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3.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1.北京冬春时节由于供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及受到低气压的影响,扩散条件不利,使PM2.5浓度迅速升高,遭遇雾霾的包围。

读北京本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机动车B.燃气C.工业生产D.扬尘【答案】B【解析】从图中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而燃气产生的PM2.5很少。

故选B。

【2】针对此污染,北京在整治机动车方面的措施不包括A.完善限行措施B.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C.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D.高污染企业将限期退出【答案】D【解析】限行措施可以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征收交通拥堵费,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可以减少行驶的机动车,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而高污染企业退出,会影响经济发展。

故选D。

【考点】大气污染2.[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再也想不起你的颜色/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于坚《哀滇池》。

图1示滇池及周边地区,图2示意昆明人口与滇池水质随时间变化。

图1 图2(1)分析造成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

(9分)(2)简述滇池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

(6分)【答案】(1)(9分)城市扩大,人口增加;(3分)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3分)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库容减小,自净能力减弱。

(3分)(2)(6分)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生生物;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湿地自净能力下降;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以上任意回答3个即可得6分【解析】(1)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观察图发现,滇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污水增多,为扩大城市面积占有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

(2)水质变坏的危害从对人体健康、生物、土壤、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工农业产品质量。

高三地理3.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随堂练习

高三地理3.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城市生活垃圾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而迅速增加。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垃圾围城”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性任务。

据此回答1-2题。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而加入城市垃圾行列的是()A.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电脑B.破旧皮革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废旧电池C.化学危险品、放射性废弃物、树叶D.易燃易爆品、废橡胶、废旧电池、建筑垃圾2、城市垃圾已演化成社会公害,其原因是()①造成生态破坏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③破坏生物多样性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3、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是()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垃圾总量②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为集约型利用③改善城市居民燃料结构,减少废弃物产生④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做产品的包装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

读右图,回答下题。

(1)右图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

(填字母) (2)作为新时代的公民,请列举三条可以减轻垃圾危害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 1.A 2.B 3.D 4.(1)D B A C(2)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使用购物篮购物,不乱丢有害又污染环境的物品,减少华丽包装等。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

下图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

表1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表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答案】A【解析】冬末春初,长江流域降水少,长江口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形成咸潮;而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流量虽减少,但不足以引起海水倒灌;三峡大坝调节长江的流量,对咸潮的形成影响较大;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枯水期的流量加大,咸潮发生的次数减少。

故选A。

【2】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答案】B【解析】控制流域用水总量,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上游的水质会被来自上游城市污水污染;梯级开发不会减少污水的排放;而各河段协调依法治水,会减少污水的排放,使水质变好。

故选B。

【考点】水污染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下图为2014年1月某时段全国霾区分布图。

(1)据图描述我国该次霾的空间分布特点。

(6分)(2)请为防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重度霾主要分布在华北东部地区。

(6分)(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建筑扬尘。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答案及解析1.北京冬春时节由于供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及受到低气压的影响,扩散条件不利,使PM2.5浓度迅速升高,遭遇雾霾的包围。

读北京本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机动车B.燃气C.工业生产D.扬尘【答案】B【解析】从图中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而燃气产生的PM2.5很少。

故选B。

【2】针对此污染,北京在整治机动车方面的措施不包括A.完善限行措施B.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C.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D.高污染企业将限期退出【答案】D【解析】限行措施可以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征收交通拥堵费,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可以减少行驶的机动车,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而高污染企业退出,会影响经济发展。

故选D。

【考点】大气污染2.(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2月22日前后几天,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

据有有关监测显示,在此期间,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中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严重超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

(1)试分析此次多地PM2.5指数严重超标的原因。

(4分)(2) 针对目前状况,在个人以及政府层面,你对防范该天气有什么建议?(6分)【答案】(1)雾霾时间长,大气较稳定,污染颗粒物不易扩散;降水少,空气干燥,扬尘多,颗粒物难以沉降;(北方)冬季取暖燃煤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颗粒物排放量大等。

(4分)(2)个人方面: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佩戴真正放pm2.5口罩;大雾天不能晨练。

政府层面:①是要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②是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放废气;③是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④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⑤合理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绿地建设。

鲁教版地理选修6:3.3《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

鲁教版地理选修6:3.3《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同步测试

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同步测试第1课时[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一次性用品”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衷是为了方便和卫生B.会减少城市垃圾排放量C.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D.有利于节约能源2.下列城市垃圾中属于危险垃圾的是()DA.菜皮、剩饭菜B.废塑料、废橡胶C.废木料、废旧管道D.废旧电池、废旧日光灯管3.消减固体量最大的垃圾处理方法是()A.填埋B.焚烧C.堆肥D.生产沼气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是()A.数量增加,品种减少B.数量增加,品种增加C.数量减少,品种增多D.数量减少,品种减少5.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A.果皮、烂菜叶B.旧报纸、易拉罐C.玻璃瓶、塑料袋D.废铜烂铁、旧服装[能力训练]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6.城市垃圾造成的危害主要有()A.占用大片良田B.污染水质C.传染疾病D.增加酸雨7.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应做到()A.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节俭为美德B.鼓励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C.商品包装尽量使用塑料D .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三、综合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垃圾存量占世界的1/4,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我国约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固体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

(1)城市垃圾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①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②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③城市机动车的迅速增多 ④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面对“垃圾围城”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有( )A.将垃圾全部填埋B.将垃圾全部焚烧C.对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D.对无利用价值的垃圾采用填满、焚烧和堆肥[学以致用]9.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固体荒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一、选择题固体荒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平时生活和其余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荒弃物质,往常称为垃圾。

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源,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

据此达成 1~ 2 题。

1. 致使城市垃圾排放量不停增添的原由有()①近代工业的发展②商品花费量的增添③不良生活习惯和花费行为的发生④农业革命的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 城市垃圾已演化为社会公害,其原由是()①造成生态损坏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③损坏生物多样性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⑤传染疾病,伤害健康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分析:第 1 题,农业革命与城市垃圾的增量排放没关。

第 2 题,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表此刻环境污染上,对生态损坏的影响相对较小,①③属于生态损坏。

“社会公害”主要指环境污染。

答案: 1.A 2.B3.以下有关固体荒弃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环境对固体荒弃物拥有容纳和除去能力,所以不会产生固体荒弃物污染B.固体荒弃物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C.固体荒弃物可经过物理、化学门路污染大气、水、土壤,但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垃圾经过填埋法均能够获得完整办理而回归土壤分析:选 B。

自然环境拥有自净能力,但假如人类排放荒弃物的数目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污染;固体荒弃物可经过污染大气、水、土壤等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填埋法主要办理一些易分解的垃圾,剧毒或难以分解的垃圾则不可以采纳此方法。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见面对的重要问题,并已浸透到我们的平时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据此达成4~5 题。

4.废旧电池集中办理的首要原由是()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防备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资料D.防备电池中溢出液腐化其余物件5.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举措。

以下属于同类垃圾的是()A.易拉罐、粪便B.水果皮、剩菜剩饭C.过期药品、废铁D.旧家具、废电池分析:第 4 题,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课后作业

高中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

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

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完成1~3题。

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西部水量大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A.丰水年份夏季B.枯水年份冬季C.丰水年份冬季D.枯水年份夏季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读下图,完成4~6题。

我国中部某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4.由图可知,该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废气C.固体废弃物D.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5.2000年后,与该省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上升关联性最小的是()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有大气污染的产业迁往该省C.机动车增多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6.该省在1990—2001年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可能是该省()A.大规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B.加大了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C.大量修建了水库等水利设施D.大量利用废水进行农业灌溉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和的浓度数据。

读表回答问题。

7. 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和的浓度()。

A: 均显著增加 B: 均不会增加C:减少增加 D:增加减少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

读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完成9~10题。

高中地理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六

高中地理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同步练习鲁教版选修六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一、单选题1、有关城市垃圾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垃圾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B、城市垃圾较农村垃圾相对较少C、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是可以直接损害人体健康D、随着垃圾回收处理利用技术的提高,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减少2、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主要对象是()①食品垃圾②普通垃圾③建筑垃圾④危险垃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B、拒绝使用泡沫快餐盒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D、使用公共交通工具4、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下列属于同一类的是()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5、21世纪处理城市垃圾的最佳方法是()A、焚烧B、填埋C、回收利用D、放任6、垃圾处理中消减固体量最大的一种方法是()A、填埋法B、焚烧法C、堆肥法D、分拣法7、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是()A、垃圾堆肥法B、垃圾填埋法C、垃圾综合处理D、垃圾焚法8、解放城市垃圾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B、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难分解的材料,以免产品损坏D、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灰、炉渣等固体废弃物排放9、下列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叙述正确的是()A、靠近生活区和水源地B、选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C、选在主要交通干线旁D、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10、下列属于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方式的是()A、用城市垃圾发电B、生产新能源――核能C、生产各种建筑材料D、生产生活消费品二、综合题11、下图是某城市垃圾处理的两种方法,它对资源、经济、环境有不同的影响,按相关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加填入各项前面的括号内:()电厂内植树种草,和公园融为一体()公园规模扩大,景区增加()大量资金用于掩埋、征地、工资支出()经济收入增加()增加收入,再投资建电厂()垃圾资源用于发电、回收利用()环境得到保护()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下降()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资源的质量1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练习
目前,广州每天需要处理生活垃圾约2.26万吨,其中近七成焚烧、填埋处理,其填埋场早已不堪重负。

据此回答1~3题。

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A.水B.固体废弃物
C.大气D.噪声
2.2016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3亿吨,这说明城市垃圾具有的特点是() A.数量大B.品种多
C.变化大D.危害持久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

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特点是()
A.数量大B.品种多
C.变化大D.治理越来越困难
为全面提升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效,固化居住区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模式和机制,2015年上海市正式启动了垃圾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工作。

据此回答第4题。

4.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会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废弃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一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所以废弃物也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之称。

据此完成5~6题。

5.对“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大多数“废弃物”都可以变成原料
B.科技发达的今天,废弃物产生的量要远远少于任何时代
C.在发展中国家是“废弃物”,在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原料
D.在城市里是废弃物,在农村可能就会变成原料
6.处理“废弃物”的最好方法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下列处理方法能直接实现的是()
A.分类回收B.压缩
C.填埋D.堆肥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快递业务收入达4 957亿元。

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完成7~8题。

7.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8.下列做法,有助于解决上述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①制定行业刚性标准,对包装作出明确规定②推广使用绿色零胶纸箱,减少胶带的使用③加厚包装材料,确保货物在运输中不受损④构建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实行分类回收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

据此回答9~10题。

9.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A.玻璃瓶、果皮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
10.示意图中③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制成有机肥料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D.回收处理
江西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生态处理垃圾。

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
C.费用较高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2.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13.生物降解是自然净化的一个主要机理和途径,下列关于生物降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
B.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
C.将生物降解应用于垃圾处理工艺,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D.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

材料二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示意图。

(1)根据以上材料,总结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

(2)列举由城市垃圾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1)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以厨余垃圾为主。

(2)造成大气污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占用耕地,使耕地短缺;影响环境,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染源。

15.垃圾围城是全球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读“2018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垃圾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堆肥及生化处理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