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一、都市圈的概念及界定方法

1.都市圈与城市群

我国城市化〔1〕过程中出现了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现象。迄今为止,我国官方档中尚无「都市圈」的提法。而我国学界和媒体类似于「都市圈」的说法,还有「城市圈」、「都市圈经济区」、「都市圈」、「大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等等。至于其涵义更是模糊不清,颇有争议,莫衷一是。

都市圈是城市化由聚集阶段发展到聚集与扩散相结合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具体空间表现。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城与周边地区共同组成的、超越城市景观地域、行政地域的城市功能区域概念。〔2〕都市圈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大中小层次分明的城镇,又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型城市为「龙头」,构成密集而相互关联的都市圈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城,城镇「扎堆」便成「都市圈」。它是建立在地缘经济基础上的都市圈落,它们在经济、文化、交通、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形成天然联系;它们以市场为仲介,通过有组织的自觉联系,为经济社会的区域合作与发展创造条件。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密集地区,都可以称之为「都市圈」。根据规模的差异,都市圈有大中小之分。都市圈也有形态的差异,它可以是线状的,也可以是圈状的,或者是其他的形状。1976年时,美籍法国地理学家J ·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的中国大陆上「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就不是圈状的,它是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的带状+三角形形状的都市圈。

2.「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命题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正如日本《地理学词典》指出的那样:「城市通过对其周边地域辐射中心职能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职能地域、结节地域称为都市圈。都市圈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它的范围与都市势力圈相近,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商圈也类似,其界限是与相邻城市势力的强弱对比关系的产物。」都市圈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必然选择。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经济圈(带)」概念〔3〕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志。戈氏认为,大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有五:1. 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2. 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周边地区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3. 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且联系密切;4. 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以上;5. 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二、我国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我国都市圈的分布及其形成过程

从中国既有事实来看,都市圈的形成,一般都以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为中心。而直辖市或

省会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外乎四种:一是源于古都古城或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中心,如郑州-开封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等。二是源于历史上或近现代的军事要冲,如福州都市圈,沈(阳)大(连)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等。三是源于在全国版图上处于南北通行、东西横贯的枢纽地带的城市,如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等等。四是源于濒江、临海,较早开埠通商的海口河口城市,如珠三角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环渤海湾都市圈、胶州湾都市圈,等等。

2.中国都市圈形成和地域分布特点

从地理分布上考察,最具活力的都市圈,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其原因:一有最早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通商口岸,如今这些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并且以之为中心,形成了一定的城市群或都市圈;二有改革开放的特区或龙头城市牵引;三有优越的海港、空港、铁路枢纽等天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四是不但有1-2个、甚至3-4个经济能量强大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而且在其周边簇拥着通勤距离很短,铁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增长竞争」十分活跃的大中小层次分明的城镇群落;五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另外,环渤海湾、胶州湾以及由福州-泉州-漳州-厦门连成一线的西海岸城市带等也处在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带。

三、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渐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都市圈,这三个中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竞争力的走向,已经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4〕而形成中的长三角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上海的地位及作用经常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所谓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空间,在近20年里曾出现过不同范围的指称,有着不同地理位置的划分。最小的区域空间指称大概是仅包括5个城市的范围。1982年,当时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这里所说的长三角区域空间仅指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

有关长三角最大的区域空间,大概是在1986年时建立的「上海经济区办公室」和「五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这时的长三角区域空间扩大到了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这是在中央政府协调下建立的。这个区域空间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6%,总人口将近全国人口的1/4,GDP比值也非常高,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

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长三角」,是指由江浙沪16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长三角都市圈,也就是今天的苏南、浙北和上海。长三角的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1%,人口7530万,占全国人口的5.9%。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最大「闪光点」的「长三角」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球眼光」和「国内眼光」。

由于经济高速稳健的发展,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受长三角都市圈区域魅力的吸引,华东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纷纷申请加盟。2003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上,被正式

接纳为第16个城市。2004年,安徽马鞍山市和浙江金华市,都分别正式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希望成为长三角的第17个城市。连远离上海的安徽省的合肥市也提出了加入长三角经济圈的申请。

四、长三角都市圈快速发展的优势

1.经济增长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年到2004 年,长三角16 个城市GDP 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2%,沪苏浙三省市GDP 年平均增长率则为11.70%,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准(增长率为9.39%)高出2.68 个百分点和2.31 个百分点,分别是全国的1.29 倍和1.25 倍(见表1)。

表1 典型时段GDP 年平均增长率(%)

注:(1)表中「GDP 年平均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2)「指数」是以全国为1 的比值。

资料来源:2005 年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全国、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统计年鉴和《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5〕

从发展阶段来看,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增长大致以1990 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速度相对较慢,而后一阶段的速度则明显加快。长三角16 个城市和沪苏浙三省市在1970年代末和整个1980 年代GDP 年平均增长率均小于10%,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准,比大珠三角地区(等同于广东省的地域范围)的12.74%低了约3 个百分点左右。但是长三角16城市和沪苏浙在1990 年代以来GDP 年平均增长率则分别达到14.29%和13.32%,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准(增长率为9.71%)高出4.6 和3.6 个百分点,与大珠三角地区不相上下。特别是1990 年代中期以来即1990 年代后半期的五年和进入新世纪的四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显着大于全国平均水准。

2.人均收入水准的优势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准明显提高。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准不完全取决于人均GDP,还取决于产业结构层次等经济构成品质方面的因素,但人均GDP 无疑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都市圈典型年份人均GDP 如表2所示。

表2 长三角及其比较区域典型年份人均GDP 及其指数

注:1.表中数字是当年价。2.人民币与美元按8.2768:1 的官方汇率折算。3.「指数」是以全国为1的相对数。资料来源:2005 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上海、江苏、浙江年鉴和2005 年出版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6〕

由表2可知,1978 年长三角16 个城市和沪苏浙三省市人均GDP 分别为841 元和607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准的2.24 倍和1.61 倍,到2004 年分别达到35149 元和25364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准的3.33 倍和2.40 倍。发展变化的结果是:长三角和沪苏浙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准相对于全国提高了,大约提高了48.7 个百分点和49.1 个百分点。

3.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水准在世界上的位置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水准已经超过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1998 年世界低收入国家人均GDP 的平均水准为520 美元、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1740 美元、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990 美元、中高收入国家为4870 美元、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5480 美元。与其相比较,2004 年全国人均GDP 为1276美元,介于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之间,约相当于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73%。长三角16 个城市人均GDP 约4250 美元,介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之间,约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142%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87%。沪苏浙三省市人均GDP 约3000 美元,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准。上海市人均GDP 为6682 美元,已经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准,大约是后者的137%,不过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差距仍然很大,只相当于后者的26%。江苏省和浙江省人均GDP 分别约为2531 和2890 美元,前者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85%,后者则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收入水准的97%。

长三角大都市圈除了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及发展水准等优势外,还具有以下优势。

4.地理区位优势

长三角地区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三角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

5.交通网络优势

长三角都市圈地区既有沿江城市,又有京杭大运河流过,已建成通车的沪宁、沪杭、宁杭、苏嘉杭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加上已有的南京长江大桥、沪宁铁路,正在施工中的沪湖高速、润扬长江大桥、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已经列入规划待建的还有贯穿长三角地区的京沪高速公路、沪杭高速铁路、宁启铁路、南京长江三桥以及连接上海与崇明岛、南通之间的跨江隧道和跨越杭州湾大桥。港口方面,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已进入我国沿海港口的前五位,而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海港(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沿海港口吞吐量15%,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南京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同时,在建的大小洋山的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将通过越江隧道和跨海大桥,把北仑、舟山、乍浦以及南通、苏州等港口连接起来,形成专业分工、快速发达的集疏运体系。航空方面,除浦东、南京禄口、杭州、宁波、南通等机场外,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完成后年旅客运送量将达到4600万人次以上。正是这些发达的交通网络,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以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流、资讯流、资金流、技术流,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上海中心城市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内的特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经济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它经常开全国经济之先风、执产业之牛耳,同时又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视窗。近年来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因此上海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发展后劲的大都市,在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是已经确立了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更为上海及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这将全面带动了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旅游、商贸流通、金融资讯、基础设施、文化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其腹地发挥龙头作用,是指中心城市为其腹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其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其腹地的区域经济更快发展。

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总部也迁到了上海。据对在昆山、太仓、绍兴、宁波等地区的调查采访,政府管理者都认为这几年的进步都依托了上海的发展,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引资开发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设计,都密切观察上海发展的动向,以此作为自己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点。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见表3)。

表3 上海市在长三角和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注:根据2002年长三角各市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公报整理而得,#资料表示全国的相关资料为2001年。〔7〕

因此,上海将以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浦东的开发开放,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国际化、资讯化、法制化水准,努力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成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定位,无论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人文角度看,上海都是长三角都市圈众望所归的领头羊――中心城市,在长三角都市圈中,上海应充分发挥独特的综合优势,进一步谋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区域布局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尽快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

六、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长三角构建都市圈的问题与劣势分析

长三角都市圈的构建优势明显,但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劣势也不能忽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行政区划分割导致各城市各自为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②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除与上海加强合作外,而与其他城市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③城市内部市区与市辖市(县)之间矛盾尖锐;④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较弱,且城市间分工不明确;⑤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紧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⑥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2.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其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比较显着的是近两年上海经济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房地产一枝独秀,在海内外热钱的簇拥下,房价日新月异般上升,将普通上海市民推向郊区甚至远郊区。2004年,房地产虽在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中排第四,但它对GDP的贡献与第一支柱产业资讯业之间相差不足3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对钢铁、家电、材料、仲介等行业1.36的带动系数,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共产生了19.5%的GDP,堪称上海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其经济房地产化的倾向相当明显。

与此同时,上海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之一的外商投资,合同投资额的年增长率从2002年的43%大幅下滑到2004年的12.6%。自2003年起,上海引资数额已落在苏州之后。上海的几大传统工业在全国仍具有一定优势,但无一例外地在今后几年面临产能过剩的考验。更令

人担心的是,高企的土地、劳动力价格,推高了上海的商务成本,使得大量企业选择外迁。除了几大重化工企业外,上海制造企业流失严重,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断层明显,产业空洞化已然浮现。

现代化服务业是上海追求的新目标,为此,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专门制定了「三二一」战略,将第三产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希望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像很多国际大都市那样提高到70%以上。不过,国内金融业近两年的低迷不振,使其第三产业的表现乏善可陈。2004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连续第二年下降。

而在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都市圈中,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行政区划的壁垒,各地区自成体系发展,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的存在,仍然是当前该都市圈面临的最大难题。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配合,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以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的地方经济相互掣肘,难以实现高端有效衔接……多方面、多层次的恶性竞争造成该区域的生产要素在很大范围内仍由行政力配置,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受阻,外向型经济发展难以整合成为区域整体优势。

3.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率先把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都市圈(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是国家战略。长三角进一步领跑中国经济发展,并使之成长为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相融合的组织节点,既是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快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长三角都市圈与上海中心城市所面临的挑战,需要突破区划壁垒,共创增长引擎,而这除了制度创新很难找到更佳的途径。

为此,需要研究建立中央级中观、宏观层面的协调机构,改革对江浙沪主要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构建能平衡江浙沪利益关系的财政分配体系,建立能协调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关系的谘询协商机制,成立都市圈仲裁机构,以及管理中心常设地等实际问题,以真正化解中国这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区域的各种人为障碍和行政壁垒。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亮点,据瞭解长三角地区率先列入中央级区域规划,因此,也希望明年3月即将出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8〕,能够突破长三角都市圈及上海中心城市行政壁垒的困扰,大力实行制度创新,积极构建有利于都市圈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与规划,从而使长三角都市圈与上海中心城市在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入高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这需要突破陈旧的地区主义思维约束,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跳出上海布局上海,考虑长远部署当前。上海当前不仅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经济运行机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而且更需要谋划如何更好地与长三角经济联动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协调同步。为此,上海的发展应该依托苏南浙北,纵深长江流域,直面开放机遇,加快改革试验,构筑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前沿阵地,合力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抢占国际竞争高地。

注释:

〔1〕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相似,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但进展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增加了农业剩余,乡村工业迅猛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小城镇勃兴,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按照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市。我国城市体系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我国提出城镇化的概念,目的是要重视小城镇的建设,以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准。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化实质相同。本文除特别处采取「城镇化」的提法,一般采用「城市化」的提法。两者的实质涵义是一致的。

〔2〕国外对都市圈概念的认识较早。早在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就没有采用「行政性」城市概念,而是采用了「功能性」城市概念——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后来几经修订和概念延伸,出现了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国家大都市经济区、联合大都市统计区和标准一体化区域(Standard Conso-lidated Area)等从不同空间尺度对城市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地区界定的概念。意大利采用城市化区域(Urbanized Region)的概念。前苏联将都市圈理解为「城市集聚区」,并给出了人口规模、通勤距离等界定指标。日本1950年代开始采用都市圈的概念,1960年又提出了大都市圈(Metropolitan Region)的概念,并将日本全国划分为首都圈、近畿圈、中部圈、北海道圈、九州圈、东北圈、中国圈和四国圈八大都市圈。此外,类似的还有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等概念。尽管各国对都市圈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对都市圈涵义的理解殊途同归。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公认的都市圈概念和界定标准,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回答。

〔3〕1957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戈特曼教授提出「大都市圈」理论:由一二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连接成为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

〔4〕1976年,戈特曼在他题为「世界上的城市群体系」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六大城市群的观点,前五个分别是:美国东北部都市带;美加大湖区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带,以及欧洲西北部城市带。第六个,戈特曼列举的,便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带。

〔5〕左学金、靖学青执笔,社会社科院2005年《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研究》。

〔6〕同注释〔5〕。

〔7〕夏永祥、成涛林〈关于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思考〉刊载于《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电子版)2003年22期。

〔8〕2006年初,上海市委之事公布《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框定「全面加强与苏、浙协作」的发展路径,涉及长三角交通、环保、诚信体系、知识产权及大物流诸方面的区域「联动」内容,这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规划,开始在区域成员的「十一五」规划文本上正式亮相。

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分析报告

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 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过去:历史发展 (6) 1、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阶段 (6) 2、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6) 3、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时期 (7) 二、现在:整体实力、区域结构与禀赋优势 (7) 1、长三角区域概况与整体实力 (8) 2、区域内的静态结构与动态交互 (10) (1)区域内静态结构 (10) (2)区域内的动态联系 (13) 3、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14) (1)基建优势 (14) (2)资本与产业优势 (16) (3)人口资源优势 (17) 三、未来:从国际经验与本土战略看未来方向 (19) 1、国际发展经验启示 (19) (1)城市群规划的思路演进与重要关注点:以纽约为例 (19) (2)从国际经验看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重要性 (20) 2、长三角的战略方向:创新与开放 (22) 四、未来:投资机遇 (24) 1、长三角与新经济的碰撞 (25) (1)长三角正受到资本追捧的行业 (25) ①私募投资动向 (25) ②政府的引导方向 (25) (2)长三角可以得到更好科研支持的行业 (27) ①中科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布局 (27) ②高校的精专领域分布 (28)

③张江科技园的产业布局 (29) (3)长三角具有产业聚集的领域 (31) (4)阿里巴巴与新经济 (32) (5)总结 (33) 2、楼市投资机会 (34) (1)上海市:限价令导致的“低价”新房还有多大的潜在规模 (34) (2)二线城市吸引人才流入,长三角城市有望切实受益 (38) (3)长三角二线最受主流房企青睐的城市 (40) (4)环沪城市面面观 (41) (5)总结 (44)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编者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并能促进国内研发机构的集聚,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四,在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群有效学习示范下,能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_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xx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张大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xx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张大亚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长三角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6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7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第二、长三角的外界环境优势 1国家的相对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长三角各地区可以更好的吸引外资和内投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设等等加速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更好更快发展。 3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良好引进,是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中心。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这都给长三角地区提供极大机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2030)

附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重大意义 (3) 第二节发展基础 (4) 第三节突出矛盾 (6) 第四节重大机遇 (8) 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1) 第四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 (14) 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 (14) 第二节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 (16) 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17) 第四节打造一体化的城乡体系 (21) 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22) 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22) 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23) 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 (24) 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26) 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 (26)

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 (29) 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32) 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34) 第六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36) 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 (36) 第二节推动环境联防联治 (39) 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43) 第四节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44) 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44) 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44) 第二节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 (45) 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 (46) 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47) 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48) 第一节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48) 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50) 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52) 第九章规划实施 (5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53) 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 (53) 第三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5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及城市群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沿江发达地带,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交汇部,区位优势突 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 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其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 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 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 6.7公里。平原上总共有湖泊200 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 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密, 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 角”。其主要城市有上海、南 京和杭州等。长江三角洲既是 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领先区域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 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 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 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 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 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 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 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 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 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 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 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 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 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 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 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 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 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 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

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 ·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素材 湘教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2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位优势

题目:试分析天津上海等城市所处的位置,其可进入性,和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上海为例)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位优势 上海之所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如飞利浦、通用,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春兰、杉杉等也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昆山、太仓、绍兴、宁波等地区的进步都依托了上海的发展,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还是引资开发工作,以及改革的方案设计,都密切观察上海发展的动向,以此作为自己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点。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和产业布局重心,已经确立了自己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在这过程中,上海必须实行“双辐射”战略。所谓的“双辐射”战略是:我国主要以大市场的优势和充分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接受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和充裕资本的辐射。 上海及其周边的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城市群的优势分析 1、具有面向海洋、依托长江、倚靠内陆发达交通联系世界各地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 洲地区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江三角洲正处于这一交接点的核心位置。 2、经济实力雄厚。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金三角”之称。 3、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4年国务院确立的沿海开放城市,本地区就有3个,1990年,国务院又提出开放开发浦东的宏伟计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

2020年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大学排名

2020年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大学排名谁是2020年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最好大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哪些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会网编撰完成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报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分区排名、2020中国各城市群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大学排名等系列排名。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全国10所高校荣膺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晋升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最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各城市群大学排名中,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位列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长三角大学排名前3强,上海建桥学院、宁波财经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名列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长三角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同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浙江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位居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长三角独立学院排名前3甲。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为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包括苏浙皖沪3省1市全部区域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城市群,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35所著名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71所高校跻身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38所高校未能跻身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word精品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张大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长三角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 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 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 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 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 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 级城市群的基础。 6 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7 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第二、长三角的外界环境优势 1 国家的相对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长三角各地区可以更好的吸引外资和内投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 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设等等加速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更好更快发展。 3 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良好引进,是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中心。 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这都给长三角地区提供极大机遇。 然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建设步伐也会受到一些阻力和挑战。 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区域内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交织在一起,长三角

高铁时代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浅析

高铁时代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浅析 李伟魏一吴映春 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三其中长三角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三长三角区域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份量大,既是沿海经济也是内地经济的最大引擎,对国际国内市场反应灵敏,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三但是,在经济二文化都飞速发展的 高铁时代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病也如影随形,如何使长三角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和研究三首先,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几个主要条件: 一、强化城市群内外经济社会的流动性 一个城市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本地市场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三要实现这种产品和服务,实现城市有效生产和增长,则产品和服务必须通过城市之外的广大生产和消费者来实现三因此,流动性对城市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三为了增强城市的流动性,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和产品的输入输出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或者是通过人流的流出流进实现市场服务和物品的消费循环三同时,只有通过城市间的流动性,才能体现城市经济社会真正融入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程度,而这又将决定城市发展空间的大小三流动性程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和能力三因此,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两个层次的流动性:一是加强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流动性,提高长三角城市群对国内外市场的渗透程度;二是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流动性,提高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活力程度三 四411四

二二增强城市间的互动性 将城市之间的流动性比作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是再合适不过了三企业之间只有具有很强的协作关系时,才能建立起稳固的流动性,产品和零部件二技术二信息二人员二资金等才能持续地在企业之间流动三这种流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二企业的市场价值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和空间三一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改进,必然会对与其协作的另一方企业产生强烈的提高跟进的要求;一方企业扩大市场规模后,也会对另一方协作企业产生扩大生产协作规模的要求三当这样的互动效应顺利扩散时,就对合作双方的企业产生了发展提升的互动效应三城市间的关系也正是如此三城市的发展首先依靠与周边城市因流动性而形成的互动效应三因此,上海要与周边地区及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如此一来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将会产生明显的乘数效应三 三二突出各城市功能定位的独特性 城市功能因独特性而产生互补性,又因强烈的互补性而产生互动性,所以,互动性来源于各城市在功能定位方面的独特性三因此,城市功能定位的独特性与城市间的发展互动性是成正比关系的三相反,当一个城市各方面的需求都由城市自身的生产来满足时,这一城市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封闭性的三没有独特性,缺乏互补性,就形成不了互动性三当然,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状况可以是 形似 ,但必须是 神异 ,必须具有独特性三首先,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一个城市的生产能力不可能是全面领先的,必定在某些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大多数产业方面则不具备明显的优势竞争力三由此城市的发展将逐步集中于其具有相当优势的产业方面,并且通过这一优势产业来与其他城市和优势地区形成因互补流动性而产生的互动性三其次,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一个城市实质上不可能进行所有的产业活动,不可能把所有的产业都做大,只有把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在能进行外向辐射和流动性的产业上三按照规模经济的原理,城市如果其产业结构过分完备,结果是导致企业虽然产业齐全但规模不大,最终将导致竞争力的衰退三因此,城市在功能定位方面的独特性考虑对城市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各城市来说,同样如此三 四二加强城市群的整体性发展趋势 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对整体经济功能及产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共识及一致的行动,这样就会因发展的相关性而产生和增强流动性和互动性三如果城市群的各城市发展缺乏明确的一致方向,在功能定位二产业发展方面过于分散,缺乏相关性,那么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效应将无法得到实现三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向必须以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方向为主导,以自身独 四511四

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模分布体系简单分析和位序粗略测算

对长三角城市群规模分布体系的测算及分析 ——基于捷夫法则 摘要:所谓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经济与空间的组织形式,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由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所组成的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及城市间巨大的相互作用,致使城市间的地域边界相互蔓延,形成连结成片的城市地区,即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快速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位序规模分布;捷夫法则 1引言 长江三角洲是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14年划入),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比如典型的江苏乡镇企业、浙江民营企业、上海外资企业),集聚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其中城镇化尤为快速,小城镇和城市对本地区城市化率的发挥较大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正在通过经济与空间的双向运动,逐渐成长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 交流论文 “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镇江高专人文科学系郑文钵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世博会,都市圈,城市化,经济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猛。现有超级大城市一个――上海,特大城市两个――南京和杭州,大城市十三个,中等城市五十五个,小城镇一千四百四十六个。这一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已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有望成为继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多伦多、日本东京、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城市群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一、“长三角”发展成世界级城市群的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各类资源丰富 “长三角”地处太平洋沿岸,大致位于30゜N-32゜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配合极佳,因而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本区是著名的“水乡泽国”,河湖纵横,水网密布,能为各类城市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水产品;本区绝大部分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耕、运输和城市建筑;本区开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形成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六朝金粉地”的南京,“三月烟花”的扬州,“天下第一江山”的镇江,“人间天堂”的苏州和杭州,太湖之滨的无锡,鲁迅故乡的绍兴,中国革命启航处的上海和嘉兴……所有这些都为建造大城市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态势良好 “长三角”历来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社会经济积累厚实。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5,钢铁、汽车、机电、石化等产业在国内占举足轻重地位,生物工程、航天、电子技术、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本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20%的GDP,在2002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三角”的贡献份额超过了1/4。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基地,为城市群的建设撑起了坚实的经济骨架。其次,本区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油和出口商品基地及蚕桑基地,为城市群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另外,该地区的政府比较开明,人均土地少,人民勤劳,造就了经商的历史环境和经商优势,目前“长三角”已成了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港澳台商人和外商蜂拥而入,发展态势相当良好。1992年,由苏、浙、沪三地15个城市组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十四年来,协调会积极推进城市间的资产重组、联合与协作,使“长三角”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2003年9月,十六个城市市长聚会南京,共商发展大计。目前,又新增了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至此,纳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的城市已达23个,共同打造极具整合竞争力的城市群,已成为苏、浙、沪、皖四地的共识。 3、城市化水平高,居民购买力强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密集居全国之首,平均每平方千米有4.82个城市,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之多,总体城市化水平也较高。本区城市等级体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楼市研究报告

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楼市研究报告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数量逐步增加,城市范围也随之扩大,城市地域逐渐连城一片。根据十三五规划,全国范围将建设19个城市群,在城市群内,城市与城市 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作用力。 ?衡量一个城市群的吸引力有多个方面,本报告选取人口引力、房地产行业引力、安居引力、就业引力四个维度对城市群进行全面刻画。

城市群总引力人口引力经济实力人口政策 城建规划 交通联结配套资源行业引力行业政策行业布局开发热度价格水平?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走势 ?租售比?GDP 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人才政策 ?落户政策?城市未来发展?城际:高铁/机场?城内:轨交发展?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商业发展成熟度安居引力 ?土地溢价率 ?土地成交面积/金额 ?投资增长率购房政策 供求情况 ?开发/租赁房企布局?房产经纪门店布局?房企政策(优惠/限制)?购房调控政策强度?新房:去化周期?二手房:挂牌量/需求量 ?租房:房源量/需求量 就业引力产业政策企业招聘薪资水平?产业政策倾向性 ?行业发展可能性?企业招聘热度?行业/职位热度?行业/置业薪资水平?薪资上升空间 城市群引力模型

长三角城市 群?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的长三角城市群,对外地处国际重要贸易航线的优越位置,对内承担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与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战略使命。 ?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目前超大城市上海、特大城市南京、大城市有杭州、合肥、苏州等十三座,中等城市九座,小城市数十座。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曾对目前长三角地区问题总结——包容性不足,外来人口市民化滞后,直到2016年存在2500万人没有在常住城市落户,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缺失相应权益。这种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居住问题。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魏勇强张振宇 摘要: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及科技创新水平在中国当前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我国强国富民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者领头羊的作用。但是,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行政级别划分意识严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边界不一致,产业同构严重,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城市群建设缺乏协调规划,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质量趋于恶化等问题,对进一步深化一体化进程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统一繁荣发展。因此,加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合作可以带动周边几个地区的发展,符合国家对区域一体化的号召,从而达到提高该地区综合能力和影响力的效果。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发展 一、引言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当前发展程度最高、最密集的城市聚集区,当前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在争夺资金、信息、技术、机遇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竞争往往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区域内缺乏主动的合作,缺乏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为该地区的长续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研究并解决长三角城市群在快速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会给我国其他城市群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经验及教训。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群的发展研究较早,为后来的研究奠定基础。Jean Gottmann(1957)在实地研究北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群后,指出城市群发展的空间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模式。他认为大城市连绵区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并明确指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先锋作用。日本学者龟山嘉大(2002)在分析日本东京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发现,在城市群向更深程度发展时,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会使得其下属每个城市经济速度不一致而导致地区失衡,会使得人口、资本以及资源为寻得更高利益从发展较差的城市转移到发展较好的城市,导致了地区发展的差异。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城市群研究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于洪俊、宁越敏 (1983)向国内率先介绍了Gottman的思想,并首次使用“巨大城市带”译名来诠释城市群的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形态开始从单一形态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带发展,之后相应的城市群理论在我国迅速的得到研究。姚谋士、陈爽(1998)指出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内源式”和“外延式”两种扩展现象,同时还指出在城市群发展中的乡镇企业作为动力因素发挥的巨大作用,除此以外,他们还对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空间趋势的走向做出了猜想。张京祥(2002)指出了行政区划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我国的行政区的经济壁垒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都市密集区的有效区域管制体系的构建。冷志明(2005)以区域发展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分析省区交界地带,并有针对性的指出影响其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他提出打破封闭的地区本位的影响,着力建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焕发经济活力的省区地域。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2006)以山东半岛为例,分析山东半岛城市发展的基础情况,并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较之下总结出发展过程中的缺陷,最终提出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城市的自身资源优势,同时要强调各城市协同发展,发挥政府的领导组织能力。党兴华、赵璟、张迎旭(2007)利用PREES系统模型对城市群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借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群协同发展,并提出针对关中城市协同发展的未来预测。刘海明、杨建、王灿熊、林强(2010)以区域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分析,指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丽娜、朱舜和颜姜慧 (2014)从中国经济区划出发,以城市群协同发展为理论基础,针对中国横向“三大泛经济区”与纵向“三大经济带”进行对比,指出二者在协同发展中的区别,重点是加强区域横向规划的协调发展,重点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柴攀峰和黄中伟(2014)利用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现状、经济联系、产业协同三个方面进行测量,意在指出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各城市要突破城市行政规划,强化经济联系,分工协作产业互补,使得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发展壮大。 国外对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模式、过程、意义研究较早,众多学者针对其研究理论内容广泛。我国在城市群发展理论的分析起步比较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城市群,城市圈和区域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的仍然存在缺陷:城市群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而之前的文献专著往往只是从某一方面单独研究说明,因此需要多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本文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找出了城市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 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