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利风景区建设带动乐山旅游转型升级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13
错误!未定义书签。22
错误!未定义书签。19
第一章 SWOT 分析 ........................................................................................................................................................... 3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的对比研究 ........................................................................................................................................ 4 一、旅游指标对比 4 二、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对比 4 第一章 国内客源市场 ....................................................................................................................................................... 5 第二章 海外客源市场 ....................................................................................................................................................... 7 第一章 战略目标 ............................................................................................................................. 第二章 战略指标体系 ..................................................................................................................... 第三章 总体战略 ............................................................................................................................. 一、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7 二、全面质量管理战略 7 三、国际化战略 7 四、世界遗产旅游战略 7 五、伙伴战略 7 第一章 目标市场的消费诉求 .......................................................................................................... 第二章 品牌形象与口号.................................................................................................................. 第三章 品牌管理 ............................................................................................................................. 第一章 目的地空间发展战略 ........................................................................................................ 一、世界遗产元——乐山大佛-峨眉山旅游区 10 二、民俗生态元——峨边黑竹沟旅游区 10 三、旅游辐射环 11 第二章 时间发展计划 ................................................................................................................... 第一章 一个重点工程 ................................................................................................................... 一、乐山大佛—峨眉山世界遗产地 13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资料

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三章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2)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规划 (15)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7)第六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18)第七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0)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水系与景观系统规划 (32)第十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36)第十一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 (37)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8)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43)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 (45)第十六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46)第十七章中心城区中期建设规划 (48)第十八章远景发展设想 (50)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51)第二十章附则 (5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促进乐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方针,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5.《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6.《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国家、四川省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文件。
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摘要】通过SWOT分析法,得出乐山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乐山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
再通过市场点位、市场秩序的整顿、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宣传等方法。
最终大力提高乐山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最佳休闲旅游场所。
【关键词】SWOT分析乐山地区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休闲旅游一、乐山地区旅游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1、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
乐山著名景点:乐山大佛、峨眉山。
罗城古镇、天福茶园、五通小西湖、金口大峡谷、马边大风顶风景区、峨边黑竹沟、沙湾沫若故居。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地。
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故里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交通比较便利。
乐宜高速、乐贡高速(在建)、成乐高速、乐雅高速、成绵乐高铁、峨眉火车站、夹江火车站、国道、乐山港等。
可见乐山的水路交通是相当便利。
3、乐山饮食文化丰富且别具一格。
乐山菜系属于典型的川菜,麻辣鲜香。
当地著名小吃特别多,且干净卫生便宜。
可谓物美价廉。
如:翘脚牛肉、牛华豆腐脑、乐山烧烤、麻辣烫、白宰鸡、甜皮鸭、西坝豆腐、棒棒鸡等等。
4、优越的自然坏境和社会环境。
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段深入,乐山地区的城乡面貌得到了质的飞跃。
乐山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时候宜人,非常适合旅游和居住。
乐山是国家首批开放的城市。
整个乐山地区治安是相当好。
社会环境十分和谐。
二、劣势(weaknesse)1、深居内陆,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沿海大城市。
乐山位于四川省南部。
属于地级市。
紧靠只有成都这一个大都市。
所以地理位置偏于落后。
2、配套设施不完善。
如乐山大佛。
在乐山大佛景区内么有豪华宾馆。
而且乐山城区高档酒店宾馆偏少。
这样容易导致游客的流失。
其他县(区)景点的配套设施更不完善。
停车的困难,住宿的困难。
乐山市内么有飞机场,且离成都双流机场较远。
水帘洞房改造工程方案

水帘洞房改造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水帘洞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龙苍乡,距离乐山市中心区约45公里。
水帘洞地下岩溶洞穴全长2800米,岩层锉度断裂,尘阳河水年复时间的侵蚀机械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下景观。
水帘洞因洞壁溢水向外形成400余米长的垂披的洞幕,形态独特,气象万端,世称乐山“水帘洞”。
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是一处地质奇观、水体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帘洞已成为了乐山的一大旅游景点。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限制,水帘洞游览体验相对较差。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游客集中涌入,人流量大增,导致景区内交通、饮食、住宿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乐山市政府决定对水帘洞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规划1、改善出入口设施。
在水帘洞景区的出入口进行提升,增加停车场、换乘车站、观光电梯、步行道等交通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便捷度。
2、完善游览设施。
对水帘洞内部景观进行优化,改善照明设施、引导标识、安全设施等,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3、建设配套设施。
在水帘洞周边建设餐饮店、商店、休闲娱乐场所、民宿等配套设施,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方式和选择,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4、提升环境卫生。
加强景区内部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景区的整洁、美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5、推广宣传策略。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展览、合作推广等形式,提升水帘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项目实施1、筹备阶段。
明确水帘洞改造升级的整体规划和目标,成立专门的改造工程实施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确定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2、设计规划阶段。
邀请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进行勘察、设计和规划,制定水帘洞改造工程的详细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开始具体施工。
3、实施阶段。
根据设计规划,进行改善出入口设施、完善游览设施、建设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卫生等工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验收阶段。
完成改造工程后,进行专业验收,保证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效果达到预期。
专题16 文明与家园--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三年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6 文明与家园一、单选题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传承非遗彩灯工艺,融合现代科技,是全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沉浸式灯会。
“剑侠江湖”展现国风文化魅力,“潮玩联盟”联动全球化游戏IP,在海外60多个城市同步传播,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东方之美。
这()①说明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③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④有利于推动革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穿古装和故宫古建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今年五一假期,为期3天的“文物·创意·生活——2023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大学生们驻足观看和体验。
“文博热”的涌现体现了()①民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②中华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④创新为中华历史文化注入了新活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广安市某校开设了书法、合唱、川剧等校本课程。
学校把书法纳入课堂()①有利于让更多人学习、传播和弘扬书法艺术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③有利于助推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唯一举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利于()A.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B.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C.促进文化同一,消除文化差异D.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5.(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从2022年黔东南州台江的篮球“村BA”,到今年榕江县的足球“村超”,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草根比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
乐山大佛景区的问题与规划发展建议

1722017年5月下半月刊一、乐山大佛景区的问题(一)景点单一、新造景观缺乏地域特色和创新乐山大佛景区现有主要景点为唐代弥勒石刻造像、新建的东方佛都石刻佛像群,以及始于唐代的乌尤寺。
其中,东方佛都虽以庞大的新建佛像数量和相关影片造势,但因缺乏地域特色很难从文脉传承上与整个景区形成一个较合理的整体。
而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乌尤寺,却因宣传和开发的失衡被冷落至今,导致整个景区是靠唐代弥勒石刻佛像在支撑整体的发展。
乐山的旅游规划已与世界接轨,但景观却始终处于维护阶段没有创新,不但不能与大佛造像的场地精神匹配,甚至根本谈不上任何的设计。
(二)配套设施落后、不完善,只顾商业化运营而不讲究文化传播公共设施陈旧而不能满足游客的使用及审美需求,更不能反映佛教文化。
比如,为了让数量庞大的游客按秩序进入观佛栈道而设立的金属栏杆,不仅让临江的长廊失去本有的观景功能,也没有任何的美感,还占用了寺前唯一的集散场地来让游客在等待中白白浪费一半以上的旅游时间。
而其他公共设施也不能体现景区文化。
耗时、枯燥、无趣、缺乏美感,无法让人感受到佛教圣地的场所精神。
(三)不能按游客的类别来满足需求,游客流失过快来大佛景区的游客主要为信众和普通游客这两大类。
信众对景区佛教文化更为看重,希望能体验到心中的佛教圣境。
因此,塑造当地佛教景观的文化性和专业性是关键,不能太商业化。
普通游客又可分为中国本地、外地和外国这3类。
本地市民常来此踏青,且对大佛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景观的园林化也是打造的重点。
而外地和外国的游客希望看到的是与其他佛教场所不同的地域性人文景观,因此,景观的差异性不但要体现出来,还可结合游客的意趣和乐山的地域风情打造几处“摄影天堂”。
此外,针对外国游客的基本国际化服务也要跟上。
但景区目前展现出的价值太过于集中在大佛本身而无其他。
景点和体验方式单一、无创新、配套设施跟不上,再加上开发失衡和旅游团的错误导向,直接导致游客半日就结束行程而快速流失。
乐山旅游资源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游客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您对乐山旅游资源的体验和满意度,以及为乐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我们特此设计这份调查问卷。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1)男(2)女2. 您的年龄范围是:(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旅行目的:(1)观光游览(2)度假休闲(3)商务会议(4)其他4. 您本次旅行的出行方式是:(1)自驾(2)火车(3)飞机(4)长途客车(5)其他二、旅游体验5. 您对乐山旅游资源的整体印象如何?(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 您认为乐山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景点是:(1)乐山大佛(2)峨眉山(3)青城山(4)乐山花卉博览园(5)其他7. 您对以下景点的满意度如何?(1)乐山大佛(2)峨眉山(3)青城山(4)乐山花卉博览园(5)沫若故居(6)嘉阳小火车(7)罗城古镇(8)夹江千佛岩(9)乌木博物馆(10)其他8. 您认为以下景点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如何?(1)乐山大佛(2)峨眉山(3)青城山(4)乐山花卉博览园(5)沫若故居(6)嘉阳小火车(7)罗城古镇(8)夹江千佛岩(9)乌木博物馆(10)其他三、旅游消费9. 您在乐山旅游期间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多少?(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0-2000元(4)2000元以上10. 您认为以下旅游消费项目的性价比如何?(1)门票(2)住宿(3)餐饮(4)交通(5)购物(6)其他四、旅游建议11. 您对乐山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有何建议?12. 您认为乐山旅游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13. 您认为乐山旅游业在未来有哪些发展潜力?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祝您在乐山度过愉快的时光!(注:本问卷共13题,填写完毕后请将问卷提交至指定邮箱:[邮箱地址],或直接交给景区工作人员。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农业(10题)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解答题):农业(10题)一.解答题(共10小题)1.(2024•安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
喜暖湿,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绿化村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近年来,绿化村采取了“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的模式进行佛手种植,石缝里长出了“金果果”,“石缝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如图),昔日“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富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1)分析该地佛手种植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模式对该地佛手种植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为进一步促进“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从产业关联的视角为该地佛手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2.(2024•选择性)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偏关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47.8%。
经近50年综合治理,全县绿化率由4%增加到40%。
2019年,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偏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优质杂粮种植,建设“非笼养”蛋鸡养殖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非笼养”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产品健康、安全、可追溯,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现已获得“非笼养”国际标识许可和出口备案审核。
(1)简述偏关县发展“非笼养”蛋鸡养殖的优势条件。
(2)分析市场因素对偏关县“非笼养”蛋鸡养殖发展的影响。
(3)说明“非笼养”蛋鸡养殖对偏关县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
3.(2024•贵港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南靠青藏高原,北依巴丹吉林沙漠,黑河贯穿全境。
黑河从祁连山北麓奔腾而下形成了冲积扇,当地聚落多分布在祁连山山前冲积扇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水利风景区建设带动乐山旅游转型升级作者:郑志平来源:《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1期摘要:自2013年以来,乐山启动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共成功申报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乐山市列入第二批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
乐山地处三江,水利资源丰富,水景资源独天独厚,应坚持以水定城,立足“踏水观山,依水拜佛;近水养性,靠山净心;山水交融,亦仁亦智”的形象定位,打造“中国·乐山水公园”。
搞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带动乐山旅游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领导;体制创新,形成合力;政策创新,提供保障;因水制宜,科学规划;破解瓶颈,保障资金;培养人才,升级管理。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乐山旅游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5.01.28文章编号:1009-6922(2015)01-88-04一、认识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经济学博士张兆安,在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时,指出中国经济本质是“板块经济”。
板块经济靠“都市圈”来推动,都市圈靠“核心城市”来推动,核心城市靠“人气”来推动。
一个城市要聚集人气,形成人流,必须抓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建设三个环节,做到谋划城市建设聚人气、谋划产业发展聚人气、谋划市场建设聚人气。
现在很多城市有城市主题、城市精神,但主题不突出,不具“感召力和凝聚力”。
乐山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必须提升城市人气,在建设“双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水利风景区,创建中国首个全域化山水休闲目的地,扛“中国·乐山水公园”大旗,形成乐山城市主题。
(一)对乐山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乐山工业尤其重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休闲意识进一步加强。
未来,工业化将不再是带动城镇化的唯一途径,三产服务业也是带动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之一,同时第三产业也将是未来地方经济尤其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三产发展主要在于“人气”、“城市建设”、“城市圈”。
乐山这三方面发展不大,但有潜力有优势。
乐山乐水,山是旅游的空间载体,水是旅游的时间载体。
一直以来,乐山旅游比较注重对峨眉山的打造,而对丰富的水利资源利用不足。
乐山应利用区域水资源、水利工程广布的特点,改变整体旅游发展中靠山略水的理念和格局,重新构建山水空间,形成“以水为基础,以山为支撑,禅意为文化,闲适为氛围”的城乡一体化的乐山休闲旅游特色,实现山水交融、人文与自然共生的空间格局。
(二)对乐山水利风景资源的把握乐山水利风景资源类型丰富,水系骨架明晰,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域纵深广阔,人文景观众多,水文化特色明显,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1.乐山水利风景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生态基底良好。
乐山市境内具备有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和水土保持型6种水利风景资源。
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46条,1000km2以上的河流6条;大中型灌区13处、水库224座、水电站365座,众多水利资源呈点、线状广泛分布。
境内江河水域面积约500km2,水库湖泊水域面积约100km2,湿地面积约253.2km2。
河、湖、湿地面积之和约占乐山市土地面积的6.65%,生态基底十分良好。
2.水系骨架明晰,水体联网,“水公园”雏形显现。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主干河流构成了乐山水系的整体扇状骨架,另有马边河、官料河、峨眉河、临江河、泥溪河、茫溪河、沐溪河等几条较大的河流汇入三江,形成了乐山市水系基本网络。
众多中小河流、湖泊(水库)能够相互串联,形成关联性较强的水域整体,并以整体的态势凸显出乐山市“水公园”的雏形。
3.水、乡共生,水、城一体,人居环境优越。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主干河流贯穿乐山7个县(市、区),沿岸水、乡共生,山水田园风光无限;河水穿城而过,水、城浑然一体,生态环境良好。
另外,乐山水库与周边村庄平均距离在2km~5km之间,具备水、乡一体开发的条件。
乐山市所特有的水、乡共生、水、城一体的生态格局,构成了乐山市良好人居环境的基础。
4.水文化底蕴深厚,休闲气息浓郁。
乐山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依水而居、因水而兴的城市,作为乐山市标志性景观的乐山大佛也是缘起于“镇水”。
乐山水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长久性,并将佛、道、儒文化、农耕文化、桥盐文化融合于乐山。
可以说,是三江沉淀了乐山的文明。
《史记·河渠书》载:“在蜀,蜀守冰造离堆,辟沫水之害。
”由此开启了乐山治水的历史。
唐代临江河堰、北宋牛头堰、明代泊滩堰、江公堰、东风堰、红猫堰、龙门堰等古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形成了乐山特有的灌溉工程遗产群。
(三)对乐山水利事业发展的把握“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生态”是乐山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和支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
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对水利风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有序开发和保护,能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休闲场所,为工业化进程提供环境容量,为现代化进程提供文化传承。
乐山水利工程数量大,但缺少骨干大型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发展倍受制约。
乐山必须举“水利风景区建设”之旗,重树水利发展新地位。
近年来,乐山各级水务部门统筹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把水利工程建成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环境美化工程,对水利风景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的重要作用。
全市现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5万多人,由于多种原因,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加之作为库区投饵型网箱养鱼、施肥养鱼已被禁止,库区移民增收产业面临再调整、再培育。
一些地方移民经常成为不稳定群体,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因地制宜建设水利风景区,有利于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将库区水利风景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带动库区移民通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增收,形成与移民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目标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山东济南是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济南虽以泉城闻名,但济南却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七分之一。
思路决定出路。
济南提出了以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为总体目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重点建立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科学完整的水生态体系、优美宜人的水景观体系、布局合理的水工程体系、高效运行的水管理体系、丰富多彩的水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着力构建“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现代水利发展格局,凸显了济南“泉城”特色和水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凸显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品位、定位的高水平、功能的高标准,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
乐山地处三江,水利资源丰富,水景资源独天独厚,应坚持以水定城,立足“踏水观山,依水拜佛;近水养性,靠山净心;山水交融,亦仁亦智”的形象定位,打造“中国·乐山水公园”。
(一)发展思路以发展城市休闲和乡村休闲为基础,创建新的乐山休闲旅游形象,破除“两山两佛”的旅游现状。
展现河流的灵动、湖泊的静谧,让绿水辉映青山,植入健康养生产业,奠定乐山水利休闲的发展格局,形成“以水为基础,以山为支撑,禅意为文化,闲适为氛围”的乐山休闲旅游特色,实现乐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空间上,利用现有水资源的赋存方式所形成的格局,建构乐山休闲产业发展及休闲氛围营造的基础,突破乐山旅游两极化的现状,做到从点到面的发展变革,架构“一心,两区,两翼”,即“三江汇流”水利休闲发展核心;都市水利休闲主体区、乐南彝家水生态保育区;滨水养生休闲发展翼、山水休闲城镇发展翼。
结构上,按照区域内社会经济与资源条件的差异性,以核心圈为基础,形成空间上的辐射性;以绿道体系为骨架,连接水利休闲资源的点、线、面,建构整个水利休闲的空间格局。
最终形成“三江汇流”水利休闲核心区、都市水利休闲主体区、山水养生休闲区、井研乡村水利休闲综合区、犍沐水利休闲城镇度假区、乐南彝家水生态保育区等六大功能区。
(二)发展目标1.建成100个各级别水利风景区、水利公园。
利用乐山现有水库、河流及灌区,争取在10年内创建100个国家、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的水利风景区、水利公园,实现水利休闲发展的基本平台创建,形成未来发展的骨架。
15年内实现全域水资源、水利资源的风景化、休闲化开发利用。
2.建设50个山水城市及特色水利风景城镇(山水城镇)集群。
通过打造有特色的城镇(村落),在全国首创建设特色水利风景城镇(山水城镇),体现“休闲乐山·千年古城”的水文化内涵,提升水利休闲的精神品质。
3.建设完成自然文化遗产群。
目前,乐山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乐山具有千年的历史,在历代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资源相互作用的智慧。
修建于唐代的临江河堰、北宋牛头堰、明代泊滩堰、江公堰、东风堰、红猫堰、龙门堰等古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形成了乐山特有的灌溉工程遗产群。
充分利用乐山传统灌区及“堰”的农业文明遗迹,用以申报创建世界重要农业遗产及中国主要农业遗产,形成自然文化遗产群,从而拓展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
4.建设中国最长的城乡一体化多级生态休闲绿道。
乐山市中小型水库及可利用河段、灌区数量众多,且分布广,多与乡村相连,尤其是在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完整的网络格局。
利用道路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水利休闲道路体系植入其中,最终形成以乡镇、中心村为节点,以高等级公路、县级公路、乡村公路为主体网络及自行车道、徒步道等构成的生态休闲绿道体系。
由此,连接100个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和水利公园,50个水利风景特色城镇(山水城镇),形成全域化水利休闲发展平台网络体系,完成点、线、面的空间布局。
5.打造峨眉河生态休闲长廊。
引青衣江水注入峨眉河上游,增大峨眉河流量,改善峨眉河水质,加强峨眉河植被保育,以峨眉河湿地带、峨眉河沿河绿道的形式营造峨眉河生态休闲长廊。
6.完成六大产业体系布局。
围绕生态休闲养生完成水利休闲度假业、生态农业、康体保健业(运动休闲)、养老服务业、养生地产业、生态旅游业(含户外探险)等六大产业体系建设。
依据乐山区域内水资源的不同赋存形式,不同点、线、面特点,确定产业类型,采用多种模式进行运营。
首先,将传统及现代农业与水利业相结合,形成以农村为主,企业为辅的生态农业;利用水资源的休闲功能,发展水利休闲度假产业,整合现有的旅游业,实现产业转型。
完成两个基础产业的布局,为最终实现全域化水利休闲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