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公开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公开课教案

课题: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学段:高中

年级:高一学科:历史

授课时间: 2009-03-27 上午第(3)节课时:1 授课地点:胶州一中高一11班

授课教师:陈丽

研究课题:通过讲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来探讨如何应对目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启示和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

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新政的特点,探讨其

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启发、讨论和合作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

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新政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多,但线索清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

凯恩斯主义)。该课在本单元当中的地位承上启下,上为东方国家苏联的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下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经济危

机,罗斯福新政探讨了一种的新的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深深

影响着其他国家。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图片引入新课【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激发兴趣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1、原因:【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图片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危机

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2、表现:

3、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历史知识,共同完成表格。【学生看表回答】【教师设问】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设问】面对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办法摆脱危机,影响怎样?【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最后两段归纳。【学生看书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4、影响:

(1)国内影响(经济、政治)(2)国际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改革背景:

2、新政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罗斯福的就职演说【学生阅读、思考】

3、内容: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做到有的放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把握新政的内容和要解决的矛盾。

(1)新政首先开始于哪个部门,为什么?有何作用?

(2)中心措施是什么?着力消除哪种状态?

(3)调整农业政策的做法及目的是什么?

(4)推行“以工代赈”所产生的影响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一举动?

探究一:针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与胡佛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探究二:罗斯福采取的措施主要解决的是什么矛盾?核心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探究一、二的目的是加深对新政内容的理解和升华

4、实质:【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5、评价: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评价新政【学生合作探究】【设计意图】通过该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转变

1、自由放任理论:【学生了解】

2、凯恩斯主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两段材料,理解自由放任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的区别背景: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

核心: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运用: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各国

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理论

【能力提升】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和借鉴【学生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以古论今。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来探讨时下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危机的解决出路。

随堂练习:

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系统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3.同学们观看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蓝鹰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4.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5.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6.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生产资料国有化

B.国家成为资本家

C.取消自由竞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8.罗斯福新政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

C.要求企业遵循政府的经济法令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9.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