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课件PPT

合集下载

《油漆工职业危害》课件

《油漆工职业危害》课件

了解油漆和稀释剂的成分,选 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或无毒 产品。
避免使用劣质油漆和稀释剂, 以免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
改善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及时排出空气中的有 害物质。
定期清理喷漆室和通 风设备,确保其正常 运转。
在油漆作业时,开启 排气扇或空调,加强 空气流通。
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等
油漆工职业危害对社会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由于油漆工的寿命和工作能力受到影响 ,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市场的损失。
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油漆工的职业危害
01
02
03
04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监管,制定 更加严格的职业卫生标准,确 保油漆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卫生

油漆工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
体检项目应包括呼吸系统、血液系统 等方面,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
PART 05
油漆工职业危害的案例分 析
REPORTING
案例一
总结词
长期接触油漆增加患白血病风险
详细描述
某油漆工在长期工作中,频繁接触油漆等有害物质,最终被诊断为白血病。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油漆等有害物质 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导致皮肤问题。
PART 06
结论
REPORTING
油漆工职业危害的严重性需要引起重视
油漆工长期接触油漆和其他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等,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等。
油漆工职业危害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也很大,可能导致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和生活 质量下降。
油漆工应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毒 面具、手套、工作服等,以减少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课件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课件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职业病的危害并提供预防措施,帮助人们认识职业病防护的 必要性与重要性。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工作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疾病,其危害可以来自 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因素。
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及其危害
尘肺病
长期吸入粉尘可导致肺部疾 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和永久性损伤。
噪声聋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会引 起听力损害,从而导致聋哑。
有害化学品中毒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 中毒,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
常见职业病的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手套及其他必要的个 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 物质。
工作环境改善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 危害物的排放和接触。
健康监测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及早 发现职业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
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通过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 害和检测工人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责任。
2 《职业病断标准》
对职业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方便职业病的诊断和认定。
3 职业病防治政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防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保障工人健康
职业病防护措施可以保护工人 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职业病的 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职业病造成的工作能力下 降,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促进社会稳定
职业病防护能够减少社会医疗 负担,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结论与提醒
职业病的预防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重视职业病防护,才能保障个人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培训PPT课件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培训PPT课件

美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科室分布
甲醛、福尔马林、化疗药物、水银、卫生材料(PVC)、医院的废气、废水等。
2
化学性因素各种消毒剂、固定剂。
1
化学性因素: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X线、同位素、激光等放射性元素以及各种常见医疗仪器可能的辐射 。
社会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暴力面对生死离别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等。
WHO报告:医务人员中乙型肝炎(HBV)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而护理人员比其他医务人员更容易接触血液-体液。
美国每年大约有60万到80万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提供)。
几组数据:
为什么要加强职业暴露的预防与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
02
目的、意义
01
安全防护
03
题 目
在诊疗、护理等技术操作过程中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这些污染物后容易被感染。
01
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02
暴露性接触感染
HIV/AIDS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面临艾滋病发病高峰
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
医务人员更多的是面对潜在的传染源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郑重指出:目前我们正面对两个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郑重指出:目前我们正面对两个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
01
02
03
02
01
01
评估报告(2007年)报告估计:到2007年底,
02
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
03
2007年: 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4万~6万)人,

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主题ppt课件

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主题ppt课件
过程中。石棉被公认为致癌物,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并研究石棉替代品。
职业卫生预防
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
• 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其中以尘 肺的危害最为严重。尘肺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
• 患尘肺病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嗽、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气 喘、呼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
职业卫生预防
预防尘肺的主要措施
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防尘。防尘工作 做好了,劳动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就会大幅度下降, 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就基本上可以防止尘肺 的发生。防尘的主要措施可归纳为“宣、革、水、 密、风、护、管、查”几个字。
职业卫生预防
预防尘肺的主要措施
1、宣,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2、革,生产工艺技术革新,是消除尘肺的根本措施。具
职业卫生预防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
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来源 于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物质蒸汽冷凝、物质的 不完全燃烧等。在我国分布较广,而且对职业人 群健康影响较大的生产性粉尘主要有:矽尘、煤 尘、石棉尘。
职业卫生预防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病
• 矽尘:也称游离SiO2粉尘,在冶金、煤炭行业的开采、爆破、修路及加工业的原料破
• 确定患者受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包括职 业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资料,作业场所有害物 质强度(浓度)数据,患者体内特异性生物标志 物数据,以及其他特异测试数据。
职业卫生概况
职业病诊断原则
2、临床资料 鉴定患者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的后果及其 病情程度。应当收集的资料有:疾病史,临 床症状和体征,常规、生化检查及其他辅助 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资料。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PPT课件

强化监管与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 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监 督检查。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企业 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鼓励社会监督,加强媒体曝光 和舆论监督,促进企业自觉遵 守相关规定。
推广先进技术与装备
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 工艺和设备,减少职业病危害的
产生。
推广使用低毒、低害的原材料和 添加剂,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
处理措施的必要性
职业病危害是指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 各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尘肺病、 职业中毒、噪声聋等。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 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对其家庭和社 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必须采取 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改善工作环境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 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 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企业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 查,及早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 相应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
企业应加强劳动者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02
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尘肺病案例
总结词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职业性肿瘤案例
总结词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引起的职业性肿瘤。
详细描述
职业性肿瘤是指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性疾病。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包括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等,主要发生在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的劳动者中。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案例

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护 课件PPT

职业健康与危害防护 课件PPT
与相关部门协作
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建立联系,以便在发生职业危害事 故时能够及时请求援助和支持。
04 监督检查与管理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及要求
制定和完善职业健康法规标准
政府部门应负责制定职业健康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实施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应定期对企业进行职业健康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规标准,保障员工健 康。
劳动可能导 致肌肉骨骼损伤、疲劳等 问题。
劳动组织不合理
如工作时间过长、缺乏休 息、轮班制等,可能影响 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不良工作姿势
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工作姿 势可能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等。
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空气污染
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有害 气体、粉尘等污染物,对 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典型案例分析
化工行业职业病防护
针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等,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 健康监测等措施,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制造业职业健康促进
操作减少人员接触。同时,采取通风措施,将有害物质排出作业场所。
03
监测与报警装置
安装监测仪器和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有害物质浓度,超标时及时报警并
采取措施。
操作规程与培训教育
制定操作规程
针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
步骤、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
培训教育
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培 训,使其了解职业危害的种类、后 果及防护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和能力。
持证上岗
对从事特定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其具备相 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确保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防护
效果。
定期更换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03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更换和保养,确保其有效性。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 2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职业健康检 查计划。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计划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防治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职业 病危害的来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 生率。通过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可以 减少因职业病导致的员工缺勤和医疗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员工健康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保障。通过职业病防治培训, 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因职业病 导致的生产损失。一个健康的员工队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 高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职业病防治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提供充分的培训记录和证明,企业可以证明自身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从 而顺利通过监管部门的检查。
04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成功防治职业病的案例分享
某化工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通风排气措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 害,显著减少呼吸系统职业病的发生。
一家机械加工厂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措施,有效降低噪音对员工的危害,保护员 工的听力健康。
一家电子制造企业通过提供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员工的个人防 护,减少手部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课件PPT课件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课件PPT课件

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等,以减少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定期健康检查
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员工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 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
加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病应急救援与处置
生。
05
个体防护与健康教育
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根据作业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口 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在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并 注意定期更换或维护。
特殊作业的防护要求
对于存在特殊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如高温、高湿、噪声等,应采 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在职业环境中可能更容易受到某些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因为他们可能具有较低的耐受力和恢复能力。
04
职业病预防与管理
法律法规与政策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 原则、防治措施等,是职业病预防与 管理的法律依据。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由于各种危害因素导致的员工身体健康受损, 并经国家法定机构诊断,符合国家规定职业病种类的疾病。
分类
职业病分为尘肺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 皮肤病等。
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尘肺病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 化为主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 痰、气短、胸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 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 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作业。
• 同时,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对用人单位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也提出 了要求。用人单位的设立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的设立条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 合下列要求:
1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 得住人。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 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这两项规定的,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 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2
第二节 职业危害申报管理
• 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既有 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职业病危害的状况, 又能使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执法有 的放矢,为安全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监 察提供科学依据。
8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提交的材料
• 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 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 资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的式样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 (2)工作场所职业北危害因素种类、分布
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 (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
12
• 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 报。
• (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 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 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 (5)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 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 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6)用人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 未按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 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 以下的罚款。
5
(三)
• 制定申报计划,加强目标考核。各级安全 监管部门要采取分步达标、逐步推进的办 法,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职业危害申 报推进计划,确定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
6
(四)
•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扩大申报覆盖面。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企业职业危害申 报情况,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工作,对企业 上报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申报信息真实 可靠,要加大对已申报企业的执法检查, 根据企业职业危害申报情况和职业危害严 重程度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加强日常监督 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责任,提高职业健康 管理水平。
15
• 警示说明必须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 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 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 (2)用人单位购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 放射性同位素、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 向供货方索取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 特性、主要配方、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 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 救援措施等内容;查验产品包装是否有项目的警 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资料。
9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程序
•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用电子数据和纸 质文本两种方式。中央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 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其他用人单位的 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 (2)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 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 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签字后,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
7
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
•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要求 • 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
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目录》确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 分级管理的原则。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 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 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 报职业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的监督管理。
4
•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企业自主 申报意识。要加大对《申报管理办法》的 宣传贯彻力度,使企业充分认识职业危害 申报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以及做好申 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企业开展申报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大对安全监管部门 尤其是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健康监 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悉和掌握申 报的内容、程序、方式等相关规定,加强 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
10
• 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 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3)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 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 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式样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 (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 用。
11
4、变更或注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 者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 (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 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 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 起15日内进行申报
• (3)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 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
3
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的工作要求
• 目前职业危害申报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 是差距仍然很大,问题仍然较多。为进一步做好 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下一步 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抓紧抓好职业危害申报 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职业危 害申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职业危害申报 工作,尽快实现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常态化、规范 化。
14
第三节 职业危害告知规范
• 《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健康法规都 对职业危害告知有明确规定。职业危害告 知包括用人单位及其相关双方的权力和义 务。
• 一、用人单位的权力 • (1)用人单位购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设备
的,应当向供货方索取说明书,并查验在 设备的项目位置是否设置警示标示和中文 警示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