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4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4张)

1.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 纲目》的作者是( C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李春
2.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C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3. 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介绍欧洲水利技术,我国农 明末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明末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2.明清科技巨著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多是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者。 (2)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 领先地位。 (3)从主体行为上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 科学的精神。 (4)部分内容开始涉及自然科学,如《天工开物》。
《西游 记》
吴承恩
明朝中 期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 事创作。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 气息的长篇神话小 说。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年),明 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代表作《牡丹亭》。
◆巧记歌诀 元末明初罗贯中, 《三国演义》写成功, 长篇历史第一部, 故事情节特生动。 同时还有《水浒传》, 作者大名施耐庵, 农民起义为题材, 一百单八英雄汉。
雄伟的北京城
(1)修于明成祖 (2)基础元大都 (3)北京城(皇城、宫城、内城、外城)
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 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我国也是 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夕月坛
朝月坛
故宫鸟瞰图
明承天门(今天安门)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28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28张)

2.北京城
(1)时间—— 明成祖 (2)基础—— 元大都 (3)北京城 (京城、皇城、宫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是明清两 朝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是当时世界 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贡院
国子 监坛
粮 车 后 宫
太 庙酒

《周礼·考工记》中的都城营建规划 明北京城布局图
此书对我国 古代的农业 和手工业生 产技术进行 了全面的总 结,记述了 中国在当时 世界上具有 先进水平的 科学技术。
这部书 后来传 到国外 ,被译 成多种 文字, 被誉为“ 中国17 世纪的 百科全 书”。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约60卷,70万字, 系统的总结了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的先 进经验。据统计, 《农政全书》目录 上记有栽培植物159 种,全书征引的古 代文献有225种之多。
艺术特点 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
伏。
地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

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 这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
文学
《水浒传》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
《西游记》
结合平面图,说说北 京城城市布局的特色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
“凸”字形,由一 个中轴线纵贯南北, 从宫城到外城都以
京皇 城城
宫城
这条中轴线对称展
开,均衡布局,形
成了完整而和谐的 外

巨大建筑群。
西

直 德胜
安定 直
门 门 皇城 门

阜 成 门

最新2020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共26张PPT)

最新2020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共26张PPT)
21
历史活动:请选择一个题目,谈谈你的看法。
1.《水浒传》塑造的一百零八将的形象深入人心,你 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绰号吗? 2.请你讲述一下《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 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身上有一种什么样的可贵精 神?
22
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哪 些名家?
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16
2.北京城
阅读课本内容, 找出下列问题:
(1)北京城的修建 时期。
(2)修建基础。
(3)布局特点。
(4)紫禁城在北京 城的位置和地位。
紫禁城
17
北京城轴对 称的设计,不仅 增添了整座城市 的端重、庄严气 势,还体现了什 么思想?
皇权至上的思想。
18
三、小说和戏剧
1.阅读教材第82页,找出下列问题 明代三部小说的名称、成书时间、作者、主
23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 是什么?这部作品反映了什么内容?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 表作是《牡丹亭》。这部作品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24
板书设计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明 朝
科技名著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的 科 技
要内容、特点、影响。
19
你们对三国中 的哪些人物印象深 刻?这些人物有怎 样的性格特征?
如:诸葛亮足智多谋;曹操自私、贪婪、奸 诈、残暴、但胸怀大志……
20
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历史,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历史小说,是根 据真实的发生过的史实,加上作者的一些虚构而改 编成的文学作品,历史小说始终不能当作历史,因 为小说根据作者需要会加入许多艺术手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1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1张)
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戏剧
著名剧作家: 汤显祖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
2021/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来,它被陆续译成 多国文字,成为世界 医学的重要文献。
《本草纲目》
1、姓名:宋应星
2、生活年代:明代
3、身份:科学家
4、代表作:《天工开物》 5 代表作类型:农产业技和术手工业生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 科全书”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1、姓名: 徐光启 2、生活年代:明代 3、身份: 农学家 4、代表作: 《农政全书》 5、代表作类型:农业科学巨著
(1)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2)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 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 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 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20220211//11//99
紫禁城(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 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朝 皇帝朱棣,用30万民工, 共建14年,占地72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有房屋9999间,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的宫殿。
20220211//11//99
《农政全书》共六十卷,约70万字。分 为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事、等 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 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业的 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农业科学巨著。
明长城和北京城
1.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 及总长? (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 蒙古贵族南扰。
嘉峪关
➢ 明朝的长城
20220211//11//99
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 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 族交往的纽带。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不同点:主题和风格各异。
相同点(特点): ①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②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 生动。 ③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 广大民众的喜爱,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三、小说和戏剧 (二)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 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 代表作《牡情故 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 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 高的艺术水准。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 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 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 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名人名片 姓名: 李时珍 朝代: 明代 身份: 医药学家 作表作:《本草纲目》
外传: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 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 英文等多种文字。
魏晋志怪小说
明清小说
宋元话本
唐传奇
三、小说和戏剧 1.《三国志通俗演义》
①主要内容: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 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 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 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②艺术特点: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 跌宕起伏。 ③地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 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 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中国17世纪的工
艺百科全书”。
一、科技名著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名人名片 姓名: 徐光启 年代: 明代 身份: 农学家 代表作: 《农政全书》
明代末年一部重 要的农业科学巨 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目的:为了对于北方匈奴。 起止点: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材料:多用泥土夯筑而成,经长期的侵蚀只剩下一些遗迹。
主要内容:描写唐僧师徒四人 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 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 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 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 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景, 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5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25张)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 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 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
2.1 明长城
2.1 明长城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 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 么?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 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象 征
2.2 北京城
公元1369年到1391年间,朱元璋先后 分封皇子二十四人及从孙一人为藩王, 驻守全国各地,以拱卫京师。朱棣(dì)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多次受命参与 北方军事活动。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 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 1402年朱棣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 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
《天工开 物》
宋应 星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 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
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
加工部门
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书”
《农政全 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徐光 启
分为农本、田制、农 事、水利 、农器等大 类
太和殿是皇 帝举行典礼
乾清宫是皇帝的
2.2 北京城
Part
文学与3 艺术
3.1 明代小说
书名
作者
成书 时间
主要内容
《三国演 义》
罗贯 中
元 末 明
《水浒 传》
施耐 庵
初元 末 明
《西游 记》 吴承


明 朝
叙述东汉末 年和三国时 期的政治和 军事斗争
描写北宋末 农民起义, 歌颂农民的 斗争精神。
反映了人民 蔑视封建统 治和敢于斗 争的精神。
价值

最新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1张ppt)(1)教学

最新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1张ppt)(1)教学

优秀的长篇小说
浪漫主义
色彩的神话小说
2.戏剧: 汤显祖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
《 牡丹亭 》
科技名著
材料:
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
1. 多学 探、习 究全与—材容—料介总中绍结的总性三结著本归作著纳,作这是的些集作著大者作成分有之别哪作是些;谁共同?结特合点教?材内
2. 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作者都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
一般精度恒温室≥±1℃和≤3℃; 高精度恒温室≤±0.5℃; 超高精度恒温室内<±0.1℃。
(三)恒温恒湿空调
除了要求保持恒温外,还要求室内相对湿度恒定在某一基 准值(湿度基数)同时要求严格限制相对湿度偏离这一基准 值的幅度(湿度精度) 以如下方式表达:
t=20℃±1℃,RH=45%±5%
(四)净化空调
建筑
科技 巨著
北京紫禁城 明长城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汤显祖《牡丹亭》 戏剧
明朝 的科 技、 建筑 与文 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长篇 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
1.《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它反映了明代
(B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二、工艺空调的分类
(一)一般降温、供暖
一般要求室内温度夏季≤28℃,冬季≥15℃ 对于室内相对湿度并无特别要求,仅限于不使设
备和工件锈蚀,一般≤70%即可 同时也用作改善生产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
生产率
(二)恒温空调
要求将室内温度稳定控制在某一基准值(温度基数) 同时要求严格限制温度偏离这一基准值的幅度(温度精度) 对于室内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 恒温室按恒温精度分三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戏 剧
著名剧作家: 汤显祖 他的代表作:《牡丹亭》
课堂小结:
科技
建筑 文艺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长城
北京紫禁城
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戏剧
汤显祖《牡丹亭》
C 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64.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97.生活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以前是傻逼的过程。 1.这世上最不会贬值的投资,就是为自己努力。 100.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79.越努力,越幸运。 3、笑着面临,不去抱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肯定终身改动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分。 经典正能量励志语录
57.勇气永远都靠不住,只有暂时的疯狂才有意义! 30.逆着光?A从来只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4.下列人物,属于明朝著名医学家的是( A )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吴承恩
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21.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91.从今天起,大家不要再躲藏了,应该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你所做的事情。 59.路灯经过一夜的努力,才无愧地领受第一缕晨光的抚慰。 15.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10.千万别在最好的年龄里,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 32.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33.努力永远不会骗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坚持回报了你的期许。 五、太多毒鸡汤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可它没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凭什么给你,所有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光芒,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所有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
争精神。
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 明朝
反映了人民蔑视 封建统治和敢于 斗争的精神。
是一部具有浓郁 浪漫主义气息的 长篇神话小说
三部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 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 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 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嘉峪关
临洮
辽东



山海关



鸭 绿 江 嘉峪关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 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更为优异。



皇城


宫城







紫禁城又
名故宫,位 于北京市中 心,今天人 们称她为故 宫,意为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去的皇宫。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C 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3、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会出现在( A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
是我国 也是世界 建筑之林 的瑰宝
三、小说和戏剧
1. 小 说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明朝小说一览表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叙述东汉末年和 我国最早的一部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时期的政治 和军事斗争
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 义,歌颂农民的斗
我国第一部以 农民起义为题
•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华—佗 •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 唐医学家(千金方)—孙—思邈 •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李—时—珍
1、姓名:宋应星 2、生活年代:明末 3、身份:科学家 4、代表作:《天工开物》
2.《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内容:
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 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2)意义: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 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 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 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1、姓名:徐光启 2、生活年代:明末 3、身份:科学家 4、代表作:《农政全书》
1、姓名:李时珍 2、生活年代:明朝 3、身份:医药学家 4、代表作:《本草纲目》
1.《本草纲目》
(1)内 容:
记载了药物1800种; 收录药方11000多个;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2)意 义: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三部科学著作:《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3,了解三部文学作品:《三国志 通3,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以及戏剧《牡丹亭》
一、科技名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三、小说和艺术
一、科技名著
明朝时期著名的科技著作有哪些?
3.《农政全书》
(1)内 容:
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 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 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2)意 义: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 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 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 著
朝代 作者
古典科技巨著
著作
评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学巨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

艺百科全书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 末
从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能学到 哪些优秀品质?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博采众长、不 盲从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 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以及不耻下问 的谦虚态度。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
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 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 伟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