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复现的跨句衔接功能和翻译

合集下载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2012.03学教育82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罗敏(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067)[摘要]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衔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分析探讨了几种常见的词汇衔接手段,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篇;词汇衔接;复现;同现词汇是语言最小的意义单位,是构成语篇的最基本要素。

众多的词汇不是无意识的简单堆砌在一起,而是通过语义选择、组织和聚合形成语篇的。

词汇衔接通过使用一些相互之间存在意义关联的词语,建立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从而保证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本文旨在依据衔接理论,结合英语语篇中的实例,探讨几种常见的词汇衔接手段以及词汇衔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衔接理论韩礼德(Halliday )于1964年首次提出衔接(cohesion )的概念,1976年韩礼德(Halliday )和哈桑(Hasan )合著出版了《英语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1976)一书。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

在书中他们多次提到,衔接是一种语义上的联系,指的是语篇中的不同成分在意义上有所联系的现象。

如果语篇某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指出语境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篇连贯有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霍依认为,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的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是创造语篇的主要手段。

胡壮麟扩大了衔接的范围,把及物性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同时提出了音系层的衔接手段,从而把语调、语音模式纳入衔接范围。

张德禄认为衔接关系不仅存在于语篇内部,也存在于语篇和情景语境之间。

因此他提出了篇内衔接与篇外衔接、显性衔接与隐形衔接这两对概念。

二、词汇衔接韩礼德和哈桑将英语的词汇衔接归纳为两大类:复现关系(reiteration )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 )。

试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_魏薇

试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_魏薇

试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魏 薇 刘明东(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衔接即存在于篇章内部,能够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

本文试图从篇章层次上讨论词语之间的关系,包括词汇衔接的定义、种类以及对于语篇连贯的意义。

同时也涉及词汇衔接的汉英翻译问题。

关键词:词汇衔接 语篇 连贯 翻译A bstract:Cohesion is the local coherence relations between adjacent sentences in discourse.This paper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lexical cohesion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definition,the types and its function to discourse coherence.Also it concerns with the CE translation of lexical cohesion.Key words:lexical cohesion discourse coherence translation 一、引言衔接是产生语篇的必要(尽管不充分)的条件(Cohesion is a necessary though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text.)。

正确理解衔接对于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十分重要。

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应该说对这一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当属Hallida y&Hasan,因为他们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在1976年出版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

Hallida y&Hasan认为决定一系列句子能否组成语篇(text)主要取决于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并以此产生语篇性(texture)。

他们还认为语篇的连贯表现为两个方面:在情景方面是连贯的,由此表现出语域的一致性(register con-sistency);在语篇本体上是连贯的,所以是衔接的(cohesive)。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

汉英语篇翻译中的连贯与衔接发表时间:2017-09-05T10:57:13.0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下作者:韩婷[导读] 翻译是一项具有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特点的语言实践活动。

(中北大学,山西太原 030051)摘要:翻译应以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重新建构原语的语篇连贯,必须尽可能保持其语言连贯和文化连贯,从而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关键词:语篇翻译;衔接;连贯翻译是一项具有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特点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语篇连贯是一个宏观的语义概念,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篇衔接”的概念。

自20世纪80年代,系统功能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传入中国并逐渐得到重视,国内很多学者(如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也将其用于语篇分析,而对语篇衔接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也已产生不少研究成果。

一、语篇与翻译1、语篇与翻译的准确性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以词、词组、句子为翻译单位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以词和句子为翻译单位,有时会导致原语的连贯性不能在译入语中得到体现,往往只注意到了单个词与句子的准确。

以语篇为翻译单位,译者才能在把握原文语篇连贯性的基础上,在译文中努力再现语篇的连贯性,从而更加有助于译语读者正确地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而对这种差异的弥补则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而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是受其翻译标准影响的。

以语篇为翻译单位,就要求译者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

2、语篇与翻译的自然性翻译除了对准确性有要求之外,翻译中另外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保证译文的自然。

译文的自然性表现在译语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语篇连贯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有其外在形式上的表现。

如果译者从语篇的角度上考虑的话,就会跳过词对词,句对句的框框,按照符合译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来对原语做恰当的处理,从而保证译文的流畅自然。

训练词汇复现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

训练词汇复现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

1212021年40期总第584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词汇复现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丰富性和连贯性。

本文从培养学生词汇复现运用能力出发,提出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连贯性。

【关键词】词汇复现;能力训练;书面表达;连贯性【作者简介】邓慧,贵港市高级中学。

【基金项目】市区级课题“基于衔接与连贯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20XKJG037)。

训练词汇复现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文/邓 慧一、 引言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连贯性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的一部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必修的表达性技能方面,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建立逻辑关系;在选择性必修的表达技能方面提出,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衔接连贯指上下句或前后段落在意义上的贯通、衔接与照应,使整个语篇浑然一体。

实现语篇衔接语连贯的手段有指称、替代、省略、词汇衔接与逻辑连接词。

词汇衔接包括词汇复现、词汇同现与搭配。

然而,在目前的书面表达衔接与连贯性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了词汇衔接,特别是词汇复现在书面表达的衔接与连贯性的重要作用。

二、词汇复现的内涵词汇复现是指一个词项以重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或者概括词的方式在同一语篇中重复出现,但这些词通常不受词形、词性和单复数形式的限制。

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基础之一。

我们的研究力图通过循序渐进的严密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词汇复现的衔接连贯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三、 训练英语写作词汇复现能力的教学实践写作词汇复现能力需经过循序渐进、严密训练才能形成。

我们经过基础概念教学之后,可以通过基础与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词汇复现能力。

1.基础训练。

通过词汇复现的基本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词汇复现的基本功能,掌握基本用法,为综合运用打下基础。

词汇衔接模式及其在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衔接模式及其在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衔接模式及其在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衔接模式是一种在注重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汉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益方法。

词汇衔接模式能够帮助学习者巧妙地处理汉语文本中的复杂词汇,进而激发学习者的汉语阅读能力,以及在学习者中引发关于汉语文本内容的更深层的反思。

首先,词汇衔接模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他们读到的文本。

它有助于建立一个中心词,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词语的意思,进而有助于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通过把若干相关的词汇以视觉布局形式展现,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通过联想、比较、猜测等认知过程得到最终把握词语意思等等。

其次,词汇衔接模式在汉语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用汉语来组织自己的思维。

词汇衔接技术有助于学习者分解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能够运用汉语合理构建语言表述,有效促进学习者汉语阅读理解,即经过拆解、定格、连线和理解,以丰富的信息量实现语言理解。

再者,通过词汇衔接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可以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增强学习者的汉语阅读能力。

学习者可以利用这种模式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运用技巧解决难点文本的理解,建立起处理复杂词汇及文本时良好的认知策略。

英语新闻语篇词汇复现手段

英语新闻语篇词汇复现手段

英语新闻语篇词汇复现手段马建奎【摘要】新闻文本是普通公众了解最新时事资讯最便捷的媒介,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之间的通达关系有助于读者迅捷而深度地解读语篇。

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最常见最重要的手段,文章从篇章语言学的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视角探析了英语新闻语篇的词汇复现手段。

%News text is the most convenient mass media for the common public to be informed of the latest current affairs and a remarka- ble exponential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exical cohesion and textual coherence is of great assistance for the efficient and deepened construal of English news texts. The paper, from of perspective of lexical cohesion and textual coherence, explores and analyses the method and function of lexical reiteration in English news texts, which serves as the commone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device of lexical cohesion.【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2)001【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新闻英语语篇;衔接;连贯;复现【作者】马建奎【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2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资讯的主要途径,新闻报道包罗万象,每日新闻语篇浩如烟海。

英汉科技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

英汉科技语篇词汇衔接模式对比

句子特征 。而 最令人 瞩 目、最被 人们广泛 接受的 ,是 韩礼德 和哈桑( ld y& Haa l 7 ) Hal a i sn 9 6 。篇 章中构成语义衔接 的语 法 与 同汇手 段共 有五 类 ,这 便是 在韩 礼 德和 哈桑 所说 的五 种 t 狭义 的) 接 ,即照应( ee n e ' 衔 R f e c) r 替代( u s tt n 、省 略 S b tui ) i o ( lp i 、连接( o jnt n和词 汇衔接( e i l h so ) El s ) i s C nu ci ) o L xc ein。 a Co
=、侯易的语篇词汇模式
有 同指关系 ,并 目互相 释义才可 以算作复 现 ,或者两个词汇 语 篇 巾 的 词 汇模 式 主要 指 词 项 的 复 现 情 况 。 词 项 的 项 目存在上下义 关系但 在同一个语 篇 中所 指相同才能算作复
复现形 式 主要 有 以下九 大类 : 单 词汇 重复 (i peL xa 简 Sm l e i 现 。 l R pt i ) e e t n 、复杂词 汇重复( o pe e i l e e t n 、简 io C m l L x a R p ti ) x c io 人称代 词 、指示代 词和其 他替代性词 语 ,只有与语篇 中 单共 同转 释( m l m r l a p r e 、简单部分转释(i pe 的名词形成跨句 同指照 应时才算 复现 ,但 在句中作限定语 的 S p u a pr ha ) i e a s S l m p r a aa h ae 、反义 性 复杂转释 ( tn mo sc mpe 不算 ,因为受它们限定 的中心 名词可能 同时也与语篇 中的其 at l rp r s) i p Ano y u o lx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摘要: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

本文结合Halliday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提出一种更完整的词汇衔接模式,并以演讲片段为例分析,指出词汇衔接在英语演讲语篇中是增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衔接连贯词汇衔接演讲1.引言语篇连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衔接,包括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一种主要方式。

近年来很多人都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很少有人把它们放到演讲的语篇中去分析。

演讲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讲语篇的连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试从分析几个演讲片段的词汇衔接现象,阐述词汇衔接的作用及其在演讲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2.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an认为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关系决定了一系列句子能否组成语篇。

他们于1976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标志着衔接理论的正式创立。

在书中,他们把衔接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并且明确指出“衔接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

这种联系在句内句际都可以存在,但是句际衔接不同于句内衔接,它能使句子之间产生强烈的语义联系,使一群句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此外,Hoey指出在Halliday和Hasan的文本分析中词汇衔接占了很大部分,因为词汇衔接是可以形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手段,词汇可以同不止一个词汇发生联系,所以研究语篇的衔接在许多情况下就注重研究词汇衔接。

然而,对于衔接和连贯的关系,语言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衔接并不是语篇连贯的唯一条件,有时在没有衔接点的情况下,语篇也可以是连贯的。

当语言使用者处在统一的语境中,拥有相通的文化背景知识,语篇在没有衔接点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保持连贯的,因为语境及语言使用者的共有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填补语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在意义上存在的空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 第3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6,No.3

2007年6月JournalofDalianMaritim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Jun.2007

词汇复现的跨句衔接功能和翻译Ξ罗林泉(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135)摘要:以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的著名畅销小说《荆棘鸟》的片段及其译文为例,阐述词汇复现的跨句

衔接功能,并对译文在此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修正。关键词:

《荆棘鸟》;语篇;词汇复现;跨句衔接;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27031(2007)0320106205

Cross2sentencecohesivefunctionofreiterationandtranslation

LUOLin2quan(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ghaiMaritimeUniv.,Shanghai200135,China)Abstract:Takinganextractfromthebestseller“TheThornBird”bytheAustralianauthorColleenMcCullough,thispapergivesanaccountofthecohesivefunctionthatreiterationplaysinorganizingtext,andattemptstomakeananalysisandcorrectionofthemistakesduetoeithernegligenceorignoranceofthisfacetoflanguageinthetranslatedversion.Keywords:TheThornBird;text;reiteration;cross2sentencelink;translation

一、引 言20世纪70年代初期语篇分析刚刚兴起时,国外一些著名语言学家就发表了关于衔接的重要著作。论及衔接最著名的著作是Halliday和Hasan的《英语的衔接》[1]。他们认为语篇织体(texture)是由语篇中表示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词项构成的,衔接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他学者如MichaelHoey尽管在衔接的分类和词汇衔接的语篇功能方面与前者持不同见解,但也认为词汇衔接在语章组织(textorganization)方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2]。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词汇衔接的语篇功能理论,说明词汇衔接,尤其是词汇复现所体现的衔接不仅可以跨越句子甚至可以跨越段落,因此其跨句衔接功能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翻译中对这一语篇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则关系到译语语篇是否与源语语篇一样是一个语义连贯的整体。 二、词汇衔接语篇中跨越小句或句子的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有意义联系时就产生了词汇衔接,换言之,词汇衔接是指通过词汇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衔接链,从而达到语篇的语义连贯。Hoey认为,

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词汇关系而非语法产物,词汇关系是唯一有系统地构成多重关系的衔接方式,词汇衔接是创造语篇织体的主要手段。[2]Hal2

liday和Hasan对7篇不同类型语篇中的各种衔接手段的分析结果表明,如果衔接不算在内,由词汇构成的衔接纽带占近50%。[1]他们将词汇衔接分为两种:复现和同现。复现包括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泛义词等的重复。例1 (1)Athisfeet,now,wereantstrickling

backwithpinkfragmentsintheirmouths,andtherewasafreshacidsmellinhisnose.(2)Hesternlycon2trolledtheuselesslyconvulsingmusclesofhisempty

Ξ收稿日期:2006211221

作者简介:罗林泉(1961-),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E2mail:llinquan@hotmail.comstomach,andremindedhimselfthattheantsmusteattoo!在这里,第(1)句中的ants与第(2)句中的ants属于词的重复。下面是一个使用同义词产生衔接的例子:例2 Thesoldierantsformedtheflanks;theworkerswereinthemiddle.在这里,workers是soldierants的同义词。在下面的例句中,可以看到词的上下义关系、泛义词构成的衔接。例3 (1)Hebentoverthebonesandtouchedthesocketsintheskull:thatwaswheretheeyeswere,hethoughtincredulously,rememberingtheliquiddarkeyesofabuck.(2)Thatmorning,perhapsanhourago,thissmallcreaturehadbeensteppingproudandfreethroughthebush,fellingthechillonitsskinevenashehimselfhaddone,exhilaratedbyit.(3)Proudlysteppingtheearth,friskingaprettywhitetale,ithadsniffedthecoldmorningair.(4)Walkinglikekingsandconquerorsithadmovedfreelythroughthisbush,whereeachbladeofgrassgrewforitalone,andwheretheriverranpuresparklingwaterforittodrink.(5)Andthen—whathadhappened?Suchasureswift2foot2edthingcouldsurelynotbetrappedbyaswarmofants.在例3中,第(2)句中的creature是第(1)句中的buck的上义词,而第(5)句中的thing是泛义词。三个相邻段落中的三个表达相同意义的词项形成一个衔接链,构成一个语义完整的语篇。 三、词汇的跨句衔接功能1.语义的连贯在实现语篇功能的5个主要衔接手段,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中,词汇是形成语篇的最基本的要素。语篇的成篇过程是集字成句—集句成段—集段成篇的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汇在跨越小句或句子的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换言之,词汇在语篇中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链条,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胡壮麟的定义是:“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3]据此,词汇语义的重复、组合搭配和种种关系都可以统称为语义的重复同现。词语的复现无论是不是同义复现,其形式上相关的特征都注定了各复现项之间的同源关系,衔接因此而生。王东风指出英语词汇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多义性,一个词在语篇中的词义往往是建立在这个词和其他词的关系上,只有重构该词与相关词语的连贯关系,才可以成功地解读和体现该词的词义,而上述这两种关系就像是两条衔接链在语义的维面上把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有序地连贯成一个有机的语义整体。[4]

2.复现关系词汇复现是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同一语篇中反复出现[3]。首先,就交际目的而言,人们所讲的每一句话不可能都是新信息,需要不时地加以重复,尤其是句中的关键词。其次,从修辞方面考虑,人们对所传递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可能完全一样,有必要借助词汇复现以突出某个(或某些)信息。再次,从语篇关联和信息交流的效率出发,人们常常通过词汇复现关系来实现语篇结构的衔接和语义信息的连贯。作为一种衔接方式,词汇复现用于体现语篇中的句际语义关系。如果说句内或两个相邻小句之间的词汇复现手段主要用于表达避免重复、强调等概念的话,跨句词汇复现,尤其是当两个同义词之间的距离较大或当它们出现在相邻的段落中时,其主要衔接功能就是保持语篇语义上的连贯和体现作者的话语意图。由于跨句复现词汇之间的距离远,有的指称关系不明显,往往被译者忽视,继而产生语义不连贯,原文作者的意图得不到体现的译文。

四、语篇与翻译原文作者所代表的源语文化的思维模式以衔接这个成篇形式在原文中得以呈现,而译语文化的思维模式则由译者通过译文来反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从原文读者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思维模式,然后按照译语文化思维模式构建译语语篇。“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关系重构的过程:译者用目标语体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实际上是对原文固有语篇关系的重构。无论是从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还是从文体学、诗学、叙事学上看,意义都是一种关系。”[4]这就要求译者对源语和译语的行文方式的异同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以便在两个不同的语篇之间,确切地说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之间

701第3期 罗林泉:词汇复现的跨句衔接功能和翻译 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转换机制。对源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和连贯结构的认识,以及对译语语篇的连贯性的实现,是翻译操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译者在理解和着手翻译原文语篇时,确定原文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首先原文语篇内部各个部分在意义上是相互联系,即衔接的。这是语篇连贯的基本条件。其次,语篇的衔接形成的语义网络形成一个语义整体。这个整体应该是完整的,没有漏洞、空缺和矛盾。

五、实例分析本文选用一篇文学语篇,从语义连贯的角度分别对语篇中名词复现的跨句衔接功能及其在翻译中语义连贯重构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讨论的重点是跨句重复和跨句同义词的衔接功能。源语语篇摘自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的著名畅销小说《荆棘鸟》,译者是曾胡,由译林出版社出版。Frankthrewtheshoehissingintocoldwaterandstraightenedhisback;itdidn’tachthesedays,soperhapshewasusedtosmithying...Hisshirtlayonaheapofstrawinthecorner;heploddedacrosstoitandstoodforamomentstaringatthesplinteringbarnwallasifitdidnotexist,hisblackeyeswideandfixed.Hewasverysmall,notabovefivefeetthreeinch2es,andthinstillasstriplingsare,butthebareshoul2dersandarmshadmusclesalreadyknottedfromwork2ingwiththehammer,andthepale,flawlessskingleamedwithsweat...Heputonhisshirtandleftthebarn.Thehouselayontopofasmallhillaboutonehundredfeethigherthanthebarnandstables.LikeallNewZealandhouses,itwaswooden,ramblingovermanysquaresandofonestoryonly,onthetheorythatifanearthquakestruck,someofitmightbeleftstand2ing.Arounditgorsegreweverywhere,atthemomentsmotheredinrichyellowflowers,thegrasswasgreenandluxuriant,likeallNewZealandgrass.Noteveninthemildlyofwinter,whenthefrostsometimeslayun2meltedalldayintheshade,didthegrassturnbrown,andthelong,mildsummerlonelytinteditanev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