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案例
WTO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收作稿者日简期介]】20成00淑一敏12(—10舻3),女,河北省隆尧县人,毕业于河北师大地理系,主要从事地理教学
·58·
成淑敏:WTO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和投资的自由化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 动开拓了更广的市场空间,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向着一 体化的目标的步伐加快。
三、WID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全球 性的贸易组织~世贸组织,虽然在其规模和贸易活动范围
由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贸组织。经过50多年的发展。 成员从开始的23个到目前的135个。而且其涵盖的议题也 越来越广。在传统货物贸易基础上,又进入了服务贸易、 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与此同时,相关领域的决议和措 旅经过反复的争论、实践和修补,日趋完善。世贸组织多 年来制定的一系列决议、规章、程序、办法,以及互惠互利、 互相约束机制,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WTO和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列为今天三大国际经济机构。
WTO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成教敏
(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世界经济正逐步走向一体化,世贸组织(wro)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wro(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8瓢2001)03一(}058—02
四、加入WTO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商速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明显 增强,在许多领域已具备了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 这主要原因:一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是使的我国 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为我国经济面向世界提供了 必要条件;再者,经济全球化也给我们提供了外部的机遇。 这些因素使我国的外贸与开放初期相比增长了20倍,外资 总额世界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则是第一位,提高了部分产 业的技术水平,改善了经济结构,括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 就业人数。从经济发展这一角度讲,我国从世界经济全球 化中获益颇丰,而且现在我国正在完善开放的贸易和投资 环境,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的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点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点
2.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理解 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合
作 与 协 调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的形式。
区域作为一个地理范围有多种形式。国际 经济领域的区域是指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 经济地理区域,其范围大于一个主权国家,是 多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一种合作机制。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 指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 国 家 ( 或 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 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 过程。是一定地理范围内或距离相近国家之间 逐步消除各种经济壁垒融合为一体的进程。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点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 ——商品贸易、服务、投资、知识产权等。 ➢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与机制灵活多样 ——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 ➢ 跨洲跨区域经济合作兴起和发展 ➢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多样化 ——深化升级、扩充新成员、缔结新协议等。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 2 讲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含义与特点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8-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点
第 2 讲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含义与特点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2.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理解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优品ppt

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3、(1993年至今):建立经济政治共同体阶段。
重大事件:
(1)1993.1.1,统一的欧洲市场建立 (2)1993.11.1,《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3)1995.1.1,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 共15国。 (4)1998.6.1,欧洲中央银行建立。 (5)1999.1.1,欧元诞生。 (6)2002.1.1,欧元正式流通。欧元区12国。 英国、瑞典、丹麦未加入。 (7)2004.5.1,欧盟东扩:波兰、匈牙利、捷 克等10个东欧国家加入。
希腊 葡萄牙、西班牙
奥地利、芬兰、瑞典 波兰、匈牙利等十国 罗马利亚、保加利亚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
二、发展历史:三阶段
出口国的成本比较 美国的进口需求弹性
1、(1958-1968): 据统计,法国是二战后欧洲政府更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二、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部长理事会根据委员会的建议,作出有关欧盟政策的各项重大决策,并根据欧洲联盟条约,负责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内政等 方面的政府间合作事宜。 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3)美国进口选择的变化,对其有何影响?试用图形进行分析。 法国前总理巴拉迪尔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在欧洲各国中,法国人出工最晚、收工最早、假期最多,但他们还老是不满意。 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自由贸易区(商品自由贸易) 按经济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如下五个发展阶段: 然而在波兰民众中,对欧盟持反对态度的大有人在。 特征 时至今日,游行和罢工已经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墨西哥(关税同盟国) 即欧盟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 1,统一的欧洲市场建立
第8章 区域集团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比较
成员国关 区域内自 共同对 税优惠 由贸易 外关税 特惠关税区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 √ √ √ √ √ 生产要 素自由 流动 经济政 策的协 调 经济政策 完全一体 化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
√
√
√
√
√
√
√ √
完全经济 √ √ 一体化 注:√ 标志具备该特征。
√
√
√
√
三、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50年代初-70年代初第一个高潮。 如欧共体(1967)、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经互会、经合组织, 主要集中在欧洲、拉美、非洲,政治因素为主。 (2)70年代初-80年代初停顿。 1973滞胀,贸易保护盛行。 (3)第二次高潮:80年代中期以来至90年代第二个高潮。如:北美自 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相继问世。特点: 区域一体化组织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深化; 一般意义上的区域一体化条件被打破;
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 Population: 548 million GDP: US$ 646 billion
补充——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洲,环波罗的海大市场、波匈捷斯经济合作区、独联体经济同盟、欧
亚经济共同体;
拉丁美洲,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集团、南锥体共 同市场;
亚洲,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亚与东南亚首次结盟、海湾合作委员会、
出现创新性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
(4)21世纪初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深化。表现出集团间的渗 透性和跨区域性。源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分布图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 Population: 411 million GDP: US$ 11,100 billion EU欧盟 Population: 376 million GDP: US$ 7,837 billion CHINA中国 Population: 1,266 million GDP: US$ 1,080 billion JAPAN日本 Population: 126 million GDP: US$ 4,760 billion
第八章国际资本移动与国际贸易案例

• (9) 双方在经营思想、管理制度和方 法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无法对收购 企业实行真正的经营控制 • (10) 被收购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 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可能同收购企业的战 略意图、经营经验不符合,从而妨碍长期 发展
• • • • •
② 创建 好处: (1 )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完全控制企业 (2 ) 组织控制的风险小 (3 ) 非货币入股,带动母公司产品出口,同 时,市场转让风险大的信息、技术得以运用 • 不足: • (4 ) 周期长,进入目标市场缓慢, • (5 ) 经营风险大
• ③ 国际资本流动的国别地区流向发生了变化:60年代 以前,单向流动,主要是发达国家流往不发达国家;70年 代以后,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流; • ④ 部门结构发生变化:战前和战后初期,主要投向自 然资源开发;60年代中期以来投入到制造业和商业、金融、 保险和运输,并集中到发展迅速、以高技术为特征的新兴 工业部门;90年代以后投入到服务业。 • ⑤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本流动持续稳定发展。 • ⑥ 国家垄断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 •
二、 战后国际资本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1. 生产国际化,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 2.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①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传统产业 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② 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及技术优势的差 异,导致它们之间相互渗透。 • 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4. 国家垄断资本的输出促进了私人资本的输出
• 好处: • (1 )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目标市场的进入 • (2 ) 有利于投资者得到公开市场上不易获取 的经营资源:第一,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可以 获得该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权,提高公司的技 术水平;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获得适合 当地市场状况的中间技术和适用技术。第二,可 直接利用现有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 避免因为缺乏对当地的了解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第三,可利用被收购企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迅速 占领市场,一、 对外直接投资 1. 对外投资的概念 2. 按照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股权的分类 ① 独资企业 ② 合资企业:股份公司,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 好处: • (1) 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手段进 入特定市场或者国际市场; • (2 ) 各方优势互补,增强合资企业的竞争能 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兼论WTO的应对改革

区域经 济一体 化 ( ei a E oo i I ert n 世纪 9 R g nl cnmc n g i 。 o t ao O年代 , 更是掀起 了 R A签订 的新浪 潮。为应 T
又称 区域 经济整合 ) 可界定 为“ 地理 区域上 比较 接近 对经济全球化带来 的市 场竞争 , 国都深切认 识到促 各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
A em n, r g e et简称 R A 形成 区域经 济组织来 实现 。二 T) 战后 国际经济领域 出现的新兴现象 , 区域 经济一体 是
化与 c / T A T W O多边贸易体制的并行发展 。进入 2 I O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组织 一)
收稿 日 : 0 5 1 2 期 2 0 — 2- 8 作者简介 : 郭恒 (95一 )男 , 兰州人 , 17 , 甘肃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师 。
维普资讯 httpபைடு நூலகம்//
总第 l O期
郭恒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 wT O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3 3
图会议和坎昆会议 的受挫便是 明证 , 因而通过 区域经 第 2 5条“ 豁免义务” 程序来 审批 。 第三 , 关贸总 协定 ( A S 第 5条 : 经 济一 体 G T) 以“ 济安排来达到削减非关税 障碍的 目的, 不失为 一权宜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 WT O多边 贸易体制 的挑 战
兼论 WT 的应对改革 O
郭 恒
( 兰州 大学法学 院 , 甘肃 摘 兰州 7 00 ) 30 0
要 :当今世界 经济发展 的趋 势是 “ 区域主义” “ 和 多边主 义” 的并行 。区域经济一 体化 的发展 来势汹
汹, WT 对 O多边贸 易体 制的运转造成 巨大挑 战 。 O的权威遭遇 严重挑战 。为应 对此严 峻形 势 。 O应 采取 WT WT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摘要: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和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促进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区域化阻碍全球化的观点缺乏足够的实践依据。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
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促进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多边贸易体制)1、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以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与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相吻合,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2.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数量较少,地理位置较近,经济文化水平较近,更容易协调各方的立场和利益,从而在小范围内实现相关参与者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
3.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的成员远少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成员国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协议比较困难,这有利于在小范围内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减少世贸组织谈判桌上的代表人数,从而有效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性和难度。
4、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通过小范围的“试验”可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教训,为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可供借鉴的先例,发挥示范效应。
如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之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已就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规定。
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认识,有助于消除人们的疑虑,为多边规则的达成和实施提供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主要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Protective Trade Policy)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 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美国和德 国,先后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李 斯特(F.List,1789~1846),在《政治经济学的 国民体系》(1841)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护幼稚 工业学说,其主要观点是主张国家对幼稚工业实 行保护。 • List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将经济发展分为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 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等五个
有效保护率=[(关税保护时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 是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时生产过程的增值] ×100%。即,
• 关税水平(Tariff level):指一国进口关税的平均 税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三)按不同情况下的征税待遇分类
1.普通关税(Ordinary Customs Duties) • 普通关税又称为一般关税。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 同本国没有签署经济贸易互惠方面的友好协定, 那么对于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原产货物就征收非优 惠性的关税,这种关税就是普通关税。普通关税 税率一般都比较高; 2.优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y) 其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优惠关税一般有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普遍优惠制 下的关税和特惠税等三种。
2、关税是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起到调节进 出口贸易的作用。在出口方面,可以通过低税、免税来鼓励商品 出口;在进口方面,针对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便 对不同商品的国内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或鼓励不同商品的进 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关税税率, 以实施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 欧洲煤钢共同体
德、法、意、比、荷、卢
*1950年5月,舒曼计划:联合经营法国和德 国的煤钢工业,并欢迎其他西欧国家参加。
*1951年4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巴黎条约”)
中国-东盟(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巴基斯坦(2009年签署协定) 中国-智利(2005年签署) 中国-新西兰(2008年签署) 中国-新加坡(2008年签署) 中国-秘鲁(2009年签署) 亚太贸易协定(优惠贸易安排) 中国-哥斯达黎加(2010年签署) 中国-冰岛(2013年4月16日)
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
Ⅶ 第六次扩大(27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7年
(二)欧盟的不断扩大
Ⅰ6国:德、法、意、比、荷、卢 Ⅱ 第一次扩大(9国):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
麦加入 Ⅳ 第三次扩大(12国):1986年1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
入;
Ⅲ 第二欧次洲扩经大济(一10体国化)向:南19扩81展年,希成腊员加国入的;经济差距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四、区域贸易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地理区域上 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 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 织。
2011年7月20日,WTO公布的最新2011年度报 告中指出: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快速发展不 仅能够满足调控全球生产的需要,并使非成员 方受益,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加强国际合作等角度探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积极作为。
一、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重要成员,中国始终坚守多边贸易原则,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WTO的谈判和规则制定,还积极参与其他多边经贸框架的合作。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关贸组织(WTO)等多边机构,通过这些平台与各国展开经贸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进程。
二、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中国还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与推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提出并推动了像“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重要倡议和机构,为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了新的合作机制与平台。
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为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经济合作与发展。
三、加强国际合作中国还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进程。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贸易便利化,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发展。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通过多边机构的合作与协商,推动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完善,为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与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与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为全球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