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品管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控制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控制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控制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控制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应用结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情况,比对品管圈前、后的职业暴露发生率。

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共出现20例职业暴露,暴露率为5.0%;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共出现5例职业暴露,暴露率为1.3%,有差别,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工作质量,值得学习。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手术室是检查、治疗患者的主要场所,也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高发区。

调查报告显示[1],全世界每1分钟就有一名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多为手术室污染针头刺伤,占职业暴露首位。

近年来,临床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对于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率意义重大。

下面,将我院手术室情况整理如下,旨在判定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回顾分析我院手术室情况,共400例,其中,医护人员职业暴露20次,暴露率为5.0%。

1.2方法1.2.1建立品管圈在医护人员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建立品管圈,严格遵循品管圈原则执行。

1.2.2确定主题经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拟定活动计划,确定相应活动的日期、负责人。

召开成员开展头脑风暴列举潜在性问题,明确活动主题“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1.2.3分析原因通过对不良事件分析,发现手术室环境、职业暴露意识淡薄、未按时接种疫苗等是造成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故需将改善这些方面作为重点,比如:职业暴露意识淡薄发生原因和医护人员放松警惕,忽视自我保护,日常工作未做好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不合理、防护用具数量少,手术中使用大量X射线;急诊手术患者多为危重症、感染发生率高,由于多为紧急处理,术前未做好相关检查就执行手术,即便患者存在血源疾病,医护人员也无从得知,从某种程度增加职业暴露风险;临床手术中,医生、护士之间的相关配合非常重要,且术中多使用刀片、剪刀等器械,一旦传递中未引起高度重视,将误伤自己或他人;部分肿瘤切除患者术中需冲洗、灌注处理,护士给药、备药期间若不慎接触,即便剂量相对较少,也会危害医护人员健康;手术室中的烟雾多由激光刀、电刀、超声手术刀等器械产生,使医护人员出现恶心、呼吸道疼痛感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还会癌变。

供应室品管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ppt课件

供应室品管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ppt课件

ppt课件 36
调查现状(回顾性)
2015.8.1---2015.9.1 供应中心下手下送人员的记录、 回收区、清洗间内科室 成员回顾性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
下收下送发生职业暴露危险 性
清洗间内发生职业暴露危险 性 回收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 险性
40%
40% 20%
回收、清洗中的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回收 、清洗环节中的错误是主要原因,即本次 品管圈改善的重点是如何预防下收下送人员在临床科室回收时及供应室清洗区内发生的 职业暴露。
(2) 辅导员 (3)副圈长 (4)圈员
ppt课件
Company Logo
28
2方法与步骤
2.2计划
1 2 3 4
主题选定 拟订活动计划表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5
6
对策拟订
ppt课件
Company Logo
29
主题选定
圈员会议中提出问题,包括对工作中关注的,感兴趣 的,有疑惑的,想学习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工 作的各个方面,有减少无菌物品误差,减少纸塑袋的浪费, 降低机器的故障,提高清洗质量,减少病房投诉,提高人 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灭菌器的使用,减少包布、水电、 一次性手套帽子的浪费等等。对主题投票选定,采用强制 投票法根据供应室近8个月三级质控考核中存在问题次数 最多的以此类推排列筛选出5个主题,每人两票制。再进 行评价法确定最后主题,即根据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 圈能力以及院方政策,确立了本次圈活动的主题:预防工 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25
圈的组成
品管圈小组成员 圈 长:侯琴霞 副圈长:熊淑英 辅导员:陕秀芳

成 员:马丽 王春
窦传梅

供应室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率

供应室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率

陕秀红 马丽
2015.9.10—2015.9.30



1.发挥质控成员的作用,随时检查
供应室质控成员监管不力
2.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陕秀芳 熊淑英
2015.9.10—2015.9.30
供应室人员培训不够 制度落实不到位
1.定时培训 2.全员培训 3.定期考核,巩固知识
1.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 养责任心、提高执行力
临床医生使用后的器械无预 处理的意识
1.科室进行培训 2.院方不定期进行督查 3.加强临床医生的责任心
王春 窦传梅 侯琴霞
2015.9.10— 2015.10.31

新上岗医生不清楚

1.院、科室两级培训
侯琴霞
2015.9.10— 2015.10.31

业 暴 露
防护工具使用不方便
1. 不适用的防护工具进行更换
2015.8.1---2015.9.1 供应中心下手下送人员的记录、 回收区、清洗间内科室 成员回顾性统计如下:
項目
调查结果
下收下送发生职业暴露危险
40%

清洗间内发生职业暴露危险
40%

回收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
20%
险性
回收、清洗中的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回收 、清洗环节中的错误是主要原因,即本次 品管圈改善的重点是如何预防下收下送人员在临床科室回收时及供应室清洗区内发生的 职业暴露。
主题选定
问题选项
护士 急 可 重视 迫 行 程度 性 性
圈员 总 排 选 能力 分 序 定
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率
35 35 33 33 136 1 ✓
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内差

应用品管圈降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摘要:目的,针对体检中心人员的针刺伤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针刺伤隐患事件发生方面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主题,制定“针刺伤隐患事件调查表”进行调查及要因分析,制定预防针刺伤隐患事件发生的整改措施并实施。

结果病房内针刺伤隐患事件减少,护士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针刺伤隐患发生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对保护临床护士的身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品管圈;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引言国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为62.8%~98.0%,其中锐器伤占93.2%,体检中心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群体。

针刺伤职业暴露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增大,同时给医务人带来的心理伤害也不容忽视。

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环节与病房、门诊有很大不同。

因此,研究分析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发生的环节及防范措施是体检中心管理者和护士应高度重视的课题。

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1方法1.1成立QCC小组由科室感染控制护师担任圈长,负责主持整个活动的各项相关工作,10名新护士作为组员参与QCC活动。

护士长担任督导员,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对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

2012年9月起,由专项培训员对11名圈员进行QCC活动开展的目的、活动步骤和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并于培训后对受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10名组员全部通过理论考核。

1.2主题选定2012年9月1-15日为选定主题阶段,召开QCC圈员会议,针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或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评价,主要根据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及圈能力,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选定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

由圈员对选定的问题分别以1~7分进行评分,由低分到高分给予排序,选定最高分为本次活动议题,最后确定圈主题为“降低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品管圈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提高处理能力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提高处理能力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提高处理能力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7-01T09:59:37.2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李秋霞[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品管圈干预对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提高处理能力的临床效果。

李秋霞永康市中医院手术室,浙江省金华市3213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品管圈干预对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提高处理能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手术室23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行QCC活动,观察并分析活动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处理能力水平情况。

结果:经QCC实施后的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而护理处理能力水平均得到正向发展。

结论:应用QCC活动有效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理能力水平前言品管圈(QCC)活动是以优化管理质量为基础,通过联合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工作人员相互联系可提高自我启发,起到相互监督和促进作用,动员整个集体自愿投身于工作中,对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

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手术工作开展的一线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日益上升,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造成影响。

QCC的应用对降低职业暴露,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2]。

基于此,本文探讨实行QCC的临床效果,叙述如下:1 研究材料及应用方法1.1临床资料时间:2018年3月~2019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23名手术室医护人员,其中男性11名,女性12名,年龄段介于24~35岁,平均(29.5±0.89)岁;学历:本科13名,大专10名。

1.2方法患者予以QCC干预,措施如下:(1)设立QCC活动小组,确定主题。

组建QCC小组,注册圈号“齐进圈”,由8名医护人员共同构成,选取组长及辅导员,成员均是工作至少满2年以上、掌握基础护理知识、有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

品管圈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9-26T11:57:13.6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何枭娟[导读] 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绵阳市爱贝尔妇产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7年1月-6月全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选取发生频次最高的护理不良事件“职业暴露”作为本次品管圈的研究课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职业暴露发生率从 24.4%降至 16%。

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不良事件;职业暴露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见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一群工作性质相似者,以7~12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循环法作为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活动[2]。

品管圈的圈员是有各级护士组成,大家集思广益,通过头脑风暴法最大限度地开拓每个人的思维,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智慧。

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院护理部开展了以“零零圈”为圈名,以“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对2017年1月-6月全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职业暴露、坠床、未按计划用药、非计划拔管、跌倒、医嘱执行错误,共计45例,其中发生例数最多的是职业暴露,共发生11例,发生率为24.4%。

品管圈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

品管圈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

品管圈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6-23T05:28:14.158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9期作者:刘建梅[导读] 分析品管圈而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

刘建梅(威远县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2450)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而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40例为研究对象,2021年4月至9月为本次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常规的卫生管理措施,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为本次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品管圈卫生管理措施。

结果:相比于本次研究的第一阶段来说,在本次研究的第二阶段,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手卫生不规范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结论: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

关键词:品管圈;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效果医院院内感染不仅会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也会给患者病情的恢复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而之所以会出现院内感染的问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卫生意识不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分拣、摆放以及使用无菌物品的过程中都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的情况。

因此,要想对于院内感染进行更好的控制,营造更为良好的卫生以及健康环境,就需要加大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以及教育力度。

文章就具体探讨了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问题方面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40例为研究对象,40例护理人员的性别均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最小21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9.6 ± 3.2)岁,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护理人员自身均不存在躯体、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

供应室品管圈 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课件

供应室品管圈 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护理课件
评估。
标准化
将有效的改进措施纳入 标准化流程,确保成果
的可持续性。
02
职业暴露的危害与现状
职业暴露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 害物质、病原体或潜在危害因素而面 临健康风险的情形。
类型
包括物理性职业暴露(如噪音、辐射 )、化学性职业暴露(如药物、有毒 气体)和生物性职业暴露(如病毒、 细菌)等。
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建立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员工分享 经验和技巧,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 进步。
完善防护设备与措施
配备齐全的防护设备
根据需要,为员工配备齐全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 等,确保员工在工作时得到充分的保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有效性。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和人员疏散 方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4
供应室品管圈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实施前情况
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意识薄弱。
实施后情况
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提高,防护意识增强。
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持续改进与创新
定期评估职业暴露风险
01
持续监测和评估供应室职业暴露风险,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
题。
引入新技术和设备
02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减
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创新管理方法
03
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探索更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的策略
和措施。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七大手法 检查表 散布图 层别图 直方图 柏拉图 特性要因图
控制图
品管圈手法
品管圈新七大手法
其他手
甘特图
矩阵图
雷达图
矩阵数据解析图
推移图
亲和图
流程图
过程决定计划图
记名式团体技巧
箭线图
优先次序矩阵
❖ 二、为什么要开展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 动是一种怎么样的活动?
推行品管圈的益处
❖ 品管圈与品管圈活动是不同的,前者只是 一个4-7人组成的圈,是静态的,当然不会 有什么大效果,我们要的“品管圈活动”, 是一种动态的,是依照QC-STORY的步骤, 好好进行活动,才是真正的QCC,这样才 能产生QCC的预期效果。
❖ (4)实施QCC要自我启发、相互启发、要 经常实施教育培训,读书会、轮读等,是 自己不断成长更要经常交流学习,相互切 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加见闻,才 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
关键点的说明
❖ 对其中的几个关键点作如下的说明:
❖ 1、一个圈的成员人数以4-7人最为恰当, 最好在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类似的基 层人员。
❖ 2、要自动自发的进行品质管制活动,不是 强迫式的,如果谁不参加就处罚的话,那 是不会有自动自发的活动效果的,因此, 如何使大家自动自发的参加活动,是实施 QCC的关键所在。
品管圈活动的宗旨:
❖ 1、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员工参与管 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 3、建立文明、和谐的工作现场与民主、积
极地团队文化。
何为品管圈活动
❖ 这个小集团,作为全面品质管理(TQM) 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 各种QC手法,全员参加、对自己的工作现 场不断的进行维持及改善的活动,称之为 品管圈活动。
❖ 2、工作人员也要学改善
❖ 同样是员工,一种是做事积极地、负责任 的、做事到位的、会不断思考的,偶尔发 生不良事件或现场问题是,还会收集数据 、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改善的……而另 为一种员工,做事消极、被动、讲一句动 一下,发生了不良事件后不但不会自我检 讨,还埋怨是别人使自己造成的。
三、如何开展品管圈活动?
❖ 在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 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的进行品质管 制的活动,所组成的小集团,称为品 管圈。
品管圈(QCC)的来源、国内外概况
❖ 品管圈的理念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 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 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品管圈活动由日 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在以上理论基础 之上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欧美得到大力推广 ,20世纪80年代韩国、台湾、香港、新加 坡等国逐步引进,广泛应用。我国大陆于 20世纪90年代引进QCC应用于企业管理, 取得较好效果。
目标未达到
❖ (4)确立QCC的组建原则与职责,营造 积极民主的团队氛围,建立品管圈宣传栏 。
如何开展品管圈活动
❖ 1、完善管理组织及管理程序 ❖ (1)成立品管圈推行管理委员会与执行委
员会。 ❖ (2)制订相关管理组织职责、制度及申请、
审批程序。 ❖ (3)制订品管圈评价、奖励方式。
品管圈活动的基本要求:
❖ 圈会一般每1-2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召开,一 次约1-2小时,一般来说每一个改善主题, 从提出至问题解决,达到预期目标,时间 以4-6个月为宜。达到的结果及改善的过程, 尽量以品管圈手法里的表图表示。最后整 理成该次活动的活动报告。
品管圈的组成及职责:
❖ 组成:辅导员、圈长、圈员
❖ 辅导员职责:引导、控制、协调
基层人员4-7人组成一个圈,给予观念及QC 手法的一些培训,在整个科室内,有组织 的推动,是圈员们在工作中,动脑思考, 如: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 为什么会产生不良事件呢?
❖ 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 太可惜了…………
❖ 辛辛苦苦工作,却产生了不良事件和影响 ,真是太可惜了!有了QC手法的培训后, 员工就会自动自发的思考,发掘现场的问 题,通过所学的QC手法以及QC-STORY加 以解决。
❖ 1、引入概念,全员动员、相关知识培训
❖ (1)引入概念,就品管圈活动的宗旨、范围 、作用、意义等进行全员动员、引导。
❖ (2)就QCC的活动程序、申请审批要求 、管理流程等进行培训。
❖ (3)就QCC的活动步骤、戴明环、QC七 大手法或27种品管手法、基本的品管理论 与统计学方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供应室品管圈及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 一、什么是品管圈? ❖ 二、为什么要做品管圈? ❖ 三、如何开展品管圈活动? ❖ 四、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品管圈
❖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 写QCC)。1962年日本石川馨博士首 创,是对企业内的基层员工进行全员 品管、全员改善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活 动。
❖ 个人层面
科室层面
医院层面
每个人站出来 发言 融入团队
学习新东西锻 炼自我 个人成长
培养主人翁意 识
❖ 加强质量安 全管理提高 团队凝聚力 培养科室骨 干挖掘人才 资源提高患 者满意度 PDCA落到 实处
提高医疗服务 品质营造优秀 质量文化推进 精细化管理保 障医疗安全提 高绩效提高医 院形象
❖ 1、动手动脚更要动脑 ❖ 刚才我们说到,品管圈活动需要的是现场

圈长

组织领导

指导推进

联络协调

日常管理

圈员
❖ 按时参加活动

圈员 按时完成任务
圈员 支持组长工作
圈员 配合其他 组员工作
❖ 品管圈活动步骤:



P




D

C
选择主题 现状调查 设设定定表表格格 分析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 制制定定对对策策 实实施施对对策策 效效果果评评价价



A

目标达到
国际QCC小组的发展动向:
❖ 1、更加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 2、更加强调活动的自主性。 ❖ 3、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
品管圈的性质和特点
❖ 1、性质:
❖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 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 形式,是职工参加民 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 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 的产物。
❖ 2、特点: ❖ 明显的自主性 ❖ 广泛的群众性 ❖ 高度的民主性 ❖ 严密的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