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10549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适用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讲述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包括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鉴于TCP/IP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所以兼顾OSI 和TCP/IP两大体系,阐述它们的共性问题。

内容涵盖了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以Internet为典型)、ATM和B-ISDN等网络体制,突出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概念,详细讨论用于计算机通信的各类通信交换技术,并尽可能反映较新的进展,同时也重视必要的理论分析,比如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This course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 in detail based on OSI referrence model, including data link layer, medium access control, network layer, transport layer and application layer. Meanwhile, this course takes TCP/IP in consideration owing to wide use of Internet. Therefor, the common issues are presented giving attention to two models of OSI/RM and TCP/IP. The content includes LAN. WAN, Internet, ATM and B-ISDN, giving prominence to communication subnet and resource subnet. It also specifies many kinds of switching techniques, thinking much of theoretic analysis, such as routing and flow control, etc.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课程代码: 246028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4/3.5(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需预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适用专业:适用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课程以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为线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工作原理、相关理论和技术,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背景知识和基础。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了解网络及网络书店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网络通信技术、局域网的基本理论、以太网组网方法和技术,IP地址与子网划分、虚拟局域网及无线网络等网络的使用和配置;了解和掌握ISO/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网络互连与路由技术、交换机的使用和配置、Internet应用服务基本配置等。

2.能力目标: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和基本管理及维护,为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构建,网络应用系统的建立与开发等方面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课程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毕业要求有支撑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述(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1. 因特网概述2. 因特网的组成3.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4.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教学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内涵。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2302 学分-学时-上机:4-64-16)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其内容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同时也体现最新的成果。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掌握计算机的五个功能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结构,并奠定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基础,为今后参加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计算机系统简介:理解计算机软硬件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关系,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实现三者之间的关系。

1.2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重点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重点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1.3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及与软硬件的关系,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瓶颈及性能设计方法。

1.4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了解计算机系统及微型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历史及分类。

第2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2.1数据的编码:理解数制及相互转换方法,熟练掌握机器数及其原码、补码、反码编码方法及十进制编码方法,了解字符及字符串编码方法,掌握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及循环冗余校验码编码方法及校验原理,了解CRC校验码原理。

2.2数据的表示:重点掌握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定点表示、浮点表示的格式及特征,理解非数值数据的数据表示方法及格式。

2.3定点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定点数的移位运算、加减运算方法,掌握运算溢出的处理方法及所需硬件配置,掌握定点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及所需硬件配置。

2.4浮点数的运算:掌握浮点数的加减运算过程,理解规格化数的概念。

2.5算术逻辑单元ALU:理解加法的串行及并行进位实现原理,了解ALU的功能与组成,掌握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息通信网络概论第1次实验实验名称:TCP/IP协议与Socket编程认识实验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金智楼5楼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 年11 月29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5)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7)五.实验记录 (7)六.实验总结 (9)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9)附录:部分代码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TCP/IP协议的功能和网络操作;2)了解基于SOCKET的编程原理;3)编写一个小型的Socket实用程序,初步了解Windows环境下使用Socket的编程。

二.实验原理1、什么是Windows Sockets规范?Windows Sockets规范以U.C. Berkeley大学BSD UNIX中流行的Socket接口为范例定义了一套Micosoft Windows下网络编程接口。

它不仅包含了人们所熟悉的Berkeley Socket 风格的库函数;也包含了一组针对Windows的扩展库函数,以使程序员能充分地利用Windows消息驱动机制进行编程。

Windows Sockets规范本意在于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者一套简单的API,并让各家网络软件供应商共同遵守。

此外,在一个特定版本Windows的基础上,Windows Sockets也定义了一个二进制接口(ABI),以此来保证应用Windows Sockets API的应用程序能够在任何网络软件供应商的符合Windows Sockets协议的实现上工作。

因此这份规范定义了应用程序开发者能够使用,并且网络软件供应商能够实现的一套库函数调用和相关语义。

遵守这套Windows Sockets规范的网络软件,我们称之为Windows Sockets兼容的,而Windows Sockets兼容实现的提供者,我们称之为Windows Sockets提供者。

东南大学组网课程设计

东南大学组网课程设计

东南大学组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理解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及网络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2. 学会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了解不同组网技术的优缺点,并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3. 熟悉网络配置与调试方法,掌握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实际组网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的搭建与维护。

2. 提高学生的网络编程与网络应用开发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网络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循网络法律法规。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敢于挑战困难,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本课程针对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包括网络层次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IP 地址分配与路由选择等。

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1-4章内容,安排4课时。

2. 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功能与配置,以及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设备与组网技术》第1-3章内容,安排4课时。

3. 网络搭建与配置:讲解如何利用网络设备搭建实际网络,进行网络配置与调试,以及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

教学大纲: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1-4章内容,安排6课时。

4. 网络编程与应用:介绍网络编程基础,如Socket编程、HTTP协议等,以及网络应用开发实例。

教学大纲:选用教材《网络编程技术与应用》第1-5章内容,安排4课时。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机
(平时考试)
合计
第一章
8
8
第二章
12
12
第三章
14
2(期中考试)
16
第四章
6
6
第五章
2
2
第六章
8
8
第七章
6
6
第八章
4
4
复习
2
2
总计
62
64
六、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及出勤率)+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10%
期中考试成绩占10%
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黄学良 主编 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函数与预处理
掌握函数定义与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返回值及函数原型说明、全局变量、局部变量。理解函数调用机制、变量的存贮类型、作用域。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函数重载。理解缺省变元、内置函数。掌握函数模板及应用。理解头文件与多文件结构。了解编译预处理.
6.C++的数组类型
掌握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方法。理解数组名、字符串的含义。掌握数组的赋值与引用。
8.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图解分析法,分段线性化方法,小信号分析法等基本方法。
三、上机实习要求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电路分析能力的培养。
2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3.逻辑函数与门网络: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和门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的组合逻辑模块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和逻辑模拟,理解产生门网络的竞争与险象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原理、标准、技术和应用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和标准,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和使用方法,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具备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标准,了解网络分层模型、协议、地址和路由等基本概念。

2、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接口,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和应用。

4、具备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故障排除和安全防范。

三、课程内容1、网络概述: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2、网络协议层次结构:介绍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层次结构,以及各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3、网络设备: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4、网络接口:介绍网络接口的类型和标准,如Ethernet、Token Ring、FDDI等。

5、网络协议:介绍常见的网络协议和技术,如TCP、UDP、HTTP、FTP、SMTP等。

6、网络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和相关技术,如多媒体通信、电子商务、远程访问等。

7、网络管理和安全:介绍网络管理和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网络管理协议、防火墙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标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网络设备和网络接口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和技术。

3、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网络故障排除和安全防范的实践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平时作业,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标准、技术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学时:40+24 学分:4课程性质:院系必选课选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概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前期准备,包括网络工程知识的积累,网络工程建设资质的获取以及工程立项后的招、投标等内容;网络工程施工流程,包括理论知识、规划设计方法、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网络集成等内容;网络工程后期的工作,包括网络测试验收和文档的建设等见容,并通过具体实例,详述贯穿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张恒杰、蒋高飞曹隽编著大连理工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张云鹏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21 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影响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校园网、企业网等各种网络成为学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如何控制保证或监理网络系统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如何使网络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各种不同的应用和技术需求,又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带宽、可伸缩性和可靠性需求,使其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要?本课程从探讨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建设网络系统的基本方法出发,讲授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规律及其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术。

网络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工程的总体结构,能以工程化的思想深入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来规划、设计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施和维护。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rastructure Centric View
Links: fiber, copper, satellite, … Equipments: hubs, switches, routers… Applications: FTP, WEB, X windows, ...
Closet Switch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What is a Network? 2. Types of Networks? 3. Network Architecture 4. Network Protocol 5. Network history
2014年0818111924596互联网访问量可视化图 中国是黄色 美国是蓝色 日本是算机网络定义
2.Types of Networks(1)
Geographical distance
Local Area Networks (LAN): Ethernet, Token ring, FDDI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MAN): DQDB, SMDS
work Protocol(2)
human protocols: “what’s the time?” “I have a question” introductions
… specific msgs sent … specific actions
taken when msgs received, or other events
Application(server) type
Special purpose networks:military network, fiancial network, credit card network, telephony
general purpose network: internet
network protocols:
machines rather than humans
al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in Internet governed by protocols
Backbone Switch
Closet Switch
Router
Router
Closet Switch
1. What is a Network(3)
Definition1(从功能角度)
计算机网络是以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 等)为目的而连接起来的、在协议控制下,由
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组成的系统之集合。
通过ping IP 地址 展示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状况图。 颜色由 墨绿到红 逐渐增强
2015年全球总人口72.7亿,互联网用户已有 32亿人。
2012年腾讯智慧走访了中国 9 个城市,通过与网民深度交 流和对话,收集了 3133 份有效样本,分析了中国不同城市 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
Resource subnet Communication
subnet
2.Types of Networks(4)
Topology
哪种好?
2.Types of Networks(5)
交换方式:
电路(circuit) 交换网 报文(segment)交换网 分组(packet) 交换网
(1) 互连性。计算机之间的互连和通信必须借助于物 理媒介才可以实现,但媒介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如有线介 质、无线介质等;
(2) 自主性。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在地理分布、功能 及其实现、操作系统等方面具有独立性,计算机接入网络 不受地点、功能及系统平台的限制;
(3) 规范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具有相同的“语 言”才能够相互理解、交互和协作,这种“语言”就是网 络中的“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工作的基础。
Share Resources:Various Devices、Apps
Protocol:Soul of Network

沟通 交流 协作
1. What is a Network(3)
Definition2(从计算机网络体系角度)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媒介连接起来、能够相互通信的 自主计算机集合。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Wide Area Networks (WAN): X.25, ATM, frame relay
2.Types of Networks(2)
Information type
Data networks v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IPTV VoIP —Converged Network
work Architecture(1)
功能层次和层次协议的集合
网络及其部件通过协议应完成的功能 不定义功能的实现细节和各层协议之
间的接口关系 功能的分层---> 分层协议- 体系结构
work Architecture(2)
work Protocol(1)
协议 ( Protocol ) 计算机网络同等层次中,通信对等双方进行信 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协议的组成: 语法(syntax):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 相应的结构 语义(semantics):命令请求、完成的动作和 回送的响应的具体含义 定时关系(timing):有关事件顺序的说明
Right to use
private: enterprise networks public: telephony network, Internet
2.Types of Networks(3)
Transport mode
Wired vs. wireless
Function
中国城市网络价值图
1. What is a Network(1)
End system point of view
Share Services: E-mail VOD FTP WWW Business
Host
Host
Host
Host
Host
Host
1. What is a Network(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