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激光武器与防护技术

合集下载

激光的安全与防护

激光的安全与防护
提高公众对激光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加强激光安全教育,预 防激光事故的发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白内障
高能量激光可导致角膜和晶状体 损伤,严重时可引起白内障。
视力丧失
长期或反复暴露在激光辐射下可导 致视力逐渐减退,严重者可失明。
激光对皮肤的损伤
皮肤灼伤
激光能量可引起皮肤灼伤,表 现为皮肤红肿、疼痛和烧伤痕
迹。
皮肤癌
长期暴露在激光辐射下可增加 皮肤癌的风险,尤其是紫外线
激光。
色素沉着
激光照射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出现色斑、黑素瘤等皮肤病
ISO 10046:2014 激光产品安 全通用规范
EN 207:2009+A1:2013 激光 产品的安全要求
EN 60825-1:2014 激光产品的 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

我国激光安全标准与规范
GB 7247-2010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 分类和要求
GB/T 17483-2008 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2部分: 光纤激光器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激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激光设备的操作流程,明确规定激光设备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 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激光设备
激光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例如,应定期检查光学元件的清洁和完好程度,检查激光 管和反射镜是否清洁完好等。
激光个人防护用品
四川某公司在运输激光切割机时,因包装不规范导致机器在 运输过程中受损。
06
激光安全防护的发展趋势
激光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激光安全防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对激光器安全性能的 研究、激光辐射的测量技术、激光辐射的防护技术等。

定向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定向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定向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摘要:随着激光、新材料、微电子、声光、电光等高技术的发展,利用各种束能产生强大杀伤威力的定向能武器已引起世界高度重视。

定向能武器成为战场上高速移动目标的“克星”,是能有效制敌的“杀手锏”装备,对未来作战样式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系统分析了定向能武器的军事应用前景,详细剖析了世界定向能武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动向,给出了未来要大力发展的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关键技术,对于加快我军定向能武器装备发展,提升非对称制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向能武器也称为束能武器,是利用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声波束等各种束能,产生高温、电离辐射、声波等综合效应,能够实现激光、微波等电磁能或高能粒子束的定向发射、聚束和远距离传输,快速攻击并毁伤目标的武器系统。

自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以后,定向能武器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于2012年4月19日发布报告《改变游戏规则:定向能武器的前景》,指出定向能武器相比传统武器具有压倒性优势,美国应该关注发展定向能武器,以应对那些限制美军行动自由的活动。

美国国防部也将定向能技术列为未来10年可能改变军事竞争态势和战争规则的5大技术领域之一。

传统武器大多依赖具有适当体积的投射物所产生的动能,对目标造成破坏,定向能武器则是通过亚原子、粒子或电磁波,将能量“转递”出去,将“能量”直接投放到目标上,产生毁伤效果。

定向能武器作为一种隐身、“零”飞行时间的高精度武器,可打击多个目标、拥有无限量“弹药”,与常规武器相比,定向能武器具有射束快、精度高、反应灵活、杀伤效率高、附带毁伤小、无污染等特点,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能够大大提高部队和设施的防护能力,特别是可用于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和多种自主系统[5]。

根据发射能量的载体,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

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

激光在军事上的应用

4)激光侦察
“室内讲话,墙外有耳”
二、激光通信
以激光作为载波传递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1)大气激光通信 构造: 接收机 发射机 Laser
大气传输
发射望远镜 接收望远镜 光电转换器
调制器
放大器
放大器
解调器
发话器
受话器
优点:结构简单,通信轻便。保密性好,抗干 扰能力强。 缺点:在大气中传输,激光衰减严重,天气影响 大,且只能直线传播,通信受到限制。
2)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采用类似于激光测距机的原理与构造研制,是一种工作 在从红外到紫外光谱段的探测系统。 工作原理:激光雷达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与无线电雷达没有区别,即 由雷达发射系统发送一个信号,经目标反射后被接收系 统收集,通过测量反射光的运行时间而确定目标的距离。 至于目标的径向速度,可以由反射光的多普勒频移来确 定,也可以测量两个或多个距离,并计算其变化率而求 得速度。 特点:光波频率高、波束窄 优点:测量精度高; 测角速精度,理论上CO2激光雷达比微波雷达 高一亿倍以上,现在已做到高1000~10000倍。 分辩率高; CO2激光雷达分辨率可达厘米甚至毫米级,比 微波雷达高近 100 倍; 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能好。 缺点:受天气影响,不能全天候工作。
激光雷达的应用
生化战高手:陆用激光雷达
俄罗斯研制成功的KDKhr―1N远距离 地面激光毒气报警系统。 德国军方也研制出更加先进的 “VTB———1型 ”遥测激光雷达。 飞行防撞高手:空用激光雷达 美国率先研制的直升机超低空飞行“障碍规避雷达” 随之,德国研制成功的“Hellas ”激光雷达更胜一筹 法国和英国合研的吊舱载“CLARA”激光雷达 捕获水下目标高手:海用激光雷达 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ALARMS”机 载水雷探测激光雷达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激光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光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激光安全防护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激光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

激光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并熟悉激光设备的特性和操作规程。

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激光设备,以减少激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此外,激光设备的操作区域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周围的人们注意激光辐射的存在。

激光设备应配备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

例如,激光设备应配备适当的屏蔽装置,以防止激光辐射泄漏。

同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或面罩,以保护眼睛免受激光辐射的伤害。

对于高功率激光设备,还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如配备防护服和手套等,以防止皮肤被激光辐射灼伤。

激光设备的使用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例如,激光设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同时,激光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操作手册中的要求,避免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以防止激光辐射超标。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激光束的传输和控制。

激光束的传输路径应保持清洁和畅通,避免杂质和障碍物对激光束的干扰。

激光束的传输路径应固定和稳定,避免因不稳定的传输而产生危险。

当激光设备不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设备,并切断电源,避免意外开启导致激光辐射暴露。

激光设备的存储和运输也需要注意安全。

激光设备在存储和运输时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固定措施,以防止设备的损坏和漏射激光辐射。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激光设备受到剧烈的震动和碰撞,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激光安全防护措施是保护人们免受激光辐射伤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训操作人员、配备防护设备、遵守安全规范和标准,以及注意激光束的传输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激光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激光安全防护措施的认识,积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激光制导武器干扰防护技术分析

激光制导武器干扰防护技术分析

激光制导武器干扰防护技术分析作者:田丰姜浩来源:《理论与创新》2018年第12期摘要:激光制导武器成本低、精度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武器之一。

文章针对激光制导武器的特点,阐述了激光制导武器的两种干扰防护技术,重点对影响激光干扰效果的两个因素以及烟幕运动机理进行了建模分析,对实战防护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激光制导;诱偏;烟幕干扰制导武器是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武器,它是按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各类武器的统称。

不同的制导武器有不同的制导使用的物理量,在导航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制导武器按照制导方式可分为: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红外成像制导、GPS制导、雷达制导,其中激光制导精度高、成本低、结构简单,精度达到0.1~1.0m,因此激光制导武器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攻击重要军事目标或高价值目标,如机场、指挥所、通讯中心、导弹基地、交通枢纽等。

当前针对这类制导武器的对抗措施主要有干扰、欺骗等手段,文章根据激光制导武器的特点对其对抗方式进行探讨。

1 激光制导激光制导包括激光寻的制导和激光驾束制导,在激光寻的制导中又包括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3种形式。

其中技术最成熟、在战场上使用最多的是半主动寻的制导,激光制导炸弹、激光制导导弹等均使用此种制导方式。

激光半主动式制导是在导弹发射之后,射手或载机向目标发射经过编码的激光波束,并保持跟踪照射目标,导弹上的导引头根据目标反射的激光回波信息,控制导弹飞行,最终命中目标。

典型的激光半主动式制导武器系统主要由带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导弹(或炸弹、炮弹)及发射平台和激光目标指示器构成。

其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实现有限的射后不管,与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相比,具有系统构成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发射点与照射点配置灵活,无需全程照射目标,射程不受限制等优点。

军事技术创新方案

军事技术创新方案

军事技术创新方案军事技术创新是现代军事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为了在军事领域中保持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加大对军事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

本文将探讨军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创新方案。

第一部分:军事技术创新的背景与重要性1. 军事技术创新的背景军事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战争的起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装、武器、通信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演进。

而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高度竞争性要求军事技术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变化的战场需求。

2. 军事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提升军事实力:通过创新军事技术,军队可以获得更先进、更高效、更精确的武器装备,从而提升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2)保护国家安全:军事技术创新可以帮助国家及其军队更好地应对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3)推动经济发展:军事技术创新涉及到复杂的工程、科技研究等领域,其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第二部分:军事技术创新方案示例1. 空间作战技术创新(1)太空卫星系统:发展更先进的卫星系统,用于军事侦察、通信、导航和防御等方面,提升空间作战能力。

(2)反卫星技术:研发高效的反卫星武器系统,可以在必要时摧毁对方的卫星,降低对方的情报收集和指挥控制能力。

2.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1)智能作战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作战指挥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指挥和决策,提高作战效率和战斗力。

(2)无人系统:开发更先进、更智能的无人机、无人车辆等军事装备,可以执行危险任务、侦察、打击敌方目标等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3. 深海作战技术创新(1)潜艇技术:研发更安静、更隐形的潜艇,提升水下作战能力。

(2)海底通信系统:建立先进的海底通信网络,保障海洋作战的远程指挥和情报传输。

4. 电磁战技术创新(1)电子对抗系统:开发更先进的电子干扰系统,破坏敌方的通信和雷达系统,削弱其作战能力。

(2)高能激光武器:研制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可以精确打击靶标,有效摧毁敌方目标。

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

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

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作者:吉俸民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04期[摘要]高能激光武器是一类正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它是利用激光来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具有能量集中、传输速度快、作用距离远、命中精度高、转移火力快、抗电磁干扰、能多次重复使用和效费比高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能激光武器在当代战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对高能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特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激光武器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最后论述了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关键词]高能激光武器;关键技术;发展分析中图分类号:TE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95-01一、高能激光武器特点1.1 反应迅速光速以每秒30万公里传输,打击目标不需计算射击提前量,瞬发即中。

1.2 可在电子战环境中工作激光传输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目标难以利用电磁干扰手段避开激光武器的射击。

1.3 转移火力快激光束发射时无后座力,可连续射击,能在很短时间内转移射击方向,是拦截多目标的理想武器。

1.4 作战使用效费比高化学激光武器仅耗费燃料,每发费用为数千美元,远低于防空导弹的单发费用。

二、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在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发展研究,下面将对一些高能激光武器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2.1 天基激光武器天基激光武器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对付由携带化学和生物弹头的弹道导弹袭击所造成的不断增长的威胁,它还可用于防御巡航导弹和远程战略轰炸机。

为此,美军构想了天基激光器(SBL)计划。

该计划建立在里根时代的“战略防御倡议”的基础上,其目标是击落助推段的洲际弹道导弹。

天基激光武器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大功率激光器、大型反射镜和光束控制系统。

目前,这些关键技术都已得到验证,预计SBL演示器将在2010-2012年发射,在2020年前后部署作战型SBL系统。

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

美国激光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科***************1引言八十年代初,随着“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高能反导激光武器发展迅速,同时低能激光武器在战术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激光武器无论在进攻还是在防御上都显示出极强的发展势头,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星球大战”计划取消,战术激光武器成为激光武器发展的重点,软杀伤激光武器的研制比重大大提高,同时,激光反导、激光反卫星的研制仍然部分保留。

本文从这两个阶段来探讨十多年来美国激光武器的发展历程。

2“星球大战”计划时期美国激光武器的发展“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为“战略防御计划(SDI)”*1 +,是美国前总统里根于 1 983年3月 2 3日提出的关于用反弹道导弹系统确保美国本土安全的战略防御倡议。

国防部为此制定出详细的多层拦截作战总构想[2 ]。

“星球大战”计划所依仗的是全新的“太空武器”系统(又称“空间武器”系统)。

它包括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

激光武器就是定向能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化学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和X射线激光器。

为满足“星球大战”计划的需要,在“瓦鲁普”计划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防务研究规划局于1 982年至 1 987年执行一项称为“空间激光三组件”的研究计划。

这三个部件是:目标捕捉、指示与跟踪系统,大功率激光系统,以及大型光学系统。

其中激光器部分称为“阿尔法(Alpha) ,是由伍尔德里奇(TRW)公司建造的一台5MW的HF化学激光器。

除“星球大战”计划中的高能战略激光武器之外,战术激光武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激光致盲方面,美军先后制定了多项研究计划。

八十年代初,美国陆军开始研制一种称为C-CLAM的近战战场反传感器激光进攻武器[3 ]。

该武器可以输出 1 0.6μm、1.0 6μm、0 . 53μm三个波长上的激光。

接着,陆军开始研制“鱼工鱼(STINGRAY)”激光武器。

“鱼工鱼”是一种安装于坦克和直升飞机上的光学和光电对抗低能激光武器,工作于近红外波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航空科学技术·2005 年第 2 期
学科发展
激光继续以较高的速率沉积能 量,这个局部区域材料就会发 生熔融。如果激光功率密度达 到 106!108W/cm 2, 吸 收 激 光 能 量的材料就可能经历一系列过 程达到汽化,当激光强度超过 汽化阈值时,激光照射将使目 标材料持续汽化,这个过程称 作激光热烧蚀。当激光强度足 够高、汽化很强烈 时 ,将 发 生 材 料蒸汽高速喷出时把部分凝聚 态颗粒或液滴一起冲刷出去的 现象,从而在材料上造成凹坑 甚至穿孔。导弹、飞机和卫星的 壳体材料一般都是熔点在 1500"C 左右的金属材料,功率 2!3MW 的 强 激 光 只 要 在 其 表 面某固定部位辐照 3!5s,就容 易被烧蚀熔融、汽 化 ,使 内 部 的 燃料燃烧爆炸。
学科发展
高能激光武器与防护技术
High-Pow er Laser Beam Weapons & Protection Technique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吴 丹
摘 要 :在 高 技 术 战 争 中 ,空 中 目 标 面 临 的 威 胁 不 仅 仅 来 自 于 传 统 武 器 ,还 会 遭 到 高 能 激 光 武 器 的 攻 击 。 本 文 分 析 了 高 能 激 光 武 器 对 主 要 空 中 目 标 的 毁 伤 机 理 ,探 讨 一 些 目 前 可 采 用 的 目 标 抗 高能激光防护技术。
从其他角度考虑,美国设 计出了 一 种“ 眼 睑 ”,可 每 秒 开 关 #*** 次 。“ 眼 睑 ”由 一 片 薄 玻璃制成,上面覆盖两个由氧 化 铟 和 锡 制 造 的 透 明 电 极 ,电 极间有一个像铰链似的不透明 电极,通过在两个电极间加上 电压,在静电引 力 作 用 下 ,不 透 明 电 极 下 拉 ,使“ 眼 睑 ”关 闭 , 加上相 反 电 压 , 使“ 眼 睑 ”打 开,以此来防止激光对卫星的 致盲。此种方法对连续激光辐 照防护有效,但如果有脉冲激 光辐照时,由于其具有作用时 间短、功率密度 高 的 特 点 ,机 械 快门将会防护失效,此时要求 探测器表面的抗激光物理性能 优越。
16 ·航空科学技术·2005 年第 2 期
能量相当强,受到辐射的目标 会丧失承载能力而出现爆炸或 坍塌,从而达到摧毁的目的。
2.反应灵敏 激光束无惯性,能快速变 换方向,当需要击毁多个目标 时,只需要转动有关反射镜即 可实现从一个目标转向另一个 目标的目的。即使是大型化学 激光武器,每次填充更换化学 燃料也只需几分钟。 3.攻击速度快 激光束以光速传播,照射 目标时无需考虑提前量,即使 要击毁一枚 300km 以外以 1Ma 速度飞行的巡航导弹,从发射 到击毁目标所需时间只要 1ms 。 4. 自动化程度与射击精度 高 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往往结
( 1)采 用 弹 道 导 弹 弹 体 旋 转飞行技术,其着眼点是分散 热烧蚀破坏能量,使激光能量 无法在弹体的某个固定部位得 到迅速积累。研究表明,弹体旋 转飞行技术的抗激光效果与弹 体半径 ! 和旋转角速度 ! 有 关,! 和 ! 的值越大,导弹抗激 光摧毁的延迟时间就越长。当 ! 由 最 小 值 趋 向 无 穷 大 时 ,时 间延长的最小倍数等于 ! 与激 光束半径 " 之比的 " 倍,最大倍 数 等 于 ! 与 " 之 比 的 # 倍 ,通 常情况下 ! 远大于 ",可见此项 技术的抗激光效果相当显著。
关键词:高能激光武器 材料 防护
激光 技 术 在 军 事 领 域 的 广 泛应用使现代战场充斥 着各种激光威胁。不仅激光测 距机、激光目标指示器等早已 大量装备部队,而且一些军事 强 国 早 在 上 世 纪 80 年 代 就 装 备了以攻击光电传感器为目的 的各类低能激光武器。经过多 年的研究发展,各类激光武器 由单波长发展到多波长,由少 数几个固定波长发展到宽波段 可调谐,特别是高能激光武器 即将投入实战,它的出现使得 导弹、飞机、卫星 等 空 中 目 标 面 临直接被摧毁的危险,因此有 必要重视相应的防护措施。
·航空科学技术·2005 年第 2 期 15
学科发展
护层穿透,所要求的激光能量 密度就会高达 10 !20 kJ/cm2,抗 破坏能力提高了十倍以上。
3. 弹道导弹抗高能激光防 护技术
高能激光武器拦截弹道导 弹主要针对导弹助推段,对于 红外探测系统而言,火箭发动 机的尾焰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辐 射源,具有运动速 度 相 对 较 慢 、 温度特别高和有效辐射面积大 的显著特点,使得弹道导弹容 易被红外探测器探测和跟踪, 此时导弹发动机处在工作状 态,燃烧室压力大 ,弹 体 遭 激 光 热烧蚀破坏后极易使燃料外泄 引起爆炸。目前采取的对抗措 施包括以下几种。
五、结束语
抗高能激光防护手段是目
标遭到高能激光武器攻击时的
最后防线,但是这些手段目前实
际应用难度大、成 本 高 ,且 防 护
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抗高
能激光武器攻击最根本的是防
止被其探测系统瞄准捕捉,所以
提高目标的各项隐身性能才是
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
HF5000 型温场自动检测系统研制成功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天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根据用户需求, 研制成功了 HF5000 型温场自动检测系统,并于近期推市场。
合高技术目标跟踪系统实现侦 察 、识 别 、跟 踪 、定 位 和 攻 击 一 体化,能够精确地从目标群中 分选一个目标瞄准攻击,或者 对准目标的某一部位实施外科 手术式杀伤。
5.使用成本低 高能激光武器的硬件可重 复使用,作战费用低。美国估计 氟化氘化学激光器每发射一次 仅耗费 1000!2000 美 元 , 二 氧 化碳激光器每发射一次则可降 至几百美元。
三、高能激光对材料 的 毁 伤 机理
作用在目标上的高能激光 束会使其构成材料的特性和状 态 发 生 变 化 ,如 温 升 、膨 胀 、熔 融、汽化、飞散、击穿和 破 裂 等 。 其对材料的毁伤作用主要为热 作用破坏、力学破坏和辐射破 坏。
1.热作用破坏 当激光功率密度小于 103W/cm 2 时,目标材料在吸收 大量激光能量后会升温,还会 在加热区外传热,这是加热过 程 。 当 激 光 功 率 密 度 为 103 ! 106W/cm 2 时,材料局部区域的 温度会升高到熔化温度,如果
HF5000 型温场自动检测系统可实现加热装置有效温区检测 的 全 自 动 操 作 ,实 现 检 测 过 程 的 自 动 定 时 巡 回 采 样 ,实 现 对 测 量 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的自动误差修正,实现对采样数据的计算和 处 理 ,实 现 自 动 打 印 检 测 记 录 报 表 、自 动 打 印 检 测 报 告 、自 动 绘 制温区位置图。并可对检测记录进行存储和查询,同时还可对环 境实验用“ 温、湿箱”和“ 高、低温箱”的温度、温度的偏差、均匀 度、稳定度及变化速率等项指标进行自动校准。 ( 郭旭之)
某些力学破坏效应,例如层裂 和剪切断裂等。受高能激光辐 射的目标的表面材料即使没有 被烧蚀摧毁,也会因为受力学 破坏而严重影响其技术性能甚 至失效。
3.辐射破坏 目标材料因激光照射汽化 而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能 够辐射紫外线和 X 射线,对目 标材料造成损伤。紫外线的主 要破坏作用是激光致盲,在毁 伤空中目标方面没有作用。X 射线在光谱中能量最高,可从 几十兆电子伏特到几百兆电子 伏特,具有极强 的 穿 透 能 力 ,它 可使感光材料曝光,作用时间 较长时可使物质电离改变其电 学性质,也可以对材料产生光 解作用使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 性色泽变化,对固体材料造成 剥落、破裂等物 理 损 伤 ,尤 其 对 各类卫星的威胁最为严重。
一、高能激光武器的分类 根 据 作 战 对 象 的 不 同 ,高
能激光武器可分为战术激光武 器和战略激光武器。战术激光 武器的作战对象是军事装备上 的 光 电 装 置 、飞 机 、战 术 导 弹 、 巡航导弹等,而战略激光武器 的作战对象是战略导弹、侦察
卫星、天基作战平台等目标。
二、高能激光武器的特点 1.硬杀伤能力强 高能激光武器的激光辐射
四、主要空中目标抗 高 能 激 光防护技术
导弹、飞机和卫星等空中 目标是高能激光武器的主要攻 击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它们对 高能激光武器的防护。采用新 材料和涂敷保护层是主要防护 措施。
1.新材料加固 采用新材料来加固易受攻 击的部位,如导弹的导引头整 流罩、飞机雷达 的 天 线 罩 、卫 星 上各类传感器的光学窗口等部 位,属于局部应 用 ,但 是 可 以 从 整体上提高目标的损毁阈值, 加大激光武器的攻击难度。对
2.力学破坏 当激光功 率 密 度 达 到 108! 1010W/cm 2 时 ,目 标 材 料 不 仅 发 生汽化,而且蒸气会通过自由 电子的逆韧致辐射和光致电离 两种机制吸收激光能量并导致 蒸汽分子电离,形 成 等 离 子 体 , 等离子体会进一步吸收激光能 量并迅速膨胀,形成等离子体 的激光支持吸收波,直至最后 等离子体熄灭。发生汽化时,汽 化的物质高速喷出将对材料表 面产生反冲压力,对于足够强 的入射激光,等离子体会以超 声速膨胀,即激光支持吸收波 以激光支持爆轰波( LSDW )的 形式出现,而 LSDW 会对目标 材料产生相应的压力。如果上 述过程产生的压力峰值足够 高,就可能在目标材料中产生
( &)发 展 火 箭 超 冷 燃 料 发 动机,以减少红外辐射。
一旦弹道导弹尾焰的红外 辐射被红外探测系统中的任一 环节捕获,就必须迅速实施光 电干扰对抗措施,重点发展基 于大气散射的激光探测与告警 技术、红外激光编码干扰技术 和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4. 卫星抗高能激光防护技 术
对于卫星的光电探测器, 可以用一种激光后处理技术来 提高损伤阈值。激光后处理技 术是把光学材料经低于激光损 伤阈值的激光照射后激光损伤 阈 值 可 提 高 $!% 倍 的 新 技 术 。 激光后处理的激光照射方式有 两种:一是用同一强度的激光 多次照射;二是用光强随时间 逐 渐 上 升 的 激 光 多 次 照 射 ,此 种激光后处理方式激光损伤阈 值提高得多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