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流体传动与控制主要知识点
流体传动与控制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组合机床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基础,配以特定工件的专用夹具和刀具而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床。
在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线或者自动线中,它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在组合机床上,动力滑台是提供进给运动的通用部件。
配备相应的动力头,主轴箱及刀具后,可以对工件进行钻孔、扩孔、镗孔、铰孔等多孔或阶梯孔加工以及刮端面、铣平面、攻螺纹、倒角等工序。
动力滑台有机械和液压两类。
由于液压动力滑台的机械结构简单,配上电器后容易实现进给运动的自动工作循环,又可以很方便地对进给速度进行调节,因此它的应用比较广泛。
下面以YT4543型动力滑台为例;YT4543型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用来实现进给运动的通用部件,根据需要通过配以不同用途的主轴箱,能够完成钻、扩、镗、铣、刮端面、倒角及攻螺纹等加工。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通常实现的工作循环为:快进->一工进->二工进->死挡板停留->快退->原位停止。
其中除快进和快退速度不可改变外,用户可根据工艺要求,对工件速度的快慢进行调节。
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的外形如下图:1.YT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YT4543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1-油箱2-过滤器3-溢流阀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5-单向阀6-安全阀7-液控顺序阀8-单向阀9-电液换向阀10-调速阀11-单向阀12-行程阀13-调速阀14-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15-液压缸16-压力继电器该系统图采用了开式循环的单泵变量系统。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回路:由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和液压缸组成的容积式无级调速回路;液压缸差动增速回路;进油路两个调速阀串联组成的快慢速换接回路;电液换向阀换向回路;行程阀、电磁阀和液控顺序阀等联合控制的速度切换回路;电液换向阀中位机能形成的卸荷回路。
其中用液压缸差动增速回路实现动力滑台的快进,用行程阀是实现快进与工进的转换,用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进行两个工件速度之间的转换,用调速阀来保证进给速度的稳定。
流体传动与控制-第五章2

流量控制阀
功用
-通过改变节流口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改变局部阻力的大 小,以实现对流量的控制,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速度。
分类
-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和分流集流阀
对流量控制阀的主要性能要求
-阀的压力差变化时,通过阀的流量变化小。 -油温变化时,流量变化小。 -流量调节范围大,在小流量时不易堵塞,能得到很小的稳定流量。 -当阀全开时,通过阀的压力损失要小。 -阀的泄漏量要小。对于高压阀来说,还希望其调节力矩要小。
5.8
电液数字控制阀
用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号直接控制的阀称电液数字 控制阀,简称数字阀。 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 增量控制法、脉宽调制控制法 按控制方式可将数字阀分为: 增量式数字阀 脉宽调制式数字阀
脉宽调制(PWM)式数字阀
原理:直接用计算机控制阀的“开”、“关”时间及间隔 (脉宽),以开启时间的长短来控制液流的方向、流量和 压力。
常用节流口的形式与特征
轴向缝隙式节流口
薄壁节流口,壁厚约0.07~0.09mm,流量受温度的影响小、不易堵塞、 最低稳定流量约20 ml/min 。阀芯的轴向位移可改变节流口过流断面的 面积。节流口易变形,工艺复杂是本结构的缺点。
普通节流阀
影响流量q变化的因素: 负载变化 温度变化 节流口形状
螺旋曲线开口式节流阀
插装式调速阀
插装阀的特点
(1)结构简单,通流量大。最大流量可达10000L/min。 (2)密封好,泄漏小。先导级功率小,节能明显。 (3)工作可靠,不易卡死。 (4)便于集成为无管连接,容易实现标准化。 (5)广泛用于冶金、船舶、压力机、型料等大流量的液压 系统中。
5.6
电液比例控制阀
控制阀控制方式:
流体传动技术基础复习提纲.docx

流体传动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总分15-20) 1. 2. 3. 4. I 5.量。
6.7. 8. 9. 10.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装置)。
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液压传动流动损失有( 同步运动包括( 液体传动分为液力传动和 ),( )o 和( )= )两种形式,( )主要是利用液体的()来传递能 12. 13. 14. 15. 16. 17. 18 .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 液体的流动状态可分为( 流体流经管道的能量损失可分为( )和 ( 常用的液压泵有( )、( )和( 溢流阀稳定的是()压力,减压阀稳定的是(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腔相通。
液压系统中,液压缸是( )元件,它将系统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液压控制阀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调速阀是由( )阀和( 溢流阀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作( 设液压马达的排量为V L/r,液压马达的转速为n )o 运行速度取决于( ) )和( );并可由()O 三大类。
)压力。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判断。
)能输出。
),因压力的增高而( )。
)又(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 )和( )三大类。
阀串联而成的 )阀用;在容积调速回路中作( )阀用。
r/min ,则其理论输入流量为 L/mino 如果实际输入流量为q 实,则该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为(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因压力的增高而( 液压控制阀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 : 液体是液压传动的()0同时它还能起到( 我们所学的液压系统常用的液压泵中,( 23.先导式溢流阀的主阀芯的滑阀阻尼孔堵塞会使( 24当系统工作压力较高,工作部件运动速度较低时, 25. 油箱的有效容量是指整个油箱容积的()26. 蓄能器具有( )和(19. 20. 21. 22. 和( )等大类。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

control systems. After studying this course, it hopes that undergraduates have a good base in their fu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ork,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y field. The course mainly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basic structures and principles of core components used for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and the basic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designing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mainly as follows: 1.Introduction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2.Found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3.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 4.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ylinders; 5.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control valves; 6.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auxiliary components; 7.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basic loops; 8. Analyses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9. Design and analysis of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system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本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掌握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内的流体传 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的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 域,打下坚实的基础。(A3,A4.1,A4.2,A5.1,A5.2,A5.3,A5.4,B2,B3, C3,C4) 本课程主要包括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 组成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 核心元件的结构与原理,以及分析与设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主要 有下列内容: 1.流体传动与控制概述(A3,A5.1,B2,C4.3) 重点内容: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流体的粘性、压缩性;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2.液(气)压流体力学基础(A4.1,A4.2,A5.1,B2,C4.3) 重点内容:伯努利方程;动量定理;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缝隙流动分析 与孔口流量计算;可压缩气体流经节流口的流量计算。 3.容积式泵和马达(A4.1,A4.2,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容积式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特点;组成容积式泵和 马达的三个基本条件;容积式泵和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几种典型容积式泵的流 量计算和容积式马达的扭矩计算。 4.液压缸与气压缸(A5.1,A5.2,A5.3,A5.4,B2,B3,C3) 重点内容:液压缸与气压缸的分类、典型结构及其主要性能参数;掌握液压 缸与气压缸的设计计算与选用。 5.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A4.1,A4.2,A5.1,A5.2,A5.3,A5.4,B2, B3,C3) 重点内容: 液压桥路原理与分析; 各类液压控制阀与气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性能、结构特点及选用,以及典型控制阀基本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流体传动与控制》考试总复习PPT文档28页

6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探究

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探究介绍流体传动及控制的发展及特点,并分析其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
标签:流体传动;控制技术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最初以水为介质的液体传动逐渐发展成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在工业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也正是有了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才将人类现代化进程更快的向前推进一步。
一、流体传动及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起源于著名的“帕斯卡原理”,18世纪末,JosephBramah 首次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把流体动力传动应用于“水压机”。
1906年美国弗吉尼亚号军舰上火炮采用液压传动驱动,由此开拓了现代流体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的先河。
流体传动与控制包括液压传动与控制和气压传动与控制两部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压力能传递动力,具有易于实现直线运动、功率与质量之比大、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舰船、武器装备、工程机械、冶金机械、运动模拟器、试验设备、机床、农林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气压传动则是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清洁、成本低,并具有防火、防爆、防电磁干扰等优点,在轻工、食品、饮料、包装、化工、电子和自动生产线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今天,流体动力传动技术与传感、微电子和控制技术密切结合,已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是工业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组成及特点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从工作介质角度由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和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两类组成。
这两种工作介质形成的技术各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特点液压传动是以水、油等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将压力能量转换成动力能量来传递动力,实现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的优点是能够实现直线运动、功率与质量之比大、动态响应快等等;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优点使得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然而,液压传动不够节能、不够环保的缺点同样是其更快发展的瓶颈。
流体传动与控制

2. 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e=e max
A
Q
B
e=0
pB
C pC p
1. 当改变流量螺钉时,AB线上下平移;
2. 当改变压力调节螺钉时,BC左右平移;
3. 当改变K值使BC段的斜率变化,K增大,BC平 缓,反之,BC变抖;
3. 油泵的电机功叶率 限压式变量片泵的最大输出功率发生在拐 点处,
p B QB Pi 600
(4)由于液体介质的泄漏及可压缩性影响,不能得到严 格的定比传动。
(5)液压传动出故障时不易找出原因;使用和维修要求 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6)油液污染 。
1.2.2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篦冷机液压试验系统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电液比例力加载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轻轨车轮检修装置液压泵站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作用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把原动 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向系统提供一定压 力和流量的液流。 液压马达则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它把输入油 液的压力能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机械能,用来推动 负载作功。
液压泵工作原理和分类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
执行元件
液压装置
(1) 功率-重量比大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 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易实现频繁、无冲击换向;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 用寿命长;
(6) 可直接驱动负载,使传动简化,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 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 KW )
p B为拐点压力, bar,QB为拐点流量, L / min
流体力学知识重点(全)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宏观运动规律!流体质点:1. 流体质点无线尺度,只做平移运动2. 流体质点不做随即热运动,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作宏观运动;3. 将以流体质点为中心的周围临街体积的范围内的流体相关特性统计的平均值作为流体质点的物理属性;流体元:就有线尺度的流体单元,称为流体“质元”,简称流体元。
流体元可看做大量流体质点构成的微小单元。
连续介质假设:假设流体是有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组成的介质。
连续性介质模型的内容:根据流体指点概念和连续介质模型,每个流体质点具有确定的宏观物理量,当流体质点位于某空间点时,若将流体质点的物理量,可以建立物理的空间连续分布函数,根据物理学基本定律,可以建立物理量满足的微分方程,用数学连续函数理论求解这些方程,可获得该物理量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连续变化规律。
分子的内聚力:当两层液体做相对运动时,两层液体的分子的平均距离加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变现为吸引力,这就是分子的内聚力。
液体快速流层通过分子内聚力带动慢流层,漫流层通过分子的内聚力阻滞快流层的运动,表现为内摩擦力。
、流体在固体表面的不滑移条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将流体粘附在固体表面,随固体一起运动或静止。
牛顿流体:动力粘度为常数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牛顿的粘性定律表明:牛顿流体的粘性切应力与流体的切变率成正比,还表明对一定的流体,作用于流体上的粘性切应力由相邻两层流体之间的速度梯度决定的,而不是由速度决定的: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温度对流体的粘度影响很大。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粘度则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压强对粘性的影响:压强的变化对粘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发生几百个大气压的变化时,粘度才有明显改变,高压时气体和液体的粘度增大。
毛细现象:玻璃管内的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面升高或降低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拉格朗日法又称为随体法。
它着眼于流体质点,跟随流体质点一起运动,记录流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会各种物理量随所到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跟中所有质点便可了解整个流体运动的全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并说明“调压 弹簧的预压缩量’ ’ 、 “调压弹簧的刚度” 、 “流量调节螺钉的松紧”对“压力流量 特性曲线”的影响。
答:改变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可以改变拐点 B 的压力
p
B
,使 BC 线左右平移。更换不同刚
度的弹簧可得到不同斜率的 BC 线(弹簧刚度越小,BC 线越陡) 。调节流量调节螺钉,可以 改变泵的最大偏心距
答:实际流量是指液压泵(或马达)工作时出口处(或进口处)的流量,由于液压泵(或马 达)本身的内泄漏,其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要实现马达的指定转速,为补偿泄漏量,其 输入实际流量必须大于理论流量。
14.增压缸的工作原理
答:增压缸系将一油压缸与一增压缸作一体式之结合,并以纯气压为动力,利用增压器之大 小活塞面积之比例,将气压之低压提高数十倍,供油压缸使用,使其达到液压缸之高出力。 增压缸只增加压力不增加功率,不是一种执行元件。
30.蓄能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在安装检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蓄能器的作用: ①作辅助动力源 ②作紧急动力源 ③补充泄漏和保持恒压 ④吸收液压冲击 ⑤吸收脉动、降低噪音 在安装检修时应注意事项: ①皮囊式蓄能器应垂直安装,使油口向下,充气阀朝上。 ②用于吸收冲击压力和脉动压力的蓄能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振源处。 ③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必须用支架固定。 ④蓄能器与管路系统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便于充气、检修;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 阀,防止液压泵停转或卸荷时蓄能器储存的压力油倒流。
e
max
和最大输出流量
q
max
,从而使 AB 线上下平移(AB 线在理论上
为一水平线,由于泄漏的影响而略有倾斜) 。
10.轴向柱塞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缸体、配油盘、柱塞、滑靴和斜盘等
11.液压泵的配流方式分为哪几种,各应用在什么类型的液压泵中?
答:轴向柱塞泵按其配流方式,有端面配流(配流盘配流)和阀式配流两类。径向柱塞泵根 据配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轴配流和阀配流两种形式。
2.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与执行元件的负载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答: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3.液压油的牌号的定义及其单位。
答:我国液压油一般都采用运动粘度来表示,目前我国统一规定使用新牌号,用 40C 时运 动粘度中心值作为牌号(或粘度等级) ,以
mm / s (或cst) 为单位。
2
4.水力半径是如何定义的,这个参数的大小能决定什么?
答:液流有效截面积与湿周之比即为水力半径。表达式为: 水力半径大小对管道通流能力影响很大。 水力半径大, 表明液流与管壁接触少, 通流能力大; 水力半径小,表明液流与管壁接触多,通流能力小,容易堵塞。
5. 流体在流动过程的能量损失按照产生的机理与损失分布区域特点可分为哪几 种?
22.背压阀的作用是什么?
答:背压阀的作用是阀的进出油口接反,调速阀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
答:调速阀进出油口接反,会导致调速管路完全关闭,此路不通,不能调速。
24.试比较先导型溢流阀和先导型减压阀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溢流阀与减压阀同属压力控制阀,都是由液压力与弹簧力进行比较来控制阀口 动作;两阀都可以在先导阀的遥控口接远程调压阀实现远控或多级调压。 差别:1)溢流阀阀口常闭,进出油口不通;减压阀阀口常开,进出油口相通。 2)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开启后保证进口压力稳定;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 关小后保证出口压力稳定。 3)溢流阀出口接油箱,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经阀体内流道内泄至出口;减压阀出口压力 油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有单独的油口引回油箱。
16.液控单向阀的可以应用在哪些基本回路当中,有什么特点?
答:保压和锁紧回路。
17.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什么? 答:均压、密封。 18.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弹簧对中式电液换向阀的先导阀的中位 机能是什么形式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
答:在电液换向阀中,电磁阀操作控制主回路上的液压油推动主阀芯移动,推力越大,操作 越方便; 另外主阀芯移动的速度可由节流阀进行调节, 使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可平稳无冲击的 进行换向或工作状态变化。这种用电磁先导阀控制的液动换向阀换向具有良好的换向特性, 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控制系统中。 在电液换向阀中,当两个电磁阀都不通电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滑阀中位机能采用“Y” 型工作方式,具有主回路的两端油腔均与油箱相通,两端的压力接近于零,利于主阀回复到 中间位置。
流体传动与控制主要知识点
1.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答: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动力元件、 执行元件、 控制元件、 辅助元件 (附 件)和液压油。 (1)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 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3)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4)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快换接头、高压球阀、胶管总 成、测压接头、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 (5)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油等 几大类。
25.旁通型调速阀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溢流节流阀也是一种压力补偿型节流阀,它由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26.目前比例阀上采用的电-机械转换器主要有哪几种?
答:目前比例阀上采用的电-机械转换器主要有比例电磁铁、动圈式力马达、力矩马达、伺 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等五种形式。
27.电液伺服控制阀的液压放大器根据可变阻尼结构的特点来分,常用的有哪几 种?
答: 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 同步运动分为速度同步和位置 同步两大类。
38.液压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快速运动回路?实现执行元件快速运动的方法有哪 些?
答:在工作部件的工作循环中,往往只要部分时间要求较高的速度,如机床的快进→工进→ 快退的自动工作循环。在快进和快退时负载小,要求压力低,流量大;工作进给时负载大, 速度低,要求压力高,流量小。这种情况下,若用一个定量泵向系统供油,则慢速运动时, 势必使液压泵输出的大部分流量从溢流阀溢回油箱,造成很大的功率损失,并使油温升高。 为了克服低速运动时出现的问题,又满足快速运动的要求,可在系统中设置快速运动回路。 实现执行元件快速运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增加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如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自重充液快速运动回路; 2) 减小执行元件在快速运动时的有效工作面积,如液压缸差动连接快速运动回路、增速缸 的增速回路、采用辅助缸的快速运动回路; 3) 将以上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12.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 用来做马达使用吗?
答: 事实上同类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虽然在结构上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工作情况不同使得两 者也有某些差异使得很多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不能互逆使用。
13.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大于其理论 流量,解释其原因。
15.液压缸可以实现差动连接的条件及其特点。
答:对单活塞杆液压缸来说,其左右两腔相互连通,并同时都和进油管路相通的连接方式叫 做液压缸的差动连接。其特点是推力减小了,速度提高了。 条件:当无杆腔的有效工作面积是有杆腔的两倍时,亦即活塞直径 D=
2d 时(d 为活塞杆
直径),差动连接的速度较没有差动连接的速度提高了一倍,而推力则减小了一半。 特点:在不增加流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运动。
答: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液 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
与大气相通, 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 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 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 不与大气相通, 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 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34.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和压力与液压缸所需流量和压 力之间的关系。
答: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自动相适应,泵的工作 压力不变;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泵的工作 压力等于负载压力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答:滑阀式液压放大器 、喷嘴挡板式液压放大器、射流管式液压放大器
28.液压系统的调速方法分为有哪些?
答:节流调速、容积调速、节流容积调速。
29. 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 两马达串联与两马达 并联时输出转速和输出扭矩大小的比较。
答: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高速;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而输出转矩增加。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相 同。
答: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6.液体的流动状态有几种,如何判定?
答:层流和紊流。液体是作层流运动还是作紊流运动,与流速、管径及液体的粘度有关,可 以由雷诺数
R
e
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当 雷诺数
R R
e
er
时,为层流;当雷诺数
R R
e
er
时,为紊流。
7.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 常工作?
35.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特点?
答:在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如果将负载阻力减小,其他条件 保持不变,泵的出口压力将减小,节流阀两端压差将不变。
36.液压泵的卸荷有方式有那两种方式?
答:液压泵的卸荷有压力卸荷和流量卸荷两种方式。
37..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回路有哪 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