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孤岛运行时基于逆变器的新型功率控制
逆变型微电源孤岛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逆变型微电源孤岛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胡雯;孙云莲
【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
【年(卷),期】2014(034)007
【摘要】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传统下垂控制依赖于下垂系数、网络的动态特性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前馈补偿对微电源和微电网其他部分进行动态解耦,以提高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采用小信号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增加了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算法来估计系统运行点,使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特性.该控制策略适用于多逆变型微电源并联运行和功率均分.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微电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微电网内部动态特性变化时,可以较快响应并能防止系统发生振荡.
【总页数】7页(P107-113)
【作者】胡雯;孙云莲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62
【相关文献】
1.基于逆变型微电源的低压微电网运行仿真分析 [J], 张继红;赵杰;吴振奎;宋文隽
2.正负双序独立控制策略下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不对称故障电流分析 [J], 常仲学;
杨忠礼;宋国兵;黄炜;库永恒;苏高峰;王新铭
3.不平衡情况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J], 陶维青;顾芝瑕;丁明;王乐勤;李嘉茜
4.基于逆变型微电源并联组网控制优化研究 [J], 杜中庆
5.不平衡情况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J], 陶维青;顾芝瑕;丁明;王乐勤;李嘉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电网的新型无差调频控制方法研究

微电网的新型无差调频控制方法研究颜湘武;王星海;王月茹【摘要】为了提高微网孤岛模式下的频率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无差调频控制方法.每台逆变器利用其本地及相邻逆变器的有功功率信息,结合带权值的平均一致迭代算法实现有功—频率的控制,其中权值矩阵根据局部度分配权值法确定.该方案可以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同时保证各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按照其额定容量成比例分配.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包含五台逆变器的微网仿真模型,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与有效性.%A distributed zero-error frequency regul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consensus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icrogrids' frequency quality when operated in islanded mode. Each inverter utilizes its local and neighbors' active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weighted average consensus iterative algorithm to realize active power and frequency control. The weight matrix is determined by the local-degree weights method. This strategy could realize zero-error frequency regulation and also guarantee proportional active power sharing among inverters according to the rated power capacities. A microgrid simulation model which includes five inverters is built using Matlab/Simulink.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us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its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17(045)02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微网;孤岛模式;一致性;无差调频;局部度分配权值法;有功功率分配【作者】颜湘武;王星海;王月茹【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正文语种】中文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1]。
基于U-I下垂的同步定频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U-I下垂的同步定频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研究刘韩奇;赵艳雷;徐化博;刘玥妤;赵肖雪;郭旭【摘要】微网孤岛运行时,由于微网中各输电线路表现为高R/X特性,导致采用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DG)有功无功耦合,难以按其各自的容量对功率进行合理分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U-I下垂的全逆变器型微网控制方法,用于微网孤岛运行时功率分配控制.每个全逆变器工作在电压控制模式下,经派克变换后的d轴和q轴电压根据d轴和q轴电流实现下垂控制,且同步相量测量(PMU)装置用来提供全局同步参考信号,消除了传统相角测量带来的误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对有功无功解耦控制,使功率在不同DG间合理分配,且保证了DG单元的即插即用性.【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9(042)007【总页数】6页(P139-144)【关键词】微电网;微型PMU;全逆变器;功率分配;下垂;全局同步;即插即用【作者】刘韩奇;赵艳雷;徐化博;刘玥妤;赵肖雪;郭旭【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8-34;TM7270 引言微网是分布式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未来建设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推进能源发展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现行微网控制方法有主从控制、对等控制和分层控制3 类。
基于主从控制的微网[1-2]在孤岛运行时,主控DG(Distributed Generation)采用V/f 控制,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其主要问题是对主控电源依赖性高,运行可靠性较低,一旦主电源本身或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整个微网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用于微网孤岛运行的新型功率控制方法

用于微网孤岛运行的新型功率控制方法王旭斌;李鹏;窦鹏冲;周泽远【摘要】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受到微网线路阻抗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功率精确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压微网孤岛运行模式下的新型有功-频率(P'-f)和无功-电压微分(Q'-d U/dt)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电压幅值变化率(dU/dt)的电压补偿控制方法来实现无功功率精确分配,同时可使系统电压保持在合理的稳定状态并保证相应的动态性能.小信号建模分析表明控制方程系数的匹配对系统瞬时响应影响较大,合理的参数设计有利于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对孤岛模式下不同的系统状态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4(034)006【总页数】8页(P122-128,134)【关键词】微网;Q'-d U/dt控制;电压控制;补偿;功率控制;下垂控制【作者】王旭斌;李鹏;窦鹏冲;周泽远【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10 引言在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逐渐受到关注,包含分布式电源、负载、储能和能量变换装置等的微网研究很快成为国内外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前沿课题之一[1-4]。
与常规的分布式电源直接并网相比,微网可灵活地将分布式电源与本地负荷组成为一个整体,通过柔性控制可以极大地降低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5-6]。
分布式电源主要通过灵活可控的电力电子装置与大电网相连,使得微网可以平滑过渡运行于并网和孤岛模式[7-8]。
如何控制微网中多个电力电子装置间的协调运行、实现微电源之间功率的合理分配是实现微网稳定运行的关键[9-11]。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网作为一种将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负荷等集成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网中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对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以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然后,重点分析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如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还将研究微网逆变器的组网特性,包括微网逆变器的并网特性、孤岛特性以及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特性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网逆变器在微网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微网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微网逆变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微网逆变器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核心设备,其基本原理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注入到微电网中,以实现对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支撑。
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逆变技术、控制技术、并网技术等。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直流侧、逆变桥、滤波器和交流侧组成。
直流侧接收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或储能系统(如电池)的直流电能。
逆变桥则通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逆变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使输出的交流电能满足电网的标准要求。
交流侧将经过滤波的交流电能注入到微电网中。
在控制策略方面,微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如脉宽调制(PWM)技术、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等,实现对逆变过程的精确控制。
光储微网系统并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

光储微网系统并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光储微网系统作为一种集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和微电网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光储微网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分布式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稳定运行,为现代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如何制定和优化光储微网系统在并网与孤岛模式下的运行控制策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光储微网系统在并网和孤岛模式下的运行控制策略。
通过对光储微网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探讨适合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控制策略。
文章将重点分析并网模式下光储微网系统的功率控制、电压和频率调节等问题,以及孤岛模式下系统的能量管理、负荷分配和稳定性保障等关键技术。
还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以实现光储微网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光储微网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二、光储微网系统结构及特点光储微网系统是一种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微电网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其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能量管理单元和微电网控制单元。
光伏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是光储微网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光伏阵列通常由多个光伏组件串联和并联组成,以满足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电能输出需求。
储能单元:储能单元是光储微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存储光伏发电单元产生的多余电能。
储能单元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以实现电能的高效存储和快速释放。
能量管理单元:能量管理单元是光储微网系统的“大脑”,负责实时监测和预测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电能需求和供给情况,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
用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逆变电源控制方法

用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逆变电源控制方法吴蓓蓓;苏建徽;张军军;朱丹【摘要】阐述了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对逆变电源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的逆变电源控制策略,并借鉴传统电力系统中频率及电压幅值控制方法,设计了微网系统的功率平衡及频率幅值控制方法.文中采用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实现负荷有功功率变化时所有微源间变化功率的合理分配,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电压调节器通过调节励磁电压,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实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最后,对孤岛运行模式下切/增负荷进行了仿真,证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erters in island and presented a new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mechanical model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 By learn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s of power system frequency and voltage amplitude, the control methods of power balance and frequency amplitude in microgrid were designed. In the article, first and second frequency regulation realized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al active power among all the microgrid sources when the power of load varied and maintained frequency stability. Voltage regulator maintained the stability of output voltage and achieved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for reactive power by adjusting the excitation voltage.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in the paper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ng the load changes in islanded operation.【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1(023)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微网;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调节;电压调节;功率平衡【作者】吴蓓蓓;苏建徽;张军军;朱丹【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230009;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03;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230009;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03;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合肥,230009;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7近年来,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其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孤岛运行微网有功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负荷控 制 的概念 l 中引入 了需 求 响应 的概念 , 5文 ] 提 出 了 以微 网经济 收 益最 优 为 目标 . 及 可 中 断负 荷 计
断补 偿 费 用 : 微 网调度 中断 , ② 需计 及 中断 补偿 费 用 ; 运行中, ③ 需缴 纳 电费 。
( )忽 略后 备 电源初 始安装 费用 ,只计及 燃料 3
江
苏
电
机
工
程
第 3 卷 第 3期 O 7
Ja g u Elc r a g n e i g in s e t c l i En i e rn
孤 岛运行微 网有 功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邹 文 , 福保 , 涛 , 卫 国 吴 施 赫
( 国网 电力科 学研 究 院 , 苏 南 京 2 0 0 ) 江 1 0 3
中 图 分 类 号 :M7 7 T 2
文献 标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0 6 (0 10 —0 70 10 — 6 52 1 )3 0 0 — 4
微 网是 从 系 统 的角 度 将 分 布式 发 电 ( G) 负 D 与 荷 组成单 一 的可控 单元 … 微 网 中的电源 多为 微 电 源. 包括 光 伏 电 池 、 力 发 电机 、 料 电池 、 型燃 风 燃 微
21 仅 计及 可 中断 负荷管 理 .
1 可 中断 负 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2011年1月电源学报Journal of Power SupplyNo.1Jan.2011微网孤岛运行时基于逆变器的新型功率控制张轩,刘进军(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摘要:提出了一种在微网孤岛运行下逆变器无信号线功率分配的新型控制策略———动态功率平衡。
当微网被动或主动地与上级电网断开时,微网会处于孤岛工作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逆变器连接的电源则表现为电压源,其幅度和频率则通过下垂特性得到控制。
然而,当负载重载或轻载时,这种下垂特性会产生大的频率偏移;平缓的下垂特性可以避免频率的过大偏差,但却使得逆变器之间难以功率分配。
与传统的下垂控制相比,通过动态地改变大容量逆变器中下垂曲线的位置,动态下垂曲线控制则可将系统频率控制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这样不但使得微网中大部分电源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在负载降低时也能充分利用新能源发电,同时这些逆变器仍可以保持原有的功率分配特性。
文中还给出了控制方法的分析与设计。
通过应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此种控制方法。
关键词:微网;逆变器;下垂控制中图分类号:TM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CN12-1420(2011)01-0038-051引言近年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不断发展对现有的电力市场带来了益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
分布式能源的管理与控制技术的进步为微网的形成铺平了道路[1]。
微网是一种由分布式电源和负载构成的,有能力独立运行的配电网系统[2]。
微网可以平滑地过渡并运行于如下两种方式[3,4]:正常并网模式———微网与一主干中压电网相连,既可以向电网输送能量,也可以从电网中获得能量。
紧急模式———微网与上级电网断开,独立运行。
大多数分布式能源由于其特性,不能直接接入微网。
因此,需要电力电子接口(dc/ac或ac/dc/ac)从而使逆变器控制成为微网运行的关键[3,5]。
在文献[6,7]中,已经通过试验验证了微网孤岛运行及重新连网技术,并且展示了逆变器在该过程中如何自动地将控制模式由电流源型转换为下垂控制特性。
但微网一般运行在低压配电网中,这样线路就不能近似为一纯电感,而有着较高的R/L比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频率-有功(P-f)、幅值-无功(Q-U)下垂特性就必须有所修正[8~10]。
通过以上修正,传统的下垂特性在纯阻性电路下变为频率-无功、幅值-有功下垂特性,在高R/L 比值下则变为P-P’-f和Q-Q’-U下垂特性。
这样,只要知道传输线路的阻抗特性,就可以精确地控制微网中逆变器之间的功率分配。
但负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频率大幅偏移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依然存在。
在文献[11]中,这种问题得到了关注,但解决的方法是通过信号传输线从微网的总控制器中发出指令来设置某些逆变器的工作点,而不是对逆变器的无传输线独立控制。
在本文中,用于微网孤岛模式下逆变器并联的一种新型的无传输线动态下垂控制策略被提出。
通过动态地改变某类逆变器的下垂曲线位置,将频率偏移控制到了设定的范围内,极大地增强了微网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首先对这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计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 仿真对这种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2理论分析2.1传统的下垂控制收稿日期:2010-05-31作者简介:张轩(1986-),男,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
E-mail:xuan.zhang@对于如图1所示的输电线,从A点流入的有功P和无功Q可由下式表示:(1)(2)图1通过传输线的有功与无功功率在一般的线路长度下,传输线两端的电压相差δ很小,因此有sinδ≈δ,cosδ≈1,则上式可等效为:(3)(4)式(3)、式(4)说明了在纯感性传输线下,传输的有功功率的大小由端电压相位差δ决定,而无功功率的大小则由端电压的幅值差决定。
而对频率的控制可以自动地控制相角。
因此,如果负载消耗的有功和无功确定的话,微网中逆变器电源的电压频率和幅值就被确定了。
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传统的P-f和Q-U下垂特性:(5)(6)其中f0和U0分别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额定频率和幅度。
而P0和Q0则分别为逆变器输出的额定有功和无功。
k p和k q分别为有功-频率下垂特性斜率和无功-幅值下垂特性斜率。
逆变器输出电压功率的下垂特性可以由图(2)表示。
图2P-f与Q-U下垂特性2.2新型动态有功管理图3所示为两台逆变器的P-f下垂控制。
在图3(a)中,对A1和A2两点输出电压的频率通过图3(c)所示的控制框图来实现。
在图3(b)中,曲线sum 为逆变器inv1和inv2输出的总功率与频率的下垂特性,当负载从“load0”变为“load1”,系统的频率会从f0移至f1。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使得逆变器之间有好的功率分配特性。
但是当f1距f0较远时,会对负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整个系统不稳定。
(a)两台逆变器并联电路(b)逆变器与负载的功率频率特性(c)下垂控制框图图3P-f下垂特性用于逆变器并联当频率上升或下降到设定的阈值时,如50.0±0.2Hz,通过改变P-f下垂曲线的位置,则可以使频率重新回到50.0Hz。
如图4(a)所示,在初始状态,逆变器和负载的P-f曲线分别为曲线a和L0,当负载突增时,负载的P-f曲线变为L1,所以逆变器的工作点开始从A向C移动。
但当工作点移动至B点时,出于对系统稳定性的考虑,系统频率不能再降低。
这时P-f曲线开始由a向a',a'',a'''…移动,在张轩,等:微网孤岛运行时基于逆变器的新型功率控制第1期39电源学报总第33期这期间,工作点由B向D移动。
当下垂曲线由a移至b的同时,逆变器的工作点也由B点到达D点,这样形成最终的P-f曲线,并且系统的频率重新回到了50.0Hz。
在此之后,当负载再发生变化时,只要不使得频率变动再次超过阈值,逆变器之间仍由传统的方式分配功率。
a原理图b控制框图图4动态有功管理示意图这种动态能量管理的控制框图由图4(b)所示,其中H(s)为调节器,S为开关。
当|Δf|达到阈值时,开关S闭合。
通过调节Δf可以得到δP,这样就改变了P-f曲线的位置,最终的曲线可由下式表示。
(7)3系统实现当微网处于孤岛模式下,微网中什么样的逆变器可以应用这种动态有功管理?在对确定的逆变器进行控制时,如何控制开关S的开通和关断时刻?当调节器进行调节时,如何使系统频率重新回到50.0Hz?这一节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3.1对逆变器的选择微网的运行由几个基本技术构成。
这些包括:分布式发电(DG)、分布式储能(DS)、连网开关以及系统控制[2]。
其中,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都需要通过逆变器才能与微网连接。
在分布式储能技术中,储能能力可分为中长期能量需要和短期能量需要。
由于这种新型动态有功管理的特性,逆变器需要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其输出功率和较大的能量密度。
因此这种控制策略可应用于微网中提供中长期能量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其输出功率由自然环境决定,但当由负载下降有需要动态有功管理时,分布式发电系统仍可参与,其多余的能量可提供至与之相连或相近的储能系统。
3.2开关及调节器的设计开关的控制框图如图5所示,ABS表示求绝对值,ABS输出后的框图中横坐标表示频率偏差的绝对值,纵坐标表示开关的状态,1为开通,0为关断。
其功用为当负载的大幅变化使得系统的频率偏移高于或达到设定的0.2Hz时[12],开关S闭合,这时P-f曲线的位置开始移动。
当输出功率与负载在50.0Hz处平衡时,开关S断开。
图5对开关S的控制当P-f曲线开始移动时,调节器H(s)的目的是使频率偏移为零。
调节器可表述为如下形式:(8)式中:k1表示积分系数;k2表示比例系数;s为传递函数自变量。
调节器的效果可由图6说明。
图6调节器H(s)对Δf的作用40张轩,等:微网孤岛运行时基于逆变器的新型功率控制第1期4仿真验证本文中应用图3(a)的电路拓扑,以及图7所示的控制方式进行仿真验证,仿真软件为PSCAD/ EMTDC,其中电路主要参数列于表1中。
首先对传统的功率下垂控制进行了仿真,然后用动态有功管理进行控制,并将二者进行比较。
表1两逆变器的P-f控制参数P o(W)f o(Hz)k p(W/0.1Hz)逆变器130050200逆变器220050200图7两台逆变器并联控制框图图8为在传统P-f下垂控制下负载变动所引起的频率变动,其中上部分P1为第一台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P2为第二台逆变器的输出有功功率,P load 为负载吸收的总有功功率,单位为兆瓦;下部分f1为第一台逆变器的输出频率,f2为第二台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单位为赫兹。
在0.1s后系统稳定,在0.3 s时,负载增加,两台逆变器按比例分配负载功率,系统频率降至49.92Hz,在0.7s时,负载再次增加,这时系统频率再次下降,低于频率的设定下限49.8 Hz。
图8传统P-f下垂控制的仿真结果图9为对其中一台逆变器进行动态有功管理后的P-f特性,各变量意义同图(8)。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7s负载又一次增加时,频率下降,当被控制的逆变器频率(f)降至49.8Hz时,频率回升,最终在1.2s处使得整个系统的频率恢复至50.0Hz,在1.5s处负载又一次发生变化,逆变器之间又可以按比例分配负载。
图9采用动态有功管理的仿真结果5结语本文提出了针对微网孤岛运行时的一种新型控制策略———动态功率平衡。
通过动态地调整微网中某些逆变器的P-f曲线位置,使得在负载波动时大部分电源工作在额定功率附近,尤其使新能源电源在负载降低时仍保持高功率输出,并缓解了逆变器间好的功率分配特性与大的频率偏移之间的矛盾。
显著改善了负载大范围波动时的微网稳定性。
本文对应用该控制策略的逆变器类型,以及控制思41电源学报总第33期想和设计思路均进行了论述。
并通过仿真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Nigim K A,Wei-Jen Lee.Micro Grid Integ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2007.IEEE24-28June2007Page(s):1-6. [2]Kroposki B,Lasseter R,Ise T,Morozumi S,PapatlianassiouS,Hatziargyriou N.Making microgrids work.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IEEE Volume6,Issue3,May-June 2008Page(s):40-53.[3]Katiraei F,Iravani R,Hatziargyriou N,Dimeas A.Micro-grids Management.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IEEE Volume6,Issue3,May-June2008Page(s):54-65. [4]Pecas Lopes J A,Moreira C L,Madureira A G.Definingcontrol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microgrids islanded opera-tion.Power Tech,2005IEEE Russia27-30June2005 Page(s):1-7[5]Chandorkar M C,Divan D M,Adapa R.Control of parallelconnected inverters in standalone AC supply systems.In-dustry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29,Is-sue1,Part1,Jan.-Feb.1993Page(s):136-143.[6]Guerrero Josep M,Berbel Nestor,Matas Jose,Sosa Jorge L,de Vicuna Luis Garcia.Droop Control Method with Virtual Output Impedance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s in a Microgrid.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APEC2007-Twenty Second An-nual IEEE Feb.252007-March12007Page(s):1126-1132.[7]Loix T,De Brabandere K,Driesen J,Belmans R.A Three-Phase Voltage and Frequency Droop Control Scheme for Parallel Inverters.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2007.IECON2007.33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5-8 Nov.2007Page(s):1662-1667.[8]Laaksonen H,Saari P,Komulainen R.Voltage and fre-quency control of inverter based weak LV network micro-grid.Future Power Systems,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18-18Nov.2005Page(s):pp.-6.[9]Guerrero J M,Matas J,Luis Garcia de Vicuna,Castilla M,Miret J.Decentralized Control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verters Using Resistive Output Impedance.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54,Issue2,April2007Page(s):994-1004. [10]De Brabandere K,Bolsens B,Van den Keybus J,WoyteA,Driesen J,Belmans R.A Voltage and Frequency Droop Control Method for Parallel Inverters.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22,Issue4,July 2007Page(s):1107-1115.[11]Gil N J,Lopes J A P.Hierarchical Frequency ControlScheme for Islanded Multi-Microgrids Operation.Power Tech,2007IEEE Lausanne1-5July2007Page(s):473-478.[12](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S].A Novel Power Distribution Strategy for Parallel Invertersin Islanded Mode MicrogridZHANG Xuan,LIU Jin-jun(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Shanxi710049,China)Abs tra ct:A novel wireless load-sharing control strategy,active droop positioning,for islanding parallel inverters in an ac-distributed system is presented.Normally,the microgrid is intended to operate in islanded mode when the disconnection from the upstream MV network occurs.Thus,the inverter-interfaced microsources acts as a voltage source,with the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 output voltage controlled through droops.However,under overload or underload circumstances,this droop characteristic may lead to large frequency deviation.The mild droop characteristic can avoid large deviation,but it is hard to realize a good power sharing among pared to conventional droop control method,by automatically changing the droop position of some large capacity microsources,the proposed strategy can bind the system frequency deviations in an endurable range.Under this control strategy,almost all the micro sources in the microgrid can work around rated power,when the load reduces dramatically,the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like wind power and solar power)can also be taken full advantage.Th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design procedure are provided.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strategy.Keywords:microgrid;inverter;droop control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