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案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导学案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2、掌握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
3、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行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城市垃圾的分类和特点。
(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如何推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城市垃圾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分类(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二)城市垃圾污染的现状1、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逐年递增。
2、垃圾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落后,处理能力无法满足垃圾产生的速度,导致垃圾堆积现象严重。
3、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虽然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但居民的参与度和分类准确率仍有待提高。
(三)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1、占用土地资源大量的垃圾堆积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影响城市的发展和规划。
2、污染土壤和水源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3、污染空气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等,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4、影响城市景观垃圾堆积会破坏城市的美观,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对城市垃圾污染危害和防治措施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垃圾分类意识。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小学科学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教案

小学科学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教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与预防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2. 掌握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 了解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提出减少垃圾污染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2. 掌握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城市垃圾污染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垃圾污染问题的思考。
2. 知识讲解(25分钟)a.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介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如垃圾数量迅速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加大等;- 引导学生思考垃圾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b.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解释垃圾分类的定义和意义;- 提醒学生垃圾分类对环境的影响;- 强调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污染的有效措施。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准备展示讨论结果:a. 垃圾分类的好处;b. 如何在校园内推行垃圾分类;c. 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垃圾分类。
4. 分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选择最佳的策略。
5. 学习案例(15分钟)播放一段垃圾处理的案例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思考。
6. 活动设计(20分钟)a. 垃圾分类游戏将垃圾分类成纸类、塑料类、金属类和其他类,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物品选择正确的分类,并给出理由。
b. 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学生分组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并贴在校园内或班级墙上,提醒大家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7. 授课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减少垃圾污染的实际行动。
- 强调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行动起来;- 鼓励学生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观察照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3. 视频播放与图片展示: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增加学生对垃圾处理方法的理解和记忆;4. 游戏和海报设计:通过互动的方式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三节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城市垃圾的构成与危害2、知道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3、知道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对策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日常观察、实地调查、课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能够提出城市垃圾的防治措施和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对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调查、归纳、演绎、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教学重点】知道城市垃圾污染的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教学难点】理解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措施【教学过程】垃圾来源处理方式有何建议你的家庭你的社区你的学校[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2017年4月新华纵横栏目的专题片《破壁城市垃圾之困》,结合课前调查表,思考问题1、城市垃圾有哪些类型?2、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哪些危害?[板书]一、城市垃圾的构成与危害1.城市垃圾概念:城市居民在日程生活中抛弃的废弃物。
2.城市垃圾分类: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3.城市垃圾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淤塞河道、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损害健康[分组讨论1] 1.你能否举例现实生活中关于垃圾危害的事例?2.你觉得城市垃圾日益增多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过渡] 展示句容市环卫工人在凌晨、深夜、烈日、寒风、大雨中工作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那些城市环境卫士的敬意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由内心树立环保意识。
进一步思考问题:日常城市垃圾去向何处?面对每日产生的大量城市垃圾,平时是如何减轻其污染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板书] 二、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1.防治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处理前提:分类收集3.处理措施:填埋、焚烧、堆肥[补充讲解]展示垃圾填埋法示意图和垃圾焚烧法示意图,比较三种措施各自优点和难点。
1.填埋优点: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难点:防渗漏处理及设置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要求高2.焚烧优点:快捷、资源化、消减固体量最大难点:需防止大气污染3.堆肥优点:投资少、工艺简单、资源化难点:技术不成熟、分选工序复杂[自主阅读1]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城市垃圾不仅要处理,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教学设计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现状、危害和成因。
2、帮助学生掌握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和成因。
(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复杂的垃圾处理技术和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垃圾污染的防治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4、实践活动法:安排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城市垃圾堆积如山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城市垃圾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提问学生对城市垃圾的直观感受和初步认识,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2、知识讲解(30 分钟)(1)城市垃圾污染的现状展示一些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城市垃圾的数量之多和增长速度之快。
介绍不同城市垃圾的种类,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
(2)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从对环境、健康和经济三个方面阐述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
例如,垃圾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土壤和水源;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垃圾处理需要大量资金,增加了城市的经济负担。
(3)城市垃圾污染的成因分析城市垃圾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增长、消费观念的改变、垃圾处理设施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3、小组讨论(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能观察到哪些垃圾污染现象?(2)你认为个人在防治垃圾污染方面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防治方法介绍(30 分钟)(1)源头减量讲解如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使用环保产品、推行绿色包装等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导学案5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导学案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课标解读.利用本地城市垃圾为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垃圾的来源、特点、危害及类型。
.让学生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
.运用网络资料(对城市垃圾污染的利用)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综合利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好习惯。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用当前城市垃圾污染的严重程度及对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例子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安排:安排学生看教材,并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和相应[思考交流]。
→步骤: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师生互动完成“探究”的[问题导思]。
→步骤:教师通过[例]的分析,总结相关规律方法。
↓步骤:由学生先回顾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小结]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教师分析归纳规律方法,利用[例]巩固。
←步骤:师生互动完成“探究”的[问题导思]。
.含义: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
.特点:来源广、变化大、种类多、数量大。
.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淤塞河湖水道,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损害健康等)).类型:包括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等。
.防治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治理方法:分类回收处理(\\(有用废物:再生利用,无用废物:填埋、焚烧、, 堆肥等方法处理)).预防途径()总措施: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途径错误!.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提示】选择垃圾填埋场,应该少占耕地良田、远离居住区、避开城市的上风向和水源上游,这样可以减少二次污染和对居住区的污染,避免污染物漂浮、扩散和渗漏,力争选择污染小、投资少、浪费小的地点。
.意义(\\(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减少垃圾数量,节约资源和能源,创造财富,扩大就业)).过程错误!.综合利用方式(\\(用城市垃圾发电,生产新能源——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试分析利用城市垃圾生产沼气的好处?【提示】利用城市垃圾生产沼气,既可以使城市垃圾再次利用,还可以杀灭病虫卵,有利于环境卫生,同时还能用沼气代替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垃圾污染与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设计

垃圾污染与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设计:垃圾污染与环保综合实践活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2.学习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方法;3.提倡环保行为并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的介绍;2.垃圾处理设施参观与学习;3.环保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环保意识培养与提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垃圾污染对环境的视频或展示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课堂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垃圾污染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危害。
2.介绍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
【步骤二】1.安排参观当地的垃圾处理厂、焚烧厂或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
在参观中,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增加对垃圾处理环节的了解和认识。
2.在参观之后,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分享参观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总结垃圾处理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步骤三】1.设计一项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如校园垃圾分类竞赛、垃圾清理活动等。
学生分为小组,制定具体方案。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或领域的环保实践活动,并记录实践过程。
2.实施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督促。
老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3.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
每个小组介绍实践活动的过程、成果和体会,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问答。
【步骤四】1.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环保意识培养与提高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如何保护环境。
2.老师通过分享环保知识、案例和经验,激发学生对环保的兴趣和关注。
四、教学评估:1.视频或图片展示讨论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的小测验成绩;3.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和执行情况;4.实践活动总结和展示的内容和方式。
五、教学延伸:1.继续进行环保知识的学习和宣传;2.每周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持续关注环保问题;3.组织环保主题的社区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案

3.3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第1课时城市垃圾的构成、危害及防治学案(鲁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了解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掌握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1.含义: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①____________。
2.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②________________,污染水质,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损害健康等。
二、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1.防治原则:③________化、无害化、④________化。
2.治理方法:3.预防途径(1)总措施:从⑦________入手,实行⑧__________控制。
(2)途径⎩⎪⎪⎨⎪⎪⎧提倡⑨ 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改变⑩ 的资源利用方式商品包装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可○11的材料提高商品○12改善城市居民○13结构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是人们的追求。
然而,卫星遥感资料显示,我国有些大中城市正在变成垃圾包围中的“孤岛”。
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城市垃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垃圾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B .城市垃圾比农村垃圾相对较少C .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是可以直接损害人体健康D .随着垃圾回收处理利用技术的提高,城市垃圾数量在不断减少2.塑料袋等造成的“白色污染”属于( )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固体废弃物污染3.下列属于危险垃圾的是( )A.废旧电池B.碎砖C.菜叶D.枯枝落叶考查点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4.下列措施中,最能有效降低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的是() A.将固体废弃物选择妥当的地方堆放B.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C.将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处理D.将固体废弃物弃入公海方法技巧练三种垃圾处理方法优缺点的比较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世界各国对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填埋、堆肥、焚烧等方式,达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教学设计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现状和危害。
(2)掌握城市垃圾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分类方法。
(3)学会分析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和来源。
(2)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
(2)如何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垃圾污染防治的行动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城市垃圾污染的相关知识,包括概念、危害、来源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方法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城市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和防治的必要性。
4、实地调查法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情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城市垃圾堆积如山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学生对视频中现象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2、知识讲解(1)城市垃圾污染的概念和现状向学生讲解城市垃圾的定义,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
展示一些数据和图片,介绍当前城市垃圾污染的严峻形势,如垃圾产生量的快速增长、垃圾处理设施的不足等。
(2)城市垃圾污染的危害从对环境、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等方面详细阐述城市垃圾污染带来的危害。
例如,垃圾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垃圾焚烧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土壤和水源,危害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垃圾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
(3)城市垃圾污染的来源分析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3.3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教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材的情景及问题)[资料]1、如目前南京日产垃圾3500吨2、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占地60公顷,总填埋面积40余公顷,日处理垃圾2000吨,占北京垃圾处理量的1/6一、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1、城市垃圾的构成[教师导]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它的成分和数量都因时、因地而异[师生共同完成研究]占用土地——因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没有处理前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淤塞河湖水道、污染水质——堆放不合理,如投入河流,就会淤塞河湖水道,垃圾中物质溶解进水里,会污染水质,使水变质,变黑,变臭,富营养化,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污染大气——城市垃圾燃烧时,特别是化学物质的燃烧,会释放出有毒的物质,从而污染了空气。
[资料]2005年,建设“法治政府”、依法管理城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最急迫的课题。
值此岁末年关,本报对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盲点、疑点、难点问题作一系列报道,以供城市管理者、立法机关、法律人士和广大民众检视和探讨。
植物都变异了,月季花长得比牡丹花还要大;很多人莫名其妙就患了癌症,比例还在不断扩大———“我不知道这是否跟垃圾场有关,但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令人恐惧”。
这是南京一位环保人士从江宁两处垃圾填埋场探访归来的感受。
“原始的填埋方式,正在日益危害这座城市的环境”,这位人士表示,“不能光顾着喊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垃圾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我们的城市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陷入灾难之中。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记者昨天赶赴现场调查时的感受。
城A篇目击:满山遍野垃圾堆聚“早已习惯恶臭味”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江宁开发区水阁行政村的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场。
按照官方的说法,水阁垃圾场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带牛首山南沿,东邻宁丹公路,距水阁村居民点1.2公里,距市中心25公里、绕城公路3公里。
这些文字的描述,让人联想到这里应该是一个风景秀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然而,在通往垃圾填埋场的路上,记者却发现,沿途的植被仿佛集体营养缺失,一片枯败的景象。
所有的树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枝干扭曲朝地,见不到一片绿色的叶子;地上杂草丛生,偶尔见到一两株野花,全都蔫耷着脑袋,手指轻轻一碰,花瓣随即落地,花托处还流出褐色的黏答答的液体,一股奇臭随即蹿出。
走进垃圾填埋场大门,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成群结队的苍蝇四处飞舞。
“这个味道我们早就习惯了,苍蝇、蚊子也都是老朋友了”,垃圾场一位工作人员看到记者屏住气息、挥手驱赶苍蝇的窘样苦笑着说。
这个占地540亩、设计库容量24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5年、南京市目前最大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记者的眼中,却是一座硕大的垃圾山。
“山”上,很多人正在捡拾垃圾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品。
“我们帮四川老板干活”,一个拾荒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水阁垃圾填埋场分几个小的垃圾场,都被一些外地人承包了,所有拾荒的人都归这些承包人管理。
这边的水苦得很”记者发现,垃圾场边上有几垄菜地,上面长的青菜,叶子枯黄枯黄的。
“这菜是我们自己种的”,拾荒者告诉记者,“菜长出来后割了两茬,吃在嘴里味道怪怪的,吃了几口就吐了,还拉肚子,不敢吃了。
”菜地前方是一条淌着污水的“小河”,拾荒者说这里原先是一块平地,“水从垃圾上淌下来,天天冲就冲出条河来”。
“河水”乌黑油亮,拾荒者的孩子在“河”边玩耍。
来自南京市市容管理局的说法:根据江苏省水文地质勘探设计院地质报告显示,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场整个场域属低山丘陵地带,垃圾场底部为不透水的自然衬垫,大部分地段为黏性土,厚3~4米,厚度较均匀,地质构造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与径流,具有抑制污染物但拾荒者却告诉记者,“这边的水不敢喝,苦得很”,拾荒者说他们的生活用水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
离开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场,记者又来到位于江宁麒麟镇的轿子山有机废弃物处理场。
据了解,该垃圾场主要负责处理玄武、白下和栖霞3个区每天1000余吨的生活垃圾。
从居民生活区远远望去,满山遍野都是一座座垃圾堆聚而成的“小山”。
走近垃圾场,浓烈的腐臭味中,上百名男女正忙着从垃圾中捡拾瓶瓶罐罐。
一辆满载垃圾的卡车驶来,车尚未停稳,拾荒者便一哄而上,有的甚至还爬上车子争抢垃圾。
垃圾卸载后,拾荒者又将垃圾团团围住,用二齿锄争相翻挖。
“很多村民得癌症”扩散污染地下水的有利条件。
与拾荒者的忙碌相比,一座座垃圾“山”边,收购废品的小贩也忙得不亦乐乎。
停放在一边的十余辆二轮板车、人力三轮车以及小货车上都堆满了形形色色的回收废品。
“我们村的人就靠垃圾吃饭”,正忙着翻垃圾的刘老汉告诉记者,这些拾垃圾的人大都是附近窦村和桃园村的村民,“外地人我们不让他们进来”,刘老汉说,靠拣垃圾一个月赚个千把块钱不成问题。
“拾垃圾苦哦,身上全是病”,刘老汉说,附近很多村民因为拾垃圾得了癌症。
在距离垃圾场1公里处的窦村,一位大嫂正从一口井中打水,水的颜色泛黑,浑浊不堪。
“水不能喝,洗菜也不放心,只能洗洗衣服。
”这位大嫂说,“这里没有建垃圾场时,井里的水喝在嘴里甜丝丝的,现在都被污染了,垃圾场里的水都往地底下渗,喝了要生病的。
”“好多人得了癌症”,这位大嫂对记者抱怨,自从垃圾场建成以后,村里就不断有人生病,尤其是那些经常去拾垃圾的人,患癌症的特别多,“两个月前,村子里有一个人得癌症死了”。
面对记者,一些村民认定是垃圾场害得村里不断有人患癌症,“垃圾场再不搬走,我们准备上法院告他们”,一位村民如此表示。
窦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说,轿子山有机废弃物处理场建成后,附近的村民还有一些外来人员,都赶着去捡拾垃圾换钱。
有的人还把从垃圾堆里挖出来的食物喂猪,“猪吃了这些东西长得特别快,我们都不敢吃,全卖到市场上去”。
这位村干部向记者透露,这两年,附近的农田、鱼塘、河沟都受到了污染,当地产的农作物以及水产品,附近的人都不敢吃,全部拉到城里去卖。
“植物肯定有异常”“我们这里都不用抓计划生育”,这位村干部苦笑着说,垃圾场在这里建成后,村里的人口已呈负增长趋势,总共2000多人的村子,今年已经有20几人生病死亡,死亡村民最年轻的只有33岁,大多是因为患了肺癌、胃癌、食道癌等癌症。
记者将从垃圾场内采摘回来的一些“奇花异草”送到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请专家检验。
农学院植物学专家王庆亚教授仔细察看了这些植物后表示,“这些植物长得肯定有异常。
”王庆亚介绍说,适宜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PH值应该在3至8之间,而垃圾场内含有很多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使得土壤的PH值超出了正常范围,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植物,要么长得矮小出现病斑,要么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形态发生变异长得奇形怪状最终导致死亡,而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污染严重导致植物完全变异,演变成有害物种,“那将成为一种灾难”,王庆亚对此不无担忧。
“垃圾污染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面对垃圾泛滥造成的污染,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洪福院长忧心忡忡。
李洪福说,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其产生的病菌通过空气或水流的传播,最终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如果长期与垃圾接触,极易导致癌症的发生”,李洪福表示,垃圾含有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电池中的汞会损害人的肾脏,镉会使人的肝和肾受损,还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含有有机溶剂的油漆和黏合剂具有危险的毒性,可以引起头痛、过敏甚至昏迷或致癌;一些重金属会使人的神经、消化、血液循环和泌尿系统受到伤害。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城市在大量制造垃圾的同时,垃圾带来的危害也正在侵袭城市居民的健康”,在谈到垃圾场附近村民不敢食用自己种植的蔬菜以及饲养的家畜时,李洪福坦言,这些产自垃圾场周边的动植物,一旦流入城市,必将危害到城市居民的健康。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位学者表示,垃圾中所含的有毒成分和重金属不断渗入土壤,土地将失去利用价值,地下水受到污染不能饮用,垃圾腐化后排放的氨、硫化氢等气体又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这位学者透露,离地表15米高度有一道霾气层,里面充满了悬浮状颗粒,垃圾场散发的有毒气体与这些颗粒进行结合,通过空气流动飘向市区,将严重危害城市市民的健康,“如果不改变现行简单的垃圾填埋方式,灾难是不可避免的,这并非危言耸听。
”二、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师生共同研究](以本学校和本地的城市垃圾为研究调查对象)[教师导] 我们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最大的目的就是消除城市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其次,在处理的时候,使垃圾尽可能地被利用,创造财富,即达到资源化。
1、目的:处理城市垃圾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1、学校每天都产生很多垃圾,如何处理的?是否合理?2、你所生活的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又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合理?3、为更合理地、科学地处理城市垃圾,以达到目的,你还能提出哪些有效措施?2、过程:[总结]城市垃圾的处理的程序:一部分直接回收利用,如废旧报纸、塑料、玻璃瓶、废金属垃圾分类收集剩余垃圾填埋、焚烧、或其它综合利用方式[教师讲解]1、城市垃圾填埋——评价:简便、经济,但占地较大,科学的建设: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要科学设置通畅的排气管网系统2、城市垃圾焚烧——消减固体量最大4、城市垃圾堆肥——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垃圾,将垃圾变成无害的优质的有机肥料。
三、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即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同时也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一)、常见的综合利用方式(二)新颖的综合利用方式1、城市垃圾发电2、生产新能源——沼气3、生产复合有机肥4、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资料1]我国利用垃圾沼气发电市场前景广阔伴随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我国垃圾沼气发电市场前景日益看好。
目前,南京、上海、北京、深圳、北海等大中城市正在或准备建立垃圾沼气发电厂。
而在此之前,1998年10月,我国在杭州天子岭填埋场建成首家垃圾沼气发电厂。
1999年6月,广州大田山沼气发电厂投入运行,日发电量2.3万千瓦时,日处理垃圾3000吨。
利用垃圾沼气发电的技术路线是:垃圾填埋-发酵-产生沼气-燃烧-发电-产生电能。
这项技术的应用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外国也看好我国这项技术,去年,我国援建的突尼斯沼气发电站正式交付使用。
近几年,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垃圾量年均以6.5%的速度迅速增长,为利用垃圾产生沼气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在,我国[知识窗][全课总结]污染危害综合利用[课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