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下)

合集下载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2023(12篇)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2023(12篇)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2023(12篇)“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2023(篇1)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树林遭人砍伐,变成人们生活上的木制品。

人们只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动物流离失所,奔向它方。

这并不是虚假的幻想,这是血淋淋的事实。

曾几何时,世界上大批的动植物遭到灭绝,还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这都是为什么?这都是因为人类乱伐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据估计,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约为230亿吨/年。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这并非危言耸听。

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94年共有194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则有157起。

石油类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

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类可迅速扩散,形成油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氧减少。

油类含有多环芳烃致癌物质,可经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202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范文(11篇)

202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范文(11篇)

202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范文(11篇)202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范文篇1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还是不太重视,认为微不足道,在我看来,环保要从件件小事做起。

我就经历过这样两件小事: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快到超市门口时,看见有几个散发宣传单的,见人就给,见车就放,可是有些人却不要,随手就扔地上,我过去将纸扔进垃圾箱里。

又看见两个人用胶水将宣传单贴在墙上,远远望去,活像一块块“牛皮癣”趁他们不注意,我又拿出我的绝活“撕纸功”,哈哈,“牛皮癣”被我除掉了一大片。

还有一次,我在楼底玩,发现远处草地上冒出了缕缕白烟,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一群小孩在那里点火烧草,草黑了一大片,我以大哥哥的身份连忙制止,并讲了火灾的危险性和环保的重要性。

他们羞愧难当,赶忙从附近端来水把火熄灭,结束了烧草行动。

我们人类都生活在一个星球上,那就是地球。

地球上,有供我们呼吸的氧气,还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无边无际的海洋、各种各样的动物,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可是有些人不珍惜地球赐予我们的一切,破坏大自然,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加之各种破坏环境的做法,给我们的大自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灾难,漫漫的黄沙代替了绿色的林海,波涛汹涌的江河变成了干涸的河床,美丽的风景区变成了荒野。

还有大气污染、臭氧层有破洞等这些现象都是人们不保护环境的带来了恶果。

从前,我家乡的空气是清新的,天空是湛蓝的,真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好不美丽!但现在,车子它排出了污染空气的乌烟,多了工厂后,排出了污水,水变成黑色发出臭味,造成严重的污染。

我家乡附近有一个垃圾筒,人们把垃圾倒在这里,甚至有些人还把垃圾丢在垃圾筒外。

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苍蝇蚊子之类的栖息地,风一吹,可恶的白色污染也来凑热闹。

在垃圾筒旁有一口池塘,水上漂着一些泡沫垃圾,水又黑又脏,里面的鱼儿都已经死了,塘水死一般的寂静。

我想大声呼吁人们:地球属于我们人类,属于我们大家,只要用我们的双手,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让清澈的塘水依旧流淌在家乡,让花儿依旧那样鲜花盛开。

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过度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采矿等活动,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也加剧了资源的垄断与浪费。

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大国,已经开始了探索一种绿色发展之路的尝试,这不仅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化,同时也是全球生态环境的负责任。

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政府也意识到环保与生态建设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

为了将经济的增长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和举措,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包括: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广能源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倡导可持续消费,加大对环保企业投资支持等措施。

首先,新能源产业被认为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这个产业中,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最有发展价值的分支。

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到2030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能源结构的 50%。

政府投资和支持已经被用来开发绿色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常具有前景的产业,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的能源需求,同时也能够刺激产业发展以及对就业市场的带动。

随着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这些绿色能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竞争力。

其次,资源有效利用也是实现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资源效率,中国政府采取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的各种措施。

例如,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的监管,推广可再生材料的使用,改善农村废弃物管理等。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减少排放、降低清理费用,并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为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倡导可持续消费也是中国政府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国家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政策中,消费者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切实采取行动来实现可持续消费,遵循低耗能、低污染的原则。

新时代中国梦:绿色发展之路

新时代中国梦:绿色发展之路

新时代中国梦: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一个宏伟蓝图。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其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环保意识的觉醒众所周知,中国的环境问题一度被国际社会所诟病,但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北京等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全国范围内的黑臭水体整治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环保意识的觉醒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之一。

二、绿色发展的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中国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思想。

绿色发展,是指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类的需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中国政府已经将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中,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例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能源转型、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等。

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四、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在金融领域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投资和融资方式,鼓励和支持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和项目。

在中国,绿色金融正在逐渐发展起来,这将有助于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比如,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明确要求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同时,中国还在推进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的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五、环保教育的普及环保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推动环保行动。

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上海人大2019年第7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科技创新活力。

进入新世纪后,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创新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也悄然发生变化,科技体制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

例如,重大科技决策及相关政策设计如何适应科技发展的快节奏,科技评价制度如何满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现实需求,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整体效率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要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观点环球时讯2019年6月20日《经济日报》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2019年6月)2019年6月1日《光明日报》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共同追求,也是新时代我们党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刻理解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对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5月31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远意义,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我国绿色发展演进历程与发展模式

我国绿色发展演进历程与发展模式

我国绿色发展演进历程与发展模式摘要:本文从全球宏观的角度梳理了绿色发展理念从树立到推广的演进过程,接着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发展的过程。

通过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理念的差异,提出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引擎这一观点,并对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模式进行总结。

关键词: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一、中国的绿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于绿色发展的要求和制定的具体政策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

我国最早在"六五";计划(1981-1985年)中就开始重视环境治理、防污治污的重要性,在该发展计划中首次设定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污染高低,主要有亿元工业总产值能耗、年均节能率和节能总量等指标,将这些指标与自然资本存量相比较可以宏观地监测我国是否超过了自然承载力而发展经济,初具可持续的思想。

"七五";计划(1986-1990年)将环保重点放在工业生产方面,新设立了每万元国民收入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等指标,对工业生产企业是否符合绿色发展进行监控。

数据显示,1978-1990年间我国煤炭在能源生产总量的占比由70.4%上升至74.2%,在消费能源总量中占比由74.2%上升至79%,而这种持续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我国日后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的主要诱因。

由此看出,虽然当时我们有了绿色发展的意识但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重心还放在经济快速发展赶上发达国家上,这也给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提供了钻制度漏洞的机会。

当时关于节能环保的统计数据存在很大的偏差,数据显示我国"六五";和"七五";计划中节能总量(万吨标准煤)的计划目标分别为8000、10000吨,而实际完成情况则为19533和11512吨,统计数据显示较好地达到了节能指标的要求,却与现实情况不符。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相协调、相平衡,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发展旨在在满足人民生活之所需的基础上,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最大化益处。

对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我认为有以下路径。

一、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从税收、金融扶持、创新创业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扶持和保障。

此外,还应完善对环保机构和重点行业实施动态监督,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资与支持,实现全社会对绿色产业的共同推进。

二、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级政府应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环境领域的创新投入,加速缩小环保技术与应用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发展应用前沿技术和成果,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环境标准、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领域的培训和培训计划,鼓励人才在这个领域中投身于该领域。

三、加大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注重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鼓励企业采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支持和鼓励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绿色产业投资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利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绿色产业的管理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规划,向绿色经济转型。

五、加强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也要引导人们绿色生活方式,从个人层面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上营造环保意识和文化。

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呼唤我们采取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式来推动发展。

绿色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强调均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在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一、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在绿色发展的框架下,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建设路径。

绿色产业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益为特征的产业,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在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必然选择。

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资源节约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路径之一。

应该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督,推动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倡导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加大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力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在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应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绿色生活的理念和习惯。

同时,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强调每个人都应承担环保责任,共同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五、建立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绿色发展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和评估。

在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重要途径。

应该建立完善的绿色发展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各项绿色发展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行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和规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80.0 分!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应该是次要的。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我们要减少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农药生产部门、企业应该生产低残留、对
正确√ 环境污染较小的农用生产物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自然资源是国有的,从社会主义原则上讲,它也应该是国有或者叫全民所有的。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如果全面实行煤改气,首先要考虑气的来源保障问题。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如果一个社会的一种产品、服务过度的、长期的由政府财政补贴,应该考虑进行制度
正确√ 上创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由于农村是污染的中心,因此,我们搞污染治理,首先重点是农村。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长江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全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的
正确√ 污染防治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我们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仅仅是生产领域和公共领域,无需向私人领域和生活领
正确√ 域延伸。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9. 跨区域协同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抓手。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土壤本身没有流动性,地下水的污染流动也比较缓慢。

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构建生态环境的监管机制,我们更应该用()调解人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能够
错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制度约束手段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2. 在治污问题上,我们要以()作为推动节能减排的根本动力。

正确√
A. 资本投入
B. 技术创新
C. 要素驱动
D. 政策引导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 本讲提到,()是治理污染的中心。

正确√
A. 事后治理
B. 事先预防
C. 事中控制
D. 节能减排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4. 加快水污染治理,重点应该放在()。

正确√
A. 全流域综合治理
B. 饮用水源治理
C. 生活污水治理
D. 农业污染源治理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我们现在治理污染,“关、停、并、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治污问题上,更基础
正确√ 性的工作是()。

A. 鼓励社会资本加入治污行动
B. 号召老百姓加入治污行动
C. 确立节能减排在治污中的中心地位
D. 加大财政投入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 ;多选题
1. 下列有关中国治理污染与气候变化应对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错误×
A. 污染治理主要是我们国内的问题
B. 气候变化主要是我们国内的问题
C. 气候变化是我们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D. 针对气候变化,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认识
E. 污染治理更大程度上是国际政治问题
您的答案:CDE 正确答案:AD
答案分析:
2. 根据十九大报告,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具体措施包括三条控制线,分别是
正确√ ()。

A. 生态保护红线
B. 生态安全底线
C. 资源消耗上线
D. 永久基本农田
E. 城镇开发边界
您的答案:ADE 正确答案:ADE
答案分析:
3. 本讲提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减排的方式主
错误×要包括。

A. 减少生产
B. 以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减量减排
C. 以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和技术减排
D. 以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结构减排
E. 停止生产
您的答案: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4. 解决我们决现在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要()。

正确√
A. 坚持事后治理
B.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
C.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D. 加快水污染防治
E.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答案分析:
5. 根据本讲,下列有关退耕还林问题的认识中,说法正确的包括()。

正确√
A. 退耕要跟退人相结合,否则是不可持续的
B. 在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扶贫,其中一个重要政策是吸收人流量
C. 在一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扶贫,其中一个重要政策是退人
D. 退耕和退人以扶贫进行统筹
E. 退人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城市化进行统筹,把生态脆弱地区、连片贫困地区
的人口密度减下来,给自然生态一个自我修养、自我修复的机会
您的答案:ACE 正确答案:ACE
答案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