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生植物设计种植密度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水生植物的特性及适用范围水生植物的概念定义:某种植物在它生命里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水中,并且能够顺利的繁殖下一代,我们就称为水生植物。
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吸收有害物质的用途以及可以海里刮伤时侯用来绑住伤口。
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是指适合在水中长期生长的植物,其根部非常之发达,以便跟好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氧气。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很多水域都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一些相关人士就将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于各水域的净化中。
人们根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深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四种。
沉水植物:其根茎是生长在水域的泥土中,植株也是完全沉没在水中的,因其整个植株生长在水中,需最大限度的吸收水中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所以叶片都为细长或丝状,且比较薄,而细胞相比来说却是较大的,如眼子菜类、金鱼藻类、黑藻类、苦草类等;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它们的根茎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应为茎都非常的细弱基本上是不能直立的,所以它们的叶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如睡莲、王莲、萍蓬草、芡实等;挺水植物:它们的根茎也是生长在水中的泥土中,但与浮水植物不同的是它们植株高大且有力,茎或叶柄直立挺拔,挺出水面,如荷花、香蒲、水葱、梭鱼草、水竹芋等;漂浮植物:此植物的根不再像以上三种植物的生长在泥土中了,整个植株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们会随着水流四处漂泊,如浮萍、水鳖、大漂、水葫芦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的话,还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沼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个生活型。
前者在浅水或湿泥中的生命力会非常旺盛,虽然是浅水,但是不能完全将其脱离出水进行栽培,如荷花;而后者在浅水中可以短期的生长,但同时也适合在陆地上进行栽培,黄花鸢尾、千屈菜、柳树等都属于湿生植物了。
适应特点水环境与陆地环境迥然不同.水环境具有流动性、温度变化平缓、光照强度弱、含氧量少等特点。
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因而能够繁衍自己,并在整个植物类群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工程水生植物栽植方案怎么写

工程水生植物栽植方案怎么写一、项目概述水生植物是指生长于水中或其周围具有适水性的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净化、保护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质,美化景观,保护水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工程水生植物的栽植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类、设计栽植方案、施工管理等内容。
二、水生植物选择1. 根据生态环境确定种类在进行水生植物栽植之前,首先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水域特点确定适合的种类。
一般来说,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可以分为浅水植物、深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湿生植物等。
浅水植物适合水深小于50cm的环境,深水植物适合水深大于50cm的环境,漂浮植物适合生长于水面上,湿生植物适合在水边的湿润环境中生长。
2. 选择适合生态环境的植物在确定水生植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生态目标。
例如,在需要净化水质的湿地环境中,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吸收和降解能力的水生植物,如菖蒲、香蒲、芦苇等;在需要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水域中,可以选择具有较强稳固水土能力的植物,如香蒲、蒲公英、芦苇等。
3. 结合景观设计选择合适的植物在进行水生植物栽植时,还需要结合景观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
例如,在水面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艳丽花朵的漂浮植物,如睡莲、碗莲等,可以增加水域的观赏性;在水边可以栽植一些高大的浅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可以增强水域的立体感。
三、栽植方案设计1. 栽植布局设计在进行水生植物栽植时,需要根据水域特点和植物种类合理设计栽植布局。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浅水区、深水区、边缘带、水面带等划分栽植区域,根据浅水和深水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 栽植密度设计在进行水生植物栽植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水域的大小和生态目标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密植或疏植。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技巧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种植技巧种植器水池建造时,在适宜的水深处砌筑种植槽,再加上腐殖质多的培养土。
种植器一般选用木箱、竹篮、柳条筐等,一年之内不致腐烂。
选用时应注意装土栽种以后,在水中不致倾倒或被风浪吹翻。
一般不用有孔的容器,因为培养土及其肥效很容易流失到水里,甚至污染水质。
不同水生植物对水深要求不同,容器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
一般是在水中砌砖石方台,将容器放在方台的顶托上,使其稳妥可靠。
另一种方法是用两根耐水的绳索捆住容器,然后将绳索固定在岸边,压在石下。
如水位距岸边很近,岸上又有假山石散点,要将绳索隐蔽起来,否则会影响景观效果。
土壤可用干净的园土细细筛过,去掉土中的小树枝、杂草、枯叶等,尽量避免用塘里的稀泥,以免掺入水生杂草的种子或其他有害生物菌。
以此为主要材料,再加入少量粗骨粉及一些缓释性氮肥。
管理水生植物的管理一般比较简单,栽植后,除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有无病虫害(2)检查植株是否拥挤,一般过3至4年时间分一次株;(3)定期施加追肥;(4)清除水中的杂草,池底或池水过于污浊时要换水或彻底清理。
栽种水生植物,必须掌握一些原则,使其生长良好。
流程1.日照:大多数水生植物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尤其是生长期,即每年四至十月之间,如阳光照射不足,会发生徒长、叶小而薄、不开花等现象。
2.用土:除了漂浮植物不须底土外,栽植其他种类的水生植物,须用田土、池塘烂泥等有机黏质土作为底土,在表层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可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溷浊现象。
居家栽植时,为防止异味及孳生蚊虫,可将盛泥土的盆缸置于户外,挑选生长良好的植株置于盛水容器中,放在室内观赏,并随时替换,水边植物则以田土加碎水苔栽植。
3.施肥:以油粕、骨粉的玉肥做为基肥,约放四、五个玉肥于容器角落即可,水边植物不须基肥。
追肥则以化学肥料代替有机肥,以避免污染水质,用量较一般植稀薄十倍。
4.水位:水生植物依生长习性不同,对水深的要求也不同。
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

水生植物种植方法及养护技术1、水深适应性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
湿生植物如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蒲苇等,这些植物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
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
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力差一点。
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较挺水植物强。
如睡莲一般为0.8m,芡实的水深也可达1.5m。
菱也是一类很有趣的植物,作为浮叶植物其水深适应性可达3m,当植株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成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
沉水植物的水深适应性受光和水的能见度影响。
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
一般沉水植物种植的深度是能见度的两倍。
2、种植密度水生植物的设计密度是以水生植物恢复后全部掩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施工密度是按照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完工验收时间等因素肯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关于节流施工本钱有实际代价。
3、种植季节水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生长期尤其高温季节新梢的萌发生长速度很快,根系活动旺盛,极易恢复。
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伤后能在1-2天后萌发新的根系,生长期种植后,一般经过10-30天植株形态可以得到有效恢复。
耐寒性强的种类可在休眠期种植,如、再力花、芦苇、睡莲、黄、千屈菜等。
这些植物受伤的根系能经受住长期低温的考验,具有抗低温的生理特征。
耐寒性差的种类必须在生长期种植,这类植物休眠期种植极易造成冻害。
如梭鱼草、、旱伞草、、水生美人蕉等。
这类植物如果在生长期种植,根部土壤温度高,根系活动旺盛,植株恢复快。
相对植物而言的低温地区必须在发展期种植。
如原产非洲热带的纸莎草和原产我国华南西南的姜花等,在杭州及以北地区只能在发展期种植,不然易遭受冻害致死。
4、常水位许多水生植物种植后大面积死亡,达不到预期结果的很紧张原因是水位控制题目。
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
水生植物种植方案(3篇)

水生植物种植方案文成县黄坦镇水生植物(蔬菜)种植项目建设方案文成县黄坦水生植物(蔬菜)种植项目,利用黄坦镇丰富的水田资源,进一步提高农田产值,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预在黄坦镇黄垟村、严本村、严垟村、前巷村、稽垟村等行政村,选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条件适合的水田种植水生植物(蔬菜)____亩,现结合黄坦镇实际情况将“黄坦镇水生植物种植项目”作为民生工程,并拟定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如下:一、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黄坦镇地处文成县城西南,距县城____公里,镇所在地海拔____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带。
2、自然环境(1)气候情况:黄坦镇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总体气候条件优越,多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3.7℃;多年平均蒸发量____mm,多年平均降雨量____mm,降雨集中于5-____月份的梅雨期和7-____月份的台风期。
(2)土质情况。
土壤为黄壤,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保水能力强。
3、农业资源黄坦镇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____万亩,耕地面积____万亩,其中水田____万亩。
全镇总人口____万人,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____全镇人均收入____元,现种植水稻、甘薯、豆类等各类粮食作物____亩,经济水果、竹林基地____余亩,能繁母猪存栏____万头,生猪存栏____万头。
二、项目背景分析1、国内背景20世纪____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食用水生蔬菜对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目前,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芡实、菱角、莼菜等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等产品均已出口到国外市场,遍及日本、____、东南亚及澳洲、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出口数量逐年稳步增长。
2、区域背景黄坦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任务繁重。
水生动植物投放方案

水生动植物投放方案水生植物具有显著的环境生态功能,利用水生生物法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其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以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澄清水质、抑制藻类的功能。
利用适合相应河流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构建适合水体特征的水生植物群落,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及溶解氧,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本标段河底动植物投放分四个区,分别是:沉水植物构建区、挺水植物构建区、浮叶构建区、底栖动物构建区。
(1)沉水植物构建区主要种植矮生耐寒苦草、苦草、轮叶黑藻、大茨藻、菹草、金鱼藻、穗状狐尾藻、马莱眼子菜。
(2)挺水植物构建区主要种植水生美人蕉、常绿鸢尾、千屈菜、花菖蒲、黄菖蒲、花叶芦竹、香蒲、芦苇、雨久花。
(3)浮叶构建区种植睡莲。
(4)底栖动物构建区投放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无齿蚌、褶纹冠蚌、青虾。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合同文件、施工图纸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
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对分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
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目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各类植物栽植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要求。
准备工作:搜集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资料、仔细研究图纸、了解施工现场供水情况,准备好洒水车。
定点放线:邀请监理工程师验点,合理后方可施工,严格按图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特点,用自然式配植放线法中的距离放线法,坡面种植植物按等图示尺寸定位放线。
用上述方法定出种植范围并且用白灰洒线分块。
(2)根苗准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范、行业技术标准执行确保根苗的优质及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效果。
优质根苗如图71。
图71 水生植物根苗起苗:选根系发达的根苗,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
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天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芦苇种植密度与株行距

芦苇种植密度与株行距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湖泊、河流和湿地等水域环境中。
它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被广泛用于制造纸浆、纸张、编织品等工业产品,同时也可以用于水土保持和污水处理等环境治理工作。
芦苇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是影响芦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芦苇的种植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芦苇株数。
种植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栽培目的和生产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芦苇的种植密度较高,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但也容易导致芦苇间竞争激烈,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和品质。
而种植密度较低,则可以减少芦苇间的竞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但相应地也会减少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株行距是指在同一行上相邻两株芦苇之间的距离。
株行距的选择也应根据具体的栽培目的和生产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株行距较小,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但也容易导致芦苇间竞争激烈,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和品质。
而株行距较大,则可以减少芦苇间的竞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发育,但相应地也会减少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在实际生产中,芦苇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栽培目的,是为了增加产量还是为了改善品质。
其次要考虑土壤条件和水质情况,以及养分供应和灌溉管理等因素。
此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投入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等因素。
根据实际经验和科学研究,一般来说,芦苇的种植密度可以控制在每亩5000-10000株之间,株行距可以控制在30-60厘米之间。
具体选择何种种植密度和株行距,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特点来确定。
在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中种植芦苇时,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株行距,以增加芦苇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而在沼泽湿地等环境中种植芦苇时,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和株行距,以促进芦苇的生长发育。
总之,芦苇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是影响芦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
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

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
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用来创造视觉效果、增加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净化水质和提供遮阴等。
在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可以放置在水池、喷泉、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也可以用来装饰水景的周围的岸边。
还可以在水景的周围建造水生植物观赏台,方便人们观赏水生植物。
在选择水生植物时,应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水体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水体深度较浅的地方可以种植浮萍、荷花、荷叶草等水生植物;在水体深度较深的地方可以种植睡莲、芦荟、莲藕等水生植物。
还应注意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对水质的影响,以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在规划水生植物的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应根据水体的水质、深度、温度等情况,
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
2.水生植物的造型:应根据水体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宜的水生植
物,使植物的形态与水体相得益彰。
3.水生植物的颜色:应根据水体的颜色、水质、水体周围的建筑物
和景观,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使植物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4.水生植物的密度:应根据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使用功能,合理安
排水生植物的密度,使水体看起来美观而不显得拥挤。
此外,还应注意水生植物的常绿性和花期,以使水体在不同季节看起来都美观。
通过合理的配置,水生植物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色彩和生机,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总之,水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给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丰富景观的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水生植物:设计 种植 密度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1、植物名称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望文成义,甚至凭空捏造等等产生的混乱;2、植物生物型和水深适应性不了解造成的种植水深不符植物习性,从而使大量水生植物死亡;3、种植设计中,苗木规格的表述五花八门,许多表述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相违背,造成苗木难以采购或种植后效果极差;4、种植密度大于正常的100多倍或小于几十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This text just contraposes to the Problems in plant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quatic plants:1、The confusion Produces by the same plant have the different name、the different plant have the same name、think the typeface meaning just the righteousness,even fabricate without basis etc;2、Because don''t understand living creature type and adaptability in the depth of the water for the plants , A great deal of aquatic plants death;3、In planting design, so much express of plants specification ,and many of them are disobey with biology characteristic, so the plants are hard for purchase or the result is very bad after plant;4、Plant density more than 100 times or less than several decuples of normal。After that ,put forward correspond kind of the counterplan and the suggestion
关 键 词:水生植物 种植设计 施工 aquatic plants; planting design; construction
水生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在这近几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各地生态省市县建设的推进,人造湿地的营建、退田还湖、退地还湖,甚至退村还湖工程接踵而来。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水生植物有着大量的需求,使水生植物的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但由于发展速度过快,水生植物知识普及、更新、园林应用研究方面的准备严重不足,导致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仅就本人这几年在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下:?
1.水生植物在种植设计上的问题?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望文生义带来的困惑? 生物名称混乱由来已久,并一直阻碍着学科的发展、应用的推广。直到十八世纪,瑞典的林奈(CarlvonLinnaeus)(1707-1778)创立双命名法后才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从目前水生植物在国内园林应用上来看,这个问题还是非常突出。如在一份种植设计图上,同时运用了“黄菖蒲”、“水生鸢尾”、“黄花鸢尾”,实际上这三个植物名称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即Irispseudacorus。?
望文生义也同样造成很大的问题,在水生植物中最明显的莫过于“菖蒲”。菖蒲(Acoruscalamus)是天南星科(Araceae)菖蒲属(Acorus)的植物,菖蒲前缀以“石”、“金线”、“金钱”,即石菖蒲、金钱菖蒲、金线菖蒲‘Variegatus’),这些都是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水湿生植物。但在“菖蒲”前缀以“黄”、“花”则是黄菖蒲、花菖蒲,它们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的植物,虽也是水生植物,但两者差距很大。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花是佛焰苞肉穗花序,花小,黄绿色或白色,而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花大色艳,单从花来说,观赏价值鸢尾属远比菖蒲属高(图1)。在图1的苗木表上赫然写着菖蒲(粉红色)、菖蒲(黄色)、菖蒲(蓝紫色)、菖蒲(紫红色)等,显然,设计师把鸢尾科的花菖蒲当作菖蒲了。还有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现在在苗木市场上流通着白花千屈菜和红花千屈菜两种苗,从图1中也可以看见至少有两种千屈菜。千屈菜属(Lythrum)在我国分布4种,花都是紫红色的,其中在我省产1种,即千屈菜。市场上流通的这种所谓的白花千屈菜是冒牌的,实际上是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的扯根菜(Penthorumchinense)(图2)。
图1 图2 生活型概念上的混乱? 水生植物按生活型一般分成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五大类,有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型。如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图3)、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图4),它们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又如千屈菜和黄菖蒲等等既是挺水植物,又可适应湿生以及中生环境。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高的生态价,然而有些设计人员把旱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水里,如把细茎针茅(Stipatenuissima)(图5、6)种植到水深达的水里,野荞麦(Eagopyrumdibotrys)(图7)设计到水深达的水里。细茎针茅是旱生植物;野荞麦是湿生植物,它喜湿但不耐水浸。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水深适应性? 对水生植物分布除浮水植物外,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因此在运用水生植物造景时,水的深度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做竖向设计等深线时要特别关注。?
我们经常看到设计图上把荷花种植在深达3m以下的地方,其余挺水植物也有种在水深1m甚或2m以下的。如在图8的设计图上,香蒲(Typhasorientalis)的种植深度达到了,图9中的花叶菖蒲(‘Argenteostriatus’)的种植深度也达到了,图10把红菱(Trapaquadrispinosa)种在了岸上。一般挺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在60cm以内,如慈姑55cm、海寿花(colocasiaesculenta)50cm、黄菖蒲55cm,个别植物体特别高大的可达70cm,如水蜡烛、水葱(scirpusvalidus)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除植物种类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光因子和水的能见度两个非生物因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原理是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问题。?
规格表述问题? 乔木灌木的苗木规格表述是非常清楚的,而水生植物的规格表述五花八门。主要有株、芽、丛等。如旱伞草()36株/㎡,同为旱伞草也有标注为4株/㎡的,有些有二级标注,如3-4芽/株(图11)。水生植物以草本居多,习性有丛生、也有散生,多为剑形叶,难以用蓬形表述,但非剑形叶的可以用蓬形表述。如千屈菜等,但到前不久还能看到以3芽/株来表述规格的,蒲苇(Cortaderiaselloana)用3芽/株(图12),又如慈姑3芽/株(图13)、狭叶香蒲4芽/株(图14)。
图8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附:谈谈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近年来,随着水生植物应用的不断增加,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及施工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笔者曾在《中国花卉报》上发表了《水生植物应用中的问题和建议》一文,下面还想专门谈谈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植物种类和景观要求决定,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水生植物种植主要为片植、块植与丛植,片植或块植一般都需要满种,即竣工验收时要求全部覆盖地面(水面)。笔者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来讨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密度偏大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如斑茅(Sac-charumarundinaceum)、芡实(Euryaleferox)、再力花(Thaliadealbata)、海寿花(Pontederiacolocasia)、红蓼(Polygonumorientale)、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蒲苇(Cortaderiaselloana)、大慈姑(Sagittariasagittfolia)、薏苡(Coixlacrysinensis)等。如在某施工图苗木表中标注的种植密度:芡实25株/平方米,芡实一张叶子的直径可达-米,每株的营养面积在4平方米以上,如果按照上述设计,密度大了一百倍。密度太大,不仅浪费苗木,而且由于植株的营养面积过小,种植后恢复时间延长,长势不良,同时形成通风条件差,光照也不好的环境,而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景观。
密度偏稀密度偏稀主要出现在植物个体较小的水生植物。尤其是莎草科(Cyperaceae)、灯芯草科(Juncaceae)等叶子较小或退化成膜质、主要营养体和观赏部位都为直立茎(或称杆)的水生植物,如灯芯草(Juncussffusus)、旱伞草()等。密度偏稀,植物群体的种间竞争处于不利地位,易使杂草繁衍,给养护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保存率。如不及时采取其他措施,最后往往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建议种植密度水生植物从分蘖特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不分蘖,如慈姑;第二类是一年只分蘖一次如玉蝉花、黄菖蒲等鸢尾科植物;第三类是生长期内不断分蘖,如再力花、水葱等。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别,种植密度可有小范围的调整。不分蘖的和一年只分蘖一次但种植时已过分蘖期的则应种密,对第三类来说,可略为稀一些,但是竣工验收时必须要达到设计密度要求。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1.沉水植物苦草(Valliseriamatans)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1-2头/平方米,萍蓬草(Nupharsinensis)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20-25株/平方米,莼菜(Braseniaschreberi)10-16株/平方米,菱(Trapabispinosa)3-5株/平方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