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区域经济一体化汇总

合集下载

中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动向、特点与走势

中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动向、特点与走势
2 璜 江 经济 20 ・5 0 60
排下进行 的 。在此 背景下 ,人世 后的 中 国一方 面认真履 行人世 承诺 ,努 力推边
经济全 球化 ,另一方 面也顺应 世界经 汤 潮 流 ,积极参 与 国际区域经 济合作 , 断加快融 人区域经 济一体 化 的步伐 ,后 一种态势 ,近年来表现得尤 为突出。
存 在诸 多 障碍 与局 限 ,故 2 纪 末 以 0世 来 ,世 界各 国 商 签 F A ( Y 自由 贸 易 协
定) 、谋求 区域 经 济合 作 的 积极性 t 3益 高涨 。据统 计 ,到 20 0 5年 6月 底 ,全 世 界 向 WT O通 报 的 区域 贸易安 排 已达 到 3 8 ,其 中大多数 是在最 近几年 出 2个
维普资讯
迟 于 20 年 1 11对首批 2 3 06 月 3 7 个税 目以


中 国参 与 区域 经济合 作 的
外 的进 口港澳 产 品实行零关 税 ;内地承诺 自 20 0 4年 1 11起 ,在管理 咨询 、会议 月 3 展 览 、广 告 、会 计 、法 律 、医疗 及 牙 医 、
国一东 盟 全面 经济 合 作框 架协 议》,总 体
确定了 C F' AI A的基本 框架 。2 0 0 4年 1 月 1 2 91 3,东盟 正式承认 中国是一个 完全市场
占内地进 口香港 C P E A货 物总值 和税 款优
惠 总 额 的 7 .5 4 %和 7 . %。 除 广 东 外 , 7 05 9 泛珠三角 区域 内地 9省 中的福建 、四川两 省也有 香港 C P E A商 品的进 口 ,其 进 口值
品 、机 电 、纺织 及 成衣 制 品等 多个 行 业 ,
K n , 简称 C P )的磋商 。从 20 og EA 0 2年 1

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解析

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解析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理解)
(Static Effect of Customs Unions)
• 2.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效应 • (Net Wealth effect of Customs Unions) •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 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 • 对C国来说, 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 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 综上所述,关税同盟并不一定能增进福利。
总 结
• 这五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 区域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 程,也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但不 存在低一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向高一级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升级的必然性。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
Customs Union Theory
本节内容
•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理解) • 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了解) •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了解)
• (可参阅:(美)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pp. 322-326.)
问 题
• 既如此,为何有些国家还是希望结成关税同盟呢?
• 例如:我国也同样积极地加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迅猛发展。 • 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巴基斯坦、中国 -新西兰自贸区。 • 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中国-海合会、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冰 岛、中国-秘鲁、中国-挪威、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 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中国-韩国、 中国-哥斯达黎加自贸区。 • 资料来源: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04
催化剂:解决诸如国际收支等特殊问题
战后经济一体化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理上的邻近是首要条件。一体化组织中的成员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就必须具有市场统一的客观基础,即地理上的邻近。
各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也是一体化组织得以稳定并不断升级的条件。一体化组织能否稳定下来,关键还是看各成员国对一体化内部市场的依赖度。
协调的基础是各成员国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当
1
以一套完整的超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各种协调成就的获得是通过实施阶段性政策的结果
3
2、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发展过程: (1)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正式生效。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正式开始谈判,1992年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5年内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3)1994年12月,在美国召集下,在美国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所有(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讨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涵义与形式

第六讲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定义:一体化,本身的含义是各个分散的不同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的具有行政主权的经济单位,通过自愿的决定和制度上的安排,部分削减自身的行政主权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共同经济单位。
3
联邦制: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个成员国的权利。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六种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优惠关税待遇

最新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最新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加之我国的市场经济 仍不够完善,决定我国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主要是以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比较初级和简单的方式进行。2011 年至 2015 年仍处于建设自 贸区阶段,当前获得的成效还只局限在减少货物贸易的关税。与欧盟 等相对完善的合作机制比较而言,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较 低层次。
工中的地位
广阔的市场
中国通过自身 的强力发展,越 来越多的国家 开始认可我国 的高附加值产 品,并愿意在区 域经济组织框 架内的相关协 约中用宝贵的 资源来换取我 国的产品
相比于发达 国家,我国 国内市场狭 小,加强区 域经济合作, 可以协助我 国企业和资 本开拓海外 市场,拓展 营销渠道。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就我国目前参加的区域经济合作而言,大都是局限 于与周国家的合作。此外,我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处于 相似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近,在开展经贸往来时容 易产生冲突。东盟大部分国家和我国类似,劳动力密集 型产业发达,处于全球化产业链的下游,双方都注重发 展出口型经济,导致双方在出口产品的类别、层级上都 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会产生竞争。
⑤⑥ 该数据由商务部网站统计资料整理得到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
为我国赢得更好 的经贸环境
一方面,为我国提供 更加开放的外部市 场,另一方面,也要求 我国必须做出相应 的权利让渡。 不但提升了我国参 与国际竞合的级别, 而且也可以给我国 带来更广阔的世界 经济舞台
提升我国在国际分 为我国提供更加
表2 截至 2015 年6月中国自贸区建设总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续表
中韩自贸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特点及其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特点及其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特点及其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从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

这是市场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协定等方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规定其特别的优惠关税。

2.单一商品的经济一体化。

是指把某一特定工业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管理机构控制之下。

其权力包括为所有成员国规定生产配额,为多余工人的重新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并且制定一些规则来防止不公平的竞争。

例如,欧洲煤钢共同体、美加汽车产品协定、非洲木材组织等。

3.自由贸易区。

是指成员国之间废除全部贸易障碍,实现贸易自由化,但各成员国享有自决权。

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

4.关税同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等贸易壁垒,在各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关税同盟类似于自由贸易区,前者与后者不同的是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共同关税,实行统一对外贸易政策。

例如,东非共同市场。

5.共同市场。

是指以关税同盟作为基础,不仅在成员国间消除贸易障碍,实行贸易自由化,而且还允许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流动,并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最典型的例子。

6.经济同盟。

各成员国间不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移动,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还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和实行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社会政策,通过实行统一的经贸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并使之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7.政治同盟或完全经济一体。

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也是其最后阶段。

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体化中央当局不仅统制货币与财政政策,而且还有一个中央议会,它拥有一个国家政府的全部权力。

欧洲经济共同体1988年提出在1992年实现“大市场”的目标,就是向这种一体化方向发展。

另外,还有些区域性集团组织形式,例如,东南亚联盟就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合作的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个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个组织

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GDP14.5万亿美元。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说法是因为欧盟一开始只有12个国家,代表了欧盟的开端。

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

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语言冲突时以英语为标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现有21个成员,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美国和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发展及未来前景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发展及未来前景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8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发展及未来前景胡毅翔郑州大学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若干国家,未了达到某些相同的经济利益,签订的多边合作条约来共同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以实现市场开放化,统一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1]。

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潮流,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参加了一定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例如,“一带一路”、WTO、欧盟等。

如今,无论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源地欧洲,还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亚非拉地区,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加入任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了。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就要融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以及未来前景。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一)生产力高度发展,迫切需要扩大市场随着世界各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本国的市场就逐渐暴露出市场过小的问题。

高度的生产力生产出大量的产品,如果仅仅是靠国内的市场,很难完全消费掉所有的产品,产品出现积压,市场出现供过于求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扩大外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每个国家扩大外需最佳的方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里的各个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壁垒,商品可以在合作区域内自由流通,大大扩大了市场规模,甚至资金,技术,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也可以高效的流通。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成员国能够扩大市场,使得生产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邻近国家相互合作,利于防范金融危机在1997年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炒家攻击东南亚的各个国家,这场金融风暴使得泰国、韩国、印尼成为了最大受害者,但是中国虽然受到波及,但几乎不受影响。

从这个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来,每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不同,面对着上万亿美元的国际投机资本,某些经济实力弱小的国家很难应对富可敌国的国际炒家。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日益紧密。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之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旨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为参与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1.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市场整合: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能够得以深度融合,促进产销对接。

3.降低交易成本: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障碍逐渐降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1.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将加强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区域间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产业链协同发展:各区域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推动全球产业布局的优化。

3.数字化经济加速推进:数字化经济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动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区域间的无缝连接和应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1.政治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政治观念、制度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经济不平衡: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可能导致一体化进程不均衡。

3.贸易摩擦增加:由于贸易和投资的增加,贸易摩擦也可能会增加,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五、结语概括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趋势,各国间通过合作与互利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面对挑战,各方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不懈努力。

愿通过合作与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时,A国的消费者福利增 D 加c+f+g+h,而生产者福利
减少c,关税减少g。
Q4 Q 总福利增加了f+h。
福利增加的原因
成本更低的B国在该商品的国际分工中承担 了更大的生产份额,而A国则将自己的资源 转向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生产,资源得到了 更有效的利用。
②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各自 保持自己原有的关税结构。
③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 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属此类。
(3)关税同盟
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 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 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西非国家关税同盟属此类。
2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的定义:指成员国之间通过缔结协定或 条约结成的同盟,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 他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并对区外非成员国 实行对外统一的关税,以使同盟国的商品在统一 关境以内的市场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 ①完全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 ②对来自非成员国的产品设置统一的进口关税;
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减少贸易 壁垒
取消贸易 壁垒
共同对外 贸易壁垒
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宏观经济 政策的协 调
共同宏观 经济政策
优惠贸易 安排






自由贸易 区






关税同盟 有





共同市场 有





经济同盟 有





完全经济 有





一体化
1.3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1)优惠贸易安排
特征:各成员国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对 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其特别优惠的关税, 但各成员国仍各自保留原有的关税制度与 结构。
优惠贸易安排是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区 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东南亚盟优惠贸易安排属于此类形式。
(2)自由贸易区 特征:
①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 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 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2.1.1 贸易创造效应
定义: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 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 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 应地成员国得自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增加。
结果,福利增加。
(1)生产上:各国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资源得到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得到提高;
③通过协商方式在各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
关税同盟的主要特点: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 贸易。
关税同盟理论的模型假设:
(1)三个国家:A、B、C。 (2)A与B是缔结成关税同盟的国家,而C是
关税同盟外的国家。
(3)A国是个小国,即其进出口不会影响世 界市场价格。
模型主要分析对象:A国。 模型要分析的影响: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 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也有助于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稳 定与发展。从目前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看,这些 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 其次,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 再次,一体化组织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 益。 第四,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国内产量为Q2,消费量为Q3, 进口量为Q2Q3。
D
A国社会福利为消费者剩余 (a+b+e)、生产者剩余
Q4 Q (d+c)和关税收入(g)之 和。
P
a
PA
b
e
P’B
PC
c
f
gh
PB d
Q1
Q2
Q3
A与B国缔结成关税同盟后,
S
A国要取消对B国的关税,而
继续维持对C国的关税。
A国内商品价格从PB降低到 P’B。国内产品减少为Q1,需 求量增加为Q4,进口量增长 为Q1Q4。这就是关税同盟创 造和扩大贸易的作用。
(5)经济同盟
特征: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 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和汇率政策。
它和以上几种一体化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经济联盟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是现 实生活中存在的最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 式。
目前的欧洲联盟是唯一达到这种一体化高度 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定义:在这一阶段,成员国内部各国不仅实现商 品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 成员国在经济、金融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均实现完 全统一。
类型:
①水平一体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结成 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盟和东南亚联盟。
②垂直一体化: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 结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之间结成的一体化组织。
(2)消费上:各国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扩大消费 量。
贸易创造效应的图示
P
a
PA
b
e
P’B
PC
c
f
gh
PB d
Q1
Q2
Q3
S
A、B和C三国共同生产同一 产品,封闭状态下,各自的
商品价格为PA、PB、PC ( PA>PC>PB )。
A国从B国进口商品,未成立 关税同盟前,征收关税PB P’B,A国内价格为P’ B。
存在的问题:
①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
②成员国的国内限制措施仍然构成了相互之 间自由贸易的障碍。
(4)共同市场
定义: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 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 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同时,实现生产要素的 自由流动的一体化组织。
特征:“四大自由”。
原欧洲共同体经历过这一阶段。
9区域经济一体化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1 含义
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1)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成员国之间建立单一的 经济空间,实现经济的完全联合;
(2)经济一体化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步骤、分阶段 地实现其最终目标,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将采取不同的形式,发挥不 同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 地区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逐步减少直至取消 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成 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并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制度 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1.2 主要形式
按照一体化程度由低到高: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