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2016)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

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

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

在初期,我国的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

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

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

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分析(ppt 103页)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分析(ppt 103页)

第三是规避目标国贸易壁垒的推力。
作为发展中的贸易大国,我国一直面 临国际上频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尤 其是受WTO下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 的约束,我国一直是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 害者。据2006年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公告 显示,我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世界遭受反 倾销最多的国家。为了保护这些出口市场, 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在海外投资设厂。
(五)投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类的投资首先要作好前期资源 勘探。虽然我国资源型海外投资总体是成功 的,但仍不乏一些失败的例子。如中国石油 天然气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第二大石油公 60%的股份,期望这次收购能为他们带来七 八百万吨产油量,结果只产油250万吨。
其次是关注政治风险。一方面是因为能 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全球不均衡,这些资源 多集中在非洲、拉美等地区。这些地区往往 政局很不稳定,罢工频繁,政治风险大。
(二)企业特征
目前,这类市场寻求型的海外投资企业 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纺 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机械、家用电器、 轻工、纺织、服装等行业均属劳动密集型 行业。这类市场往往已经进入全球性市场 竞争,市场进入门槛低,主要体现为价格 竞争,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丰富的自 然资源和低廉的初级劳工成本。
1.绿地新建投资
海尔是采用绿地投资获得战略资产的 典型企业。海尔1999年4月投资4000万美元 在南卡莱罗纳州建立海尔工业园,至2004 年工厂年产家用冰箱达40万台。此外,海 尔还在纽约建立市场开拓中心,在洛杉机 和波士顿建立研发中心。此类投资除了考 虑规避贸易壁垒外,主要还是实施公司的 全球品牌战略。
(一)驱动力
中国企业开展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主要来自于 国内的推动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我国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或设立海外企业来获得对外投资权益,并直接参与该海外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在过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如石油、矿产、能源等。

这些行业的出口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然后通过海外企业进行出口。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也开始向技术、管理和服务型行业转变。

我国企业在海外建设和运营高速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这些行业的出口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还具有区域分布的特点。

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洲、北美和日本。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市场,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机遇。

与此我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方面。

由于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增长空间较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也有望得到增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还受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影响。

我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政府服务等措施来促进企业的海外投资。

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我国政府也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防止企业出口风险,并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在多样性、区域分布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有望继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和服务型行业转变,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区域平衡和风险控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

[收稿日期] 2016 - 05 - 10 [作者简介] 冯燕妮( 1989 - )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助教,硕士。
·52·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5 卷
邓宁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普遍 的解释。1988 年邓宁提出,当企业同时具有三种优 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在优势时,企业能在 海外国家投资。
( 太原师范学院 经济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摘 要] 目前,发展中国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
关注。特别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由于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相似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中国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有必要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MNC) 从事对
在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政府决定放宽 政策,提出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跨国经营规模,同时 也容许个人投资项目,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推进。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在世界上仍占很小比例。
第三阶段: 2000 年至 2008 年,在这一阶段中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 2000 年,中国政府最 初将“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并在 2001 年第十个 五年计划中开始鼓励比较优势投资。2001 年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自 2003 年民营企业已正式获准投资海外,他们为每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增加贡献了 60% 。根 据中国商务部的资料,2006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 量超过 200 亿 美 元,2008 年 直 接 飙 升 到 559 亿 美 元。此外,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在 2007 年有 24 家中国企业跻身于全球财富 500 强。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通过购买或建立全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资企业等方式,在海外投资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行为。

对外直接投资既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结构分析对于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国别、行业和产品特点,判断我国对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结构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和近邻国家。

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等,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技术合作机会。

近邻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朝鲜和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地理接近我国,市场潜力大,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我国对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投资也有所增加,这些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对我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多元化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行业广泛。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包括制造业、资源开发、服务业和金融业等。

制造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石化等行业。

资源开发主要包括能源、矿产和农业等。

服务业包括物流、旅游、教育、医疗和金融等领域。

金融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领域,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和资本市场等。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优势和风险,为企业在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对外投资的产品主要出口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和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的高端装备、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等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出口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品质和环保特点,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龚晓莺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是中国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国也将会进一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1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都十分有限, 尤其是在利用外资方面, 由于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十分困难, 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都处在很低的水平上。

到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渐扩大, 此时贸易与投资之间显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引进的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并形成了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与此同时, 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也有替代效应, 但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

尽管中国对外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之间主要体现为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当国外出口商面临贸易壁垒时, 国外直接投资常常替代进口贸易。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中国在改革开放前,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是非常有限的,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不充分, 加之当时仅存的一点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经济援助的性质, 因而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在这期间的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是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都有了较快的增长,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方式。

但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 因而从根本上来讲,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巨大, 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

进入21 世纪后,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中国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战略, 同时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 积极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利用国外资源。

“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财政金融
技术协作信息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分别构建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的合作倡议,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本文将探讨在 " 一带一路 " 战略构想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面临风险以及对策。
“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李洪梅
"2015 年," 一带一路 " 正式付诸实践, 图 2:截至 2016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
巨大差异,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
对外投资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
家,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
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对沿线国家进行
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等,
元,同比增长 34.66%,增速将近为 2015 年 占总量的 68%;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
的 2 倍。在 " 一带一路 " 背景下,我国的对 者对外投资约占总量的 32%,非公有经济
外直接投资额持续攀升,投资规模不断扩 已经成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的主体。
大。
二、" 一带一路 " 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 一带一路 " 沿线
国家的信用状况亟待增强。
(二)市场风险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跨越亚非欧三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大陆,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涉及国家
(二)投资行业多元化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既有老牌资本主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流向涵盖 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第三世界国家。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

过去中国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来进行出口贸易与其他国家产品进行竞争,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逐渐失去了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类制造业逐步成为夕阳产业,向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此类属于劳动力导向型。

根据小岛模式,中国发展自身比较优势产业,对外投资夕阳产业,有利于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带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的周边产业出口。

(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从而稳定汇率,避免因汇率波动影响出口竞争力,扩大我国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绕过贸易壁垒。

进行跨国并购或者直接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有利于我国企业拓宽国际市场,解除由于贸易壁垒而使得出口贸易受到限制,增加产业内贸易,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带动相关联的产品出口贸易。

(五)对外直接投资使我国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中国企业通过向发达国家进行绿地投资,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可以接近东道国的R&D资源,进入所在产业高端技术聚集地,进行模仿学习,获取先进知识与技术。

增加自身的所有权优势,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从而扩大出口贸易。

我国的大连机床就是通过并购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和兹莫曼公司从而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跻身世界十大机床。

(六)寻求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增加资源类产品国际定价权。

2011年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44.5亿美元,占19.4%。

对于稀缺资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弥补中国企业国内的要素禀赋不足,进行此类的投资,有利于扩大企业在国际定价上的话语权,增加产业的出口贸易优势。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一)问题我国从2002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增长10 年,年均增长速度为44.6%。

促进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和结构调整,在国际收支平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中国对欧盟的投资
• 2015 年,中国对欧盟投资较上年回落幅度较大,流量金 额为 54.8 亿美元 , 同比下降 44%,占流量总额的 3.8%, 较上年下跌 4.1 个百分点,占对欧洲投资流量的 77%。从 流向的主要国家看,荷兰位居首位,流量达 134.63 亿美 元,占对欧盟投资流量的 245.7%;其次为英国 18.48 亿 美元,同比增长 23.3%,占 33.7%;德国位列第三,4.1 亿美元,同比下降 71.5%,占 7.5%。
• 批发和零售业1219.4亿美元,占 11.1%。
• 2015年,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金额为 8261.9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的75.2%。
• 2015年,第二产业2630.5亿美占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的 24%。
• 2015年,第一产业(农 / 林 /牧 / 渔业,但 不含农 / 林 / 牧 / 渔服务业)86.2 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0.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第1节 中国对外投资状况分析
• 一、投资总量
• 截至 2015 年底 , 中国 2.02 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 ( 境 ) 外 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 以下简称境外企业 )3.08 万家 , 分布在全球 188 个国家 ( 地区 ) ,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 4.37 万亿美元。
• 2015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 9.9%和4.4%,流量首次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 第2位,占比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存量位居第 8 位。
• 二、地区分布
• 2015 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在全球的 188 个 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 80.7%。
• 三、行业分布
• 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 有行业类别。存量规模上千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 以上行业累计存量为 8335.5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存量的 75.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 4095.7 亿美元高居榜首,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37.3%。
• 其次为金融业1596.6亿美元,占14.5%;采矿业 1423.8亿美元位列第三,占13%;
• 2015 年末 , 中国在发达经济体投资存量 1536.52 亿美元 , 占 14%,其中欧盟 644.6 亿美元,占在发达经济体投资 存量的 41.9%; 美国 408.02 亿美元,占 26.6%;澳大利 亚283.74 亿美元,占 18.4%;加拿大 85.16 亿美元,占 5.5%; 挪威 34.71 亿美元,占 2.3%;日本30.38 亿美元, 占 2%。
• 2015 年末,中国在转型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存量 233.21 亿 美元,占存量总额的 2.1%。其中俄罗斯 140.2 亿美元, 占在转型经济体投资存量的 60.1%;哈萨克斯坦 50.95 亿 美元,占 21.8%;吉尔吉斯斯坦10.71亿美元,占4.6%; 塔吉克斯坦9.09亿美元,占3.9%;土库曼斯坦1.33亿美元, 占 0.6%。
(金)、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赞比亚
• 大洋洲320.9亿美元,占2.9%,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 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萨摩亚。
• 2015 年末 , 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存量为 9208.87 亿美元,占 83.9%,其中中国香港 6568.55 亿美元,占 发展中经济体投资存量的71.3%;东盟 627.16 亿美元, 占 6.8%。
• 截至 2015 年末 , 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存量为 644.6 亿美元, 占存量总额的 5.9%,占对欧洲投资存量的76%。存量在 3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有六个,分别为:荷兰、英国、卢森 堡、德国、法国、瑞典。
• 亚洲的投资存量为 7689 亿美元 , 占 70%。其中中国香港 占亚洲存量的 85.4%。
• 拉丁美洲1263.2亿美元,占11.5%。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 京群岛占对拉美地区投资存量的 90.3%。
• 欧洲836.8亿美元,占7.6%。主要分布在荷兰、英国、俄 罗斯、卢森堡、德国、法国等
• 北美洲 521.8 亿美元,占 4.8%,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 非洲346.9亿美元,占3.2%。主要分布在南非、刚果
• 五、境内投资的省市
• 2015 年末,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 达到 3444.8 亿美元 , 占全国非金融类存量的 36.7%,较上年增加5.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 区2865.4亿美元,占83.2%;西部地区320.1亿美 元,占9.3%;中部地区259.3亿美元,占7.5%。 广东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大的省份,其次 为上海,以后依次为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 宁、天津、福建、湖南等。
第二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伙伴
• 一、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 • 2015 年 , 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为 897.9 亿美
元,占流量总额的 61.6%,同比增长26.7%,是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 2015年末,中国内地共在香港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9300 多家,年末投资存量6568.55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 59.8%。 • 2015,中国企业共实施对香港地区企业的并购 126起,涉 及金额 44.8 亿美元;同时,中国企业通过其在香港设立 的平台公司进行再投资并购活跃,如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 司 52.9 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近 60% 股份、 上海复兴国际集团25.2 亿美元收购美国 Ironshore 保险公 司 100% 股份、中石化集团 13.4 亿美元收购俄罗斯西布 尔控股有限公司 20% 股份等项目均是通过再投 2015 年末,在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9382 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 50.4%; 非国有企业占49.6%,较上年增加 3.2 个百 分点,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 32.2%,股份 有限公司占 8.7%,私营企业占2.1%,股份 合作企业占1.7%,外商投资企业占1.5%, 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4%,集体企业占0.3%, 其他占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