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化

茶叶标准化
茶叶标准化

茶叶标准化

一、什么是茶叶标准化?

GBf3935畅1—1996将标准化定义为“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它反映出标准化是一个过程,即制定标准、贯彻标准、修订标准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贯彻实施;同时标准化是个相对的概念,即标准在深度上要有发展空间,要通过不断修订来发展,而且在广度上也要有系统的标准来配套。

所谓茶叶标准化,就是指为了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制定、发布并实施与茶叶相关的基础、产品、卫生、技术和管理标准,使茶叶在生产、加工及管理等方面获取最佳的秩序和效益,使茶叶的卫生与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样茶叶标准化也是一个过程,包括制定茶叶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

二、茶叶标准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是什么?

按照性质、作用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一般以“ 物” 为对象,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通用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茶叶的技术标准是指为开发茶叶新品种等技术工作、为茶叶的质量以及各

种茶叶加工设备制定的标准。如乌龙茶加工标准、特级西湖龙井质量标准等都是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一般对象是“ 事” 。包括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中涉及的管理标准等。茶叶管理标准主要是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在茶叶生产加工中对企业实施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程序所作的规定。

(3)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的主要对象是“ 人” ,是为了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落实到具体岗位(或部门)去完成所制定的标准。茶叶的工作标准则是茶叶企业为使员工对自己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达到一种明确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定,茶叶的工作标准还包括茶叶质量管理标准等。

三、茶叶标准的适用领域和定义是什么?

按照标准的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可以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一般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其具有强制性。各个茶叶生产、加工、贸易企业都必须遵循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 。

专业标准通常是由全国各行业管理部门制定颁布的,主要适

用于全国某行业,例如茶叶专业标准就是适用于全国茶叶行业。专业标准的代号一般用国务院所属部(局)名的两个汉字拼音字表示,如商业部就以SB 为代号,农业部以N Y 为代号,外经贸部

以W M B 为代号。

地方标准的制定单位一般是省市一级技术监督局,所以它只

适用于该省或该市,本省或本市的相关企业必须遵守该标准。

企业标准则是由企业制定并在本企业实施的标准,其与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而且不同的企业标准可能差距很大,企业标准的代号是Q ,前面再加上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汉字,如山东的企业标准就称为鲁Q 。

四、我国现行茶叶标准有哪些?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来看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其中国内商品茶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商品茶现行的国际标准有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两类,例如IS03720—86枟红茶规格枠、IS07516—84枟固体速溶茶取样枠。我国出口商品茶的有关标准为外贸行业标准,一般是由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批准发布实施,如ZBX50004—86枟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枠、W M B48(1)—81枟茶叶品质规格枠。

当前的茶叶国家标准中,国家强制性标准包括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包装标识标准,其中卫生标准有GB9679—8

8枟茶叶卫生标准枠,检验方法标准有GB8313—87枟茶多酚测定枠。包装标识标准即GB7718—94枟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枠。国家推荐性标准则包括GB/I'14456—93枟绿茶枠、GB/T10157—93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枠等。现行的行业标准,大多都是推荐性标准,例如SB/T 10168—93枟福建烘青茶枠。地方标准很多,例如浙标DB33/159—92(眉茶)、DB33/160—92(珠茶)、DB33/162—92(西湖龙井茶)和闽标FDB T/N Y32畅18(乌龙茶成品茶)等。

对于企业标准,国家规定企业生产的茶叶品种在没有国家和行业强制性标准或者只有推荐性标准的情况下,企业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产品执行的企业标准。另外和茶叶关系较密切的标准还有国家强制性标准GB13432—92枟特殊营养食品标签枠、GB11680—89枟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枠、GB13107—91枟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枠、GB5749—85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枠、GB7718—87枟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枠等。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适用于所有茶叶生产企业,而地方标准适用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本地区内的企业使用。企业标准只适用于制订发布单位,别的企业不得滥用。定量包装茶叶的标签应标明茶叶的产品标准号,不标注卫生标准号或检验方法标准号、贮运标准号等是错误的。

五、什么是茶叶基础标准?有什么特点?

基础标准即对茶叶的概念、名词、术语、适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茶树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采摘时间、采摘要求、产量等作出的规定。目前适用的主要基础标准有GB11767—89枟国家茶树种子和苗木质量标准枠,其规定无性系品种是以茶树单株营养体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而有性系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为有性系品种(品系),有性群体品种是指在有性品种茶树中,那些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诸方面组成复杂,个体间差异大,但不同品种间,在主体特征上又有较大的差别的茶树。该标准还规定了根据种径大小、百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等指标可以将大叶茶树品种种子和中小叶品种种子各分为三级,而按照苗高、茎粗、着叶数、主根长度、侧根程度、危害性病虫害等指标可以将有性系大叶品种、无性系大叶品种、无性系中小叶品种、有性系中小叶品种的一足龄苗各分为三级。此外对于绿色食品茶,则还要在生态环境方面遵循GB3095—92枟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指标、GB5048枟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指标枠、N Y/T268至N Y/T292枟农业部A 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枠。

六、什么是茶叶产品标准?有什么特点?

产品标准包括对茶叶种类、品种、规格、质量分级、加工工艺、技术指标、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规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国家1981年颁布的W M B48—81

枟茶叶枠,其内容包括茶叶品质规格、茶叶包装和茶叶检验方法。其中茶叶品质规格把出口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压制茶等6类共81个花色等级。1986年,国家商检局根据贸易需要,积极采用

IS O 标准的原则,对W M B48—81中的茶叶检验方法部分进行修订和增订,颁布了编号为ZBX 50001—50016—86共16个标准,其内容包括出口茶叶取样方法、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出口茶叶总灰分测定方法、出口茶叶水浸出物测定方法、出口茶叶包装检验方法、出口茶叶中六六六、DD T 残留量检验方法(水冲泡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两种)、出口茶叶重量鉴定方法等,1988年又制定了ZBX 55003—88枟出口茶叶感官审评条件枠,使出口茶叶的检验方法标准趋于完善。对内销茶叶,国家则颁布了GB9302—314—87共13个标准,对于茶叶的取样、水分测定、总灰分测定、咖啡碱测定等做出规定。

七、什么是茶叶卫生标准?有什么特点?

茶叶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国家卫生部1989年颁布的GB9679—88枟茶叶卫生标准枠,同时参考GB5009. 57—85枟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枠、GB5009. 12—85枟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枠、GB5009. 13—85枟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枠、GB5

009. 13—85枟食品中六六六、DD T 残留的测定方法枠等标准。对于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欧盟于2000年4月28日还发布了新欧盟指令2000/24/EC ,该指令修改或增加了部分农药残留限量,共增加茶叶农药残留限量10项,改变限量6项,对于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作了较大修改,同时要求各成员国于2000年12月31日前将其转变为本国的法规,并于2001年1月1日执行该指令。2002年7月16日又发布委员会指令2002/66/E C ,修订了76/395EE C 、90/642EEC 等4个指令,提高了茶叶进口标准。我国加入W T O 以后,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02年11月8日提出了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框架,强化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查制度。该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对含有未设残留标准农药的进口农产品将一律停止流通。按照现有标准,对进口农产品发现含有未设残留标准农药的,不管含量多少,对人体有无危害,一律禁止流通,并对相应进口商处以高额罚款,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如何制定茶叶标准?

制定茶叶产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应根据GBl. 1—1.3编写。其内容至少应包括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定义(什么样的产品)、分级和技术要求等几个方面,其中技术要求中又包括:

(1)基本要求:一般色、香、味、品质要求。

(2)感官品质指标:就是对实物标准样的设立、制配等加以说明。特征指标按照感官8项因子(形状、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茶叶品质特征的表达和形容尽量精练,并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评茶术语。

(3)理化品质指标:重点指标是水分、灰分、粉末,其他指标如粗纤维、水浸出物等,对某些茶叶品种也需要订出要求。

(4)卫生指标:以GB9679—88枟茶叶卫生标准枠规定为主。

(5)试验方法:建议采用国家推荐标准。

(6)检验规则:其中出厂检验(交货检验)项目一般为感官品质和水分、包装,有条件的也可规定灰分等。

(7)标签执行GB7718—94枟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枠,建议采用国家或行业推荐标准。

九、如何申请茶叶标准?

茶叶标准的申请,主要是企业在广泛征求茶叶专家、主管部门、法定检测部门等意见之后,对所编写的标准进行修改和说明,然后报送标准计量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由标准审查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产品监督部门、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标准进行审定,最终定稿,并下达标准文件,给出标准代号,企业即可在包装上印上本茶叶的产品标准代号,并按照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10、如何实施茶叶标准?

我国的茶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在实施过程中,像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9679—88枟茶叶卫生标准枠,就具有强制性,茶叶行业的相关企业都必须遵循这个标准;而国家商业部颁布的SB/T 10095—92枟茶叶贮藏养护通用技术条件枠,则是推荐性标准,各个企业可以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酌情实施。

11、如何创新茶叶标准?

迈克尔· 波特教授在其枟竞争论枠中曾就竞争优势展开分析,认为差异性是创造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在茶叶标准的建立中也有着相同的作用。因为企业除必须执行国家和行业部门制定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外,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国标、行标、地标或这些标准的部分内容,制定符合企业产品自身特点的企业产品标准。企业在制定茶叶标准的过程中,要遵循国家标准GB/T 1畅1—1993枟标准化工作导则枠中“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和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在掌握标准的最新动态、最新情况、最新资料的情况下,确保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更加先进、科学;同时也要适当突出本企业标准的与众不同,从而为本企业产品的标新立异打下基础。

十二、未来茶叶标准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正是人们日益追求绿色、安全的消费,才出现了绿色食品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等。所以对未来茶叶标准进行展望

十分重要。未来茶叶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重视茶叶产品的质量;二是国家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制定茶叶新产品的标准,重点是对有机茶和名优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三是对茶叶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依法来规范茶叶生产和加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