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链 抢占制高点——广西农垦转变糖业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
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广西农垦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模式

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广西农垦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模式李贵银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 编者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资料显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森林覆盖率为世界水平的60%以上.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而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中国能源、淡水、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并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李贵银
【作者单位】广西农垦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纪实 [J], 严宗强
2.“三个一”让甜蜜事业历久弥香——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抓循环经济促可持续发展纪实 [J], 覃超恒;谭长欢;麻华飞;黄琼震
3.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 [J], 院萍
4.绿色发展,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J], 陈玲
5.让“甜蜜的事业”更甜蜜——广西从培育新品种入手做大做强糖业 [J], 刘卡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糖业_壮大优势产业妙手连发

中国特产报/2012年/8月/15日/第A01版广西糖业:壮大优势产业妙手连发陈艳佩文经过50多年的努力,广西壮族自治区食糖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1%,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并在世界糖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保证和稳定全国食糖供应做出了贡献。
50年来广西食糖产量增加近260倍,至今广西食糖产量仅次于巴西和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食糖主产区。
我国是食糖消费第二大国,而我国的食糖供给一直是产不足销,每年的进口量从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
正是由于广西糖业高速发展,产量激增,在国际糖价处于高价位时,我国可以减少进口量,充分保证国内食糖的有效供给。
业界人士认为,广西糖业之所以在过去十年有较快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企业重组、循环经济及订单农业三步好棋。
企业重组提升竞争力在开展制糖企业重组之前,广西有大小糖厂96家,既有日榨万吨的大糖厂,也有日榨能力不到1000吨的小糖厂。
从1997年开始,广西开始鼓励企业间进行兼并联合,组建大型糖业集团。
经过努力,组成了15家大型企业集团。
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使原来分散独立的制糖企业经过联合,走上了集团化发展道路。
15户大型制糖企业集团占有糖厂68家,占广西糖厂总数71.6%,总日榨能力32万吨,占广西的88%,产糖531万吨,占广西总产糖量的90.3%。
此外,广西通过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关停了一批原料不足、生产能力落后的糖厂,桂东、桂北已基本退出了糖业生产,桂东南也进行了调整优化,糖业生产的重点集中到桂中、桂南和桂西地区。
目前糖厂减少了15家,总日榨能力提高了10万吨,平均日榨蔗能力提高了1200吨,基本淘汰了15吨以下的小型锅炉。
此外,各大糖业集团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
在全国7个食糖名牌产品中广西占3个,分别是南宁糖业的云欧牌白砂糖、凤糖生化的网山牌白砂糖、东糖集团的QT牌白砂糖。
全国11个食糖免检产品中广西占3个,分别是南宁糖业的云欧牌、明阳牌白砂糖和永鑫华糖的晶龙牌白砂糖。
广西糖业欲破产业发展难题

覃宁,宋前明,宁准健等:本榨季春节期间制糖企业原料蔗供应不足的原因分析图8农村村屯路口设立的防疫检查岗图
9返乡过节青年人为砍蔗劳动力的补充
3总结2019/2020年榨季是广西对制糖行业改革迎来
的第一个榨季,各制糖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
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是对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实力
的一大挑战。而行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
体制,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让制糖企业看到行业的 发展潜力和前景,促进良性竞争,提高科技创新能
力,推动制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糖业欲破产业发展难题2019/2020年榨季广西蔗糖生产规模保持平稳,
市场活力增强,
糖企兑付蔗款速度明显加快,但一些
地方岀现糖企与蔗农违反订单合同购销甘蔗现象, 蔗区生产秩序受到影响。应坚持糖业体制机制改革 好经验、好做法,稳妥做好新榨季糖料蔗购销生产, 助推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第一,从拖欠蔗款到48小时内兑付完毕。为打破多年来政府划定蔗区和糖料蔗政府定价 模式,不断激发糖业发展活力,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 区岀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 发展的意见》。新型农企关系是维护蔗农权益,激发企业降本 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内驱动力,制糖企业竞相缩短兑 付时限,大多数企业三天就可以实现兑付,拖欠蔗款 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第二,部分乱象干扰蔗区生产秩序。2019/2020年榨季广西糖料蔗生产形势利好的 同时,也存在有的糖企与蔗农违反订单合同收购、销 售糖料蔗的情况,这些严重扰乱市场的行为影响了 原料蔗订单农业的施行,给蔗区生产秩序带来压力, 阻碍糖业高质量发展。第三,精准发力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坚持“谁扶持、谁受益”原 则,维护糖料蔗购销秩序,确保糖业改革稳步推进, 促进糖业高质量发展。首先,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强化订单合同履约监
管。针对部分地区订单合同“一地多签”、“虚假合同”
等现象,要进一步核实核查,严肃处理并纠正作假造 假行为。
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广西农垦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侧记

中国农垦 2019.118压弯枝头的柑橙泛着亮光,粗壮的甘蔗蜜意拔节,红的绿的紫的葡萄晶莹剔透,现代化的养殖场里猪肥牛壮……在桂垦大地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丰收画卷五彩斑斓地铺陈开来。
近年来,广西农垦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高昂“农”头,突出“特”色,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奏响了一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和谐新曲。
抓特色,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农业“国家队”,广西农垦一直是广西蔗糖、木薯变性淀粉、畜牧养殖、剑麻、茶叶、亚热带果蔬等农业产业的“排头兵”,但产业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瓶颈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农垦的发展。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把广西农垦建设成为“广西特色农业发展龙头企业、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的要求,近两年来,农垦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依托,通过优布局、调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以土地规模连片、技术装备先进、种养循环发展为特色的甘蔗、生猪、剑麻、茶叶、果蔬产业示范区,构建“一场一业一品”产业布局,打造系列“当家产品”,促进龙头企业集聚发展。
如今,这一产业布局已初露“尖尖角”:金光、昌菱等4个糖料蔗高标准种植的示范样板,为促进广西农垦138万亩糖料蔗基地的稳产高产、提质增效发挥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文/潘雪玲——广西农垦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侧记了示范带动作用;良圻、新兴等6个“猪-沼-蔗-牛”生态循环种养示范区,促进了农垦甘蔗、畜牧两大支柱产业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完善了11个果蔬产业、2个茶叶产业、2个剑麻产业、4个休闲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加工及物流仓储基地建设;创建的3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2018年利润总额较创建的2014年前增加了2亿元;培育了10个自治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广糖集团、明阳生化集团、永新畜牧集团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广西农垦农业经济发展呈现新动力

业 。糖 业通 过实施 柳兴 、 防城各 年 产3 0万 吨 精 制 糖 项 目 和 红 河 年 产 9 万吨蔗 渣浆项 目, . 5 推动糖业产 品 升级 和产业 链延 伸 , 把农 垦糖业 打 造 成 一 个 年 产 值 超 百 亿 元 的 国 际性 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实施 3 万吨木 0 薯变性淀粉及延伸产品项 目、 万吨 3 0 木薯酒精及延伸产品项 目和 1 万吨 . 2 酵母精 项 目, 并引 进战略投 资者进 行 股 份 改 造 , 农 垦 明 阳生 化 公 司 把 建设成 世界 有名 的木薯 变性淀粉 、 生物能源生产基地 。 是抓好 海外 产业建设 :在巩 中委剑麻种植加 1 项 日和 中俄农产 品加T 及物 流中 心项 日的基础 . 面 向东盟 , 点推 卜, 重 进越柬老农业综合资源开发项 日、 中 缅 替 代种 植 项 目 、 农 业 合作 项 目 中菲 及 建设 中国~— 印尼经 贸合 作 区, 努 力 建造 一 个海外 广 西农 垦 。
农 ” 城 乡 、 域 和 经 济 协 凋发 腱 ; 、 区 二 是农 业优势 产业扶 持 , 继续 大 力 除
设 。同时 , 对有 市场 竞争力 、 有市场 也有 订单 , 只是 因市场需 求下 降 但 导 致 经 营 暂 时 难 乃 至 亏损 的 企业 继续给予特别信贷支持 。
一 工 作指导
抓 重 点 工 程 建 设 大 基 地 形 成 大 产 业
农垦农业经薪发展呈现新渤
0 。 = 。
学 习实践 科学 发 展观 活动 , 让 广 西 农 垦 农 业 经 济 发 展 呈 现 新 的 动力 : 以建设大基地 、 形成大产业 为 发展方 向 , 以优势 产业 为龙头 , 重 抓 点 工程 , 全面提 高管 区农业 现代化 水平 。 广西农垦在种养业培 育_ r甘
广西农垦改革发展的启示

中国农垦 2019.1226近年来,广西农垦深入推进农垦改革,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立足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为全国农垦探索出了可借鉴、可评估、可复制的经验。
笔者在“广西农垦行”考察调研中,通过实地察看、调研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江西农垦的实际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作为集团化垦区的广西农垦改革发展经验,在以下这几个方面值得包括江西农垦在内的非集团化垦区学习和借鉴。
一是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中发〔2015〕33号文件明确提出,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广西农垦改革发展的启示文/罗克清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切实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
中发〔2015〕33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农垦改革的重要指示,为农垦改革指明了方向。
考察中我们看到,广西农垦在改革中以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魄力,坚持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主线,果断退出行政事业单位属性,组建农垦集团公司,转变干部职工身份,妥善安排和分流了320多名处级干部,实行彻底的企业化管理,让各级农垦组织回归企业属性,在增加农垦干部职工压力的同时,也激发和释放了他万古茶园踏歌声我来自安徽农垦,原本以为皖垦的“敬亭绿雪”是最好喝的茶、最具文化品位的“道”。
但到了个桂垦的万古茶园,也是没谁了——底蕴深厚的茶博馆、五光十色的茶包装、舌尖生津的茶香味,还有“抛绣球”的农旅体验、古茶坊的制茶节目、更有50米长、200人参与的长桌宴,才感到皖垦的茶文化、茶旅游尚需向桂垦学习再学习。
乘势快上加快广西农垦全面发展——广西农垦工委书记、局长刘刚访谈

访 谈
一
乘 势快 上 加快广 蘧 农 垦全 面发展
广西农垦工委书记 、局长刘 刚访谈
本 刊记 者 /钟 恳 李 慈军
20 0 9年 ,广 西 垦 区 继 续保 持 了 良好 发 展 势 头 。 针对 垦 区 去 年经 济 社 会 发展 成 就 和 今年 主 要 工作 部
署 ,本 刊记 者 采访 了广 西农 垦工 委书记 、局 长刘 刚。 记 者 :2 0 0 9年 广 西 农 垦各 项 工 作 取 得 了新 进 展 、新 突破 ,请 您谈 谈这 方 面的具体 情 况。
著。 良丰、九 曲湾、红河 、山圩 、桂北、茂青等 园
区和 工 业 集 中区加 快 了推 进 速度 ,旺 茂 、五 星 、东
风等农 场 的 园区筹 建工 作也 取得 了新 进展 。
( )项 目建设取 得新突破。全年开工建设项 二 目4 2 ,竣工项 目2 1 8个 8 个,续建项 目2 1 ,实 0个 际完成投资 1 1 6 0 . 亿元。防城精制糖项 目竣工试生 1 产 ,思 源酒 业 节 能 技术 改 造 工 程 建成 投 产 ,天成 年 产 1 0万 吨漂 白蔗 渣 浆 项 目和 华 成 年 产 2 0万 吨文 化
设 的 明 阳工 业 区 污水 处 理 厂 一 期工 程 竣 工 ,畜 牧集
团梧 州新 利 原 种 猪场 开 工 建 设 ,为 项 目合 作 新 方 式 和产 业扩 张树 立 了样 板 。
刘 刚 :20 ,广 西 农 垦在 复 杂 困难 的经 济形 09年 势 下 ,实现 经营总 收入 4 7 1 元 ,增长 1. 9. 亿 0 83 %;实
一
( )开放合 作取得新 突破。对 外交流力度进 五 步 加 大 ,先 后 组 团 出访 越南 、 日本 、香 港 、 台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桂政发[2009]100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9〕10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加快我区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制糖工业是我区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重大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区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制糖工业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左右,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0%以上。
糖业已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区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但是,我区糖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抗风险能力低,综合利用产值只占糖业总产值的 23%。
当前,制糖业正面临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为实现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发展战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模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能量的梯级使用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达到低排放或零排放,实现糖业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
三、发展目标到 2012 年,全区机制糖产量达到 1000 万吨左右,50%以上的制糖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甘蔗制糖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标;50%以上蔗渣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二级技术以上要求,其余达标;蔗渣制浆、造纸能力达到 120 万吨;综合利用产值占糖业总产值的 35%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延伸产业链 抢占制高点
——广西农垦转变糖业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
2012年4月30日,随着一卷卷纸板源源不断地滚入卷筒,广西
农垦糖业集团华垦纸业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项目首台3600
毫米长网多缸文化纸机宣告调试生产成功。这一全国最大的利用非木
材原料(甘蔗渣)生产高级文化用纸项目,生动折射出广西农垦打造
糖业循环经济的方兴未艾之势。
近两年来,广西农垦糖业多个新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产业链向两
端快速延伸,一幅鲜活的“糖业循环经济模式示意图”正徐徐展开。
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突破
“十一五”以来,广西食糖年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2/3,成为仅
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产糖区。广西农垦年产机制糖约60万吨,产
糖量排在全国第三位。广西农垦糖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排得上号的
优势产业。
然而,从2010年起,糖业生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甘蔗生
产成本越来越高、扩大种植面积日益困难、糖业市场变幻莫测,还想
凭借甘蔗榨糖的低水平生产把糖业做大做强,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
农垦糖业集团”,只能成为空话。
广西农垦及时作出战略性调整,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寻求
新突破,并借着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糖业作为千亿元产业培
育的机遇,积极延长糖业产业链,向循环经济要效益,抢占糖业生产
2
制高点。
广西农垦首先在柳州、防城港两地的农垦糖厂建成目前国内规模
最大、技术先进的两条年产30万吨精制糖生产线,引进了国外先进
设备,并对先进工艺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集成技术创新,采用“二步
法”生产碳化精制糖,高效率地利用蔗资源,率先实现了我国制糖业
的优化升级及与国际接轨,引领中国制糖业的发展方向,迈出转型发
展的坚实一步。
一根甘蔗“榨干吃净”全身变宝
一根甘蔗,能做什么?以前,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榨糖。现在,
广西农垦人的答案内容可丰富了,一根甘蔗全身都是宝:榨糖后,蔗
渣用来生产纸浆、纸、微粒板、糠醛、木糖、木糖醇、阿拉伯糖、纤
维素;废糖蜜用来生产酒精,酒精废液生产沼气,或作为液肥灌溉蔗
田;滤泥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再用于甘蔗生产……
目前,广西农垦建成了年产5万吨的思源酒业和年产3万吨的昌
菱酒业两条酒精生产线。在红河工业集中区建设华垦纸业年产9.5万
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和年产2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项目,漂白蔗渣浆项
目已经建成投产,后者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在昌菱制糖公司兴建年
产1万吨糠醛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利用甘蔗渣水解提取糠醛、再生产
糠醇及糠醛树脂的企业。在良圻制糖公司兴建年产两万吨木糖、木糖
醇联产2000吨L-阿拉伯糖项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示范项目,
成为国内首创以甘蔗渣为原料生产功能糖和稀有糖项目。在昌菱制糖
公司还建设生物有机肥项目。广西农垦已先后投入1.5亿元在9家制
3
糖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项目建设。
一系列糖业项目的开工建设,打造出了一条“蔗、糖、酒、浆、
纸、生物化工”非粮能源产业链,实现糖业向生物工程领域的新突破,
开创广西乃至全国糖业以甘蔗副产品生产糠醛、木糖、木糖醇和阿拉
伯糖的先河。与此同时,广西糖业研发中心落户农垦,这是广西重点
建设的14个千亿元产业23个研发中心之一。
糖业循环经济成效可圈可点
广西农垦糖业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形成回路闭合循环经济链,完
善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流程,发展高利用、低排放的生
态经济,成效可圈可点。
——地处来宾市的广西农垦红河工业集中区,建设天成纸业9.5
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和华垦年产2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项目,总投资
9.6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经营收入17亿元、利税2.4亿元,
每年可节约近40万立方米的林木,减少近7万亩森林砍伐量。目前,
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已建成投产,2010/2011年榨季,该生产线
日均产浆量达到277吨,最高日产浆量达到了350吨。
——位于十万大山山麓的昌菱制糖公司,年产1万吨糠醛项目已
完成试产,即将正式投产。作为采用甘蔗渣水解提取糠醛项目,将成
为中国第一家在糠醛提取后再生产糠醇及糠醛树脂的生产企业。
——兴建中的朗姆酒项目群,通过改造昌菱制糖有限公司酒精生
产线,填补中国朗姆酒生产的空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在横县的良圻制糖公司,推进年产两万吨木糖、木糖醇联产
4
2000吨L-阿拉伯糖项目建设。用甘蔗渣生产木糖联产木糖醇和L-阿
拉伯糖,是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非粮生物质化工项目,在品种结构、
多项高新技术组合方面属国内外首创。
——兴建生物有机肥项目,提高土壤肥力,确保甘蔗稳产增产。
利用糖厂的滤泥甚至酒精废液生产生物有机肥,改良蔗区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和黔江制糖有限公司兴建
生物有机肥厂,年产生物肥15万吨。
——利用酒精废液等发展甘蔗“三高”种植业。酒精生产废液经
过科学合理配比稀释,用于喷灌、淋灌甘蔗地,实现施肥、抗旱、环
保一体化。近年来农垦各甘蔗生产基地全面推广应用酒精废液,甘蔗
单产和糖分不断提高。
——加大清洁生产投入,建设绿色环保项目。近几年广西农垦糖
业集团在清洁生产项目上投入了1.5亿元,实现吨蔗耗原水1吨以下,
吨酒精耗原水10吨以下,处理生产污染物清浊分流,生产冷却用水
循环率达90%以上;高浓洗滤布水实现零排放,COD浓度和总量大幅
度降低,外排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成为广西农垦糖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真实写照。
(记者 邓 萍 通讯员 黄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