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重邮2007级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指导思想培养方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
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扬“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重能力”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发挥学生自我设计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体现与资源勘查工程、资源环境等相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专业渠道。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于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为战略目标,培养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完成学业后,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查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理论框架,基本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科研和管理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除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外,还将通过参与各种科研工作,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适应未来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信息科学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的多方面需要。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工作,以及从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进行环境资源调查、监测、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要求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
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掌握地理信息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专业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3.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地理学、资源环境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合理使用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5.其它相关方法论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获取地理学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6.外语达到国家外语四级水平,具有熟练使用专业外语的能力;毕业论文合格。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地理信息工程是一门涉及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通过传感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集成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为地理空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能力,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具备空间信息运筹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与服务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设计理论,能够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表达;2.掌握数字遥感信息处理、图像处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空间分析等理论和技术;3.具备地理信息工程项目运作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4.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环境评价、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5.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为国家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地理空间规划等领域提供科技服务。
三、培养方案1. 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空间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地理信息服务工程、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地图学原理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地理信息可视化等。
2. 专业实践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践、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实践、遥感数据处理实践、实地调查与测量等。
3. 专业实习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地理信息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实习,校内实习项目和校外实习项目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
4. 专业论文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求结合实际地理信息工程项目,体现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5. 课程设置地理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既包括必备课程,也包括选修课程。
必备课程是学生获得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基础的基础,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的课程选择。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大类:地理科学类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代码: 070504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优良的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水利、国土资源、测绘地理、能源交通、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教育等部门胜任地理信息的研究、管理、开发、分析、应用工作等生产实践或科研工作;为国内外地理信息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研究、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分析应用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掌握数理、地理学识、信息类和应用学科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2. 掌握地理信息采集与管理、地理信息分析与处理、地理信息表达和地理信息应用等专业教育知识;3. 具备地理思维、地理实体表达、应用领域地理分析和文献检索等能力;4. 具备多源数据处理、时空数据分析表达、时空数据可视化探究、GIS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5. 初步具备地理数据多重表达与挖掘、地理本体的识别描述与表达、地理要素不确定性表达和模型重构方法等研究探索能力;6. 具备社会责任与思想道德、通识教育与艺术修养、身体健康与心理素养、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组织管理与执行能力、国际交流与国际视野以及终身学习与适应发展等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主要理论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遥感原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遥感原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地图学等双语课程:遥感原理、文献阅读与写作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空间认知与空间技术、3S集成与应用、地理信息科学进展创新创业课:ArcGIS开发与应用、GIS与物联网五、主要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遥感实验)、技能训练(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遥感图象处理与分析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测量学实习、自然地理学实习、人文经济地理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遥感综合实习)及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
《地理信息系统》培养方案

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graphy)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The T eaching Plan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指导思想1、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目前最热门也是被社会广泛接纳的学科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在这一领域有传统优势,我国各地方和企业对本专业有强烈需求,办好本专业对于培养大批国家需要的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本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基本方针是:(1)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前瞻性地培养遥感和GIS专业人才。
(2)加强地理学基础、数学建模、计算机信息科学基础。
(3)强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2、强调知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衡。
这次调整中强化数理分析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新设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恢复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普通物理学课程;增加了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
3、完善地理教育课程体系。
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计算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五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使课程之间形成地理加信息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或信息工作者。
毕业后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4年2、总学分156学分四、课程结构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52学分。
2、学科基础平台课程41学分。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24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7学分)。
3、专业课程63学分。
(核心课程24学分,拓展课程9学分,实践课程30学分)。
六、教学计划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各学期周学时总学时学分1 2 3 4 5 6 7 8 讲课实验合计通识教育平台课程通识必修10000001-4英语(I-IV)English4 4 2 2 288 72 360 1210000011-14体育(I-IV)Physical Education2 2 2 2 144 144 410000017军事理论(含军训)Training of Military2 36 36 210000022就业指导Employment Guidance1 18 18 110000027 计算机(1—Ⅲ)Computer 2 2+1 72 5 1000003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sThought &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Three Representative ImportantThoughts2+1 54 54 3 100000392+1 54 54 3 1000004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ompendium of ChineseModern & ContemporaryHistory2 36 36 21000004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ultivation of Ideology &Morality and Foundation ofLaw3 54 54 31000004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Introduction toFoundamentals of Marxism3 54 54 3通识选修指定选修(四选一)大学语文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2 国史纲要History Outline国学原典选讲Classical Sinology Reading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Confucian Thought andContemporary Society任意选修语言、人文与艺术12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与心理孟宪成通识系列讲座相关学科基础课17004801GIS概论与应用Fundamental and2+136 18 54 330000003 高等数学B (一)Advanced MathematicsB(一)4 90 90430000004 高等数学B (二)Advanced MathematicsB(二)4 90 90 4 30000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Probability Theory and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3 54 54 330000008 线性代数 ALinear Algebra A3 54 54 3 17304801地球概论Introduction of the PlanetEarth2 36 36 217304802 地质学基础Fundamental Geological3 36 18 54 2.5 17304803现代地貌学ModernGeomorphology3 36 18 54 2.5学科基础课17301801气象学与气候学Meteorology and3 36 36 72 3 17301802水文与水资源Hydrology and Water3 36 18 54 317301803土壤与植被系统The System of Soil and Plant3+154 18 72 417301804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3 54 54 3 17301805现代经济地理学Modern Economic Geograp3 54 54 217301806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3 54 54 2专业课核心课程17301807数据库原理与应用The technique of databaseand its applications3 54 54 317301808中国地理Chinese Geography4 72 72 417301809计算机语言Computer Program Language3+136 18 54 317301810空间统计与运筹Quantitative Geogr aphy3 54 54 317301811遥感概论Introduction to RemoteSensing2+136 18 54 217301812地图学Cartography2+136 18 54 217301813普通物理学General Physics4+272 36 108 517301814 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建模(双语)Analysis and Modeling ofSpace Data(Bilingual)2+136 36 2拓展课程17303801GPS原理与应用Principal and Application ofGPS3 36 36 2 17303802环境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Science2 36 36 2 17303803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patial Decision Support2 36 36 217303804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3 54 54 3 17303805GIS三维建模与可视化3D Modeling &Visualization in GIS3 54 54 3 1730380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The object-or ientedprogramming3+154 18 72 317303807GIS空间数据分析Spatial Data Analysis in GIS2 36 36 2 17303808城市遥感与3S技术(双语)The Principle and Techniquesof Integrating RS, GIS andGPS2 36 36 2 17303809城市环境过程(双语)Process of UrbanEnvironment(Bilingual)3 54 54 3 17303810遥感考古Remote Sensing inArchaeology2 36 36 2 17303811城市规划与管理Urban Planning andManagement3 72 72 317303812遥感考古Remote Sensing inArchaeology2 36 36 217303813可视化编程语言The V isual ProgramingLanguage3 54 54 317303814地理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Geoscience3 54 54 317303815科研论文导论Introduction of scienti f icthesis2 36 36 217303816城市生态与景观生态Urban Ecology and LandscapeEcology2 36 36 217303817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3 54 54 317303818信号与遥感图像处理原理Remote Sensing Signal andImage Processing Principle2 36 36 217303819GIS高级教程Advanced GIS2 36 36 217303820灾害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Disaster2 36 36 217303821遥感原理与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Remote Sensing2 36 36 217303822地理信息科学进展Advances in GeographicInf ormation Science2 36 36 217303823WebGIS原理Principle of WebGIS2 36 36 2实践课程17305801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Field Practice of GeneralGeology2周217305802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2 36 36 2 17305803计算机制图Computer Cartography2 36 15 54 2 17305804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Complication of Special Mapin Computer2 36 36 217305805信号与遥感图像处理(实习)Principle of Dealing WithSignal and Remote SensingImagine(Practice)2 36 36 217305806虚拟地理环境V irtual GeographicEnvironment2 36 36 217305807软件工程与GIS设计Sof tware engineering and GIS3 36 18 54 317305808Java编程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3 54 54 317305809自然地理野外实习Field Practice of NaturalGeography3周217305810GIS实习GIS Practice3周417305811 科研实习与毕业设计Research Practice and6本专业为学校开出的通识课程地球科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Geoscience遥感应用Applied of Remote Sensing 地理摄影与赏析Geographical Photography 城市建设与工程地质Urban construction andengineering geologyGIS概论与应用Fundamental and Applicationof GIS七、修读指导1、学生在选课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6学分方能毕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Training Program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专业代码(Major Code):070504专业名称(Major Name):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一、培养目标体系Training objective system1. 人才培养目标Objectives(1)基本培养目标General Objectives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
Students are nurtured to be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y are expected to have a wholesome personality, a value for humanistic pursuits, and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innovatively, good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 orientation towards life-long learning, and a proficiency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reover, they should have an international mindset and be able to work well in a team context.(2)专业培养目标Major-specific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能力,能在地理信息科学相关领域从事地理数据采编、系统开发、生产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组成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等。
(3)具备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熟悉GIS软件的使用。
(4)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以便查阅和使用国内外的最新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料。
2.创新能力要求(1)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GIS项目。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GIS领域内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
三、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1.地理学基础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WebGIS技术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应用、遥感与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库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GIS编程与算法等。
4.实践环节四、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外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1.实习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实习,实习期限不少于8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The Teaching Schem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本领、能在水利、环境、城建、交通、资源、人口、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生既可以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规划和管理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1、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语水平普遍提高,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普遍过关,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
2、系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受到良好的实际操作训练,并具有较强的实验室动手能力。
3、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功底,掌握计算机应用科学技术,并能够较好地运用于解决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问题。
4、系统掌握地图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专业知识,至少熟练掌握两套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主干课程与专业方向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数据结构、测量学、计算机图形学、地理数据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原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全球定位系统及应用、环境学概论、地籍测量与管理、数字地球、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与Internet、WEB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水资源保护、土地利用信息系统、Vc语言程序设计等。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一个是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一个是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要求下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最长不超过六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最低学分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97学分必修课121.5学分,选修课35.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0学分,方准毕业。
2007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2007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干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城市规划管理、资源与环境、交通、人口、土地和基础设施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工程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经过本专业的科学思维和实习、实验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及初步具备相关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工程原理去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表达相关信息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研究、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测绘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5、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6、学习国家科学技术政策与发展形势,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创新研究打下基础。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
2、学位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地图学、遥感技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7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思想道德、业务、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扎实基础、宽广知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空间数据组织与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计算机通信、软件开发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网规划与管理、区域规划、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除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通过计算机类、通信类、人文类、经济管理类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空间数据技术和软件开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为使学生达到所选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在注重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安排了系列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 熟悉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 具有分析、设计和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能力;
6. 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计算机网和电信网等领域的能力,具有从事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研究和开发工作的能力;
7.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8.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知识不断更新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
主要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
主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六、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数据库原理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包括自然地理学实验、地图学实验、遥感技术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主要集中实践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集中上机、C++/Java集中上机、社会实践、金工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测量学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定位系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八、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
修业年限为4年。
授予工学学士。
九、毕业最低标准
十、培养方案进程表
表一、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
表二、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教学进程安排
表三、各学期学分/学时分配综合情况及各类学分比例
表一、A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一)
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计入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计入理论课总学分。
续表一、A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分配表(二)
表二、A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教学进程安排
注1、*安排在假期进行;
2、《大学物理实验》课程2学分计入实践教学环节小计,不计入理论课总学分。
续表二、B学分教学环节及教学进程安排
表三、各学期学分/学时分配综合情况及各类学分比例
制表人:袁正午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主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