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与土壤源热泵的对比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的区别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的区别

一、定义上的区别: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在概念上区分主要是针对系统所说的,分为地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而不是针对主机,有很多人会在这方面产生误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地源热泵主机和水源热泵主机是一样的。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源热泵和者水源热泵主要就是指主机源水侧水源的来源。

如果是地源热泵,水源则是来源于地下埋管的闭式环路,源水侧的水通过地下埋管与地下进行热交换,而不会产生物质交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地源热泵。

水源热泵区别于地源热泵的就是源水侧水源直接取自地下水或者江水或者海水等,它是一种开式的型式,水被直接拿来取热或排热并按要求排放回原取水点,只是利用了自然界水中的能量,这样的形式就称为水源热泵了。

二、简单理解单区别:1:地源热泵是室外打孔,占地面积比水源热泵要大2:水源热泵是室外打水井,但现在政府对打井审批比较复杂、水源热泵是需要打井的,通常都需要水务局批准,而地源热泵国家不需要相关的审批手续3:地源热泵比水源热泵室外部分投资要高所有的浅层低温能热泵都统称为: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你所说的地源热泵应该是指土壤源的。

“地源”和“水源”的区别主要是介质不同,设计和施工方法也不同。

土壤源热泵也是闭式系统的一种,主要是在建筑物周围的地下铺设地耦管,封闭的管内流动介质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

水源热泵是开式系统的一种,地下水或地表水经过换热器提取热量。

地源热泵用地埋管收集土壤中的热量水源热泵用地下水收集水体中的热量两者原理类似,实际设计温度,载冷剂和阀部件有一定区别,因为地下水温度较高,可直接作为载冷剂。

而地埋管出水温度较低,经常有可能低于零度,所以常采用乙二醇溶液作为载冷剂,乙二醇浓度视最低出水温度而定。

原理一样,取热源的方式不同。

水源热泵是打井直接取地下水进行换热或换冷;地源热泵是在地下埋设很多管道,然后再在管道内注满水或者防冻液作为换热介质,通过管道内的介质循环吸收地下的热量或冷量。

三、其它区别:地源热泵是地下闭式系统,水源热泵是地下开区系统,水源受到政府限制,还有地下水源是否长期稳定的影响。

地源热泵钻井与水源热泵最大差别

地源热泵钻井与水源热泵最大差别

地源热泵钻井与水源热泵最大差别地源热泵(Heat Pump) 钻井其实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来,最大的区别就是取热源的方式方法不同。

机结构形式:牵引式、车载式、车载背机式。

一般打井机的组成:柴油机、摩擦离合器、变速箱、分动箱、传动轴、泥浆泵、清水泵、真空泵、转盘、水龙头、卷扬机、液压系统、操纵机构、桅杆、钻具、车架等。

掌握旋转系统、提升系统、循环系统、固控设备、动力与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井控设备等全国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利用钻头旋转时产生的切削或研磨作用破碎岩石。

是当前最通用的钻井方法。

比顿钻钻速快,并易于处理井塌、井喷等复杂情况。

水源热泵是通过(tōng guò)打井直接取地下水、进行换热换冷的;而地源热泵是通过地下埋管,然后在向管道里面注入水进行冷媒体作为换热的。

水源热泵(Heat Pump) 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水源必须满足一定的温度(temperature)、纯净度、温度。

宁波专业钻井利用钻头旋转时产生的切削或研磨作用破碎岩石。

是当前最通用的钻井方法。

比顿钻钻速快,并易于处理井塌、井喷等复杂情况。

而且对于地下水的抽取和回灌,都要考虑(consider)地质的结构,对于一些城市是禁止抽取地下水的就不能使用水源热泵了。

所以使用水源热泵的前提条件是比较多的。

地源热泵钻井的原理地源热泵是通过(tōng guò)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制冷供暖的,所以不用抽取地下水,更不会感染水源、没有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只要地质条件不负责,就可以使用。

地源热泵(Heat Pump) 钻井也是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两者相互互补,各有优不好的地方,适合于不同的地质条件,相对于国内使用地源热泵要比水源热泵范围(fàn wéi)要广。

镇海机械钻井。

地源热泵 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 基础知识

地源热泵基础知识一、地源热泵系统原理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低品位能源,通过热泵技术获取可供空调使用的冷热水的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根据地热的利用方式,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

二者不同之处是:水源热泵直接利用水作为热源,土壤源热泵需要通过换热器从土壤中获取能量。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通常由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

地源热泵机组与常用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仅水源部分的温度有所差别。

此外,地源热泵冷热工况的转换,一般是通过机组以外管道阀门的切换来实现的。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

垂直地埋管方式,是在垂直钻孔内埋置U型换热管道,然后由水平管将U型管并联成系统,水从管道内流过并与土壤换热。

垂直地埋管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运行比较稳定和可靠。

还有一种是水平地埋管方式。

二、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新型热泵技术。

该技术可以同时供暖和制冷,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热水。

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

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出热量,以30~40℃左右的热风向建筑物供暖,夏季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排热,以10~17℃左右的冷风形式给建筑物制冷。

地源热泵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的理想的“绿色技术”。

从能源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三、地源热泵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地源热泵在国内也被称为地热泵。

根据利用地热源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类:土壤源热泵或称土壤耦合热泵(GCHP)、地下水热泵(GWHP)、地表水热泵(SWHP)。

(一)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以大地作为热源和热汇,热泵的换热器埋于地下,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优缺点比较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优缺点比较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优缺点的比较一、水源热泵深井技术介绍1、水源热泵原理地下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资源,其热惰性极大,全年的温度波动很小,一般说来,埋藏于地表20M以下的浅表层地下水可常年维持在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左右,是理想的天然冷热源。

水源热泵系统正是利用地下水的特性而工作的一种新型节能空调。

在水源热泵的水井系统中,水源热泵一般成井深度为50米到300米,因为此部分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补给,且不适宜饮用,故用于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是极佳选择水源中央空调系统的是由末端(室内空气处理末端等)系统,水源中央空调主机(又称为水源热泵)系统和水源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为用户供热时,水源中央空调系统从水源中中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电能驱动的水源中央空调主机(热泵)“泵”送到高温热源,以满足用户供热需求。

为用户供冷时,水源中央空调将用户室内的余热通过水源中央空调主机(制冷)转移到水源中,以满足用户制冷需求。

1.1系统原理图:制热工况为例(制冷工况可通过阀门切换来实现,即使水源水进冷凝器,蒸发器的冷冻循环水接用户系统),系统原理见下图:分类:水源热泵根据对水源的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

闭式系统是指在水侧为一组闭式循环的换热套管,该组套管一般水平或垂直埋于地下或湖水海水中,通过与土壤或海水换热来实现能量转移。

开式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热泵系统。

通过建造抽水井群将地下水抽出,通过二次换热或直接送至水源热泵机组,经提取热量或释放热量后,由回灌井群回地下。

水源热泵原理图:深井回灌开式环路地下水平式封闭环路2.水源热泵优点2.1高效节能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COP值)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理论计算可达到7,实际运行为4~6。

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的水体温度冬季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

而夏季水体温度为18~35℃,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从而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热泵分类及特点

热泵分类及特点

热泵分类及特点热泵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处的装置,它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压缩、膨胀工质的循环运动,实现低温热源的升温。

热泵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热水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

根据热源的不同,热泵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三种类型。

1. 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是利用空气中的热能作为热源的一种热泵系统。

它通过空气-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低温的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提供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空气源热泵具有安装方便、运行稳定、成本低等特点。

然而,由于空气源热泵的热源是空气,受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大,其制热效果在极寒地区会受到一定限制。

2. 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是利用水体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水-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水体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水源热泵具有热效率高、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等特点。

然而,水源热泵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较高,安装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3.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作为热源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地源-制冷剂-工质之间的热交换,将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等功能。

地源热泵具有稳定可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特点。

由于地下温度相对稳定,地源热泵的制热效果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供暖需求。

然而,地源热泵的安装和地下管道的布置较为复杂,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

总结起来,空气源热泵适用于气候温和地区,安装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水源热泵适用于有充足水源供应的地区,热效率高但成本较高;地源热泵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稳定可靠但安装成本较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热泵类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点,实现节能环保的供暖、制冷和热水需求。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的区别汇总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的区别汇总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的区别(含打井)一、定义上的区别: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在概念上来讲主要是针对系统所说的,也就是地源热泵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而不是针对主机,有很多人在这方面有误解,换句话说地源热泵主机和水源热泵主机是一样的主机。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源热泵或者水源热泵就是指主机源水侧水源的来源。

如果是地源热泵的话,那么他的水源来源于地下埋管的闭式环路,源水侧的水通过地下埋管与地下进行热交换,而不发生物质交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源热泵,欧美的表示方法为geothermal-heatpump。

水源热泵区别于地源热泵的就是源水侧水源直接取自地下水或者江水或者海水等,它是一种开式的型式,水被直接拿来取热或排热并按要求排放回原取水点,只是利用了自然界水中的能量,这样的形式就称为水源热泵了。

二、简理解单的区别:1:地源热泵是室外打孔,占地面积比水源热泵要大2:水源热泵是室外打水井,但现在政府对打井审批比较复杂(水源热泵是需要打井的,通常都需要水务局批准。

),而地源热泵国家不需要相关的审批手续3:地源热泵比水源热泵室外部分投资要高所有的浅层低温能热泵都统称为: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你所说的地源热泵应该是指土壤源的。

“地源”和“水源”的区别主要是介质不同,设计和施工方法也不同。

土壤源热泵也是闭式系统的一种,主要是在建筑物周围的地下铺设地耦管,封闭的管内流动介质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

水源热泵是开式系统的一种,地下水或地表水经过换热器提取热量。

地源热泵用地埋管收集土壤中的热量水源热泵用地下水收集水体中的热量两者原理类似,实际设计温度,载冷剂和阀部件有一定区别,因为地下水温度较高,可直接作为载冷剂。

而地埋管出水温度较低,经常有可能低于零度,所以常采用乙二醇溶液作为载冷剂,乙二醇浓度视最低出水温度而定。

原理一样,取热源的方式不同。

水源热泵是打井直接取地下水进行换热或换冷;地源热泵是在地下埋设很多管道,然后再在管道内注满水或者防冻液作为换热介质,通过管道内的介质循环吸收地下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系统。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将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一、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水的恒定温度来进行供暖和制冷。

系统通过井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通过热交换器将地下水的热能传递给热泵系统。

在冬季,地下水的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因此可以提供热能;而在夏季,地下水的温度要低于地面温度,可以提供制冷效果。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需要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并且需要进行水质处理。

2. 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利用土壤中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和制冷。

系统通过埋设在土壤中的地埋管,将土壤的热能传递给热泵系统。

在冬季,土壤的温度要高于地面温度,因此可以提供热能;而在夏季,土壤的温度要低于地面温度,可以提供制冷效果。

土壤源热泵系统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3. 岩石源热泵系统岩石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岩石中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和制冷。

系统通过在地下岩石中钻孔,将岩石的热能传递给热泵系统。

岩石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土壤源热泵系统,但由于岩石的热传导性能较差,需要进行更深的钻孔。

岩石源热泵系统适用于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

4. 水体源热泵系统水体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湖泊、河流或湿地等水体中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和制冷。

系统通过埋设在水体中的水埋管,将水域中的热能传递给热泵系统。

水体源热泵系统适用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5. 海洋源热泵系统海洋源热泵系统利用海洋中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和制冷。

系统通过在海洋中埋设海洋埋管,将海洋中的热能传递给热泵系统。

海洋源热泵系统需要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并且需要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地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高效节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不需要燃烧燃料,能够大幅度节省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2. 环保低碳:地源热泵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直燃机特点比较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直燃机特点比较
3、提水井、回灌井的挖掘需要专用设备,工程量大,同时此循环回路需配备大功率的水泵。
地表水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对机组能力有影响。例如冬季水温下降,应考虑增加水流量或加辅助热源设备。
1、水系统工作温度在15~32℃之间,大于室内露点温度,管道不需保温,可节省保温费用。
2、需额外提供辅助加热设备,增加初投资。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直燃机特点比较
类型
项目
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
直燃机
地下水热泵
地表水热泵
水环热泵
热源
地下深井水
河水、湖水、海水等
封闭循环水
土壤
---
系统循环方式
开式
开式或闭式
闭式
闭式
冷温水一般为闭式
冷却水开式
辅助热源、排热设备
需深水潜水泵
需循环水泵
1、冷却塔
一般采用封闭式冷却塔,如采用开式冷却塔,则需另加热交换器把环路水与冷却塔隔离,防止水源热泵机组中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受到腐蚀和结垢。增加了初投资。
3、对水质要求高,如采用闭式冷却塔,换热效率低,冷却塔体积大,价格昂贵;如采用开式冷却塔加热交换器,也增加了初投资。
4、从建筑物内区利用热泵升温,提供给外区,热泵机组之间难以匹配。
5、水源热泵机组都带有压缩机,噪音比一般空调末端大,需采用降噪措施。
1、需使用特殊地埋管材,制作特殊形状管道。
2、需使用专用挖掘钻孔工具,工程量大,安装复杂,劳动成本高。
2、加热器
根据能源情况可选用电锅炉,燃油、燃气锅炉,蒸汽、水热交换器等。
不需水泵,但换热管及制冷剂要增加很多,或者要加防冻液
开式冷却塔+冷却水泵
环境影响
1、地下水经过机组及空调系统后直接排回地下,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热泵与土壤源热泵的对比
相同点:都是地源热泵,冷热源均是地球浅表,都是利用地球的尚未开发的可恢复的清洁能源。

能效比基本上一样。

不同点:
1、政府支持度:
a、土壤源热泵:明确支持和大力推广,有些地区已经实施每平米给予不同程度50-100元的补贴(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某些地区等)。

b、水源热泵:未明确支持和大力推广,态度不明朗,有些地区明令禁止(天津,上海等)。

2、环保生态环境:
a、土壤源热泵:真正环保,不抽取地下水,对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

b、水源热泵:会对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实际上把对大气的污染转移到地下水水中,土壤中。

虽然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将回灌到地下水层,但目前国内抽取的地下水真正做到全部回灌的少之又少,回灌难落实,采水量大于回灌量,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时将导致地质层发生变化,地面沉降。

另外,对水资源存在物理、化学、生物污染,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武汉汤逊湖地区做的地下水源热泵空调,已经停用,没地下水了!北京地区使用水源热泵机组的地区,由于长期使用地下水,倒至地表层下陷。


3、适应性;
a、土壤源热泵:运行稳定,免维护。

与地下有无水没有任何关系。

b、水源热泵:一旦地下水量不能满足机组要求,系统将瘫痪。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一般3-5年需对水井、板式换热器进行定期维护。

4、寿命;
a、土壤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由于周围土壤无变化,故其寿命取决于换热器本身,可使用50年。

B、水源热泵:主要取决于水井的寿命,达到设计出水的运行时间一般为3-5年。

5、运行费用:(包括设备运行费用和维护检修费用)
a、土壤源热泵:土壤换热器免维护。

设备维护费用为0。

b、水源热泵:水井、板式换热器需定期(一般为3-5年)维护,费用不菲,需交纳水资源费。

6、运行稳定性:
a、土壤源热泵:由于其与土壤进行热交换,运行稳定性非常好。

b、水源热泵;地下水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不一定能满足机组要求,一旦地下水资源溃乏,系统随之瘫痪。

7、运行维护:
a、土壤源热泵:土壤换热器50年内免维护。

B、水源热泵:板式换热器需定期维护;水井需养井,由于泥砂堵塞,回灌量逐年递减,井的寿命最多3~5年。

8、初投资:
土壤源热泵比水源热泵初投资略大。

9、使用风险性;
a、水源热泵:风险性很大,地下水量的大小,国家对地下水源的使用政策都是不确定
因素。

谁也无法保证可长期利用地下水源。

b、土壤源热泵:无任何风险。

国家重点推广,扶持。

10、能效比;水源热泵系统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虽然保护了机组但机组的能效比约降低5%,和土壤源热泵相当。

有关水源热泵的问题:
1、水源热泵有它的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它的应用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水质、水量、地下水的稳定性等。

地下水源热泵大量应用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最为典型的是回灌井失效,回灌井堵塞和溢出是大多数地下水源热泵都会出现的问题。

2、水源热泵由于它是利用地下热能这一可再生能源,最近几年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就在这项技术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时候,我国一些地区却纷纷出现了地下水由于严重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已导致地质层发生变化。

3、国外如美国、欧州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我国研究和推广的重点均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而不是水源热泵。

在美国地源热泵,是通过采集土壤、江河湖水中的热量或冷量,多采用密闭式的系统,一般设计时,不与地下水资源直接接触。

很少进行地下水的抽取。

在中国可能理论上可以达到环保,但是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完全会发生变化,情况如下:1)、系统容易被泥砂堵塞
2)、水抽几年就没了
3)、存在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等地下水污染
4)、无法100%回灌,回灌难落实,采水量大于回灌量,水资源浪费
4、应用水源热泵系统受到许多条件限制:一是这种系统需要有丰富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先决条件。

在实际工程中,地下水源系统的经济性与地下水层的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仅成井的费用增加,运行中水泵的耗电量也会大大提高。

二是地下水是否充分回灌问题。

虽然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将回灌到地下水层,但目前国内抽取的地下水真正做到全部回灌的少之又少。

即使能够把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三是使用的经济性问题。

由于水源热泵系统实际消耗的仍是电能,加上需要支付的地热开采费、水源抽取费、排放费等,综合起来运行成本并不低。

因此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投资者在决定使用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慎之又慎。

5、地下水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的一种战略物资,而且一些水文地质界的专家对当前地下水源热泵的发展也持保留意见,因此,对于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这种系统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地热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对地热资源的开采应严格把关和监控,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越来越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家园,造福后人。

6、地下水属于优质淡水资源,储藏量有限,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产生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破坏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其影响深远甚至无法弥补。

7、武汉地区虽地下水量丰富,但1999年和1998年相比,全区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0.14-1.11米之间。

多年以后,地下水位到底会下降多少,是个未知数。

水源热泵是否能长期稳定的运行,谁也无法保证。

而且有资料表明,上水源热泵系统的地方,地面沉陷每年约为0.5-1cm(比如武汉香榭里花园)。

多年以后,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8、目前中国的地下水资源形式已十分严峻,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标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地下水位呈总体下降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有升有降,黄、淮海地区在区域上呈不断下降趋势,河北与河南北部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以西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已经连成一片,从而形成一个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地下水降落的大漏斗,总面积已经超过4万平方公里。

天津唐沽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海水渗透进去,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西安由于地下水过量开
采,导致大雁塔倾斜近1m,并且形成13条纵、横向裂缝,长达50Km,钟鼓楼下陷135mm,专家呼吁,近年来大量开采地下水而诱发的地面沉降,海水入浸、突发性岩溶坍塌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专家强调指出,大漏斗的形成并不仅仅标明我们仍在超采地下水,它还标明水危机意识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为了维持今天的发展,人们一直在喝“子孙水”,长此以往,深层地下水将会喝光、用光,我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这才是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