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来客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近日,我读完了一本名为《冰山上的来客》的小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小说以描述冰山上的来客为主题,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领略到了人性的力量和希望的重要性。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小镇上,小镇的居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
尽管生活条件艰难,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精神。
正当大家正在为生存而努力时,一位神秘的陌生人来到了小镇。
这位来客带着神奇的力量,能够解决人们的困境,带来温暖和希望。
小说通过这位来客的描写,让我思考了很多。
在冰山上,来客象征着援助和帮助。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外界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内心的勇气和坚持。
正如书中的居民们一样,他们并没有完全依赖来客,而是积极面对困境,勇敢地去克服。
这样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只有自己真正走过困难的道路,才会拥有真正的成长和成就。
除了困境和帮助的思考,小说中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
在小说中,有一些人对来客抱有怀疑和敌意,他们坚信只能依靠自己才能摆脱困境。
这样的人物形象让我深思:为什么有些人在面临困境时选择闭门造车,而不肯接受外界的帮助呢?是因为过分的自信或是对他人的不信任?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我意识到在人际关系和社交中,信任和合作是如何重要和珍贵的。
此外,小说还提醒我关注独特和美丽的自然环境。
冰山和小镇的描写使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冰天雪地的寒冷和神秘。
我深深被大自然的壮美所震撼,同时也反省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在美丽中生活。
通过《冰山上的来客》这本小说,我不仅享受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从中汲取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人性的力量和希望是无穷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保持乐观和勇敢,就一定能够战胜困境、超越自己。
同时,对他人的信任和合作也是宝贵的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并与他人共享希望和温暖。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精选《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5篇-观后感

精选《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5篇-观后感《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描写1951全国大部分都已解放后而发生在边疆的斗争的故事。
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从小青梅竹马,不幸的是,贫困使古兰丹姆被人卖到地主热利普家为奴,他们两个最终分别了,分别的时候古兰丹姆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中喊着:阿米尔,别忘了我。
阿米尔流着眼泪捡起古兰丹姆留下的那枝花。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欢迎阅读。
精选《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篇1《冰山上的来客》是1962年拍的一部黑白故事片,那一幕幕有趣又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情,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这个故事讲得是:新战士阿米尔在去解放军住地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冒名为古兰丹姆的新娘子。
新娘子勾起了阿米尔童年的回忆。
这个新娘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解放军住地转来转去,千方百计想得到边防军的情报,但阿米尔却毫无察觉。
聪明机智的杨排长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怀疑这个古兰丹姆并不是阿米尔心爱的古兰丹姆。
后来杨排长知道了真相:原来这人是匪首热力普潜伏下的女特务古里巴尔,她并不知道阿米尔小时候唱给她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一个下着暴雪的夜晚,女特务古里巴尔给匪首热力普发电报,让他攻击毫无戒备的1号岗哨。
1号岗哨只有几人,一班长也被冻死了。
而在山的那边,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兰丹姆。
这才是阿米尔所爱的古兰丹姆。
她带来了共产党侦查员卡拉的冬不拉琴。
琴中有一份情报,写着阿曼巴依是国民特务,(卡拉已经死了)。
在杨排长的精心安排下,古兰丹姆和阿米尔在童年的歌声中相逢。
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
后因古兰丹姆被卖给热力普做女仆,改名为买日乌莉,从此便杳无音讯。
杨排长还告诉国民特务阿曼巴依: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结婚那天解放军放假。
阿曼巴依信以为真,让热力普在那天偷偷攻打解放军。
谁知杨排长早已安排好,将土匪一网打尽,并把国民特务押进了监狱。
大家都明白了,卡拉是阿曼巴依打死的。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冰山上的来客》是英国作家安德烈·吉德的一本小说,该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心生种种感慨,深深被作者对人性、人际关系和生存的思考所触动。
故事围绕着一个富有的英国家庭展开。
主人公史密斯先生是一位非常严谨和冷静的人,他为了获得对人类大自然的认知,决定驾驶他的船只前往南极冰山。
故事一开始,我们就被带进了这个绝望而凄美的世界。
在冰雪覆盖的荒无人烟的环境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描绘得异常逼真。
小说中,冰山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成为象征孤独与困境的隐喻。
冰山的高傲和无法逾越的高度,使人对人类的微小与渺小产生深深的反思和敬畏之情。
而史密斯先生作为人类的代表,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中孤独和迷茫。
他不断与自然环境进行抗衡,却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令我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所能做到的和无法改变的局限。
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描写,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史密斯先生在与家人和同行者的交流中,暴露出他的傲慢和自私。
他的行为与态度引发了家庭纷争和团队合作的困难。
在冰天雪地的世界中,人们不得不面对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些人际关系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读《冰山上的来客》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吉德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写所吸引。
他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和细腻的表达,给予了读者对生活更全面的思考和认知。
同时,小说还提醒我们,人性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通过《冰山上的来客》这本小说,我不仅体验了作者带给我的文学享受,更对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小说无论是在情节的安排还是在文学表达上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就像是一座冰山,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表面,更蕴含着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阅读这本小说,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说结束时,我在内心深处留下了一股深深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2020精选《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5篇

《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描写1951全国大部分都已解放后而发生在边疆的斗争的故事。
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从小青梅竹马,不幸的是,贫困使古兰丹姆被人卖到地主热利普家为奴,他们两个最终分别了,分别的时候古兰丹姆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中喊着:阿米尔,别忘了我。
阿米尔流着眼泪捡起古兰丹姆留下的那枝花。
下面是收集的《冰山上的来客》观后感,欢迎阅读。
《冰山上的来客》是1962年拍的一部黑白故事片,那一幕幕有趣又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情,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这个故事讲得是:新战士阿米尔在去解放军住地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冒名为古兰丹姆的新娘子。
新娘子勾起了阿米尔童年的回忆。
这个新娘子不分白天、黑夜地到解放军住地转来转去,千方百计想得到边防军的情报,但阿米尔却毫无察觉。
聪明机智的杨排长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怀疑这个古兰丹姆并不是阿米尔心爱的古兰丹姆。
后来杨排长知道了真相:原来这人是匪首热力普潜伏下的女特务古里巴尔,她并不知道阿米尔小时候唱给她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一个下着暴雪的夜晚,女特务古里巴尔给匪首热力普发电报,让他攻击毫无戒备的1号岗哨。
1号岗哨只有几人,一班长也被冻死了。
而在山的那边,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男的叫阿曼巴依,女的叫古兰丹姆。
这才是阿米尔所爱的古兰丹姆。
她带来了共产党侦查员卡拉的冬不拉琴。
琴中有一份情报,写着阿曼巴依是国民特务,(卡拉已经死了)。
在杨排长的精心安排下,古兰丹姆和阿米尔在童年的歌声中相逢。
古兰丹姆和阿米尔自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
后因古兰丹姆被卖给热力普做女仆,改名为买日乌莉,从此便杳无音讯。
杨排长还告诉国民特务阿曼巴依:古兰丹姆和阿米尔结婚那天解放军放假。
阿曼巴依信以为真,让热力普在那天偷偷攻打解放军。
谁知杨排长早已安排好,将土匪一打尽,并把国民特务押进了监狱。
大家都明白了,卡拉是阿曼巴依打死的。
看了这个故事片,我明白了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要着急、生气,因为愤怒会吹灭智慧之灯,着急也会使人失去理智,杨排长就做到了这一点。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冰山上的来客》是瑞士作家彼得·陆特(Peter Lüthi)创作的一部小说。
这本书引人入胜,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友谊和人性的故事。
在阅读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有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故事背景设定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小镇上,主人公约瑟夫是一个寡言少语的渔夫,在他一生中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当一位神秘的来客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时,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小说中刻画出来的冰山所吸引。
冰山象征着主人公约瑟夫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封闭,他仿佛像一座冰山一样与世隔绝。
而当来客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时,冰山开始融化,约瑟夫的内心也逐渐打开。
小说中还描绘了来客和约瑟夫之间的友谊的成长。
来客是一位名叫卢卡斯的青年,他多才多艺,开朗又真诚。
在他的影响下,约瑟夫逐渐变得活跃起来,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快乐。
两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他们的友谊,我深切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约瑟夫的妻子艾琳是一个坚强而勇敢的女性,她在约瑟夫独自一人的时候默默支持着他,她是他生活中的一块避风港。
小说以她的角度描写了约瑟夫和来客的友谊,展现了她聪明、善解人意的一面。
通过艾琳,我看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她们的贡献不应被忽视。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被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所深深震撼。
故事中揭示了人们内心的复杂和深层次的情感。
通过描述来客和约瑟夫的命运,作者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让我反思了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那些细枝末节,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雅俗共赏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小说《冰山上的来客》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引发了我的共鸣。
故事情节虽然出自于作者的想象,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的哲思却是普世的。
作为读者,我对于作家的刻画和叙事技巧深感敬佩。
通过阅读《冰山上的来客》,我不仅仅得到了阅读的乐趣,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深入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脆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登山者,他在攀登冰山时遭遇了一场意外,被困在冰山上。
在生死一线之间,他经历了种种挣扎和煎熬,最终被一位神秘的来客所救。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加贴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冰山上的孤独与绝望中,主人公不断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梦想和失落交织在一起。
他的内心矛盾和挣扎,让人深感同情和共鸣。
同时,小说也通过主人公与来客之间的对话,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贵。
来客的智慧和善良,让主人公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和人生的方向,最终找到了希望和勇气。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性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冰山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而来客则代表着希望和拯救。
主人公在冰山上的经历,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读者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物质和功利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灵魂的呼唤。
而这部小说正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梦想。
通过阅读《冰山上的来客》,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智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无法释手。
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描写和对生命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和纷扰所困扰,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灵魂的呼唤。
而这部小说正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梦想。
总的来说,《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温暖的小说,它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和人生的方向。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来客的救赎,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智慧,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力量和勇气。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和人生价值。
《冰山上的来客》诞生记

防部 队 与 敌特 进 行 斗 争 的反 在 过 道 里 遇 见 了一 个 姑 娘 , 界 , 在 我 国 电影 史 上 并 不 多
的 长 相 、 身 材 和 气 质 , 尤 其
木 都 力 米提 “ 借 ” 去 电影 水 只 好 向 时任 新 疆 自治 区主 席 赛 福 鼎求 助 ,赛福 鼎 亲 自
多 人 , 如 果 继 续 拍 下 去 ,人
洛瓣
曩矗 ≥
不 就 死 光 了吗 ? 然 而 ,对 于 阿依 夏 木 来 说 , 破 除这 些 “ 盲
区 ” 还 不 是 最 困 难 的 , 最 大
的 困难是 语 言 , 当时她 仅 会
瀵 , _ = 。
鬻誊
讲 几 句 极 简单 的 汉 语 ,根 本
. . 。 。 ”“ ・
●
、
朝花夕 拾
故事 片 《 冰 山上 的 来 客 》
便 带 着 摄 制 组 前 往 新 疆 选 演
比 ,寻 找 “ 阿 米 尔 ” 着 实 让
是 一 部 影 响 了几 代 人 的 影 片 。
员。 影 片 中 的 女 主 角 就 是 赵 赵 心 水 导 演 费 了 好 大 的 劲
她 才 1 5岁 , 正 在 财 经 学 校
员 , 但 由 于 饰 演 男女 主 角 的
阿依 夏 木 和 阿 木 都 力米提 从
未接 触 过 演 戏 ,一 进 入拍 摄 ,
演 都 不 敢 接 这 个 “烫 手 山
芋” 。 长影 厂 领 导 几 经 考 虑 ,
将 这 个 任 务 交 给 了 当时 并 不
冰 山上 的来 客
口袁 成 亮
听 不 懂 导 演 的 话 。 赵 心 水 在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

冰山上的来客读后感在忙碌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冰山上的来客》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冰天雪地的边疆。
那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考验的地方。
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鲜活而生动,仿佛他们就生活在我的身边。
主人公阿米尔和古兰丹姆之间的爱情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
他们的爱情,就像冰山上的雪莲,纯洁而坚韧。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的爱情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被阴谋拆散。
他们的爱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正义的坚守。
我还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阿米尔为了寻找古兰丹姆,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很久很久。
他的脸被寒风刮得通红,脚也被冻伤了,但他的眼神里始终充满着坚定和执着。
当他终于找到古兰丹姆的时候,那种喜悦和激动,让我的心也跟着颤抖起来。
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跳,能感受到他那一刻的幸福。
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就是当敌人的阴谋被揭穿的时候,战士们毫不畏惧地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的勇敢和无畏,让我热血沸腾。
在那个紧张的时刻,每一个人的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仿佛被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能看到他们紧皱的眉头,能看到他们紧握着武器的手,能看到他们坚定的眼神。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保卫家园、保卫人民的重任,所以他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
这本书里,对冰山的描写也特别细致。
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冰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
冰山上的积雪,厚厚的,像是给大山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
山风吹过,雪花飞舞,那景象真是美极了。
作者对冰山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里的寒冷和壮美。
书中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描写,也让我大开眼界。
他们的风俗习惯,他们的热情好客,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生活的困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山上的来客梁晓阳每年,去喀班巴依雪峰上采摘雪莲的人们总是选择在七月或者八月出发,他们像探险旅游者一般进入库尔德宁草甸,然后穿过野猪林,跨过库尔德宁河的上游,进入河谷右岸的坡地。
在那儿,他们从一条只有二三十公分宽的牧道上山,踩过许多艰险的路途,一直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雪线上,那儿便有可能看见亭亭玉立的雪莲了。
关于雪莲,5年前我曾经多次在光旭的一位朋友家里看到过,据说那些雪莲便是他从库尔德宁的喀班巴依雪峰上采回来的。
有一次,那位朋友在他房子的大卧炕下,一口气给我拖出了四五块两三米长的木板,上面盛满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朵干爽的雪莲花,叶子的颜色是淡绿淡绿的,这些花朵茎部长短不一,每支花都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药香,一直沁进人的肺腑。
我仔细观察,从那些干枯的花朵依然可以看出她那与生俱来的冰清玉洁的魂魄。
老一点的马场人曾经告诉我,采集天山雪莲万万不可连根拔起,那样会彻底毁坏雪莲生长的土壤和环境,采集的时候最好是从雪莲的根部小心地折断。
尽管如此,过多地采集肯定会减少一个物种的数量,尤其是雪莲本来就属于高寒地区生长期长的植物,它们从发芽生长到开花需要五年。
而且现在的雪莲,早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物种了。
然而阻止他们采集显然是极其不易的,他们总是将政府的号召和禁令置若罔闻,依然在每年的七八月,走上迢远的路程,甚至冒着冰川雪崩的危险攀爬到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峰上,以无比激动的心情伸手采下那一朵朵闪着青凛凛寒光的世上奇珍,然后放进背篓,再冒着冰川雪崩的危险下山,走上迢远的路程,回到家里把雪莲风干或阴干。
不久,他们便以每株二三十元的价格卖给前来收购的贩子,而一经贩子投放到市场包装,雪莲的价格就直线飙升了,在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市场,2支装一盒卖到了300元,一支雪莲酒卖到380元。
卖出高价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因为一直传说天山雪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各种妇科疾病有特效,有一种叫“男人香”的雪莲据说还可以滋阴壮阳,胜过任何一种保健品。
最早记载雪莲的是《穆天子传》,说天子向王母求长生不老药,王母取天山雪莲赠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记载,雪莲具有舒筋活血、散寒除湿之功效,多以全草入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民间素有“东北人参,新疆雪莲”之说。
清人赵学敏则在他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雪荷花形似莲花,高可尺许,……以产天山峰顶者为第一。
”又说:“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冬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
并说“性甘温,入肝脾肾三经,能补阴益阳”,可“治一切寒症”。
青少年时代读的许多武侠小说也写到了雪莲救人的特别功效,也曾让当年的我深信不疑。
当时我还这样想,我已经回到天山,亲眼看看甚至采一朵神奇诱人的雪莲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我是在七月跟老马场的朋友新佳和千和去喀班巴依雪峰的。
和所有去喀峰采摘雪莲的人们一样,我们在上午8点便骑摩托车出发,8点30分左右我们到达库尔德宁,然后我们爬越高山草甸,从库尔德宁河谷右岸的那条宽度只有二三十公分的牧羊道向上走。
也许是因为水汽充沛,这里的小路都上青苔了,像鲶鱼的身子一样溜滑。
河在我们的右侧,在清晨里有淡淡的雾笼着,看不清河面,只能听到河水穿透雾气的猛烈流响。
从响声就可以判断出水位的落差极大。
路的左侧山坡上,翠绿的青草长得与人腿部一样高。
约两个小时后,我们似乎远离河谷了,再也听不到水流声,只有山风掠过提克喀拉尕依林海的长而连绵的涛声。
大概是到了山的阴面,那里依然有茂盛的松树林。
朋友说这里的海拔已有2000多米了。
潮湿的气候环境和低寒的气温很适合针叶林的生长,森林保护得很好,有许多参天大树几个人都围不拢,低地上落满了厚厚的一层松果和松针,把森林的地面铺设得就像镀上了一层暗金色。
也许刚下过一场大雨,地面潮湿得可以挤出水。
循着小路穿过一片松林,忽然发现我们走进了一个群山环抱的草原世界,这是一片空气清新湿润、满山翠绿的草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夏牧场。
在倾斜如扇的漫坡上,众多的羊只一团团地分布聚集着,恰如高天上片片银亮的白云,漂浮在巨幅的绿色天幕上。
我举起带来的望远镜,看清了整个牧场上的情景:山坡上的羊儿正在吃着青草,时而欢快地奔跑着;两位戴着鸭舌帽的哈萨克男子骑在马上,似乎正在很热烈地交谈着,不时悠悠地挥动手中的牧鞭,悠闲地驱赶着养群;三间白色毡房散落在树林边,正在飘起袅袅的炊烟;越过碧绿树林顶的是一截银白的冰峰,在下午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以前不知道库尔德宁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还有这么美的牧场,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我们一连走过了四五个这样的牧场,一个比一个险远,一个比一个美丽。
但是真正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乃是喀班巴依上的雪莲。
朋友新佳说到那里得在明天的早晨,今天必须在前方的老哈萨毡房里美美地睡上一觉。
又走了两个小时,口干了,腿也开始软了,走一段路便要扶着树干歇一会儿,这时才发现太阳已落到了山的右侧,天色渐渐变得昏暗了。
身后吹来一阵阵寒冷的风,冻得人直打颤,我们都穿上了毛衣毛裤加厚实的外套。
想想现在都是七月了,竟然还穿这么厚,说给南方的朋友听他们肯定不会相信。
在接下来天黑前的时间里,我们还翻过了两座山梁,远远地看见半山坡上有两座毡房。
我们加快了步伐,来到毡房前。
两只牧羊犬“汪汪汪”地狂叫起来,毡房里很快便出来两个中年哈萨克,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
原来我的新佳和千和常去喀峰上采雪莲,每次都入住这里,吃饱喝足第二天再上路。
这时天色已经朦朦胧胧的了,一位叫吉林别克的哈萨克大哥点起了煤油灯,黄黄的灯光使毡房变得狭小,也变得温暖了,我看见了房内挂着的一支猎枪,一把长刀子。
住在深山里的哈萨克是要有较强的自卫能力的,不是面对坏人,而是弱肉强食的狼、棕熊和雪豹,但是也不是真打,这里的动物都列入了保护范围,放一枪,举起一把刀,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一种警告而已,实际上,凶狠的食肉动物看见勇猛的牧羊犬扑过来时,早就知趣地逃掉了。
毡房的另一位主人哈森拜为我们烧了一锅茶水,调了一锅滚烫的奶茶,还捧出蒸过的熏马肠子,我们伸直双腿坐在毡子上,一边放松一边举着碗拼命喝,大嚼干粮和馕,因为明天上山后,就再也喝不到这样地道鲜美的奶茶了。
夜里不知几点,我被一阵阵寒风拍打毡门发出的“忽忽”声和动物长长的嚎叫声惊醒,听起来,声音好像来自毡房外,又突然走远,也好像从远远的对面山峰遥遥传来。
我曾经熟悉的城市生活似乎已经消失在久远的另一个世纪里。
刚开始的时候我十分惊恐,连动弹都不敢有了,但当我听到身旁的新佳、千和和主人都鼾声连连之后,我渐渐地平静下来,似乎觉得这也没啥好害怕的,房内有弹药已上膛的枪,房外有两条粗硕凶猛的牧羊犬,而且我听到风声呼啸,肯定是猛烈的山风偶尔将对面山峰的嚎声传过来,所以就有了这样时而逼近时而走远的声音。
思考中我逐渐忘记了恐惧,最后已经不再以依稀听到的嚎叫声为奇,连啥时候睡着都不知道了,居然是美美的一觉。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我便被新佳千和叫醒。
这回早点不是喝奶茶,而是就着开水快速地吃了两个馕,也不用跟毡房的主人道别,他们还在梦里呢,吃过了便出门望山上而去。
这时路上的青草渐渐稀少,出现了棱角分明的岩石,也有灰黑怪石狰狞凸露,尖尖的直插云雾中,石逢中不时有细细的飞瀑飘下,溅到脸上脖子上一片冰凉。
千和告诉我,我们今天上山算是幸运了,赶上天气不好,山上会有雪花夹着冰雹降下,打得人脑袋上起核桃样大的疙瘩。
这里的海拔据说已有3600米。
我们早已精疲力竭,轻微的高山反应使我觉着头晕、气喘,回望山下雪碛掩盖的来路,这时才发现我们已泊在多么陡峭的冰川脚下,冰川近在咫尺,触手可摸,然而回首内心却荡起一种极度的恐惧,因为后方的脚下就是冰川荡生出的一片刀光剑影,人在回望时生怕一失足便成千古恨。
而抬眼看四周,山顶堆积的白得瘆人的雪块一直向前绵延,而那些坚硬冰川发出的刺眼的有一缕蓝幽幽衬色的寒光,让我想起传说中世上最纯洁的女子的肌肤——但是有这种女子吗,梁羽生在《冰川天女传》中塑造了一位冷艳而又多情的冰川天女,我在阅读该书的时候一直把她当成是一种想象,但是现在我目睹了如此冰纯的雪景,我又愿意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一位女子了,只是她不在我们的平地上,而是坚守在遥遥冰峰之上。
仰望冰峰,我的目光拓展着虔诚,我的耳朵一片静寂,我的想象单纯而通达。
而正因为静寂和通达,我才听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涛声,穿过我人生的三十多座山峰荡漾而至,那是我懂得奋斗与挣扎以来所经历的平淡与不平淡的往事,以及一些信念。
然而,面对冰川,有一些往事和想法像风一样消散了,有一些信念却获得了一种在近处逼视的力量。
以前听攀登雪山的人说过,在巍巍雪山上你会获得一种誓愿今生做个单纯的人的心性,我尤不信,今天我直视冰川,我感觉到我的心已经是冰川的,我的身躯也已经是冰川的,我的双眼就是由冰川的质料做成。
冰天雪地,心冰相通,我的前半生找到了浑身解脱通体松弛的路径。
啊,喀班巴依,我的泪水为你汹涌而出。
你就是我多年来一直懵懵懂懂甚至没有灵魂没有自尊地把日子过下去的提醒者,等着我来,在这个山下炎热而山上冰凉的日子里再一次告诫我,甚至毫不怜悯地剥开我,把我剥得体无完肤,惭愧难当。
你可能惊异于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的我竟然还存最后的一份真诚,过了那么多年的奔波庸碌逆来顺受竟然还有最后的一份坚强。
我仰望你,仿佛仰望我三十多年来一直敬畏有加的父亲,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和病痛,却一直在远方默默地为我鼓励,默默地把儿孙守望。
松软的白云在刺目的冰川间升腾游走,阳光透过卷毛一样的白云射下来,在雪壁下又折射出一片七色的光华,我真担心巨大的冰川被长时间晒暖会发生雪崩。
这时,我才真实地体会到攀登珠峰的运动员们的伟大和幸运。
突然就下起了小雪,我们赶紧穿上备用的雨衣防雪,沿着一道三十多公分宽的石道吃力地走着,其实是手脚并用。
天空变得昏暗起来,小雪飘得更大了,道路也变得有点迷离。
我们互相告诫着,攀爬变得十分小心,生怕会出事,因为下面便是万丈深渊,伸头一看都会惊心动魄。
好几次,我的腿都走麻木了,只好请朋友停下来歇一歇。
但是不能歇太久,因为寒风夹着雪花,会把人冻僵。
真难想象在七月初的季节里,库尔德宁草原上还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但在喀班巴依雪峰山腰却是寒风凛冽,雪花飘飘。
爬过一片陡坡,雪花基本停止了飘飞,只有偶尔零星地洒在身上和冰川上。
而真正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也终于出现了——在银亮的的雪线上,一处一处灰黑的冰碛岩缝中,我看到了十几株迎风傲放、闪着青凛凛寒光的、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的天山雪莲花,我尤其注意到那株高出两三厘米的雪莲花,她那青绿健壮如拇指粗的花茎高挺达二十多厘米,银耳般的花瓣拢护着拳头大的花盘,紫黄闪亮的花盘如孩子般安静地躺在花瓣中。
冰凉的雪风吹过来,这世上的奇珍居然并没有很剧烈地颤动,冷艳的花容几乎一直保持着不动声色,只是纤薄如削肩的绿色毛茸茸叶片轻轻地荡漾了几下,没有看到风刀霜剑的强力,让人看到的却是一种端庄凌厉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