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之小说阅读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

3、考点设置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角度

(一)情节结构

1、情节

题型: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线索展开的?

文中多次提到“”,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好不好?

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画蛇添足,你认为是否应该保留?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角度

(1)概括小说的情节

多分“四个模块”: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多用“主谓句”概括:谁做了什么、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可按照事件发展脉络或按照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概括。

例:2011 高考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一轮复习用书第81-82页)(2)分析情节的特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3)分析某一情节的作用

内容角度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结构角度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使作品产生悬念。2、线索可以由物、人来充当

类型:单线、双线

作用: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3、结构

开头的设置(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景物描写:交代故事背景、渲染()的气氛、为后文写()做铺垫。

结尾的妙处(1)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解说情节设置的合理性、找出伏笔照应。

(2)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

(二)人物形象

题型请分析小说中某人的形象。

某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某段(对话、行动)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人物在事件中主要有哪些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写某人(非主人公)有什么作用?

答题角度

1、特点虚构性(注意小说中“我”的定位)

典型性(共性与个性并存)

2、刻画人物方法

(1)描写方法:通过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刻画,突出人物个性

(2)表达形式: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总结人物形象特点

从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入手、故事情节发展入手合并、提炼。

从社会身份职业特征、人物个性特征多角度分析。

按照总分、分总模式回答。

三忌:人物褒贬定位不准确;

以情节叙述代替性格特点归纳;

只概括特点不结合文本分析。

4、学会区分主人公和线索人物

人物

表达

技巧环境

情节主题

(三)环境描写

题型小说某部分的景物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答题角度

1、类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环境特征

渲染()的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理,突出人物()的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

揭示、深化小说主旨

象征和暗示社会环境

例:2010 高考江苏卷《寒冬》(一轮复习用书第92页)(2)社会环境

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人物性格成因

暗示人物命运,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深化主题

(四)表达技巧

题型小说是如何塑造某人的形象的?

赏析划线句

答题角度

1、表达方式

叙述人称(第一、第三人称)、叙述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方法(人物、景物)抒情方式(象征)

2、结构方法

设置悬念、抑扬对比、伏笔照应、以小见大

3、语言技巧

修辞方法、语言风格

答题思路:点明手法(术语),结合文本分析,有何作用效果。(五)主题探究及其他

题型小说中的某段话(某段情节)发人深省,请结合文本,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小说的题目是“”,如果换成另一题目,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小说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题角度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例:2010 高考安徽卷(一轮复习用书第106页)

答题思路:

(1)提出明确的观点。(提出问题)

(2)紧扣观点举例分析。结合小说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其实就是以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为例,证明观点的合理性。(分析问题)

(3)联系实际,阐明自己或这一时代的人应如何去做。(解决问题)

总之,小说阅读答题“三要”

要角度全面

要条理清晰

要回扣文本

三、典例分析

1960年的雪糕

1960年,中国和我们家都很贫穷。

那年夏天的一支5分钱的冰糕在我的心中至今没有化去,是因为在那个贫穷的村庄里,我们家是最穷的一户人家。旁人家的孩子每年都会吃上一支或者几支冰糕,而我长到9岁了,还没尝到冰糕的味道呢。每当我向母亲要钱买冰糕时,母亲说:“冰糕有什么好吃的,不就是一些结成冰的糖水吗?”当我哭着恳求时,母亲会哀叹一声,眼里闪着泪光说:“孩子,家里卖鸡蛋存下的钱,你该知道有几块几毛,油盐酱醋,还有你们兄弟几个念书的学费都要从这里出,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