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最新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最新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ESC 2012房颤指南:抗凝药物的选择
INR>3.0
*
38
亚洲
最新房颤管理指南
✓ 2012 ESC心房颤动指南 ✓ 2012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ACCP 9 ✓ 2012 英国 NICE心房颤动指南 ✓ 2012 加拿大心房颤动指南 ✓ 2012 心房颤动导管和外科消融专家共识 ✓ 201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目录
➢ 卒中风险评估 ➢ 出血风险评估 ➢ 抗凝策略和选择 ➢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 抗凝药物的监测 ➢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ESC 2012房颤指南对出血风险的推荐意见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的标准
1 HAS-BLED(高血压,肾脏/肝脏功能异常,卒中,具有出血病 史或倾向,INR易变,老年,共用药物/酒精)1
HEMORR2HAGES(肝脏或肾脏疾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年长如 2 年龄超过75岁),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具有再出血风险的高
和其他评分标准相比,HAS-BLED评分和出血 事件或大出血事件具有更强的预测性
HAS-BLED评分是唯一对 颅内出血具有显著预测 意义的评分标准(cindex;0.75;p=0.03) 根据Cox回归分析和ROC 分析,ATRIA评分>3分和 任何临床相关出血均不 具有显著相关性。
Apostolakis S,et al.J Am Coll Cardiol. 2012 Aug 28;60(9):861-7.
血压(未控制),贫血,遗传因素,跌倒风险过高,以及卒中2
3 ATRIA( R, et al. Chest 2010;138:1093–1100. 2. Gage BF, et al. Am Heart J 2006;151:713–719. 3. Fang MC,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1;58:395–401.

2024年心房颤动指南解读抗凝治疗

2024年心房颤动指南解读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

因此,抗凝治疗在AF患者中十分重要。

202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学会(ACC)发布了心房颤动的最新指南,特别是针对抗凝治疗的指导。

本文将对2024年心房颤动指南中关于抗凝治疗的要点进行解读。

首先,指南中对抗凝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AF患者,根据卒中风险评估的结果,患者被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不同的风险层次。

对于高危患者,即CHADS2分数≥2或者CHADS2-VASc分数≥3的患者,强烈推荐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而对于低危患者,即CHADS2分数为0或CHADS2-VASc分数为0-1的患者,则不建议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中危患者,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采用抗凝治疗。

其次,指南中对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和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VKAs)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

对于AF患者,在口服抗凝治疗的选择上,VKAs如华法林仍然是首选药物。

对于无法耐受华法林或不能控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值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NOACs,如达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罗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等。

此外,指南还提出了NOACs的使用细节,包括口服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建议。

另外,指南中也强调了抗凝治疗的监测和管理问题。

对于使用VKAs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INR值,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患者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饮食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而对于使用NOACs的患者,虽然无需定期监测,但也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NOACs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最后,指南中还强调了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

比如对于年龄≥75岁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冠心病或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做出个性化的抗凝治疗选择。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解读PPT课件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解读PPT课件

复发预防策略
药物治疗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及时 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持有效血药浓 度。
非药物治疗选择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 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 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
定期随访监测
加强定期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风险。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解读
心律监测
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 图监测患者心律变化, 及时发现房颤的复发或
恶化。
心率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心率,评 估心脏负荷及药物控制
效果。
心脏功能评估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手段评估心脏结构和功 能变化,为调整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血液学指标
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等指标,预防抗凝治疗
过程中的出血风险。
特征分析
房颤时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之间。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但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增宽变形。
其他辅助检查手段
01
02
03
动态心电图
对于无症状或偶发房颤患 者,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 颤的检出率。
超声心动图
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寻找房颤的病因和 诱因,以及判断预后。
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制定了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 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指南实施中存在问题探讨
指南普及程度不足
部分基层医生和患者对指南了解不足,导致诊断 和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患者依从性差
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 果和预后。
ABCD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

房颤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多发生在心功能障碍和室率持续增快的患者 具有可逆性
血栓栓塞抗凝治疗

房颤抗凝治疗:CHADS2评分 房颤转复抗凝:升级(<48h肝素化)
危险分层-CHADS2评分新拓展
危险因素
2006
ACC/AHA/ESC CHADS2积分 VASc积分
慢性心衰/左心功能障碍(C) 1 高血压(H) 年龄>75岁(A) 糖尿病(D) 1 1 1 1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7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 加颅内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 此不推荐为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卒 中患者进行抗栓治疗。 发病2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栓 治疗,其治疗原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 同。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8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的风险与房颤患者相同,因此遵循 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心内科 尚永志
主要内容
前言 房颤分类 房颤伴随病及并发症 房颤的抗凝治疗 总结

男性多于女性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40-50岁:0.5%
>80岁:7.5% 致死致残主要原因: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
2012年房颤分4类
初发 AF
首次发现,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
左心耳封堵术
指南推荐 对于长期口服抗凝剂有禁忌症的高卒 中发现的患者,可以考虑经皮介入性 左心耳封堵术(IIb B); 对于开放性心脏手术的患者,可以考 虑手术切除左心耳(IIb C)。
总结:
1.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要部分。 2.心房纤颤治疗倾于"全或无",即对于存在血 栓栓塞风险的患者,推荐抗凝;无卒中危 险因素的心房纤颤,不予抗凝。 3.心房纤颤目前仍然以口服抗凝药为主,随 着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抗凝已经由华法 林“单元化”走向“多元化”时代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对于医生而言,遵循指南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THANKS
感谢观看
提供国际交流平台
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提升房颤抗凝治疗水平
通过推广和应用本指南,提高全球范围内房颤抗凝治疗水平,造福 更多患者。
05
房颤抗凝治疗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抗凝药物正在研发中,旨在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 治疗选择。
指南中关于抗凝治疗的临床实践建议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 合并症等,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 。指南建议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充分 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VS
长期管理
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指南 建议建立患者长期随访机制,定期监测患 者的病情变化和抗凝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4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的影响与意义
对临床医生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诊断准确性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明确 的诊断标准,有助于早期 识别房颤患者。
优化治疗方案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抗凝治 疗的最佳实践方案,有助 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降低医疗风险
通过规范抗凝治疗,降低 因治疗不当导致的医疗事 故和纠纷风险。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 读
目 录
• 房颤抗凝治疗概述 •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核心内容 •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的影响与意义 • 房颤抗凝治疗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01
房颤抗凝治疗概述
房颤的定义与特征
总结词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为心房中的电信号紊乱,导致心房不规则地收缩 和舒张。

房颤治疗指南

房颤治疗指南
左房( LA )的大小 左心耳(LAA)血流速度的快慢 左室(LV)功能
血栓栓塞的机制: LA/LAA血流缓慢或郁滞 内皮功能不全 全身或局部高凝状态
第20页/共59页
房颤的治疗—策略
▼ 纠正病因和诱因 ▼ 复律并维持窦律
(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 不能转律者
• 控制心室率 • 抗栓治疗
第21页/共59页
第10页/共59页
• (3)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房颤持续超过7天,或者需要转复治疗(药物转 复或者直接电转复)。
长程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F): 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用节律控制策略, 即接受导管消融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是在导管 消融时代新出现的名词,导管消融使房颤治愈成 为可能,因此,房颤已不再是“永久性”。
房颤-复律
转为窦律是最理想的治疗结果 但复律前需考虑:
• 有无指征 • 成功率 • 是否能维持窦性心律 • 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22页/共59页
房颤-复律
• 目前国内常用药物: • 普罗帕酮 • 胺碘酮
• 其次 • 索他洛尔 • 依布利特
第23页/共59页
1、普罗帕酮: 房颤复律-药物
• 静脉:1.5-2.0mg/kg,10-15min,必要时重复1-2次 • 顿服:对于症状不明显者:
• 初发或阵发房颤心室率很快 • 保持窦律失败的持续性房颤 • 无症状的老年患者 • 无转复适应症者
• 心室率控制的范围:
• 安静时:60-80bpm • 活动时:90-115bpm
第30页/共59页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应用
➢ β-受体阻滞剂:是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冠心病、心衰病人 ◆交感神经源性房颤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目 录
ESC 2012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 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b)基于危险因素的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CHA2DS2-VASc=3
250
8
3.20(1.60-6.40)
CHADS2=1
22,945
1,130
4.92(4.65-5.22)
CHA2DS2-VASc=1
2,069
40
1.93(1.42-2.64)
CHA2DS2-VASc=2
8,516
345
4.05(3.65-4.50)
CHA2DS2-VASc=3
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的关联性
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优化CHADS2 得分为0-1分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无卒中/血栓栓塞的患者比例
自出院起的天数
1年随访
患者-年
事件
卒中率(95% CI)
CHADS2得分0-1
40,272
1,405
3.49(3.31-3.68)
CHA2DS2-VASc=0
1
2
3
HAS-BLED(高血压,肾脏/肝脏功能异常,卒中,具有出血病史或倾向,INR易变,老年,共用药物/酒精)1
ATRIA(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与危险因素)3
HEMORR2HAGES(肝脏或肾脏疾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年长如年龄超过75岁),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具有再出血风险的高血压(未控制),贫血,遗传因素,跌倒风险过高,以及卒中2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PPT课件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PPT课件
合治疗。当患者具有高血栓负荷时,可 临时给予比伐卢定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 剂。由于这种联合抗栓疗法可显著增加 出血风险,在INR>2时不应常规使用糖 蛋白IIb/IIIa抑制剂或比伐卢定。 此类患者的中长期抗栓治疗原则与非 ST抬高心肌梗死相同。

29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7
急性缺血性卒中

24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2
• 肥厚性心肌病: • 启动抗凝治疗,不依赖CHA2DS2-VASc评


25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3
稳定型心绞痛与外周动脉疾病: 建议此类患者仅应用华法林治疗,最佳策略 尚有待探讨。

26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合并房颤:
无法维持治疗INR时推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 抑制剂(评估肾功能,以后一年一次)

16
华法林禁忌
围手术期或外伤 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中重度高血压(血压
≥160/100mmHg) 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妊娠 其他出血性疾病

17
影响INR的因素

31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9-1
房颤复律 血栓栓塞预防 房颤或房扑≥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确,复律
前华法林抗凝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I B 房颤或房扑≥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明确且需要 紧急复律,尽快启动抗凝治疗并至少持续4周 I C 对于房颤或房扑<48小时且高危卒中患者,复 律前或复律后立即静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 Xa因子抑制剂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随后长期 抗凝治疗 I C 房颤复律后,根据血栓栓塞风险决定是否长期 抗凝I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目 录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ESC 2012房颤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 评分评估卒中风险
卒中、TIA或系统性栓塞,以及年龄超过75岁被认为是主要 危险因素,其余则为与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美国ACCP 9、加拿大2012房颤指南以及2012房颤 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仍然继续推荐CHADS2评分
CHADS2评分 充血性心力衰竭 分数 1 罹患率 (%) 32
CHADS2评分的优点
• 简单实用 • 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中风或TIA
1
1 1 2
65
28 18 10
(b)基于危险因素的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不全 高血压 年龄≥75岁 糖尿病 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 血管疾病a 年龄65-74岁 评分 1 1 2 1 2 1 1
性别因素(如女性)
最多得分
1
9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目 录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ESC 2012房颤指南: 几乎所有患者均需抗凝治疗
推荐 所有房颤患者均需进行抗凝治疗,除患者为低危 (如年龄<65岁及孤立性房颤)或伴有禁忌症(包括男 性和女性患者) 应基于患者的卒中/血栓栓塞,以及出血的绝对风 险制定治疗决策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 卒中风险 推荐级别
CHA2DS2-VASc评分和卒中风险的关联性
CHA2-DS2-VASc评分 患者 (n=73538) 1年随访中的卒中与血栓血栓 事件发生率(%)
9 8 7
46 285 1420
23.64 22.38 21.50
6
5 4 3 2
4244
8942 13887 17371 12771
19.74
15.26 9.27 5.92 3.71
口服抗凝药优先于不进行抗栓治疗(1A),阿司匹 林(1B),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B) 不适合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由于出血之外的 原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1B)
华法林INR目标值 2.5(范围2-3) 阿司匹林: 75-325mg/日
You JJ et al. Chest 2012;141(2 suppl):e531S-75S.
CHADS2评分适合发现真正的高危患者
风险 中高危险 低危险 分数 ≥2 0-1 罹患率 (%) 50--60 40-50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2 VanWalraven 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3; 163:936. Nieuwlaat R, et al. Eur Heart J. 2006 Dec;27(24):3018-26.
I IIa IIa
证据水平
A A B
IIa IIa
B B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的标准
HAS-BLED(高血压,肾脏/肝脏功能异常,卒中,具有出血病 史或倾向,INR易变,老年,共用药物/酒精)1
1
2
HEMORR2HAGES(肝脏或肾脏疾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年长如 年龄超过75岁),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具有再出血风险的高 血压(未控制),贫血,遗传因素,跌倒风险过高,以及卒中2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
亚洲
引自2011年8月欧洲心脏病大会RE-LY房颤REGISTRY的结果发布
全球不同地区抗凝药物使用达标率 -2011ESC
基于三个最近的INR控制情况(%)
P ≤0.005 vs. 北美
100%
90% 80%
INR<2.0
INR 2.0~3.0
INR>3.0
*
54
*
47
*
40
*
34
*
36
*
38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8 (2012) 125–136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2
CHADS2评分 ≥2 1 0 风险分层 高危 中危 低危 预防策略 OAC OAC>ASA 无需治疗
3.20(1.60-6.40) 4.92(4.65-5.22) 1.93(1.42-2.64) 4.05(3.65-4.50) 5.81(5.38-6.27) 8.18(6.68-10.02)
无卒中/血栓栓塞的患者比例
5.75(5.33-6.21)
自出院起的天数
Olesen et al Thromb Haemost. 2012 Jun;107(6):1172-9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
房颤是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
疾病 房颤 心衰 高血压 冠心病
P<0.001
风险率 (与无疾病个体相比) 4.8 4.3 3.4
2.4
卒 中 发 生 率 ( % )
Wolf et al. 1991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
基础疾病的治疗——“上游治疗”
抗凝治疗
室率控制 抗心律失常药 消融 转复 AF 无症状 阵发 持续 长期持续 永久
1
0
Olesen JB,et al.BMJ. 2011;342:d124.
8023
6369
2.01
0.78
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优化CHADS2 得分为0-1分患者的卒中危险分层
1年随访
患者-年 CHADS2得分0-1 CHA2DS2-VASc=0 CHA2DS2-VASc=1 40,272 6,919 8,880 事件 1,405 58 159 卒中率(95% CI) 3.49(3.31-3.68) 0.84(0.65-1.08) 1.79(1.53-2.09)
I
A
Ⅱa
A
CHA2DS2VASc≥2 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如 剂量调整的VKA(INR 2-3),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当患者拒绝接受OAC治疗时(无论是VKAs还是NOACs), 可考虑采用抗血小板治疗
I
A
IIa
B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ESC 2012房颤指南:抗凝药物的选择
ACCP 2012房颤指南:抗凝药物的选择
卒中风险
CHADS2=0
推荐治疗
不进行抗栓治疗(优选)或阿司匹林(2B)
CHADS2=1
口服抗凝药优先于不进行抗栓治疗(1B),阿司匹 林(2B),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B)
不适合服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由于出血之外的 原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B)
CHADS2≥2
I
证据水平
A
I I
A A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ESC 2012房颤指南:应用抗凝治疗的标准
推荐 推荐级别 证据水平
CHA2DS2VASc= 0 (年龄<65 岁和孤立性房颤)患者, 如无其他危险因素,不推荐进行抗栓治疗
CHA2DS2VASc= 1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如剂 量调整的VKA(INR 2-3),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3
ATRIA(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与危险因素)3
1. Pisters R, et al. Chest 2010;138:1093–1100. 2. Gage BF, et al. Am Heart J 2006;151:713–719. 3. Fang MC,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1;58:395–401.
2012年加拿大房颤指南
CHADS2=0
卒中风险升高
无抗凝 ASA 女性或血 管疾病 OAC
CHADS2=1
CHADS2≥2
OAC
*存在明显风险/利益 的患者,ASA是一种 合理选择方案
OAC
无卒中额外 风险因素
≥65岁或合 并女性和血 管疾病
在CHADS2评分低(CHADS2=0)的情况下,年龄>65岁、 血管疾病和女性等额外风险因素会增加卒中风险
70%
60% 50%
44
67
59
40%
引自2011年8月欧洲心脏病大会RE-LY房颤REGISTRY的结果发布
20 0% 北美 %
20% 0%
30%
10%
南美
西欧
东欧
中东
非洲
印度
中国
亚洲
最新房颤管理指南
2012 ESC心房颤动指南
2012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ACCP 9 2012 英国 NICE心房颤动指南 2012 加拿大心房颤动指南 2012 心房颤动导管和外科消融专家共识
抗凝治疗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全球不同地区高危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情况 -2011ESC
既往有房颤病史,CHADS2 ≥2者给予OAC的比例
90% 70% 50%
*P ≤0.005 vs. 北美
30% 10% -10% 北美
*
*
*
*
*
*
南美
西欧
东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