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小学生节奏的训练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你们知道100以内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100以内的加减法。

2.教学新课(1)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师:我们要明确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当两个数相加,和大于等于10时,我们要进位;当两个数相减,差小于10时,我们要借位。

(2)举例讲解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子1:23+45=?师:我们先计算个位数,3+5=8,十位数2+4=6,所以23+45=68。

例子2:5627=?师:我们先计算个位数,67不够减,所以我们要从十位数借1,变成167=9,十位数52=3,所以5627=29。

(3)讲解混合运算师:有时候,我们会在一道题中同时遇到加法和减法,这就是混合运算。

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子3:15+237=?师:我们先计算加法,15+23=38,然后再减去7,所以15+237=31。

(4)讲解解决问题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加减法来解决。

例子4:小明有30个苹果,他吃掉了8个,又得到了10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师:我们可以用加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明吃掉了8个苹果,所以308=22个苹果;然后,他又得到了10个苹果,所以22+10=32个苹果。

所以,小明现在有32个苹果。

3.练习环节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我们来巩固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

(1)练习题1:计算下列各题23+45=?5627=?15+237=?(2)练习题2:解决问题小华有20个糖果,他吃掉了6个,又得到了9个,请问小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师: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

提高数运算能力:二年级数学教案

提高数运算能力:二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时期,数学将成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数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帮助二年级学生提高数运算能力的教学方法。

第一篇:认识数学符号在学习数学时,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符号。

例如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这些符号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例如使用卡牌游戏、彩色笔记等。

这些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符号,并且有助于让学生对数学感到更有兴趣。

第二篇: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现在,老师可以采取更多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提问式教学、主题式探究等。

这些教学方式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第三篇: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中,思维的转化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逐渐将数字联系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例如,让学生计算不同年龄的人分组,或者数学游戏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创设丰富的数学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依据。

在设计教材时,我们需要考虑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数学的方式。

例如,可以加入大量实践案例,还可以加入动画、绘本等内容。

这些丰富的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帮助二年级学生提高数运算能力,掌握基础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并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学生将更愿意投入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

二年级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

二年级数学教案: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加整十数、整百数加整百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

你们准备好了吗?(2)生:准备好了!2.探索新知(2)生:这些算式都是整百整千数相加。

(3)师:很好!那我们来分析一下,200+300等于多少呢?(4)生:200+300=500。

(5)师:那么400+500呢?(6)生:400+500=900。

(7)师: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8)生:整百整千数相加,只需要把两个数的百位数相加,再在后面加两个0。

3.巩固练习①300+400=②500+600=③800+700=(2)师:同学们,你们能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吗?(3)生:能!4.小组合作①列出5个整百整千数相加的算式;②用今天学到的计算方法,计算这些算式的结果;(1)师:请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成果。

(2)生1:我们小组列出的算式有: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

(3)生2:我们小组用今天学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分别是:700,900,1100,1300,1500。

6.拓展延伸①如果有两个整千数相加,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②如果有两个整百整千数相加,其中一个数是三位数,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2)生1:两个整千数相加,只需要把两个数的千位数相加,再在后面加两个0。

(3)生2:两个整百整千数相加,其中一个数是三位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数的百位数相加,再在后面加两个0。

7.课堂小结(2)生:整百整千数相加,只需要把两个数的百位数相加,再在后面加两个0。

快速掌握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速掌握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开始。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还比较弱,老师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有针对性的教案,引导学生快速地掌握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几何概念,初步了解有关计算、数据、几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数的认识:学习0~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和调换,了解零、一、十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加减法:学习“加”和“减”的含义和运算方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3. 重量和长度:认识常用物品的重量和长度单位,学习不同重量、不同长度物品的比较和排序。

4. 图形认识:学习正方形、圆、长方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掌握用实物创造及描绘这些图形的方法。

5.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用法。

三、教学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是比较容易分散的。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功地掌握数学知识。

1. 活动-游戏法:教师可通过游戏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

比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解决数学谜题或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问题解决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他们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制作卡片等,让他们根据实际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发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3. 多媒体技术法:现在的科技发展非常快,老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如投影、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数学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做到形象、具体的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重点在教学时,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数的认知基础:二年级学生是在数的认知方面进行大量的练习,对数的认知水平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语文教案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语文教案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语文教案1.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一、活动引入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2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教案篇二一、情景导入:1、请看,这是什么呢?2、可别小看这硬币哦,它能告诉我们有趣的数学知识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硬币,一元的硬币现在有两种版本的。

一种是新版的:正面是一大朵菊花反面有一个大大的1元字样;另一种是老版的:正面有朵小牡丹花和一个小1元的字样而反面是国徽。

淘气和笑笑送来的就是老版的一元的硬币。

硬币要和我们做个游戏呢。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3、好!请小组长来领硬币,每两人一组。

每组抛五次,听口令开始。

一个同学抛,另一同学猜测并作好记录。

注意抛的时候用力不要太大,以免落在地上不好找。

准备好了吗?请开始!4、请各小组汇报情况。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2篇)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2篇)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2篇)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P68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彩纸。

四、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听小故事)(二)认识对称图形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

(飞机、鱼、龟)2、动手剪对称图形(讨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a、师示范剪对称图形(一张长方形的纸,并对折,画出一半的形状,剪下来,打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吗?b、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欢的对称图形)c、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三)认识对称轴认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对称轴(师画虚线)(四)巩固练习1、欣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2、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3、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_2

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_2

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

昨天老师对二(2)班的小朋友进行了调查。

老师根据调查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二、活动探究,认读统计表(一)认读纵向统计图表1、先独立思考: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举手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馈交流: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欢看《西游记》的人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看边上有24就是个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这部分涂得)(实际上这种统计图我们可根据各种直条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最少。

我们来数一数各涂了几格)师:这边上有哪些数?这些数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看的人数《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从统计图里你还知道什么?生2:喜欢《海绵宝宝》的小朋友有8人————————师:(我们来数一数)谁还有补充吗?生3: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师:你是怎么知道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的?生3:它们都是8人,师:我们还可以从它们的高度上看出它们是一样高的。

你还会去比较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谁还能像他这样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生4:喜欢———————比——多或少几人,一共有几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4、预测: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你认为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儿童节会播放什么动画片当作节日礼物送给大家呢?为什么?过度: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我们送上节日礼物,大家高兴吗?(二)认读横向统计图过渡:六一儿童节我们不仅能收到电视台叔叔阿姨的礼物,我们学校也要为大家庆祝节日,学校准备举行一些体育活动,由于学校学生有1000多个受场地限制,学校要求每个班只选一个体育项目,请你从下面四个体育项目中选一个喜欢的,想好举手1、生成统计表指名不同学生回答,意见产生分歧师:要决定到底举行什么活动怎么办?生:数一数,统计生成统计表2、制作统计图:师: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能不能制成统计图呢?怎么制作?生:在踢毽子那里画6格师:怎么画?为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一般把数字写在下面师:再怎么画?为了区别不同的项目,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023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023模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023模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2023模板1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提出除法应用题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我们来开一列特别快列车来计算出他们得数吧﹗93 84 86 255 306183****62782、根据乘法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47=2868=4879=633、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二七( ) 六九( )( )八五十六六八( )( )八三十二九九(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二、合作探究1、谈话引入: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是啊,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可以了解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探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解决问题:a、他们做了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学生列式:568=用什么方法求商你是怎样想的要是挂成7行呢b、做了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多少c、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独立完成,学生汇报。

学生归纳概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74= 82= 96=284= 162= 546=287= 168= 549=2、数学书练习题吹泡泡:(1)小八戒吹出了这么多的泡泡太美丽了,你会用口诀把这些泡泡上的题目算出来吗(2)开火车计算。

3、小兔子过河:把同学分三大组,看哪个组的小兔子先到达对岸先到达的奖励一颗星。

4、小鸟回家:(1)学生独立计算(2)连线(3)汇报每一题计算时所使用到的口诀。

5、拓展题:( )( )=7( )( )=8( )( )=9四、课堂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小学生节奏的训练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器演示与《牧童》教学(99年秋冬)【教学目的】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简谱基础的学生,教会学会“二重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唱准音的高度、时值。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首先,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请同学们听一听:5 ---│ 5 ---│,模仿的是什么声音?再听一听:55 55 55 55│11 11 11 11│,模仿的是什么声音?再听一听:│5 6 5.3│5 1 5-│4.3 2 6│5 32 3-│,象征什么意思?二、教师用口琴吹一首《火车向着韶山跑》;用笛子吹一首《洪湖水,浪打浪》,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

提议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买一样乐器。

三、音阶教学1-│2-│3-│4-│5-│6-│7-│1-│1-‖duo ruai mi fa suo la si duodo ruei sol ti do堵锐眯发缩拉丝夜都四、请同学们把音乐课本第七册,翻到56页,我们来学《牧童》这首乐曲。

教师用口琴、横笛、竖笛、电子琴,演奏《牧童》。

带领学生学习《牧童》这首乐曲。

五、结束。

附:《音乐艺术教学概论》一、音乐理论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

1、节奏节奏,是音乐术语。

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对旋律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

2、旋律3、交响曲4、圆舞曲二、简谱知识简谱,是音乐的一种记谱方法,于十六世纪中叶,初步成型于欧洲,17-18世纪先后,经卢梭等人加工而渐趋完备。

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在教育观点上,他提出“返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没有什么学历,但他却成为了法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有关卢梭对教育的论述,请参见笔者在兰州《新一代》96年第3期所发表的《卢梭论儿童教育》论文。

三、乐器演奏1、口琴:簧乐器,内装一系列小簧片,按自然音阶排列, 用嘴吹吸发音。

一琴只限于一调,A调和C调两种口琴较为常用。

口琴吹奏的孔位顺序,如图所示:5 2 1 4 36 57 1 2 3 4 5 6 1 7 3 2 5 4 1 6 3 7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学习吹奏口琴,第一步是要学会找到”1”音。

口琴应该是初学乐器者的首选乐器,因为它价廉物美,发音又准,而一般的低档管乐器,普遍存在定音不准的现象。

学好口琴,是今后学习弦乐的基础。

2、箫3、笛子笛子,管乐器。

笛子吹奏的一般发音孔位,如下图示:吹膜4321765孔孔左左左右右右六食中无食中无指指指名指指名全指指按4、打击乐器A、体鸣乐器。

如锣、钹(bo)、拍板、三角铁等。

钹,古称“铜盘”,铜制,中部隆起,如半球状,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

B、膜鸣乐器。

学校上课时打铃,有电铃,有手摇的铃,有敲击的铃。

如果我们把敲击的铃,称为体鸣乐器的话,如果不考虑其敲击节奏的轻重、强弱,而只考虑间隔的时值的话,那么,学校敲铃的节奏可设计为:预备铃:X -│X -│X -│X -│X -‖上课铃: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下课铃: XX 0 │XX 0 │XX 0 │XX 0 │XX 0 ‖集合铃: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在简谱中,“‖”表示乐曲结束。

END教学目标(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2.订正板演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3.总结并引入新课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7(1)指名读例7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

(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4)脱离计数器,看着竖式完整地讲出计算过程。

生说:个位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再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作10,然后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作10,个位上12-9=3,十位上剩9,9-5=4,百位上剩2,2-1=1。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计算过程,板书:(5)小结师说:这道例7是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少看1时,要看作“9”。

(6)练一练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

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过程。

强调0上有退位点,作9再减,前一位上不要忘记少1。

2.学习例8(1)出示例8。

请同学独立完成例8。

3000-628=_________(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问:这道题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生:被减数末尾有3个零)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出示竖式教具:师问:个位上0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十位上、百位上都是0,该怎么退1?退位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师问:被减数原是3000,退位后变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生:退位后变成2个千、9个百、9个十、10个一)师说:对,千位上的“1”分成9个百,9个十,10个一。

(3)订正自己在练习本上的竖式。

(4)改一改将3000改成3010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与例8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1.被减数上的□里应填几?为什么?2.完成P119“做一做”。

3.下面这些小蜜蜂应飞到哪朵花上?4.下面新生产的电视机合格吗?把不合格的产品检修合格,然后装进包装箱里。

5.小结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从不是零的那一位上退1,0上有退位点的,作9再减。

这样的题比较容易出错,计算时要特别细心、认真,做完后一定要进行验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应把重点放在讲清算理上,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还是能掌握这部分知识的。

在复习准备中,出示了两道连续退位的减法,通过复习提问,学生明白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

接着追问:如果0上带退位点,怎么少看1呢?引出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计数器,学生明白0上带退位点时,要看作是9,然后脱离教具,直接看竖式说计算过程,最后通过两道练一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学习例8时,出示一个竖式教具,放手让学生说十位、百位怎样退1,扶助学生完成例8,再将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做,使知识活学活用。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坡度,先安排了一个被减数上的□中填几,再独立完成“做一做”。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两道趣味练习;蜜蜂采蜜和检修电视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正确、熟练地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1.复习。

(1)补充问题训练:①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②花瓶里要插10朵花,已经插了4朵,________?(答案如下:①全班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②还有几朵花要插?)(2)补充条件训练:①__________,大米比面粉多5袋,面粉有多少袋?②小红家养了4只白兔,_________,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答案如下:①食堂运来25袋大米。

②5只黑兔。

)(3)解题训练:①班里买来30张彩纸,比白纸少12张,白纸买了多少张?②商店有红气球1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黄气球有多少个?(答案如下:①30+12=42张口答:白纸买42张。

②18+5=23(个)口答:黄气球23个。

)教学意图:通过三个层次的复习,为下一步练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好知识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2.练习。

(1)解题训练:①商店里运来45筐芹菜,运来的菠菜比芹菜多30筐。

运来多少筐菠菜?卖出50筐菠菜,还剩多少筐菠菜?让学生读题,试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可做如下分析:菠菜比芹菜多30筐,就是比45筐多30筐,菠菜的数量是较大数,芹菜是较小数,求菠菜多少筐就是求较大数,用较小数加上差,即用45+30=75(筐)。

又知道卖出50筐,求还剩多少筐就是求从整体中减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应该用减法:75-50=25(筐)。

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答案:45+30=75(筐)75-50=25(筐)口答:运来75筐菠菜。

口答:还剩25筐菠菜。

②操场上跑步的比打球的多6人,打球的有28人,跑步的有多少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14人,跳远的有多少人?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订正:28+6=34(人)34-14=20(人)口答:跑步的有34人。

口答:跳远的有20人。

③幼儿园买了64件玩具,分给小班35件,剩下多少件?又分给大班18件,现在还剩多少件?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64件玩具是整体,分给小班35件是一部分,求剩下多少是求另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当做整体,又分给大班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