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件:第2章细胞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 第二章 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 第二章 PPT课件
(3)红细胞的破坏
2.2.2 白细胞生理(自学) (white blood cell / leukocyte) (1) 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2)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A.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a. 血细胞渗出(diapedesis) b. 趋化性(chemotaxis)
2.2.2 白细胞生理
(2)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4)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2.2.1 红细胞生理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
(2)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3)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
① 除Ca2+和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 白质
② 除F III(组织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 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F Ⅱ、Ⅶ、Ⅸ、Ⅹ 在肝脏 合成,需维生素K参与。
③ 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血液中, 经其他酶水解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 有活性,这一过程称凝血因子的激活。激 活后,在该因子右下角标上“a”

2)血浆的稳定性
(2)血浆的酸碱平衡 5)血浆的pH值: 7.35~7.45 ( 7.4 ) pH值的恒定:血浆的缓冲对作用, 肺、肾的调节 血浆缓冲对主要有 NaHCO3/H2CO3、 三对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其中第一对最重要。
2.2 血细胞及其功能
动物生理学
第二章 血液生理
相 关 概 念
1. 血液(blood) 2. 体液(body fluid)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

动物生理学 第二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PPT课件

动物生理学  第二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PPT课件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 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出胞作用(exocytosis)
指细胞把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由细胞内 向细胞外排出的过程。 例如,腺细胞分泌某些酶和粘液,内 分泌腺分泌激素以及神经末稍释放递质等 都属于出胞作用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 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三)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2. 继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逆浓度差; ②依靠转运体蛋白“帮助”; ③能量来自Na+的势能差。 体内主要的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对葡萄糖、氨 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甲状腺细胞的聚碘过程 ◆神经末梢处被释放的递质分子( 如单胺类和肽类 递质) 的再摄取过程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膜上一些特殊蛋 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 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 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通道运输:能使离子通过其水相孔道越膜进行扩散的蛋白质称为离子 通道(ion channel )。目前发现在细胞膜上转运Na+、K+、Ca2+、 Cl-等离子的通道有几十种。以离子通道(ion channel)为中介的易 化扩散称通道运输;一些离子如Na+、K+、Ca2+等的顺浓度差转运就属 于通道运输

动物生理学2细胞的基本功能下

动物生理学2细胞的基本功能下
当细胞在接受一次有效刺激产生action potential (excitation)的当时和以后一小段时间内兴奋性经历一系列 有次序的变化,然后恢复正常。依次是: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对于nerve and muscle cells,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0.5~2 ms, 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a few ms supranormal period and subnormal period 30~50 ms 蛙的有髓神经纤维最多 500次/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xcitability of cells
• RP • threshold potential • Ca2+ concentration
2.4 Contrction of muscle cells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肌肉组织 Muscle
• 在电突触中一个细胞的膜电位变化以电流的形式直接传 递给另一个细胞。通常允许双向传递。
2.2.4 局部电位 local potential
• 电紧张电位 被动 • 局部电位 少量离子通道开放,没有产生再生性循环 • 动作电位 产生再生性循环 ➢ 去极化的局部电位多是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
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而形成的。
刺激
双刺激 串刺激
双刺激: 强度1,波宽1 强度2,波宽2,波间隔 串刺激:强度,波宽,频率,串长 连续(复)刺激:强度,波宽,频率
连续刺激
强度-时间曲线 strength-duration curve: 引起组织excitation所
需的电小刺激强度与该刺激的作用时间基本上是一个反比例关 系。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理》课件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理》课件

细胞生理
细胞生理
二、细胞间的通讯
1、直接通讯 缝隙连接
2、间接通讯 化学物质作为信息 载体
细胞生理
三、细胞的电活动
动物体各种器官之间的功能协调以及整体统一性 的维持主要依靠组织与组织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的 信息传递来完成的。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的兴奋性
细胞生理
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 术语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细胞生理
第二阶段:动作电位下降支形成: Na+通道失活后,膜恢复了对K+
的通透性,大量的K+外流。使膜电 位由正值向负值转变,形成了动作 电位的下降支。
动作电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 的,因此,在体外描记的图形为一 个短促而尖锐的脉冲图形,似山峰 般,称为峰电位(Spike potential)。
细胞生理
2、细胞的兴奋性:
一切活组织在受到刺激时,都能够应答性地出现一 些特殊的反应和暂时性的机能改变。
兴奋性(Exitability)——细胞受到刺激后具 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 奋(Exitation)——细 胞受到刺激后产生 动作电位的过程。
可兴奋组织(Exitable tissue)——受到刺激 时,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
第二章 细胞生理 (Cell Physiology)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与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细胞生理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
1、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2、膜物质转运功能——半透膜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易化扩散(Faciliated diffusion)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入胞和出胞作用(Endocytosis and Exocytosis)

动物生理学2细胞生物学

动物生理学2细胞生物学
必需条件;钠离子大量入胞,改变渗透压关系;能够建立起一种 势能贮备,动作电位产生等,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 )。葡萄糖 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跨膜物质转运总结(转运小分子物质)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4、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 膜蛋白质机能 ➢ 骨架蛋白(anchoring protein):可使细胞膜附着在另一细胞的
膜上,或使其附着在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某物质上。 ➢ 识别蛋白(recoqnition protein):存在于免疫细胞膜上,能识别
异体细胞的蛋白质或癌细胞。 ➢ 酶(enzyme):能催化细胞内外的化学反应。 ➢ 受体蛋白(receptor protein):能与信息传递物质(激素或递质)
第二章 神经肌肉组织一般生理
主讲:温海深
第二章 神经肌肉组织一般生理
第一节 细胞膜结构与物质转运 细胞膜结构 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跨膜信号转导 跨膜信号转导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 第三节 生物电现象与兴奋 生物电现象 兴奋及其引起 生物电的记录与描述 生物电产生机制 兴奋的传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易化扩散(载体介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化学门控通道转运K+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转运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
度一侧的过程。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能量供应:载体蛋白起着ATP酶作用(Na+-K+ATP酶)提供能量。 特点:专一性;饱和性;方向性;竞争抑制;耗能。 钠泵活动的意义:细胞内高钾离子浓度是许多代谢及反应进行的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细胞基本生理

动物生理学第二章细胞基本生理
的全部肌纤维。
几条至几千条,与肌肉运动 的特点有关
当前45页,共71页,星期日。
4.1.1 运动终板 的形态结构
突触前膜 终板膜
突触间隙
当前46页,共71页,星期日。
4.1.2 兴奋传递过程
AP 前膜去极化
Ca++
乙酰胆碱
离子流动 终板电位
扩散
后膜受体
兴奋
Na+-K+通道
当前47页,共71页,星期日。
0.3ms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3ms
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
12ms
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70ms
b.阈下总和
阈下刺激相继或同时作用
时,有可能引起一次兴奋,
称为阈下总和。
当前25页,共71页,星期日。
2.2 细胞的生物电
表2-1 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比较(mmol/L)
组份
胞内
胞外
K+ Na+
140 5~15
5 145
当前28页,共71页,星期日。
K+的平衡电位 动力:浓度差 阻力:电位差
静息条件下,细胞 膜对Na+不通透,
对K+通透
电势
浓 度
当前29页,共71页,星期日。
2.2.1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当前22页,共71页,星期日。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2.1 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变化
2.1.1 细胞的兴奋性
刺激与反应 stimulus & reaction
适宜刺激与不适宜刺激 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

动物生理学-02第二章

动物生理学-02第二章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01
02
03
04
线粒体
叶绿体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源工厂”, 负责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作为 细胞的主要能源。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负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
内质网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主要膜系统 ,参与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 输,以及脂质的合成和转运。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分类和肌肉组织是由可收缩的肌细胞构成的 ,具有运动功能。
分类
肌肉组织可以分为横纹肌和平滑肌两 类。
神经组织
定义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构成的,具有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 等功能。
分类
神经组织可以分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 经两类。
04
动物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消化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吸收进入血液,供给身体各部分需要。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
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组成。
呼吸系统的功能
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身体内环境的氧和二氧化碳平衡。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
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
生殖系统的功能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分泌性激素等维持性征和性功能 。
05
总结与展望
本章总结
消化系统概述
介绍了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 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的作用。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探讨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 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机制。
消化酶与消化液

动物生理学之细胞的基本功能

动物生理学之细胞的基本功能
种亚基构成异三聚体。其中,亚基可与GTP或GDP结合,并具有GTPase
活性。
➢G蛋白分为:Gs、Gi、Gq、G12四大家族
➢有两种构象:非活化型、活化型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2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994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艾尔弗雷德.吉尔默
19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4、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
• (1)入胞或内吞
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如细菌、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质等)与细胞膜
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被整批转入细胞的过程。
吞噬:进入的是固体物质
吞饮:进入的是液体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0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①G蛋白耦联受体
又称蛇型受体,是由单一的多肽链或均一的亚基组成,其肽链可分为细胞外、
跨膜和细胞内三个功能结构域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0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G蛋白耦联受体的分子结构——七次跨膜受体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1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②G蛋白
➢G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是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由、和三
有少量糖脂或糖蛋白;
脂质双分子层具有稳定性和流动性,使细胞
在承受张力和外形改变时不致于破裂,容易自
动融合和修复;
膜具有选择通透,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透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6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图 细胞膜分子结构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7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 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
3.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定义:逆电-化学梯度(低 高),需要消耗能量 钠钾泵:钠泵,Na+-K+依赖式ATP酶,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图) 机制:分解1分子ATP,可使3个Na+移出膜外,2个K+移入膜 内。 意义:①造成细胞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 为细胞正常代谢及功能发挥所必需;
(三)细胞膜的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液晶态”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膜脂和膜蛋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膜 的流动性一般只允许脂质分子在同一单层内做横向扩散运动或 沿自身长轴做旋转运动。膜蛋白的运动以横向扩散和旋转运动 为主,但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区域。
2.细胞膜的不对称性
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指细胞膜内外两层的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很 大差异。①脂质分布不对称;②膜蛋白的分布也不对称;这样 就导致了细胞膜功能上的不对称。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功能 一、细胞概述
1.细胞:生命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2.细胞的组成:(图)
细胞膜:能量转换、物质转运、信号转导等 细胞质: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染色体等遗传物质
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一)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 (fluid mosaic model):
三、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定义:顺电-化学梯度(高低),脂溶性分子如乙醚,小分子 水溶性物质,如水、甲醇和溶解的气体等。 特点:被动转运,无须载体。扩散量 浓度梯度 膜通透性。
2.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定义:顺电-化学梯度(高低),但需要特殊蛋白帮助;非脂溶性物质 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及各种离子等;属于被动转运。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carrier):glucose, amino acid等(图) 特点: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抑制。 机制:载体蛋白分子内部的变构 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channel):Na+,K+,Ca2+离子(图) 特点:通道的构型和功能状态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特异性。
即:外界信号 膜蛋白变构 胞内信号
细胞功能改变
二、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膜受体-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息传递
(二)由膜受体、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 信息传递系统
(三)与酪氨酸激酶直接相连的信号转导系统
(一)通过膜受体-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息传递
1.受体(receptor):指细胞中(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内)能
(2)出胞:指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由细胞排出的
过程。例如,腺细胞分泌某些酶和粘液,内分泌腺分泌激 素以及神经末稍释放递质等都属于出胞作用。(图)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息传递功能
一、跨膜信息传递的概念
transmembran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表面,通过引起膜结构中 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信息以新的信 号形式传向膜内,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 应的过程。
(二)由膜受体、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 息传递系统
1.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肾上腺素
相应膜受体
G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
2.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cAMP
生物学效应
信使 受体 生物学效应受体
G蛋白
磷脂酶C
二酰甘油(DG) 三磷酸肌醇(IP3)
生物学效应
运输蛋白: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等。 受体:辨认和接受特异的化学性刺激或与信号有关的蛋白质。 配体 + 受体 细胞特异的生理生化反应 特异性抗原:细胞标志作用,供免疫系统或免疫物质辨认 肌动蛋白:参与细胞膜运动。
③糖类:寡糖链和多糖链,与膜上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
脂或糖蛋白呈树枝状突出细胞表面。由于单糖排列顺序存在 特异性,因而形成了各种细胞表面特异的标志。
4.入胞(endocytosis)和出胞( ex(oc1y)to入si胞s):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例如
侵入动物体内的细菌、病毒或大分子蛋白质等)被整批转 入细胞的过程。 (图)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如进入的物质是固体物质,便称为吞噬(phagocytosis) 如进入的是液体物质,则称为吞饮(pinocytosis)
②建立势能储备:继发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所需能量(图) ;
其它离子泵:
钙泵:Ca2+-Mg2+ATP酶,肌浆网膜。 碘泵:甲状腺上皮细胞膜,依赖钠泵,主动泵入I-。 氢泵:H+-K+ATP酶,胃粘膜壁细胞膜。 特点:分子本身具有ATP酶活性,可分解ATP,释放 能量,并利用此能量进行离子的逆势能差转运。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 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生理功能的 蛋白质。
(二)细胞膜化学组成
①脂质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70%,长杆状,亲水端由磷酸和碱基组成,疏水性端由脂肪酸烃链组成 胆固醇:30%,与膜的流动性大小有关。
②蛋白质:球形蛋白,包括周围蛋白和结合蛋白。
与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递质、调质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等) 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相应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2. 通道(channel)
(1)化学(配体)门通道 chemically-gated channel :又 称通道型受体或促离子型受体,通道蛋白的分子结构中存在 能与化学信号(配体)结合的部位,如N-型ACH受体。图 (2)电压门通道 voltage-gated channel:分子结构中存 在着对跨膜电位改变敏感的结构或亚单位。如 Na+,K+, Ca2+的电压门通道。(图) (3)机械门通道 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机械刺 激可使这类通道开放,如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肌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