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
地源热泵设计方案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方案XXX环境有限公司2009年08月28日目录一、空调系统方案推荐(一)工程概况(二)可用于本项目的空调方案(三)适用本项目的几类空调方案的比较(四)选用建议二、地源热泵推广及选型设计(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简介(二)同方地源热泵机组组特点(三)空调设备选型设计(四)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选型(五)土壤换热平衡的分析(六)主要设备表、运行费用分析及工程预算三、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一)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关键(二)室外地埋管换热系统的主要施工工序及注意问题(三)室外垂直埋管系统的施工工艺附件一:技术支持单位概况附件二:相关设计图纸一、空调系统方案推荐<一>工程概况城市:XXXX项目名称:XXX国际精品城1#楼中央空调工程项目简介:该建筑集商铺、办公、餐厅、会议为一体多功能国际精品城,建筑面积约8760平方米,空调面积约6473平方米,拟采用地源热泵机组进行夏季供冷,冬季供暖。
室内末端拟用风机盘管系统,局部拟用全空气系统实现室内的冷热需求。
<二>可用于本项目的空调方案1.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制冷机采用电制冷(压缩式)冷水机组(1台离心1台螺杆制冷机组)。
夏季制冷,由电制冷(压缩式)冷水机组提供冷源;冬季由工业场地锅炉房(或热电厂)提供的0.6Mpa蒸汽经换热器交换进行空调采暖。
大楼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或全空气处理空调系统。
两套水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通过冷却塔冷却主机的冷凝器;通过蒸发器为室内末端提供冷冻水。
空调机组只能制冷,冬季采暖需要别的热源。
2. 风冷冷水热泵机组风冷冷水热泵技术是一种消耗少量清洁能源(电),充分利用空气中的冷、热能资源制成冷热水供空调空间使用的空调方式,已经得到了专家、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风冷热泵作为替代传统空调方式的优选方式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
空调机组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冷暖两用型。
3. 地源热泵空调机组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医院综合能源项目地源热泵设计方案

学术论坛343医院综合能源项目地源热泵设计方案覃由利,任育杰,胡 健,胡 榕,张建虎(中节能国机联合电力(宁夏)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摘要:本文描述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河)综合医院现状,结合医院地质条件和已建设备,综合考虑土壤源热泵和天然气锅炉特点,选择了适合银川地质特点的土壤源热泵+天然气锅炉组合系统为医院供暖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
关键词:土壤源热泵;天然气锅炉;节能环保1 工程概述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河)综合医院位于银川市苏银产业园,规划总建筑面积17.5万m 2,已建成5.8万m 2。
医院冬季采暖要求室内温度达到22-23℃,夏季制冷要求26-28℃。
医院已建成2台4吨天然气热水锅炉,用于热泵建成前的供暖和生活热水供应。
项目总体规划6台2MW 土壤源热泵和2台4T 天然气锅炉。
按医院建设进度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满足医院已建成5.8万m 2建筑的冷热需求,二期建设完成后满足医院总计17.5万m 2的供冷供热和生活热水需求。
2 设计依据及原则本项目作为第一人民医院综合能源项目首期工程,将成为医院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绿色的智能化供能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供能可靠性。
本项目直接关系到医院用能的可靠性,因此在方案设计中供能可靠性给与了充分考虑。
(2)系统经济性。
进行经济性最优,排放最低,效率最高的优化设计,实现技术先进、效率高、经济实用、节约能源、运行管理简便。
(3)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3 方案设计 3.1 负荷分析银川地区冬季较冷、夏季相对凉爽,根据银川类似医院调研,医院所有建筑面积都需要采暖供热,而只有约80%的建筑面积夏季有制冷需求,医院采暖平均负荷设计为70W/m 2,制冷负荷为80W/m 2。
项目总体工程按照17.5万m 2设计,即按冬季供热17.5万m 2,夏季制冷14万m 2设计。
一期工程按照医院5.8万m 2的冬季采暖负荷与4.6万m 2的夏季空调负荷设计。
30000㎡住宅小区地源热泵方案

诸城30000㎡住宅小区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案诸城市百盛暖通工程有限公司联系人:王泽林电话:137********第一章工程概述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建筑功能为节能型住宅建筑,室内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本工程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热源,实现冬季取暖.第二章方案设计2。
1 主机系统设计从冷热源主机初投资、辅助设备初投资、安装费用、机房土建投资、维护费用及运行费用等角度综合考虑,根据程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设计方案:本工程建筑热负荷综合概算指标取40w/m2,则本工程空调系统的总热负荷为1200kw。
根据上面负荷设计要求,主机设备选用2台HP600型螺杆型水源热泵机组提供热源,采用电脑全自动汉字显示控制系统,根据负荷侧室内人员的增减及室外阳光直射、室内设备发热量等负荷的变化,自动确定开关机数量,将室温控制在设定的温度范围,既达到供热的舒适效果又达到节能的目的。
2台HP600A型螺杆型水源热泵机组,总制热量为1196KW,主机冬季最大总输入功率为282KW.HP600A型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在水源进出水温度:15℃/ 7℃时,名义制热量为598KW,输入功率为141KW,水源水量为50m3/h.2。
2 运行管理设计为便于管理和进一步实现节能目的,根据住宅入住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将系统设定按以下方式主动控制:晚上18:00—21:00和凌晨4:00—9:00时,开启1台或1.5台水源热泵;晚上21:00—次日4:00时,开启2台水源热泵机组;白天9:00-18:00时,开启1台机组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保证建筑内的水系统管道不被冻裂。
采取上述控制方式可大大减少了设备运行时间,达到了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2。
3水源系统设计☆水源热泵机组对井水水温要求:水温10~30℃,冬季水温15℃.深井水温高,对冬季制热时效率高有益,但对夏季制冷时效率低不宜。
第三章工程造价概算第四章运行费用分析计算基础数据表冬季运行费用计算表第五章水源热泵系统介绍5。
地源热泵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一、项目介绍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总用地15322.46㎡。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包括,旧楼。
空调系统需满足建筑物冷、热负荷要求。
2、设计依据2.1 参考资料《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2.2 设计参数采用负荷指标法估算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夏季冷指标为94.5w/㎡,冷负荷为3130.82kw;冬季热指标为81.7 w/㎡,热负荷为2706.75kw。
二、设计方案描述1、设计思路本项目埋孔面积有限,土壤换热器的数量仅能满足部分建筑物冷热需求,所以空调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户式空调的组合方式,新增建筑的七层以下(含七层)及原有培训楼(旧楼)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新增建筑的八层以上(含八层)采用户式空调。
地源热泵系统采用集中温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
2、热泵主机配置描述本方案配置2台美国美意公司生产的MWH2800CC型地水源热泵机组。
MWH2800CC型地水源热泵机组是以地能即地下水(井水、地埋管或其他地表水)为主要能源辅以电能,通过先进的设备将地下取之不竭但不易利用的低品位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使其变为高品位能源。
MWH2800CC型地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参数如下:3、室外地埋孔描述目前普遍采用的有垂直埋管和水平埋管两种基本的配置形式。
水平埋管是在浅层土壤中挖沟渠,将PE管水平的埋置于沟渠中,并填埋的施工工艺。
水平埋管占地面积较垂直埋管大,效率较垂直埋管低。
垂直埋管是在地层中垂直钻孔,然后将地下热交换器(PE管)以一定的方式置于孔中,并在孔中注入填充材料的施工工艺。
地下热交换器型式和结构的选取应根据实际工程以及给定的建筑场地条件来确定。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方案(一)术语<1>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水源热泵机组,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3>地热能交换系统,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4>浅层地热能资源,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5>传热介质,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6>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7>地埋管换热器,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8>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9>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10>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11>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2>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3>地表水换热系统,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完整版)地源热泵方案书

地源热泵一、地源热泵介绍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一特点进行能量转换的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并且常年能保证地下温度的均衡。
地源热泵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有一个由地下埋管组成的地热换热器,它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能量转换。
因为地源热泵只使用电力,没有燃烧过程,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排放;不需使用冷却塔,没有外挂机,不向周围环境排热,没有热岛效应,没有噪音;不抽取地下水,不破坏地下水资源,所以在最新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 :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推广满足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二、地源热泵系统构成与原理地源热泵(也称地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蓄热体,一年四季其地表5m以下的土壤温度十分稳定,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地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从土壤或地下水中提取冷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热剂降低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而冬季,则从土壤或地下水中提取热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从而实现的热交换过程。
地源热泵方案设计

地源热泵方案设计一、地源热泵系统概述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等作为冷热源,通过热泵机组进行能量交换,为建筑物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的系统。
与传统的空调和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高效节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通常较高,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2、环保无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3、稳定可靠:地下温度相对稳定,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
4、使用寿命长:热泵机组和地下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较长,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二、工程场地条件评估在进行地源热泵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程场地的条件进行详细评估。
这包括地质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等。
不同的场地条件会影响地下换热器的设计和安装方式。
1、地质结构:了解地层的分布、厚度和岩石类型,以确定钻孔的可行性和难度。
2、土壤类型:土壤的热导率和比热容会影响热量传递效率,常见的土壤类型如砂土、黏土和壤土等,其热性能有所差异。
3、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换热器的安装深度和防水措施。
4、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流动速度、水质等,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和防止地下水污染至关重要。
三、建筑物负荷计算准确计算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是地源热泵方案设计的基础。
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面积、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室内人员和设备的发热量等因素。
通过专业的负荷计算软件,可以得到建筑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的制冷和供暖负荷需求。
1、制冷负荷:主要由室内外温差、太阳辐射、人员散热和设备散热等因素引起。
2、供暖负荷:与室外温度、建筑物的保温性能、通风换气次数等有关。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可以确定热泵机组的容量和地下换热器的规模,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冷热需求。
四、地源热泵系统类型选择地源热泵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方案设计

地源热泵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在进行地源热泵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工程概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层数、高度、朝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能源价格等因素。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对于一个位于寒冷地区的办公大楼,其冬季供暖需求较大,而夏季制冷需求相对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就需要重点考虑冬季的供暖性能,选择合适的热泵机组和地埋管换热器形式。
二、负荷计算负荷计算是地源热泵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准确的负荷计算可以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冷热需求,同时避免设备的过度选型和能源的浪费。
负荷计算通常采用动态模拟软件进行,如 DOE-2、EnergyPlus 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人员、设备、照明等内部得热以及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模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负荷变化情况,为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运行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一个住宅建筑,其负荷在一天内会有较大的变化,白天人员外出,负荷较小,而晚上人员在家,负荷较大。
因此,在设计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要根据负荷的变化特点,合理配置热泵机组的容量和运行时间,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三、地源热泵系统形式选择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下换热器的形式可以分为水平地埋管系统、垂直地埋管系统和地表水系统等。
不同的系统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水平地埋管系统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占地面积较大,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冷热负荷较小的项目。
垂直地埋管系统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但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冷热负荷较大的项目。
地表水系统则适用于附近有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项目。
例如,对于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垂直地埋管系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一个位于郊区的别墅项目,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水平地埋管系统可能更具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
土壤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中储存的热能进行空调供暖和制冷的环保技术。
相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土壤源热泵具有能源效率高、环境友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土壤源热泵技术可以降低能耗,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能与碳减排的目标。
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来满足建筑供暖和制冷的需求。
下面我将从技术原理、建设流程、优缺点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土壤中储存的热能来进行空调供暖和制冷。
通常情况下,地下土壤具有较为稳定的温度,且温度变化缓慢。
土壤源热泵通过埋入地下的管道将热能从土壤中吸收或释放,然后利用热泵设备将热能转移到建筑内部供暖或制冷。
其次,土壤源热泵的建设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和调试运行等环节。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根据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确定土壤源热泵的系统规模和设计参数。
系统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能源需求、土壤热特性和热泵设备的性能来确定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
施工安装阶段,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土壤热交换管道的埋设和热泵设备的安装。
调试运行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运行稳定可靠。
然后,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源利用效率高和环境友好两个方面。
首先,土壤源热泵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
能进行供暖和制冷,能源利用效率较高,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节能30%以上。
其次,土壤源热泵无需燃烧燃料,不产
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其运行稳定性高,不受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干扰。
最后,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案例。
例如,国内某高校的办公楼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和制冷,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另外,某商业综合体的地下停车场也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进行空调制冷,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目标。
综上所述,土壤源热泵建筑方案是一种能实现建筑节能和碳减排的环保技术。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更加重视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