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元区改革

合集下载

欧元和欧元区前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欧元和欧元区前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欧元和欧元区前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2002年1月1日,在作为无形货币运用于金融市场交易三年后,欧元以纸币和硬币的实体形式正式进入日常流通。

十年来,欧元区已由最初的12个国家扩至17个国家,使用人口超过3.3亿,流通的币值已达到8700亿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

一、欧元问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欧元承载着欧洲统一的梦想,其意义远非只是一种货币。

从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启用,到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仅用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欧元的诞生,让一些欧元区成员国尝到了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实惠,其中,德国是欧元的最大受益国,统一市场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消除,成就了德国外向型经济的腾飞。

欧元的使用减少了汇率波动风险和成本,加强了欧洲市场的一体化,促进了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低利率减少了欧元区内经济活动的融资成本;在遏制通胀方面,欧元也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自欧元流通以来,各成员国的平均通胀率仅为2%,让广大民众普遍受益。

欧元的问世不仅对于欧洲一体化意义重大,而且也改变了世界经济与货币的版图,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统计,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已从2001年底的71.5%滑落到2011年的61.7%,而欧元的比重则上升到25.7%,成为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

欧元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伊朗、俄罗斯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

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流通十年来,欧元在国际外汇储备、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了直接而有力的挑战。

二、欧元和欧元区艰难前行然而,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打破了欧元区表面的繁荣和一体化的神话,暴露出欧元设计之初的体制性缺陷:建立超国家货币联盟却缺乏统一财政预算政策的配合,由此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在一些欧元区国家蔓延,并有越演越烈之势。

进入“深水区”的欧元区改革

进入“深水区”的欧元区改革
b Delphine Cuny. « A 20 ans, l’euro veut jouer un rôle international de premier plan ». La Tribune, https://tribune.fr/ entreprises-finance/banques-finance/a-20-ans-l-euro-veut-jouer-un-role-international-de-premier-plan-799935.html。 访 问 日 期:2020 年 1 月 20 日。
c François Lenglet. « L’euro fête ses 20 ans ». RTL, https://www.rtl.fr/actu/conso/l-euro-fete-ses-20-ans-7796092539。访问日期: 2020 年 1 月 20 日。
d 受上世纪 80 年代货币主义理论和德国模式影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欧洲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设定为价格稳定,具体参见王 鹤 .《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3-127.
抛开制度性的缺陷不谈,成员国在经济模式选择和政策偏好方面的不同也是造成欧元区政策协 调困难乃至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早在危机之前,欧元区国家就在国际收支方面显示出明 显的趋异性。就在欧元区成立后的大概前 10 年中,成员国之间在经常项目的国际收支上已经呈现出 越来越大的差距,德国、荷兰和芬兰等北欧国家借助出口竞争力使经常项目顺差大幅增加,成为欧元 区内的债权国,如芬兰 1999— 2008 年的盈余累积达到了创纪录的 59.1%。而同期西班牙、葡萄牙和 希腊等南欧国家的经常项目持续出现逆差,贸易赤字累积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k,沦落为 需要靠外资平衡赤字的债务国。

欧元区管理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Bruegel

欧元区管理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Bruegel

欧元区管理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André Sapir and Guntram B. Wolff, Bruegel导言欧元区在庆祝成立十周年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侵袭。

这场危机始于美国,迅速蔓延至欧洲。

在应付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以及经多年累积而成的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结构性失衡时,经济及货币联盟(EMU)准备不足。

此次金融危机,先是在2010年转化成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随后在2011-12年间,演化成全面的银行-主权债务危机,并曾一度威胁到货币联盟的生存。

现在债务危机已经减弱,但代之而起的是增长微弱、通胀近零的经济危机。

这种失去十年的忧虑正在欧元区回荡,但各国政府对此却反应迟缓1。

欧元区的两大特征对此次危机的产生和其后解决上的困难有着特殊的负面影响:各成员国间2经济(及政治、社会的)差异巨大,导致了某些情况下政策的失效,再有,欧元区的经济管理体制也不足。

对这种管理的改革,需在三大领域进行。

首先,虽然欧元区的整合已达相当程度,但欧盟银行和金融体系是在没有相应的监管和清盘结构下运作的。

银行业联盟及各种宏观审慎措施构成了主要的制度性因应措施,尽管这些因应措施仍需在适当时候予以改进,但这已超出这一期《政策概要》的讨论范围。

其次,在既无标称汇率、又无彻底融合的劳力市场的情况下,欧元区需要有一种体系来防止成员国之间单位劳动力成本(ULC)的过度分化。

第三,欧元区需要有一个财政管理体系以便(1)确保各成员国的财政可持续性,(2)制定全区的财政政策立场,(3)在发生银行和主权危机时,快速提供财政资源、及时解决问题。

我们就第二点和第三点3提出中期管理改革的建议,并以讨论目前最为紧迫的短期挑战为本文作结。

危机前期: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缺陷欧元区从一开始就由两组社会-经济模式明显不同、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和及其结果也颇具差异的成员国所组成:在欧元推出10年之前就已经属于汇率机制(ERM)的(或受其影响)核心成员国,以及不属于ERM的外围成员国。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

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欧元区是由19个成员国组成的货币联盟,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和稳定发展。

然而,欧元区在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本文将探讨欧元区经济一体化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一、挑战1. 经济差异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

一些国家的经济相对强劲,而另一些国家则长期面临着低增长、高失业率等问题。

这种差异导致了欧元区内部的经济不平衡,增加了一体化的难度。

2. 财政政策不统一欧元区内的成员国虽然共享同一货币,但各国的财政政策并不统一。

这意味着每个成员国都有其自主的财政决策权,而缺乏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将影响欧元区内的经济稳定和协作。

3. 政治分歧欧元区中的19个成员国在政治结构和理念上存在分歧。

在制定和推行一体化政策时,各国政府会受到国内政治压力和利益冲突的影响,导致难以达成共识和实施一致的政策。

二、前景1. 加强治理机制面对欧元区一体化的挑战,加强治理机制是实现一体化进程的关键。

通过加强监管和监察体系,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可以提升欧元区的整体经济稳定性和竞争力。

2. 推动结构改革为了提升欧元区的整体竞争力,成员国需要推动结构性改革。

这包括改革劳动力市场、加强教育培训、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的改革,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创新。

3. 加强经济协作欧元区成员国应加强经济协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创新合作、投资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可以提高欧元区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 深化一体化进程欧元区成员国可以通过深化一体化进程,加强经济、金融和政治的合作。

这包括建立共同的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机制,推动经济和货币联盟的进一步融合,以增强欧元区的整体实力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欧元区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前景。

通过加强治理机制、推动结构改革、加强经济协作和深化一体化进程,欧元区可以实现更强大的经济一体化,并为成员国带来更为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欧元区改革应以稳为基

欧元区改革应以稳为基

欧元区改革应以稳为基作者:刘利刚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第03期时值中国农历新年,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在西半球顺利举行。

本次论坛一改过去数年以新兴经济体为核心的讨论议题,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欧元以及欧元区面临的困境上。

这不难理解,过去的两年中,由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区的经济下行甚至欧元崩盘的风险,已经变得越来越真实,而缺乏统一步骤的欧元区决策和政策体系,更将这场危机推入了一场唇枪舌战和漫无意义的争论中,其结果是让欧元区陷入了更深的泥淖。

带有务虚成分的达沃斯论坛,成了各种论点的集中营,却没有提出任何带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当然也不会形成任何可行性的共识。

我们看到,此前愿意承担更多领导责任的德国,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而此前表现得事不关己的英国,却由于置身欧元区危机的核心区之外,慢慢地发出更加强硬的声音,似乎更想从欧元区的危机中攫取自身的利益。

这样的一种新政治格局,当然更加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让更多的思潮和悲观情绪在欧元区蔓延,并让整个危机的解决变得更加模糊。

笔者认为,欧元区的讨论,应该首先正视这个世界上最大经济联盟的现实,从根本上厘清改革的方向,同时,也需要确定政策的基调和轻重缓急。

事实上,从很多外部因素和内部环境看,欧元区面临的危机尽管并没有绝对缓解的迹象,但出现了很多正面和积极的信号。

这些信号包括,“欧猪国家”以及很多深陷债务泥淖的经济体,其国债的拍卖开始变得正常化,即使在综合情况最糟糕的希腊,其债券拍卖也开始逐步起步。

这种积极的现象,与欧洲央行对欧洲金融机构的长期信贷支持有关,由于对主要商业银行提供了长期的贷款支持,欧元区的流动性状况开始缓解,而流动性向相对安全的国债流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加重要的是,欧洲央行为各金融机构提供的,是一项较为长期的流动性安排,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流动性支持将得到确保。

而政府通过国债发行获取资金,将向债权人进行清偿,并得到资源推动新一轮的结构性改革,这将有利于欧洲整个金融和社会的稳定。

欧元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欧元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参考资料:欧元--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跨国货币
《欧元--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跨国货币》是199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耀 东等。
参考资料: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元区:理论根源、宏观政策冲突与货币区前景
《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元区:理论根源、宏观政策冲突与货币区前景》是201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是蔡彤娟。
内容介绍
欧洲在历史发展中一直是世界的经济贸易中心,欧洲很多国家的经济水平十分高,而且欧洲很多 国家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地位,欧洲经济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值 得我们认真研究。
方法/步骤
欧洲国家在最近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取 得了一体化的发展,也就是大家十分 熟悉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欧洲经济 一体化的时候,最近几年出现了欧洲 债务危机,这时候欧洲的经济水平就 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方法/步骤
欧洲国家的经济主要出现了几方面的 好转,一方面欧洲在就业方面有了很 大的进步,欧洲的主要就经济国家就 业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回升,经济方面 工业产品也有了很不错的成绩,所以 下半年欧洲经济值得期待。
方法/步骤
我们国家的企业和欧洲市场的十分紧 密,随着欧洲市场的经济恢复,我们 国家的企业出口必然增加,那么在期 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就会有很大的机会, 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意见一欧洲, 所以近几年我国和欧洲在贸易方面的 摩擦逐渐增长,这都是欧洲经济出现 危机以后的现象,所以研究欧洲经济 对于我们理财工作来说十分关键,大 家要认真总结。
方法/步骤
世界经济包括欧洲的经济在去年开始 有了一些好转,欧洲来说德国的经济 增长很不错,同时英国的经济水平也 开始有了转机,根据上半年的整体经 济分析,欧洲下半年的经济情况也应 该比较乐观。

欧元区财长讨论欧元区改革问题

欧元区财长讨论欧元区改革问题

欧元区财长讨论欧元区改革问题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
【年(卷),期】2018(0)10
【摘要】欧元区19国财政部长会议9月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讨论了欧元区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欧元集团主席森特诺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说,欧元区改革是当天欧元区财长会的主题。

今年12月欧盟峰会上应提出深化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议,包括银行清算、存款保险机制和欧元区共同预算等问题。

【总页数】1页(P128-128)
【关键词】欧元区;改革;存款保险机制;新闻发布会;部长会议;会议讨论;货币联盟;维也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5
【相关文献】
1.欧元区财长举行电话会议.千亿欧元驰援西班牙 [J],
2.欧元区财长会成效显著ESM的最终机制仍未落实 [J],
3.德国财长就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政治后果作出警告 [J],
4.欧元区财长会大派危机“定心丸”援塞方案终确定 [J],
5.欧元区财长会议达成协议欧盟将出台新规遏制逃税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前欧元区经济形势、问题及前景分析

当前欧元区经济形势、问题及前景分析

当前欧元区经济形势、问题及前景分析一、欧洲央行政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是欧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资产购买计划和负利率。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负利率使得银行负担变得更加重,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对其资本充足和贷款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欧洲央行需要寻找平衡点,通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来达到稳健的经济增长。

二、欧元区失业率的问题欧元区失业率一直是困扰欧洲经济的问题。

目前,欧元区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年轻人中。

这是欧元区政府应该正视的严重问题之一。

政府应该实施有效的政策,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以缓解经济压力和社会紧张情况。

三、欧元区的财政问题欧元区的财政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国财政状况差异,财政政策协调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导致经济不平衡,而且还直接影响了欧元区的内部稳定性和经济增长。

因此,欧元区需要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强各国之间的协调,以保持欧元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四、欧元区的经济一体化欧元区的经济一体化是欧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一体化对欧元区内部的贸易和投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可以提高欧元区整体的竞争力。

但是,欧元区的经济一体化还需要继续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的合作,通过加强市场开放,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协调性,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五、欧元区的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欧元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欧元区的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复苏,欧元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欧元区需要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加强监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以保持整个欧元区的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五个案例及相关分析:1、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是欧元区内部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该国财政问题加剧,长期的增长失速和政府公共开支的严重失控,导致希腊的债务危机在2010年爆发。

欧元区各国为了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过金融援助和贷款等形式向希腊提供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欧元区改革分析整个2011年的下半年,整个主题围绕着“欧债危机”,而整个欧债危机也让贵金属市场,经历了过山车的走势。

之前,我们谈论了什么是“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危机是一个怎样的危机,它是由谁发起的,它的影响有多深刻。

而欧元区未来的路会怎样。

12月5日周一,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两小时的会谈后发表言论说,他们倾向于全面修改欧盟的各项条约,以强调财政纪律并恢复投资者信心,哪怕只适用于欧元区17国,萨科齐和默克尔组成了联合阵线,他们将在周三致信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详述他们的方案,而计划于周四和周五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会议,也将讨论信件的内容。

我们分析法德之间达成这个协议之时,金融市场已经经历数月动荡,给欧元区政策制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要他们拿出一个可信的解决方案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主权债务危机。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周一将法国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理由是法国政府赤字和债务削减计划缺乏可信性。

这使得法国进入一个充满变数的阶段。

标准普尔还将德国以及另外13个欧元区国家的评级放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理由是对欧元区政治、金融和货币问题的不断加剧感到担忧。

标准普尔周二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简称EFSF)的“AAA”长期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同时确认EFSF短期信用评级为“A-1+”。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周一发布的2012年前景报告显示,2012年的主要风险在于:法国评级被下调、希腊退出欧元区以及西班牙和意大利陷入融资危机,同时投资者也不能排除美国评级被下调的风险。

法德两国领导人周一在举行双边会谈后表示,两国一致同意推进欧盟(European Union)条约修改计划,强迫欧元区成员国采取更加严格的预算条例。

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称,双方同意提议对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超过3%的国家实施自动制裁,同时增强维持欧元区各国预算平衡的黄金条例。

两国领导人还表示,同意将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简称ESM)的运作时间从2013年提前至2012年,并在危机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每月举行欧元区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萨科齐和默克尔将于周三向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范龙佩(Herman V an Rompuy)提交上述提议,欧盟领导人周四和周五将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届时将对该提议进行讨论。

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总计持有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三国国债总量的30%至45%。

这三国是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接受了国际救助的国家。

虽然支持是有帮助,但最大的问题是长期投资者是否已经停止抛售欧元区政府债。

加拿大皇家银行欧洲利率策略主管夏弗里克(Peter Schaffrik)将欧元区债券持有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得不持有头寸的人,他们真心希望(祈祷)事情能出现一些正面转机;另一类是迫切想要进一步减持头寸的人。

高盛(Goldman Sachs)说,随着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和法国计划在这周发行约170亿欧元(220亿美元)的国债,欧元区内紧张气氛不断升级,欧洲经济也将陷入衰退。

希腊破产;主权信用评级为垃圾级的葡萄牙在恳求安哥拉投资;失业率高企的西班牙的利率在过去的这个月里已经翻倍;投资者对正在复苏的爱尔兰的债券持高度警惕的态度。

增长停滞的意大利正在负隅顽抗,尽管新上任的技术型总理蒙蒂(Mario Monti)有着明星般的声誉,但意大利仍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高利率;而对于在欧盟的成员国比利时来说,负债已经与GDP相当,债务信用评级已被下调,原因之一就新政府迟迟未能成立。

消费者信心正在下降的法国很可能是下一个。

德国的部分国债还没卖出去,并且国债的价格也在下滑。

任何欧元区国家以及欧元区公司都无法逃脱欧元区这座建筑的结构性缺陷所带来的影响。

欧元区以外的国家也未能幸免。

英国赤字高涨,债台高筑,减赤方案有可能不起作用。

英国之所以还维持着AAA的评级,是因为该国拥有自己的货币,并且评级机构在决定是否降级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到国家的管理能力。

英国被认为管理能力较强,但等周三公务员大罢工令全国陷入瘫痪后,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超级委员会”未能就减赤计划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也可能被归入政府管理能力较差的类别。

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正在进行新的压力测试,试图确定美国主要银行是否能经受住欧洲主权债务和银行违约浪潮的冲击。

普利策奖得主、专栏作家克劳萨默(Charles Krauthammer)认为,如果欧元区的疾症不能治愈,美国很可能会从缓慢增长变成衰退,并摧毁奥巴马(Barack Obama)在2013年再次获选总统的任何机会,而且持此观点的并非只有克劳萨默一人。

这就是为何在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周一晚间抵达华盛顿时,奥巴马向她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之后,又与她进行了磋商。

奥巴马和财政部长盖特纳(Tim Geithner)希望说服她支持遏制危机的方案。

但默克尔是否准备听取这二人的意见仍是未知数。

美国赤字和债务陷入如今这种境地正该归“功”于奥巴马和盖特纳,美国的信用评级也因此遭到下调,而德国的评级依然是AAA。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欧元区的治理结构不进行重大改革,欧元就无法继续存在。

欧元区顽疾的第一个处方是“紧缩”,但这种方法已经造成了衰退和政府垮台等后果。

第二个处方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但结果证明这个基金实力太弱,无法压制欧元区债券警卫的嚣张气焰。

而且这个基金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国以及德国作为担保国维持AAA评级的能力,而法国已经越来越无力保住AAA的评级。

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是在欧盟管理条约规定的法律限制内运行的。

它正在为各银行提供一定的流动性,并在利率方面对主权债务方有所放松,但对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被迫走向违约则束手无策。

欧元正面临被狂风巨浪吞噬的威胁,而德国的这位铁腕总理对所有可能抑制这股浪潮的措施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她反对让欧洲央行成为最后贷款人,也就是说,不允许欧洲央行印钱。

她反对发行欧元区债券,与受困国家共同承担债务,除非这些国家进行改革,即便这种改革及时实施也无法及时阻止主权债务违约──而主权债务违约将拖垮许多资金不足的欧洲银行。

目前,这些银行正极力在账目上做文章,以抬高资本比率。

由于美国及其他贷方把资金撤了出来,这些银行已经无力筹集资金,导致欧洲各银行只能依赖欧洲央行获得短期资金。

如果信用紧缩出现的话,那么衰退还会远吗?刻薄者称,这一切正中默克尔的下怀。

据布鲁塞尔一家研究机构统计,逃离风险的借贷方把资金用于购买更安全的德国国债,从而使德国利率保持在低水平,并在2009年和2011年间为德国节约了200亿欧元,而且预期未来还能再节约200亿欧元。

希腊等国的麻烦在于,人为地让欧元贬值将刺激德国的出口机器。

对于默克尔的坚持,德国选民表示大力支持,并希望她能继续教导负债过多的国家学习德国人谨慎和勤奋等美德。

无论是由于选民反对将更多自己的财富转移给在海滩懒洋洋晒太阳的南方人希望迫使不愿改革、挥霍无度的国家进行改革,或是希望迫使某些国家交出更多的主权,还是出于纯粹的自私心理,不管原因为何,总之默克尔都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反对夫人”的绰号。

而且她还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说服同僚修改欧盟有关条约,允许欧盟委员会──实质上也就是德国──控制欧元区成员国的税收、开支和财政政策。

发展程度不一的欧洲各国组成的这座建筑并不完善,还需要最后一点努力。

而这一努力将在12月9日欧元区领导人的下一次会议上开始。

在这次会议上,欧元区这条鲨鱼将重新开始向前游。

当然,除非有很多成员国愿意离开欧元区,成为他们口中所谓的“第四帝国”(Fourth Reich)的一员。

法国和德国的官员周三说,他们深信,除欧元区17个成员国外,还将有几个欧盟(European Union)国家签署协议同意对其国家预算实施更大力度的集中监管,虽然这些官员对获得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的支持并不感到乐观。

这些官员说,那些决定不加入德法提出的财政协定的欧盟国家有被投资者指责的危险,投资者可能会决定避开那些反对执行更严格集体纪律的国家发行的债券。

德法的提案是通过打造更深度的财政融合而提振欧元的努力的一部分,它将是本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讨论的重点。

德法政府周三详细介绍了提案的内容。

提案提出正值欧元区成员国也正在努力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之际,其中包括如何扩大一只联合救助基金的规模。

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致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范龙佩(Herman V an Rompuy)的一封公开信中说,他们希望的路线是修改对欧盟27个成员国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他们说,如果有些成员国拒绝这一提案,欧元区成员国将通过签订一项欧盟条约之外的协定而继续推进这一提案。

这两位领导人说,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立即行动。

他们还说,他们希望其他欧盟成员国能在周五前就是否支持更深度的融合做出决定。

在仍拥有自己货币的欧盟10个成员国中,只有波兰明确表示支持法国和德国的计划。

英国没有表示太多的兴趣,如果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看上去是在支持欧元区协议而没有为英国争取到任何利益的话,他在国内会面对党内的反对。

瑞典、捷克共和国和其他非欧元区国家尚未公开表明立场。

一些欧洲官员说,他们担心如果条约的修改未获得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的支持,可能会在已经复杂的欧盟中产生新的隐患。

欧盟一位高级官员称,除了联合行动外的任何其他举措都将表明欧盟陷入分裂境地,而且可信度也不如联合行动,因为金融市场会怀疑政府间的任何协议是否能够真正得以施行。

他承认,修改欧盟条约的方案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带来不确定性,不过他建议,可以采取一些过渡性措施,让欧盟国家在财政上更紧密地合作,而且无需对条约进行修改。

法德两国提出的方案中有一个关键的条款,那就是针对预算赤字比重过大的国家实施自动制裁措施。

欧盟条约中已经规定了此种控制措施,但由于来自各国的政治阻力,从未真正施行。

法德两国提出的修改欧盟条约的建议意味着,近期重建外界对欧元区信心的战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有些政策制定者希望这足以说服欧洲央行加大力度介入政府债券市场,逆转近期债券价格大跌的趋势,同时在降低借贷成本方面提供助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