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现状调研报告
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

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杭州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之都和首批国家级智慧城市,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交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其亮点和面临的挑战。
一、智慧城市建设1. 信息化基础设施杭州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了城市宽带网络、无线城市、城市物联网等方面的布局,实现了城市级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云计算平台的运营。
这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政务服务杭州推进政务大数据和在线办公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平台。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便捷地查询、申请各项政务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3. 智慧交通杭州智慧交通建设涵盖了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交通大数据等方面。
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二、智慧交通建设1.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杭州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了信号灯的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
这有效提升了交通流量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堵车现象。
2.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杭州引入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停车位导引等技术,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寻找停车位的效率。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空闲停车位,避免了找车难、停车费问题。
3. 交通大数据杭州通过收集、分析交通数据,实现了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分析等功能。
这为交通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使交通调度更加智能化,提高了整体交通系统的效率。
三、亮点与挑战1. 亮点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取得的亮点在于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城市管理和交通系统的效率。
政务服务全面升级,市民的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智慧交通建设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2. 挑战杭州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隐私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确保市民的个人信息得到合理保护。
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概念及关系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智慧交通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慧交通建设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环节。
高效的交通系统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同时,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也为智慧交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二、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的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许多城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高清监控摄像头、电子警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设施不仅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也为交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海量交通数据的分析,能够实时掌握交通流量、拥堵状况等信息,为交通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交通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更加高效和安全。
3、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不少城市推出了智能公交系统,通过实时公交查询、电子站牌等服务,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提高了公交的吸引力和运营效率。
4、移动互联网与交通的融合各种交通出行类的手机应用层出不穷,如打车软件、共享单车软件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三、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存在的问题1、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存在障碍,导致信息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影响了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整体效能。
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为城市的智能化改革提供参考。
二、背景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集成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和信息,以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重点,推动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
当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建设高速通信网络、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等,为后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2. 数据共享与管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与管理。
然而,目前还存在着部门之间数据孤岛的问题,数据共享的难度较大。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标准的制定和数据交换的规范管理,以实现数据流通与共享。
3. 智能化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种智能化应用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优化交通流量;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帮助解决停车难问题;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环境指标等。
这些智能化应用的出现,使得城市的管理更加高效、方便。
四、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将更加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等方式,为城市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和共享,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管理,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3. 社会参与的提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各个方面。
社会参与可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各界的共同进步,实现城市治理的共享和协同。
县级智慧城市调研报告

县级智慧城市调研报告县级智慧城市调研报告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整合城市内各种资源,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
为了了解县级智慧城市的推进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对某县进行了调研。
一、智慧城市建设进展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该县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县政府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城市信息网络和物联网平台,为智慧城市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在公共服务方面,该县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
此外,在交通、环保等城市管理领域,该县也逐步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该县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农村县,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网络覆盖和传感器设备的部署上还存在短板。
其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县的相关人才相对不足,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受到了一定制约。
另外,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法规制度,一些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尽管存在问题,但该县的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智慧农村建设提供了机遇,可以结合农村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新型产业。
其次,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加县域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为了推进县级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网络覆盖和传感器设备的部署,确保信息的流畅传输和智能设备的有效运行。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四是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结合农村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智慧农村新业态,实现农村全面发展。
智慧城市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调研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报告将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应用、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进行调研和分析。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运行进行全面优化,以提供更高效、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方式。
它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城市管理模式,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1.城市交通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优化调度,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信号时长,使交通流畅度得到提高;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实现车位的智能管理和导航,方便市民找到合适的停车位。
2.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环境指标,实现环境保护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智能垃圾桶可以自动感知垃圾容量并通知清洁人员及时清理,减少垃圾溢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例如,安防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来判断可疑人员或行为,及时报警;智能消防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灭火和人员疏散,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4.社会管理智慧城市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例如,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个人健康指标,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智慧教育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教学技术,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不断推进。
例如,新加坡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城市之一,其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和智慧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管理和改善居民生活。
例如,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技术标准和数据安全问题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难题。
不同的城市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导致智慧城市信息孤岛现象;同时,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智慧城市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智慧城市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智慧城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热点领域。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搜集了相关的文献和报告,了解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他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三、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驱动。
智慧城市建设依赖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各项数据的综合利用,实现城市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
2. 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的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了城市的协同和服务效率。
3. 系统集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将各个系统和服务进行集成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4. 用户参与。
智慧城市将市民和企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市民的参与和反馈,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
四、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1. 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
在国外,像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等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了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
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例如,深圳在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海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五、智慧城市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
智慧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标准的统一和互操作性等问题。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升级等问题。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智慧城市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载体。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指出,要构筑智慧化治理新图景,建设“城市数据大脑”,增强城市整体运行管理、决策辅助、应急处置能力。
一、*市及*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情况(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
*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将“智慧*”作为提升科学敏捷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多次召开“智慧*”建设工作专题会,搭建实时感知、全域覆盖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夯实“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高效运行三级城运中心和市级部门城运分中心,努力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组建成立市智慧*建设领导小组,由市网络理政办牵头,成立“智慧*”运行管理总体架构组等,聚焦开展顶层设计,围绕“智慧*”运行中心、七大领域重点应用场景等,建立相关工作专班。
*区起草《关于成立*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2025年)》《*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系列配套文件,并根据市上动态适时进行修改完善。
(二)构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体系。
目前*初步形成了“6+7+N”的智慧*应用场景体系(“6”即统一建设三级城市运行平台、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市域物联感知中心、城市运行数据资源体系、“城市一张图''信息模型平台、智慧*标准规范体系。
“7”即由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交通管理、应急管理、智慧公安、生态环境、水务管理、智慧社区、健康服务等七大领域智慧应用场景。
“N”即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构建一批智慧应用场景,明确了“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建成投用、七大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场景上线运行;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和七大领域智慧应用场景投入实战应用;继续深化七大领域智慧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形成一批高效协同、务实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等目标任务。
关于智慧城市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研究背景和目的: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络、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新型城市模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2. 调研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参观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和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3. 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智慧城市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度互联互通,具备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良好治理的特点。
智慧城市关注城市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生态性。
4. 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等功能。
5. 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智慧医疗、智慧安全等。
在这些领域,智慧城市通过提供精细化的数据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6. 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智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标准、信息孤岛等挑战。
然而,智慧城市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通过提高城市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居民幸福感等方面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7. 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深入发展,未来的趋势包括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更强大的自动化、更紧密的网络连接、更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等。
同时,智慧城市将与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多创新应用。
8. 结论和建议: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同时,应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重要问题,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智慧城市的调研报告总结,它包括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和特点、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发展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现状调研报告李恒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191)Investigation of Smarter Cities*LI Heng-Xi(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China, IBM has brought forward the smarter cities plan and republished the white book named "Smarter China,Smarter Cities" in August , 2009. That arouse industry attention and a lot of experts have announced their views. During World's Fair in 2010, "2010 smarter cities summits " hold after Berlin and New York in Shanghai, announced report about global cases named "Learning from leaders".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from pine Island in Korea, Stockholm to Estonia, from the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Wuxi, Ningbo in Zhejiang, the world's smarter cities plans have got many achievements. The IBM cooperation with China has just started, the smarter cities plans in China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Key words: IBM; smarter cities; summit; achievements; cooperation摘要: 2009年8月,IBM正式面向中国提出智慧城市计划,发布了《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白皮书,引起业界关注,众多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2010年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继柏林和纽约之后在上海举办,发布了《向领先者学习》全球案例报告。
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从韩国松岛、斯德哥尔摩到爱沙尼亚,从南京玄武区、江苏无锡到浙江宁波,全球的智慧城市计划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IBM与中国的合作刚刚开始,中国的智慧城市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IBM;智慧城市;峰会;成就;合作中图法分类号: TP301文献标识码: B在当今世界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的现状下,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力,从而使城市发展在世界中心舞台起到主导作用。
1 IBM的智慧城市计划2009年8月,IBM正式面向中国提出智慧城市计划。
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四大特征。
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IBM认为,城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智慧的提升;城市安全、和谐发展的支柱是智慧型、人性化城市服务;城市生活环境的优化有赖于社会活动与环境的有机、智慧互动。
具体计划:智慧的根基、智慧的医疗、智慧的食品、智慧的交通、智慧的水、智慧的电力、城市规划、城市应急系统、绿色供应链、智慧的高新技术园区和城市一体化服务平台2 专家的看法2.1 智慧城市的技术脉动“智慧地球”这条路一直都在,不过是IBM把其系统化、理论化了; 支撑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技术也早就储备就绪,只是之前没有被戴上智慧的花冠。
如果说智慧城市是一座高楼大厦,智慧技术便是钢筋和水泥。
如果把一座富有智慧的城市比作一个生物体的话,智慧技术便是其血液、骨骼甚至哲理。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兼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说,当“智慧地球”去年底在全球提出时,IBM的研究部门开始梳理哪些技术与智慧地球相关,结果有趣地发现,在全球的研发体系里有50%的技术与智慧地球有关系,在中国研究院,这个数字则高达近100%。
在李实恭看来,“智慧”了的地球如同一个“全社会ERP”系统,而人是其中的主体。
在正常的情况下,作为主体的人,在衣、食、住、行、工作等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以依托智慧技术判断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并通过智慧技术应用满足需求;而在异常的情况下(如天灾人祸),以智慧技术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指导我们何时“往前冲”,何时“往后退”。
而实现这样的愿景,必须的技术有: 拥有大量的信息数据、利用数学模型优化分析和进行高性能计算。
而在软件——智慧的血液——方面,IBM全球副总裁、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领导下的IBM中国开发中心有5000名工程师和众多的行业合作伙伴,该中心负责IBM软件部五大产品(WebSphere、Lotus、Information Management、Tivoli、Rational)在中国的应用开发。
在王阳看来,这五大软件产品从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协作等方面很好地支撑了智慧地球的落地。
在硬件——智慧城市的骨架——方面,IBM大中华区副总裁暨中国系统与科技研发中心总经理施正方认为,芯片、存储、服务器撑起了智慧地球的基石。
在所有的IBM高管看来,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协作”和“合作”。
IBM 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特别强调,IBM 要发起一场“大合唱”,而不是“独唱”。
2.2 智慧型的城市这个地球是越变越小,城市化的进程对我们现在带来了很多很多新的挑战和压力。
这时候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决策的速度会大面积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智慧的利用所有的一切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要适应这样的步伐,要变得更加智慧。
IBM政府与公众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监文金言认为智慧的城市应当是一个更好的服务公民和服务企业的城市和政府。
而智慧型的城市、智慧型的政府则体现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与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方面。
最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IBM的预算方案之一。
在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里面,有四大核心区域。
第一,先进的水管理。
第二,替代能源。
第三,碳管理。
第四,碳交易。
一个真正的智慧型的城市把政府自己提供的服务和民间跟老百姓有关系的主体通通连接起来,只有这种情况下这个城市才会变得更加智慧。
文金言对于智慧型城市的总结是:智慧型的社会、智慧型的城市、智慧的地球讲到底是一种思索、一种变革,在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日益变差的今天,我们应该把探测器、传感器、海量计算应用到生活中,使我们现在的人造系统更智慧,跟自然系统更和谐。
3 向领先者学习2010年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继柏林和纽约之后在上海举办,发布了《向领先者学习》全球案例报告。
IBM在该白皮书中用案例分别展现了IBM 为建设智慧城市在交通、水资源管理、能源和公共设施、政府服务、医疗卫生、社会公共安全各领域所做的工作。
通过为广东省中医院建立医疗数据管理系统,城市的医疗服务更加便利;通过为澳大利亚能源公司配置电信级IP通信系统和安装智能电网,城市的电力管理智能化;通过为加利福利亚州阿拉米达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进行商业价值评估研讨,城市的社会服务项目更加公开高效;通过为昆士兰高速公路的自由流收费系统,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通过对马德里应急响应指挥中心通讯和响应能力的整合、中央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数据的整合,城市的公共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通过为哥伦比亚特区供水废水管理局建立水务管理系统,降低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资产的管理风险。
4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国际上看,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网联网,并且已经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
基础技术在美国。
在基础芯片和通信模块方面,德州仪器的ZigBee芯片和移动通芯片,Intel 的Wi-Fi芯片、蓝牙芯片和RFID芯片,T elit、Cinterion、SierraWireless的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功能的模块都出自美国;在传感网方面,美国作为发源地,拥有Crossbow Technology、Dust Networks、Eka Systems、Honeywell、Ember等全球领先的传感网公司;在RFID方面,目前全球主要的RFID企业也集中在美国,包括Aero Scowt、Savi Technology、RFCode、摩托罗拉、ODIN等。
目前存在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1.系统集成商为客户提供服务;2.物联网MVNO为客户提供服务;3.物联网电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的发展仍处在瓶颈阶段:一是RFID高端芯片等核心领域无法产业化,国内RFID以低频为主;二是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高端产品国外产商垄断;三是实现物物互联的数据计算量庞大,更需要算法的革命。
5 成就5.1 韩国松岛u-city计划松岛智慧城市计划是由韩国政府、美国地产开发公司Gale、韩国钢铁集团POSCO E&C 与LG合作推动,于2000年开始执行,预计2014年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