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全)
普通话与测试理论

磨墨 薄膜
磨破 勃勃
e[ ]舌面 后 半高 不圆唇
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
双唇自然展开。 客车 合格 色泽 割舍
ê[ε]舌面 前 半低 不圆唇
•发音时,口半开,舌位半低,舌头前伸使 舌尖抵住下齿背,唇形不圆 。 ê用于单独注音只有 一个叹词“欸”,主 要用途是与i、ü组成 复韵母ie、üe等。如 憋、瞥、缺、月。
1.分辨 n 和 l 2.分辨 zh、ch、sh 和 z、c、s 3.分辨 f 和 h 4.把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 c s 改成j q x 5.把浊音改为清音 6.读准零声母的字
第四章 韵母
韵母和元音的关系: 1 、来源不同: 韵母来自我国传统音韵学,元音来 自西方语音学; 2 、产生渠道不同:韵母来自 音节分析, 元音来自
央 不圆唇 后 u[u] 半高e[e] e[ ] 半低ê[ε] e e[ ] o[o]
.A
低 α[a]
α[A]
α[α]
[c]
α[A]舌面 央 低 不圆唇
发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唇
形不圆。 发达 哪怕 大厦 打靶
o[o]舌面 后 半高 圆唇
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拢圆。
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肌肉紧张度说。 “鲜xian”和“西安xi’an”
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音节 开头的辅音。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记音符号
1.汉字注音法的进化 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 2.汉语拼音方案 3. 国际音标 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 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 民族语言的语音的。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 个符号一个音素。
普通话考试测试大纲

普通话考试测试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是一项标准参照性考试,测试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测试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采用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试卷进行考试。
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具体包括: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选择判断。
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命题说话,限时3分钟,共30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系统和评分标准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规定执行。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教育部国家语委发教语用〔2003〕2号文件)根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制定本大纲。
一、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本测试定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缩写为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水准、熟练水准,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本大纲规定测试的内容、范围、题型及评分系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口试方式实行。
二、测试内容和范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范围是国家测试机构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三、试卷构成和评分试卷包括5个组成部分,满分为100分。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水准。
2.要求:(1)100个音节中,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很多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很多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水准。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普通话考试易错字词

普通话学习说话材料普通话考试易错字词(一)~~~~A~~~~隘口ài kǒu谙练ān liàn盎然àng rán拗口ào kǒu~~~~B~~~~白醭儿báibúr白芨bái jī白翳bái yì被褥bèi rù贲门bēn mén鼻衄bínǜ蝙蝠biān fú殡殓bìn liàn~~~~C~~~~觇标chān biāo谄谀chǎn yú抽搐chōu chù璀璨cuǐcàn淬火cuìhuǒ痤疮cuóchuang~~~~D~~~~打场dǎcháng大氅dàchǎng傣族dǎi zú恫吓dòng hè豆豉dòu chǐ渎职dúzhí蠹虫dùchóng~~~~E~~~~婀娜ēnuó扼杀èshā~~~~F~~~~废黜fèi chù汾酒fén jiǔ拂拭fúshì付讫fùqì~~~~G~~~~戈壁gēbì梗概gěng gài哽咽gěng yè枸杞gǒu qǐ~~~~H~~~~烘焙hōng bèi胡诌húzhōu滑稽huájī踝骨huái gǔ磺胺huáng àn浑噩hún è~~~~J~~~~畸形jīxíng犄角jījiǎo瘠薄jíbó脊髓jǐsuǐ戛然jiárán缄默jiān mò豇豆jiāng dòu孑孓jiéjué矜持jīn chí粳米jīng mǐ痉挛jìng luán窘况jiǒng kuàng 迥然jiǒng rán臼齿jiùchǐ矩形jǔxíng咀嚼jǔjué~~~~K~~~~槛kǎn,jiàn犒劳kào láo枯槁kūgǎo窥视kuīshì~~~~L~~~~邋遢lātā凛冽lǐn liè~~~~M~~~~腼腆miǎn tiǎn谬误miùwù~~~~N~~~~铙钹náo bó内疚nèi jiù泥泞nínìng溺nì,niào拈阄儿niān jiūér蔫niān碾坊niǎn fáng颞骨niègǔ蹑niè啮齿nièchǐ镍niè忸怩niǔní弩弓nǔgōng懦夫nuò fū~~~~o~~~~沤肥òu féi怄气òu qì~~~~p~~~~蹒跚pán shān滂沱pāng tuó咆哮páo xiào抨击pēng jī澎湃péng pài捧哏pěng gén 癖好pǐhào媲美pìměi婆娑pósuō叵测pǒcè破绽pòzhàn剖面pōu miàn~~~~q~~~~欺侮qīwǔ蹊跷qīqiāo祈求qíqiú乞丐qǐgài掮客qián kè 翘首qiáo shǒu 怯懦qiè nuò 惬意qièyì琼脂qióng zhī蛆qū龋齿qǔchǐ蜷曲quán qū~~~~R~~~~妊娠rèn shēn蠕动rúdòng~~~~S~~~~臊sāo瘙痒sào yǎnɡ骟shàn苫shàn赡养shàn yǎnɡ疝气shàn qì垧shǎnɡ绱鞋shànɡxié潲shào神龛shén kān尸骸shī hái矢志shǐz hì狩猎shòu liè秫秸shú jiē思忖sī cǔn夙愿sùy uàn 榫头sǔn tou~~~~T~~~~炭疽tàn jū绦虫tāo chónɡ铁锨tiě xiān 佟Tónɡ~~~~W~~~~剜wān蜿蜒wān yán苇塘wěi tánɡ猥亵wěi xiè斡旋wò xuán忤逆wǔ nì~~~~X~~~~戏谑xì xuè瑕疵xiácī涎水xián shuǐ 芯子xìn zi渲染xuàn rǎn癣xuǎn绚烂xuàn làn驯服xùn fú~~~~Y~~~~赝品yàn pǐn谒见yè jiàn窈窕yǎo tiǎo莜麦yóu mài尉迟yù chí玉玺yù xǐ陨落yǔn luò 恽Yùn郓Yùn~~~~Z~~~~造诣zào yì栅栏zhà lan瞻望zhān wànɡ栈道zhàn dào瘴气zhànɡ qì笊篱zhào lí蜇zhē蛰伏zhé fú褶皱 z hě zhòu甄别zhēn bié砧板zhēn bǎn箴言zhēn yán赈灾zhèn zāi诤言zhènɡ yán痔漏zhì lòu桎梏zhì ɡù妯娌zhóu lǐ侏儒zhū rú灼见zhuó jiàn辎重zī zhònɡ紫癜zǐ diàn自刎zì wěn棕榈zōnɡ lǘ柞蚕zuò cán作孽zuò niè朗读的基本要求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概述)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第一部分概述一、为什么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普及共同语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所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载体,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0年以前、日本人也在100年以前普及了通用语言。
通用语的普及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对外交流,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法律法规的规定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各类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1、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为一级甲等水平;2、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为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普通话语音教师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水平;4、公共服务行业中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导游等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对公务员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人发[1999]46号)文件“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公务员普通话的培训,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培训的关系。
通过培训,原则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达到普通话三级甲等以上水平;对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务员不作达标的硬性要求,但鼓励努力提高普通话平。
”●对教师国家教委、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教语用[2000]1号)“普通话合格应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和录用教师条件之一,教师应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资料(全)

启程 履行 皎洁
整个 损坏 假若
02
01
03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只降不升
①上声的变调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
奶粉 美景 选举 鬼脸 浅显
腐朽 典雅 偶尔 处理 诊所
舌根鼻韵母(后鼻韵母)的发音
蹦 瓮 郑 萌 腾 绳 扔 蹭 愣 硼 憎 逢 羹 坑 迸 承 嗡 仍
enɡ(uenɡ)
舌根鼻韵母(后鼻韵母)的发音
inɡ
顶 精 病 零 清 磬 绫 荆 鸣 凝 行 迎 景 醒 英 厅 岭 敬 平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普通话测试培训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测试说明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测试内容说明及训练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测试准备说明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CONTENTS
培训内容
一、测 试 说 明
测试等级:三级六等
语言状况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甲等
乙等
甲等
乙等
甲等
乙等
分数档次
≥97
≥92
采取 转脸 吵嘴 小腿 美女
好歹 爽朗 舞女 展览 满口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一”“不”的不变调情况: “一”“不”在单念及词句末尾时不变调, 例如“一”,“统一”,“不”,“决不”等。 “不”在非去声前不变调。 例:不安 不堪 不成 不然 不久 就不 “一”还有几种情况不变调: 在表示日期时,例如:“二00一年十月一日” 在序数词中,例如:“第一天”,“第一次”,“一中” 数数时,例如:“一、二、三……十一……”
撒谎 胸脯 收缩 佛寺 旋转
昂首 儿童 丢人 丰硕 谩骂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等级
测试得分
语音特点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 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职业要求 广电传媒的播音、节 目主持
娱乐和综艺节目主持、 广电系统编辑、记者、 普通话测试员
一 甲 标准的 [97,100] 级 等 普通话 乙 等
[92,97)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
• g:盖世无双 • k:开卷有益 • h:豪言壮语
• zh:辗转反侧 • ch:超群绝伦 • sh:山水相连
• j:艰苦奋斗 • q:千军万马 • x:喜笑颜开
• r:饶有兴趣 • z:赞不绝口 • c:沧海一粟 • s:四海为家
PSC中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 匀-均 磕-嗑 皱-诌-绉—邹 塌-蹋-榻
声调 • 又叫字调,主要指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 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 作用:区别词义。声调的变化使语言富有音 乐性,各种声调的有规律的安排可以构成诗 歌的节奏。
•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 • 调值:声调的实质,指声音高低、升降、曲、 直、长短的形式。
声调的标记:五度标记法
• 将近傍晚,船已驶入台州海面,天色却奇怪的变
成了浅灰色,海水变成了墨蓝色。只见天水之间
一片苍茫,发着耸人的声响;海浪也开始肆虐了, 一改刚才的温顺恬静。 • 其实,我非常愿意想让他们知道,有的时候,任 何话语,都可能成为一种惊扰。 • 回忆是对现实的反动,能够弥补我们现实生活中 的种种缺憾,求得短暂的心理平衡。
•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 异对照表》 •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
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对照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1、本材料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
2、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
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
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
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
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
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
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
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
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
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
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
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很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
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
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
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
“裤子”“帽子”,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
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
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
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话的“儿”。
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
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
(选对a*b方)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
(选对a* b c方)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
(选对a* b c方)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
(选对a* b c方)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
(选对a*b方)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
(选对a*b 方)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
(选对a*b方)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
(选对a* b方)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
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b、支笔是谁的?(选对a*b方)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
(选对a*b方)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
(选对a*b方)三、数量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
(选对a*b方)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
(选对a*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
(选对a*b 方)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
(选对a* b c方)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
(选对a*b方)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
(选对a* b c方)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
(选对a*b方)四、二与两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
“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
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
(选对a*b方)a、二比五。
b、两比五。
(选对a*b方)a、他大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回来。
b、他大约要二三个月才能回来。
(选对a*b方)a、还有二两油。
b、还有两两油。
(选对a*b方)a、下午两点多。
b、下午二点多。
(选对a*b方)a、我家住在二层。
b、我家住在两层。
(选对a*b方)a、两个人的世界。
b、二个人的世界。
(选对a*b方)五、给动词“给”在、等地常说成“把”,话把“给”说成“到”,在结构上也有不同。
a、把书给他。
b、把书把给他。
c、把书把我。
(选对a* b c 方)a、给我一本书。
b、拿一本书到我(选对a*b方)六、能(善于)“能”在普通话里一种意思是表示“善于”,前边可以有程度副词“很”“非常”修饰。
有些方言区用“会”代替“能”,普通话“程度副词+会”也有“善于”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和“会”通用。
“程度副词+不会”表示不善于,但“不能”的前面不可以用程度副词。
前面没有程度副词的“不会”和“不能”意义不同。
a、他很能说。
b、他很会说。
c、他很不会说话。
d、他很不能说话。
(选对a*b* c* d方)a、妈妈很能干活。
b、妈妈很会干活。
c、妈妈很不会干活。
d、妈妈很不能干活。
(选对a*b* c* d方)a、他不会不来。
(一定会来)b、他不能不来。
(一定要来)(选择a≠b*a=b方)七、能(可以)“能”在普通话中,还有“可以”的意思。
等地在句中动词的后面加“得”表示可以,可能做某种动作。
闽南方言也用“会”来表示可以、可能做某种动作。
a、这凳子能坐三个人。
b、这凳子坐得三个人。
c、这凳子会坐得三个人。
d、这凳子会坐三个人。
(选对a* b c d方)a、你能走吗?能走。
b、你会走吗?会。
c、你走得不?走得。
(选对a*a=b方c方)a、这条裤子你能穿。
b、这条裤子你会穿。
c、这条裤子你穿得。
(选对a*a=b方c方)a、开了刀,他笑都不能笑。
b、开了刀,他笑都笑不得。
(选对a*b方)a、他伤好了,能走路了。
b、他伤没好,不能走路。
c、他伤好了,会走路了。
d、他伤没好,不会走路。
(选对a*a=c方b=d方) a、可以看,不可以摸。
b、会看得,不会摸得。
(选对a*b方) a、路太滑,我不能开快车 b、路太滑,我不敢开快车。
(选择a≠b* a=b方)a、他能听得懂。
b、他会听得来。
c、他听会来。
d、他能听得知。
e、他晓得听。
(选对a* b c d e方)八、来、去“来”“去”在普通话句子中都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实意动词,一个是意义虚化,在动词后只表示一咱趋向;但“来”“去”所表示的趋向相反。
在一些方言区中常常在“去”之前衍生出一个“来”字。
有的动词后的“去”又说成“来”。
闽南话中“来去”还有“将要”的意思,表示一种意向,指现在正开始行动。
a、我正要吃饭去b、我正要去吃饭。
c、我来去吃饭。
(选对a* b*c方)a、我告诉他。
b、我去告诉他。
c、我来去告诉他。
(选对a* b* c方)a、咱们逛街去。
b、咱们去逛街。
c、咱们来去逛街。
(选对a*b* c方)a、我们去问他。
b、我们来问他。
c、我们问他去。
d、我们去问他来。
(选对a≠b* “趋向不同”c* a=b方d方)a、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吗?b、我们一起来去看电影好吗?(选对a*b方九、起来普通话里趋向动词“起来”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开始,格式有“动词+起+宾语+来”,有时也可以说成“宾语+动词+起来”。
有些方言把“起来”放在宾语之后。
a、下起雨来了。
b、下雨起来了。
(选对a*b方)a、说起话来没个完。
b、话说起来没个完c、说话起来没个完。
(选对a* b*c方)十、形容词重叠形容词在普通话中可以重叠,但单音节重叠一般要在后面加上“的”字,如“红”重叠为“红红的”。
但在、等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的”。
有的方言里有三叠。
状态形容词及其重叠形式和某些方言中的表示法也不同。
另外要注意,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a、他的手洗得很白。
b、他的手洗得白白。
c、他的手洗得白白白(选对a* b c方)a、他穿着谈红色衣服。
b、他穿着浅红色衣服。
c、他穿着红红的衣服。
(普通话话“红红”是“很红”,闽南话“红红”是“有点儿红”)(选对a* b*c方)a、血红血红的b、血红红的c、红蛮红的d、红红哇的(选对a* b c d方)a、冷冰冰b、冰冰冷c、冷冰哒d、冰嘎(选对a* b c d方) a、雪白雪白的b、雪雪白的 c、雪白白的(选对a* b c方)a、喷喷香b、香喷喷c、喷香香(选对a* b*c方)a、清清白白b、清清白c、清白清白(选对a* b c方)a、认认真真b、认认真(选对a*b方)a、高高兴兴b、高高兴(选对a*b方)a、大大方方b、大大方c、大方大方(选对a* b a≠c*)a、普普通通b、普普通(选对a*b方)十一、程度副词普通话里“很、太、非常”等程度副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表示动作、性状的程度,不能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有些方言(如话)里却常把“很”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