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新技术

合集下载

农业机械创新有哪些

农业机械创新有哪些

农业机械创新有哪些
1. 智能化:包括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云平台等技术应用,实现自主运行、智能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轻量化: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减轻机械重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3. 推广机械化:通过创新设计和合理定价,促进机械化作业的普及和推广,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4. 高效化:通过设计和优化农机设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种植效率和作业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5. 安全可靠性:提高农机耐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机械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保护农民安全。

6. 综合化:设计开发综合性农业机械,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包括耕作、种植、施肥、喷洒、采收、加工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论如何推广与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论如何推广与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N o n g y e j i x i e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不断涌现,大力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应明确要达到的目的,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提高新技术和新机具普及率,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本文围绕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进行了论述。

一、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目的1、改善农机装备结构不仅可以使农机保有量得到显著增加,还可以更多地体现出农机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使农机结构上更加合理和全面,不仅进行重点推广,还统筹和兼顾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对农机的需要。

2、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不仅要保证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还应实现经济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利应用机械化、农产品存储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等,使机械化涵盖整个农业领域。

3、加大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中有一些需要依托机械化才能完成的新技术,其中包括机械化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

各地应根据实际推广与应用这些新技术,扩大新技术应用范围,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还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实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技术良好结合在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同时,要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农业机械化作业进行规范,制定和完善农机化生产的标准。

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培育良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新技术中,积极应用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全程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对策1、创新农业机械推广的理念和方法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应将农机推广应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对此项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及工作业绩的检查考核。

工作中要注重农机化发展的大局,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措施,争得上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同时还应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发展。

探究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探究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与进步 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 不 断提 高 , 促 使 我 国农 业 机械 化程 度不 断 提升 。现代科 技在农业机械生产 中的应用 ,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 还 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 获得了更大 的经济效益 , 从根本 上改变 了我国农村经济水平 ,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 著提升 ,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因此 , 加 大新 技 术在 农业 机 械 中的应 用 ,将 带 来 极其 重 要 的
条件 。要推 动 智 能化 、 自动 化 生产 在农 业 机 械 中 的应 用 ,就 必须 引 进 和学 习 国外 先进 技 术 和经 验 , 自主创
作的容错性 , 最大程度降低危 险性 。在农机操作 中, 失 误是 难 免 的 , 安 全设 计 中要避 免 小 失误 造 成 大灾 难 , 通 过周全的设计和合理的防护 , 提高产品本身的安全性 , 通过增设阻挡式或障碍式装置, 减少事故的发生 。 4 结 束语 农机 产 品 的安 全 事故 问题 较 为 突 出 ,为确 保农 机 产品在使用 过程 中的安全性 , 在产品设计 中 , 要 以“ 人 性化” 为主 , 考虑到操作者 的安全 、 综合人体工程学原 理等问题 , 通过增加安全装置 , 提高机械操作 的可操作
f 3 1 屠立, 裘 乐淼 . 农机 产品仿 生配置设计 的关键技 术研 究进
展. 安徽农业科 学, 2 0 1 2 ( 1 3 ) . ( 作 者简介 : 李淑芬, 女, 专业 : 农机设计 。 )
2 0 1 3年第 6期
氖帕 4 3
浅谈农用机械废气污染 的原 因、 危 害及对策
现 实意 义 。 1农 业机 械新 技 术的应 用
旋 耕 机 是 与 拖 拉 机 配套 完 成耕 作 的农 业 机 械 , 其

农业经济中的新技术与创新应用

农业经济中的新技术与创新应用

农业经济中的新技术与创新应用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新技术与创新应用在农业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本文将以农业机械化、精准农业和农业无人机为例,探讨新技术与创新应用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

一、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与创新应用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与创新应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智能农机的应用智能农机是指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的农业机械。

它可以实现作业的智能化、自主化和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在播种过程中,智能农机可以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种子的投放量和深度,实现精准播种。

1.2 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农业机器人是指能够模拟人类农事活动、自主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机器人。

它可以替代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蔬菜种植中,农业机器人可以自动除草、喷洒农药、采摘农作物,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1.3 物联网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时监测和管理物理世界的技术。

在农业机械化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机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可以远程监测农机的工作状态、油耗情况等,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提高作业效率。

二、精准农业的新技术与创新应用精准农业是指基于农业信息技术和先进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田、气候、水肥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进行精确监测和管理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它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1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器采集地球表面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进行解译和应用的技术。

在精准农业中,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植被状况、土壤湿度等信息,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在水稻种植中,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分布,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 負那 H EBEINONGJI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张闯闯I 李桢桢I 曹丽芳21、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就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信息网络这些新的技术被应用到了农业机械上,改 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例如,2019年南阳 市卧龙区、新野县推广了花生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解决了花生播种、收获的一些问题,提高了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在邓州市开展的油菜生产收获农业机械试验,为油菜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理论支撑。

1耕种、收获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机装备主要有耕作机械、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相关方面的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农 业生产情况。

1.1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是耕作机械的典范,反映了机械耕作的重大变革。

在以往的机械耕作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农业机械与环境资源作者简介:张闯闯,男,1988年出生,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及车辆工程。

保护之间的关系。

机械化耕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但也破坏土 壤的微结构,有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损坏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的特点是对农田少耕或者免耕,用农作物的秸秆覆盖地表,它是从过度耕作向环保可持续农业生产的转变。

为了减少燃烧秸秆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在耕作时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采用保护性耕作能够使土壤自然 恢复,不需要重复耕作。

1.2 种植;MS.种植的过程主要有开沟、排种、复土等工序。

免耕播种机作为种植机械的典型代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它不需要对土壤进行旋耕就可以直接进行播种,减少了农田的耕作费 用。

目前,免耕、变量播种、施肥可以集于一体,在一次作业中完成。

在播种方面,精密播种机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精密 播种机能够减少种子浪费,节约工时。

最新农机新技术推广总结

最新农机新技术推广总结

最新农机新技术推广总结
一、综述
现行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机技术也不断地更新替换,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最新的农机新技术。

在这种背景下,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变得格外重要。

下面,我将对近年来的农机新技术推广情况做一个总结。

二、农机新技术推广的热点
1、智能农机
智能农机是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也是近几年农机新技术推广的重点。

智能农机的发展推动了农机生产企业和关联产业的兴起,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农机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农机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电动农机
电动农机是近年来农机技术的一个新发展,其最大特点是采用电动推动和控制方式,实现了农机更加动态、环保、高效的运行。

例如,智能电动拖拉机,有利于农机的精准管理,既可以节省能源,又可以节约时间。

3、无人机农机
无人机农机是近几年来农机新技术的发展重点,它以其多功能、低成本、便捷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能够有效搜集农业信息、监测农田状况、实现监管评估和精准管理。

三、农机新技术推广的成果
近年来,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无论是智能农机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生产率的提升。

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

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

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近些年,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实践中产生了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

例如,智能农业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概念,它将物联网(IoT)、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部署到农业中。

机器人和无人机通过取代人工农场操作(例如采摘水果、除草或喷水)来加速农场自动化。

无人机和卫星的图像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提供了该领域的高分辨率和特定位置视图。

此外,由传感器技术提供支持的物联网设备收集实时田间数据,使农民能够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此外,近年来精准农业和室内农业的广泛采用推动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

总而言之,这些技术创新在农业实践中产生了颠覆性和可持续的变化。

重点不仅是提高作物的整体质量和数量,加强牲畜管理,而且要实现可持续未来的最终目标。

总结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01、农业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监测农田需要密集的劳动力、物力、时间和精力。

物联网为这些传统农业方式提供了替代方案。

物联网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收集数据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其他方式实时提供准确信息。

这些传感器执行无数活动,例如土壤温度和湿度感应、植物和牲畜跟踪等。

物联网还有助于远程监控农场,为农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此外,新的灌溉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向农作物供水。

这些就需要使用蒸散传感器、现场土壤湿度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等。

利用传感器解决方案,将物联网技术与无人机、机器人、和计算机成像相结合,以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2、农业机器人营业劳动力短缺是农民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在大型田间作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会更加严重。

因此,农业机器人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水果采摘、收获、种植、移栽、喷洒、播种和除草。

农民越来越依赖机器人来自动执行田间重复性任务。

他们部署智能农业机械,例如用于收割的自动和半自动拖拉机。

拖拉机还配备了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更轻松地在农田中导航。

此外,机器人也用于牲畜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这包括自动称重秤、孵化器、挤奶机和自动喂食器。

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前沿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为农业新技术的前沿领域,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

本文将从自动化农业设备、智能化农业管理和信息化农业生产三个方面来探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前沿技术。

一、自动化农业设备自动化农业设备的出现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完全不同,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自动化农业设备主要包括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播种机和自动收获机器人等。

无人驾驶拖拉机是指能够在没有人员操控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拖拉机。

它借助GPS导航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能够自动完成耕地的犁地、撒种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作业效率。

自动播种机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播种工作的机器人。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进行种子的精确定位和播种,避免了传统播种方式中种子密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自动收获机器人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收割工作。

它通过视觉识别、机械臂和智能算法等技术,能够精确识别成熟的农作物并进行收获,大大缓解了农民的劳动压力。

以上自动化农业设备的出现,使得传统农业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节约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和发展机会。

二、智能化农业管理智能化农业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对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确管理。

智能化农业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农田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和农作物生长监测系统。

农田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农田的环境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农作物生长监测系统则利用摄像机拍摄农田的实时画面,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作物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基于农田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和农作物生长监测系统,智能化农业管理可以实现自动灌溉、自动施肥和自动防治病虫害。

例如,当农田的土壤湿度过低时,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启动灌溉设备进行补水;当农田的作物受到病虫害威胁时,系统可以自动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新技术试验一降水量的测定试验1.试验设备、工作原理、仪器、步骤(1)试验设备:虹吸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用于连续记录液态降水量,并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镀锌铁板锡焊成型。

)(2)工作原理:虹吸式雨量计由承雨器、浮子室、自记钟。

记录笔和外壳等组成。

在承雨器下有一浮子室,室内装一浮子与上面的自记笔尖相联。

雨水流入筒内,浮子随之上升,同时带动浮子杆上的自记笔上抬,在转动钟筒的自记纸上绘出一条随时间变化的降水量上升曲线。

当浮子室内的水位达到虹吸管的顶部时,虹吸管便将浮子室内的雨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出而完成一次虹吸。

虹吸一次,雨量为10毫米。

如果降水现象继续,则又重复上述过程。

最后可以看出一次降水过程的强度变化、起止时间,并算出降水量。

(3)仪器:全套仪器包括:1.雨量计主体2.承水器盖子3.贮水筒4.备用虹吸管5.钢丝牵绳6.拉绳固定钉7.自记笔尖8.密封圈及密封垫圈9.自记墨尖10.雨量杯11.自记纸(4)步骤:1.设备安装2.自记纸安装3.虹吸管安装4.自记笔尖的安装5.调零6.虹吸作用调校7.问题排查2.步骤过程1.虹吸式雨量计安装在观测场平整的地面上,用三根钢丝绳牵固,以免震动使记录发生变化,承水口面用水平仪调整呈水平。

2.自记纸卷在钟筒上,将自记钟上满发条放在支柱的钟轴上,注意齿轮的啮合情况是否良好3.将虹吸管的短弯曲端插入浮子室的出水管内,并用连接器密封紧固。

4.将笔尖注入自记墨水,用手指夹住记录笔杆,使笔尖接触纸面。

对准时间消除齿隙。

5.用清水缓慢倒入承水器至虹吸作用止,虹吸管溢流停止后,笔尖停留在零线上。

偏离多时,要拧松笔杆固定螺钉进行粗调;微调时,用手指扳动记录笔杆,调节笔尖指零线。

6.虹吸作用应在10毫米上开始,若未达到或未达到或超过10毫米线,需旋松虹吸管联接器,把虹吸管上移或下降。

7.若虹吸作用不正常溢流时间超过14秒时,则是虹吸管弯曲部分脏污,可取下虹吸管,用软布系于绳中央,先用肥皂水后用清水拖擦洗净。

若虹吸时有气泡产生,不能溢完,说明虹吸管内漏气,可用白腊或凡士林的油脂混合物涂堵密封。

3.试验数据列表测试次数测试时间数据读取降水量计算1 24h试验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试验1.试验方法目的、方法原理、仪器、步骤(1)试验方法目的:方法:烘干法(GB 7172—87)本标准用于测定除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以外的各类土壤的水分含量。

目的:测定经过深松整地的土壤与常态土壤在同等降水量的条件下土壤的含水量(2)方法原理: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3)仪器设备:1.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干燥器: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3. 土钻;4. 土壤筛:孔径1mm;5 . 铝盒:小型的直径约40mm,高约20mm;大型的直径约55mm,高约28mm;6 .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和0.01g;(4)步骤:1. 取土2. 小型铝盒的烘干及称量3. 称土样4. 土样装盒及烘干5. 土样盒称重6. 结果计算2.步骤过程1. 用土钻分别在有深松深耕的土地跟无深松深耕的土地分别取样,将土钻钉入土地,拔出土钻取出土钻内的土样。

每种土地10cm 20cm 40cm处取三组土样2.①编号,将铝盒标记好实验号。

②取小型铝盒在恒温干燥箱中于105℃±2℃烘约2小时。

③用钳子将空铝盒移入干燥内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称重,精确至0.0001g,作好记录。

3.称取土样约5g,精确至0.0001g,作好记录。

4.将称好的土壤样,均匀地平铺装在铝盒内,铝盒盖倾斜放在铝盒上,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恒温干燥箱中烘约6小时。

5.将烘干的土样盒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约20分钟),立即称重,精确到0.0001g,作好记录。

6.计算:7.注意事项:①保持干燥内的干燥剂整洁。

②试样必须烘6小时。

③严格控制恒温温度在105℃±2℃范围内。

3.试验数据列表土壤名深度cm重复铝盒号铝盒重盒+湿土盒+干土水重干土重含水%平均称码重重正常土10 1 1 20 2 2 40 3 3深松深耕土10 1 420 2 540 3 6试验三土壤温度测定试验1. 试验方法目的、方法原理、仪器、步骤(1)试验方法设备:方法:地温计法(本方法适用于土壤温度的测定)目的:测定经过深松整地的土壤与常态土壤在同等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土壤温度(2)方法原理:土壤温度是植物地下部分的环境要素之一,其变化随着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类型及其物理性质,如土壤含水量、孔隙度、结构、坚实度、质地等因子而变化,同时土壤温度的变化还对土壤养分吸收和水分运动产生影响。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需要定点进行观测。

土壤表层温度可用曲管地温计测量;土壤深层温度可用直管地温计测量;如进行临时性土壤温度调查,可用轻便插入式地温计测量。

观测时间可在全年进行,也可在植物生长季节进行。

测定土壤温度是为了解土壤环境条件,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控制土壤温度,使其有利于植物生长。

(3)仪器:1. 曲管地温计(规格5、10、15、20cm)(4)步骤:1. 安装地温计2. 结果计算2.步骤过程1. 地表温度的观测用曲管地温计,埋设深度以球部上端与土壤表面平齐为宜。

上层土壤温度(5、10、15、20cm)的观测用曲管地温计。

地温计球部的中心埋在要测定的深度处,排成一排,每支地温计相距10cm,排列方向由东到西,由浅到深,依次为5、10、15、20cm。

地温计埋设时球部应朝北,与地表成45°角,用支柱撑住(见图)。

上层土壤温度的观测通常在7时和13时进行,因为这两个时间的土壤表层温度很接近每天的最低和最高温度,所以这两次的观测资料,既可反映一天内的两个极端温度,又可反映日平均温度。

2.结果计算:用图面表示观测值时,如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土温,可描出在一定深度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如以横轴表示测定时间,以纵轴表示测定深度,可描出等土温线;如以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深度,可描出在某个时间的土温垂直分布图。

用表格表示观测值时,可在横列中写明各个测定时间,纵列中写明各个测定深度,将测得的温度记入表中3.试验数据列表横轴时间纵轴温度5cm深度土壤温度随时间额变化深松深耕土地温度变化表时7点8点9点10点11点12点13点间5cm10cm15cm20cm试验四土壤有机质测定试验1.试验方法目的、、仪器、试剂、步骤(1)试验方法目的:方法:容量法-油溶加热重铬酸钾目的:对经过深松整地的土壤跟常态土在同等施肥情况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测定(2)仪器:1、油溶锅。

用20—26㎝的不锈钢锅代替,内装固体石蜡(工业用)。

2、硬质试管。

18—25㎜×200㎜。

3、铁丝笼。

大小和形状与油溶锅配套。

4、滴试管。

10.00ml、25.00ml。

5、温度计。

300℃。

6、电炉。

1000W,配套有消毒柜。

(3)试剂:1、重铬酸钾消煮用液[1/6K2Cr2O7=0.8mol.L-1];称取40.0g重铬酸钾溶于600—800mL水中,过滤到1L量筒内,用水洗涤滤纸,并加水至1L。

2、浓硫酸消煮用液。

取密度为1.84的浓硫酸加水定容至1L,保存待用。

3、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000mol.L-1)。

称取经130℃烘2-3小时的重铬酸钾(优级纯)9.807克,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无损地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4、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0.2mol.L-1)称取硫酸亚铁铵78.4g,溶解于600—800ml 水中,加浓硫酸20ml,搅拌均匀,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每次使用时标定其浓度。

吸取0.2000mol.L-1重铬酸钾标准液25.00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浓硫酸3-5ml和邻菲罗啉指示剂2-3滴,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由橙黄-蓝绿-棕红即可,根据硫酸亚铁铵溶液消耗量计算其浓度,取中间值C=G•V1/V2=0.2×25÷V2V2=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体积(ml)。

5、邻菲罗啉指示剂。

称取邻菲罗啉1.49g溶于含有1.00g硫酸亚铁铵的100ml水溶液中,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

6、灼烧过的土壤代替样或浮石粉。

2.步骤过程1、称样。

做好试验标鉴。

称取通过0.25㎜(60目)孔径筛的风干试样约0.5g(精确到0.0001g)放入硬质试管中,同时称取0.2g土壤代替样两个做空白试验。

2、加消煮用液,首先用滴定管准确取5ml0.8 mol.L-1的重铬酸钾液,然后再量取5ml浓硫酸液,沿试管壁缓慢加入。

3、装漏斗。

摇匀后在每个试管口插入一玻璃弯管漏斗。

4、装铁丝笼。

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笼中。

5、放入油溶锅。

将铁丝笼沉入已在电炉上加热至185-190℃的油锅内,必须使试管内的液面低于油溶锅的油面,并将温度降至170-180℃。

6、计时。

待试管中的溶液沸腾时开始计时,控制炉温,维持170-180℃约5分钟。

7、冷却。

将铁丝笼从油溶锅中提出,冷却后擦去试管外壁的油液。

8、转入三角瓶。

把试管内的消煮液及土壤残渣无损地转入250ml三角瓶中,并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内,使三角瓶内溶液的总体积控制在50-60ml。

9、滴定。

加入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至三角瓶内,滴定管装满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变色过程是:橙黄-蓝绿-棕红。

3.结果计算有机质(N)g•kg-1=[C×(V-V0)×5.6892]÷m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当时所标定的浓度Vo-空白试验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V-试样测定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M-风干试样的质量,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注意事项1、按如下流程操作较好:称样-打开电炉-标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加液-消煮。

2、必须先加入重铬酸钾溶液,然后才缓慢加入浓硫酸。

3、初消煮时要摇动铁丝笼,促受热均匀。

4、炉温必须控制在170-180℃。

5、消煮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真正沸腾时开始计时。

6、滴定时由橙黄转变为蓝绿时,要小心缓慢加入滴定液,棕红出现时再加小半滴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