资料等措施 7.(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8.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9.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10.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1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12. 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13.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14.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15.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未采取(集中收集处理)、(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控制、减少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