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下)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
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词。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构建创新体系,中国正在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二、提升产业品质,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升产业品质,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过去依靠规模扩张获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中国需要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附加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
同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保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和环境适应能力。
通过重视品质,中国打造了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三、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中国过去一直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驱动的发展模式,导致产业结构偏重于低端制造业。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中国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创新、技术先进、环保型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东部地区更多向技术创新、高端制造业转型,中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起合理的产业布局。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中国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金融领域,中国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来华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并推出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白皮书读书报告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白皮书读书报告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白皮书读书报告
一、引言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已经开始将发展重心转向可持续性方向,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白皮书》是关于中国绿色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绿色发展背景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背景是指在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的情况下,中国开始追求绿色发展。
这一背景涵盖了中国经济转型、资源环境压力和环保意识等方面。
三、绿色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其中,绿色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动力,绿色技术推动了中国创新型发展,绿色金融加速了资源再生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
四、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了低碳转型难度大、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未来能源需求和供给结构等方面。
这些问题在中国绿色发展路上形成的阻碍,需要解决。
五、未来绿色发展趋势
随着绿色发展的逐渐推进,中国未来绿色发展的趋势将会是“绿色+数字经济”,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
未来绿色发展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以及环保宣传等多种手段实现。
六、结论
《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白皮书》描绘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宏伟计划和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举措,以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对于加强国家治理、推动创新发展、加强环保管理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佚名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23()2
【摘要】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
白
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空
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总页数】2页(P29-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发展宣言——解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2.中国北斗
发展迈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4.《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发布5.《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发布阐述中国绿色发展核心理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绿色发展演进历程与发展模式

我国绿色发展演进历程与发展模式摘要:本文从全球宏观的角度梳理了绿色发展理念从树立到推广的演进过程,接着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发展的过程。
通过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理念的差异,提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引擎这一观点,并对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模式进行总结。
关键词: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一、中国的绿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绿色发展的要求和制定的具体政策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
我国最早在"六五";计划(1981-1985年)中就开始重视环境治理、防污治污的重要性,在该发展计划中首次设定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污染高低,主要有亿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年均节能率和节能总量等指标,将这些指标与自然资本存量相比较可以宏观地监测我国是否超过了自然承载力而发展经济,初具可持续的思想。
"七五";计划(1986-1990年)将环保重点放在工业生产方面,新设立了每万元国民收入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等指标,对工业生产企业是否符合绿色发展进行监控。
数据显示,1978-1990年间我国煤炭在能源生产总量的占比由70.4%上升至74.2%,在消费能源总量中占比由74.2%上升至79%,而这种持续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我国日后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的主要诱因。
由此看出,虽然当时我们有了绿色发展的意识但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重心还放在经济快速发展赶上发达国家上,这也给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提供了钻制度漏洞的机会。
当时关于节能环保的统计数据存在很大的偏差,数据显示我国"六五";和"七五";计划中节能总量(万吨标准煤)的计划目标分别为8000、10000吨,而实际完成情况则为19533和11512吨,统计数据显示较好地达到了节能指标的要求,却与现实情况不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革等,逐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期。
中国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重要举措,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中国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促进了全面、快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经济总量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扶贫攻坚成果显著等。
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
因此,中国在新时代下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试卷名称:2018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仅适用于2018年度) 64分

试卷名称:2018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仅适用于2018年度)一、单选题1.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的部分,大体上延续了十八大报告的提法,这体现了党的战略方针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3分]A.生态文明B.绿色发展C.生态环境2.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最根本的目的是().。
[3分]A.增强国家经济B.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C.改变生活方式3.新时代实现新目标的必然选择().。
[3分]A.发展B.绿色C.文明4.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 .。
[3分]A.绿色家庭B.绿色出行C.绿色低碳5.生态环境问题中只有()才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或者治理环境污染的着力点.。
[3分]A.人为的原因B.自然原因C.发展阶段的问题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诉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3分]A.经济B.生活质量C.健康7.我们在()如果实行领跑战略,我们的综合国力、战略空间就会被压缩.。
[3分]A.新能源领域B.气候变化领域C.生态环境监管领域8.中国的()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3分]A.经济体制改革B.生态环境保护C.空气环境质量9.()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同时也是我们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总抓手.。
[3分]A.生态环境保护B.绿色发展C.经济发展10.绿色发展和( )建设是关乎人民对高品质生态环境新需求的满足的一个关键性、基础性的问题.。
[3分]A.经济建设B.生态文明C.全面小康11.()作为十九大专门章节加以部署.。
[3分]A.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美丽12.“煤改气”体现在().。
[3分]A.改变资源、能源的消耗结构B.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和技术减排C.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减量减排13.()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3分]A.美丽B.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C.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4.污染治理主要是我们国内的问题,气候变化更大程度上是国际政治问题,()是我们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找到符合国情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经济结构调整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需要从传统的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向以消费和投资驱动为核心的新模式。
通过加大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力度,发展壮大内需市场,推动消费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科技创新在新时代的中国,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需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
同时,要加强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吸引国际高端科技资源,加快技术转移和引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三、开放合作在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同时,中国要加强与不同国家的经济合作,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模式,优化贸易结构,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开放合作,中国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大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创新。
四、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国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加强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全面可持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应该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努力。
只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才能在新时代迈入更高水平,实现更加持久的发展。
2023_年《绿色中国》杂志(A)总目录

2023年《绿色中国》杂志(A)总目录卷首语 The Opening Word共绘新征程上的美丽中国 1-3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2-3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3踔厉奋发 踏春出行 4-3科学绿化 染绿神州 5-3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6-3“三北精神”代代传 7-3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8-3让生态文明之花开遍神州 9-3携手守护滨海湿地 10-3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11-3努力开创大熊猫保护工作新局面 12-3本刊特稿 Special Articles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根基 3-8传承弘扬 继往开来奋力推动福建林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4-8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7-8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助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 9-8“以竹代塑”全球行动拉开帷幕 11-8“一带一路”充满哲学智慧——访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外嘉宾王治河、樊美筠博士 11-14携手谱写大熊猫保护研究新篇章 12-8本刊专稿 Exclusive Articles从“大食物观”的视角看发展杂交构树生态养殖的意义——从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想到的 3-12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篇章 2-8歌声飞扬红旗飘——“绿色中国行走进红色草原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红原站)纪实 8-8绿色中国行再次走进红色草原 8-16走进红色草原 探讨绿色发展 8-22红色草原的绿色赞歌 8-26四川红原:红色大地的绿色承诺 8-36地球呼唤绿色 人类渴望森林——绿色中国行首次走进美丽张家界 10-8奇峰秀水张家界 专家汇聚谈发展 10-14文旅融合张家界 歌声响彻武陵源 10-2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迎来中泰自然教育音乐大师课 10-30 因旅游建市 “生态+”让张家界尝到哪些甜头? 10-32二十大精神大家谈Talk about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让自然更好地生产 1-8让绿色成为江西最亮丽的底色 2-30学好用好“六个坚持” 推动碳汇事业高质量发展 6-8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2022 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1-142022 林草成就大盘点 2-16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硕果累累 5-8极小种群保护的中国传奇 5-16国家植物园 讲好植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5-24荒漠化治理 上演双逆转奇迹 6-16保护生态环境 呈现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场景 6-26国家公园建设 掀开大熊猫保护研究新篇章——大熊猫国家公园采访纪实 7-20河西走廊:阻击沙漠 向绿而行 8-42到黄河“几字弯” 探寻新时代的治沙奇迹 9-12向绿而行70载“磴口模式”锁“黄龙” 9-14临河区 乌兰布和沙漠林茂粮丰的绿色传奇 9-22延安:退耕还林 生态富民 9-26榆林 筑牢毛乌素沙地的绿色屏障 9-30王国良 一位林草科技工作者的匠心 9-34美丽衢州 弹奏诗画浙江大花园的山水清音 10-36防沙治沙带动沙产业发展 11-18甘肃省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 11-24张掖的治沙故事 11-30在宽阔水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宽阔——2023年度“关注森林·生态科考”主题活动侧记 12-14为“亚洲第一高树”称重散记 12-20聚 焦 Focus水是湿地的灵魂——12处国际重要湿地取水记 1-26如何下好国家公园这盘大棋 1-34生态为民再迈大步 2-34保护运用林草知识产权 实现强农惠农 5-28施季森 种业创新勇立潮头 5-34非法采矿案 如何才能走出高发频发的怪圈 6-36历经45年,“三北”工程为中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7-14聚焦两会人物 Focus on Two Congresses深学笃用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践行“两山论”样板地 3-24念好高质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生态经——访全国人大代表、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智慧 3-28金山银山 美丽白山 3-32昝林森 用心履职 用情为生态建言 3-36张福锁 为大理留住千秋画万古琴 3-40闵庆文 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行到底 3-44张兴赢 星辰大海和绿水青山的辩证法 3-48廷·巴特尔 让草原成为牧民的美丽家园 3-52让穷山村开遍致富花——记全国人大代表孙喜玲 3-56杨昌芹 青春在竹编技艺中闪耀 3-60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between Man and Nature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省衢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3-64新时代关注森林活动成果丰硕全国第四届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交出工作答卷 3-68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林草科技这五年综述 3-70入选绿色名录的国家公园 3-76两会特别报道 Speical Reports on NPC&CPPCC“双碳”目标引领中国走向绿色海洋 4-14 美丽中国建设展开全新画卷 4-22林草代表委员四人谈 4-32蔡中平委员 当好保护广西绿水青山的“二郎神” 4-38刘蕾 永做百姓的贴心人 4-42焦点人物 Spotlight洪集体 尝到林改的甜头 生活有了奔头 1-50刘想 愿做西溪湿地的一片绿叶 2-38“玫瑰姐姐”陈望慧:让川西高原绽放美丽致富花 6-46从黄土高坡走出的湿地专家——记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谭芳林 7-32陈世康 创新为民的梁平生态逆袭战 8-58吴永林 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奶爸” 10-46帕提古丽·亚森:“死亡之海”中绽放的“黑玫瑰” 11-44魏均 让“沙窝窝”产出“金蛋蛋” 12-30人 物 People躬耕林业初心不渝 科研笃行创新不止——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杨静 4-50胡昕欣 绿水青山志 巾帼红旗手 5-38磨砺见真彩 人间草木心——记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主任杨永琼 7-36曲宪忠:他把“荣誉”留在了果树园中 8-62史正宽:巧种板栗为富民 12-34绿色论坛 Green Forum《森林法》立法历程与比较研究 1-58茶产业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1-64小微湿地激活自然生命——重庆梁平小微湿地修复的探索实践 4-58浅析城市公园悬铃木整形修剪——以武汉市中山公园为例 4-64关于“大食物观”核心意涵的探讨 5-46联合国森林文书始末 5-54林草系统安全生产特点、形势、问题与对策 6-58后疫情背景下审计技术手段革新的必要性与障碍 7-56植物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文化育人研究 8-70汉中生态保护建设现状及发展探析 9-52咸阳以林业碳汇“344”模式 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 10-50城市绿化碳汇项目方法学的探索与创新 11-48发展林草中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11-52生态日的“生态”味应该更浓些 11-56基于植物文化的感恩情感之生成与培育 12-44加速推进智慧自然保护地建设 12-52保护地“五位一体”自然教育体系及成效评估 12-56图片故事 Photo Story熊猫宝宝贺新春 2-58美丽中国 Beautiful China离雪山最近的地方听花开的声音 2-54一句嘱托:林改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6-54乌兰布统:内蒙古高原上的调色盘 12-38国家公园 The National Park到国家公园取水去 1-54中国的国家公园与众不同 2-48霞漫湿地腾紫气 鹤舞东方鸣吉祥 4-54静美佛坪 国宝家园 5-58武夷山国家公园 一片树叶中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6-50彩云之南 神奇物种聚集地 7-47专访 Exclusive Interview“双碳”目标需要物资再生行业持续发力——访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 7-52名家专栏Famous Expert Column四姑娘山再寻花 1-42湖泊 2-42丹顶鹤 湿地之神 4-46黑嘴鸥 我的世界黑白分明 5-42大天鹅:风雨擦亮了翅膀 6-42东方白鹳:凯旋的英雄从天而降 7-40鹭:优雅的天使 8-50鸳鸯:以讹传讹的爱情神话 9-38鸿雁:春天的号角清悠、嘹亮 10-42东方大苇莺:盲目的爱给了谁 11-40鷉:幸福,就像我看到的那样 12-26古树名木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山西古树 破纪录的美丽 7-44百年古树安新家 8-66古树名木 岁月沧桑 文明印记 9-42绿色教育 Green Education世界第一所水土保持学院三十而立 5-72探索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的湖南道路——关于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9-46首届全国林草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精彩纷呈 11-58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聚焦林草教育数字化转型 11-62“湿地+研学+体验”在白云湖里开讲“泉城生态故事” 11-68北京农学院办学凸显都市农林特色 12-60观察 Observation公园景区档案管理规范化问题研究 6-64绿色经纬 Green Survey燕赵大地全面推行林长制 1-68陕西咸阳 以林长制和国家森林城市之水浇灌林业高质量发展之花 1-72捷文村 “全国林改策源地”的前世今生 2-62济南 有这样一群生态护林员 2-66浙南水乡 湿地润城 2-70铜山湖 让湿地生态修复更显实效 2-74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 衢州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成效显著 4-69天然林助力河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5-62广东英德 “六大行动”助力“绿美广东”建设 5-66油茶产业“金钥匙” 叩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6-70执光前行 力求精品——电影《天宝》在阿坝州开机 7-62济南市实施绿色发展“十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7-66落木化春 变废为宝 7-72云端羌寨致富路 绿色蝶变焕新颜——四川省汶川县克枯村乡村振兴纪实 7-76大山深处写人生 8-76“鸽子花”在大运会喝彩野生动植物保护 9-56念好草原致富经 还需市场凤凰来 9-58绿水青山带笑颜——济南市章丘区以林长制为统领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9-62护此青绿 点绿成金——缙云县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 9-66白砂林场 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 9-70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正式打响 10-56 2035年 我国将设立10个国家植物园 10-58让菌草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草 10-60济南佛慧山生态廊桥 连起幸福美好生活 10-62浙江缙云 绘就新时代“千万工程”山居图 10-66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踏石留印 11-72谨防都市园林绿化外来入侵植物 11-75衢州市衢江区 打造山区库区林下经济“共富体” 11-78高质量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四川在行动 12-64种下科技竹 踏上富裕路 12-68中国林学会科技助力临县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12-72文 苑 Cultural Center翻越高黎贡山 1-76湿地翱翔丹顶鹤 2-76七律·西溪湿地 2-78浙江绿色乡村启示录(组诗) 4-74雪落径山映霞辉 4-78五福潭 5-76石油人助力美丽中国 5-78稻草人也可以老去(外五首) 6-72三合土老屋 6-76林徽因还是林徽音? 9-72在山野 种星星 9-76扇面里的春天——“清风徐来”诗书画扇面五人展在京开幕 10-70花朵是山水妩媚的笑容 10-74张家界三章10-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80.0分!
您通过考试
!
正确答案
: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应该是次要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我们要减少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农药生产部门、企业应该生产低残留、对
环境污染较小的农用生产物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自然资源是国有的,从社会主义原则上讲,它也应该是国有或者叫全民所有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如果全面实行煤改气,首先要考虑气的来源保障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如果一个社会的一种产品、服务过度的、长期的由政府财政补贴,应该考虑进行制度
上创新。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
x
正确
V
正确
V
第二部分
;
单选题
1. 构建生态环境的监管机制,我们更应该用()调解人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能够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行政手段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由于农村是污染的中心,因此,
A.正确
正确答案:A
我们搞污染治理,首先重点是农村。
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长江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全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的
污染防治问题。
A.正确
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我们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仅仅是生产领域和公共领域,无需向私人领域和生活领
域延伸。
正确答案:A
正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9.
跨区域协同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抓
手。
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土壤本身没有流动性,地下水的污染流动也比较缓
慢。
正确答案:A
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错误
B.法律手段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C.经济手段
D.制度约束手段
您的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2.
在治污问题上,我们要以(
A. 资本投入
B. 技术创新
C. 要素驱动
D. 政策引导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C
)作为推动节能减排的根本动力
正确答案:B
3.
本讲提到,()是治理污染的中心
A. 事后治理
B. 事先预防
C. 事中控制
D. 节能减排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4.
答案分析: 无
加快水污染治理,重点应该放在()。
A. 全流域综合治理
B. 饮用水源治理
C. 生活污水治理
D. 农业污染源治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我们现在治理污染,“关、停、并、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治污问题上,更基础
性的工作是()。
A.鼓励社会资本加入治污行动
B.号召老百姓加入治污行动
C.确立节能减排在治污中的中心地位
D.加大财政投入
您的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C
正确
V
正确
V
第三部分
;
多选题
1.
F列有关中国治理污染与气候变化应对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错误x
A. 污染治理主要是我们国内的问题
B. 气候变化主要是我们国内的问题
C. 气候变化是我们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D. 针对气候变化,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认识
E. 污染治理更大程度上是国际政治问题
2.
()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D
答案分析
:
根据十九大报告,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具体措施包括三条控制线,分别是
3.
要包括
A. 生态保护红线
B. 生态安全底线
C. 资源消耗上线
D. 永久基本农田
E. 城镇开发边界
您的答案:ADE 正确答案:ADE
答案分析
:
本讲提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排的方式主
错误
4.
A. 减少生产
B. 以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减量减排
C. 以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和技术减排
D. 以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结构减排
E. 停止生产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
解决我们决现在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要()。
A. 坚持事后治理
B.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
C.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D. 加快水污染防治
E.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答案分析
:
5. 根据本讲,下列有关退耕还林问题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包括( )。 正确
V
A. 退耕要跟退人相结合,否则是不可持续的
B. 在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扶贫,其中一个重要政策是吸收人流量
C. 在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扶贫,其中一个重要政策是退人
D. 退耕和退人以扶贫进行统筹
E. 退人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城市化进行统筹,把生态脆弱地区、连片贫困地区
的人口密度减下来,给自然生态一个自我修养、自我修复的机会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ACE
答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