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子宫病变汇总.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病理学里重点的“最”(女性生殖系统)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病理学里重点的“最”(女性生殖系统)
推荐阅读:2013事业单位招聘| 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在病理学的学习中,流行病学的表现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尤其涉及到“最”“第一”等字眼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记忆和区别。
这一点在女性生殖系统部分体现的非常突出,以下字段须要特别的记忆。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最常见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最先转移至子宫旁淋巴结。
绒毛膜癌极易经血道转移,最常转移至肺。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称途径为淋巴转移,最先转移至同侧腋窝淋巴结。
子宫内膜腺癌多见于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后妇女,以55~65岁为发病高峰。
子宫内膜腺癌扩散以直接蔓延为主,预后与子宫壁的浸润深度相关。
习题
1.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 )。
A.导管内癌
B.浸润性导管癌
C.小叶原位癌
D.髓样癌
E.浸润性小叶癌
2.子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
A.直接蔓延
B.子宫颈旁淋巴结
C.血道
D.腹腔淋巴结
E.种植性转移
3.最易经血道转移的恶性肿瘤是( )。
A.葡萄胎
B.侵蚀性葡萄胎
C.绒毛膜癌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颈癌
【答案】1.B 2.B 3.C。
了解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病理变化

了解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病理变化女性生殖器官是指构成女性生殖系统的各个器官,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和外阴等。
在女性的生命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这些生殖器官可能会发生病理变化。
本文将着重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病理变化,以增加人们对这些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一、子宫病理变化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其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和尿频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等。
其症状包括月经疼痛、不孕和盆腔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3. 子宫颈病变:子宫颈病变是指子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和性交疼痛。
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的程度和病人的需求,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或局部疗法。
二、卵巢病理变化1.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的液体或半固体性肿块。
常见的卵巢囊肿包括功能性囊肿、内胚层囊肿和囊腺瘤等。
症状通常包括下腹疼痛和月经不规律。
治疗方法根据囊肿的类型和病人的症状,可以采取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
2.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
早期卵巢癌通常无症状,晚期则可能出现腹胀、腹部不适和消化系统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化疗。
三、输卵管病理变化1.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水是输卵管腔内液体潴留,通常由输卵管堵塞引起。
常见症状包括不孕、腹痛和盆腔肿块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可以选择手术修复或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2. 输卵管炎:输卵管炎是指输卵管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和不孕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恢复输卵管通畅。
四、阴道和外阴病理变化1. 阴道炎:阴道炎是指阴道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异常阴道分泌物和性交疼痛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抗菌药物治疗和注意个人卫生。
2. 外阴白斑:外阴白斑是指外阴皮肤出现白色斑块和瘙痒。
病理学-乳腺及生殖系统疾病

乳腺及生殖系统疾病1.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2.乳腺癌3.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子宫颈浸润癌5.子宫平滑肌瘤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7.卵巢肿瘤8.前列腺疾病(BPH+前列腺癌)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1.乳腺纤维囊性变——最常见的乳腺疾病2.硬化性腺病3.乳腺纤维腺瘤——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一)乳腺纤维囊性变——最常见的乳腺疾病。
以末梢导管和腺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和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为特点。
①非增生型纤维囊性变②增生性纤维囊性变——伴有末梢导管和腺上皮的增生,呈复层、突入囊中形成乳头,相互吻合形成筛状。
尤其是异型增生时,有转变为癌的可能性,应视为癌前病变。
(二)硬化性腺病是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的少见类型。
特征:小叶中央或小叶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腺泡挤压变形,一般无囊肿形成,影像学极易与癌混淆。
(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发生在青春期后。
通常单个。
结节界限清楚。
乳腺癌正常导管上皮重要的补充TANG(一)常见组织学类型肉眼:单侧为主、好发于外上象限。
镜下:1.非浸润性癌分为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两者均来自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细胞。
具有发展为浸润性癌的趋势,但并非必然。
(1)导管内原位癌:癌组织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
(2)小叶原位癌:扩张的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内充满呈实体排列的癌细胞,核分裂像罕见。
增生的细胞未突破基底膜。
2.浸润性癌(1)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
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基底膜进入间质。
(2)浸润性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突破小管或末梢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
(3)特殊类型的癌:A.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B.小管癌C.黏液癌D.湿疹样癌(佩吉特病,Paget disease)——由乳头的大导管上皮发生,癌组织沿大导管浸润性生长,累及乳头部皮肤,使乳头出现糜烂和渗液结痂,呈湿疹样改变。
(二)常见扩散及转移途径1.直接蔓延。
2.淋巴道蔓延——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最早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
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考试复习资料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宫颈鳞状上皮癌1.特点:a) 演变为一个由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b) 病变部位多累及移形区或位于宫颈内膜化生的鳞状上皮2. 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子宫上皮内瘤变CINA)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属癌前病变,是指子宫颈上皮部分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出现凹空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
a) 高危因素:多个性伴侣、过早的性交、高危的性伴侣、HPV 感染b) SIL 的分级:(以往SIL被称为CIN,根据上皮内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3 级,但是均未穿过基底膜i. CIN1:子宫颈鳞状上皮部分被异型细胞所取代,限于上皮下1/3ii. CIN2:增生的异型细胞限于上皮下1/3—2/3iii. CIN3: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 级宫颈原位癌,前者指增生的异型细胞超过上皮下2/3,原位癌则指增生的异型细胞累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全层,但未穿过基底膜。
原位癌可以沿基底膜通过宫颈腺腺口进入宫颈腺腺泡内,并部分或全部取代腺上皮,此种病变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c) 预后:不一定都会进展成为宫颈癌,部分病变会自行退缩3. 子宫颈浸润癌:a) 大体分型: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和溃疡型b) 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居多,约占80%,15%为腺癌,其余5%为腺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
c)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腥臭味c) 转移:以淋巴道转移最重要→子宫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腹股沟、骶前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其次还有直接蔓延、血道转移。
4. 早期浸润癌或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间质内浸润,在固有膜内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巢或条索,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浸润宽度不超过7mm。
5. 浸润癌是指:癌组织向间质内浸润性生长,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者。
生殖系统病理学的生殖器官病变和性传播疾病

生殖系统病理学的生殖器官病变和性传播疾
病
生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类生殖器官的各种疾病。
生殖器官是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男性的精巢、附睾、输精管、尿道、前列腺、阴茎等,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而生殖系统的疾病可以分为生殖器官疾病和性传播疾病两类。
一、生殖器官病变
1.男性病变
(1)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发生了炎症,这种病症非常常见。
治疗时可以用口服抗生素等药物,以及使用各种方法对前列腺进行治疗。
(2)阳痿
阳痿指男性无法达到或维持正常的勃起状态。
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使用药物,或是进行心理治疗等。
2女性病变
(1)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的各种疾病,如宫颈炎、阴道炎、滴虫病等。
治疗时通常使用洗液、口服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2)卵巢疾病
卵巢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卵巢癌等。
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二、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交、口交、肛交等途径传播的各种疾病,包括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方法包括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以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同时,在发现自己已感染性传播疾病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总之,生殖系统病理学的生殖器官病变和性传播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需要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增强自己的免疫力,从而掌握生殖健康的秘诀。
妇产科病理学知识点

妇产科病理学知识点妇产科病理学是研究妇产科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其诊断与治疗的学科。
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病理学知识对于提供准确的诊断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病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这些知识。
1. 子宫肿瘤1.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育龄妇女。
病理上主要分为浆膜下型、浆膜内型和黏膜下型。
临床表现一般为月经不调、异常阴道出血,甚至导致不孕不育。
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切片的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可确定诊断。
1.2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所致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子宫内膜增厚、腺腔扩大和腺上皮细胞异型性增生。
临床上可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则等症状。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组织切片的病理特征有助于鉴别其他疾病。
2. 卵巢肿瘤2.1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常见的良性病变,可分为功能性囊肿和非功能性囊肿两类。
功能性囊肿在女性生理活动过程中常见,如排卵囊肿和黄体囊肿;非功能性囊肿则主要是单纯性囊腺瘤。
病理检查通过观察囊肿壁和内部附着物以及组织学特征,可以明确卵巢囊肿的性质。
2.2 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上皮性卵巢癌、性索间质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癌的病理特点是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活跃以及浸润性生长。
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和分型。
3. 子宫颈疾病3.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常见的前癌性病变,主要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
其病理特点是上皮细胞异型性增生和扩展进入基底膜以下,可达到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
病理检查通过观察上皮内瘤变程度和深度,可确定诊断和评估病情。
3.2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子宫颈癌类型,病理特点是上皮细胞的鳞状细胞癌变和侵袭生长。
病理学分级可根据组织学特征、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病理学是重要的基础考查科目,医学基础知识很多时候都会考到,今天今天整理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知识。
具体内容总结如下:一、乳腺癌1.最常见的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预后最差的类型:浸润性小叶癌;3.好发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4.乳腺原位癌(肿瘤侵犯上皮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包括:导管内原位癌、小叶原位癌;5.粉刺癌:导管内原位癌中最常见的原位癌;好发于乳腺中央;乳腺导管内可以挤出黄色的、膏样的粉刺样物;6.根据乳腺实质和间质的比例不同分为:单纯癌、硬癌、不典型髓样癌。
①单纯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②硬癌:实质少、间质多;③不典型髓样癌:实质多、间质少。
二、子宫颈癌1.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癌;2.突破基底膜5mm:早期浸润癌;突破基底膜5mm:浸润癌。
(根据深度区分的)3.转移方式:最常见的是淋巴转移;最容易转移到子宫旁淋巴结。
三、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1.组织来源:滋养细胞;2.区别:①葡萄胎(良性肿瘤):有绒毛结构,绒毛只会存在于子宫腔内,绝对不侵入肌层(水泡状胎块) ;②侵蚀性葡萄胎(良恶交界性肿瘤):有绒毛结构,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水泡状胎块有出血坏死);③绒癌(恶性肿瘤):没有绒毛结构;易发生血行转移;最容易转移到肺、脑、胃肠道、肝和阴道壁;注意:1.继发于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子宫增大的一定是绒癌;2.侵袭性葡萄胎一定是继发于葡萄胎的基础上;而且是半年之内;3.继发于葡萄胎后半年以内是侵袭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后半年。
妇产科病理-子宫内膜病理

病理特点:
内膜呈现不同的增生阶段,轻度增生过长 腺体数目增多,分布不均 腺体形态结构异常,可见不规则核下空泡
2、子宫内膜增生症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
病因: • 当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时,雌激素的持续
刺激会导致内膜增生。 • 初潮和围绝经期的女性 • 绝经后女性血中雌二醇水平下降,但雌酮可能持续在高水
2)复杂型增生 内膜厚薄不一
腺体重度增生,间质减少,腺体与间质的比例>> 3:1 背靠背现象,腺体分支,腺腔内上皮突起, 腺体内“搭桥”,相似于筛状结构。 腺上皮增生,向腔内突出,呈假复层或复层
上皮细胞不具细胞异型性 可伴有各种化生 临床表现:闭经或不规则流血
二、不典型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
腺体异常增生,间质少。腺体与间质的比例 >> 3:1 复杂结构多见,单纯结构少见。
具有明显恶性的孤立(腺上 皮为良性)的鳞状细胞成分, 要考虑到鳞癌的可能性,并 应排除宫颈原发鳞癌侵及宫 体的可能性。
纤毛细胞型亚型
纤毛化生的细胞常为 复层,大而圆,胞浆 丰富,透明或嗜酸性, 浆内可见衬覆纤毛的 微囊。胞核空泡状, 但核染色质细腻.
绒毛状管状癌
分泌亚型:
镜下,在腺体结构和 细胞核都具有明显异 型性,突出的特点是 胞浆内有均一的位于 核下的空泡。
发生率
病因学分型 I型 有(雌激素依赖) 前/围绝经 不典型增生/EIN 低 常较浅 子宫内膜样/粘液性 进展较慢 PTEN突变 K-ras突变 80-85%
II型 无(与雌激素关系少)
绝经后 上皮内癌(EIC)
高 常深层 浆液性/透明细胞 侵袭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
• 1.概述: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 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 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 2.临床症状:(1)出血;(2)阴道排液;(3)疼痛; (4)腹部包块;(5)其他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其它器 官所致相应症状。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 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
----子宫常见病变
概述
• 子宫疾病是指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如炎症、损伤、 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子宫疾 病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肥大、子宫息 肉、子宫肌瘤、子宫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癌等。今 日重要侧重于以下3种常见疾病: • 1.子宫肌瘤 • 2.子宫内膜异位 • 3.子宫内膜癌
பைடு நூலகம்
子宫解剖及组成
•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 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 置三角形,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 为“峡部”,长约1cm。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子宫 正常稍向前弯曲,前壁俯卧于膀胱上,与阴道几乎成直角, 位置可随膀胱直肠充盈程度的不同而改变。 子宫壁由外向 内为浆膜、肌层及粘膜(即内膜)三层。子宫内膜即粘膜, 由上皮(属单层柱状上皮,有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二种)和 (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有大量的星形细胞,称为基质细胞 )固有膜组成,子宫内膜可分为浅表的功能膜和深部的基底 层,功能层较厚,约占内膜厚度的4/5,基底层较薄较致密 ,约占1/5,在月经周期中,功能层可剥脱,而基底层不可 剥脱。
病理分型
• 1.腺癌: 占80%~90%,Ⅰ级(高度分化腺癌):非鳞状 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常局限于子宫内膜;Ⅱ级( 中度分化腺癌):分化稍差,腺体轮廓欠清晰,部分为实性 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占6%~50%;Ⅲ级(低 度分化或未分化癌):分化差,腺体结构消失,实性癌块为 主,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0%。 • 2.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 包括腺癌中含分化良好的良性鳞 状上皮及鳞癌两种情况。 • 3.透明细胞癌: 呈管状结构。内衬透明的鞋钉状细胞,恶 性度高。 • 4.浆液性乳头样腺癌: 1/3含有沙粒体,易广泛累及肌层 和脉管,恶性度极高。
•
子宫肌瘤发生于不同部位
子宫肌瘤镜下观
子宫内膜异位
• 1.概述: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 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 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 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 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 1、痛经 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 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 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本病发生的高峰在30~40岁。 • 2.临床症状:(1)痛经;(2)不孕;(3)月经不调;(4 )性交疼痛;(5)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6)周期性膀胱 刺激症状。
•
子宫内面观
子宫整体观
子宫肌瘤
• 1.简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 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 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 肌瘤。 • 2.临床症状:(1)子宫出血;(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3)疼痛;(4)白带增多;(5)不孕与流产;(6)贫血 等。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