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泗阳县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2 苏教版

江苏省泗阳县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2 苏教版
教学 方法
实验讨论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手段
投影多媒体化学实验室
议论分析得出:当空气中混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大量的可燃性粉尘时,遇明火会在有限的空间迅速反应,体积急速膨胀会引起爆炸。
【板书】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骤然产生大量气体,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举例】食物腐败、酒与醋的酿造、堆放的秸秆、金属的锈蚀图像。
学习有着安全知识
混存万一发生事故后,由于灭火方式不同不易处理。存放一定别堆太高、太密、之间一定留有距离、不能雨淋、避免高温、注意通风、人走断电……
搬运时一定小心,轻拿轻放……
教学后记
【问题讨论】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很慢的氧化反应,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断聚积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演示实验:3:白磷的 自然。
【板书】三、缓慢氧化和自然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的剧烈发光、发热的氧气反应。
2.自然: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 发燃烧。
【问题讨论】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然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看课本图片
学生可能回答:热量聚积能使食物变质,对能引发燃烧估计不到。
观察思考
写笔记,体会 概念
学生可能回答:发光放热程度、反应的速 率、起始原因有区别;但都属氧化反应,都放热……
【自学】常见易燃物、易爆物安全教育。
【问题讨论】易燃物、易爆物存放为什么不能与其综物质混存?
存放、搬运时怎样才能避免意外事故?
课题
江苏省泗阳县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2苏教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学术研究教学计划是教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集辑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能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科学的观察和剖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教学准备:[实验1-1]-[实验1-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新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实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化学分析的印象,课后有许多女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许多现象: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工程机械制品水蒸气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下面来学习生物体的变化。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介绍]观察实验方法:看、闻、触摸。

观察实验的步骤:1、实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2、实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3、实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思考:物质变化前后,但若生成了其他物质?[实验1-1]水的沸腾[实验1-2]胆矾的粉碎[实验1-3]胆矾溶于水后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变化前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会带来;又变成水蒸汽的水液态的水无1-2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1-3蓝色硫酸铜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1-4薄片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讨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新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质。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酸碱盐章节教案,酸碱盐之离子鉴定、共存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酸碱盐章节教案,酸碱盐之离子鉴定、共存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酸碱盐章节教案,酸碱盐之离子鉴定、共存1. 把握常见离子鉴定的方法,CO32-、OH-、H+2. 把握离子共存的解题方法3. 初步学会酸碱盐基础实验的解题方法4. 熟练把握酸碱盐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一、酸碱盐的简单识记性内容 考试中常涉及到酸碱盐的一样识记性的内容,酸碱盐的读法和分类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会查溶 解性表)等,同时要求学生记住某些酸碱盐的物理性质或者俗称。

【摸索】 【解析】 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学会应用酸碱指示剂辨别物质的酸碱性,或者是已知物质的酸碱性来判定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形。

紫色石蕊 无色酚酞酸 遇酸变红 遇酸无色碱 遇碱变蓝 遇碱变红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的应用物质名称 碳酸氢钠 硫酸 化学式 Fe(OH)3 NH 4Cl种类 俗称 消石灰 生石灰 化学式 NaOH Na 2CO 3 种类 物质名称 氢氧化铁 碳酸氢钠 氯化铵 硫酸 Fe(OH)3 NaHCO 3 NH 4Cl H 2SO 4盐盐 酸 俗称 消石灰 烧碱 纯碱 生石灰化学式 Ca(OH)2NaOH Na 2CO 3 CaO 种类 碱 碱 氧化物 化学小故事知识导航模块一 酸碱盐基础知识综合课程目标漫画释义 满分晋级酸碱盐1级 初步认识酸碱盐酸碱盐2级 有关酸碱盐的简单综合酸碱盐3级 酸碱盐的综合应用 化学老师智破名画失窃案李老收藏着一幅宝贵的好画,价值连城。

他逢人就夸,作为炫耀的资本。

一天,有三位古董商来访,李老把三人迎入收藏室,只见古玩陈设架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只檀木珍宝箱,健谈的主人边介绍,边打开箱子,那幅名画使来客们赞叹不已。

随后,主人合上珍宝箱,用一张涂满浆糊的白色封条封好,然后邀请三位来客到客厅叙谈。

言谈间,李老发觉三位来客有一惊奇的巧合一三个人的右手指上都有点小小的毛病,A 的食指也许是发炎,涂上紫药水,B 的拇指明显是被划破,涂上红药水;C 的拇指大致被毒虫咬肿,搽上碘酒。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

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第一章:绪言1. 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2. 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3.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 物质的组成2. 物质的分类3.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第三章:原子和分子1. 原子结构2. 原子和分子的性质3. 原子和分子的相互转化第四章:离子化合物1. 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2.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和电离3.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第五章: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第六章:金属和合金1. 金属的性质和冶炼2. 合金的概念和特点3. 金属和合金的应用第七章:非金属元素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2. 非金属元素的应用3. 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第八章:有机合成材料1. 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特点2.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质和应用3. 有机合成反应第九章:食品中的化学物质1. 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3. 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2. 化学与环境保护3.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十一章:酸碱和盐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2.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3. 盐的概念和性质4. 盐的溶解和反应第十二章:化学能量1. 化学能的概念和表现形式2.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 燃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4. 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十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3. 平衡反应的类型和条件4. 平衡移动和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十四章:电化学1. 电化学基本概念2.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3. 电化学应用举例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十五章: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2.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每个章节均设有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苏版初三下册化学教案:12[来源:1ZXXK]模式介绍发觉式教学: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进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

发觉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适应,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阻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一些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阻碍(如钙、钠、钾),结合差不多学习的化学物质如水、溶液和营养素,促进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紧密关系的认识更趋向完整和深入。

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

为了正确明白得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阻碍,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科学生活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从学生已把握的知识与技能(如物质的组成,生物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操作运用等)和已有的生活体会(如从电视中经常能够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以及周围各类疾病的发生)动身,利用多媒体网络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猎取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此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爱好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思路说明本课题的重点是介绍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以下策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知识竞赛,选出主持人、裁判组作为学生领导小组,由该小组进行活动设计,分组、出题、给出答案,学生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

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此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爱好和热情,又可使学习更具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躯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九年级化学 气体的制取、鉴别、除杂和综合运用复习课件 苏教版

九年级化学 气体的制取、鉴别、除杂和综合运用复习课件 苏教版
体和所含杂质气体 的性质来选择方法,一般要注意净化 时不用与所需气体参加化学反应或溶 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蒸 最后 除去. 气一般放在____
(二).想一想,填一填
检验气体 O2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CO2 CO H2
CH4
二.基础检测
1.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CO中混用少量的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的 CO,可将气体依次通过( C ) A.浓H2SO4,灼热的CuO B. 灼热的Fe2O3,浓H2SO4 C.NaOH溶液,浓H2SO4 D.无水CuSO4,NaOH溶液
2. 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浓硫酸 除去CO中的CO2,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 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 (2).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2,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______ B 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气体应从 ______ 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时,水应 B A 从______ 端进入. B 端通入, (4).测量气体体积: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 量筒 可适用于测量________ 难溶于水 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的气体体积.
一.知识要点回顾
• (一).填写下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
气体 药品
O2 KClO3或 KMnO4 H2O2
反应 原理
反应物 状态
固态 液态 固+液 固+液

苏版初三化学下册第12单元教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苏版初三化学下册第12单元教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苏版初三化学下册第12单元教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明白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进展与社会进展的紧密关系。

4.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重点难点重点塑料的性能和用途;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难点对一些专有名词的认识,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热塑性、热固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究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

材料的应用和进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有机合成材料的产生,终止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忆往常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明白得新知到底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第一必须明白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与探究来了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认识有机化合物。

依照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中都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确定数值,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固定数值,且其数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比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得多。

设问:已知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都属有机物,那么,你觉得应该如何样来命名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就叫有机物。

追问:已知CCl4、CS2也是有机物。

那么,大伙儿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你觉得应该如何样改进?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