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中国的上班族到底有多累
中国大城市生活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大城市生活压力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并研究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探究中国大城市居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以及其对他们的影响。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应对这一问题。
一、调查背景调查对象:中国大城市居民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调查时间:2021年10月至11月二、调查结果经过对大城市居民的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调查结果:1.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是中国大城市居民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
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7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加班,其中53%的受访者每周至少加班3天。
工作压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家庭矛盾和社会关系紧张。
2.经济压力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压力是中国大城市居民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高昂的房价、物价和各种生活费用使大城市居民感到生活负担沉重。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月的收入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不得不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做出选择。
经济压力使得大城市居民无法真正享受生活,更难实现个人发展和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3.交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交通压力是居民生活中的另一个头疼问题。
长时间的上下班路程、拥堵的交通条件和不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居民每天都要面对交通困扰。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花费的时间在交通上超过2小时。
这无疑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4.环境压力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压力也是居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大城市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生活垃圾等。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到担忧的环境问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应对策略面对中国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1.优化工作环境提倡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减少加班现象。
同时,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员工福利,包括弹性工作制、假期福利等,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2021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2021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2021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序言调查背景:你是不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你是不是充满了厌倦情绪?曾经效率极高的你,现在是不是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而且身体疲惫?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说明你已面临工作倦怠的危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 (1976)等人,当时主要基于那些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人们的经历,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长年精力耗损,工作热诚容易逐渐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抱持负面态度的症候。
随着职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惊发现,诸多职场人士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为此,于2021年3月进行“2021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总体为中国的所有企业,以网上100万会员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邮件、电话邀请等方式邀请调查对象参加调查。
调查目的:1、进一步了解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基本状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2、通过对内在规律的深入挖掘,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方向引导。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从“情感衰竭状态”、“玩世不恭状态”、“个人成就感状态”三个维度展开,以便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现今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状况,共16道题目。
数据基本情况:截止2021年4月2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697份。
为什么人活着这么累

为什么人活着这么累1. 社会与工作压力1.1 996工作制与加班文化996工作制,即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在一些行业中已成为常态。
这种工作模式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根据《2020中国睡眠报告》,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82小时,比2013年的8小时50分钟减少了将近2小时。
其中,69.3%的年轻人晚上23点之后才会睡觉,长期缺少睡眠会导致慢性疲劳,出现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健康问题。
●在中国新闻周刊微博发起的一项投票中,互联网行业以绝对优势的票数牢牢占据“996工作制最普遍”首位,名列前茅的还有银行业和建筑业。
这表明996工作制在多个行业中普遍存在。
1.2 薪资焦虑与生活成本薪资焦虑和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是导致人们感到生活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5元,而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335元,生活成本的增加使得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水平而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一项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年轻人表示薪资增长速度跟不上生活成本的增长,这种薪资焦虑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1.3 社会竞争与个人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个人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人们感到累的原因之一。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
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被机器取代的风险,这给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和不确定性。
●一项针对职场人士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明显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同事之间的竞争,还来自于对新技术的适应和学习。
2. 生活方式与健康问题2.1 不规律作息与睡眠质量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睡眠质量的下降是现代人感到疲惫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作息时间越来越难以保持规律。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来源:深圳商报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她,每天下午6点准时下班,面对同事的疑问,毫无羞涩。
这个人就是日剧《我,到点下班》的女主。
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大概不可能,加班才是工作的常态。
和到点下班完全无关的是,我们甚至会因为加班失去朋友——展开剩余90%成名了还要加班维持生活——加班加到引发全民讨论……这个五一,你在加班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国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标准工时是每周40个小时;特殊情况下,也得保证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周的工时不能超过44个小时。
然而,我们都“违法”了。
梳理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没有一年是低于44小时上限的。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0小时,按照一周工作五天来算,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工作9.2个小时。
拒绝过劳?说说而已我们都在说“拒绝过劳”“我要下班”,但该加班的时候倒是毫不含糊。
据《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工资劳动者超时工作相当普遍,42.2%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其中,制造业从业者的情况最为严重,接近六成从业者每天超时工作。
报告也显示出:中国人每天有酬劳动平均时长为5.44小时,比以加班闻名的日本人还要更多一些。
不过,光是说工作时长,可能无法代表有效的工作时间。
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60%的网购行为都发生于日常上班时间,这个现象被称为“赛博摸鱼”。
加班导致效率低下?日本中京财经研究所此前的研究显示,超过70%的受调查企业承认,因加班而导致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的代价已超越额外工作带来的收益。
通过整理 OECD (经合组织)各国相关数据发现,工作时长和生产力似乎真的不成正比。
有些工作时间长的国家,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 GDP 反而更低。
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工作时间最短的德国、丹麦、挪威,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 GDP 都要比工作时间最长的墨西哥、韩国、智利高很多。
毕业工作后累成狗,加班熬夜是常态,这里面的三个专业有你吗?.doc

毕业工作后累成狗,加班熬夜是常态,这里面的三个专业有你吗?毕业工作后累成狗,加班熬夜是常态,这里面的三个专业有你吗?每当高考开始,也意味着新一批的大学毕业生们离校就业了,那么你有了解过那些专业是最辛苦的吗?专业不同,也意味着就业方向不同,在选择专业时就需要考虑到自己的今后就业问题,那么我们就盘点一下众人周知三大累成狗的专业!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出阿里的学生,很多都是从事了程序员这一很有前途的专业,不过程序员本来就是非常辛苦的一门职业,这种苦不是在肉体上表现,更多的是表现与心理,少年白头,发际线后移,身体损耗严重都可以说是程序员的代名词,因为长时间的加班熬夜,不仅消耗脑力心力,还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可以说是最辛苦的一门职业,程序员也最容易出现猝死的一门职业,可能工作着工作着,你的邻桌就不在了!临床医学医学类专业中,临床医学绝对是代表性专业,而医生本来就是非常辛苦的一门职业,每天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突发疾病病人,处理种种突发事件。
不仅需要保持全神贯注,更是要定点去巡查病人,可能一场手术就需要持续十几个小时,全神贯注的保持十几个小时,不仅耗心力,也很消耗医生的个人元气,加班更是常有之事,成为一名医生,那么就要有加班的觉悟!广告设计设计类职业本身就是加班熬夜的代名词,很多时候为了不使灵感流逝,不吃不喝熬夜加班的大有人在,而广告设计更是更为设计类职业首位猝死排行榜的榜首,就是因为广告设计不仅需要兼顾个人的灵光,更是需要经常与客户进行对接征询意见,要是客户不满意,随时都可能全部推翻重做也非常正常的,加班熬夜对于广告设计就犹如吃饭喝水那么的平常普遍,不过猝死的几率也是屡高不下!本文编辑:无言(本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1.形容上班累的经典说说累成狗2.加班累成狗的经典搞笑语录素材3.关于毕业的伤感随笔:毕业这年夏天4.我好累的经典伤感心情语录5.吃了冰淇淋的心情语录作中,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什么时候,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争当行家里手。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出炉

中国十大压力最大行业出炉360行,行行出状元。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压力,又有各类客观风险。
没有哪个职业是完全无风险轻松挣大钱。
现在从事一些特殊职业既有严峻的心理压力,也将面对强度极大的体力压力,这些职业表面风光无穷,其实背后辛酸无人知。
普遍研究发觉,领导层级越高,心身健康水平相对越低。
课题组对不同职业群体压力水平的统计分析证明了这一假设。
统计发觉,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治理中层为80分;领导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样治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样企业工人为59分。
据悉,此项调查冲破了国外将生活应激与工作应激相分离的老例,而是将二者综合进行研究。
据介绍,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使得来自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压力在中国人身上呈现不可区分的特点。
矿工职业压力指数:1矿工多为男性,他们的工作是与地球母亲打交道。
听说多数男性都有恋母情结,那么关于他们来讲,工作确实是一种享受。
既然如此,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便不幸遇上矿难,咱们的矿工也是情绪稳固的,家眷们也是淡定的,因此综合各项指标,矿工的压力指数为1,在本排行榜排名第十位。
下岗工人职业压力指数:2下岗工人的劳动强度固然高不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下岗了。
为了打发时刻,下岗工人有时候也干点轻松的活,比如送牛奶送报纸啦,或蹬个人力三轮什么的。
听说人力三轮在武汉叫做麻木。
你看,都麻木了,固然不感觉累啦。
目前,下岗工人最大的压力确实是物价了,面对电视上不断高涨的CPI,尽管之前不明白那是啥玩意,但鸡蛋6元一斤了,西红柿4元一个了,一碗面也要八块了,下岗职工懂了,原先这都是CPI涨了3%的结果。
尽管领的低保仍是那个数,只是大伙儿内心坚信专家的话,咱有年增加10%的GDP,即便CPI到5%也没关系,不阻碍生活的。
综合评定下岗职工的压力指数为2,在本排行榜排名第九。
小摊贩压力指数:3小摊贩是很自私的一种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往往置城市形象于不顾。
中国十大压力城市 中国白领加班城市排行榜

中国十大压力城市排名出炉这个在奥运期间曾被认为是国人骄傲的首都城市,其实却产生了急速的贫富分化。
本地人和一批高官高干、高技术人才稳稳的占据着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艺人、明星、企业家把持着有山有水的黄金郊区,只有一小撮环线区域被奇高的房价给分成了三类九等。
1、上海要说压力,第一个不得不提上海。
在这个将要崛起的东方金融中心,男人们的生活压力有目共睹。
无论是上海本地人强烈的排外情绪,还是日益高涨的购房压力,足以让男人们在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佝偻着的背更加弯曲。
甚至对于爱情,他们更是不敢想象在经济地位不稳的情况下能娶到一个上海老婆。
他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一点不亚于当年附在孙悟空身上的五指山。
2.北京这个在奥运期间曾被认为是国人骄傲的首都城市,其实却产生了急速的贫富分化。
本地人和一批高官高干、高技术人才稳稳的占据着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艺人、明星、企业家把持着有山有水的黄金郊区,只有一小撮环线区域被奇高的房价给分成了三类九等。
即使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北京爷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那贫嘴和悠闲的习性,更别说你是外地来的陌生爷们。
等你安营扎寨三代以后,或许这种情况能有所转机。
3.广州这个花都城市从名字上看起来似乎不应该被归例在里面,至少它也不会这么靠前。
但是事实上,这个城市却和北京一样,有着鲜明的贫富划分。
非洲人、外地人处在这个城市的边缘,除广州以外的广东人在中间,最后剩下广州人居高临下。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男人,拿着高薪,却也供着高房价,而且就连堵车,都将要实行上交拥堵费。
每天数以十万计的流动人口,让这个城市名副其实的成了打工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男人,60%怀着一个目的:赚了钱回家。
4.深圳之所以说深圳能这么靠前,是源于深圳这个城市的高节奏。
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你甚至几个月很难看到你邻居一面,大家就在工作、坐车、睡觉的三点中行色匆匆。
虽然这个外来人口占据一半以上的开放城市女多男少,但是对于男人来说,空虚和压力或许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极光大数据:通勤报告揭示十大城市通勤之苦 北京居首 界面新闻

极光大数据:通勤报告揭示十大城市通勤之苦北京居首界面新闻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无论你选择公共交通、自驾、打车、骑车、步行还是代步,都免不了经受日常通勤之苦。
通勤这件小事,不仅是影响着现代都市人生活幸福感的大事,更与很多城市愈加蔓延的“城市病”休戚相关。
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以2017年国内GDP排名top 10 城市作为城市通勤研究对象,从行业、人群、城市等维度深入解读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0个城市的通勤指数。
你和你所在城市的通勤时间处在什么水平,不如通过这份报告来一览究竟吧。
极光观点:·北京居民通勤最痛苦,平均通勤路程13.2km,平均用时达56分钟·武汉人民通勤最轻松,平均通勤路程为8.2km,97.7%的武汉人民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内·6%的广州通勤人口需要跨城通勤·中年男性最苦,平均通勤时间最长·深圳过半上班族通勤距离不超过5km·5%的上海通勤人口选择了反向通勤一、行业背景通勤指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为,是连接生活与工作的纽带。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居住地和工作地分离的现象愈加显著;“职住分离”现象意味着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增长。
城市的早晚高峰使得上班族候车等待时间增加,乘车拥挤和交通的潮汐式拥堵。
通勤问题不仅挤占了生活工作的时间和增加经济成本,而且影响工作的心情,降低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面对城市通勤带来的问题,各大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各种方案,如北京提出“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推进职住平衡发展”,杭州提出“构建都市区1小时通勤网络”。
二、不同人群城市通勤数据根据极光大数据iZone统计,在2017年GDP排名top 10城市中,男性通勤人群平均通勤路程为9.3公里,女性为8.6公里,男性通勤平均路程较女性长500米。
36-45岁的男性通勤人群通勤路程为10公里,是四个年龄层中通勤路程最长的年龄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告诉你:中国的上班族到底有多累
中国人一向自认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这一点不假,前一阵子网络上披露
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人均工作时长几乎是全世界最长的(2200小时),不仅早
已经实现了超英(1489小时)赶美(1610小时)的目标,也把我们的近邻,被
认为是世界上最任劳任怨的日本人(1758小时)抛在了身后。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质疑这份数据的准确性。一种有力的说法是,中国人虽
然工作时间长,但强度和效率并不高,很多时候存在“打酱油”、“磨洋工”的状
况。这个说法对小编是挺有说服力的,因为小编就是一个喜欢“上两分钟班、刷
三分钟朋友圈”的人……
但即便如此,一天工作12个小时后,小编仍然有精疲力竭的感觉。
那么,中国的上班族到底累不累呢?
1、疲劳水平
上图是世界上十个国家在疲劳指数上的数据。指数越高意味着越疲劳。中国
在这个榜单上排名第五,位置适中。纵观整个榜单,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东亚文化圈(或说儒家文化圈)的人,整体上要比西方国家更加疲劳——或许跟
东方人普遍信奉辛苦工作的人生准则有关系吧!
至于说如何解释瑞士人为什么那么疲劳……大概是因为他们国家山比较多,
出门经常要爬山的缘故吧
2、精神压力
本次调查的数据里没有直接描述工作强度的指标,不过“精神压力”这个指
标可以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在精神压力方面,两个“处女座”民族——日本和德国——毫无悬念的排名
榜首。在工作时保持强大的集中力和专注度,能够提升阐产出的效果和质量,但
也会对工作者本人的精神造成较高的压力。
中国上班族的精神压力水平跟韩国差不多,普遍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
国家。精神压力高,原因恐怕应当是多方面的。工作强度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而生活压力、社会习惯也对此影响不小。 认真观察一下北上广每天上班通勤的
人们脸上的神态,就知道今天对于他们来说也不会是轻松的一天!
3、平均心率
心率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位列此榜单最末的三个国家:瑞士、日
本、意大利。惊人的是,这三个国家还同时位列另外一个榜单的Top3——平均
寿命。日本和瑞士的人均寿命达到了惊人的83岁,排名世界前两位,而意大利
则以82岁紧随二者之后。
据研究显示,寿命和心率有较强的相关性。简单讲,心率低,则寿命长。若
一个成人的静息心率维持在70次/分或更低,在排除疾病干扰的情况下,他的
可预期寿命能达到80岁以上。日本、瑞士、意大利三国的平均心率水平都只有
每分钟60多次,在考虑了疾病的影响后,三国的平均寿命仍然能达到80岁。
而中国人在这个榜单上名列第二,仅次于韩国,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4、心脏抗压能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上班族的心脏健康水平如何吧。
日本人在这项指标上依然雄踞榜首,这也跟事实相吻合——日本是世界上心
血管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也是他们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而中国大陆在这项指标上显然落后于绝大多数国家,跟海峡对岸的台湾省人
民一起担任了班长、副班长的角色。据前几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心脑血
管发病率是日本人的75倍! 在日本,别说突发心脏疾病了,连高血压都是相对
罕见的疾病;而反观中国,高血压不仅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而且近年来还
越来越有年轻化的倾向。
看来,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水平真的亟待提升啊!
当然,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而对于每一位人来说,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
不过,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大前提。大家在为梦想
打拼的过程中,也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