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指纹鉴定2、指纹的基本类型。
有三种:(1)弓型纹。
没有内部花纹系统,由上部弓形线和下部横直线或小波浪形纹线构成。
弓型纹根据纹线隆起程度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二种。
纹线隆起不大的称弧形纹,纹线隆起很大、中间还有一根以上直线支撑的称帐形纹。
在我国,弓型纹出现率约占百分之二点五。
(2)箕型纹。
内部花纹有一根以上箕形线构成的指纹。
箕型纹是常见的一类指纹,在我国,其出现率约占百分之四十七点五。
箕型纹有三种纹线系统。
三种纹线系统在一侧汇合构成一个三角(图4-4)。
箕的各部名称和三角的位置(图4-,)。
箕型纹根据箕口的方向有正箕和反箕之别。
从手指面上看,不论左手或右手,箕口朝向小指的为正箕,箕口朝向拇指的为反箕(图4-6)。
在箕型型纹中,大多数为正箕,反箕只占百分之二点五左右。
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反箕型纹出现在食指。
正箕和反箕的箕口方向从手指上看和从捺印上看并不相同。
从捺印的指印来看,左手的正箕箕口朝向左方,反箕箕口朝右方;右手的正箕箕口朝向右方,反箕箕口朝向左方(图4-,)。
(3)斗型纹。
内部花纹由一根以上的环形或者螺形线或曲形线构成。
中心花纹为环形线的称环形斗,中心花纹为螺形线的称螺形斗,中心花纹为曲形线或两个相反方向的箕形线为双箕斗。
上述三种斗型纹的三种纹线系统分别在两侧汇合构成左右两个三角(4-8)。
此外,斗型纹中还有囊形斗和杂形斗等。
(三)指纹的类型特征和细节特征1、指纹的类型特征。
一般有:(1)指纹的各种类型(如前所述)。
(2)局部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如波浪形线、横直线、弧形线、倾斜形成等。
(3)乳突花纹中心到三角的纹线数目。
(4)屈肌褶纹的一般形态类型。
如手指屈肌褶纹的形态、粗细。
(5)皱纹的一般形态。
如手指皱纹的一般形态、长短、粗细等。
2、指纹的细节特征。
亦称个别特征。
图(4-9)包括:(1)起点。
一条纹线的起终端(依顺时针方向看)。
(2)终点。
一条纹线的终结端(依顺时针方向看)。
痕迹检验中指纹鉴定技术分析

痕迹检验中指纹鉴定技术分析摘要:指纹鉴定技术在痕迹检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指纹鉴定技术在痕迹检验中的应用和优势。
通过介绍指纹的特征及其获取方法,详细解释指纹鉴定的原理和流程,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研究表明,指纹鉴定技术非常可靠,并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中,为司法公正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关键词:指纹鉴定技术;痕迹检验;原理;流程;应用前言痕迹检验在刑事侦查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指纹鉴定技术则是痕迹检验领域中最为经典和有效的技术之一。
指纹作为人体特征的一种,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可以用来鉴定个人身份。
本文将探讨指纹鉴定技术在痕迹检验中的应用和优势,希望读者能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指纹鉴定特点(一)指纹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大自然为我们每个人绘制了一副独特的身份证明。
无论是纹线的类型、分岔的位置、还是纹路的方向,都各不相同。
这种独特性使得指纹鉴定成为了一种极为可靠和准确的身份识别方法。
(二)指纹的稳定性指纹的纹路形成于胎儿期,一旦形成后就保持不变。
指纹不会受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性使得指纹鉴定技术在长时间跨度内可以产生可靠的比对结果,为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指纹鉴定还具有高效性和广泛适用性指纹的采集和比对可以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使得指纹鉴定过程快速、高效。
同时,无论是在犯罪现场、物证分析室还是大规模指纹数据库,指纹鉴定技术都能广泛应用,展现出其强大的普适性和适应性。
二、指纹鉴定要点研究(一)独特性指纹具有极高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指纹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拥有不同的指纹。
这种独特性使得指纹鉴定成为一种可靠的个人身份识别方法。
(二)模式特征指纹的模式特征是指纹鉴定的基础。
常见的模式包括弓形、环形、螺旋形等,而在模式内则存在着分岔、岛状和小孔等更具细节的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详细分析,可以实现指纹的快速比对和匹配。
指纹系统的检测方法

指纹系统的检测方法指纹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用于个人身份识别和安全验证。
它基于人们的指纹纹路图案和特征点,通过匹配和比对指纹图像来确认个人身份。
在指纹系统的检测方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指纹图像获取:指纹图像可以通过指纹采集仪、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模块等设备获取。
获取的图像应当保证清晰度和完整性,以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特征提取。
2.质量评估:质量评估主要是针对指纹图像的清晰度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清晰度主要包括图像的对比度、边缘清晰度和细节丰富度等方面;完整性主要是评估图像的表面缺损、纹线中断和背景噪声等情况。
3.去噪处理:在指纹图像中可能存在各种噪声,如背景噪声、摩擦噪声等。
为了提高指纹图像的品质,需要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去噪处理可以采用滤波、降噪算法等方法。
4.图像增强:对于质量较差、清晰度不高的指纹图像,可以采取图像增强技术,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图像增强可以通过直方图均衡化、灰度拉伸等方法实现。
5.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指纹图像中提取出关键的纹线特征和其他特征点。
纹线特征是指指纹图案中的纹线形状和纹线结构,常用的纹线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细化算法、方向图像等;其他特征点包括中心点、分岔点和结束点等。
6.特征匹配:特征匹配是将待验证的指纹图像与已存储的指纹特征进行比对和匹配。
常用的特征匹配方法包括相似性度量、相似度比较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最小距离的匹配算法。
以上是指纹系统的检测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具体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和改进。
指纹系统的检测方法在个人身份识别、门禁系统、手机解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

二、指纹痕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指纹痕迹由于具备唯一性,一生不变性,可以识别性,可分类性等特点,在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当前我国犯罪率持续下降与指纹的识别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我们都知道人的手指经常会出汗,当手指触碰到玻璃,塑料,金属等物体表面时,会在物体表面留下清晰的指纹痕迹,这为侦破人员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带来了帮助。当犯罪分子在作案时,不可避免手会碰到玻璃,作案器械,塑料等物体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指纹会被留在物体的表面上,侦破人员通过各种识别技术,将指纹提取并识别,并将现场提取出来的指纹与电脑档案中留有的指纹做对比,从而锁定犯罪分子,同时犯罪现场的指纹可以作为证物锁定与指控罪犯。通过案发现场的指纹,可以了解案犯的关键特征,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必要的帮助,对指纹痕迹检验有巨大的作用意义[1]。
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犯罪发生率非常低,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位列第八十八位,属于犯罪率极低的国家之一。犯罪率低,人们生活安定,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移民者,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犯罪率的持续下降一方面与我国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治安环境有关,另外一方面与行事侦查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刑事技术中指纹检验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介绍,重点探究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结束语
指纹痕迹检验技术作为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对锁定犯罪分子,提高破案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在指纹痕迹的识别技术中,并在自动与快速识别指纹痕迹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促进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勇辉,周冬雨.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J].科学技术创新,2016(36):244-244.
手印检验技术PPT课件

▪ 孔雀眼斗纹(Peacock‘s eye)
乍看像孔雀的眼和嘴型,在中央处有一圈以上的环形或螺形,其它部 分类似箕纹,拥有两个三角点,一个较远,一个则靠近中央。
22
▪ 一些罕见的细节(一般了解) ▪ 分离纹
23
▪ 三角纹 ▪ 眼形纹
交叉纹
24
25
26
27
(二)指节纹的形态和结构 1、指节纹:第一、二节的乳突花纹,较单一。 2、纹线的种类:直线、弧形线、波浪形线。 3、直接纹的种类: A、平弧型:由比较平行 与屈肌褶线的直线、 弧形线和波浪形线 组成的呈平行分布 的类型。
承受客体吸附形成的手印。 D、有色手印:在有色介质上形成的手印。 E、无色手印: ***指印介质:将指掌乳突花纹结构类型和其纹线细节反映到客体
上的细微物质。
5
(三)指纹的特性 1、各人各指不同:每个人每个手指的乳突花纹结构、特征数
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指纹一般结构和细节特 点的总和具有特定性。 (1)每个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 (2)数学和统计学角度 (3)遗传变异学的观点 (4)指纹的实践统计 2、指纹特定性终身不变(相对性) (1)指纹特征的生理变化 面积由小到大、乳突线由密到疏、由细到粗、汗孔位置偏移等 (2)指纹特征的病理变化 皮肤溃疡、坏死、增殖等 (3)外伤引起的指纹特征变化 烫伤、烧伤、化学物质的腐蚀等
11
▪ 3、指纹三角 ▪ 三种纹线系统汇合处称为指纹“三角”。
三角的上行线和下行线是三种纹线系统的 分界线。
12
(二)指纹的分类:三类九种 1、弓形纹:由弓形纹组成,两个纹线系统,
无三角,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 弧形纹( Simple Arch )
刑事侦查中的痕迹检验技术分析

刑事侦查中的痕迹检验技术分析202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公安机关最常使用的就是痕迹检验技术和检验技术能够对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痕迹进行检测,从而掌握关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信息。
在如今的公安机关犯罪检测过程中,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开展,而只有将技术不断的进行革新开展,才能将公安机关侦破犯罪的效率得到提升。
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在当下公安机关所使用的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别是指纹检验技术、足印检验技术、牙印检验技术和其他检验技术。
而在其他检验技术中又将其进行了相应分类,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锁痕检验技术,其次是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最后那么是心理痕迹检验技术【1】。
而最后的心理痕迹检验技术在当下依旧处于正在开展的进程中,并不属于成熟技术。
〔一〕指纹检验技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指纹,同时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犯罪现场对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指纹进行检验,能够有效确实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检验技术,指纹检验技术又被称为手印检验技术。
侦查人员需要将在现场中提取到的指纹痕迹交给相应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使用仪器和试剂对指纹进行别离辨析,从而将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进行提取。
在当下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已经录入了公安机关的指纹数据库,因此在犯罪现场别离出的指纹可以与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比照,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同时指纹的存在还能精确的指向犯罪嫌疑人的精确信息,让案件侦破得到明确的指示与帮助,在当下的行政案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痕迹检验技术就是指纹检验技术【2】。
〔二〕足印检验技术除了指纹技术之外,足印檢验技术在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一样具有着特殊的意义,足印不仅仅能够展现出犯罪嫌疑人的痕迹,同样行政技术人员还能从足印中得到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重等等信息。
主要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对足印的外形深浅大小进行相应的计算,从而得到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重、性别、外形甚至是年龄等等信息。
一些优秀的刑侦技术人员还能通过足印来侦测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甚至是掌握犯罪嫌疑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足印对于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公安机关对于案件的侦破率【3】。
指纹鉴定技术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指纹鉴定技术指纹鉴定,百年以来作为一门侦查技术,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权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系列的事实表明,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指纹鉴定受到了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差错。
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指纹鉴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指纹鉴定仍是刑事侦查中可依赖的技术之一。
首先,指纹鉴定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工作认真细致,不能敷衍塞责。
要做到这一点,仅期望于鉴定人的良心是不可靠的,因此就需要引入最关键的一点:这就是需要赋予被告人制约鉴定人的权利,防止其滥用鉴定权。
其次,应树立质证意识,杜绝仅凭指纹鉴定这一孤证来认定犯罪,确立刑诉法确立的任何证据都要查证属实的证据意识,只有在证据之间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才能据以定案。
最后,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真理的相对性原则。
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是相对的,并不是毋庸置疑的绝对真理,它的科学性既受到鉴定人的技术水平、敬业精神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验材、仪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在司法实践中因鉴定结论错误导致的错案并不鲜见。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以当事人权利制约鉴定人的精神,对保证案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该规定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不告知的原因往往是:一、以侦查工作需要保密为借口,而不告知;二、怕重复鉴定,增加费用支出;三、验材消失,使得重新鉴定成为不可能,同时也就失去了告知的意义(比如凶杀案件中,一经鉴定即将尸体火化,使得复检没了可能)。
归根到底,不告知案件当事人重新或补充鉴定的权利,骨子里还是迷信鉴定结论的科学性,认为不需要告知,从而使有关当事人失去了对错误鉴定要求复核的救济权利。
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

刑事技术中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带动了我国刑事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刑事部门工作人员收集犯罪证据和抓捕犯罪嫌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刑事部门更多依靠在犯罪现场证物上收集指纹这一特定内容来快速、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
本文就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概念原理、实践运用手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指纹痕迹技术创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刑事技术;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指纹具有“各不相同、终身不变”的特性,在古代便通过在纸上、木板上按手印来验证身份,后来广泛应用到刑事侦查、出入境检查等领域。
对于指纹检验的研究,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未停止过,在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指纹检验技术研究成为了刑侦部门技术人员工作新方向,也是快速破案的关键。
一、指纹痕迹检验的概念及原理人和人指纹信息的不同,是区别个人与他人最有效的手段,并且随着人的成长,指纹终身不会改变。
指纹这一特殊性在刑事侦查中收集犯罪证据和锁定犯罪嫌疑人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对于还原事件真相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采集和检验指纹痕迹来破案,其实本质就是在犯罪现场、证物中采集到的指纹痕迹来鉴别犯罪嫌疑人的特殊纹理,以此准确的找到犯罪嫌疑人。
据记载,我国是最早应用指纹痕迹检验技术进行刑事侦查的国家,在唐朝贾公彦便使用指纹来确定个人身份,在宋代时期,指纹信息应用到刑事案件中,并成为了破案的重要手段,指纹信息也成为了最重要的物证。
当前,各种先进技术不断研发出来,我国刑侦技术也正快速发展,其中指纹痕迹检验与人体测量学成为了警方甄别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手段。
最初,二者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常常结合使用,但随着我国刑侦经验的不断增长,经科学研究证明,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精准性和独特性要优于人体测量学,是刑侦工作中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二、指纹痕迹检验技术与刑侦工作中的关系探讨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涌现出新的刑侦技术,这对指纹痕迹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指纹检验技术
第一节指纹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指纹的概念
指纹是指手指前端一节正面皮肤上的乳突线花纹及手指上的屈肌褶纹和皱纹等皮肤纹线。
乳突线——真皮乳头层反映在表皮为线条,称为乳突线,或脊线。
小犁沟——即两条乳突线之间的沟槽。
二、指纹的特点
1.人各不同,指指相异;
2.终生基本不变;
3.布满汗液,触物留痕;
4.纹线整齐,可以分类。
三、指纹的作用
1.为分析案情提供帮助;
2.完成人身同一认定;
3.排除嫌疑;
4.为并案侦查提供依据;
5.人身识别。
第二节指纹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体系
一、指纹的结构
(一)乳突线的一般形态
1.直形线:纹线由一端呈基本平直形态流向另一方向,不折不回。
2.弓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呈弓形,不返回。
3.箕形线:纹线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弯曲折回原方向。
4.波浪线:纹线起伏弯曲呈波浪状,由一端流向另一端。
5.环形线:纹线呈闭口类圆环状。
6.螺形线:纹线一端自中心部分围绕自身由内向外旋转,其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
之分。
7.曲形线:纹线弯曲呈“S”和“Z”状。
(二)乳突线的纹线系统
相同形态和流向的纹线在指纹中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称为纹线系统。
手指乳突花纹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分为三个纹线系统:
1.中心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部位,也称内部花纹系统,由箕形、环形、螺形、曲形或混合(杂形)的纹线组成。
2.外围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纹线,由弓形线组成。
3.根基系统:分布在内部纹线的基底部位,由弧度较小波浪线或不大平坦的直纹线组成。
(三)指纹的三角
三个系统的纹线汇合于一起时,构成三角状,定名为三角。
其数量有一个、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
二、指纹的分类
指纹的基本类型分为: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和杂型纹四大类。
(一)弓型纹
弓型纹没有中心花纹系统,只有外围线系统和根基线系统,由上部弓形线下部波浪线、横直线层叠而成。
弓型纹可以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
弓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2.5%,帐形纹更为少见。
弓型纹指位出现率是:拇> 食 > 中 > 小、环。
(二)箕型纹
箕型纹由三大纹线系统组成,中心花纹系统有一根以上完整而不折不断的箕形线。
它一般有一个三角。
箕型纹指位出现率是:小> 中 > 食 > 拇 > 环。
箕型纹的分类(按箕头朝向分类):箕型纹有正箕和反箕之分。
1.正箕:箕头朝向拇指方向。
2.反箕:箕头朝向小指方向。
箕型纹在我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约为47.5%,正箕出现率为45%,反箕出现率为2.5%。
(三)斗型纹
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组成,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合而成。
三个系统的纹线多在两侧汇合构成左右两个三角。
斗型纹根据其中心纹线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环形斗、螺形斗、绞形斗、双箕斗、曲形斗和囊形斗。
1.环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构成。
2.螺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螺形线组成。
螺形斗的分类:螺形斗有左螺和右螺之分。
(1)左螺:指印上看,顺时针转。
(手上看,逆时针转)——多见于左手。
(2)右螺:指印上看,逆时针转。
(手上看,顺时针转)——多见于右手。
3.绞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螺形线相互盘绕而成。
4.曲形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一条曲形线组成。
5.双箕斗:中心花纹系统由两条以上的曲形线组成。
6.囊形斗: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闭口箕形线,其中心内部至少有一条弧形线,其弧凸面与箕枝闭口夹角形成一个内三角,且不与来自三角的纹线相接触。
斗型纹指位出现率是:环> 拇 > 食 > 中 > 小。
斗型纹各类型出现率是:螺形斗、环形斗> 绞形斗 > 双箕斗 > 囊形斗 > 曲形斗。
(四)杂形纹
不属于上述三种单一纹型,其中心花纹系统多由两种以上纹型混合组成,或一些形态奇特,结构复杂,无法归入弓、箕、斗纹型者,统称为杂型纹。
三、指纹的特征体系
指纹特征体系是决定指纹特定性的一系列特征的总称。
它由一下几方面组成:
1、花纹类型特征;
2、皱纹特征;
3、纹线细节特征;
4、汗孔特征;
5、伤疤特征。
指纹的细节特征: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桥、小点、小眼和短棒。
第三节现场潜指印的寻找、显现和提取
一、现场潜指印寻找的重点部位
1、现场来去途径;
2、犯罪活动中心部位;
3、现场遗留物;
4、照明设备;
5、擦洗器具。
二、潜指印的显现方法
(一)物理显现法
原理:利用汗液物质的沾附作用,将一种有色物质吸附在指印纹线上,使无色的汗液指印纹线显现出来。
常用方法:1、粉末法;2、碘熏法;3、烟熏法。
(一)化学显现法
原理:利用某种化学试剂与潜指印中的汗液物质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色物质,使无色指印显现出特别的颜色。
常用方法:
1.硝酸银显现法:
适用于显现浅色单色纸张、较新的本色木上的汗液指印。
2.茚三酮显现法(宁西特林显现法):
茚三酮是检测显现氨基酸的最灵敏的试剂。
茚三酮将汗液中的α-氨基酸氧化分解出氨,同时还原出水合茚三酮,然后过量的茚三酮和氨及水合茚三酮起缩合反应,生成紫色的二茚酮—二酮茚氨的取代盐(紫色化合物),从而指印显现为紫色。
适用于显现潜色纸张、本色木上较陈旧的汗液指印,不宜于显现油漆,塑料和有颜色物面上的指印。
3.502胶显现法:
502胶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脂为主体,含有少量对苯二酚和二氧化硫等的粘合剂。
α-氰基丙烯酸乙脂挥发后,遇物体表面有汗渍的部位,引发α-氰基丙烯酸乙脂单体聚合,形成固体状的聚合物,从而显出白色或灰白色指纹印。
本法适用于遗留在塑料、金属、胶木、油漆木、橡胶、尼龙绸等吸水性差的客体以及皮肤上的汗液指印。
(三)光学显现法
原理:指纹中的某些微量物质,受紫外光或短波可见光照射后,会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荧光,其产生的荧光落在可见光区,可通过肉眼或仪器观察到。
为加强荧光效果,可对物面进行荧光染色。
常用方法:
1.激光法:通常用1.5 W — 2.0 W 功率的氩离子激光器,以514.5纳米光线照射被检物。
2.多波段光源法。
三、现场潜指印的提取
1.拍照提取;
2.连同载体一并提取;
3.胶带粘取;
4.制模提取。
第四节现场指印的识别
一、识别指纹是否罪犯所留
(一)观察留有指纹的客体,结合现场该客体的有关情况进行研究。
(客体是否属于该现场;发案前后该客体有无移动;发案前后他人是否接触该客体;客体外有无外围痕迹;罪犯作案时是否要不可避免地触摸该客体)
(二)通过指纹在客体上的出现部位,及罪犯的作案手段进行研究。
(三)通过分析指纹的方向和罪犯动作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
(四)通过观察形成指纹的物质并结合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五)通过观察现场指纹的新旧情况及对发案时间、气候的分析进行研究。
(六)通过观察现场指纹的纹型特征,结合同类未破案现场的指纹纹型特征进行研究。
二、识别纹线印痕是指纹还是掌纹
1.指纹面积小,状似圆形,纹线细,曲度大,皱纹短而细。
2.掌纹面积大,形状不定,纹线粗,曲度小,皱纹长而粗。
三、识别指纹是左手还是右手所留
(一)利用指尖朝向分析(结合罪犯动作);
(二)利用并列指纹的高低顺序分析;
(三)利用指纹的纹线流向分析:
四、识别指纹是何指所留
(一)根据指印的大小和形状分析;
(二)根据不同类型的指纹在五指上的出现率分析;
(三)根据五指印痕在接触不同物体时的出现规律分析。
实验四
实验五
验六
实
实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