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济南市中心医院关于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试验的规定

济南市中心医院关于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试验的规定由于头孢类抗菌药物均有潜在过敏的可能,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我院就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试验的有关问题做出如下规定:1、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并在病历中必须注明。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如过敏性休克),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
2、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前必须做皮试。
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3、试验结果为阴性者方可给药,阳性者禁用,并在病历、医嘱单和床头卡上醒目注明。
4、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皮试,皮试结果记录到病历中。
用药间隔超过24小时者,需重新皮试。
5、皮试液的浓度为300-500 μg/mL,注射量为0. 1mL。
皮试液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见附件。
6、凡医嘱或处方至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室(病房或门诊)均认为已做过皮试且结果为阴性。
7、进行过敏试验或治疗注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注射后留观30min。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停止输液,报告值班临床医生,做好对过敏性休克等的急救处理。
8、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由首诊医生填写不良反应报告,报至临床药学科,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上报医务处。
9、门诊输液室病人出现输液反应时,由输液室护士电话报告急症内科值班医师协助处理,并完成门诊病历记录,推诿、拖延者将追究当值医师责任。
10、医生处方头孢类抗菌药物后,应告知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注意事项,尤其是用药7日内不能饮酒等事宜。
告知内容应书面记载于病历中。
11、在国家出台正式有关规定之前,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依据本规定执行,医院各科室过去的皮试方法一律停用,自即日起执行。
同时,济中心院字【2009】24号文“济南市中心医院关于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暂行规定”废止。
医务处临床药学科药剂科护理部2010年11月10日附件头孢菌素试验药液的配制方法、注意事项附件头孢菌素试验药液的配制方法注意事项1、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
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及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参考建议

目前,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常规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目前]^[^^,尤其在2010版《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中至今仍无明确规定头孢菌素类药物需要皮试。
2008年,北京药学会抗生紫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家医院调研,完成《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 论坛专家共识》2,也是0前相比比较完整和科学的一份指导建议。共识建议: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 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鑤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 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8/011 ,注射量 为0,101。
在目前的临床循证证据屮,《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皮试液参考浓度为300118/011;周自永和王 世祥主编的《新编常用药物手册》,李家泰主编的《临床药理学》及陈孝治主编的《药物手册》 皮试液浓度均为500118/^1。而在己发表的文献中,国外皮试液浓度为100-200008/①!3'4'5'6:在国内 有250, 300, 500 118/^1等不同浓度的相应支持证据",8'9。
罗氏芬@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及皮试方法与判断标准
考建议
一 . 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更新原因
逍照《关于贯彻实施23号局令统一药品批准文号工作的迎知》,国家药品监"^^理局药品注册司公布 《化学药品说明书目录》以及统一的规范说明书样稿,要求各药品生产企业根据公布的说明.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欤验髙钥论坛专家共识.临床药物'冶疗杂志.2008年第6卷
第'1期
3^ 16511 5, 64 31.』10765118 ^\116「801 010 1^0111001^
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液的配制与试验方法

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液的配制与试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第363页《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详细说明如下:头孢菌素类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而应用广泛的抗生素。
因可致过敏反应,故用药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此外,应注意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之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
以先锋霉素为例,皮试液以含先锋霉素300-500u g/1ml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试注入剂量为0.1ml(含先锋霉素30-50u g)。
500u g/lml皮试液配置方法如下:1.于内含先锋霉素0.5g的瓶内注入2ml生理盐水,则每1ml含先锋霉素250mgo.2.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先锋霉素50mg。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先锋霉素5mgo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先锋霉素500ug.即配成皮试液。
有关皮试的评估、准备、结果判定以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参阅青霉素皮内试验有关内容。
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师首先要求患者告之自己有无过敏史,包括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表现、严重程度等。
医师应于病历或医嘱中记录过敏反应情况,为后续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头孢类药物,确实需要用必须做皮试。
首次使用头孢菌素注射剂者须做皮试。
已用过此类头孢菌素者且不过敏,再次用药时仍需做皮试。
间隔时间可参考青霉素。
3.采用所选用的头孢类药物稀释液做皮试,不可用青霉素或其它头孢类药物稀释液代替。
4.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应禁酒,避免发生戒酒硫样反应。
新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折点制定方案专家共识

实验室要求 获得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微 生物学实验结果是确定准确折点的基础。 在进行折 点相关的微生物实验时,需要在有质量保证的实验室 中进行,且全程伴随质量控制。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 尽量采用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使不同地区和国家的
数据具有可比性。 对于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实验 室,包括生物样品分析、药代动力学统计分析等,同样 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进行动物 PK /PD 靶值 确定的动物实验室应为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
(1.a.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b.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 Vener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 China; 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3.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 Beijing 102218, China; 4.Department First of Tuberculosis, the 309th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90, China; 5.Center of Infections Disease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6.a.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7.Department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 China; 8.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9.Center of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10.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 China; 11.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12.Xiyua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91, China; 1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Second Artillery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 tion Army, Beijing 100088, China; 14.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15.Center for Drug Clinical Researc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16.G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y Disea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20, China)
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试验

药品说明书相关描述
青霉素类药物说明书中均有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 试验,皮试阳性者禁用的描述。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 孢类抗菌药物。已知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头孢类说明书均提示与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反应,目前仅 发现头孢米诺在说明书上明确指出使用前须进行皮试,但 无推荐皮试的操作规范。头孢替安说明书规定最好做皮试, 有皮试方法。
合理?不合理?
过敏反应的类型
超敏反应类型: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多在1h内出现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红肿
皮试试验主要预测和避免Ⅰ 型超敏反应中的过敏性休克
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40).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大都突然发生,若不及时处理 ,常可危及生命。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接受 病因抗原(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 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 ,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最新规范临床皮试操作

青霉素类药物皮试操作注意事项临床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发病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关系不明显,对本类药物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
过敏机制可能与青霉素本身、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有关。
临床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做青霉素皮试试验,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应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
在使用青霉素皮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问清患者曾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有无过敏反应史。
对于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小儿在3日内未用过青霉素者均应进行青霉素皮试。
2、患者曾有青霉素过敏或皮试强阳性史者,10年内不宜再做皮试,10年后也应谨慎。
3、皮试液是由青霉素G钠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00单位/ml),以无菌操作法制成,4℃下保存可用1周,室温则只限当日使用。
4、将皮试液 0.05-0.1ml注于前臂肘内侧皮下内,等待20分钟观察结果,呈阴性反应时始可用药,阳性反应者禁用。
因青霉素皮试的准确率为60%,故有时虽皮试局部呈阴性反应,但患者有胸闷、头昏、哮喘、皮肤发痒等症状出现,也不应给予药物。
5、皮试本身也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皮试前应准备好必要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品。
皮试期间对患者应密切观察,如发生休克,应立即肌注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必要时数分钟内重复注射一次或静脉注射。
6、皮试呈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在注射药物后,应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无不良反应发生方可离开。
7、对属于过敏体质者(如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者)必须用青霉素时,无论皮试和用药,均须十分谨慎。
8、青霉素类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交叉过敏关系。
青霉素过敏的根源主要在于其分解产物或所含杂质,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致敏原。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讨论

2 ℃ 以下避光保存 , 0 不宜长期储存 , 必须现
其 中有青霉素 过敏性休克或 即刻反应 者 ,
不宜再选 用头 孢类 药物 。即青霉 素 过 敏
患者是 否过 敏 体 质 , 括 有 无 药 物过 敏 包
史 、 物 过 敏 史 及 过 敏 性 疾 病 史 ( 哮 食 如 喘、 麻疹) , 荨 等 并记 载 于病 历 上 。如需
d i1 . 9 9j i n 0 7 —6 4 . 0 0 o:0 36 /.s .10 s 1 x 2 1.
21 0 . 07
和降低做皮试 成本 ; 有仍以青霉素皮试 还 为判断依据 , 对青霉素 皮试 阳性者原则 上
不用头孢类 药物 , 为 1 认 3一内酰胺 类有 交 叉过敏 的特 性 , 可避 免 “ 青霉 素过 敏 且 对
头孢 菌素 类 药 物 皮试 问题 的讨 论
统 一 采 用 头 孢 噻 酚 钠 或 头 孢 唑 啉 钠 配制 补足血容量 , 多 巴胺 升压 、 心 , 氧 , 以 强 吸
王 兴 华
皮试液 , 主要是为 了减 轻做 皮试 的工作量
人工呼 吸, 必要 时做气管插管 或切开。给
2 79 5 0 1山东 东营市 人民医院药剂科
有些单位抗菌药物使用 过多 , 注射 给
药过多 , 药种 类过 多 , 过 敏反应 相 当 用 使 多见 , 也可 能使 头孢 类药物 更 容易 过敏 。 配合使用有过敏作用 的不同药物时 , 已有 严重过敏反应增加 的一些 实例 , 如丹参 注
射 液 与 右 旋 糖 酐 一 0合 用 时 就 容 易 出 现 4 过敏 性 休 克。 此 外 , 孢 类 药 物 要 在 头
虽然头孢类药物 可以引起过敏反应 , 也有 引起过敏性休 克甚 至死亡的报道 , 但一直
抗菌药物PKPD专家共识解读

各类抗菌药物PK/PD特点——噁唑烷酮类
利奈唑胺:长PAE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PK/PD指数为AUC0~ 24/MIC>100
MDRAB/PDRAB:首剂200mg,维持剂量50mg q6h。
多西环素: XDRAB/PDRAB呼吸道感染:大剂量舒巴坦+多西环素 100mg q12h/q8h XDRAB/PDRAB中枢/ 血流感染:大剂量舒巴坦+多西环素+美罗培南(参考MIC)
各类抗菌药物PK/PD特点——甘氨酰环素类
替加环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PK/PD指数为AUC0~24/MIC 对铜铝假单胞菌和变形菌属无活性 替加环素PB为71%~89%,白蛋白水平<2.6g/L,fAUC0~24/MIC>0.9 抗菌疗 效57%
浓度依赖性。 预测疗效的PK/PD指标主要为Cmax/MIC≥8~10 或者AUC0~24/MIC ≥100 。 耳肾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性” 推荐的给药方式每日一次
各类抗菌药物PK/PD特点——大环内酯类
霉素 长: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时间依赖性,受PAE影 响 较 大 (短:红
药效相关主要参数为游离抗菌药物的%T>MIC
抗菌药物PK/PD专家共识解读
共识制定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 )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 重要性
抗菌药物PK/PD的研究进展迅速,重症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PK/PD数据明显 不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聚集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多学 科联 合共同从事感染疾病研究与诊治的学术组织,领衔制定并推广了本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 2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XX省药学会2008年10月30日印发)
一、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
的抗原—主要决定簇-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青霉烯酸决定簇非常明
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X。
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世界上尚存在争
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
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产品中的杂质等;
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
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
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三、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
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XX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
(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
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药品说明书明文
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
则需临床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
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四、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
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
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
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
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
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
- 2 - / 2
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
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六、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产品质量与临床上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相关性。现
已经从头孢噻肟等头孢类抗菌药物中收集到了能引发动物过敏反应的基本无
抗菌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说明控制产品中高聚物的含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之一。
七、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不管是
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或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0.5-1小时内应
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过敏反应是难以预测的,
过敏反应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
措施,医院则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