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床重点专科血液内科汇报 PPT
合集下载
血液内科护士个人护理工作汇报PPT课件

护理效果评估
对护理效果进行实时评估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护理效果评估
患者病情变化
评估患者病情状况,记录 病情变化情况。
患者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 生活质量,如饮食、睡眠 、活动能力等。
患者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 情绪状态、认知情况等。
03
CHAPTER
专业技能提升与学习
新技能培训
04
CHAPTER
团队协作与沟通
与医生的有效沟通
准确理解医嘱
血液内科护士需要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准确理解医嘱 ,包括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和病情变化等。
者的病情变化、异常反应等信息,以便医 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主动与医生沟通
护士应主动与医生沟通,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建议,为医生提供有价 值的信息,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工作流程优化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和不必 要的操作。
应对策略
合理排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利用 信息技术简化工作流程。
06
CHAPTER
未来发展规划与期望
深化专业领域研究
血液内科疾病护理进展
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血液内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技术,包括新药物、新疗法以及护理 实践指南等。
血液内科护士个人护理工作汇 报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血液内科患者护理经验分享 • 专业技能提升与学习 • 团队协作与沟通 •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发展规划与期望
01
CHAPTER
引言
工作背景介绍
01
血液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 ,主要负责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血液内科医生工作述职报告PPT

患者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制度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患者安全制度,包 括患者身份识别、药品管理、手术安 全核查等环节,确保患者安全。
风险防范
我们加强了对患者的风险评估,针对 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监 测、提前预警等,以降低患者安全风 险。
06
社会责任与贡献
参与公益活动与义诊
定期参与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 健康咨询和检查服务,提高居民对常见血液疾病的认知 和预防意识。
合度。
03
提供心理支持
血液病的治疗周期长且复杂,患者及家属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血
液内科医生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
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参与学术交流与研究
学术会议参与
血液内科医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 医学进展和研究动态,以便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研究成果发表
04
团队协作与支持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
01
02
03
与检验科
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共同讨论 疑难病例,提高诊断水平 。
与手术科室
在需要手术治疗的血液病 患者中,与手术科室医生 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与影像科室
利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 和监测病情,与影像科室 医生共同阅片,讨论病例 。
通过改进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和诊疗时 间,提高诊疗效率,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注患者体验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提供人性化的关怀服务,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 意度。
学术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01
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 血液内科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血液内科工作汇报总结ppt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后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输入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您 的内容打在这里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输入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您 的内容打在这里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了;人鼠大战;。第一招:硬碰硬首先我们全家人一起冲上了鼠之阵地;;老鼠洞。我们轮番用晾衣竿、 扫帚头轮番捅老鼠洞。老鼠可能在里面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一溜烟地钻了出来。妈妈顺势操起拖 鞋对着老鼠一拍。老鼠没打着,倒是惊醒了楼下的住户,我们只好向别人赔礼道歉。唉,第一招以 失败告终。第二招:食物诱惑第一招既然无用,第二招我就不信不成功。我们迅速找来一块夹鼠板, 模仿动画片《猫和老鼠》作文的操作方式,小心翼翼地放好传说中的诱鼠神器;;奶酪。哼哼,小样, 我就不信你不上钩儿。啷里个儿啷,睡觉去啰!可第二天妈妈醒来一看,老鼠没捉着,却倒贴了一 块奶酪,唉!第三招:;强迫式;陷阱哇呀呀,气死我了。难道我这个属鼠的连;
PART - 01
输入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 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综合容表的打在这里
ONE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后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TWO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 本后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血液内科工作汇报总结
主讲人:XXXX
目录
输入标题内容
This is a sample text. Insert your own text here. Or simply write down what
血液内科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汇报PPT

沟通技巧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提高沟通效果;关注团队氛围,积极为 团队建设贡献力量。
05
个人成长与收获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专业知识积累
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和业务学习,我深入了解了血液内科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和护理要点,不断丰富 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护理技能提升
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锻炼
团队协作精神
在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 与团队交流与合作,与医生、同事保持 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共同为病人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VS
领导力培养
在担任小组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合理分 配工作、调动团队积极性以及处理团队内 部矛盾等,领导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06
对血液内科护理发展的思 考
患者关怀行动
我积极参与患者关怀行动,为患者提 供温暖、贴心的服务,如提供心理支 持、生活照顾等,让患者感受到了关 爱和尊重。
团队合作与沟通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积极分享经验和 资源,共同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取得了更好 的工作成果。
有效沟通技巧运用
我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团队成员、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工作的高 效运转。
护理技能提升的需求
护理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 的不断提高,血液内科护士需要不断 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
提升需求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学习新的护理技能和知识;主动向 资深同事请教,吸取经验;关注行业 动态,了解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理念。
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改进
团队协作
血液内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医生、药师、检验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患者的诊疗工 作。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提高沟通效果;关注团队氛围,积极为 团队建设贡献力量。
05
个人成长与收获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专业知识积累
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和业务学习,我深入了解了血液内科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和护理要点,不断丰富 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护理技能提升
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锻炼
团队协作精神
在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参 与团队交流与合作,与医生、同事保持 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共同为病人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VS
领导力培养
在担任小组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合理分 配工作、调动团队积极性以及处理团队内 部矛盾等,领导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06
对血液内科护理发展的思 考
患者关怀行动
我积极参与患者关怀行动,为患者提 供温暖、贴心的服务,如提供心理支 持、生活照顾等,让患者感受到了关 爱和尊重。
团队合作与沟通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积极分享经验和 资源,共同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取得了更好 的工作成果。
有效沟通技巧运用
我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团队成员、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工作的高 效运转。
护理技能提升的需求
护理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 的不断提高,血液内科护士需要不断 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
提升需求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学习新的护理技能和知识;主动向 资深同事请教,吸取经验;关注行业 动态,了解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理念。
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的改进
团队协作
血液内科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与医生、药师、检验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患者的诊疗工 作。
血液内科医生工作总结及计划PPT课件

与其他医生分享自己的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知识,共同提高团队的诊疗水平。
05 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工作压力与应对策略
工作压力
血液内科医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 压力,包括长时间工作、处理复 杂病例和应对紧急状况等。
应对策略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 率;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 康;寻求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共 同分担压力。
关注患者体验
关注患者的就诊体验,提供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及时解决患者 的问题和疑虑。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 顾。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方案制定
药物管理
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医生需 要不断更新药物管理知识,确保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
医生应通过培训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学术交流与研讨
参加学术会议
血液内科医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 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与同行交流经验。
与影像科
在需要时,血液内科医生应与影像科医生协作,共同解读影像学检 查结果,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与外科
在涉及手术治疗的情况下,血液内科医生需要与外科医生进行协作 ,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
1 2
及时分享病情
团队成员应定期或及时分享患者的病情、检查结 果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所有成员对患者的病情有 全面了解。
占比XX%。
团队协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科室内的病例讨论和学术 交流,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疑难杂 症,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改进
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实施了多项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患者 沟通、优化诊疗流程等。
05 面临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工作压力与应对策略
工作压力
血液内科医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 压力,包括长时间工作、处理复 杂病例和应对紧急状况等。
应对策略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 率;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 康;寻求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共 同分担压力。
关注患者体验
关注患者的就诊体验,提供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及时解决患者 的问题和疑虑。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 顾。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方案制定
药物管理
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医生需 要不断更新药物管理知识,确保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
医生应通过培训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学术交流与研讨
参加学术会议
血液内科医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 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与同行交流经验。
与影像科
在需要时,血液内科医生应与影像科医生协作,共同解读影像学检 查结果,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与外科
在涉及手术治疗的情况下,血液内科医生需要与外科医生进行协作 ,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
1 2
及时分享病情
团队成员应定期或及时分享患者的病情、检查结 果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所有成员对患者的病情有 全面了解。
占比XX%。
团队协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科室内的病例讨论和学术 交流,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疑难杂 症,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改进
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实施了多项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患者 沟通、优化诊疗流程等。
血液内科医生工作总结和计划PPT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提供康复指导,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医疗技术实践与学习
新技术应用
临床路径与指南更新
积极引进并实践新型医疗技术,如靶 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等。
关注国内外临床路径和指南更新,及 时掌握最新治疗进展。
继续医学教育
参加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提升专 业知识和技能。
团队协作与沟通
01
02
03
02
参与科研项目
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各 一项,发表学术论文X篇,其
中SCI论文X篇。
03
参加学术交流
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X次 ,与同行深入交流,分享经验
。
患者治疗情况总结
03
治疗方案优化
并发症预防
随访与康复指导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加强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 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病例 。
团队建设活动
组织团队培训,提高 医患沟通效率。
02
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效果评估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过 程和结果,制定合理的评 估标准,如治愈率、好转 率、生存率等。
评估方法
采用临床检查、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 法,全面评估患者的治疗 效果。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
提高医生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度和规范性,确保设备的有效利用。
医疗团队协作提升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加强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团队协作。
强化多学科协作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共同制定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血液内科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课件

血液内科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 告
汇报人:XXX 202X-XX-XX
技能与提升 • 工作挑战与应对 • 未来规划与展望
01
CHAPTER
工作职责与成果
患者诊疗与治疗
01
诊断与治疗
作为血液内科医生,我主要负责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与治疗。我根据患
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性
医疗技术与伦理的考量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在面对危重患者时,充分考虑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家属的意愿,提供合理 的治疗方案。
04
CHAPTER
未来规划与展望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能力
继续深化专业知识学习
不断更新血液内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操作和临床研究,提高自己的临床思 维和操作能力。
培养跨学科合作能力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提高跨学科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 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推动科室发展与团队建设
1 2
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和决策
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科室的规范化、科 学化管理。
加强团队凝聚力
02
CHAPTER
专业技能与提升
医学知识更新与学习
定期参加医学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不断更新自己 的医学知识库。
定期阅读医学专业书籍和文献,深入了解血液内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加线上和线下培训课程,学习新的诊疗技术和诊疗方法,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
医疗团队管理与协作
汇报人:XXX 202X-XX-XX
技能与提升 • 工作挑战与应对 • 未来规划与展望
01
CHAPTER
工作职责与成果
患者诊疗与治疗
01
诊断与治疗
作为血液内科医生,我主要负责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与治疗。我根据患
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个性
医疗技术与伦理的考量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在面对危重患者时,充分考虑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家属的意愿,提供合理 的治疗方案。
04
CHAPTER
未来规划与展望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与能力
继续深化专业知识学习
不断更新血液内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提高自己的 专业水平。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操作和临床研究,提高自己的临床思 维和操作能力。
培养跨学科合作能力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提高跨学科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 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推动科室发展与团队建设
1 2
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和决策
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科室的规范化、科 学化管理。
加强团队凝聚力
02
CHAPTER
专业技能与提升
医学知识更新与学习
定期参加医学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不断更新自己 的医学知识库。
定期阅读医学专业书籍和文献,深入了解血液内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技术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加线上和线下培训课程,学习新的诊疗技术和诊疗方法,提高自己的诊疗能力。
医疗团队管理与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26张,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6.2 m2
❖ 近3年出院人数每年增长率为15-18%,平均 421人次
❖ 床位使用率94.1%-98.2% ❖ 急危病人占住院病人的比例为67%,抢救成功
率为86-88% ❖ 入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8%,平均住院日从19天
降至16.9天 ❖ 甲级病历率99.8%
❖ 学术骨干6人,平均年龄40岁,副高职称,博士 2人,硕士3人。从事本专业年限12~20年
❖ 有3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 ❖ 具有较强的专业疑难病种的诊治能力;年主持开
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 平均每周三次以上;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 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 ❖ 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3名 ❖ 3人承担省部级在研课题 ❖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
5
学科队伍结构
❖ 学科现有医生、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27人 ❖ 医技人员平均年龄41岁 ❖ 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 ❖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5人,已取得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
位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具硕士以上学历者占科内 人员的50%。 ❖ 从事血液专业达到15年以上的医师有8人,学科医、教、 研技术力量雄厚,各级医技人员都能胜任相应技术岗位。 ❖ 护理队伍人员以老带新,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其中专门 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工作并获得相应资格的护士有8 人,有血液病学专科护理经验10年以上的护士有11人。
3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专科门诊人次3年平均11479人次,专家门诊人 次每年33%递增。
❖ 门诊抗生素使用比例为2%,病房抗生素使用比 例22%
❖ 无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发生。连续3年全科无关 于收取病人红包和服务态度的投诉。
❖ 在医院的医疗质量综合管理评审中排名前列 ❖ 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投入金额合计148万
6
血液实验室
❖ 有独立的血液学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价值共 280万元。
❖ 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主治医师1名。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科内医师总人数之比为1:4 (≧1:20)。
❖ 血液学实验室坚持对外开放,服务全省。接收来 自全省以及华南地区各地送来的标本检测。去年 外接标本数与本院标本数比例为1.8 : 1,已成为 省内外医疗单位疑难出凝血疾病重要的实验诊断 基地。
7
血液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
8
血液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
9
学术带头人情况
❖ 冯莹,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第八届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
血学组委员 ❖ 广东省血液分会常委 ❖ 广州市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副主任委员 ❖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委 ❖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 ❖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委员 ❖ 美国血液学会国际会员
❖ 参编行业知名著作《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三版,上海科技出版社)、《血栓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版、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撰写。
❖ 多次组织、承办和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家级继续教育 项目和省、市继续教育项目,参会学员已达二千余人,在 技术推广、行业培训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2
学术骨干情况
13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 2010年起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数6例,完成率100%,占同期该病种出院患者比例 83.3%。
❖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后,平均住院日减少1.1天,平均床位 使用率增加7.6 %,医院感染率发生减少2.4 %,出院 患者次均总费用减少1560元,抗生素使用的平均天数减 少 2天,药占比下降2.8 %,取得较满意效果。
❖ 在遗传性易栓症的基因诊断技术方面国际领先,尤其擅长 于疑难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的 改进。
❖ 每周主持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和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专家门 诊,并专门开设了易栓症门诊,每年查房210次,义诊 10次以上。
❖ 平均每年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达8次。
11
学术带头人情况
❖ 曾获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广州医学院科技成果三等 奖、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教委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二等 奖各一项。
❖ 主持和参与多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 金和市科技局、卫生局科研立项,曾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 物发表论著、综述、研究报告和进展16篇,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3篇。
10
学术带头人情况
❖ 1985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从事血液病专业临床工作 26年。
❖ 持之以恒地继续学习,参与国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的诊治指南的制定
❖ 所带领的团队具有团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展 新技术、新业务,近3年开展新项目5项,并成功地进行 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造 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和PNH等病例。
❖ 因目前纳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尚少,且血液病的发病率低, 故目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未达到治疗出院患者 总数的2%。今年将逐步纳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种进行临床路径管理。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申报
血液内科
大家好
1
第一部分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所集医、教、研和预防 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 内科学2008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 内科学2006年获得省重点学科 ❖ 血液内科创建已22年 ❖ 1997年血液实验室被评为广州市教委重点扶持实验室 ❖ 2001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 2003年成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科室 ❖ 2004年成为广州医学院重点学科 ❖ 2010年获得临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
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及维修、人员培训、业务 培训及会议等费用。
4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血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具有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红细胞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和出凝血疾病的亚专业设置和相应 的技术队伍,能够独立开展干细胞移植、流式细 胞术、细胞遗传学、基因定量检测、贫血检测、 凝血因子筛查等项目,其中对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和血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26张,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6.2 m2
❖ 近3年出院人数每年增长率为15-18%,平均 421人次
❖ 床位使用率94.1%-98.2% ❖ 急危病人占住院病人的比例为67%,抢救成功
率为86-88% ❖ 入院诊断符合率达到98%,平均住院日从19天
降至16.9天 ❖ 甲级病历率99.8%
❖ 学术骨干6人,平均年龄40岁,副高职称,博士 2人,硕士3人。从事本专业年限12~20年
❖ 有3人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 ❖ 具有较强的专业疑难病种的诊治能力;年主持开
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 平均每周三次以上;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 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 ❖ 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3名 ❖ 3人承担省部级在研课题 ❖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
5
学科队伍结构
❖ 学科现有医生、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27人 ❖ 医技人员平均年龄41岁 ❖ 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3人 ❖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5人,已取得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
位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具硕士以上学历者占科内 人员的50%。 ❖ 从事血液专业达到15年以上的医师有8人,学科医、教、 研技术力量雄厚,各级医技人员都能胜任相应技术岗位。 ❖ 护理队伍人员以老带新,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其中专门 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工作并获得相应资格的护士有8 人,有血液病学专科护理经验10年以上的护士有11人。
3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专科门诊人次3年平均11479人次,专家门诊人 次每年33%递增。
❖ 门诊抗生素使用比例为2%,病房抗生素使用比 例22%
❖ 无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发生。连续3年全科无关 于收取病人红包和服务态度的投诉。
❖ 在医院的医疗质量综合管理评审中排名前列 ❖ 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投入金额合计148万
6
血液实验室
❖ 有独立的血液学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价值共 280万元。
❖ 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主治医师1名。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科内医师总人数之比为1:4 (≧1:20)。
❖ 血液学实验室坚持对外开放,服务全省。接收来 自全省以及华南地区各地送来的标本检测。去年 外接标本数与本院标本数比例为1.8 : 1,已成为 省内外医疗单位疑难出凝血疾病重要的实验诊断 基地。
7
血液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
8
血液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
9
学术带头人情况
❖ 冯莹,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华医学会第七届、第八届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
血学组委员 ❖ 广东省血液分会常委 ❖ 广州市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副主任委员 ❖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委 ❖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 ❖ 《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 ❖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委员 ❖ 美国血液学会国际会员
❖ 参编行业知名著作《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 第三版,上海科技出版社)、《血栓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版、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撰写。
❖ 多次组织、承办和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家级继续教育 项目和省、市继续教育项目,参会学员已达二千余人,在 技术推广、行业培训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2
学术骨干情况
13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 2010年起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数6例,完成率100%,占同期该病种出院患者比例 83.3%。
❖ 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后,平均住院日减少1.1天,平均床位 使用率增加7.6 %,医院感染率发生减少2.4 %,出院 患者次均总费用减少1560元,抗生素使用的平均天数减 少 2天,药占比下降2.8 %,取得较满意效果。
❖ 在遗传性易栓症的基因诊断技术方面国际领先,尤其擅长 于疑难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的 改进。
❖ 每周主持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和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专家门 诊,并专门开设了易栓症门诊,每年查房210次,义诊 10次以上。
❖ 平均每年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达8次。
11
学术带头人情况
❖ 曾获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广州医学院科技成果三等 奖、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教委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二等 奖各一项。
❖ 主持和参与多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 金和市科技局、卫生局科研立项,曾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 物发表论著、综述、研究报告和进展16篇,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3篇。
10
学术带头人情况
❖ 1985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从事血液病专业临床工作 26年。
❖ 持之以恒地继续学习,参与国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的诊治指南的制定
❖ 所带领的团队具有团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展 新技术、新业务,近3年开展新项目5项,并成功地进行 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造 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和PNH等病例。
❖ 因目前纳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尚少,且血液病的发病率低, 故目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未达到治疗出院患者 总数的2%。今年将逐步纳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种进行临床路径管理。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申报
血液内科
大家好
1
第一部分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所集医、教、研和预防 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 内科学2008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 ❖ 内科学2006年获得省重点学科 ❖ 血液内科创建已22年 ❖ 1997年血液实验室被评为广州市教委重点扶持实验室 ❖ 2001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 2003年成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科室 ❖ 2004年成为广州医学院重点学科 ❖ 2010年获得临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
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及维修、人员培训、业务 培训及会议等费用。
4
专科整体实力情况
❖ 学科的主要研究方血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具有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红细胞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和出凝血疾病的亚专业设置和相应 的技术队伍,能够独立开展干细胞移植、流式细 胞术、细胞遗传学、基因定量检测、贫血检测、 凝血因子筛查等项目,其中对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和血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