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 (ESP)
汽车ESP工作原理

汽车ESP工作原理ESP,全称为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一种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旨在提高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操控稳定性和安全性。
ESP系统通过监测车辆的各种传感器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横向滑移或者侧滑的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1. 传感器:ESP系统依靠多个传感器来获取车辆状态的数据。
其中包括车速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侧倾角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不断地监测车辆的各种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控制单元:ESP系统的控制单元是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算法进行实时计算和判断。
控制单元会根据车辆的动态状况,比较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与期望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控制。
3. 制动系统:ESP系统通过制动系统来实现对车轮的单独制动控制。
当系统判断车辆存在侧滑或者横向滑移的风险时,会通过制动系统对特定的车轮进行独立制动,以减小车辆的横向滑移角度,并使车辆保持在理想的行驶轨迹上。
4. 动力系统:在某些情况下,ESP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来匡助车辆恢复稳定。
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存在侧滑或者横向滑移的风险时,可以通过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来减缓车辆的速度,从而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数据采集:ESP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各种数据,包括车速、转向角、侧倾角、制动压力等。
2. 数据处理: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实时计算和分析。
通过比较实际车辆状态与期望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横向滑移或者侧滑的风险。
3. 干预控制:当系统判断车辆存在横向滑移或者侧滑的风险时,会通过制动系统对特定的车轮进行独立制动控制,以减小车辆的滑移角度,并使车辆保持在理想的行驶轨迹上。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发动机输出功率来匡助车辆恢复稳定。
ESC(ESC、V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ESP(ESC、V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技术介绍:ESP在极限工况下工作示意图ESP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中文意思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也可称作ESC或VSC。
ESP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主动干预,它整合了ABS和TCS的功能,并且增加横摆扭矩控制――防侧滑功能,可以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或制动过程中失控。
如图1左侧所视,车辆前轮侧滑,车辆出现转向不足。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内后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逆时针的力矩,改进车辆转向能力。
如图1右侧所视,车辆后轮侧滑,出现车辆甩尾和过度现象。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外前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顺时针的力矩,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
它利用控制左右两侧车轮制动力或驱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能力,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使时的安全性。
研究估计ESP降低了30%-50%的轿车单车致命事故和50%-70%的SUV单车致命事故。
技术应用情况:2008年全球的VSC装配率达到33%当今在欧洲和美国,每两辆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就有一辆装配了ESP。
美国和欧洲的立法者最近都做出决定,要求强制装配ESP。
2011年9月起,美国所有4.5吨以下车辆都必须装配ESP。
2014年11月起,欧洲所有乘用车和轻、中、重型车辆都要求装配ESP。
在2008年,我国只有约11%的新车装配了ESP。
随着今年国内车市新车型的不断推出,目前我国20万元以上新车配备ESP的比率大幅提高,像别克新君越、新天籁、雅阁八代等都装配了ESP。
相信随着我国车市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一定会如同当今的ABS一样,成为我国汽车的一个标准安全配置。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具体的纠偏工作是这样实现的:ESP通 过TCS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 指挥ABS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 产生一个反横摆力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 望的轨迹曲线上来。比如转向不足时,刹 车力会作用在曲线内侧的后轮上;而在严 重转向过度时会出现甩尾,这种倾向可以 通过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得到纠正。
ESP提高了所有驾驶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尤其是在 转弯工况下,即是在横向力起作用的情况下,ESP能维持 车辆稳定和保持车辆在车道上正确行驶。ABS和TCS只在 纵向起作用。ESP结合了侧滑率传感器,并集成横向加速 度传感器及转向角度传感器。此外,ESP应用了ABS/TCS 的所有部件,并基于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电子控制单元。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1)避让始料不及的障碍物 在悠长平整的路面上交替进行着超车和变道。突然出现 一个障碍物。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2)路程的错误估计 行驶于蜿蜒曲折的山路。下一弯道始料不及地出现。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始料不及的新状况 冰雪路面、弯道上的湿树叶或者鹅卵石路旁的 铁轨。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3转向角度传感器
它监测转向盘旋转 的角度,帮助确定 汽车行驶方向是否 正确。结合来自轮速
传感器和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输入信息, ECU计算出车辆的目 标动作。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工作范围(量 程)为720°。在方向 盘满舵转动范围内, 其误差在5°之内。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4.2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液压 制动作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汽车ESP工作原理

汽车ESP工作原理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安全系统,它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的协同工作,提供车辆稳定性控制,以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ESP的工作原理。
1. 传感器ESP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状态和行驶条件。
这些传感器包括车轮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车轮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每个车轮的转速,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转向角度,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加速度和侧向加速度。
2. 电子控制单元(ECU)ESP系统的核心是电子控制单元(ECU),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ECU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通过控制制动系统和发动机输出扭矩,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3. 稳定性控制ESP系统通过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控制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
当ECU检测到车辆即将失去稳定性时,它会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出现潜在危险的方向,然后通过制动系统对车轮进行独立的制动来纠正车辆的偏离。
例如,在过弯时,如果车辆出现侧滑的迹象,ESP系统会自动通过制动来减少车轮的滑动,使车辆保持稳定。
4. 制动力分配ESP系统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调整制动力的分配,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每个车轮的独立制动控制,ESP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转向角度、侧向加速度和车轮转速等参数,调整制动力的分配,以防止车辆的侧滑或失控。
5. 反馈和警告ESP系统还可以通过车辆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或声音警告来提醒驾驶员当前车辆的状态。
例如,当ESP系统介入时,驾驶员可能会感受到制动踏板的轻微震动,并且仪表盘上的ESP指示灯会亮起。
总结:汽车ESP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的协同工作,实现对车辆稳定性的控制。
它可以通过制动系统的控制来纠正车辆的偏离,并调整制动力的分配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ESP系统在提高车辆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潜在的危险。
电控行车稳定系统 (ESP)

电控行车稳定系统(ESP)电控行车稳定系统有助于行驶安全。
它降低侧滑危险并改善行驶稳定性。
ESP 识别行驶动态极限,如对车辆的超控和失控或驱动轮打滑。
通过合理的制动干预或降低发动机扭矩可稳定车辆。
一旦 ESP 进入调节干预,组合仪表中的指示灯闪亮。
在电控行车稳定系统中集成了 ABS 制动防抱死系统、制动辅助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和 EDS 电子差速锁和动态转向系统*。
ABS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防止车轮在车辆停止前的制动抱死现象。
由此,即使在全制动时,也可对车辆导向进行操控。
没有停顿地踩制动踏板-不要泵踩!通过制动踏板的脉动可以觉察到调节过程。
制动辅助系统制动辅助系统可以加速制动过程并因此缩短车辆制动距离。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快速踩制动踏板的话,那么该系统会加强制动力量。
当车上装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时,如果识别出与前面的车距较小,那么制动辅助系统在液压制动装臵中附加制造少许预压力。
驱动防滑系统(ASR)车轮打滑时,ASR 降低发动机的驱动力并根据行驶条件对作用力进行适配。
由此可方便起动、加速和上坡。
电子差速锁(EDS)EDS 对打滑的车轮进行完全制动并将驱动力传递到其它驱动轮上(全轮驱动*)。
在 100 km/h 以下均可使用该功能。
为使正在制动的车轮盘式制动器不至于过热,EDS 在负荷过大时会自动关闭。
车辆仍可继续驾驶。
一旦制动器冷却下来,EDS 立即又会自动打开。
动态转向系统*在装有动态转向系统* 的车上,ESP 在危险情况下通过转向系统附加起着稳定作用。
警告!• ESP、ABS、EDS 、ASR 和动态转向系统 * 也有其物理极限。
特别是在光滑或潮湿的路面上行车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当系统进入调节时,您应当迅速根据道路状况和交通情况调整车速。
不允许由于该系统提高了安全性而冒险行车,否则会有发生事故的危险!•请注意,行车过快会提高交通事故风险,特别是在弯道和湿滑的路面上以及跟车过近的行驶情况下更是如此。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 框图

P42.45-2663-79A1仪表盘N10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N72/1s1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 A7/3牵引系统液压单元(SAM) 控制单元OFF 开关N15/7分动箱控制单元N72/1s24下坡车速调整开关A7/7制动辅助系统 (BAS) 制动加力器[对于车型 164.8 和车型 164.1, [对于车型 164.1, 未装配越野组件/ A7/7b1制动辅助系统 (BAS)装配越野组件/代码 (430)]代码 (430)]膜片行程传感器N15/9后轴差速锁控制单元N72/1s25越野程序开关A7/7s1制动辅助系统 (BAS) 解锁开关[对于车型 164.8 和车型 164.1, [对于车型 164.1, 未装配越野组件/ A7/7y1制动辅助系统 (BAS) 电磁阀装配越野组件/代码 (430)]代码 (430)] B24/15微型机械式转向速度传感器 AYN47-5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 N73电子点火开关 (EZS) 控制单元检波器控制单元,N80转向柱模块B34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N49转向角传感器N93中央网关控制单元制动压力传感器N72底部控制板控制单元 [对于车型S11制动液指示开关B37油门踏板传感器164.8 和车型 164.1, S12驻车制动器指示开关L6/1左前转速传感器装配越野组件/代码 (430)]S40巡航控制 (CC) [TPM] L6/2右前转速传感器N72s30下坡车速调整开关 [对于车型推进式按钮开关 [美国版/代码L6/3左后转速传感器164.8 和车型 164.1, (494)] L6/4右后转速传感器装配越野组件/代码 (430)]S40/4巡航控制 (CC) [TPM] 推进式按钮N3/9共轨喷射系统柴油机 (CDI)N72s31低档开关 [对于车型 164.8 和车型[不带美国版/代码 (494)]控制单元164.1, 装配越野组件/代码 (430)]Y3/8n4全集成化变速箱控制 (VGS) (装配柴油发动机)N72/1顶部控制板控制单元控制单元N3/10电控多端顺序燃料喷射/点火系统(ME-SFI) [ME] 控制单元(装配汽油发动机)CAN B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CAN H车辆动态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LIN 1仪表板局域互联网 (LIN) CAN C发动机舱控制器区域网络 (CAN)© Daimler AG, 09-5-8,G/04/09 / gf42.45-p-0001-06gm /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 框图页次:1/1 MODEL 164.1 as of Model Year 09 /AEJ 08 MOPF MODEL 164.8, 251.0 /1 as of Model Year 09 /AEJ 08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肀。
汽车ESP工作原理

汽车ESP工作原理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电子稳定程序的缩写,它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安全系统,旨在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ESP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监测车辆的动态状态,并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车辆的制动力和动力输出,以保持车辆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稳定性。
ESP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传感器检测、控制单元处理和执行调整措施。
1. 传感器检测:ESP系统使用多个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动态状态。
这些传感器包括车轮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侧倾角传感器和纵向加速度传感器等。
车轮速度传感器检测每个车轮的转速,转向角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角,侧倾角传感器检测车辆的侧倾情况,纵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车辆的加速度和减速度。
这些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2. 控制单元处理:ESP系统的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处理。
控制单元分析车辆的动态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失控风险。
如果控制单元检测到车辆正在发生失控或潜在失控的情况,它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车辆的稳定性。
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制动系统、发动机输出和转向系统等来实现调整。
3. 执行调整措施:一旦控制单元判断车辆存在失控风险,它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恢复车辆的稳定性。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动力分配: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调整车轮的制动力分配来改变车辆的行驶轨迹。
例如,在转弯时,控制单元可以增加内侧车轮的制动力,以减少车辆的侧滑风险。
- 发动机输出控制:控制单元可以通过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来减少车辆的失控风险。
例如,在起步时,控制单元可以减少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避免车辆的轮胎打滑。
- 转向辅助: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调整转向系统的工作方式来提供额外的转向辅助。
例如,在紧急避让时,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主动干预转向系统,使车辆更容易转向。
总结起来,汽车ESP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动态状态,控制单元处理数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汽车ESP工作原理

汽车ESP工作原理ESP,即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是一种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计算机和执行器等组成的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车辆的稳定性,提高行驶安全性。
ESP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ESP系统使用多个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各种动态参数,包括车速、转向角度、横向加速度、轮胎滑动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转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和轮速传感器等。
2. 控制单元:ESP系统的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控制单元使用预设的算法和逻辑来判断车辆是否出现潜在的失控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执行器:ESP系统通过执行器来实施控制措施。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制动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
当ESP系统检测到车辆出现失控的迹象时,它可以通过制动器对车轮进行独立的制动,以减少车轮滑动。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帮助恢复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监测车辆状态:ESP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各种动态参数,包括车速、转向角度、横向加速度和轮胎滑动等。
这些参数可以提供给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分析车辆状态: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它会比较车辆的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以判断车辆是否出现失控的迹象。
3. 判断失控情况:ESP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车辆是否出现失控的情况。
当车辆发生横向滑动、打滑或转向过度等情况时,ESP系统会判断车辆可能失去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实施控制措施:一旦ESP系统判断车辆出现失控的迹象,它会通过执行器实施控制措施。
例如,它可以通过制动器对车轮进行独立的制动,以减少车轮滑动。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帮助恢复车辆的稳定性。
5. 提高车辆稳定性:ESP系统的控制措施可以帮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转向盘角度传感器—多为光电管式,安装 于转向盘的轴上,提供有转向动作和转向角大 小和快慢的信号,来识别司机的操作意图。转 角总值约3圈,左右各1.5圈。如果无此信号, 电脑无法认定汽车的行驶方向,EPS系统即不 工作而报警。
3、纵向和横向加减速度传感器—多为压电陶瓷片 式,利用其内部高密度重物的移动,使压电陶瓷 片挠曲变形,而产生正负值电压信号,每1~1.4V 对应1g的加速度变化。它安装于汽车质心C附近地 板下方的中间位置,用来测量汽车纵向、横向的 加减速度值,判定汽车的运动状态。如无此信号, 电脑无法得知汽车实际行驶状态,ESP系统即不 工作而报警。
5、液压系统中增加了两个动态选择控制 电磁阀—行驶中当ABS、TCS、ESP各系 统工作时,进行“转换控制”,关断或导 通制动主缸油路,使供能装置(蓄压器) 的油液进入需用的轮缸调压电磁阀中。
6、TCS(ASR)系统只对两个驱动轮进 行调压控制,以防止滑转为主体;而 ESP系统和ABS系统一样,对驱动轮和 非驱动轮都能进行调压控制,以防侧滑 为主体。
3、利用了ABS和TCS系统所有的电控液 压部件—如:ABS系统的八个调压电磁 阀(2/2阀)、TCS(ASR)系统的两个 控制电磁阀(3/3阀)和供能电机和油泵 及蓄压器等。
4、ESP和TCS系统的制动油压的建立, 有两种方式: 一为,用单级油泵和蓄压器方式,油泵间 歇的工作(丰田车系); 二为,不用蓄压器,用泵油量大的双级回 流油泵,油泵需频繁的工作(大众车系)。
1、抑制后轮侧滑—当汽车在弯道上或湿 滑的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因地面的原因, 附着力变化无常时,后轮会产生侧滑,使 汽车“横向甩尾”。ESP系统立即把制动 力施加到转弯的外前轮上,使汽车产生相 反的“稳定力矩”,恢复直线行驶。
2、抑制前轮侧滑—同理,前轮也会 产生侧滑,使汽车“横向漂出”。 ESP系统立即把制动力施加到两个非 驱动的后轮上,使汽车产生相反的 “稳定力矩”,恢复直线行驶。
三、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电控 元件的组成特点: 1、监控传感器多—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轮 速传感器、纵向和横向加减速度传感器、 横摆率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制动开 关信号、ESP开关信号等,并和动力系统 联网控制。
2、ABS、EBD、TCS、ESP的电脑为一 体—组成了一个综合信息处理系统,根据汽 车失稳程度,计算出恢复汽车稳态所需的各 项调节参数(转矩、牵引力、制动力等)。
9、蓄能器总成—包括电机、油泵、蓄能罐 等元件,它用来向ASR/ESP系统提供控制油 压,便于对每个驱动轮进行防滑调节。 A、当蓄能器内油压低于设定值时—压力 控制开关闭合,电机运转泵油增压。 B、当蓄能器内油压高于设定值时—压力 控制开关断开,电机仃转保持油压。
五、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状态,来源于两个 方面:一为,路面附着力变化异常, 出现失稳状态;二为,操控不当,出 现失稳状态。两者皆可通过ESP系统 来进行调控,抑制汽车侧滑和失控, 使汽车始终在惯性力和行驶方向一致 的状态下,高速安全行驶。
ESP系统是属于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 它是ABS+EBD+TCS(TRC、ASR)的发 展与延伸,它实际上是“智能主动防滑稳定 系统”的最高形式。使汽车始终在惯性力和 行驶方向一致的状态下,抑制汽车侧滑失控, 发生意外事故,降低侧向碰撞机率。
二、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的三 大优点: 1、适时监控功能—监控司机的操控动作、 路面反应、汽车运动状态、制动状态。 2、主动干预功能—主动调控发动机转矩、 车轮牵引力、制动力,抑制汽车的前轮或 后轮侧滑,抑制汽车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 3、事先提醒功能—当司机操控不当或路 面异常时,汽车出现失控现象,ESP系统 警告灯点亮和蜂鸣器鸣叫提醒。
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
一、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的概念: 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 缩写,是“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之意。 ESP系统在各类豪华的车系中普遍的安装 (如:奔驰、宝马、奥迪A8、凌志LS400)。
德国Bosch公司在1978年研发了ABS制动防 抱死系统,由于ABS系统不能解决在湿滑的 路面上起步和加速出现的打滑问题,更不能 避免汽车在行进中出现的侧滑问题。为此, 在ABS系统的基础上,又研发了制动力分配 EBD和防滑转TCS(TRC、ASR)系统,进 而在1995年又推出了防侧滑ESP系统(丰田 车系称:VSC系统)。
四、电控汽车稳定行驶系统(ESP)监控 传感器的作用: 各种传感器用来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和 司机的操控动作,使电脑估算汽车失稳的 程度,计算出恢复稳定行驶的调节参数。
1、轮速传感器—多为磁电式,安装于四个 车轮的轮毂上,检测车轮的角速度值,提供 车轮抱死或滑转的电压信号。如无此信号, 则ABS、ASR、ESP系统即不作而报警。
5、制动压力传感器—多为压电元 件。安装于制动管路上,用来检 测操控时制动油压的高低。电脑 据此计算减速度制动力的大小, 以便推算出克服侧向力的操控值, 对汽车不正常行驶进行调节。如 无此信号,ESP系统即不工作而 报警。
6、制动开关信号—安装于制动踏板上, 电脑据此信号得知司机有无制动动作。如 无此信号,制动灯失控,ABS灯和ESP 灯报警。 7、ESP开关信号—安装于仪表盘上,根 据道条件,按下此开关显示ESP /ON, ESP系统投入工作;再按下ESP/OFF, ESP系统即不工作。 8、动态选择控制电磁阀—共两个,每个 驱动轮各一个,将油压隔离。当ESP开关 ON时,进入动态控制而导通,提供控制 油压。
4、横摆率传感器—又叫: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安 装于汽车行李仓的前部,与汽车的垂直轴线一致, 用来检测汽车绕垂直轴线摆动的角度值(侧滑 量)。 多为HL式,灵敏度极高,没有横摆时(侧 滑),HL电压为常数,横摆时永久磁铁左右运动, 引起HL电压的变化,电压值与横摆率的大小成比 例。如无此信号,电脑无法了解汽车是否发生横 向摆动,ESP系统即不工作而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