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第四章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_图文

载波相位差分
• 1.单差观测方程
• 单差:即不同接收机(也称不同测站)同步观 测相同卫星所得观测量之差,单差又称一次 差,是相对定位中观测量的最基本线形组合 形式。
• 当测站在短距离内求差后,星历误差对测距 的影响只有原来的千分之一。
• 测站间求单差的模拟观测模型具有以下优势: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_图文.pptx
• 这些系统综合使用了各种不同增强效果的导航增强技术,最终实现了其 增强卫星导航服务性能的目的。从增强效果上看,这些增强系统所使用 的卫星导航增强技术主要包括精度增强技术、完好性增强技术、连续性 和可用性增强技术。其中,精度增强技术主要运用差分原理,进一步可 分为广域差分技术、局域差分技术、广域精密定位技术和局域精密定位 技术;完好性增强技术主要运用完好性监测原理,进一步可分为系统完 好性监测技术、广域差分完好性监测技术等等。连续性和可用性增强技 术主要是增加导航信号源,进一步可分为天基卫星增强技术、地基伪卫 星增强技术等。当前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所采用的各种增强技术分类见下 表。
– (1)消除了卫星钟误差的影响; – (2)大大削弱了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 (3)大大削弱了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的影响,短距离内几乎可以
完全消除其影响。
当前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所采用的增强技术分类
WAAS发展阶段部署与 GEO卫星时间表
EGNOS系统空间段覆盖
具备EGNOSt-1R卫星
SBAS系统原理示意图
差分定位系统结构
差分定位
• 3.3 相位平滑伪距差分
• 现在很多接收机都能够提供原始观测量,即除了位置信息外,还有 伪距值和载波相位值。载波相位值的测量精度比码相位值的测量精 度高出2个数量级。如果能知道载波频率的整周数,那么就获得了 近乎无噪声的伪距值。一般情况下,无法获得载波相位整周数,但 能获得载波多普勒频率计数。实际上,载波多普勒计数测量反映了 载波相位变化信息,即反映了伪距变化率。在接收机中,一般利用 这一信息作为用户的速度估计。考虑到载波相位测量的高精度,并 且精确反映了伪距的变化,利用这一信息来辅助码伪距测量,就可 以获得比单独采用码伪距测量更高的精度。这一思想称为相位平滑 伪距测量,又可将其分为载频多普勒计数平滑伪距和载波相位平滑 伪距。这是由观测量的量纲不同而分类的。前者是以频率周数为单 位,后者是以载波波长为单位。两者利用平滑技术进行伪距差分的 方法是相同的。
卫星导航差分系统和增强系统(六)

卫星导航差分系统和增强系统(六)+刘天雄3 完好性增强系统及其实现方案3.1 完好性分析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服务是单方向的,系统对提供的定位精度和质量没有闭环监测和反馈能力。
基本导航系统没有快速告警手段和通道,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或中断情况时不能及时把告警信息通报用户,可能导致大量用户仍使用错误的导航信息,引发生命安全事故。
完好性增强主要是利用地面监测站网络,监测导航信号健康状态,结合伪距观测量的状态域改正数或者观测值域改正数生成相应的完好性信息,在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下及时告知用户,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概念示意如图16所示。
完好性增强技术的本质是及时有效地识别、剔出导致卫星导航PNT服务不可信的各类因素。
空中交通管理是为了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根据通信系统、导航系统和监视系统的信息,实施空中交通管理,包括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管理三方面内容。
民航起降过程如图17所示。
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导航信息的系统有定向机/无方向信标(DF/NDB)、仪表着陆系统(ILS)、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器(DME),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增强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包括航路(En-route)、终端区(Terminal)、进近(Approach)、着陆(Surface)和起飞(Departure)等环节,其中进近又可以细分为非精密进近(Non-precision approach,NPA)、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proach with图16 完好性概念示意(HPL代表水平保护门限,HAL代表水平告警门限)图17 SBAS和GBAS系统引导民航起降vertical guidance-I,APV-I)、二类垂直引导进近(APV-II)、一类精密进近(CAT-I)、错误进近(Missed approach)、二类精密进近(CAT-II)和三类精密进近(CAT-III)。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前景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前景导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测绘工具。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以其高精度和高效性,正在改变着传统测绘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和前景。
一、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发展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是指一种通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来提高测绘精度和效率的技术。
这种系统结合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其他地面测量仪器,例如惯性导航系统和激光测距仪,使测绘人员能够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完成测绘任务。
二、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高精度测绘中的应用1. 地形测绘: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功能,使测绘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
通过将卫星导航和激光测距仪相结合,测绘人员能够生成精确的三维地形模型,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2. 海洋测绘:海洋测绘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传统的测绘方法往往受到浪涌、波浪和潮汐等因素的干扰。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通过利用高精度的卫星导航信号,使海洋测绘人员能够实时获取位置信息,并结合声纳测深仪等设备,提供全面准确的海洋地形数据。
三、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市场前景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测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
与传统测绘方法相比,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测绘数据,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与此同时,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还具有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
例如,在交通管理中,引入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位置,提升交通指挥效率;在农业领域,利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进行土壤监测和作物生长分析,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
总结: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高精度和高效性使其成为传统测绘方法的有力补充,为测绘人员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必将在测绘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课件

SBAS通过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帮助改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提高导 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Sbas系统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立了GPS 现代化计划,其中包括SBAS的发
展。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研 究和建设SBAS系统,包括欧洲的 EGNOS、美国的WAAS和日本的 MSAS等。
实际测试
在实验场景下进行实际测试,收集Sbas系统的定位数据、信号质量数据等,以便 与性能评估指标进行比较。
性能评估结果
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对Sbas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定位精度、信号质量、可 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结果,以便了解Sbas系统的性能状况。
06
总结与展望
Sbas系统的主要贡献及存在问题
成熟阶段
目前,SBA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民 航、军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 可靠性的导航服务。
Sbas系统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民航领域
SBAS被广泛应用于民航 领域,为飞机提供高精度 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帮助 实现精密进近和着陆。
军事领域
SBAS为军事用户提供了 更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服 务,帮助实现精准打击和 战场指挥。
Sbas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
01
02
03
04
卫星接收机
SBAS系统使用多模态卫星接 收机来接收GPS、GLONASS 和Galileo等不同卫星系统的
信号。
传感器
SBAS系统使用多种传感器, 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来提 供额外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数据存储设备
SBAS系统需要使用大容量数 据存储设备来存储采集和处理
加强Sbas系统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根据需 求进行定制和应用。
第4章 卫星导航(4-7)

• 限制政策损害了民用的利益,降低了对 GPS的信任,妨碍了GPS应用的推广 • GLONASS宣布不加限制措施 • 技术的进展,使得限制措施意义不大 • 限制措施迫使西欧决定建设伽利略系统
• 空军621B系统的概念研究,星座布局和伪距技术 • 霍夫曼空军基地和白沙导弹试验场地面伪卫星试验。
• 1969年,国防部长办公室(OSD)建立了国防 导航卫星系统(DNSS)计划。1973最终由 GPS联合计划办公室(JPO)制订了 NAVSTARGPS计划,简称为GPS。
• 目前,GPS已经可以为全球范围用户提供 精确、连续的三维位置和速度、时间信息, 满足最佳定位系统标准。
• GLONASS在技术性能方面与GPS大体持平。 俄罗斯早期卫星的使用寿命较短,先后有40颗卫 星退出了服务。
• 到2001年11月只剩下6颗在轨工作卫星,因此于12 月1日补发了3颗新型卫星。
• 为提高Glonass系统的定位能力,开拓民用市场, 俄政府计划近将其更新为Glonass-M系统。 • 俄罗斯计划将系统发播频率改为GPS的频率,此 项计划得到了美国罗克威尔公司的技术支持。
• 前两个数据是为单频用户准备的,因单频用户不能 用双频法修正电离层附加延迟,只能靠模型来修正, 供单频用户在修正测距数据时用。
数据块Ⅱ:星历(ephemeris)
数据块Ⅲ
• 含有24颗卫星的历书(almanac)和卫星钟修 正量,卫星识别和卫星健康状态等。
• 由于每颗卫星的数据需占用一个子帧,所以24颗星 需24个子帧才能把数据送完, • 全部24颗卫星的历书以25帧为一周期,第二十五 帧标注工作卫星的健康状况,共计需12.5min。
卫星导航差分系统和增强系统(一)

一、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基本要素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可用性是评价一个卫星导航系统性能的基本要素,其中:1、精度是在给定时间内,接收机给出位置和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一致性的度量。
当前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定位精度为10m (95%),授时精度为100ns(95%),10m 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要求。
例如,对于开阔海域的水面舰艇以及商用货轮的导航,以及从航线、航路到非精密进近阶段的飞机导航,数十米的水平精度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在船舶进港、船舶靠岸、狭窄航道航行等特殊场景,定位精度要求到米级;飞机精密进近、大地测量、国土测绘等应用领域,10m的定位精度也远远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实时监测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等附近山体的三维形变,监测精度要求为毫米级;水库或水电站的大坝由于水负荷的重压而产生变形,危及坝体的安全,需要对大坝外观形变进行连续而精密的监测,监测精度则要求为亚毫米级。
如此高的定位精度要求,仅仅单独靠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
2、完好性是当系统出现异常、故障或精度不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时,系统向用户发出实时“不可用”告警的能力,一般用系统不能提供完好性服务的风险概率表示。
没有完好性保证的定位、授时和授时服务,就无法成为用户可以依靠的系统,尤其是那些涉及生命安全相关的应用领域,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要求超出了卫星导航系统自身的服务能力。
涉及生命安全的交通运输领域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导航应用时,用户更加关注的是当系统处于95%服务可用性之外时,系统的完好性相关服务。
虽然卫星导航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完好性监测能力,地面运行控制系统通过接收导航信号和卫星自身健康状态来监测卫星的状态,然后将监测的告警信息上注给卫星并再由卫星以导航电文方式广播给用户,这个周期一般是一个小时,最短也需要15分钟。
卫星导航差分系统和增强系统(一)+刘天雄——什么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增强?——什么是卫星导航差分系统?——什么是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分类及技术特点几何?不同应用领域对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要求不同,例如:①船舶在远洋航路上航行时,对完好性要求相对较低,依靠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完好性保障能力,以及用户接收机内部提供的自主完好性监视,就可满足使用要求;而对于船舶进港与靠岸来说,这个告警时间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需要建设专门系统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保证船舶进港和靠岸的安全。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差分校准和监测站
中央处理设施 用来中继差分校正信息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
1.3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
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EGNOS)是欧 洲自主开发建设的星基导航增强系统,它通过 增强GPS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来满足高安全用户的需求。它是欧洲GNSS计划 的第一步,是欧洲开发的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计 划的前奏。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
MSAS系统的地面段包括:
2个主控站分别位于神户和常陆太田, 4个地面监测站(GMS)分别位于福冈、札幌、东京 和那霸, 2个监测测距站(MRS)分别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MSAS系统构成
星导航增强系统是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堪称卫星导航系统的“能力倍增器”。目前的卫星导航系 统尽管已经在各个民商用领域应用广泛,并且成为各大强 国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技术和系统的局限性, 在某些领域如航空精密进近等仍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增强 系统将其能力加以提升。
目前,国外卫星导航增强系统主要分为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
EGNOS系统空间段覆盖范围见下图:
EGNOS系统空间段覆盖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目前,欧洲具备EGNOS能力的飞机场已经超过了50 个,以法国和德国为主,而未来计划配备EGNOS能 力的飞机场还将超过50个。这样来看,未来在欧洲将 至少有100个机场具备EGNOS能力。
GPS理论与应用 20.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BAS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50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基区域增强系统
澳大利亚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辽阔 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星基和地基混合的地区 增强系统--GRAS的概念。澳大利亚建设 GRAS的基本要求为:
首先,它必须与ICAO的标准兼容;
其次,它提供的服务必须等效于或优于现有的地 基导航系统;
第三,在澳大利亚空域要支持航路和非精密进近 导航,成本与地基导航系统的相当或更低。
16
星基增强系统
美国广域增强系统WAAS
17
空基增强系统
ABAS综合了GNSS信息和机 载设备信息,从而确保导航 信号完好性的要求。它的应 用包括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 测(RAIM)、飞机自主完好 性监测(AAIM)、全球定位 系统/惯性导航系统 (GPS/INS)等。宗旨是保 证定位精度,实现对卫星工 作状态的监控,确保使用健 康的卫星进行定位。
15
星基增强系统
SBAS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可以提升机场跑道容量和空域 隔离标准,可靠地增加指定空域的容量;可以给出更多的 直飞路径,满足精密进近的服务要求;可以减少及简化机 载设备,降低传统的地基导航设施(包括NDB、VOR、 DME、ILS等)的维护费用,节省开支。当前,星基增强 系统的进展已可提供飞机精密一类进场着陆的能力。现有 的SBAS的应用主要是美国广域增强系统WAAS、欧洲静 地重叠导航卫星系统EGNOS和日本的MSAS。
23
卫星导航中的完好性监测
航空特别是民用航空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部门,用于航空的 导航系统必须满足精确性、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的要求。 建设完好性监测系统的主要根据是:
(1)当前的GPS和GLONASS系统完好性不足,即使建立了包括欧 洲“伽利略”卫星系统在内的GNSS-2系统,“失效”卫星造成大 的定位偏差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完好性监测是一个长期的 任务。 (2)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区域,用户接收机自身还无法实时地计算出 用户的实际位置及卫星的完好性信息。 (3)GPS和GLONASS都是为军事目的建立起来的,在使用它们进 行导航时,对其运行状况必须时刻密切关注,才能保证对它们的正 确利用。
对GPS用作航空辅助导航系统时的性能要求。
26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及实现
由表中可以看出,在所有飞行阶段,GPS的水平定位精度无论在有SA(为 100m,2drms),还是取消SA后(为20m,2drms),均能满足表中所规 定的要求。
27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及实现
但是,GPS系统却无法满足上表所规定的完好性要 求。虽然在GPS卫星本身发出的导航电文中已向用 户提供了完好性信息,但有些故障或漂移要经过几
5
地基增强系统
在GBAS中,用户接收到的增强信息来自 地基发射机。GBAS由GNSS卫星子系统、 地面子系统和机载子系统组成。
6
地基增强系统
GBAS通过为GNSS测距信号提供本地信息和修 正信息,来提高导航定位的精确度。修正信息的 精度、完好性、连续性满足所需服务等级的要求。
7
地基增强系统
10
地基增强系统
GBAS用于空中交通管制,除能向视线范围内的 飞机提供差分修正信号外,其空间信号还可提供 机场场面活动的监视服务,能有效缩短系统完好 性告警时间,其服务空间可包括在本区域内的所 有机场。
11
地基增强系统
当地基增强系统能够通过增加辅助的差分修正信息提供精 确的进场定位信号时,可用于发展GLS,以取代传统的 ILS和MLS。GBAS的国际标准正在逐渐成熟,地面站的 发展也接近完善,目前已可实现精密二类进场着陆的能力。 GBAS的典型应用为美国的LAAS系统。
卫星定位信号的增强利用将改善地面导航信号的 不足,使形式复杂、多点分散的地面辅助导航信 号改变成单一类型的辅助导航信号,如星基增强 系统(SBAS)与地基增强系统(GBAS)的综合 应用,就可以让飞机从起飞到降落都使用单一系 统来操作,形成一个无缝隙的飞行服务系统。
4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GNSS是新一代星基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可实 现高精度定位。在一些国家的机场已装有GPS导 航设施,与VOR/DME、NDB等无线电设施同时 使用,民用机场可以用GPS系统作非精密进近。 为提高卫星导航的完好性、精确性、可用性和服 务连续性,通过一些地面、空中或卫星设施,使 用差分技术、伪卫星技术、监测手段等,使卫星 导航系统总体性能得以提高,由此形成了卫星导 航的增强系统。各种增强系统提高性能的措施不 尽相同,按GNSS增强系统的组成可划分为: GBAS、SBAS、空基增强系统(ABAS)和混合 增强系统等。
设置在地面的多个监测站跟踪GPS卫星,提供本 地的伪距测量值;地面中心站将这些伪距值合并, 计算出单一的差分校正值,该值包含了所有的公 共误差源。
8
地基增强系统
地面站还要进行完好性监测,包括多接收 机连续性监测(MRCC)、卫星信号失真 监测、周期滑动监测等,并给每个伪距产 生附加的完好性参数。
内部监视方法由于不需要附加外部设备的支持,因 此花费较低,容易实现。目前,已研究出多种GPS 接收机自主完善性监测算法,例如二乘残差和监视 法、最大间隔监视法、校验空间错误检测排除算法 (FDE)和错误检测隔离算法(FDI)等。但内部 监视方法要求同时收到一定数量的卫星信号,利用 接收机的冗余数据进行卫星故障的检测和排除;而 且由于自身设备的原因,对GPS的“小误差”失效 不敏感,其应用尤其对高动态用户的应用受到限制。
24
卫星导航中的完好性监测
通过建立地面增强完好性监测(GAIM)系 统,实时监测卫星系统的完好性,提高卫星 信号精度,才能使每一个卫星导航应用部门
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
25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及实现
无论GPS作为辅助导航系统还是作为主用导 航系统,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和完好性要 求。下表给出了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
12
星基增强系统
在SBAS中,用户接收的增强信息来自星基发射机。 SBAS由地面监测站、主控站、地面地球站(GES)及同 步轨道通讯卫星组成。系统以辅助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向GNSS用户广播导航卫星的完好性和差分修正信息。
13
星基增强系统
监测站测量所有可见卫星的伪距值,并完成部分 完好性监测;测量数据经由数据网络传送到主控 站。主控站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产生三种对伪 距的校正数据:快速校正、慢校正(卫星钟差和 轨道误差)、电离层延迟校正;同时主控站也要 进行完好性监测。包括校正和完好性信息的数据 通过地空数据链发到同步卫星,再由该卫星转发 到用户接收机,这时采用的信号频段和数据格式 与导航卫星一致,这样可保证用户接收机的最大 兼容和最小改动。
14
星基增强系统
SBAS服务的覆盖范围与同步卫星相同,增强信 号以GPS的L1频率1575.42MHz发送,使用 CDMA编码,码速率1.023kbit/s,带宽2.048MHz, 信号强度为-160dbW,链路的终结数据率是 250bit/s。系统使用PRN编码,以便使下行链路 不造成干扰。现在的INMARSAT Ⅲ卫星载有导航 载荷,支持SBAS,但尚未投入使用。
2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目前,美国、欧洲以及日本都非常重视GPS增强 系统的建设,在系统设计、信号标准等方面表现 出较强的兼容、趋同趋势,以便符合未来GNSS 发展的要求。美国的LAAS和WAAS、日本的 MSAS及欧洲的EGNOS均为各自发展的的增强系 统,是GNSS增强系统的组成部分。
3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地基增强系统 星基增强系统 空基增强系统 陆基区域增强系统
卫星导航中的完好性监测: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及实现 欧洲的静地重叠卫星完好性监测方案 中国民航GNSS完好性监测方案
1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GPS系统自运行以来,在世界大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长期以来,其完好性、可靠性、导航精度等一直难以 满足航空用户将其作为主用导航系统的性能要求,卫星导 航增强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对GPS系 统进行的改进措施。卫星增强系统除了提供对伪距和电离 层广域差分的校正之外,同时提供了GPS系统的完好性 信息,比普通的广域差分系统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增强系统网络的建设,不仅可为航空 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导航服务,实现 全球范围的无缝导航服务,同时各参 考站数据还可作为数据资源用于科学 研究、大地测量、工程建设等诸多方 面,提高了它的附加价值。
31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与手段
AAIM实现完好性监测又有许多途径,如采用GPS/ 惯性导航、GPS/多普勒导航雷达、GPS/高度表、 GPS/VOR-DME和GPS/罗兰-C等组合,可得到 比单独使用这类设备更高的导航定位精度,并以这 些设备输出的数据为基准去判别GPS系统的完好性。
32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与手段
9
地基增强系统
增强信息通过通信数据链以数字格式广播给用户, 使用频段可选择C波段或VHF波段,调制方式为 D8PSK或者GFSK。这些信息包括差分校正值、 完好性信息、基本地面站信息和状态信息等,用 于机场飞机着陆的还包括最终进近段定义数据。 修正信息的精度、完好性和连续性要满足所需服 务等级的要求,最终目标是可用于三类精密进近、 非精密进近、起飞及地表导航。另外,GBAS还 能对没有被星基增强系统覆盖的偏远地区提供导 航服务。
的卫星信号接收机中,使接收机能够根据卫星完好
性的数据,自动修订接收机的定位计算,保证卫星
的完好性满足民航飞机航路和进近的飞行要求。
29
完好性监测的措施与手段
目前,已有多种增强GPS系统完好性的方法 和途径。从完好性增强的手段上来分,可分 为内部监测方法和外部监测方法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