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

模对 比
首 先 ,从 全球 视 野 来 考 察 中 国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 规模 , 里选 这 取 了美 国 、日本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数 据 与 中 国 做 以 对 比 , 流 出 流 从 量 和 流 出存 量 两 个 方 面进 行 分 析 。
比例 来考 察 中 国对 外直 接 投资 的 规 模 。根据 19 年 U C A 的 99 N T D 《 界 投 资报 告 》 一 个 国家 吸 收 世 , 外 国直接 投 资与本 国对 外 直接投 资的 比例 , 世界平 均水平 为 1 1 , :. 1 其 中发 达 国家 为 1 11 , 展 中 :. 发 4 国家 为 1 01 。从 表 1 19- :. 3 中 96
期有 很 大差 距 , 大 大
发 展 中 国家 O4 04 02 03 03 O2 02 02 041 03 04 .2 .3 -8 .5 .9 2 .7 .1 . .7 .6 发 达 国家
世 界
10 14 13 16 09 11 12 14 17 12 11 .0 。4 .1 .0 .9 .6 .2 .0 _8 .O .9
表 J 1 9- 2 0 9 6 0 6年 F I ) 1 流出流量 与流 入流量的 比值
通 过 以上 的对 比看 出,一方
面 , 国 的对 外 直 接 投 资流 出流 量 中
以及存量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 展 中国家来说都很 小, 同时在全球 所 占的 比重也很少 , 明中 国对外 说 直接投 资规模过小 , 显示中 国以对 外直接投 资衡量的融入经济全球化 程度 尚待深化; 另一方面 , 国引进 中 外 资与对 外投资相差悬殊 , 明中 说
但 是 中 国 的 对 外 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宏观资讯
[摘 要」 革 放 来 由 政 的 持 企 的 力 我 对 直 投资 续 长 对 实 “ 去 战 改 开 以 , 于 府 支 和 业 努 , 国 外 接 持 增 , 我国 施 走出 ,
略, 主动参与国际 分工, 好两 利用 种资源两 个市场等起到了 极的作用, 积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 题。本文则简 要分析 了 我国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题。
的地多达 167 个国家和地区。
一种产品到生产多种产品, 从一个行业向多种行业稳步拓展, 企业之
间交叉投资符合跨国企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3.中国 对外直接 交 匀 资的四 种类型。 (1)绿地投资型。 这种投资是指 投人资金独资或合资子公司, 在家电、 电子、 轻纺领域特别明显。 如海 尔在全球建立了13 家工厂, 在美国也有工业园o(2)跨国并购型。 这在
1.中国 对外直 接投资 地域分布。 前, 目 中国的直接投资目 的地主 要为三个:一是中国香港, 二是德国、 美国和新加坡, 三是越南、 马来西
亚、 老挝及其他一些国家。香港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份额中占有
相当 大的比重 特别是香港回归以来, , 内地的投资 1998 年的26 亿美 从 元激增到2001年的49 亿美元。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首先, 两地互为最 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入世后, 针对中国的贸易歧视政策将受到抑制, 中 国内地对外贸易额会快速增长, 内地会投人更多的资金在香港建立企 业从事进出口 , 贸易 缓解由 于对外交易扩大给内 地带来的压力。 其次, 中国人世中最弓人注目的是服务业市场的逐步开放, } 今后十年是内地
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香港过去二十年已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
的经济结构, 服务业高度发达。内 地企业在发展内 地服务业的同时也 会加大对港投资, 提高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将服务地区扩大到东南亚及 其他地区, 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更多的国外企业。 这种投资方式适用于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11l 9 蜕 9
I 蛭


l6l l8l 2 Ⅺ 9 9 g 呱 吣J2 l: 9 9 9
032 , 5 2 620 0 i, f o 0" J o
( 单位 : 亿美元 )
图 1 1 9 — 0 7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9 0 20
( :90至 20 年 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数据摘 自联合 国 注 19 0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商 务 部 、 国家 统 计 局 、 国家 外 汇 管 理 局 联 合 发 布
(07 ( 0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 中指 出, 0 年 2 7 0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达到 了历史最 高水平 。 ( 中国的对外直 接投资概 况 一)
中的地 区; 中国香港、 开曼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中国
增长 1 以上 。 倍 2 . 中国对外投 资的存量 特点
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 ,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
程也不 相适应 。
() - 投资总额少, 一 企业规模小, 集约化程度不高

方面投资的主体规模较小 ,一般 以中小型企业为
主; 另一方面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目前 , 我国对外企业
融业( 1. 和采矿业( 1. 、 占 4 %) 2 占 2 %)交通运输 、 7 仓储和邮
【 收稿 日期 】 090—3 20—3 0

国的跨国企业很难获得规模优势 ,难以采用先进的设备
7 一 4

怡: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和售后服务使企业降低成本 ,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价 格竞争力 , 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 际市场变化 ,难以与世界大型跨 国企业相抗衡。实践证 明, 跨国企业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企业雄厚的综合实力和

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

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分析
2 0 07
年 份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 ”

、 数
_ ) _
平 的不同 , 所有权优 势 、 其 内部 化 优 势 和 区位 优 势 都 发 生 相 应 的 变 化 。 致 其 对 外 投 资 流 入 量 与 流 出量 的 变 化 , 终 改 变 其 导 最
国 家 的 国际 投 资 地位 。 界上 绝 大 多 数 发 达 国家 和 发 展 中 国家 世 圉 际投 资 地 位 的 变化 大 体 上 符合 这 一 趋 势 。 第 一 阶段 ( 均 G P低 于 4 0 元或 等于 4 0美 元 ) 由 人 N 0 美 0 :
I ) 1 9 5 9 2】 {) ({ 2 14 f 0
年份
iH 95
二 、 论 引 入 理
( ) 际 直接 投 资发 展 阶 段 理论 ( 资 发展 周期 理论 ) 一 国 投

蛮际 利I 卟资 "
对 外 ,济 台 !_ {
1 6) l q I : h 1r 7 ( 【 S 刚 { j 2 6 l
论 、 有 动 态 比较 优 势 理 论 都 没有 一 概 而 论 地 认 为 发 达 国 家企 还 业 就 具有 竞 争 优 势 , 是 区别 了不 同产 品 、 同市 场 、 同 区位 而 不 不 发 达 国 家 和发 展 中国 家各 自具 备 的 比较优 势 、 对 优 势 和潜 在 相 优 势 的存 在 以及 转化 条件 。
l 咋 国 几均 ( c , 、
年 衍 1 峤 q l9 q2 2…1 ( 11 } (】 【 2 0 05
而 应 用理 论 更 重 视 企业 在 国际 竞 争 中 的相 对 性 和动 态 性 , 业 产 选 择 理论 、 规模 技 术 理 论 、 术 方 化 理论 、 术 累积 与 改 变理 小 技 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与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与趋势分析
五个阶段:
第 一 阶段 , 人 均 GN P小 于 4 0 0美 元 。这类 国家处 于前 工 业化 阶 段 , 因为 国 内市场 规 模 偏小 且有 效 需
求不足 , 缺 乏 必 要 的基 础 设施 , 劳动 力 素质 不 高 以及 法 律 法规 不健 全 , 导致 较 少接 受外 国直接 投 资 , 更 没
对 外 直接 投 资 , 但 由于 缺 少 所 有 权 优 势 , 总量 仍 然 较 小 , 国 家 的净 对 外 投 资额 仍 然 是 负 数 。
第三 阶段 , 人均 G N P在 2 0 0 0美元至 4 7 5 0美元 之 间 。此阶 段 的一 国经济逐 渐 发展成 熟 , 本 国企 业 的 所 有权 优 势和 内部 化 优 势得 到提 高 , 开始 与 国外 企业 展 开竞 争 , 并 倾 向于通 过 对 外直 接 投 资增 强所 有权 优 势 。而 外 国子 公 司的所 有权 优势 相 对下 降 , 国 内企业 对外 直接 投资 增长 率高于 外 商直接 投 资增长 率 , 虽 然 净对 外投 资额 依然 是 负数 , 但数 值 开始 减 小 。 第 四 阶段 , 人均 G N P大 于 4 7 5 0美 元 。 国家 的外 向投 资大于 内向投 资, 净对 外投 资额 变为 正值 , 同时 , 对 外直接 投 资增 长 率大 于外 国直接投 资 增长 率 , 净对 外投 资 值扩 大 。在 该 阶段 , 本 国企 业开 始拥有 强 大 的所 有权 优 势 和 内部 化 优势 , 对 外 投 资 力度 进 一 步 加强 , 且 本 国主 要接 受来 自其 他 处于 相 同阶段 国家 的 对 外投 资 , 但主 要承 担 国 际投 资供给 者 的角色 。 第 五 阶段 , 主 要用 来 描述 世 界 经济 中 的领 导经 济 体 , 该 国与发 达 国家 之 间的交 叉投 资量 不 断增 长 , 其

第7章中国对外投资

第7章中国对外投资

一、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 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指的是我国 一些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在东道 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要建立自 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 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中国最大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海外投资基本 上属于这种模式。三九集团的制造基地和研发 中心等均在国内,海外公司主要是营销机构。 自1992年以来,三九集团先后在香港、俄罗斯、 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南非、新加坡、日本、 中东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销公司。 这些营销公司作为三九集团在海外


华源集团抛弃单纯依靠出口占领海外市场的 传统做法,另辟蹊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先 后在塔吉克斯坦、尼日尔、墨西哥、加拿大 和泰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并合 理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绕过国外贸易壁垒, 规避反倾销,拓展了海外市场,并带动和扩 大了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

华源集团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设立了两个纺织 企业,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 贸易区成员国境内生产的棉纱或纤维制成的 纺织品享有免税、免配额的优惠政策,扩大 了对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棉纱和面料产品出口。 此外,深圳康佳集团、珠海格力集团和 江苏春兰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多属于境 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欧洲是世界家电王国,2001年海尔并购意大 利一家冰箱厂,设立意大利电力股份有限公 司。 在北美和欧洲站稳脚跟后,开始进入日本市 场,日本是世界家电强国,由于文化的原因, 非日本家电难以被日本市场接受。2002海尔 与日本三洋公司建立竞争合作关系,以达到 互换市场的目的。迅速进入日本市场。

一、中国对外投资遵循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注重战略效应原则 3)、联合竞争、确保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 4)、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
2 的拟合值 与中国实际利用外 国直接投资额的比较 显示 了中国 对外直接投 资之间的格兰杰 (r gr Ga e)因果性关系 最后用回归 ( ) n
方法重建中国净对外直 接投 资模型。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 明显向上的趋 势, 明今后 中国利用外国直 说 接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
3中国净对外直 接投资趋势分 析
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分析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分析 . 根 据联 台 国贸 易与 发展 会 议网 站之 中国对 外直 接接 投 资
势分析如下 :
Lu l = oto fw S = e t = - .2 十 161 ( .4 ) 0 3 7 (4 65 - .7 ) 0 1 1Tme .4 i ( .2 ) 0 0 5 R = .9 2 0 58 () 1
根据式 ( ) 3 .在 1 8 年 一20 年间 中国的净对外 直接投资额的绝 2 9 04
f w) 9 的 统计值 和F 统计值 均显 著 R 也较理想 。因此 2 其中 Lu l oto fw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自然对数形式 ie i l 。式 ( ) t T no m 是一个从 1 2 的趋势变量。从 非常显著的 t 到 3 统计值 和F 统计值
04 nto 做 l (u l oto f w)的数据 对 18 年~2 0 年 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作趋 年 ~20 年 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 (ef w) 如下 的趋势分析: 92 04
卜 1 7 ) F 1 2 ) 6 .4 _ 9 5 2 f . 1 =18 36
( .8 ) F 1 2 ) 3 . 15 557 ( 1= 12 4 8
[ 关键词] 对外直榭 更 资 格兰杰因果性 关系 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对策分析


我 国对外 直接 投资 发展 的特 征
1 、投 资 流 量 保 持 快 速 增 长 。 2 0 02 2 0 年 我 国对 外直 接 投 资的 流 量 迅 猛 发展 07 ( 图 1 ,由 2 亿美 元 增 至 2 5 1 美 元 , 见 ) 7 6 .亿 相当于 2 0 年的 9 8 ,非金融对外直接 02 .倍 投 资保 持 年 均 5% 的增 长速 度 。2 0 ,我 6 07 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 l 亿美元 的国家 ( 地 区 )达 2 或 4个 , 中 国香 港 居 首 位 。 2 投 资 存量 突 破千 亿 美 元 。对 外 直 接 、 投 资 流 量 的 高速 增 长导 致 我 国对 外 直 接 投 资存 量迅 速 扩 张 ,2 0 年 ,我 国对 外直 接 二 、制约我 国对外接投 资发 展的因素 07 投 资存 量 达 到 】7 . 亿 美 元 ,相 当 于 20 19 1 02 1 技术优势的缺乏。 国大多数跨国 、 我 年的 3. 9倍 ,非金融 类对 外直接 投资达 经营企业普遍 规模小 ,技术上不太先进 , 11. 9亿 美 元 ,金 融 类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为 企业缺乏核心 技术 ,技 术创 新能力薄弱 , 0 1 产 品 只 能 进入 低 端 市 场 ,与 发 达 国 家 高精 尖 技 术和 成 熟 产 品 的 企 业 相 比 还有 较 大 差 距 。我 国对 外直 接投 资在 第 三 产 业 领 域 缺 乏 缺乏 技 术 密 集 型 产 业 投 资 ,第 二 产 业 是 以资源开发和初 级加工制造 , 附加值低 , 技术 含 量 低 ,无 论 从 核心 技术 的研 发或 先 进 技 术 的 引进 使 用 上 存 在 严 重 不 足 ,不 利 于我 国生产技术进步及带动 国内相关产业 资 料 米源 :根 据 巾 对 外 }接 投 资统 计 公报 数据 _ ! 1 _ 图 1 0 22 0 20 — 0 7年 我国 对 外直 接 投 资变 化 趋 势 图 的发 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下旬刊)总第576期

投资分析
一、起步阶段(1979年~1985年)
1979年以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木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序幕。1979年~1985年,是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累计兴办非贸易海外子公司185家,总投资额近3亿美元,共兴办境外合资、独资企业185个。海外企业分布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但多以发展中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企业平均规模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餐饮、国际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行业。参与主体是专业外贸公司。二、迅猛发展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批准兴办非贸易性海外企业92家。1987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当年兴办的境外企业数上升到了124家,直接投资额达到3.5亿美元,标志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迅速成长的新阶段。这期间兴办的海外企业共661家,是前一阶段的3.6倍,到1990年,中国非贸易性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数超过800家,投资总额达到20.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83亿美元,分别是前一阶段的6.9倍和4.48倍,截止1990年底,投资总额达23.5亿美元。投资参与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如大中型生产企业、贸易性企业、以金融实力为基础的系统投资公司纷纷参与跨国经营活动。海外企业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各国和地区居多,并开始进入发达国家,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以往格局,投资地域趋向合理。投资领域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延伸。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1996年)1991年,中国在海外兴办非贸易性企业207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了1987年的3.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达3.67亿美元,协议投资总额也达到7.59亿美元的水平,大大超过了除1987年外的其他所有年份。1991年~1996年,中国兴办的境外非贸易企业共计1184家,累计投资总额为45.2亿美元,其中中方累计投资额为11.29亿美元。1992年,由经贸部批准兴办的境外企业达355家,比1991年增长71.5%,年增加量首次突破300家大关,同年对外投资协议额为3.51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95亿美元,占协议投资总额的55.6%,中方投资比重达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势头有所减弱,但新办境外企业数仍大大超过1991年水平。1991年~1993年中国批准新办的非贸易性境外企业数超过1979年~1990年12年的总和。投资遍布13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十个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在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占总额的78.7%,涉及的投资领域包括资源开发、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
等行业。
四、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的阶段(1997年~2004年)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缓
慢。政府出台了多部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项目的配
套政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政策越来越好,也驱使更多的
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再者,企业跨国经营的意识提高是企业对
外投资发展迅速的关键原因。1999年对外投资额比1998年增长
32%。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已达到
6296家,协议金额112亿美元,中方投资7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
的67.86% 。截至2001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
家,协议投资总额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84亿美元。截
止2003年这7年间,累计兴办企业1979家,年均兴办企业282家,
累计投资额为53.74亿美元,年均投资额为7.68亿美元,可见无
论是总额还是平均额,对外投资额都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
2004年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并与国务院港澳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投资
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对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积
极的促进作用。
五、突破性阶段(2005年~2006年)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商务部
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部分)净额122.6亿美元,
是2004年55亿美元净额的2.23倍。这一数字无疑极具震撼性,
几乎是2000年~2004年这5年对外净投资额数字的总和。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在增长, 根据2005年国
际投资头寸表, 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572亿
美元,2004年底这一余额水平为448亿美元。且投资的形式和领
域逐步多样化,尤其以股东贷款形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中,新增股本
投资38亿美元,占31%,利润再投资32亿美元,占26%,其他投
资52.6亿美元,占43%。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
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3%。
境外中资企业数目的增加也是首次达到年增长1000家的水平。
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超百亿美元的增长势头。截至
2006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33.3亿美元。
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就在于突破了一百亿美元的高度,
标志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一个新起点,上升到新的水
平。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曹红玉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 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自1979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按照流量分为五个阶段,各
阶段在规模、地区分布、投资行业上各具特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活跃,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阶段 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