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实验指导书(1)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系统操作手册范本

地源热泵系统操作手册范本

新龙生态林工程项目指挥部(办公楼)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操作手册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新龙生态林工程项目指挥部(办公楼)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地点:市新北区长江北路建设单位:龙城生态建设施工单位:凯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二、设备描述1、本工程系统为地源热泵系统,主机品牌为美意,配置热泵机组4台;室风机盘管品牌为盾安,室配置风机盘管57台;中厅配置风管式机组2台,配置室新风机4台。

地源侧配备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空调侧配备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地源侧与空调侧各配置定压稳压装置一套。

2、美意主机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2模式○3热水○4温度加键/风速○5确认○6温度减键/睡眠○7设置○8清除○9节能○10室温3、室风机盘管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1开/关机按键○2模式按键,冷/热转换○3风量调节键○4/○5温度设置键○6红外接收窗○7/○8冷/热符号○9通风符号○10自动风速符号○11手动风速符号○12室温符号○14/○15温度显示4、新风机组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1开关键○2模式键○3风速键○4/○6上下键○5空格三、开机步骤1、开启地源侧水泵和空调侧水泵2、按主机液晶控制面板开关,依次开1#、2#机3、开启室液晶控制面板开关(设置温度及风量)四、关机步骤1、关闭室液晶控制面板开关2、关闭主机液晶控制面板开关3、关闭地源侧水泵和空调侧水泵五、中厅风管机组操作步骤中厅部分空调机组控制箱1、按开机键,运行灯亮,机组启动运转2、按停机键,停止灯亮,机组停止运转六、常见故障代码汇总表七:机房布局系统压力表地源侧、空调侧循环水泵美意热泵机组定压稳压装置地源侧水泵降压启动控制箱空调侧水泵降压启动控制箱电源控制箱(水泵、稳压装置)八、其它注意事项1、空调侧回水设置温度≥12℃。

2、注意机房水压表水压变化,空调侧出水压力≤0.6MPa;空调侧回水压力≥0.3MPa;地源侧出水压力≤0.6MPa;地源侧回水压力≥0.3MPa。

ET-多功能热泵教学实验指导书v2018

ET-多功能热泵教学实验指导书v2018

高能效比多功能热泵空调教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视镜观察制冷工质的蒸发、冷凝过程及节流后的二相流型和流动状态。

2.了解蒸汽压缩式制热循环工质状态的变化及循环全过程的基本特征。

3.实验测定,进行制热循环的热力计算。

(热力学必做实验内容)4.实验测定,利用废热后,制热循环系统能效比和系统制热量情况。

5.实验测定,不利用废热后,制热循环系统能效比和系统制热量情况6.实验测定,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

(传热学必做实验内容)7.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解制热循环系统的组成。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图1 多功能热泵空调教学实验台流程图实验装置分为制冷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所选用的制冷工质为R410A,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子膨胀阀、观察视镜、截至阀及铜管路等组成制冷系统;由转子流量计、喷淋头,水池、水泵及管路等组成水循环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压缩机功率仪表、液位控制开关、巡检仪、触摸屏及数采后处理软件组成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制冷工质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恒温水箱水通过水泵进入回热板换1(2),与“废热水”实现第一次换热,再通过冷凝换热器实现第二次换热,得到高温水;高温水使用后得到“废热水”,一部分废热在回热板换中被一次回收,后进入蒸发换热器废热被二次回收,回到恒温水箱。

1.实验装置的仪表设备:1)压力传感器——测量制冷剂侧蒸发和冷凝进口和出口压力,准确度±0.001MPa;2)温度显示——测量制冷剂侧蒸发和冷凝进口和出口温度,精度±0.1℃;3)功率仪——测量压缩机功率大小,精度±0.1W;4)温度显示——测量水循环进口和出口温度,精度±0.1℃;5)电子膨胀阀——绝热降压并调节制冷剂流量;6)转子流量计——测量水的流量,精度±0.001m3/h。

7)触摸屏——实时显示系统各个测点的温度、流量、功率等数据,计算系统能效比和制热量等参数。

为安全起见,压缩机装置设有高压继电器,冷凝压力超过40bar时,自动关闭装置。

地源热泵_操作规程(3篇)

地源热泵_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为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悉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检查电气线路、管道、阀门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泄漏现象。

4. 检查电源、水源是否正常,确保满足设备运行要求。

二、启动与运行1. 打开电源总开关,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2. 按照操作面板上的指示,启动地源热泵机组。

3. 观察地源热泵机组运行状态,确保机组运行平稳。

4. 调节温度设定值,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供回水温度。

5. 检查水泵、风机等辅助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6. 定期检查系统压力、流量等参数,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三、运行监控与调整1. 定期观察地源热泵机组运行数据,如功率、电流、压力、温度等,确保设备运行在合理范围内。

2.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3. 根据季节变化和室内外温差,适时调整供回水温度,以达到节能效果。

4. 定期检查地埋管路,确保管路畅通无阻。

四、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洁地源热泵机组,包括外壳、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位。

2. 清洁空气过滤器,确保空气流通顺畅。

3. 检查地埋管路,清除管路内的杂质和沉积物。

4. 检查水泵、风机等辅助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管道、阀门等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停机与保养1. 在停止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前,关闭电源总开关。

2. 关闭水源、回水阀门,防止系统内余水流失。

3. 定期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保养,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触电、烫伤等事故发生。

3.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清洁、检修等工作。

4. 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地源热泵系统,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土壤源热泵空调实用指引地源热泵地质勘查

土壤源热泵空调实用指引地源热泵地质勘查

土壤源热泵空调实用指南第2章地源热泵地质勘查地质勘查的基本准则勘查等级(一)勘查等级的划分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地源热泵地质勘查分为三级,其划分如表所示。

表地源热泵系统地质勘查分级表(二)项目重要性分级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根据供热面积和项目性质综合确定,具体按表;同一建设项目包含不同工程类型子项时,应以其中重要性分级最高的来确定。

(三)场地分级建设项目拟建场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基础资料不够充分时,可参考有关区划图确定;2基础资料较为充分时,可依据地形地貌、地层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障碍情况,按表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4个分类要素中有一项符合复杂程度,确定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分类要素中有三项符合简单程度,确定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⑵、其它确定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⑶、基本特征中有一项符合即可代表复杂程度分级中的分类要素表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⑴1参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DGJ08- 2007 —2006)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勘查阶段(一)勘查阶段的划分地源热泵勘查分为地源热泵可行性勘查和地源热泵详细勘查两个阶段。

地源热泵可行性勘查可与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相结合进行,地源热泵详细勘查必须单独进行。

(二)各阶段勘查的目的可行性勘查的目的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勘查方法技术,查明拟建场区的地质背景及浅层地源热泵条件,评价地源热泵的可行性,提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并预测地源热泵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详细勘查的目的为:在地源热泵可行性勘查、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物探、坑探、钻探、取样试验和原位测试等工作,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热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岩土体的孔隙率(裂隙率)、含水量、密度等物理力学参数;查明包气带岩土体和含水层的结构、厚度、埋藏状况,地下水位、水量、水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等条件;查明地温分布、水温分布及其动态,确定恒温带的温度和深度、大地热流值;实测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热导率和比热),为地源热泵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参数。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一)术语<1>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水源热泵机组,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3>地热能交换系统,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4>浅层地热能资源,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5>传热介质,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6>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7>地埋管换热器,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8>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9>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10>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11>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2>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3>地表水换热系统,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地源热泵土壤热响应测试方案

地源热泵土壤热响应测试方案

地源热泵土壤热响应测试内容1.1热相应测试的意义与目的地源热泵系统与其它空气调节系统相比优点突出。

由于地层深处温度常年维持不变,远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而又明显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因此地源热泵克服了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大地蓄存冬季系统排放的冷量、夏季排放的热量,在地源热泵系统中起到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种一机多用的系统还包括节省建筑空间、无需冷却塔和室外风冷部分、对建筑外观影响小、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报快、全年运行均衡用电负荷以及低噪音、占地面积少、无污染物排放、不抽取并破坏地下水、寿命长等诸多的优势。

目前欧洲和北美正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我国也已研究和应用该技术。

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地热换热器需要知道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

如果热物性参数不准确,则设计的系统可能达不到负荷需要;也可能规模过大,从而加大初期投资。

确定地下岩土热物性参数的传统方法是首先根据钻孔取出的样本确定钻孔周围的地质构成,再通过查有关手册确定导热系数。

然而地下地质构成复杂,即使同一种岩石成分,其热物性参数取值范围也比较大。

况且不同地层地质条件下的导热系数可相差近十倍,导致计算得到的埋管长度也相差数倍,从而使得地源热泵系统的造价会产生相当大的偏差。

另外,不同的封井材料、埋管方式对换热都有影响,因此只有在现场直接测量才能正确得到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

T,土壤的导通过现场测试的方法,确定土壤的基本参数,如土壤的原始地温sur热系数 等数据,为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的模拟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确定地埋管换热器单位延伸的放热量及取热量,为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1.2热响应测试的原理与方法实验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热响应测试,测出土壤的无干扰条件下的初时温度;模拟夏季空调的制冷试验和冬季的制热试验,测量井埋管换热器的放热能力和取热能力。

地埋结束后立即将管内充满清水,并进行封口,一个星期左右孔内回填材料已经充分凝固,管内清水已跟大地充分换热,因此测试必须在埋管封口后一周左右时间进行,测试开始打开循环水泵直接测试进、出孔温度,以出孔温度作为土壤平均温度。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方法与实例讲解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方法与实例讲解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方法与实例讲解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深层热能进行空调和热水供应的技术,主要利用地下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地源热泵将地下的低温热能转化为室内所需要的高温热能。

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方法是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本文将对地源热泵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实例进行探析。

一、地源热泵工程的基本原理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低温热能进行供热和空调,其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Qc=Qevap/ε1-Qcond/ε2其中,Qc为室内需要的热能,Qevap为地下的低温热能,ε1为蒸发器的效率,Qcond为压缩机所需的电能,ε2为冷凝器的效率。

可以看出,地源热泵实现供热和空调的主要依靠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效率。

蒸发器的效率取决于热水与地下水流经其间的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而冷凝器则主要与空气的流通速度和面积有关。

二、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方法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方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地源热泵容量的确定地源热泵的容量主要取决于房间的面积和所需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在确定地源热泵容量前,需要对房间面积、朝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便确定最为适宜的地源热泵容量。

2、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地源热泵的核心组件,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热泵的工作效率。

在确定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时,需要考虑热水的流量和温度变化,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出两组件的面积和传热系数等参数。

3、管道系统的设计管道系统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涉及到管道的铺设方式、材料选择、管道长度、连接方式等。

合理的管道设计能够保证地源热泵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性能。

4、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是地源热泵的大脑,其设计是保证热泵工作性能稳定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控制器的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并对各个组件进行合理的集成和优化设计。

在确定了地源热泵的容量、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管道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各个参数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预测和分析,以保证热泵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手册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手册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百度文库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手册及日常维护湖南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日常注意事项及维护步骤 (3)一、技术分析 (3)(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4)(二)、风机盘管的日常维护 (9)(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日常维护 (12)(四)、循环水泵的日常维护 (15)(五)、加湿器的日常维护 (16)第二部分、空调运行记录表 (17)第一部分日常注意事项及维护步骤一、技术分析中央空调系统日常运行时、外部系统影响及使用质量等方面工作因素,其系统内部循环系统、传热系统、控制系统、运转部件、气密性元件等可能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偏差或改变。

此时,使用时日常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清洗和处理,轻者可能造成设备或部件无法最佳工作,严重的将导致系统运行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并引起设备故障率与系统运行能耗的增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二):风机盘管的日常维护(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日常维护(四):循环水泵的日常维护(五):加湿器的日常维护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1、日常检查及保养周期、日常检查项目表、机体保养周期表日常注意事项A. 冷冻出水温度一般设定在7 度。

(防冻结保护设定为5 度,当天气凉爽,室内负载过低时可能出现水温下降过快,机器来不及停机出现防冻保护,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水温设9 度)。

B.夏季室内负载过高开机时可能会出现压缩机过载故障。

(这时应关小冷冻水泵减小水流量,当水温低于15 度时再把水阀全部打开。

防止由于负载过大使低压长时间过高,而报高压或过载故障)。

C. 冷却水出水温最好不要高于40 度也不能低于25 度。

(在天气凉爽开机时,可关小冷却水阀使冷却进水保持在25 度以上)D. 主机运行时必须纪录数据。

开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相间不平衡不能大于2% 。

当主机冷媒系统压力低于5 公斤时不允许开机,这时可能机器漏氟,以防止在开机时系统进水烧毁压缩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结合辐射供冷供热系统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低温地板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的传热实验的基本原理; 2. 熟悉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的传热实验平台的结构形式; 3. 了解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 4. 熟悉整个试验平台的控制原理及系统的传热原理;

二. 实验原理 地源热泵地板辐射供热系统由集热系统、热泵、供热系统环路组成。集热环路主要包括:埋地换热器、集热水泵及管路系统组成;供热环路主要包括:地热盘管、循环水泵和管路系统。试验平台主要包括室外埋地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地板辐射盘管装置以及计算机测控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其测试平台原理图下图所示:

图1 地源热泵结合低温辐射供冷及供热系统 楼板表面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热量向下传递。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厚度为12mm 的苯板,苯板表面有一层极薄的金属反射层——铝箔,可以有效减少向下的辐射散热,苯板之间通过透明胶布粘合。地板构造如下图所示:

图2 地板构造详图 在苯板层的上面铺设水管,水管选用的是PEX交联聚乙烯管,管径为φ20mm。 这种管材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抗腐蚀力强,耐压性能好(能够承压 1.2Mpa),并且易弯曲变形。在水管铺设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试压:先用空气压缩机进0.8Mpa的气压实验;然后用自来水进行0.75Mpa的水压实验,确保管道的严密性。 在热泵机组的主机的水源侧和用户侧都布置热电偶用来测试水源侧的进出水温度,计算出机组水侧的供热量(供冷量)。如下式:

inoutphttcWQ1

式中W——系统内水流量,sm/3; ——水的密度,3/mkg

pc——水的定压比热,取℃/1019.43kgJ

outt——换热器出水平均温度,℃;

int——换热器进水平均温度,℃。

三.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室外地埋管系统相连接的热泵机组的系统及地板辐射盘管系统。 其主要设备如下: 1. 压缩机1台 2. 蒸发器1个,冷凝器1个 3. 膨胀阀1个 4. U型竖埋管 5. 地板辐射盘管 6. 循环水泵3台

四. 实验装置 1. U型地埋管系统 2. 设备间 3. 试验房间 4. 热电偶 5. 红外线辐射测温枪 6. 循环水玻璃转子流量计 7. 空气温湿度自动记录仪 8. 计算机

五. 实验步骤 1. 熟悉地源热泵结合低温辐射供冷及供暖系统传热实验平台; 2. 测量室外空气温度及湿度; 2.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和机组相对应的水泵; 3.设定热泵机组的回水温度; 4.待热泵机组运行一定时间后,观察热泵机组运行是否稳定,若还是不稳定,应检查热泵机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5.待热泵机组运行稳定后,利用空气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测量室内空气 温湿度; 6.在地板、墙壁、顶棚上均匀布置测量点,测量开始测量地板温度、墙壁温度及顶棚温度及同时测量水侧及用户侧得水流量和温度,记录各测量4次(每15分钟一次); 7. 根据热泵连接的计算机,读出热泵压缩机的电流,测量水泵运行时的电流; 8.实验数据处理;

六. 数据处理 1. 水侧供热量

inoutphttcWQ1 (6-1)

式中W——系统内水流量,sm/3; ——水的密度,3/mkg

pc——水的定压比热,取℃/1019.43kgJ

outt——水侧换热器出水平均温度,℃;

int——水侧换热器进水平均温度,℃。

3. 用户侧得热量

inoutphttcWQ'1 (6-2)

式中W——系统内水流量,sm/3; ——水的密度,3/mkg

pc——水的定压比热,取℃/1019.43kgJ

outt'

——用户侧出水平均温度,℃;

int——用户侧进水平均温度,℃。

3.每米管长供热量)/(mWql

lQqhll (6-3)

式中l——埋管长度,m。 4.辐射地板板面以辐射和对流综合换热形式与室内其他表面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其换热量可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地板表面温度及辐射板安装形式求出。可根据以下方法计算:

dlfszqqq (6-4) zq——地板总散热量,2/mW;

fsq——地板辐射散热量,2/mW;

dlq——地板与空气对流散热量,2/mW;

1) 辐射散热量计算





4451100273100273kjkikikfsttq (6-5)

式中为斯忒藩-波尔兹曼常量,等于42/67.5KmW;ik为表面 j 与表面 k之间的系统黑度;ik为表面 j 与表面 k 之间的辐射角系数;jt,kt为表面 j,k 的内表面温度,℃。

为方便计算,可简化为





4410027310027398.4fplfsttq (6-6)

plt——辐射板表面温度,℃;

ft——室内各非加热表面平均温度,℃;

其中由于室内各非加热表面温度的不同,ft近似以面积加权平均温度表示 

ntnfFtFt; (6-7)

nF——房间各非地板表面面积,2m;

tt——室内各非地板表面温度,℃;

2) 对流换热量 

npjcdlttq (6-8)

c——对流换热系数,℃2/mW

nt——室内空气温度,℃;

夏季工况,冷却地板属于冷面朝上的自然对流换热,其对流换热系数为 lNuc (6-9)

2.058.0RaNu (6-10)

式中Nu——努谢尔特数;

Ra——瑞利准则数,PrGrRa,23ltgGr,Pr为普朗特准则数;

为容积膨胀系数,K/1;为运动粘度,sm/2;l为定型尺寸,m;t为wt与ft之差,

ft为远离壁流体温度,wt为壁温;

——导热系数,℃mW/

冬季工况dlq可采用下面简化计算 31.117.2npjdlttq

(6-11)

3) 辐射供暖地板表面复合换热系数以下式计算

npj

z

ttq

(6-12)

式中——复合换热系数,℃2/mW。

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号 测量参数 单位 第一次 数据 第二次 数据 第三次 数据 第四次 数据 平均值

1 系统水流量 sm/3

2 水侧换热器进水温度 ℃ 3 水侧换热器出水温度 ℃ 4 用户侧进水温度 ℃ 5 用户侧出水温度 ℃ 6 辐射板表面温度 ℃ 7 非地板表面温度 ℃ 8 室内空气温度 ℃ 9 压缩机运行电流 A 10 水泵运行电流 A

实验数据处理表 序号 测量参数 单 位 第一次数据 第二次数据 第三次数据 第四次数据 平均

1 水侧供热(冷)量 W

2 用户侧得热(冷)量 W 3 每米管供热量 W/m 4 地板辐射散热量 2/mW 5 地板与空气对流散热量 2/mW 6 地板总散热量 2/mW

7 复合换热系数 ℃2/mW 8 热泵性能系数 ——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 课程编号:12090161

一、 实验目的、性质 1. 观察旋风除尘器运行状况; 2. 掌握除尘器性能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3. 了解除尘器运行工况对其效率和阻力的影响。

二、 实验预习内容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下列内容 暖通空调教材“第9章 悬浮颗粒与有害气体净化”中“旋风除尘器”。 思考题:1.旋风除尘器的作用是什么? 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列举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的因素,并予以简单分析。

三、 实验装置 本实验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除尘器实验台上进行。该实验台结构如下:

1-旋风除尘器; 2-静压环;3-灰箱; 4-插扳阀; 5-测量断面位置

四、 实验内容与原理 1. 认识除尘器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