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前沿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前沿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范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报”中,部分分布在政治类(如《政治学研究》)、管理类(如《管理世界》)、综合类(如《学术月刊》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文摘类(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上。此外,电子刊物也拓展了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阵地,如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2006年底创刊了《中国公共管理评论》(英文版)和《中国公共管理》等两种电子刊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考察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第一,统计2006年《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学报》和《中国行政管理》所载文献的关键词③。之所以选取这三种刊物是因为《公共行政》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专题文献资料选编;《公共管理学报》的论文选题前沿,研究深入,具有高起点、高质量的显著特征和较强的新颖性④;《中国行政管理》是“管理学类第一位、中国政治类第三位”的核心期刊,选登论文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三种期刊可以集中反映公共管理学领域的基本发展态势。第二,在第一步析出的关键词的基础上,参考2001年以来陈庆云、陈振明、董克用、胡伟、蓝志勇、林尚立、王乐夫、薛澜、张康之、朱

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

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③按照关键词的族进行统计,把相似的关键词纳入一族,如“公共治理”族包括:治理理论、善治、地方治理、社区治理等,同一篇文章有一个以上的相似关键词,只计算一次。所确定的关键词族应具有理论和实际内涵,例如在实际关键词统计中,“改革”、“创新”与“体制”等关键词出现频数最多,但我们没有把它收录在内,但在总结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特点时,我们会考虑这一数据。

④参见王鸿谦、肖湘:“《公共管理学报》2004—2005年载文统计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3期。

立言等关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文章,确定一系列关键词,然后利用这些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近5年来的文献数量①,以此来反映被检索领域在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情况。除上述两种途径以外,本文在数据搜集与文献分析过程中还应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以及一些期刊的年终“总目录”进行了补充性检索。有些补充性的结论由此途径得出,下面不再一一注明。

第一种途径的考察结果显示,在《公共行政》中,“公共管理”、“公共治理”与“公共行政”三个关键词频数最高而且比较均衡;在《中国行政管理》中,“绩效评估”、“人力资源”与“地方政府”备受关注;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公共管理”、“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等主题得到了最多论述。这种状况反映出前述三种期刊的不同特点。从《公共行政》的统计数据来看,公共管理学科中还存在不同的“范式”之争,但“治理”与“善治”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同,作为重要治理主体的“非政府组织”受到关注②;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受到关注,公共性、公平、正义等主题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同时,作为善治与公共价值实现工具和程序的“绩效评估”、“电子政府”③和“民主参与”等主题也占据了重

表12006年三种刊物前十位关键词频次

在第二种途径中,采用的关键词包括:“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公共财政”、“公共产品”、“民主参与”、“服务型政府”、“政府绩效”、“政府间关系”与“非政府组织”等。从考察结果来看,“公共管理”④、“公共产品”⑤、“公共利益”①、“非政府组织”②与“公共政策”成为近五年来

①检索路径是:采用高级检索,选择“经济政治与法律”目录中的“中国政治、国际政治”、“国家行政管理”、“管理科学”、“宪法、行政法与地方法制”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采用“关键词”的“精确匹配”进行检索。在具体检索中采用多轮检索,选择其中的最佳检索策略并以此确定命中的文献数目。另外,由于网络数据库与纸质出版物有时间差(检索时间为2007年1月4日),因此2006年的相关数据比实际要小。

②2006年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与《文汇读书周刊》编辑部联合发起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中,“非政府组织研究”名列第六。这一研究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③在“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与“数字治理”等研究领域,汪玉凯、徐晓林、张成福等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判断依据主要来自“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检索数据,由于依据的单一性和引文的时间差问题,本结论只作参考。下同。

④关于公共管理范式问题,陈振明、陈庆云、季明明、王乐夫、王惠岩、赵景来、张康之等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⑤对于“公共产品”问题,黄志冲、黎炳盛、林万龙、陶勇、王国华、吴士健、熊巍、叶兴庆、张军等人

研究的热点。(见图1)“治理理论”③、“服务型政府”④、“政府绩效”⑤、“公共财政”、“民主参与”等研究领域广受关注。同时,“政府间关系”⑥这一论题在核心期刊中的文献相对较少,但除“中央与地方”外,“省管县”、“县乡关系”和“乡村关系”在一般学术期刊中,已成为讨论的焦点。

图1 中国期刊网关键词检索数据

根据以上两种途径为主的统计数据以及文献分析,我们认为2006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公共管理学界常论常新的议题。上述图表中没有体现“体制(制度、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创新”等关键词的频数,但在关键词统计与数据库检索中,这类关键词的频数很高,在《中国行政管理》和“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远远超过其他关键词。这反映了学者们对我国正不断进行着的社会变迁与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高度关注。

第二,在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的讨论中,争辩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等概念的异同仍是重要话题,但论者的着眼点已不再停留于概念上面,而是更多地转向思考公共管理的本质、使命与定位以及学科资源整合等问题。

第三,“治理理论”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前沿与热点。在关键词统计中,我们发现“民营化”、“市场化”等词汇仍然频频出现,但“多中心体制”与“多元主体”已经成为热点话语。关于“非政府组织”、“公共产品”、“社区治理”与“乡

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而且涉及到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较多,这些学者多数具有经济学背景。

①对于“公共利益”与“公共性”等问题,蔡立辉、麻宝斌、李春成、孙柏瑛、王乐夫、王成栋、张康之、张庆东、周志忍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②对于“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等问题,何增科、贾西津、康晓光、李景鹏、唐士其、王名、俞可平、郁建兴、赵黎青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③对于“治理理论”,何增科、胡仙芝、孙柏瑛、徐勇、俞可平、郁建兴、赵景来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④对于“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等问题,陈振明、迟福林、胡象明、李军鹏、刘俊生、刘熙瑞、宋世明、沈荣华、唐铁汉、王乐夫、杨团、谢庆奎、周志忍、朱光磊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⑤对于“绩效评估”问题,蔡立辉、马宝成、彭国甫、徐邦友、臧乃康、张璋、张定安、周志忍、卓越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⑥对于“政府间关系”问题,鲍静、薄贵利、戴均良、华伟、贺雪峰、金太军、刘君德、刘小康、潘小娟、孙学玉、唐兴霖、汪宇明、王佃利、王健、伍开昌、徐勇、于鸣超、周振鹤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引频率较高。

村治理”的研究也占了更大的分量。这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较快的态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反映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强烈与城乡社区建设蓬勃发展的现实。

第四,研究者开始将相当的注意力从“行政效率”转向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公共性”、“公共利益”与“公民参与”等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强调“公共性”与“公共利益”,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公共管理学合法性的重要支柱①,其现实意义则在于它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对矫正片面追求微观效率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失地农民、拆迁、医疗、就业、贫富差距、腐败、环境等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上升,政府的公共性与政府能力不断受到关注。

第五,在政府创新研究方面,研究者较多关注服务型政府与责任政府以及作为其实现程序的公民参与和作为工具的绩效评估。在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研究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政府绩效评估的体系建构与评估方法上。在这些领域中,理论界与公共管理实际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进作用表现得尤为显著。

第六,公共管理的社会维度日益凸现。它既体现为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体现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也体现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与“弱势群体”等方面的社会政策越来越成为公共管理关注的对象。

第七,行政区划与政府间关系成为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省管县”、“县乡关系”与“乡村关系”的改革与处理。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这也可看作是新农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公共管理学界的一种反映。

基于以上分析,本报告将上述主题中最具有普遍性、理论性与争论性的四个方面进行报道:公共管理学的范式之争与理论体系的整合、治理理论的引入及其本土化、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政府间关系。在这四个前沿主题的报道过程中,“公共利益”、“公共性”、“公共产品供给”、“服务型政府”、“公民参与”与“绩效评估”等论题都将在相关的位置得到阐述。

二、公共管理学的范式之争与理论体系的整合

对于一个发展时间不长、知识更新很快并且一直面临学科内部整合的综合性学科而言,公共管理研究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理论范式问题:它是否存在知识核心?是否能称为一门科学?

蓝志勇曾在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杂志2000年第2期发表“A Paradigmatic 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 Empirical Test”一文,其中引用了两位公共管理领域知名学者的对话。一人问:“拥有一个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很重要吗?我们是否正在形成一个范式?若存在范式,哪一个是最有前途的?”另一人的回答分别是:“不是很重要”,“没有形成”,“我提出的范式最重要”。作为对这一对话的延续与回应,蓝分析了1993-1995年间发表在美国8种公共管理权威期刊上的634篇论文,勾画出了指导当代美国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观,并建立了包括三个层级的公共管理范式模型。他认为,一级范式的假定是,公共管理区别于一般性管理;研究内容是,公共性质的地位;问题是,如何改进公共部门工作。基于这种分析,蓝认为有关公共管理领域是否具有传统上所认可的学科范式的争论正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学者具有清醒的学科自我

①张康之:“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意识以及对学科知识核心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清晰的把握。2005年,蓝的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在《公共管理学报》第3期上发表。

之所以引用蓝的这篇文章,是因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学界似乎面临着美国学者几年前的问题。近年来,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传统行政”、“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等“范式”不断被提出。有人认为这些“范式”可以同时共存,也有人认为这些“范式”是替代性的。多种“范式”共存导致了人们使用的概念体系上的差异。

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之争直接相联系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的性质、使命与定位。对此,林尚立认为,公共管理是有明确管理对象、管理主体和管理原则的管理活动:对象是公共资源,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所形成的政府、市场社会多元统一的公共治理体系;原则是公共性、公正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统一①。王乐夫则把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归纳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基础的社会化、管理结果的责任性及管理过程的互动性等四个方面,认为治理是公共管理实现的最佳形式。②在较早时候,张康之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转变打破了行政管理主体的一体性、政府存在的唯一性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性;把行政管理的主体中心主义转变为客体中心主义;从强调权力中心转变到强调计划与项目的有效性,强调服务中心;把效率中心主义转变为成本中心主义;把个体利益主义转变为公共利益中心主义③。

公共管理学的性质、使命与定位是与某种价值判断相关联的,这种价值判断就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公共性为使命的吗?什么是公共性?公共利益是否存在?这些问题的争论主要表现为经济学与政治学理论预设之间的对决。

林尚立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都在政治学。这种血缘关系决定了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价值和现实使命与政治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如同工商管理学的核心价值和现实使命与经济学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样。经济学解决的是创造财富的行动;政治学解决的是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行动。经济学的理论与价值观在于激励人们追求“实际利益”,其使命是如何使财富增长成为可能;政治学的理论与价值观要求人们维护公共利益,其使命是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创造使人们的无限欲求得到最大满足的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学者回溯了人们对公共利益内涵的探索,指出洛克在《政府论》中否定了政府的基础在于君权神授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提出人类为摆脱“自然状态”和“战争状态”而选择“共同体状态”。这种“共同体状态”就是公共利益的合法性基础,用微观效益理论替代国家层面上公共利益的宏观认识的做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后遗症④。

经济学家对是否存在“公共利益”这一问题的讨论是从“效率”出发的。经济学中所谓效率,是指经由一个自由市场选择过程,每个个体的福利都能够得到改进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定义中,“效率”与“公正”是融为一体的,所谓公正就是每个个体的自由选择。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使得他们不认可超越每个个体的所谓“公共利益”。肯尼思?阿罗认为,不存在一个理想的规则,能使社会或任何一个集体,从个人的序数偏好得出社会的偏好与选择,即不存在集体决策的理想方式。这即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

①林尚立:“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2期。

②王乐夫:“从‘公’与‘共’的异同看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形式”,《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2期。

③张康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一场革命(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蓝志勇:“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7期。

则进一步提出了“帕累托自由不可能定理”,他强调在社会选择层面,个人自由与帕累托状态是不相容的。那么,社会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呢?在经济学视角内,公共选择理论似乎提出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思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存在两类行为选择,对规则的选择和规则之下的行为选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达成一个包容所有人利益的集体行动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首先确认一个规则,这个规则规定了采取集体行动必须满足的条件和程序,如果这个规则得到了一致同意,那么执行这个规则而形成的任何决议逻辑上也就是一致同意的结果。但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形成集体行动规则的立论基础只是“总成本最小化”,按照这一原则,仍然无法避免集体行动可能对个体利益形成实质性伤害。

作为对上述经济学与政治学理论假设之间紧张关系的解决,有学者引入了哈贝马斯程序主义的商议民主政治理论。哈贝马斯指出,一个民主国家的理性宪法体现了一种预先确立的、抽象化的原则性社会契约,它是一切具体共识和妥协的基础,在多元冲突的社会中,宪法代表一种形式的共识。宪法规定了每个人的公民身份,在宪法之下,公民们就集体事物在公共领域之内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形成主体间的共识。由此形成的共识体现的是一种实质性的公共利益,其合法性来自于形成共识的过程本身的合法性。与卢梭相比较,哈贝马斯同样强调了人民主权是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不同之处是哈贝马斯强调了形成公共意志必须经由公民参与公共领域之内明达理性的讨论这一程序性原则。而与公共选择理论相比,后者的立论基点是集体行动的经济效率,哈贝马斯的立论基点是集体行动的政治合法性,二者同样强调惟有经过合理的程序才能形成合理的公共利益,不同之处在于,哈贝马斯强调了公民在公共领域之内对政治的直接参与,从而赋予了程序主义民主更强的合法性。基于此,有学者指出,确认公共利益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是:认定公共利益须有程序的合法性、须有公众广泛参与下形成的共识、须对可能的受损者进行合理补偿①。

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整合的第二个途径就是对公共管理主体的整合。

在今天,伴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公共管理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学者从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三种主体间的关系演变的视角,提出了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演变的“两阶段说”,同时将公共管理划分为“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模式,从而“不但使公共管理的全貌得以昭然,澄清了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同时打通了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概念间的隔阂,整合了有关行政改革、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公民社会的研究,理清了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脉络”②。

从“管理主体”视角整合公共管理理论就必然涉及公共管理主体性质的假设。有学者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与其所反对的“公共人”假设一样,都是一种极点式人性假设,它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运用必然存在限度。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来看,人性介于绝对自利与绝对他利两个极点之间,是一定条件下的“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相统一的“线段式人性”。按照“线段式人性论”,公共管理中的人应是对多种利益权衡的“比较利益人”③。作为这一思

①苏振华、郁建兴:“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间共识:论公共利益的合法性来源”,《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②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③陈庆云等:“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6期。

考的展开,陈庆云等在《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11期上连续发表了《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论公共管理中的社会利益》、《再论“公共管理社会化”》和《论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机制》等系列文章,广泛深入地讨论了公共管理的主体与价值问题。

对管理主体性质的重新假设对于缩小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理论鸿沟、整合两个学科的重要理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主体性质的假设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必须在其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理论。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系统理论。

公共管理学理论发展与学科整合的第三个途径就是对公共管理客体的整合。对此,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是“公共问题”①,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资源②,也有的认为是“社会公共事务”③。通过争论如果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将有利于形成公共管理学科共同的话语基础,也有利于整合经济学当中关于集体行动与公共物品等较为成熟的理论资源。

从上可见,在中国,关于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达成了较多共识:人们普遍地将公共管理学定位于公共性(公益性、公正性);不再将公共管理主体局限于政府,而更多理解为由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甚至公民组成的多元主体;将公共管理客体指向公共资源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但在中国,还远未形成一个融价值体系、主客体以及相关学科的有用理论资源于一体、具有完整、单一逻辑的公共管理理论。

马骏对公共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表述。他认为,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没有发展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行政理论”的学科,而且中国公共行政学普遍缺乏理论上的对话与争论,没有关于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反思,具体表现在:研究中心的非中国化(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方法的非规范化(没有遵循实证研究、诠释研究和批判研究各自的研究方法)、缺乏对真实世界的了解(理论没有事实支持,也不能从事实得到理论)以及缺乏指导实践的能力④。

对于研究中心的非中国化问题,研究者并不完全持反对态度。有学者认为,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十分年轻,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范式、方法、术语以及学科建设的经验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不少都是由海外特别是西方引进的,国际学术界在公共管理学科确实也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概念和范畴,有些是带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基础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国际化战略是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迅速提升研究水平和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同时,公共管理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是并行不悖的,而且只有在国际化的视野下我国公共管理学的本土化才能真正提升档次,才能真正在世界公共管理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⑤一些具有国内外双重背景的学者更是基于美国向外学习的历史经验、美国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以及中美两国的可比较性等方面,热情鼓励中国正确地向美国等先发国家学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⑥。

①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

②林尚立:“公共管理学:定位与使命”,《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2期。

③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④参见马骏主持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专题研讨:“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3期。类似看法还可参见朱立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⑤胡伟:“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若干战略思考”,《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

⑥参见蓝志勇:“从公共管理视角看美国的发展经验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

年第5期;“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它山之

必须指出,尽管人们对中国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表示不满,但从1994到2003的十年时间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宏观管理与政策科学领域年均成果增长速度最快的五个领域之一①。近期关于方法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对公共行政学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和强调②,对定性研究③、比较研究方法④的介绍等。此外,国外关于案例研究、访谈、问卷调研、实证调查等方法也随着一系列译著的出版而被引入我国,其中2006年翻译出版的主要图书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政治科学研究方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政治科学新手册》(三联书店)等。此前,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万卷方法”丛书也收入了英国Sage出版社方法论丛书中的部分书目⑤。国外较为成熟研究方法的引入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可能会在今后几年中显现出来。

三、治理理论的引入及其本土化

自世界银行1989年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至今,已经有17年了。在今天,治理理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并在英美等国产生了卓越的研究机构,大量关于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⑥。

1998年,英国学者杰瑞?斯托克(Gerry Stoker)在对各种流行的治理概念进行梳理后,提出了治理的五个核心观点:(1)治理关注治理过程中在政府之外(但也包括政府)的组织机构;(2)治理明确指出存在边界和责任上的模糊;(3)治理安排使参与其中的行为主体和组织间产生了复杂的依赖关系;(4)网络是治理实践的主要形式;(5)治理研究认为政府可以用很多除了利用其权威与立法能力之外的其他工具影响最终结果。⑦而就治理主体而言,治理理论不仅强调政府、社会组织与公民等多元化治理主体,而且强调政府本身的结构也需要多元化。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地方治理结构单一化。⑧治理的目标是善治,是使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状态。俞可平归纳了善治的六个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以及法治、回应和有效⑨,后来他又加入“参与”、“稳定”、“廉洁”、“公正”等,将其扩展为十大要素⑩。

以“治理”代替“统治”或“管理”,源自于人们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既看

石如何攻玉?”,《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②参见马骏主持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与思考”专题研讨:“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3期。

③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3期。

④阿伦德·利普哈特:“比较政治学与比较方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查尔斯·C.拉金:“使比较研究可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⑤书目包括《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调查研究方法》、《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和《研究设计: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方法》等。

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来自英国的罗兹、格里·斯托克和来自美国的埃利诺·奥斯特罗姆,他们分别主要从政治学与经济学视角阐释这一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代表著作有斯托克主编的姊妹书籍《英国地方治理的新政治》、《英国地方治理的新管理》以及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等。

⑦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⑧张紧跟:“治理结构多元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思路”,《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2期。

⑨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⑩俞可平:“论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文史哲》2005年第4期。

到了市场的失灵,又看到了政府的失败。从这一点来说,治理理论超出了“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治理理论汲取了制度经济学中“多中心治理”与“集体行动”理论以及政治学中“第三条道路”和“社群共同体”思想①,融合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理论资源,从而缓解了经济学与政治学在理论预设上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两个学科资源的整合。从这一点来看,治理理论似乎又超越了公共管理理论的范式。

“治理”理论在西方一出现,就迅速引起了中国研究者的关注,其引进、讨论几乎与西方同步。国内最早介绍“治理”或者“治道”的文章,可能是发表在“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专辑(1995年)上署名知贤的论文:《GOVERN ANCE:现代“治道”新概念》。此外,徐勇的论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1997年)、毛寿龙的专著《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1998年)、俞可平的论文《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1999年)等,都相当及时地介绍了治理理论的基本理念及其发展态势②。如果说俞可平主编的《治理与善治》(2000年)对治理理论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的话,那么孙柏瑛的《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2004年)则是目前国内对治理与地方治理理论梳理得较为全面与系统的著作。孙的著作在阐述治理与地方治理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对地方治理的背景与动力、理论基础、目标与绩效导向以及其中的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重组和公民参与等作了系统论述。

治理理论传入中国并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改革开放28年来的一个根本变化是,国家逐渐退出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并且逐渐形成了由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并存、成长、互动的新格局。如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1978年以来获得了“暴发式增长”。中国民间组织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种类、结构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萨拉蒙所谓“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民间组织的兴起与治理理论的传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于:管理型、协调型、服务型民间组织承担了支持市场体制“自运行”的部分作用,使政府从微观、具体的行业管理的职能中脱离出来,从而转向宏观调控职能,并因此促进了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换;公益型、志愿型、专业服务型民间组织的出现,促进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政府与民间组织以“共同的目标”而非“天然的垄断”为合作基础,分享社会空间的公共服务,共担公共事务的治理责任。因为民间组织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的公共品的需求,积累了利于合作的、区别于市场交换与政府强力的社会资本,而且能够通过自组织体系解决特定范围内的事务③。

基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中国学者开始了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研究。除了对社会组织的大量理论研究外,引人注目的是对行业协会、商会、慈善组织等进行的实证研究④。这些研究涉及社会组织生长的环境特征⑤、合法性问题⑥、内部组织与自主治理⑦以及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⑧。同时,中国社会

①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这一归纳转引自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基于浙江的个案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③林尚立、王华:“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④这方面的主要学者包括邓正来、俞可平、何增科、王名、余晖、高丙中、康晓光、陈剩勇、郁建兴等。

⑤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⑥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⑦陈剩勇等:《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⑧郁建兴等:《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民间商会与地

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深入研讨,有学者提出需要改善社会组织生长的制度环境①,也有学者提出社会组织自身应该优化内部治理、加强自律规范②。

基于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中国学者日渐重视社会资本的研究。像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等学者的社会资本理论得到了诸多解读。还有学者将社会资本看作是政府创新的基本变量③。

基于治理实现方式的多元化,中国学者逐渐把关注点转向“交换”与“强力”之外的“合作”上来。张康之在其发表的系列文章中指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交往关系中,合作与协作是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合作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合作型的信任关系是与合作治理模式一道成长起来的;而协作建立在分工基础之上。在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框架下,所造就的是一种协作的行为模式,在行政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是官僚制的分工协作;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无法容纳多元社会治理力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在对工业社会历史阶段的超越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的是合作的行为模式。人们的合作关系以及行为模式的建构,将意味着人们交往活动中出现一种更高形态的“差异互补”机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社会治理模式建构方面,需要根据合作社会的要求去建构一个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④。

通过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治理理论开始了它的本土化历程。这种本土化主要在“非政府组织”、“社区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论题中进行。比如,陈剩勇在“利益组织化”视角下探讨了温州商会的角色定位、组织资源整合、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对温州民间商会进行了制度分析,阐释了温州商会的自主治理、制度安排及其与政府作用的互动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民间商会与地方民主发展的命题,从而实现了对治理理论蕴含的“自主治理”与“民主”的本土化阐释。⑤郁建兴则直接采用“地方治理”分析框架,通过对温州商会与地方政府之间互动的基础、条件与具体途径的分析,从而为治理机制在中国的生长提供了本土的真实样态⑥。同时,郁还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的考察,展示了中国农村地区地方政府与村级自治组织、村民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过程与制度安排⑦。此外,在“多中心体制”、“地方治理”、“社会资本”以及“公民参与”视角下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大量实证研究,以及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公共产品治理”视角下对于中外农村治理的大量研究⑧,都加快了治理理论的本土化进程。论者

方政府: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理论动态》2005年11月(总第188期)。

②潘左华:“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缺失与构建”,《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

③庄德水:“政府创新:社会资本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2期。

④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协作’与‘合作’之辨异”,《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基于契约的社会治理及其超越“,《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论行政伦理研究中的话语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等。

⑤陈剩勇等:《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⑥郁建兴等:《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⑦郁建兴等:《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⑧参见程为敏:“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蔡晓莉、刘丽:“中国乡村公共品的提供:连带团体的作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郁建兴、王诗宗:“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长兴县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3期;陈家刚:“德国地方治理中的公共品供给:以德国莱茵—法尔茨州A县为例的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刘承礼:“匈牙利乡村治理的模式解读与经验借鉴:基于乡村公共品提供机制的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赖海榕:“乡村治理的国际比较:德国、匈牙利和印度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们在关注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自治性治理模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政府与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的研究,提倡一种网络化的①或者由党组织、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多中心社区治理模式②。

治理理论可以看作是公共管理理论中最新的、学科整合能力最强的一种理论体系。但形成一种融合经济学(物品性质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集体行动理论等)、政治学(国家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等)、管理学(激励理论、决策理论等)等多学科资源,将公共管理的价值诉求(公共性、公平、正义)、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与客体(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以及实现方式(交换、强力与合作)融入单一逻辑的理论同样还有待时日。

四、政府创新:服务型政府、民主参与、绩效管理

政府创新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西方各国过去20多年政府创新与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低成本政府、优质政府、专业政府、电子政府、较少管制的政府、廉洁和透明的政府③。

在中国,政府创新被归纳为多种不同类型。从创新的对象看,有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和政府管理技术创新;从创新的目的来看,有行政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而如果将上述两种视角综合起来,又可分为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三类,其中政治改革包括民主选举、政治参与、政务公开、干部选拔、权力监督、立法改革、司法改革、决策改革等;行政改革包括机构编制、行政责任、行政成本、行政审批、行政管制、行政程序、绩效管理、行政激励、公务员制度等;公共服务包括公益事业、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扶贫济弱等④。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于2000年联合发起“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与创新”研究及奖励计划,至2006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已完成了三届评奖,共征集了近1000个评审项目。从这么多的评审项目可以看到,政府创新并不是一个专业范畴,而是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其中体现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性与理论性较强的若干问题放在这里进行讨论。限于篇幅,在此我们只讨论服务型政府、政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以及政府绩效评估等问题。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是在20 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的。服务型政府在中国有着与西方不一样的蕴涵。西方理论界把政府分为权威型政府、专制型政府、大众化政府、推动型政府、规制型政府、全能服务型政府和协作型政府,有其特定的理论与实践背景⑤。而中国的情况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来自于较长时期以来实行的“发展型政府”或“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产生了严重后果⑥。

有论者指出,服务型政府有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从政府与公民关系转变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的实质在于确立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二是从政府职能历史

①杰瑞·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3期。

②张洪武:“一个关于社区治理的新思考理论研究”,《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③伊莱恩·卡马克:“过去20年各国政府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6期。

④俞可平:“论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文史哲》2005年第4期。

⑤蓝志勇:“它山之石如何攻玉?——从公共管理视角看中国知识精英学习外国经验的心路历程”,《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⑥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林尚立、王华:“创造治理:民间组织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演进的角度,它遵循的是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的演变理路;三是从政府职能结构调整的角度,它遵循的是从“政治挂帅”到“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四是从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的角度,它给人直观的印象就是“办证大厅”、“政府超市”、“审批中心”和“一站式服务”等体现具体工作方式转变的项目①。

研究者们较多强调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之根本,不仅在于完善自身,更在于结合市场与社会,调整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创造新型的公共事物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运行机制。而在各级政府中,直接体现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的项目更受到官员们的欢迎,也更能得到接受和理解。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全面建设,还需要长时间的理念转变过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的角色、地位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实质性转变。

就政府创新与民主参与的关系而言,民主参与是政府发展的首要选择,发展民主是政府创新的根本方向②。现代公共管理都将民主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民主,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才能确认和获得。

有学者指出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社会对公民参与政策过程认识模糊、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能力有限、公民参与中公利与私利的冲突、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民主与效率矛盾、强势集团操纵政策过程的危险、参与群体的集体非理性、社团参与的局限、听证制度的不完善、网络参与的自由与无序、“灰色参与”与“设租寻租”等③。面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几乎一致认为公民参与有利于公共政策中公共利益的实现。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建构,促进公民参与网络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可以形成公民参与网络和公共政策过程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有利于维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④。

公民参与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deliberative democracy,又译审议式民主、商谈民主或商议民主)的引进与讨论⑤。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政治学界。对于协商民主,不同的理论家给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但他们都肯定协商民主对政策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从西方国家经验来看,公民创制和复决、关键公众接触、公民调查、公民投诉、公民会议、公民听证、社区管理咨询委员会、公民论坛、社区发展公司等都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形式。在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不但有相应的文化基础,而且已经生成了中国经验,包括地方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省级政协常委会会议的政治协商、地方行政决策听证会协商、乡村地区的“民主恳谈会”以及互联网上的官民对话等⑥。其中起源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不仅荣获了2004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而且备受国内外经济学界、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界的关注⑦。除协商民主外,公民会议也被认为是公共政策中体现公共性的重要形式⑧。

前面说过,政府创新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这种行政

①井敏:“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四种角度”,《新视野》2006年第3期。

②陈家刚:“创新与民主: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③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

④梁莹:“公民参与网络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有效运行”,《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4期。

⑤国内较早翻译出版的协商民主系列著作主要有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系列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协商民主译丛”。另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陈剩勇、何包钢主编的《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⑥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l期

⑦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⑧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效率的提高和公共利益的增进需要一个衡量的标准与体系;而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理念的改变与职能的转换,这就使得政府绩效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政府绩效评估肇始于西方国家“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为旗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提高绩效而不仅仅是效率,重视结果而不仅仅是过程(规则),成为各国政府提高公共财政效益、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度和满意度等的重要管理工具。政府绩效评估在中国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全球性政府改革所做出的回应。当然,从根本上说,它来自于中国学者对提高政府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强烈现实关怀。

在中国学者们看来,“绩效”这一政府管理新概念带来了一种理念变革,标志着公共管理核心命题的演变。尽管并不存在公认的绩效概念,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绩效超越了“效率”这一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从效率到绩效的演变标志着公共管理核心命题的演变。一位政府绩效评估学者甚至认为“公共绩效”应该成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①。

绩效评估研究者对它在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方面寄予了诸多厚望,首先,研究者普遍认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现有的GDP考核和追求“形象工程”的错误政绩观的纠正②;同时,绩效评估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再次,绩效评估是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此,一批学者提出了“绩效型”政府的概念,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理念,绩效型政府强调效率,注重责任,将公平摆在重要的位置,力求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它是对服务型政府、责任行政府、公平性政府等的理念综合,更是对这些政府治理理念的延伸和深化”③。

目前我国学者对绩效评估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④:一是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方法、指标、具体操作的经验介绍和分析,其中美国成为最重要的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来源⑤;二是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一般理论研究,包括从政府(公共部门)与企业的区别论述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与难点,从绩效评估的构成要素探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评估主体、模式建构、对象选择、动力机制、指标体系构建等。三是对绩效评估方法的引入与应用,包括平衡记分卡、DEA方法等。其中平衡记分卡中的战略功能开始引起注意。四是对地方政府及特定部门领域如地方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的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对绩效评估的需求增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增多。五是对现有各地绩效评估实践的分析、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和限度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是对厦门市思明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分析。通过这些绩效评估研究,体制问题越来越

①卓越:“试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新视野》2005年第3期。

②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事务》,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郭济主编:《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参见彭国甫:“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绩效预算课题组:《美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孟华:《政府绩效评估: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陈国权等:“基于结果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美国凤凰城的经验及启示”,《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范柏乃等:“澳大利亚的政府服务绩效评估及对我国的启示”,《行政与法》2006年第2期;范柏乃等:“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2期;张强等:“美国联邦政府项目绩效评估及其效用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张强等:“当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层级体系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第1期等。

被看作为影响政府绩效的关键因素①。

五、政府间关系

政府间关系包括横向的与纵向的政府间关系。2006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关于横向的政府间关系的讨论大多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语境中进行,主题是“协调发展”与“府际竞争”;而关于纵向的政府间关系的探讨则在“分税制”与“城乡分割”语境中进行,主题是“地方化”、“行政分权”。与横向的政府间关系相比,纵向的政府间关系问题更突出,更需要得到解决。

纵向的政府间关系首先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是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关系。从权力结构来看,学者较多地从宪政角度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认为应该通过宪法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而这需要推进政治体制变革。从利益结构来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两者的财政分配关系,这种关系目前集中体现在“分税制”上。

分税制确立于1994年。此前我国实行的是分权的财政包干制度,地方掌握较大的税收资源和自由空间,地方收入特别是经济活跃的地区收入增加,中央政府收入下降。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起了关于“国家能力”的讨论,有论者指出中国的国家能力正在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推行分税制,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并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机构分别征税,同时建立了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这一制度使中央财政能力得到极大加强。所以当后来县乡财政出现困境的时候,较多学者认为这是分税制带来的后果。在这些学者看来,分税制在中央与地方确立税收的分割,却没有明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税种和收税权力,这就导致层级高的地方政府留置更多的税收,而县乡政府财力日益下降。同时,财政能力日益下降的县乡两级政府却承担了很多政府职能,这就造成了财权、财力与事权的不对称。一系列理论探讨与改革实践由此展开。

首先来看行政层级的改革。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政府层级最多的国家。政府层级过多容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规模过大以及财政和行政权方面的“漏斗效应”。“减少行政层级”就成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它还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问题是:减什么与怎样减?

基于此,2006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对“省管县”与“市管县”体制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我国,除海南建省后一直实行省管县,浙江省一直实行财政省管县体制、县级党政一把手也由省直管外,其他各省都实行“市管县”。“市管县”是在农村支持城市时期追求城乡合治,避免省对县管理监督的缺失而实行的一种体制。如今这种体制却因为“漏斗效应”、缺乏法律依据以及形成中心城市对农村地区的掠夺而广受诟病。近年来,不少省推行“强县扩权”改革,如浙江、湖北、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南、湖南、河北等,扩权的内容包括财税和审批权。但这些改革遇到了较大障碍,成效也没有设想的那么大。其中很大的阻力来自地级市。而如果裁撤地级市政府,就有可能出现省级政府管辖幅度过大、强市对弱县支持力度减弱等问题。由此,有论者提出缩小省级行政区划的建议,即将全国划分为60多个省、都、市,统一归中央领导。但中央直辖的省市过多会导致中央机构膨胀。

如何求解行政层级的改革问题?有学者指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现行

①郭济主编:《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薄贵利:“建立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新视野》2006年第2期。

的压力型政府体制、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宪政和分权的缺失①以及由此带来的上下级政府的“职责同构”②。相应地,有学者指出,如果实行宪政分权,各行其责,并通过跨行政区、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合作以及吸纳非政府组织建立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这些学者主张以“复合行政”观来超越“单纯以调整行政区来促进地方发展”观念,而建立这种复合行政制度的关键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社会组织的发育以及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机制在发达国家表现为美国的特区制和日本的广域行政等制度安排③。

“复合行政”概念的提出,为处理政府间关系提出了一些设想,然而这种体制的引入需要怎样的现实条件,它能多大程度地解决现有行政体制的弊端,它的安排本身又会产生怎样的弊端等,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再来看关于乡镇改革的讨论。

乡镇改革的直接原因被认为是乡镇财政困难、负债沉重、冗员过多、农民负担加重。因此乡镇改革的思路自然是减人减支、乡镇撤并和税费改革。但李昌平和党国英认为,减人减支会使农村公共事务与公共产品的供给受到损害,乡镇撤并的效果仍需观察,而农业税免征也会带来一些矛盾④。

有学者认为,乡镇改革的另一个原因是,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当,几乎无所不包,因而疲于奔命。由此,乡镇改革的焦点就变成了“乡镇应该有什么样的职能”问题。有学者认为乡镇政府的职能应定位于根据农民需求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有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将农民的需求进行了列举和排序⑤。但问题在于县乡政府之间也存在“职责同构”的情况,作为地方政府的末端,乡镇政府没有选择自己职能的条件⑥。

相比之下,一些学者提出的乡镇改革的整体性思路更值得关注。贺雪峰认为,必须考虑县、乡、村的整体定位以及国家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县、乡、村体制必须依托于县、乡、村三级自身功能定位从整体上进行行政体制设计,这即是乡镇体制改革的“依附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⑦。徐勇提出的整体设想是:乡镇体制改革应按照工农分业和乡镇分治的原则,精乡扩镇,将现有的乡级政权改为县派出的基层行政组织;在县级建立简政的责任政府;同时,扩展镇的自主权,将镇政权改为基层地方自治组织,实行乡派镇治,建立纵向集权,横向分权的现代乡镇治理体制⑧。

有学者还进一步看到了县乡财政困难、省市县关系与县乡政府关系等问题都与我国当前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有着密切关联。周飞舟在考察实行分税制10年来的历程后指出,分税制实行以来,由于税收分享造成的县乡财政缺口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而大部分得到了弥补。但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的“软预算约束”仍然存在,分税制“驱赶”地方政府从预算外,如农村的提留统筹、建筑业的营业税尤

①何显明:“市管县体制绩效及其变革路径选择的制度分析:兼论‘复合行政’概念”,《中国行政管理》2004 年第7 期。

②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的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王健等:“‘复合行政’的提出”,《中国行政管理》2004 年第3期;王佃利:“市管县实践的反思:‘复合行政’的视角”,《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4期。

④党国英:“后乡镇撤并时代:反思与展望——乡镇撤并基本完成实际效果还须检验”,《人民论坛》2006

年第2期;李昌平:“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农业经济导刊》2006年第6期。

⑤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⑥黄红华、郁建兴:“乡镇政府改革的再思考”,《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⑦贺雪峰、刘勤:“县乡村体制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进路”,《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⑧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其是从土地征收中聚集财力,由此产生农民负担和过热与虚假的城市化等问题①。

“市管县”与乡镇关系也受到城乡分治制度的影响。城市政府将主要的财政开支用于城市,导致治理广大农村的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县级政府将主要财力用于县城,导致直接管理农村的乡镇政府财力紧张,无力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农民自己来供给,而农民上交的农业税、农民消费工业品上缴的税收、农民的教育支出以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对农民的剥夺等大部分投入到了城市。有鉴于此,有学者指出,必须通过国家整合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相对均衡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是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②。这种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为最终目标。

经过多年探索,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省市县关系、县乡关系问题并不仅仅由财政问题、分税制所导致,其深层次的问题还包括财权与事权脱离、“职责同构”、压力型体制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毫无疑问,改善政府间关系需要推进更深入和更根本的改革。

纵观2006年及近几年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风起云涌的中国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学者们以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对之进行了推进、指引与批评。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也使得中国学者能够借鉴先发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教训,发现和预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将遵循一条科学化、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化相统一的道路。一方面,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尚处于“理论引进与纷争”阶段,我们所引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必须具有普遍性,必须能够解释、解决中国问题。同时,由于现有的公共管理理论大都在西方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运用其范畴、方法、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问题,必然会遇到它的解释力与其存在的困难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结合中国本土经验,界定一系列清晰的范畴、方法、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经验观察中有用的工具,并指出使用这些概念工具的限度,当是中国公共管理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公共管理学者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贡献。

①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②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下面是分享的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篇一: 论文题目: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的趋势,老年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

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的的程度正在日益加重。与加快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的困境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更是解决人口 老龄化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从养老方式来看,家庭 养老仍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中的每位子女 仍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服务,也就是说子女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 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46变成了 241,即现在的每个中 年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负担正在逐渐加重。我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也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 而且这些家庭中的一种特殊家庭一失独家庭的老人,从 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近年来,我国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功能,提出了以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文献综述

政府创新的原因分析(丁月华2009200528) 一、外部环境 政府作为公共组织是一个不断与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公共组织越开放,与其组织环境的关系就越密切,对社会需要就越敏感。面对组织环境的变化,政府只有进行创新才能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力。 1、技术环境 陈振明(2003)认为,技术本身是组织的因素之一,制约着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方法。在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 (1)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组织结构出现“去中心化”的趋势。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最底层与高层通过电子化沟通可及时、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政府创新的表现之一。电子化政府不再需要传统上过多的管理层次,各级管理者的权力在缩小,基层的自主权得到扩大,“去中心化”的结果是大规模的集权化层级结构让位于扁平化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虚拟政府成为可能。虚拟政府基于网络引入了企业式的竞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具有很高的运行效率。计算机网络使政府传统的科层制的上级控制逐步转向下级的自我管理、项目管理等。[1] 2、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的发展,理性与效率观念的倡导,政府传统的强制性资源配置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来改造公共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与企业家精神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王伟(2007)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机构,必须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切实保证公共行政权力、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平衡与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自身健全政府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完善权责配置、降低行政成本、革新治理工具,以此来提高政府自身的行政效率和效能。[2] 3、社会环境 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分权化的社会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公共管理的生态环境,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Gilles Paquet (1999)认为,政府、工商界和市民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3]在这种背景下,合作网络应运而生,要求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合作,一起处理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使公共管理成为真正的社会联合行动。正如瓦尔特(1997)所言:“作为治理的公共管理,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处理网络状,即相互依存的环境。公共管理因而是种网络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合作网络为政府处理公共事务引入了新的机制。[4] 4、舆论环境 公共舆论因素渗透于各种环境因素之中,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公共舆论环境。公共舆论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府的目标和行为。海尔·G·瑞尼认为:“公共组织需要来自政治科学家所说的公众(或者说是更广泛的、遍布的群众)——特别是关注事态的公众(他们更有组织,对某些机构也更感兴趣)——的支持。”[5]当今社会,媒体高度发达,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日益高涨,于是舆论愈加发达,其影响力与日具备。由于公共舆论的重要性,政府组织不得不重视与民众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旨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获得民众支持,优化舆论环境。 5、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 “学习型组织”论认为组织依赖的技术不以机器为基础,而以知识为基础,它的设计是用来处理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效率,而是如何识别和解决新的问题。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下,建立“学习型政府”的要求因运而生。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课题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我国仍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结构的调整。我国乡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乡镇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乡镇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坚持不懈推进乡镇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乡镇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健全乡镇民主管理制度的任务。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乡镇治理的模式选择就不同。新中国60年乡镇治理实践,“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两大主题基本是各领风骚三十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社会关系全面调整,管理制度全面改进,治理模式全面转变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镇村治”模式已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乡镇治理模式困境,反思其成因的基础上,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结合地方政府改革理论、新公共管理思想、公共政策等理论,关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路径,对治理主体的权力关系、职能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思考。 实践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毋庸置疑,乡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建立怎样的乡镇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的分析等方面: 1. 发展现状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治理体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党政不分”和“全能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开始了“乡政村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 )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和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 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 际关系和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 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矫正外部效应;3、 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 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和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 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和机构进行改革。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

公共治理文献综述

公共治理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公共治理,是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法意识形态的公共行政。这种新型的行政就是“治理”式的行政。20世纪末,该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发展和行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它强调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各种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强调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及互动合作,打破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对当前我国的政府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政府改革综述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及背景 治理理论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国家内部,政府被视为“超级保姆”,职能扩张、机构臃肿、服务低劣、效率低下,财政危机遍布各国,社会分裂和文化分裂同时出现。在国际市场上,随着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联合国的安全机制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力量也无法拯救世界一些地区大规模的无政府状态,尤其是毒品,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科技风险、环境保护等问题已对国际社会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既重视发挥政府的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势力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方式和理念登上了历史舞台。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治理的主体。除了包括一国的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公共组织、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行业协会、科研学术团体和社会个人等等。 2.治理的对象或客体。凡是现实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事务和活动,无不是治理的对象。 3.治理的手段方式。除了国家的常规手段和方法外,更多的是强调各种机构、团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 4.治理的目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① (二)治理理论的基本特征:② ①沈荣华,周义程.善治理论与我国政府改革的有限性导向[M].理论探

公共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前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振明主编)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P4-5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有几个方面:(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它们的联系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P20-21 第一,就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学并不像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传统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 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第四,公共管理学也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其他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集体行动的逻辑、管理工具等等。 第五,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这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多地局限于规范研究,限于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的探讨。 第六,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统行政学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3、公共组织的定义。P36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或私人利益,其行为不会直接地或显而易见地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如经济组织;但有一些组织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其行为对其他组织或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类组织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公共组织。 4、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P38-39 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1.组织目标 是指组织成员进行某项活动所需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之一。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关系到组织管理活动的效果。公共组织目标是公共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公共组织中的职能目标从时间上看,有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空间结构上看有总目标和分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公共组织中的“目标网络”。 2.组织人员 组织人员是公共组织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公共组织的主体。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机构,其实际的运行和效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具体的人来完成。公共组织的人员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公共人员的素质和智能结构,是公共组织的一个重要要素。管理主体自身素质的完善、管理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对公共管理的结果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物质因素 任何组织的运行,都无法离开物质因素的支持。物质因素包括公共组织赖以存在的载体如场地、房屋、办公设备、用品、经费等。 4.职能范围 职能范围是根据组织目标对公共组织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作用的总体规定,它确定了公共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王团李林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定义,纵向回顾了我国 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然后横向分析了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理论,随之分析了我国当前政府 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动因,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和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体制;发展历程;目标定位 【作者简介】王团(1988.1 ),男,河南郑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李林(1963.3 ),男,山东汶上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关于行政体制定义的研究 关于行政体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解释见仁见智,综观其界定,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学说: (一)边界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相对于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各种制度的总结。[1] (二)权力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物化的结果,是合理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健全行政制度和理顺行政关系的活动,[2]是政府系统内进行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一种机制。[3]也有学者认为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关系模式,其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4] (三)关系说。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指出行政体制是一种行政关系[5],是行政关系的调整和安排。[6] (四)结构说。有学者基于张康之在对行政体系进行解读时将行政体系划分为客观结构、主观结构和价值结构[7],认为行政体制也适用于这三种结构。 二、关于行政体制发展的横向对比研究 (一)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开始了一场以摈弃官僚制为突破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改革大量采用工商企业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顾客和结果为导向对政府组织进行全面再造,从而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目标。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把西方各国的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内容归结为企业家政府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E.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 · 121 ·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与综述》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文献阅读与综述》相关要求 根据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2015级培养方案,《公共管理文献阅读与综述》课程(1学分)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为加强课程的管理,提高实效性,特制定本规定: 一、课程论文要求 1、撰写一篇以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问题为内容的“文献综述”; 2、综述主题内容的选择要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起来,即综述内容要与本人的毕业论文选题相关,不能脱离自己的毕业论文; 3、字数为3000字——5000字。 二、“文献综述”格式及其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文献综述的格式并没有固定,但总的来说包括几个部分:引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论。 (一)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作者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近三十年十年来国内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作者目前知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综述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本不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的重要资源。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数量分布2014年11 月20日,利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以“企业知识管理”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 表1 企业知识管理论文篇数年度分布 年份数量(篇)比例(%) 2014 175 5.27 2013 212 6.38 2012 189 5.68 2011 259 7.79 2010 252 7.58 2009 309 9.29 2008 280 8.42 2007 256 7.70 2006 263 7.91 2005 223 6.71 2004 208 6.26 2003 216 6.50 2002 141 4.24 2001 145 4.36 2000 102 3.07 1999 59 1.77 1998 16 0.48 1997 3 0.09 1996 1 0.03 1995 1 0.03 1994 2 0.06 1993 0 0.00 1992 1 0.03 1991 0 0.00 1990 2 0.06 1989 0 0.00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班学姓级:号: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3 月22日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为 应对现实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改革的主要方 向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行政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国际发展和当前我国行 政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最终任 务。 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服务型政府 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借鉴西方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一 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并得到了高层的认可。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题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年3 月8 日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而 最终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因此,各专家 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系列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界定 界定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弄清服务的概念,那服务是什么呢?随着公共管理 理念的产生,服务已被大家熟知,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查阅相关 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一 工作,”还有其它学者认为服务是一项为集体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 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或者说服务的目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基 于以上对服务的概念的界定,来界定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就应该把握两点:一是 服务型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二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 程中,是公民的利益需求居于决定地位。那么服务型政府是什么呢?国内最有 代表性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 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并承担着政府责任的政府。总结上述观点,服务型政府就是对社会负责、 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展开。

公共管理系统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 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

知识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课程论文 院系信息技术系 专业教育技术学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文献选读 论文题目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 姓名学号张雄伟 邓选义 江守明 李登峰2009213991 任课教师熊才平

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 张雄伟江守明李登峰邓选义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09级武汉430079摘要:知识管理是上世纪产生,由现在的知识经济带动的一个热门领域。知识管理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与应用,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改革中的个人能力的体现。 关键字:知识管理 随着全球从工业经济时代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生产力中的基本要素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生产资料已由有形物质变成无形信息,劳动力形式也已从以体力为本转换成以脑力为本,或者说知识和智力已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资料与信息的持续繁衍,出现了“信息烟雾(infosmog)”——资料过多而造成的瘫痪.我们有必要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景表明,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能源等并列的资源,并且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相应地,知识管理被提到议事日程,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热门的前沿领域。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的战略模式,企业已经由以制造为基础的生产体系转型为一个以智力资本为基础的价值体系,通过知识的积聚、创新和管理来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链整合。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如何识别和获取相关知识,如何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如何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因此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其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决定组织成功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知识管理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Hayek)在其《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的论著中专门论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