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解读

合集下载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二龙湖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二龙山水库风景区内以主体工程观光为主线,以丰富的地文景观为副线,以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为点缀,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文化景观为底蕴,使风景区具有独一无二的新奇特色,如果广大游客来此做客,会体验一次独特的温馨之旅;二龙山水库风景区外部资源组合,由于地处吉林省四平市“一湖两区建设”(二龙湖水利风景区——叶赫旅游风景区——大南山旅游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它以最新颖奇特的景观和特色餐饮吸引着八方游客。

一、自然资源情况概括:1、地理位置:二龙湖水利风景区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东辽河上游,在吉林省境内,湖面呈“L”型,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延伸50公里,湖面宽度平均约2公里。

与辽宁省西丰县、吉林省辽源市的东辽县、四平市的伊通县、公主岭市、梨树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5ˊ~125°30ˊ,北纬42°40ˊ~44°11ˊ。

东北距公主岭市区40公里,长春市区100公里,西北距四平市中心45公里,西南距辽源市区50公里,南距辽宁省的沈阳市区250公里,北距四长高速公路、哈大线铁路25公路,西距四浑一级公路、四梅铁路15公路。

人杰地灵,风景宜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2、地质地貌:二龙湖水利风景区在四平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45公里,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230米至350米不等,坡度和缓,土壤肥沃,景区内有许多主要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

3、气象水文:风景区内水资源比较丰富。

境内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二龙湖水及许多小河水。

地表水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年均降水量为677.9毫米。

这里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初春杨柳吐绿,仲夏百花盛开,深秋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

最高温度32°C,最低温度-25°C,多年平均温度3.8°C,年平均降水量677.9毫米,雨水多集中在七、八两月,积雪期长,深度28厘米,无霜期128——145天,春秋两季风沙小,湖水结冻期从头年11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在150天左右。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摘要:论文首先对水利风景区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说明,然后着重就如何建设管理水利风景区的几点关键要素做了详细说明与分析,而作为水利施工人员,分析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能加深我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理解,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水利工程,什么样的水利工程才能为人民所夸奖,为历史所铭记,望本文能对同行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水利, 建设, 管理Abstract: firstly, the concept of water scenic area makes clear description, and then focuses on how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 several key elements in detail and analysis, and as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orkers, analysis of water scenic area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understanding, our country after all what kind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hat kind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the praise, for history in mind, look this can inspire colleagues.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1对于水利风景区的理解水是生态与环境的灵魂。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与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于2001年7月成立了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2004年5月8 日颁布实施《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1日施行行业标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江宁区地处宁镇扬丘陵地带,境内有长江水系、秦淮河水系、石臼湖水系三大水系,16个万亩大圩,74座中小型水库,江河堤防总长360多公里,还有温泉、湿地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修建的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但长期以来,这些风景资源大多处于闲置或粗放开发状态,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亟待加强开发利用指导和保护。

2005年8月,江宁区政府成立以林副业局、农业局、水利局为组成单位的现代旅游农业办公室,具体进行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成立至今6个年度开发建设的八十多个旅游农业项目中,100%都开挖或扩建了水面,进行湖泊河道的垂钓、观光、体验活动。

一些星级景点也都依托水库塘坝,开展经营活动:锁石旅游农业示范村沿九乡河打造;千盛农庄环绕赵宕水库开发建设;鑫农庄坐落溧塘水库旁,水网交错,水上度假木屋精巧别致;白鹭湖度假山庄依托邵处水库幽静风光;向阳水库则是南山湖度假村的休闲观光、拓展体验中心区域。

长江、秦淮河、牛首山河似线串起蟠龙湖、甘泉湖、银杏湖、隐龙湖颗颗碧珠,熠熠生辉。

就几年旅游农业景点开发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了解,结合水利部门工作积累,做几点思考与建议,以丰富江宁旅游农业新的视角,发挥众多水利工程资源的潜在价值。

一、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风景区建设南京“山、水、城、林”融于一体,是一座适合观赏美景、体味文化、感受休闲的历史文化名城。

浅议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

浅议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 :水 利 风 景 区 ;现 状 ; 问题 ;建 议
1 .前 言
能 彰 显 ,而 景 观 正 是 良好 的 载 体 。 为 了 让载 体 更 具 表 达 张 力 就 需 要保 持
水 利工程是水利风景 区的重要基础 ,它 的质量直接关 系到水利 风景 区的整体规 划与运 营。在水利工程基础上结合相关风景资 源及环境 可构 建 出综合 型旅游区域从而供游人进行观光活动 ,同时也可 进行休 闲娱 乐 活动 。上世纪 8 O年代 初 ,水管单 位着手 开发水 利风景 区并取得 一定 成 效 。截 止 2 0 1 2年 ,水利景 区已发 展到 5 l 8个 国家级风 景 区,上 千个 省 级及 一般风景区。在相关发展纲要 中明确指 出国家级水利风景 区于 2 0 2 0 年之 前 应 达 到 1 0 0 0家 上 下 。 当然 完 成 上 述 过 程 需 要 循 序 渐 进 、按 部 就 班 ,在水利风景区资 源不 断完善 开发 过程 中,对 于 当地 的生态 文 明建 设 、社 会经济及当地居 民的生活水平起到 了积极 的促进 作用 ,同时一些 景区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 。 2 .水 利风 景区资源及水利风景区的现状 水利资源现正 以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和水利生态环 境平衡 为前 提 ,坚 持 人 与 自然 和 谐 统 一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原 则 进 行 开发 。 在水 利 工 程 规 划 或 新建之时 ,注重环境保护 ,把生态景 观设计植入其 中。将水利风 景区资 源 与 其 他 旅 游 资 源 相 结 合 ,将 旅 游 产 品 不 断 丰 富 ,实 现 水 利 风 景 区 的 规 模 效益。水利风景 区的管理不断加强 ,同时通过成立 专门机构 ,强化进 取服务质量 ,许多风景 区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 , 针 对性地进行 广告宣 传 ,提高景 区的知名度 。 3 .水 利风 景资源开发保护存在的 问题及建议 3 . 1水 利 风 景 资 源 开发 保 护 的 问题 经历数十年水利风景 资源 开发利用 的经 验 ,景区的开发规 划让水利 风景 区从思想和 良性循环 上做 到全面可持续 发展 ;同时与水 利工程的建 设相结合 ,节省投资 ,各个景 区都能 高效 、有 序的规划 、建设 。然而 目 前水利风景 区存在 突出的问题是 :景 区雷同现象严 重 ,新开 发的水利风 景区形式单一 、缺乏特 色 , 使得 游客 “ 窥一 斑可知 全豹” ;其二 则是水 利风景资源 的盲 目开发 、过度 开发、管理不 善 , 致使 一些水库水 体遭受 污染 ,加重 了水库 的病 害 ;对河 湖 、湿地 的过度 开发 ,造 成水质 下降 , 湿地பைடு நூலகம்积缩小 ,严重破坏 生态 环境 ;现 目前 还在 走 “ 先污染 ,后治理 ” 的 老 路 开 发 ,是 严 重缺 乏 可持 续 性 的 。 3 .2水 利 风 景 资 源 开发 保 护 的 建议 3 .2 .1水利风景资源 的调研及评价 风景资源是风 景区开发的依 托和根本 ,是其内在晶质 的基础 ,在景 区开发前 ,应做好 深入 的调研工作 ,从 而获得风景区开发决策的依据。 相对于其他类 型景 区水利 风景资源构成 较为复杂 ,其核 心价值体现 与其密度性 、整体 质量 以及多样性方面 ,因此在对景观评价 过程 中需对 水域风景构成进行 细致分 析 ,同时还要结合工程景观 以及周 边人文景观 进行综合考评 。其次要把握风景 中的美感 、文化底 蕴以及景 观的功能性 从而全面 、客观地将 其 开发价 值反 映 出来。在 多元 化 因素作 用下 应科 学 、合理审视开发 目 标 ,以规 范化方 向去进行 价值发 掘 ,且不 能随意 、 盲 目操 作 。 3 .2 .2水利风景资源开发 中注重文化 的作用 景 观 和 文 化 之 间是 相 互作 用 、相 互 影 响 的 ;只 有 景 观 与 文 化 相 得 益 彰才能使景观得 于延续 。景观是水文化的具体体现 ,通过景 观可更为直 接地将文化这种抽象性艺术表现 出来 ,同时景观的多样化呈 现也 使得景 观区整体结构更 富有层次化 ,其 内涵也得到了扩充。水文化需 要载体才 作者简介 :杨 蓉 ( 1 9 6 7一) ,女 ,本科 ,主要从事水利 管理工作。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
一、生态优先,安全发展
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的原则。

这包括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以及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水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导向,服务民生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以服务民生为目标导向。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望为出发点,尤其是对于那些与水资源相关的需求。

例如,通过提供娱乐、休闲、观光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同时,水利风景区应积极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依法依规,有序发展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依法依规,有序进行。

这包括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管理法等。

同时,还应遵循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符合规范。

此外,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风景区的有序运行和发展。

四、水利特色,彰显文化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突出其水利特色,彰显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是水资源,因此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水资源的优势,如开展水上游乐活动,观赏水景等。

同时,水利风景区还应积极传承和弘扬水文化,如通过建设水文化博物馆、开展水文化宣传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水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目标导向、依法依规、水利特色、彰显文化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民生,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通过建设和管理水利设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及成效进行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进行水库建设。

水库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具有调节水源、防洪、发电等多种功能。

水库建设能够有效地调节水源,解决干旱和水灾等水资源紧缺和水灾害问题,为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水库还能发电,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水库的建设和管理,使得我国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进行水灾害防治工作。

我国地域广阔,经常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通过对河道治理、堤防加固、抗洪调度等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水灾带来的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对河道的疏浚和河湖水位的调节,有效改善了河道水流条件,提高了河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还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在水库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地征收,因此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植被恢复、水生态调控等,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通过疏浚河道和湖泊,有效清除了河底泥沙,净化了水体,提高了水体的水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源和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水库建设、水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

这些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减轻了水灾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 国家水利风景区 做法经验

创建 国家水利风景区 做法经验

据我理解,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一个涉及到水利工程和风景资源开发的全面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等因素,并且需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以及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文章中,我会首先介绍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讨论具体的做法和经验,并共享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1. 背景和意义国家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工程为基础,通过改良景观、植被和水域环境,使其成为旅游、观光及休闲娱乐的基地和景区,以及具备水利旅游、水利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

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在保护水资源、发挥水利工程多功能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水利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2. 具体做法和经验(1)合理规划:在选址、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水资源、景观和周边环境,确定最佳的建设方案和发展路径。

需要优先考虑保护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提升游客体验。

(2)科学技术支持:水利风景区的创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需要借助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旅游服务技术等手段,确保风景区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综合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管理需要协调各部门,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确保水利工程和风景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集水利、旅游、休闲、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个人看来,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开发水利资源和改造景观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还可以增加当地旅游业收入和就业岗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和生态保护,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利益。

通过以上内容,我尽可能全面地探讨了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背景、意义、具体做法和个人观点。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这个主题。

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等因素。

风景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管理

风景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管理

风景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管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风景区游玩。

而在这些风景区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实际上,水利工程是风景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游览环境的美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风景区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其美丽与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由于风景区都是一个集中的人流聚集区,其安全性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水利工程是保障游客安全的必要手段。

在风景区中,水质和水源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游客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为了预防山区的山洪暴发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水利工程的建设更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水利工程对保持景区良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风景区是人们走出城市观光旅游的一个好去处,而景区的干净、整洁、卫生,也是游客选择这里的首要因素之一。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将污水、垃圾和其他污染物处理好,避免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景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

水利工程维护管理的困境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水利工程却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由于水利设施跨度大、储水量多,维护难度也很大,加之景区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因此,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成了一道难题。

首先,水利工程的维护牵涉到的人员和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维护所需的资料和设备也较为繁琐。

许多旅游经营主体对水利设施的维护不够重视,而一些对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低,进一步限制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其次,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也受到当地政策和法规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部门管理的边界不明显,责任不明确,导致了部门之间的重合、缺位等问题。

经营主体与景区承担的管理、维护和运行难度也加大了。

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的解决之道面对这些困境,必须找到解决之道。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与旅游经营主体的沟通与协调。

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必须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旅游经营主体也需有合理安排,维持正常的运转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省级水利风景区审批时间表
全省水利风景区分布图
全省水利风景区类型明细表
地区 关中 市 西安 景区名称 灞柳生态园水利风景区 汉城湖水利风景区 翠华山水利风景区 灞桥湿地水利风景区 金龙峡水利风景区 西安世博园水利风景区 沣东沣河水利风景区 渭河生态水利风景区 浐河水利风景区 嘉陵江源头水利风景区 千湖水利风景区 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 黄柏塬水利风景区 青峰峡水利风景区 岐渭水利风景区 太白山水利风景区 五曲湾水利风景区 雍城湖水利风景区 红河谷水利风景区 钓鱼台水利风景区 六川河水利风景区 千王海水利风景区 霸渭关中文化水利风景区 郑国渠水利风景区 甘泉湖水利风景区 羊毛湾水利风景区 汃河水利风景区 现代农业园水利风景区 友谊湖水利风景区 黄河魂生态游览区 洽川水利风景区 卤阳湖水利风景区 涧峪水利风景区 沋河水利风景区 大峪河水利风景区 西河水利风景区 洛河生态园水利风景区 林皋湖水利风景区 锦阳湖生态园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类型 城市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湿地型 自然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灌区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湿地型 湿地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土保持型 水库型 水库型
(五)、宣传推广
2013年召开了“景区工作宣传策划会”、在省电视台一套节目 推出了“七女秀陕西——走进水利风景区”系列专题节目、举办了湿 地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2014年举办了“治渭杯”水利风景区摄影大 赛,2015年举办了“水美三秦”镜头定格陕西水利风景微信摄影大赛, 积极组织各景区单位参加省内外有关重大经贸活动开展宣传促销。 各单位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3篇。
安康
瀛湖风景区 凤堰古梯田水利风景区 千层河水利风景区 岚河漂流水利风景区 飞渡峡水利风景区
商洛
仙娥湖水利风景区 龙驹寨水利风景区
金丝大峡谷水利风景区
桃花谷水利风景区 乾佑河源水利风景区
(三)、发展成效
对美丽陕西建设做出了贡献。 改善了人居环境。 增强了水管单位的实力。 提升了水利行业的形象和地位。 全省水利风景区依托 “一江、两河(汉江、黄河、渭河)、 千库、万塘”资源,和“双十双网”、十大水源工程建设,围 绕山水秦岭和打造黄河、渭河、汉江生态景观长廊,初步形成 了点状分布全省主要水利工程,线状连接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面状覆盖大中城市的水利风景区发展格局。
(三)、水利风景区的历史由来
上世纪80、90年代,一些水管单位尝试开发利用水利风景 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 1997年,水利部颁布了《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水管 〔1997〕349号),明确要求各地设立国家水利旅游区; 2000年,水利部事业单位改革,决定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归口管理全国风景区,正式开展国家级水利旅游区的审定命名 工作; 2006年,将“水利旅游区”改称“水利风景区”延续至今。
景区向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由市(区)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由省水利厅审定公布。
申报市级水利风景区:
景区向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提出提出书面申请; 由市(区)水利(务)局审定公布。
省级水利风景区批准文件
其它部门批准文件
(二)、我省水利风景区概况
截止2015年底,我省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32家,省级水 利风景区49家(其中20家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陕西省水利风景区审批时间及数量
全省国家水利风景区审批时间表
二)、我省水利风景区概况
截止2015年底,我省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32家,省级水 利风景区49家(其中20家晋升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
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 荐文件); 经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由省水利厅审定公布。
申报市级水利风景区:
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由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公布。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解读
陕西省水利厅经济处
杨帆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水利风景区 二、我省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三、我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四、如何做好水利风景区申报工作
一、什么是水利风景区:
(一)、水利风景区的概念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以保 护水资源、提升水工程、优化水环境、建设水生态、传播水文 化为宗旨,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具 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 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推荐程序
第二、景区所在地为“市(区)”的(包括市级区)
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
景区向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由景区所在地市(区)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经省水利厅审核合格后,向水利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由水利部审定公布。
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
(四)、水利风景区的类型
水库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湿地型、灌区型和水 土保持型等六大类型
二、我省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概况:
(一)、全国水利风景区概况
全国已建成719家国家水利风景区,覆盖了全国各省(直辖 市、自治区)
全国水利风景区分布表
省级主管机构 水利部 长委 黄委 淮委 海委 松辽委 太湖管理局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合计 数量 2 2 21 2 2 2 1 3 2 18 17 24 8 23 29 4 50 27 34 27 省级主管机构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江苏 新疆 新疆兵团 719 数量 36 86 35 16 33 11 10 3 13 31 26 18 2 32 25 12 10 21 12 10
(二)、制度建设
水利部 “一个纲要”、“一个意见”、“两个办法”、“三个标准” ( 即《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综合〔2005〕125号),《水利部关于 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水综合[2013]455号)、《水 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和《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 法》(水综合〔2006〕102号),《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 2004)、《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14L421-2008)和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SL471-2010))。 《陕西省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3)、《陕西省水利风景区管理 细则》(陕水发〔2011〕203号)、《陕西省水利旅游管理细则》(陕水 发〔2011〕20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意见》初稿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水土保持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水库型 灌区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土保持型 自然河湖型
延安
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 万花山水利风景区
陕南
汉中
石门水利风景区 红寺湖风景区 南沙湖水利风景区
推荐文件
初审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景区基本情况; 申报景区基本条件审查情况说明: 申报资料初审情况: 景区现场审核情况: 初审报告结论。 专家签字表。
推荐程序
第一、景区所在地为“县级”的(包括县级区)
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
景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由景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水利部门初审后)向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推 荐文件); 经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合格后,向省水利厅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经省水利厅审核合格后,向水利部提出书面申请(推荐文件); 由水利部审定公布。
安康瀛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宝鸡渭水之央国家水利风景区
榆林金鸡沙省级水利风景区
商洛市桃花谷国家水利风景区
渭南合阳洽川国家水利风景区
汉中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
西安汉城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延安黄河壶口国家水利风景区
三、我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一)、管理体系
2001年 7月,水利部成立了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 2009年9月,水利部成立了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部综合事业局。 2001年,省水利厅成立了省级水利风景区评审委会员; 2010年,调整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经济处。
(二)、水利风景区的设立
国家水利风景区设立、省级水利风景区设立、市级水利风景区设立。
(三)、申报水利风景区应提供的主要材料
1.水利风景区申报表 2.证明材料 3.景区自评及材料介绍 4.附件
证明材料
(1)、推荐文件及初审报告; (2)、水利风景区批准文件或其它景区批准文件; (3)、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4)、规划或规划纲要及批复文件; (5)、 水利风景区范围及批复文件; (6)、景区管理机构及成立文件; (7)、 景区水域水质检测证明、采样点位置图及水来源保护情况说明等; (8)、水工程安全运行证明; (9)、水利风景区内应具备较完善的导游和安全标识设施; (10)、 林草覆盖率的证明文件或材料; (1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报告或证明; (1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报告; (13)、 污水达标排放证明; (14)、 负氧离子含量监测报告; (15)、 文化遗产代表性文件或证明; (16)、 土地使用权属证明或政府批复文件及相关合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