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察汗国概况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展开全文公元1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蒙古乞颜部的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
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形成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扩张浪潮。
到1260年,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对外扩张,建立起一个东抵鄂霍次克海,西达多瑙河,南临印度洋的超级帝国。
然而,伴随着帝国领土的扩大,蒙古高层统治者对领土的管理以及地方势力的控制,也变得愈发困难。
同以往的匈奴、突厥一样,蒙古帝国同样是以一个具有足以控制其他部族的巨大部族为基础,从而建立的联盟结构游牧帝国。
除了难以管控的外族人,在帝国内部的蒙古部族中,随着成吉思汗和蒙哥的逝世,蒙古人内部分裂势力,也越来越活跃。
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并为加强对新征服领土的管理,进行了分封。
长子木赤获封额尔齐斯河以西及阿尔泰地区,二儿子察合台获封原西辽领土,三儿子窝阔台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最疼爱的四儿子托雷获封古本部,并留下了大部分的军队交予托雷。
然而,成吉思汗想不到,自己的子孙最终将蒙古分裂成元朝及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窝阔台汗国(1229-1309)1229年,窝阔台在成吉思汗死后继任蒙古大汗,并将自己的封地交由长子贵由打理。
窝阔台继任可汗之后,一方面加紧灭金伐宋,一方面进军中亚、东欧,完成成吉思汗的西征大业。
然而窝阔台本人嗜酒如命,尤其是在灭金之后,更是不愿在受征伐之苦,纵欲与酒色之中,最终于1241年,一次狩猎之后,豪饮中风而死。
窝阔台大汗时期蒙古王庭窝阔台死后,因长子贵由西征未归,而蒙古大汗为承袭又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乃马真皇后为保证汗位在自己家族中,便临朝称制。
而在乃马真皇后称制期间,为了以后儿子贵由继承汗位,滥行赏赐宗室和大臣,以拉拢选票。
1246年,乃马真皇后称制五年后,窝阔台长子贵由成功继任蒙古大汗,但是贵由却仅仅做了一年的大汗,便染病逝世,时年43岁。
钦察汗国——精选推荐

钦察汗国1223年6⽉16⽇的迦勒迦河边,六名俄罗斯⼤公及⼗⼏名贵族被捆绑起来,压在巨⼤的⽊板下,蒙古⼈在⽊板上吃⾁喝酒,唱歌跳舞!如果问⾦帐汗国的建⽴者是谁,回答⽆疑是拔都汗。
但是要说奠基者,则肯定是“四獒”之⼆的哲别和速不台。
早在蒙古⼈第⼀次西征的时候,1222年末,为了追赶花刺⼦模的摩坷末,成吉思汗派哲别和速不台对波斯⾼原以及⾼加索以北的斡罗斯草原进⾏侦查性质的征服。
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约4万蒙古骑兵,在抢掠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之后,⼀路北上,从打⽿班(元史上称为铁门关)越过⾼加索⼭脉,进⼊了欧洲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草原。
顾名思义,钦察草原上住着钦察⼈,钦察⼈属于突厥⼈种,和中亚的花刺⼦模差不多。
钦察⼈不是蒙古⼈的对⼿,他们向西逃跑,并向他们西边的邻居——俄罗斯各公国求援!俄罗斯的基辅⼤公姆斯奇斯拉夫.罗曼诺维奇,纠集了七个公国的约⼋万名⼠兵,沿第聂伯河⽽下,迎战蒙古⼈。
双⽅在今天的俄罗斯城市罗夫斯克附近的草原上相遇。
蒙古⼈4万⼈,俄罗斯⼈8万⼈,且蒙古⼈长途跋涉⼀路征战⽽来,所以俄罗斯⼈信⼼满满,胜券在握!两军刚⼀相遇,年轻的沃伦⼤公丹尼尔.罗曼诺维奇就率领亲兵冲了上去,轻松地击败了蒙古⼈的前锋,蒙古⼈开始撤退逃跑。
这⼀逃,就是整整九天!俄罗斯⼈也追了整整九天!⼀个追⼀个逃,俄罗斯⼈的军队慢慢拉成了两个集团,⼀个是以骑兵为主的加⾥奇⼤公“⼤胆的”姆斯奇斯拉夫的前军,⼀个是以步兵为主的基辅⼤公罗曼诺维奇的后军。
在靠近亚速海的草原上,蒙古⼈终于慢了下来,并转⾝迎敌。
加⾥奇⼤公那个“⼤胆的”、沃伦⼤公丹尼尔、契尔尼克夫⼤公斯拉维奇等⼈,率领俄罗斯⼠兵,英勇地冲了上去。
迎击他们的是⼀波⼀波如⾬的厉箭。
两侧,以前俄罗斯⼈没有注意到的地⽅,⼀簇⼀簇的蒙古⼈冒了出来,泼洒着同样犀利的箭⾬!俄罗斯⼈摧动马⼒,向蒙古⼈发起冲锋,他们希望能够⽤⾃⼰擅长的近⾝⾁搏击垮敌⼈。
但是蒙古⼈根本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转⾝就逃,并逐渐散开!待到俄罗斯⼈马匹⼒竭,停了下来,蒙古⼈⼜慢慢围了上来。
西伯利亚

•
•
•
•
在南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岸边,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哈卡斯人、图瓦人、雅库 特人、布里亚特人。同时,南西伯利亚一起与东西伯利亚坐拥着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 一————勒拿河;当然,最引人入胜的,还是东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贝 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湖,已经有两千五百万年的历史了。它里 面汇集了几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储量,而且是非常清澈透明的。直径30厘米的白 盘在贝加尔湖的水下40米处依然可见。贝加尔湖的海拔约为500米。在贝加尔湖里生活 着1850种动物和850种植物,并且其中很多是这里特有的。 西伯利亚的严寒本身也是很有名气的。有时严寒达摄氏零下40度、50度。而零下 25~30度根本就引不起当地居民的注意,这是冬天常有的气温。西伯利亚南部的夏天却 非常的热,达30度高温。可以游泳,尽管常常水还是有点凉:即使是在七月份水温也 只能达17~18度。这里有很多人工“海”——为数众多的水电站的水库。西伯利亚南部 坐落着一些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主要名胜是东萨彦山脉里独一无二的自然保护区——萨彦 石柱群。突兀的岩石形成了80组高达100米的悬崖峭壁。一些峭壁有和自己形状一致的 名字:老人、农妇、金雕、羽毛、城堡等。这是登山运动和攀岩运动爱好者最喜欢的 地方。引人入胜的水路旅游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开始,沿叶尼塞河而下,到遥远的北 方,到杜金卡和迪克森。 图瓦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比如哈卡斯人一共只有八万人,图瓦人不到20万。 这些民族的人们拥有独特的口技艺术。表演者不唱出字词,只是用嗓子发出声音,听 起来有时像乐队演奏,有时像蹄子敲打声,有时像几百只野兽的嚎嘶。
钦察汗国概况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
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长子术赤的封地为咸海和里海以北地区,实际统治地域包括乌拉尔河以东的钦察草原东部和阿母(阿姆河)、锡尔(锡尔河)两河下游花剌子模地区。
1243年,术赤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约数万人),因此,逐渐被周围的大量钦察、突厥蛮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纪前叶,蒙古人已使用突厥语。
拔都西征归来后,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
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形成了隶属于拔都及其后裔的半独立国。
汗国建立后保持军政合一的统治组织,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队编制单位。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
1255年,拔都去世。
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1262年和1265~1266年,别儿哥为了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与埃及建立联盟,由此发展了与埃及的贸易关系,伊斯兰教文化也开始影响钦察汗国。
1266年,别儿哥去世,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嗣位,得到元朝的正式册封。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劫走防御海都进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
到1282年脱脱蒙哥嗣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脱脱蒙哥和秃剌不花在位时,领有黑海北岸地区的宗王那海操纵了汗国大权。
脱脱汗即位后,恢复了汗权。
1302年,归顺元廷。
1308年,元武宗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1313年,脱脱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月即伯在位时,建立了中央集权,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时空观念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 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 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 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 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 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 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 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 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 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第 1235 二— 次 1242
拔都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 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 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第 1252 三— 次 1260
旭烈 兀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 达。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宗藩国伊利汗国。忽必烈建立元朝前 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 大汗国。
化继续发展。
史料阅读
托勒密埃及经常让士兵借用埃及人的房屋。埃及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 式反抗:在鳄鱼城,我们发现原来用来安置军队的一些房屋,房顶已经被揭 掉,门被墙封住了,那个地方修起了祭坛。他们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房 子不致被占。
—摘译自[ 美 ]威廉·弗格森《希腊帝国主义》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2)对世界 ③ 民族迁徙: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 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 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二)蒙古西征
【思考】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1. 对东亚和西亚:
( 1 )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又逐渐恢复了。( 2 )一批蒙古人(主要 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 族所同化。 ( 2 )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后 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
蒙古统治下罗斯诸公国的社会概况

蒙古统治下的罗斯诸公国学生姓名:张洲铭学生学号:5120309689指导老师:符莹岩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内容摘要13世纪的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并在东欧罗斯诸公国的土地上完成了征服,并于1243年建立了一个蒙古汗国——金帐汗国,从此开始了对罗斯诸公国长达两百余年的统治。
在这期间,东正教在罗斯得以发展,俄罗斯的初始国家得以建立,并最终于1480年推翻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蒙古罗斯1.引言13世纪时,一支发源于蒙古高原的骑兵纵横于欧亚大陆,给欧亚大陆上的农耕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先后毁灭了当时欧亚大陆上的金帝国、阿拉伯帝国、宋帝国等强大的国家,同时也征服了欧洲的一些地方,并最终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统治着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蒙古人在这片东起朝鲜半岛,西达波兰,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的土地上建立了四个汗国和一个帝国——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元帝国。
其中金帐汗国也叫钦察汗国,其统治范围“东起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北括俄罗斯”1,主要是今天的俄罗斯欧洲部分以及乌克兰,在当时是由基辅罗斯大公国分裂后的罗斯诸公国统治的,蒙古人的到来无疑改变了当地的统治阶级的组成,而在蒙古对这一地区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中,这个地区的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2.前蒙古时代的罗斯“罗斯”这个词大概来自于在今天俄罗斯欧洲部分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曾经建立过的一个古国——基辅罗斯,而基辅罗斯鼎盛时期的统治者正是今天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
前蒙古时代指的是蒙古人征服罗斯地区以前的时代,而基辅罗斯的建立一直以来都充满着各种争论。
有一种说法是,不明族属的奥列格在882年占领了基辅,并开始了其对基辅罗斯的统治2。
到了公元十世纪的时候,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下的基辅罗斯于公元988年皈依了东正1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p1652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第八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p29教,“东正教帮助罗斯建构了一种共同的身份认同,为大部分斯拉夫文化奠定了基础”3在公元十一世纪中,雅罗斯拉夫统治基辅公国的时期,“基辅公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公国的版图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从奥卡河口延伸到喀尔巴阡山脉”4,“被视为基辅罗斯历史的顶峰”5。
蒙古四大汗国之金帐汗国(又称为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zhúchì)的封地)世系

蒙古四大汗国之金帐汗国(又称为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
术赤(zhúchì)的封地)世系
1260年到1264年,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相互争夺蒙古帝国汗位,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蒙古帝国也分裂成了几个主要汗国,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四大汗国。
对于四大汗国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元朝(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另一种说法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这四个称“兀鲁思”。
金帐汗国又称为钦察汗国,因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zhú chì)的封地又可以称为术赤兀鲁思,今天丸子为大家讲讲金帐汗国的世系。
拔都本是术赤的嫡次子,他曾统帅“长子军”西征收获颇丰,其长兄斡儿答自知才能不如他,就将推戴拔都继承父位,统领术赤兀鲁思。
金帐汗国自札尼别被长子别儿迪别毒杀后,金帐汗国的汗位世系开始大乱,别儿迪别被弟弟忽里纳杀害,忽里纳又被纳兀鲁斯杀害,纳兀鲁斯很可能又被乞迪儿杀害。
从1360年到1381年20年间换了十八个可汗,金帐汗国分崩离析,被权臣马麦控制。
1380年术赤长子斡儿答后人白帐汗脱脱迷失重新统一金帐汗国,拔都系自此结束,金帐汗国的汗位转到了白帐系。
14世纪末开始,金帐汗国开始衰败,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相继独立出去;15世纪时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又独立出去,同时被其统治长达238年的罗斯公国也独立了。
1502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钦察汗国3

钦察汗国313世纪至14世纪,钦察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
有的经过复建,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
在金帐汗国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旧克里木城)、伏尔加河上的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北高加索的马札儿城等。
由于汗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邻国的贸易往来,使各城市的商业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别儿哥萨莱城。
根据1333年到过该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宾·巴都塔的记载:“萨莱城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规模特别大,建在平坦的土地上,城里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城中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蒙古人(他们是国家真正的居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兰教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
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
月即伯汗统治时代(1312-1340)是别儿哥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10万以上,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钦察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亦有当地手工业者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木,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
13世纪至14世纪时,在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木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
根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东西方各国。
14世纪时,丹纳(阿速夫)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纵。
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从克里木出发,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克普恰克汗国、术赤兀鲁思,大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13世纪上半叶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国家。
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长子术赤的封地为咸海和里海以北地区,实际统治地域包括乌拉尔河以东的钦察草原东部和阿母(阿姆河)、锡尔(锡尔河)两河下游花剌子模地区。
1243年,术赤第二子拔都结束西征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
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约数万人),因此,逐渐被周围的大量钦察、突厥蛮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纪前叶,蒙古人已使用突厥语。
拔都西征归来后,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附近)。
在汗国内,拔都的13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形成了隶属于拔都及其后裔的半独立国。
汗国建立后保持军政合一的统治组织,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队编制单位。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
1255年,拔都去世。
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1262年和1265~1266年,别儿哥为了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与埃及建立联盟,由此发展了与埃及的贸易关系,伊斯兰教文化也开始影响钦察汗国。
1266年,别儿哥去世,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嗣位,得到元朝的正式册封。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劫走防御海都进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
到1282年脱脱蒙哥嗣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脱脱蒙哥和秃剌不花在位时,领有黑海北岸地区的宗王那海操纵了汗国大权。
脱脱汗即位后,恢复了汗权。
1302年,归顺元廷。
1308年,元武宗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1313年,脱脱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月即伯在位时,建立了中央集权,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
汗国迁都别儿哥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
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诸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
1357~1380年间,由于内讧,钦察汗更替了20多人。
1380年,白帕汗脱脱迷失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14世纪90年代后期起,白帐汗国那颜也迪古把钦察汗国大部分疆土统一起来。
蒙古贵族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战争,内部又互相争斗,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汗国走向衰落和瓦解。
先后分裂出了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独立国,钦察汗国中央直辖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
1502年,大帐汗国灭亡。
钦察汗国从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儿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脱花帖木儿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实力最大,一般提到钦察汗国,都是拿拔都家族来代表。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术赤兀鲁思,称作"金帐汗国",又称"青帐汗国"或钦察汗国,蒙古文史书称作"术赤因〃兀鲁思"。
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
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术赤的斡尔朵(行宫)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
1236年,术赤次子拔都统帅"长子军"西征,到1240年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尔(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兀鲁思,从1242年以后称为"钦察汗国"。
汗国的疆界大致包括:东自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地区,向北临近北极圈。
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罗斯诸公国与钦察汗国为藩属关系。
1259年,蒙哥大汗去世,阿里布哥在漠北被大部分蒙古贵族选举为大汗,1260年,忽必烈则在漠南开平称帝,并发动了讨伐阿里布哥的战争。
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金帐汗国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庞杂的联合体,其中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数甚少。
东南欧,特别是钦察草原,是钦察人居住的地方。
蒙古人来到这里以后,14世纪上半叶就完成了突厥化过程,突厥语和突厥文成为汗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
此外,汗国内部各地的经济发展亦不尽相同,钦察人处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只有极少数人迁到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转入定居。
、克里木、保加尔则进入封建生产关系的发达时期。
花剌子模具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技术,过着城镇化的定居生活;克里木及其沿海城市,商业发达,可通往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一直通向叙利亚和埃及;保加尔是农业国,是金帐汗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金帐汗国在东西方贸易中占居重要地位。
13世纪至14世纪,欧洲同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通过金帐汗国进行的。
因此,蒙古统治者特别重视商业的发展。
拔都汗和别儿哥汗在伏尔加河先后修建了拔都萨莱城和别儿哥萨莱城,后来又修建了乌维克城,在札牙黑河(乌拉尔河)河口修建了萨莱契克城。
钦察汗国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军队在国家机构中占居极为重要的地位。
术赤、拔都依照蒙古族的军队组织形式,在汗庭内组建了由封建上层子弟组成的军队--切薛军(近卫军),其将领享有比民政长官更为优越的地位。
术赤数千(一说4000)名军士的后裔是组成金帐汗国蒙古军队的骨干力量。
他们是由撒勒只兀、勤乞特、许兀真3个部队组成,此外还有奇雅特、阿勒赤塔塔尔和弘吉剌部人。
军队按万户、千户、百户组织起来,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设臵了特殊的布合兀勒军职,负责军队、军需和战利品和调配。
钦察汗国的军权和民政密不可分,汗庭与各州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仿照了蒙古族原有的形式,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主持汗庭的民政官员称作"维西尔"(宰相),下设各底万(部),受其管辖。
札鲁忽赤和达鲁花赤是专管法律和掌管国库税收的行政长官,均由蒙古人担任。
各州设总督和达鲁花赤[附图:蒙古大汗国版图(蒙古文)]。
钦察汗国被视作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系的兀鲁思,所以,汗国内的牧民、农民和城市居民均被认为是术赤家族的成员。
汗庭把百姓连同土地分配给诸王和那颜。
蒙古和钦察牧民以阿寅勒(户)为单位经营个体的游牧经济,在领主分配的牧场上放牧,为领主服各种劳役。
游牧民以钦察人居多数。
农业区和城市以征收税赋的方式进行,汗国的收税事项往往交由花剌子模商人承办。
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并没有把它们直接划入钦察汗国疆域之内,而是保留了其一定的自治权,二者尚属藩属关系。
罗斯国大公或其他王公须得到金帐汗的恩准才能即位,并且处于汗政权的监督之下。
每当罗斯王公即位时,金帐汗要指定罗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权代理人主持即位仪式。
用汗的名义立为王公的人,须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监督,蒙古统治者每年向罗斯各公国按人口征收什一税和商税,称作贡赋。
别儿哥汗和忙哥帖木儿汗在位时,曾在罗斯公国进行过两次人口登记,以确定纳贡数量。
除了贡赋外,还要为汗庭提供车辆、饲料,服驿役和兵役等。
只有僧侣免纳贡赋、不服劳役。
罗斯王公还不定期地给汗、汗妃及其近臣们馈赠贵重礼物。
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以高加索之打耳班为两国的分界线。
当旭烈兀出征伊朗和报达(巴格达)哈里发时,别儿哥汗曾出兵援助。
别儿哥汗经阿八哈汗的同意,在帖必力思修建了大清真寺,并开设了纺织工场。
后来,阿塞拜疆成为两国争夺的焦点,彼此发生过战争,别儿哥汗对伊利汗国的征伐以失败告终,占领外高加索(主要是阿塞拜疆)的目的没有实现,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乘机向金帐汗国表示友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
因为,蒙古伊利汗国辖有埃及的邻国叙利亚,以美索不达米亚为两国国界。
强大的伊利汗国的存在,对埃及是个威胁,因此,马木鲁克王朝通过不断派遣使者,送珍贵礼品等办法与金帐汗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320年,埃及算端(国君)篾里〃纳昔儿聘娶金帐汗国属成吉思汗支系的一位公主为妻。
而拜占庭皇帝劳斯卡利斯不甘心金帐汗国和埃及的强大,竭力支持伊利汗国。
1271年忙哥帖木儿汗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劳斯卡利斯没有应战就请求讲和了。
三、钦察汗国的城市与工商业简介13世纪至14世纪,钦察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
有的经过复建,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
在金帐汗国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旧克里木城)、伏尔加河上的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北高加索的马札儿城等。
由于汗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臵,以及与邻国的贸易往来,使各城市的商业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别儿哥萨莱城。
根据1333年到过该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宾〃巴都塔的记载:"萨莱城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规模特别大,建在平坦的土地上,城里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城中〔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蒙古人(他们是国家真正的居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兰教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
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
月即伯汗统治时代(1312-1341年)是别儿哥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10万以上。
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
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钦察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亦有当地手工业者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木,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
13世纪至14世纪时,在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木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
根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东西方各国。
14世纪时,丹纳(阿速夫)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纵。
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从克里木出发,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
还有一条通往中国的商道:丹纳-萨莱-兀龙格赤或萨莱-讹答剌-阿力麻里-甘州-大都,整个行程需要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