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合集下载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优秀版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优秀版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优秀版选题背景生物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

本人在研究生物工程的过程中,对于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产生极大兴趣。

因此,本人选择了以下毕业设计题目:选题内容研究题目为“生物柴油的研发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探究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及原理;2. 研究不同生物原料生产出的生物柴油性质及特点;3. 调研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及应用现状;4. 尝试研究生物柴油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可行性测试。

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持续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替代品,备受人们关注。

而本论文研究的生物柴油分别由不同生物原料生产得来,一方面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更具优越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生物资源产业提供新的应用领域。

此外,文中提到的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及应用现状状况,可以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实践以及文献调研的方式进行。

1. 实验室实践本研究将选取多种不同生物原料进行生产生物柴油的实验,比较它们在生产工艺、能源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

2.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文献以及市场调研报告,了解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状况。

预期成果研究成果预期包括以下几方面:1. 理解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及原理;2. 掌握不同生物原料生产出的生物柴油性质及特点;3. 掌握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及应用现状;4. 掌握生物柴油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可行性;研究计划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生物柴油研究现状,预计用时2周;2. 绿色制造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实践,预计用时6周;3. 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预计用时2周;4. 撰写论文,预计用时4周。

结论生物柴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本研究有助于推动生物柴油的生产、应用和市场化的发展。

感谢指导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无私帮助!致以诚挚的敬意!以上为本人的毕业设计优秀版,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出!。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

生物工程毕业设计导言:生物工程是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以生物系统为对象,开展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

生物工程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突破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一个与生物工程相关的毕业设计。

设计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等挑战,生物工程被广泛用于改良植物品种、生产新型生物燃料和开发新药等方面。

本毕业设计旨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特定问题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设计目标:设计步骤:1.问题选择:选择一个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例如水污染、土壤退化或能源短缺等。

2.目标设定:明确设计的目标,例如减少污染物含量、恢复土壤肥力或提高可再生能源效率。

3.技术选择:根据问题和目标,选择适合的生物工程技术,例如基因工程、酶工程或微生物工程等。

4.实验设计:设计一系列实验,验证所选择的生物工程技术对问题的解决效果。

5.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所选技术的有效性。

6.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并与现有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7.结论和展望:总结整个设计的结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预期结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们预计能够验证所选生物工程技术在解决特定环境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结果可能包括:1.减少污染物含量:通过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成功降低水体或土壤中其中一污染物的含量。

2.恢复土壤肥力:通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或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提升。

3.提高可再生能源效率: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优化生物质转化过程,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效率。

结论:生物工程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生物工程技术在特定环境问题解决方面的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以及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简易心电模拟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卢彬清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指导教师:张怀岺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二零壹叁年陆月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 Wor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 I 第一章绪论 (1)1.1心电模拟器设计的意义 (1)1.2本文研究的内容 (1)1.2.1 (1)第二章整体系统设计与计算机软件仿真 (2)2.1设计系统的组成及整体框图 (2)2.2各电路的计算机仿真 (2)2.2.1 心率指示及按键控制电路 (2)2.2.2 数模转换转换电路 (2)2.2.3 反相放大电路(电压衰减电路) (2)2.2.4 低通滤波电路 (2)2.2.5 陷波电路 (2)2.2.6 总体电路仿真 (2)第三章系统模块电路的调试 (3)3.1单片机基本电路调试 (3)3.2指示电路及按键电路调试 (3)3.3数模转换电路调试 (3)3.4电压衰减电路调试 (3)3.5低通滤波电路调试 (3)3.6陷波电路调试 (3)3.8整体电路调试 (3)致谢 (4)参考文献 (5)附录 (6)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心电模拟器设计的意义1.2 本文研究的内容1.2.1第二章整体系统设计与计算机软件仿真2.1 设计系统的组成及整体框图2.2 各电路的计算机仿真2.2.1 心率指示及按键控制电路2.2.2 数模转换转换电路2.2.3 反相放大电路(电压衰减电路)2.2.4 低通滤波电路2.2.5 陷波电路2.2.6 总体电路仿真第三章系统模块电路的调试3.1 单片机基本电路调试3.2 指示电路及按键电路调试3.3 数模转换电路调试3.4 电压衰减电路调试3.5 低通滤波电路调试3.6 陷波电路调试3.8 整体电路调试致谢参考文献[1] Elishakoff I., Ren Y. J. & Shinozuka M, Variational principles developed for and applied to analysis ofstochastic beam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1996, V ol.122 (6): 559-565.[2] 陈建军,车建文,陈勇.具有频率和振型概率约束的工程结构动力优化设计[J]. 计算力学学报,2001,V ol.18(1):74-80.[3] 吕西林,金国芳,吴晓涵.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4] 陈景润.组合数学[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 丁光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的随机模拟分析[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1.[6] 丁义明,方福康,范文涛.离散动力系统的密度演化方法[C]. 见: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2-77.[7]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8]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9]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26[10]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附注:参考文献类型用下列代码进行标识(本附注内容不插入到论文中)对于数据库(dab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附录。

我的任务书(生物工程专业)

我的任务书(生物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系(院)2012 届题目中棉所系列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学生姓名田晶晶学号200706030023 专业生物工程年级班08 级一班指导教师彭仁海职称副教授填写日期:2011年12月18日设计(论文)依据棉花指纹图谱具有品种特异性,即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任何一种植株的DNA指纹图谱均可以代表所属品种的特征[1]。

某个品种的指纹图谱就相当于该品中的“身份证”,对构建杂交棉指纹图谱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防止种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以甲品种充当乙品种(张冠李戴),以劣质品种充当优质畅销品种(借壳上市),在品种区试中或者审定后更换杂交种亲本(偷梁换柱),改变品种特性,用已审定的品种冒充自己品种参试(借腹怀胎)等不法行为的出现,规范我国种业市场[2]。

(2)利用构建的棉花指纹图谱即可有效的鉴别和区分不同棉花品种,因而可以减少和杜绝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某一授权品中的侵权行为,保护棉花新品种。

(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后,一个新品种的推广、产权保护都必须提供该产品的特异鉴定标记和DNA指纹,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品种的指纹图谱也势在必行。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SSR标记被广泛应用与植物基因定位和QTLs分析、DNA指纹和品种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系谱分析和标记辅助育种。

和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及其它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相比,SSR的扩增产物稳定,为共显性标记,SSR在染色体上呈随机分布, 可以有效揭示作物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因此利用其建立的指纹图谱稳定可靠,相对于其它分子标记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至目前我国棉种的真实性与品种纯度鉴定仍依靠田间小区鉴定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耗时长,时效性差。

棉种市场多、乱、差的局面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虽然广大科研工作者普遍认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棉花品种鉴定是可行的,但因现有的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品种鉴定缺乏系统研究,存在鉴别能力不够高、操作步骤较多、耗费时间长、试验成本较高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实践中大规模检测的需要。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微丝骨架在植物应对盐胁迫中作用初探研究目的和意义:经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在应对纤维状病原体的点胁迫时微丝和微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微管在拟南芥应对盐胁迫过程中起到了主动应答的作用,然而微丝在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是否有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论文的研究内容:(1)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盐胁迫的情况下BY-2悬浮细胞及拟南芥植株中的微丝骨架变化情况,从而从微观上验证微丝的变化。

(2)用Western blot验证在蛋白质水平上微丝以及微丝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3)利用对微丝具有稳定以及解聚作用的药物处理拟南芥植株,观察药物处理是否对植物的盐胁迫抗性产生影响。

(4)利用相应的微丝结合蛋白的突变体,研究突变体在应对盐胁迫方面的变化情况。

本课题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论文资料检索、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技能等综合能力。

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在科学实验技能以及论文撰写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具体工作任务要求:(1)查阅15-20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资料不少于5篇,以了解国内外微丝骨架在植物应对胁迫中作用的研究状况。

翻译其中一篇英文文献,要求不少于5000字,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

(2)要求学生通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丝结构的变化并得到明确的微丝结构变化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室已有的微丝结合蛋白的抗体验证植株中特定微丝结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药物处理实验确定稳定和解聚微丝的药物对植株的盐胁迫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已有的微丝结合蛋白突变体对盐胁迫能力变化的研究,得到潜在的能有应用价值的突变体以用于实际应用。

(3)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文字表达通顺、条理清晰、实验方案合理、实验结果讨论详细、正确运用图表、推断和结论正确。

书写格式规范。

2007年12月。

生物毕业任务书

生物毕业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081 班学生姓名:昕彤指导教师:崔京春老师下发日期:2012年3月1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方向:抑菌试验题目:饲料添加剂中益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应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30日一、题目来源:研发课题二、在校内或在校外以何种形式进行及校外单位名称:形式:校外合作研究单位:大连吉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设计(论文)要求及内容:(一)要求1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学习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通过本项研究内容的完成,了解七种细菌的生长特性及生长条件,掌握体外抑菌实验方法,并掌握抑制剂最佳浓度的优选方法;3学习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与论文的写作能力。

(二)内容1.两种抗生素对三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2.四种芽孢杆菌对三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3. 两种抗生素对四种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4. 饲料中的抗生素对芽孢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处理30min;2h。

四:个人重点:1掌握体外抑菌的实验方法;2 掌握活菌计数方法。

五、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以周为单位计):(一) 前期工作(3月5日~ 3月18日):1 完成有关毕业论文文献查询工作(了解有关四种芽孢杆菌与三种致病菌的菌种特性与生长特性,体外抑菌试验方法,最适抑制剂浓度选择方法);2 实验前的准备:确定体外抑菌试验方法,设计培养基及操作优化的方法,及其所需试剂、仪器的准备。

(二) 中期工作(3月19日~ 4月22日):1七种菌种的培养:采用接种、复壮等方法对四种芽孢杆菌与三种致病菌进行培养;2 基础培养基的筛选:选择5种备选培养基筛选合适的基础培养基;3 体外抑菌试验:四种芽孢杆菌对三种致病菌的抑制实验与两种抗生素对四种芽孢杆菌的抑制实验。

(三) 后期(4月23日~5月27日):对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适宜体外抑菌试验的最优抑制剂浓度,完成毕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制作幻灯片、准备毕业答辩。

木质素纤维素糖化发酵生物工程

木质素纤维素糖化发酵生物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2010—— 2011 学年) 学院名称:科技学院任务书下达时间1、课题概述: 木质纤维素原料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部分组成,釆用热水自催化 水解、有机溶剂预处理麦秸木质纤维素,可以去除木质素。

本实验拟釆用去木质素纤维素原料进行酶水解,乙醇发酵实验,并与汽爆纤维 素原料的糖化发酵效果进行对比,力求提高纤维素原料对乙醇的转化率,为工业化 生产奠定基础。

要求阅读或检索的参考资料及文献:[1] 中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998, 11-22, 78-79, 101-106.[2] 陈洪章,李佐虎.影响纤维素酚解的因素和纤维素酗被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 艺,2000,6(1),30-34.[3] Ma Teresa Garcfa-Cubero, Gerardo Gonzalez-Benito, Silvia Bolado. Effect of ozonolysis pretreatment on enzymatic digestibility of wheat and rye straw[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 1608-1613.[4] 郭廷杰.美日利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制燃料乙醇的技术开发叮].能源技术,2004, (2)61-63.[5] 柴文淼.纤维素酶水解的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1981, (1)63-65.[6] 易守连.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及高效循化匸艺研究[D].合肥匸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2) 1-56.[7] 常秀莲•木质纤维素发酵乙醇的探讨[J].酿酒科技,2001, (2)39-42.[8] 汤晖,于淼,汤树德.纤维素酚解条件和连续酶解匸艺的研究[J].黑龙江八•农星人学学 报,2010, (4)72-75・[9] 孙万里.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 29(1)18-22.[10] 李稳宏,吴大雄,李宝璋.麦秸纤维素酚解法制糖研究[J].化学工程,2009, (3)125-128.[11] 萤玲玲.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去除对纤维素糖化过程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09, (4)31-35[12] 孔雷,赵鸣锚,吴永红•滤纸糖-D\S 比色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D]•湖南农业人课题名称木质素纤维素糖化发酵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专业 学号摘要 (1)前言 (2)1」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结构 (3)1.2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 (3)1.3纤维素糖化及效果评价 (4)正文 (5)2选题背景 (5)2」课题来源 (5)2.2课题目的及意义 (5)2.3国内关于木质素去除及其对糖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6)3方案论证 (7)3」本课题研究方法 (8)3.2实验过程论证 (8)321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的测定 (8)322还原糖测定 (8)4实验过程 (8)4」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8)4.1.1实验仪器及设备 (9)4.1.2药品 (10)4.2实验用溶液及试剂配制 (10)4.2.13,5-二硝基水杨酸(DNS)的配制 (11)4.2.20.1mol/LpH4.8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 (11)423各汽爆麦草成分测定相关试剂的配制 (11)4.3汽爆麦草及再处理后汽爆麦草成分测定 (11)4.3.1测定流程图 (11)4.3.2实验操作步骤 (12)4.3.3数据处理 (12)4.4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测含糖量) (13)4.5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3)4.5.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测酶活) (13)4.5.2基本原理 (14)4.5.3滤纸酶活测定方法 (14)4.6糖化效果对比 (14)4.6.1糖化率的计算 (14)4.6.2操作过程 (15)⑴不同预处理过程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15)⑵不同加料方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15)4.6.2糖化液葡萄糖的测定 (15)4.7发酵试验酒精产率的对比 (15)4.7.1酵母活化 (16)4.7.2发酵操作过程 (16)4.7.3生物传感仪法原理 (16)5实验结果及结论 (17)5」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数据及结果 (17)5.2滤纸酶活的计算 (18)5.3汽爆麦草及再处理后性状成分对比 (18)5.4不同预处理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18)5.5不同加料方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19)5.6发酵效果的评价 (19)小结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20)20木质素纤维素糖化发酵摘要:汽爆处理后的麦草中纤维素占38. 4%o本课题用碱催化有机溶剂去除木质素,使纤维素含量提高到65.00%。

生物工程论文-范本模板

生物工程论文-范本模板

生物工程导论课程论文课程: 生物工程导论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时间:2010至2011学年度第 1 学期2010年12 月30 日南京农业大学基因技术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摘要】基因技术是生物工程的核心部分,近几年来,他的飞速发展也给中药的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基因芯片、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相继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药发展的传统模式,但也将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因此,中药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中药基因技术作为其研究的重要手段,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研究手段和认识层次.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推动药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就是针对基因技术对中药的开发利用做一分析。

【关键词】基因组学转基因基因芯片中药现代化现代的生物技术又被称作生物工程,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

其中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部分。

基因工程技术主要指采用重组的DNA、基因克隆、分子杂交、定位诱变等现代方法,将目标基因转移至细胞、组织或生物有机体,目的是得到人类所期望的基因产物。

[1]近年来,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增加,人们把视线逐步转向天然药物,这为中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目前中药在国际上还没获得普遍认同和接受,其原因一是由于中药的作用机制仅有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基础,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

[2]另外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清且定性定量仍有困难,个体差异大,缺乏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持.[3]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最终目的是要为中药的药学及医学研究建立国际化标准,弘扬我国传统中药。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数目可观的新药靶标,更重要的是催生了一批与新药研发相关的新技术,例如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药物基因组学等。

现对基因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述。

基因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基因技术以高通量、多因素、微型化、自动化和快速灵敏的特点而见长,正可以应对中药的多成分、多途径、多系统、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可能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明中医药的科学本质.[4]下面对基因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作用做一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微丝骨架在植物应对盐胁迫中作用初探
研究目的和意义:
经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在应对纤维状病原体的点胁迫时微丝和微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微管在拟南芥应对盐胁迫过程中起到了主动应答的作用,然而微丝在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中是否有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论文的研究内容:
(1)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盐胁迫的情况下BY-2悬浮细胞及拟南芥植株中的微丝骨架变化情况,从而从微观上验证微丝的变化。

(2)用Western blot验证在蛋白质水平上微丝以及微丝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3)利用对微丝具有稳定以及解聚作用的药物处理拟南芥植株,观察药物处理是否对植物的盐胁迫抗性产生影响。

(4)利用相应的微丝结合蛋白的突变体,研究突变体在应对盐胁迫方面的变化情况。

本课题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论文资料检索、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技能等综合能力。

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在科学实验技能以及论文撰写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具体工作任务要求:
(1)查阅15-20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资料不少于5篇,以了解国内外微丝骨架在植物应对胁迫中作用的研究状况。

翻译其中一篇英文文献,要求不少于5000字,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

(2)要求学生通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丝结构的变化并得到明确的微丝结构变化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室已有的微丝结合蛋白的抗体验证植株中特定微丝结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药物处理实验确定稳定和解聚微丝的药物对植株的盐胁迫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已有的微丝结合蛋白突变体对盐胁迫能力变化的研究,得到潜在的能有应用价值的突变体以用于实际应用。

(3)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文字表达通顺、条理清晰、实验方案合理、实验结果讨论详细、正确运用图表、推断和结论正确。

书写格式规范。

2007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