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之旅》教学设计(第二课)
思品六年级上人教版4-2《环球旅行去》第二课时同步教案

(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
交流、探究: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分享所了解的音乐家故事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思品六年级上人教版4.2《环球旅行去》第二课时同步教案
第二课时
活动三跟我来吧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
导游作结束语:旅客们,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预祝各位今晚有个好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从中感受到了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贡献,认识西方音乐艺术是世界艺术遗产的宝藏,透过具有典型移民文化缩影的纽约了解了世界多元化应当持有一种理解与欣赏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公民。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瞭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
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
板书设计:
2 环球旅行去
巴黎——艺术之都
维也纳——音乐之都
纽约——国际大都市
…… 世界文化 多样化、国际化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环球之旅-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环球之旅-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环球之旅》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和歌曲的节奏感,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旅行与文化交流的主题。
2.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细致的感受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小组合作为主,互相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一首旅游主题的歌曲——《环球之旅》。
教学过程:1.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环球之旅》。
并让学生仔细听一遍歌曲。
2.给学生简短介绍一下歌曲的来源和歌手。
3.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歌曲,感受曲调与节奏,整体了解歌曲的基本风格及主旨。
4.播放歌曲时,让学生做一个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感受。
5.听完歌曲之后,和学生一起分享大家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2. 歌曲的学习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环球之旅》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1.歌曲的主题和歌词解析:首先,让学生尝试把歌词中出现的文化元素和地名列出来,理解歌曲的文化交流主题。
2.曲调和节奏感练习:通过声乐训练和动作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有节奏的唱法。
3.组合歌曲:将歌曲中的几个重要部分组合起来,进行歌曲的整体练习和合唱。
3. 分组演绎本节课我们将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派出一位代表,通过表演来展示学习成果,以此锻炼学生的表演艺术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
2.让代表在班级前进行表演,其余同学在旁观看和欣赏。
3.开始代表表演之前,先给学生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调整各自的发音和演唱风格。
4.代表表演结束后,同学们可以给借此次机会给予反馈和评价。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歌曲的发音、节奏感和文化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通过分组展示也培养了艺术表演和合作精神。
环球之旅

《环球之旅——走进非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键盘乐器“冬哥”音乐、鼓的语言。
【教学目标】1.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
2.化妆。
3.鼓语。
4.多声部鼓乐。
5.舞蹈。
【教学过程】1.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音乐,了解“冬哥”的音色、形制,人声与乐器的配合等。
(1)第一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引导学生关注乐队中“冬哥”的声音。
(2)第二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出示“冬哥”乐器图,介绍乐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极其名称和演奏方式。
2.第三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请学生们聆听音乐中除了“冬哥”的声音还有哪些声音。
主要有人声演唱。
再次观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键盘乐器“冬哥”及演唱音乐。
(1)再次聆听或观赏上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聆听“鼓乐”或“鼓语”录音带,启发学生发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说明鼓再非洲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
一种是作为伴奏,一种是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
3.教师介绍鼓与其他打击乐器合作,共同形成多声部节奏的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按照所给的节奏进行多声部节奏合奏。
(展示谱例)4.再次聆听鼓乐,加深对鼓乐的认识。
(1)第二次聆听鼓乐,请学生展开想象“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
(2)教师介绍鼓乐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节奏主题,音色变奏等。
(3)启发学生尝试用鼓来表现情绪。
(4)设计一段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合奏)刺向它,刺向它,刺向它……5、“狩猎”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再内。
(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
(2)演奏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与象战斗的舞蹈场面。
(4)狩猎归来,唱《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
(5)结束。
环球之旅教案

环球之旅教案第一篇:环球之旅教案《环球之旅——拉丁美洲风情》第二课【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小公牛》、《桑巴》。
【教学过程】1.欣赏《小公牛》(1)教师介绍墨西哥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音乐风格等。
(2)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对照曲谱听录音,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以及这种节奏所产生的效果。
(4)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打节奏边听音乐。
(5)请学生谈谈《依内妈妈》、《小鸽子》、《小公牛》这三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何异同。
2.欣赏《桑巴》(1)教师介绍“桑巴”的起源、风格特征等。
(2)播放“桑巴舞”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
(3)播放“桑巴”音乐,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
3.欣赏《拉·昆帕尔西塔》(1)教师介绍“探戈”的起源、风格特征等。
(2)播放“探戈舞”的录像带,了解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服饰、舞蹈节奏、伴奏乐器的特点。
(3)播放《拉·昆帕尔西塔》音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探戈”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打节奏。
(4)请学生根据录像带,学做一、二个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
第二篇:环球之旅教案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歌曲的特色和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风格特点。
重难点:1﹑朝鲜﹑日本和印度的音乐特征。
2﹑了解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朝鲜长鼓教学过程:一﹑课间音乐《亚洲雄风》。
二﹑导入:由师提问课间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亚洲之声。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亚洲,乘着音乐的翅膀做一次亚洲之旅,去感知亚洲之声的魅力。
三﹑聆听感受朝鲜音乐《清津浦船歌》。
师随音乐《希望》跳舞,生欣赏,并猜第亚洲之旅的一站去哪个国家? 1﹑欣赏《清津浦船歌》。
生思考:①歌曲的情绪怎样?②歌曲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③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师生随音乐打节拍。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欧洲音乐:古典音乐、民谣、摇滚等2.亚洲音乐:中国民乐、印度古典音乐、日本民谣等3.非洲音乐:节奏、非洲鼓等4.美洲音乐:爵士乐、蓝调、拉丁音乐等三、教学重点1.各地音乐风格的识别与欣赏2.音乐节奏的感知与表现3.音乐创意与创作四、教学难点1.欧洲古典音乐与民谣的区别2.亚洲音乐中的多声部音乐表现3.非洲鼓的节奏技巧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欧洲音乐1.导入教师播放欧洲古典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音乐是哪个国家的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讲解与欣赏教师简要介绍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特点。
播放不同风格的欧洲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辨。
3.活动与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欧洲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布置作业:收集欧洲音乐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亚洲音乐1.导入教师播放亚洲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音乐是哪个国家的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讲解与欣赏教师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特点。
播放不同风格的亚洲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辨。
3.活动与讨论学生分组,尝试用多声部音乐表演一首亚洲歌曲。
布置作业:收集亚洲音乐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第三课时:非洲音乐1.导入教师播放非洲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音乐是哪个国家的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讲解与欣赏教师简要介绍非洲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特点。
播放不同风格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辨。
3.活动与讨论学生分组,学习非洲鼓的节奏技巧。
布置作业:收集非洲音乐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第四课时:美洲音乐1.导入教师播放美洲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音乐是哪个国家的吗?它的特点是什么?2.讲解与欣赏教师简要介绍美洲音乐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特点。
幼儿园地理知识教育教案《环球之旅》

幼儿园地理知识教育教案《环球之旅》一、教学目标1. 认识世界地图和五大洲的分布与名称。
2.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胜景点以及其地理位置。
3. 掌握简单的指南针使用方法及方位概念。
4. 培养幼儿的地理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世界地图和五大洲的分布与名称。
2.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胜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3. 简单的指南针使用方法及方位概念。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师生交流:通过简单有趣的谈话,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活动:播放世界地图的视频,让幼儿全面认知世界地图和五大洲的分布与名称。
二、授课环节(35分钟)1. 指南针的介绍:给幼儿介绍什么是指南针,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指南针,并简要介绍如何使用指南针。
2. 指南针使用练习:让幼儿跟随教师先学习如何使用指南针,对指南针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初步练习。
3. 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播放世界各国的景点短片或图片,让幼儿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胜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三、练习环节(20分钟)1. 全班活动:以某一目的地为出发点,通过将纸上的指南针放在相应的方向,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指南针使用方法及方位概念。
2. 小组活动:在教室环境内搭建小型景点,让幼儿自由地穿行,用指南针去找自己感兴趣的好玩的地方,提高幼儿的探索、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总结环节(5分钟)1. 小结:教师通过总结,让幼儿回顾了解环球之旅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2.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兴趣。
四、教学重点1. 认识世界地图和五大洲的分布与名称。
2.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名胜景点以及其地理位置。
3. 掌握简单的指南针使用方法及方位概念。
五、教学难点1. 掌握简单的指南针使用方法及方位概念。
2. 在搭建小型景点时,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教学方式及手段1. 播放视频介绍世界地图和五大洲的分布与名称,让幼儿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
初中音乐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第二课时}

三、听甘美兰音乐。
1、什么是甘美兰?看教科书第42页的图片
2、听印尼巴厘岛风格的甘美兰乐队演奏曲。说出音乐感受
四、欣赏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
1、介绍泰国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
2、竹板琴是泰国的一种民间乐器。出示图片
3、欣赏《竹板琴合奏》,采用泰国特有的六平均律。
五、欣赏孟加拉民歌《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
七、小结南亚音乐、亚洲音乐的特点。
八、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活动,从竞赛中增强对亚洲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与记忆。
教后小
结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划船曲》是印度尼西亚民歌,音乐以长短音的结合与切分、弱起等形成节奏方面的特点,充满或力与生机,并有着丰富的情感。
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传统乐器合奏形式。以打击乐为主要乐器。
《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是南亚孟加拉国民歌。
《竹板琴合奏》采用泰国特有的六平均律。
重点与难点:1、学唱歌曲《划船歌》2、各国音乐特征。3.印度音乐。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咱们一同去美丽的国度日本去领略了樱花的魅力,今天咱们将继续欣赏有关亚洲音乐.
二、简介印尼与印尼音乐。
1、介绍印尼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
2、听印尼民歌《划船曲》,体会海上行船的情景。
3、配合《划船曲》乐曲,并作相应的舞蹈,表演动作。
初中课时备课备课人:使用人:
年月日
课时
第二课时
课题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
课型
综合
教案序号
12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会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2)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五单元环球之旅(2)教学内容: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阿尔卑斯牧场》。
()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玛莱卡莱》()欣赏当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弗拉门歌舞()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
()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妈祖卡()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介绍著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霍拉舞曲()聆听霍拉舞曲的教学录音带。
()介绍罗马尼亚民间舞——霍拉,以及罗马尼亚民间音乐。
有关资料()《玛祖卡》玛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的玛祖卡和用玛祖尔(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一种流利活泼欢快热烈奔放的男女双人舞曲)体裁写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统称,世纪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
各国的宫廷舞蹈编导们根据波兰玛祖卡舞整理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其音乐节拍为/,一重拍落在第拍或第拍为其特点,舞蹈以滑步脚跟碰击,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和以双人旋转等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之旅》教学设计(第二课)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欣赏苏格兰风笛曲《优雅》。
(2)欣赏《弗拉门戈舞曲》《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
2.内容解析
《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是一首由多人分别演唱不同的旋律构成的无伴奏合唱,其速度较慢,节奏稳定,演唱者音色悠扬给人以空灵、飘渺的感觉。
约德尔是一种真假声快速交替的一种特殊唱法,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
约德尔通常把地名加在前面命名,如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
劳特布鲁嫩是瑞士南部山区的旅游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
《弗拉门戈》是一首由吉他独奏的弗拉门戈舞曲。
乐曲一开始,吉他用扫弦演奏出充满力量的前奏,为即将开始的舞蹈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接着,吉他又运用了轮指、拨弦、滚奏、敲板等多种技巧,奏出了急促多变的节奏与优美抒情的曲调,从而使整首舞曲狂热奔放中带着一丝温婉恬淡。
让人仿佛看到了吉普赛人那热情、奔放、优美、刚健的舞姿。
《优雅》气势宏伟、典雅奔放,既蕴含高雅的古典美,又有奔放热情的现代情怀。
乐曲旋律采用五声音阶,八六拍。
主题音乐由四个节奏相同的乐句构成,其曲调悠扬、节奏舒缓,带有吟诵感。
全曲将这一主题连续演奏了三遍,第一遍为独奏,第二、三遍为合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 欣赏《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了解约德尔唱法的特点。
(2)在欣赏《弗拉门戈舞曲》的过程中,了解西班牙弗拉门戈音乐的特点。
(3)在聆听苏格兰风笛《优雅》的过程中,了解苏格兰风笛的形制、音色。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聆听,自己总结出约德尔唱法的特点。
(2)学生能结合音乐与舞蹈剧照的欣赏,了解弗拉门戈音乐的特点。
(3)学生能结合乐曲聆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苏格兰风笛的音色,从而了解其形制及在欧洲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能吹奏《波兰圆舞曲》;欣赏《优雅》与《弗拉门戈舞曲》
教学难点:竖笛吹奏流畅,气息控制好,二声部和谐统一;积极参与欣赏、演奏等各种音乐活动,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
师:欧洲由许多国家和民族组成,文化多样。
有很多民族风格浓郁,地域色彩鲜明的民间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阿尔卑斯山的山歌,你们听听这首山歌有何特点?
2.欣赏教学
瑞士民歌: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
(1)欣赏阿尔卑斯山山歌,说说歌曲的特点:真假声的快速交替
师:这种特殊的唱法叫约德尔,它源自瑞士山区,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用歌声向对面山谷中的朋友来传达各种信息,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这种有趣的唱法,继而演变成当地的传统音乐。
约德尔主要流行于瑞士,德国,奥地利三国,是欧洲民族音乐的奇葩。
约德尔通常把地名加在前面命名,如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
劳特布鲁嫩是瑞士南部山区的旅游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下面我们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
(2)对比欣赏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说说两首约德尔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约德尔歌曲既有独唱的,也有多声部的,或由一人独唱,多人应和的。
形式多样但唱法是统一的。
传统的约德尔演唱时一般不用乐器伴奏或只用牛铃伴奏。
由于地区的差异,传统约德尔的演唱风格也不尽相同。
每个地区甚至每座山谷中都有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是在速度和节奏方面),形成了所谓的约德尔方言。
近年来,约德尔唱法和歌曲的影响不断扩大,不少流行音乐中也加进了约德尔的因素。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孤独的牧羊人》的风格就源自约德尔,我们来听听吧!
(3)听赏《孤独的牧羊人》
(4)师生以接龙的形式演唱《孤独的牧羊人》第一段歌词(学生唱衬词部分)
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
(1)谈话引题
师:在欧洲有这样一个国家,斗牛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竞技活动,他们的斗牛舞也是享誉世界。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
生:西班牙
师:西班牙除了斗牛舞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风格的舞蹈。
弗拉门戈舞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西班牙舞蹈形式。
弗拉门戈舞与斗牛并称为西班牙两大国粹。
(2)欣赏一组弗拉门戈的图片,说说舞蹈演员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3)简介弗拉门戈的来历
“弗拉门戈”一词源自阿拉伯词汇“逃亡的农民”。
15世纪吉普赛人从印度来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君主及天主教会强迫吉卜赛人改变生活方式,他们为了逃避迫害,躲进偏僻的山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于是,具有歌舞天性的吉普赛人用他们的歌喉、舞步、乐器诉说自己悲惨的命运与处境。
对于弗拉门戈舞者来说,尊严与优雅和技巧同样重要。
这也正是为什么所有的舞蹈表演者都皱着眉头,脸上绝无半点轻浮。
(4)简介弗拉门戈艺术特点
弗拉门戈综合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现在已成为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
(5)欣赏弗拉门戈舞曲,感受其音乐特点。
师:人们都说,弗拉门戈是最能将舞蹈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艺术,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弗拉门戈舞曲,请同学们猜猜舞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舞曲给你的总体感觉是怎样的?
(6)师总结:吉他演奏的力度较大,音色比较明亮。
此曲中,吉他采用了扫弦、敲板、拨弦、轮指等演奏技巧,奏出了急促多变的节奏与优美抒情的旋律,使乐曲狂热奔放中带着一种忧郁唯美。
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
认识苏格兰风笛,聆听风笛合奏《优雅》主题音乐,说说乐器音色特点?
师介绍苏格兰风笛的结构
聆听《优雅》全曲,说说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
欣赏歌曲《奇异恩典》
3.课堂小结
欧洲国家众多,音乐文化多样,风趣的约德尔、忧郁唯美的弗拉门戈、深沉悠扬的苏格兰风笛等构成欧洲音乐一道亮丽的风景。
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更多的欧洲民间音乐与大家一起分享。